自家林地可以有偿退出林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吗?

什麽是林地使用权转让?
目前,我国的林地可分为国有林集体林和农民个人承包的林地三种。
如果是国有林的转让必须县级以上相关信息批准;集体林的转让要由该集体组织同意并报上级政府管理部门批准。农民承包的林地的转让适用《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其原则规定为《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
(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具体的规定为:
第三十四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第三十六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第三十七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
目前,我国的林地可分为国有林集体林和农民个人承包的林地三种。
如果是国有林的转让必须县级以上相关信息批准;集体林的转让要由该集体组织同意并报上级政府管理部门批准。农民承包的林地的转让适用《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其原则规定为《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
(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具体的规定为:
第三十四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第三十六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第三十七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
(二)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三)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流转土地的用途;
(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管理、收获的,不是用于一般的“使用”的。
林地经营权转让,应当由林地所有权人--林场或村委会调整,由现经营人有偿转让给新的经营人。
城市户口可承包农村林地,但前提是不得改变土地用途,并根据土地承包法与村集体签订土地承包关系。比如在土地上从事与农业不相关的活动应得到相关专业部门的批准才可。
林地征占用的赔偿金分两部分,林地占用赔偿,这部分归村集体,另一部分是地面附着物赔偿,主要是林木,如果是集体栽植的林木被群众承包了使用权,按林木生长年限内承包着管...
如是房产所有权的争议应由房管部门处理;如是土地使用权的争议应由土管部门处理;如是林地的争议应由林业部门处理.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强迫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
可以证明,前提是有承包协议,没有地上物之说。
答: 是因人而异的。要对你整个内分泌的检验报告指标数据而定。
单用克罗米芬,是药物促排卵的常用方法。它可以在下丘脑、垂体水平与内源性雌激素竞争受体,抑制雌激素的负反馈...
答: 200元/小时,
答: 法律是什么?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用到法律一词,但是它的用法如此之多,使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法律的定义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它的目的和功能。
在社会中法律的一个...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1、四川省农村改革试点工作汇报会发言汇编
全省农村改革试点工作汇报会发言汇编
发布时间:
作者:改革试点地区(部门) 责任编辑:毛业雄 网络编辑:李沿薄
来源:&&浏览次数:105
创新促改革&改革促发展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
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
获批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改革试点相关工作。市委市政府两办于今年初印发了《成都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试验方案》等7项改革试验方案,市级5个牵头部门也细化制定出台了30余个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49项改革试验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成果形式。目前,我市已在16个区(市)县全面推进改革试点。
一、赋权富民,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退出试验
研究起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4个专项方案,修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等10个涉改办法,完成全市22个重点镇农村产权管理服务中心提升建设,探索开展养殖水面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小型水利设施所有权确权颁证和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花木仓单抵质押和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等试点,全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逾100亿元。如邛崃水口镇探索实践土地“预流转”机制,有效提高了土地流转效率。锦江率先开展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登记颁证,并抵押融资解决贷款2000万元。
二、整合资金,推动改进农业补贴办法试验
制定《成都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在预算编制环节即将财政专项从50个减少到32个。以“10个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7个产村相融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和“3条都市现代农业及灾后重建示范带”建设为载体,今年已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2.49亿元。出台《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实施细则(暂行)》和《农民合作社申报实施财政支农资金建设项目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支农资金“补”改“投”机制。
三、完善机制,推动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验
创设蔬菜、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保额达到1.3亿元,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覆盖5大类11个蔬菜品种,保费由市县两级财政分别给予60%和20%补贴,农民仅承担20%;探索以猪粮盈亏平衡点为指数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市县财政给予70%~80%补贴。建立专项扶持资金,每年从市价调基金中切块1500万元用于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2000万元专项资金已纳入2015年预算。探索建立巨灾风险防范机制,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中按25%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现已累计提取1亿元。
四、强化生态,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验
抓住崇州被列为全省林权抵押贷款创新改革试点契机,推动国有林场改革,重点探索林木(竹、果)权证制度、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村级林业互助担保合作制度、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森林资源资产收储制度等5项试点,着力构建林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目前,全市林业面积共383.2万亩,并已完成确权377.5万亩,颁证372.9万亩。如大邑县在原斜源药场基础上改制组建四川龙山生态中药源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中药材种植2万亩。
五、健全体系,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试验
