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您有 条新提醒
  保山市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三农”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于2012年启动实施“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行动”,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途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走上了发展快车道。通过近5年的努力,保山市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608个,全市912个村(社区)全部实现有集体收益的目标,村均收益达10.9万元,比2011年底的村均收益3.7万元增长近3倍,并出现了20个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上50万元的村,其中有7个村收益超百万元,率先在云南省全面消除了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上下联动发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机制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认识和政策支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制约了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稳定。就保山而言,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益仅有3376.4万元,村均3.7万元,912个村(社区)中仍有608个没有集体收益,“空壳村”的比重达66.7%,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现象十分突出。我们认识到,抓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2年起实施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行动,用5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解决村级组织无集体经济收益的问题。我们坚持政策先行、党建引领,多措并举、联动发力,注重选准富民强村的渠道,持续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行动的意见》、《关于加快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的意见》、《关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关于在全市大力推广“山邑模式”全面推进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的通知》等8个专题文件,明确提出2016年全面消除“空壳村”的目标任务,就项目扶持、评估、奖励、“三资”管理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市、县级财政每年投入近3000万元,项目化推进消除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发展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
  二是强化激励鼓动。把村干部报酬、招录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充分调动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市委作出明确规定,当年有经营性收入的村,10%可用于奖励村干部;鼓励村干部参股入股,村干部可在“股份合作经济”项目中占有15%左右的股份,形成村干部、村集体、群众利益共同体;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在公务员招录和乡镇领导班子选拔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以激发基层干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责任推动。市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县乡村党组织抓基层党建的重要项目,作为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分解目标任务,给各级党组织书记明责加压,强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责任意识。市县及时成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行动推进小组”,由市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组长,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合力推进工作落实。
  四是强化典型促动。注重选树不同基础、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村,集中投放人力、财力、物力,加大培育力度,总结提炼经验,推动形成一批集体经济示范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涌现出以“股份合作经济”方式为主多种渠道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山邑模式”,以农村物管化方式治理农村社会实现集体收益的“大营模式”,以成立农村居民公共管理服务专业合作社盘活集镇资源的“辛街经验”,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王头寨经验”,以治软散为突破口一改昔日旧貌的“河尾现象”,以土地流转牵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公平做法”等一大批典型样本。
  二、创新思路和发展方式,突破瓶颈形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模式
  各地农村地理环境和发展条件差异极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又要拓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多种模式搞活农村集体经济。保山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主要采用八种模式:
  股份合作发展集体经济。“股份合作”是保山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和主推模式。这种方式就是有效利用土地、山林、闲置资产等可利用的资源和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资源资产滚动式升值,增加集体收益。施甸县山邑村党总支,利用湿地资源优势,流转1006亩土地,采取扶贫项目资金入股、土地折价入股、村干部自筹三种方式,入股施甸县湿地红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总支+合作社+公司”模式经营。同时,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入股康汇食品公司,出租烤炉房给种烟大户收取租金,探索出一条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和品牌化发展的新路子,受到省委组织部高度认可并向全省推广。目前,全市共有442个村(组)实施“股份合作经济”项目450个,资产资源资金折价入股2.23亿元,其中村(组)集体和群众入股资金91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和各类投资14648万元,374个项目已产生效益,村集体累计分红1027万元。
  培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依托本地特色产业优势,积极与当地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共同发展养殖、茶叶、烤烟、咖啡、疏菜等特色经济,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增收”。龙陵县河头社区党总支通过将闲置房和土地入股黄氏蜂业有限公司,筹资建盖交易市场收取停车管理费,整治集市收取管理费,“村户联营”合作养殖黄山羊发展等多种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20万元以上。
  服务集镇发展集体经济。大胆创新集镇管理模式,积极盘活集镇服务资源,推动集镇村民公共服务管理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互融共赢。隆阳区辛街社区成立丙辛公共服务管理专业合作社,有偿开展集镇公共服务,建立严格考核监督评价机制保障服务质量,解决农村环境卫生差、政府管理难、基层党组织没钱办事的问题。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8.5万元。
  物业管理发展集体经济。通过盘活水利灌溉、道路设施、仓库礼堂、环境整治设施等不动产,以农村物业管理形式,增加村级物业经营收入,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腾冲市界头镇大营社区党总支以股份合作的方式成立“腾冲县大营农业灌溉服务合作社”,解决社区公共基础设施“重建轻管”、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突出问题,实现村集体收益7.4万元。2014年,“大营农业灌溉服务合作社”被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9部委评定为“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