在崇州、青白江等地启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村转社区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试点,探索发挥“开放性议事会”“项目议事会”作用,构建“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新型治理体系。如青白江通过明晰村级治理领导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经营权“五权”,实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三级授权”和群众建议、党组织审议、村支“两委”联席会商、决策组织决议“四步决策”,初步形成农村新型村级治理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试验内容和进度安排,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督促考核,确保改革试点工作规范有序、稳妥推进。
一是突出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早日破题,重点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配套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赠与等流转方式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指导价格及监管机制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方面大胆探索。
二是聚焦制度创新。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加强制度建设,把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制度化法制化,为修改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累经验、探索路子。重点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评估办法、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审查制度和补偿机制、集体林地承包权有偿退出等制度建设。
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完善退地农户社会保障配套政策,保障退地农户按照城镇居民享受相应的社保福利待遇。探索建立以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促进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革完善林业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规模,逐步实行普惠制。
开展综合改革试验&探索丘区发展新路
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精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一是扎实推进确权颁证,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基本完成,农房已确权登记41.1万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2015年将基本完成。二是加速推进产权流转,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86.2万亩,林地流转210万亩。与此同时,我市在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推进金融改革试点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我市部分丘陵地区基础设施较差,公共服务滞后,贫困发生率较高,是全面小康的短板。为探索欠发达丘陵地区加快发展新路子,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综改区”)。综改区包括7个镇乡、36个村,幅员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区域内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00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726元,土坯房(含危房)占农房总数的28.8%,贫困发生率18%。通过改革试验,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改变农村面貌,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到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600元以上,年均增长12.7%以上,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径。
为此,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前线指挥部。目前,已从市、县机关分别抽派36名优秀干部到7个核心乡镇、村挂职,驻点工作。当前,我们正按照改革试点项目集成、综合试验的思路,制定改革方案,编制实施规划,全面推进综改区新村建设、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
一、以确权为基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导,探索耕地、林地流转补偿奖励机制。探索农民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机制。探索在城镇有固定住所的综改区农民转让农村住房所有权,退出宅基地使用权。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和农房流转机制。
二、以创新金融服务为依托,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开展农村产权和农业设施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由政府、农信社和农户三方注资,设立专项发展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引导和扶持发展前景较好管理规范的专合组织,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为社员发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开发“小康快车”专项信贷产品。探索建立农村劳务合作社、劳务服务公司,提供代耕代种代收服务。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兼职兼薪创业。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示范工作,促进农产品营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
三、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支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探索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改革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综合补贴增量部分发放方式。建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发展优质粮油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提供资金支持。落实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有者权益。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研究出台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合作社、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交由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实施办法。创新农业投融资方式,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引进龙头企业。
四、以精准扶贫为重点,开展对口帮扶
聚力解决好无房户、危房户、特困户住有所居、住的安全的问题,确保2020年前全面完成危旧房改造;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问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经济新业态,创造更多适合贫困群众的就业机会,引领他们过上好日子、走上小康路。探索以城带乡、以工扶农的扶贫新模式。组织县(市)区、市级部门、国有控股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帮助综改区改造土坯房、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现代农业。
五、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施宽带乡村和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示范工作,推进三网融合改革。在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到城镇落户,并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大病统筹制度,扶持乡镇卫生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鼓励民间资本办学办医,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总体要求,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我市综改区建设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综改区建设一定会探索总结出新经验,为欠发达地区同步实现小康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努力探索丘区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
中共内江市市中区委&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政府
自去年年底获批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以来,我区围绕承包地、宅基地、农房、集体资产股份制、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六项任务,精心谋划,迅速行动,举全区之力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稳步推进土地改革
按照“试点先行、封闭运行”的原则,积极探索承包地、宅基地、农房的抵押、担保、转让和退出机制。一是开展五权同确。推行“三自一引”,实施组织动员、调查测绘、方案议决、结果公示、确权颁证“五步工作法”,采用“航拍+调绘+实测”,全面完成了全区128个村的集体土地、承包地、宅基地、林地、农房的确权颁证工作,为开展抵押、担保、转让和退出奠定了基础。二是坚持项目引领。结合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选择交通方便、基础较好的朝阳镇洪家寺村、凌家镇盘龙寺村等6个村作为试点,针对土地集约利用、适度规模经营、资源要素流动等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着力增强改革的针对性。三是建立工作机制。在抵押融资方面,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县区,与邮政储蓄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300万元的风险补偿金;在承包地、宅基地退出方面,初步建立了资格审查、退出、补偿、利用和保障机制,为实现承包地、宅基地退得出、用得好和农民生活居住有保障奠定了基础;在农房转让方面,制定了农房转让登记管理办法,允许农房在全区范围内农户之间跨区域买卖。
二、大力推广“三化”模式
在永安镇尚腾新村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在其余试点乡镇大力推广“三化”模式,集中成片发展花椒、柠檬、白乌鱼等现代农业基地2.3万余亩。一是承包土地股权化。鼓励农民自愿以承包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对外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农民按股分红。二是集体资产股份化。鼓励村组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村集体和村民小组自愿将山坪塘、集体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用房等作价入股,农民按户籍人口分配股份。三是农村资源资本化。引导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与工商资本合作发展现代农业,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用土地等资源入股,工商资本用现金入股,经营利润由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按股份分配给农民。今年,预计受益农民将人均增收1200元。
三、加快发展农村电商
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努力实现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科学化、为农服务规模化、农村流通现代化,促进“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一是搭建“两个”平台。依托供销社打造了四川省首个农产品数据化智能供应链服务平台,整合本地农副产品,统一标准、包装、品牌对外推广销售;引进了“赶街网”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着力打通农村商品流通“最后一公里”。二是建立运营体系。建成了农村电商区级运营中心和8个村级服务站,明年全区所有行政村将实现全覆盖。依托第三方物流,初步形成了&“区级运营中心+村级服务站+物流配送”为一体的配送体系。三是加强扶持引导。制订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设立了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平台搭建、企业运营、产品销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奖补。举办农民夜校,引导农民“触网”,参与网购网销,分享互联网发展红利。
四、规范开展资金互助
今年1月,由江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起,组建了全省首批农村资金互助社,解决了社员生产经营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封闭运行。互助社只在社员内部开展存贷款业务,且只能用于水产养殖。同时,互助社还对养殖户从投苗到成鱼出售进行指导,减少养殖风险。二是强化监管。区财政建立了100万元风险补偿金,区级主管部门指导互助社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和风控预案,定期对存贷款业务进行指导与核查,确保运营规范。三是互助共赢。通过组建互助社,加强技术培训,在社员内部实行生产资料集中采购、养殖保险统一购买和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既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收入,又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
五、着力创新基层党建
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一是建新型组织。今年以来,已在沱江榨菜合作社等9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党支部,发展新党员30名。二是派“第一书记”。从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抽调20名懂政策、懂法律、懂技术的党员干部,下派到农民专合社等担任第一书记,带动社员发展现代种养业。三是建联合党委。跨村域建立联合党委,统筹协调管理片区村级事务,做到资源共享、项目共建、联动发展。四是城乡党建结对。将城市企业、区级机关与农村结对,社区党委与农村党委结对,促进党建资源综合利用,互助发展。
聚焦市场抓要事&蹄疾步稳求突破
中共巴中市巴州区委&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政府
去年12月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紧扣改革试验各阶段任务,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大胆探索、稳步推动,试点的2个乡镇10个村各项改革试验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正在进行第二轮公示。二是制定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办法(试行)》,对经流转取得土地经营使用权的业主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4宗,对投资形成的农业资产颁发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证12宗。三是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探索赋予农村土地经营权出让、转让、抵押、担保等权能。四是设立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2个、村级服务平台2个。五是根据农民意愿,初步形成农民承包地退出条件、退出方式、退出保障指导意见,在试点村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自愿有偿退出。