  有偿服务发展集体经济。通过探索创办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服务实体,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加工、流通、仓储、劳务等有偿服务,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集中运输、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综合性服务。隆阳区芒宽乡敢顶社区党总支充分挖掘奇石文化,开设“敢顶奇石”微店,采取“党总支+经销商+石农 ”三方合作的方式进行经营,社区党总支收取每个奇石交易额的5%作为服务费,将其纳入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实现1万元以上集体收入。
  异地开发发展集体经济。推行异地发展、异地入股,以乡镇为单位整合扶持资金抱团合作、按比例分红等多种模式,着力破解无资源、无资产、无资金等“三无”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难题。腾冲市固东镇充分发挥火山石材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资金545.6万元,统一规划81亩土地,建成4604平方米的石材加工园区,入园加工户92户。在此基础上,镇党委、政府投资25万元,为全镇每个社区建设1个石材加工经营点,交由各社区自主对外承包经营,每个社区每年获得租赁收入2万元以上,一次性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
  招商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土地资源入股和提供管理服务,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创收。龙陵县勐糯镇田坡社区党总支以“褚橙”项目落地田坡为契机,成立康成中介综合服务部,为褚橙种植、管理、加工各个环节提供服务,帮助企业招收务工人员,公司则以60-75元/亩向村集体交纳管理费,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混合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探索强村带弱村、村企联手共建、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实现多元化经营,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与其他经济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丰富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昌宁县鸡飞镇扁木村党总支组建人参果、冬桃种植、生猪养殖等专业合作社5个,引进以生产加工果蔬脆片为主的江沅食品厂,发展特色产业。成立扁木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通过与专业合作社、与公司合作等多种渠道,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2万元。同时,通过入股专业合作社、采石场,每年固定分红3.7万元。
  通过“八轮驱动”,保山市初步解决了村有集体收益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全面消除了无经营性收入“空壳村”,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有效推进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聚焦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善抓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队伍
  一是优选一批带头人。采取从现任村(社区)干部和优秀村(居)民小组长中选拔一批,从致富能人中选拔一批,从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军人中选拔一批,从县乡机关、离退休干部和异地优秀村(社区)干部中选拔一批,从村(社区)后备干部中选拔一批,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一批等“六个一批”方式,着力把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双带”能人选为村干部。目前,全市912名村书记中,致富能人达297名。
  二是选派一批生力军。全市分期分批选派7000余名干部到农村担任新农村指导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推动15万人次的机关干部下沉基层抓落实,结对帮扶39万户,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对相关村进行结对帮扶,形成了群策群力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同时,依托派出单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争项目、跑资金,增加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原始积累,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三是扩大组织覆盖面。着眼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采取纵向整合、横向联合、分类组合等方式,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基层组织架构。除将所有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部外,还积极推动“支部+产业”、“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等多种组织设置模式,目前共设立农村(社区)党总支部862个,村民小组党支部2662个,经济发展类党支部5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52个,老年、流动等特殊类型党支部106个,使党在农村的工作既不留死角,又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更加有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凸显政治功能。
  四是提升素质强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讲坛”、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学历教育、外出考察、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着力提升村干部素质能力,着力提高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开展“万名党员大轮训”,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先锋工程”,坚持组织领富、党员带富、干部帮富,采取培训一批党员创业致富明白人、解决一批党员创业致富项目资金、壮大一批党员创业致富产业、扶持一批党员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一批青壮年党员外出务工“五个一批”举措,推动农村党员率先实现脱贫致富,彰显党员的先锋价值和模范意义。
  四、加强监督管理,着力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收益规范运行的新体制
  严管严用保安全。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采取“组财镇管”,镇级代管统一资金账户,统一报账时间,统一报账程序,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档案管理。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严格落实财务收支预决算、开支审批、出租转让及招投标、财务公开、一事一议等管理制度,提高集体“三资”使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严格执行重大财务事项审计和离任村干部审计,确保管好村集体每一分钱,确保村集体资产不流失。
  用活用好保民生。村集体经济在解决“有钱办事”的基础上,着力在改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助推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下功夫。昌宁县河尾村2015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6.4万元,通过“四议两公开”,分别建设通往蚕桑、茶叶和林果生产基地的道路;修复灌溉沟渠和坝塘;建立了重大疾病慰问制度,老党员慰问制度,对村完小教学考核奖励制度,大学生入学奖励制度等,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班子更加团结务实,群众发展信心更足,感恩意识、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中共保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12月)
中国(China),位于东亚,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人口的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中国疆域内的各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亦称中国人或华人。龙是中...
新浪网旅游频道专业旅游网,全球华语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在线媒体。为网友提供权威实用的旅游资讯和景点信息,易操作的旅行攻略分享平台,和可信赖的旅游线路、机票酒店预订服务等。
旅游频道业务合作: 010-6
客服服务热线: 400-690-0000
新浪公司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 正文
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建议
发布时间:日 来源: 浏览字号选择:[
 案&由: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建议
提案人:肖逸仙&彭&灏、曾嵘峰、廖秋瑶、李&佳
提案内容: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县将精准扶贫作为“一号”民生工程,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全面推进“十大扶贫”工程,仅去年(2016年)就退出贫困村7个,减少贫困人口9025户、28458人。   &
 & 精准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础不扎实,识别不精准的问题;产业发展不平衡,贫困户参与度小的问题;驻村帮扶干部选派不严,帮扶力度不大的问题,等等。要破解这些问题,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我个人认为,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谁帮都不如自己有,只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才是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才能让贫困群众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               &
 & 一、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
我县目前有299个行政村,其中“十三五”贫困村有107个。全县这299个行政村,大部分村都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不是欠债就是举步维艰,真正拥有集体经济的村寥寥无几,这样导致村级集体在扶贫救弱、解难帮困中只能依靠民政部门、求助社会,自己因兜里没钱,只能当“哑巴”充“聋子”,长久以往很容易削弱村级组织的作用。                  &
 & 二、村级集体经济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
 & 村级集体经济是指村集体组织通过流转、外包、出租集体资产或领办、入股企业等方式取得经营性、服务性收入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
 & 一是扶志作用。扶贫先扶志。村级集体经济以自办企业、发展规模产业和服务业为主要表现方式,是一个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引航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助于增强贫困群众增加脱贫致富的信心,点燃希望之火,迈出脱贫步伐。     &
 & 二是帮富作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通过土地、山林、人力资源、股份、技术等要素加入村级集体经济利益链上来,让每个贫困户都捆帮致富,从而实现脱贫。          &
 & 三是兜底作用。在贫困人群中,有相当部分是老弱病残,这部分人要实现脱贫,靠的是政府兜底,这不仅给原本就困难的财政带来了不少压力,也极易顾此失彼。如果村级集体“不差钱”,这部分人的生活问题,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由村一级“按需买单”,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提高了这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  
 &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          &
 & 结合宁都的实际,如何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我个人认为要急需将农村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将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将分散的资金汇合起来,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股权化等举措,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 一是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将资源变成股权。结合本地本村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将农村零散的土地、山林和产业资源集中起来,采取股权分红、联耕联种、合作经营等方式,大力发展蔬菜、黄鸡、脐橙、茶叶、白莲等“短平快”、效益好的农业产业。今年一开春,赣州市就下发了《赣州市2017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将蔬菜产业定位为产值过百亿的农业支柱富民产业进行打造,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借助这股发展东风,在现有竹笮新街、黄石大岭等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建设,确保基地上档次、成规模,同时要大力扶持发展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社,破解农业经营主体小、散、弱的问题,把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这个利益链条里去。        &
 & 二是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将资金变成股金。组织、发改委、