二、着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回头看”,依法纠正重、错、漏登记46宗,调处化解林改矛盾纠纷9起,对全区29.86万宗林地林权信息建立了电子档案。二是制定了《集体林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办法(试行)》《非经济林(果)木确权登记办法(试行)》和《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探索对流转取得林地使用权的业主,颁发集体林地经营权3宗,并赋予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贷款等权能。三是围绕森林资源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启动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四是与合作银行联合制定了《集体林权抵押融资实施办法(试行)》。
三、努力创新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运行机制
一是制定了《农村水利工程确权登记办法(试行)》,完成427处山坪塘、蓄水池等水利设施确权登记,颁发产权证书。二是按照园区管护、业主管护、协会管护等模式,组建用水户协会10个,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园区管护协议5宗。三是结合农业产业园区和巴山新居建设,研究制定了《财政投资形成的资产移交办法》,在3个村启动将财政投资形成的水利资产移交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用水户协会。四是结合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建立“先改后建、先建后补、自主申报、自主实施、自主监管、自主管护”运行制度,探索建管一体化、公开公示制度。
四、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综合改革
一是对369户建档贫困户启动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二是启动建设扶贫资金互助社2个。三是启动“巴山致富贷”等扶贫小额信贷,现已确定对象户和对象企业。四是对128户建档贫困户建立劳动就业信息档案,并进入区劳动就业信息平台。五是结合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完成首批60余户易地扶贫搬迁户房屋实物锁定和迁后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六是深化“挂包帮”精准扶贫,新规划建设农村廉租房68户,并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回收,区农业投融资平台包装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方式,在花溪乡新庙村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探索制定民政、残联、工会等帮扶资金整合到村办法,托底解决重点建档贫困户生活困难。
五、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流转配套体系
一是按照“两级平台、三级网络”的思路,规范完善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运行制度,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4个,配备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信息员48名。二是统一选定中介评估机构,集中开展农业、林业、国土、水利等方面基准价制订。三是区财政出资300万元,与巴中市邮政储蓄银行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农业贷款风险分担基金,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和扶贫小额信贷。四是整合农业、林业、水务、国土等部门产权登记、变更登记职能,启动设立产权抵押登记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以下方面,扎实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一是锁定目标,把准节点。力争在7月底前完成10个先期试点村确权颁证、村级机制平台建设等基础工作,在8月底前基本完成农村产权评估、交易市场、融资担保等配套体系和运行制度建设,10月底前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方面初步形成制度成果。
二是聚合力量,统筹联动。完善定期汇报、专题汇报等工作制度,争取上级更大的关心支持。完善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强化项目资金配套,加大对改革试验的综合投入。加强领导和人力保障,确保每件事情有人管、有人抓。
三是强化督导,确保效果。建立完善信息反馈、进度管理、调查研究、情况通报、督查督办、效果评价、责任追究等系列制度,形成科学严明的目标管理体系,确保各项改革试验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抢抓机遇&乘风破浪
全力以赴开创彭山农村发展新局面
中共眉山市彭山区委&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
成功入围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我们倍受鼓舞、倍加珍惜!
区委将农村改革试验作为全区“一号工程”,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工作机构,预算了5000万改革专项资金。我们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交给改革试验任务,确定了“1211”改革思路,即“1个中心,2项任务,11项改革”,加快推进全区农业生产和农村治理现代化。
一、坚持目标指引、问题导向,全力推进改革试验
(一)围绕“三个全面”目标,加快推进新形势下农村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针对新趋势,制定了实施意见,围绕“党的组织、工作和凝聚力全面覆盖,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党组织推动发展、致富群众的能力全面增强,村转社区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治理的水平全面提升”三个目标,重点开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村转社区党组织信息采集、组织设置、隶属调整等10个方面33个小项的改革探索。目前,对全区137个农民合作社、57个家庭农场逐一建立台账,制定了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9条措施,组织开展了“百日集中组建”活动,选派36名党建指导员深入一线开展党组织组建工作,采取不同方式,建立党组织40个,到今年7月可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党组织建设“四个百分百”。
(二)破解“四个难点”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持续化
1.创新三种模式,破解“地从何来”难题。一是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离”。在全区范围内启动“确三权,颁三证”,目前已发放首批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二是创新流转模式。成立乡镇、村级土地流转服务公司,既规范流转程序,又有意识地保证了土地的适度规模化和相对集中化;三是创新土地自愿有偿退出模式。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解决在建项目需求和提供项目战略储备为目的,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愿有偿退出。
2.建强三个组织,破解“怎样种地”难题。一是建强新型经营组织。制定《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九条措施》和组建家庭农场联盟等措施,发挥新型经营主体根植农村,示范引领优势,带动和培育更多的农民群众成长为新型农业经营业主。二是建强新型党组织。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中有意识地建立起一支专业技术精,文化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的党组织队伍,让他们成为带头增收致富,带动产业发展的标兵。三是整合分散、小额的涉农资金,依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实现“规划建设、技术培训、劳务输出、宣传营销、质量监管、风险防控”六个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3.建立三个平台,破解“钱从何来”难题。一是建立农村产权评估、评审平台。建立由金融、财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中的带头人组成的评审、评估小组,为农村产权交易、融资提供依据。二是建立担保融资平台。采取“银财保”合作模式,以“财政补贴,保险公司担保,银行贷款”的方式,开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目前,全区已收到贷款申请22笔,发放首笔贷款100万元,授信10家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三是建立管理平台。我们成立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对集体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经营。做到盘活既有存量,经营融入增量,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农民财产性收益持续增加。
4.设置三道关口,破解“如何防控风险”难题。为有效地防范土地大量集中带来的风险,我们成立国有正兴有限公司,作为承载这一职责的重要主体。从严格流转审核,收取风险金,应急处置风险等三个方面不断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程序,有效避免农村改革过程中各类社会矛盾的发生。
二、改革推进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凸显,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集体建设用地流动性不强。目前的方案是退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只能在本乡镇区域内安排使用,如果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流动使用,将会进一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基础差,推动力薄弱。全区目前集体经济较好的村(社区)不足20%,个别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因此,要建立一支创新思维广,改革观念新,带富能力强的组织,解决谁来壮大,谁来经营的问题是当前的难点。
(三)农村金融产品与农户需求衔接不够。一是金融产品创新的权限在于顶层设计,基层金融机构只能执行;二是金融机构法律、政策的特殊性还不能完全匹配农村产权的流通局限性。若能针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需求,推出真正符合农民大众意愿的金融产品,将能更好地推动这项重要改革的实施。
探索土地改革激活农村资源
供销社改革助推农业发展
中共泸县县委&泸县人民政府
泸县被确立为全国土地制度改革和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重点突破,整体联动,着力通过“两项”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使用和管理的新秩序,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大幅提升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
一、奋力攻坚,审慎推进,全力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次深度突破的重大改革。我县县委书记挂帅主抓,县长和省、市主管部门挂职干部为副手,6位副县级领导干部具体牵头负责工作推进、政策宣传、风险稳控等工作,分类分项推进改革试点。近期,我们已经完成了全县范围内农村宅基地资源、闲置土地资源以及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情况的摸底调查,全县宅基地权属明晰,改革试点工作蹄疾步稳。
在坚守“三条”底线的前提下,按照“封闭运行、风险可控,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工作要求,我县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改革试点。一是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完善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制度,确保农民现有宅基地用益物权权益,探索农民住房保障的多种实现形式,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和农村居民家庭分户办法,切实落实农民居所。二是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分类制定宅基地及公共配套设施面积标准并严格执行,探索农民节约集约使用宅基地的激励机制和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探索一定条件下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三是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建立农民宅基地内部流转信息平台,农民自愿退出整治的宅基地的,给予腾退建设用地指标或房屋拆除面积补助,并探索多元化保障措施,让退出宅基地农民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四是创新宅基地管理方式。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编制村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宅基地总规模;下放宅基地审批权限;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作用,提升宅基地管理能力;发挥调解机构和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有偿使用费分配机制。
二、开放合作,创新务实,全力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
我县将供销社综合改革作为推进农村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职能转换、政策倾斜、财政扶持等措施,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经营创新和服务创新。
(一)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为核心,创新组织体系。泸县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县级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与县供销社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进一步强化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职能。同时,积极发挥供销社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带动作用,投资领办专业合作社125个,成为当前农业投入的重要来源。
(二)以服务规模化为重点,创新农资服务体系。我县建立了县级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实行财政贴息、供销社储备,年储备化肥1万吨以上,确保了农资供应不断档脱销。同时,实行农资商品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的“四统一”经营,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进入供销社流通体系。县农资配送中心开展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供配送农资商品,庄稼医院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用药及植保天气预报、病虫害预报等服务,既管供又管用,有效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
(三)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重点,创新农产品经营体系。一是开展标准化生产。制定了泸县龙眼、青花椒生产技术规程和包装、贮运技术要求等标准体系,全面组织实施第八批国家龙眼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大力创建农业品牌。以集中打造“熟龙龙眼”、“锦云堂赶黄草”等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全面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目前,海潮香桂圆、廖麻口青花椒入选“全国供销合作社标准化农产品品牌”;中果协授予泸县“中国晚熟龙眼之乡”、泸县龙眼“中华名果”称号。三是搭建产销平台。在全市率先建立县级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在市城区、县城和重点镇开办农产品连锁配送店,为全县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四是培育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带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6个,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32个。五是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县供销社参股35%,组建泸州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泸县特产商城网”,启动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试点,实现了泸县农产品的网上交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