农粮、扶贫办、民营局和各个乡镇要加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力度,要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选准“带头人”,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潜力的村给予特别倾斜。一方面将各类扶贫、惠农资金整合打包,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资金入股、农民受益的方式,集中“火力”兴产业,另一方面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动员群众将手中的余钱拿出来,以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来,将分散的资金聚集,实现效益最大化。                &
三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将农民变股民。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农民流转的山林资源,投入的资金、技术、劳力等要素,按照市场规律配置,农民变成为股民,按期获得分红,激发农民的主人翁精神。钓峰乡的黄金茶产业、东山坝的联耕联种、湛田乡的益菌现代农业、东韶乡等地都有不错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宁都县农业和粮食局&2017年8月10日 【&宁农提字〔2017〕3号&分类:B】
关于县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2号提案的
尊敬的肖逸仙、彭灏、曾嵘峰、廖秋瑶、李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的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基层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对于助力精准扶贫、实现农民群众同步小康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今年3月,我们对全县301个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很不乐观。2016年度经营净收入和发包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44个,1—2万元的村9个,2-5万元的村7个,5-10万元的村4个,10万元以上的村7个,空壳村230个;负债总额9402.02万元,每个村平均负债31.2万元。由此可见,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大多数村只是依赖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收入维持日常工作开支。2005年以前,有的村通过乱收、乱摊来增加集体收入;2005年后,通过争资争项来增加集体收入。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和政治都进入一个新常态,在新形势下,再通过以前的老办法,已经行不通,怎么办?各地只有立足自身资产资源优势,探索进一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效途径,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力。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主要途径
6月2日,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宁都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方案提出通过三年努力,确保全县所有村(含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方案要求各地要结合当地的资源资产状况和区位条件,通过开发资源、盘活资产、服务创收、独立经营、股份经营、联合发展等多种形式,在统筹考虑以下12种发展路径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有效实现形式,实现多种经营方式并举。
1.蔬菜产业优势村通过大棚蔬菜种植促增收。利用村集体耕地或流转农户承包地,建设蔬菜种植大棚,自主经营、合作经营或发包经营,增加集体收入。
2.烟叶产业优势村通过烟叶种植促增收。利用村集体耕地或流转农户承包地,建设烟叶种植基地,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增加集体收入。推广烟叶种植,增加烟税返还收入。
3.脐橙产业优势村通过脐橙种植促增收。利用村集体山地、荒地或流转农户山地,建设精品脐橙园,自主经营、合作经营或发包经营,增加集体收入。
4.黄鸡、生猪产业优势村通过养殖促增收。利用村集体山地或流转农户山地,建设标准化栏舍,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或发包经营,增加集体收入。
5.山地资源丰富村通过山羊养殖促增收。村集体统一建设标准化羊舍,引进新品种,通过与当地养殖大户联营,增加集体收入。
6.水资源丰富村通过水产养殖促增收。利用村集体或组集体现有水面,通过改造升级,提高养殖效益;利用集体滩涂、荒沟或租用农户摞荒地和利用不高的土地,建设标准精养鱼塘。自主经营、合作经营或发包经营,增加集体收入。
7.光资源利用优势村通过光伏发电促增收。利用荒山、荒丘、石山、屋顶、摞荒地,集中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或光伏发电站,自主经营或合作经营,增加集体收入。
8.旅游生态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增收。对具有民俗民间文化、山水自然条件、历史人文资源、农特产品优势的村,由村集体统一组织和服务,进一步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村落,开发农家乐、采摘园、度假村、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项目,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加集体收入。
9.集体资产资金闲置村通过盘活促增收。盘活集体闲置办公用房、生产用房、经营用房和撤点学校等不动产,通过发包、入股、自主经营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兴建农家乐店房或县内购买门面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集体收入。
10.城镇、靠厂、临矿村通过产业带动促增收。依托业已形成的企业或城边产业优势,创建与之相关联的下游配套产业,兴建酒店、标准厂房、仓储中心、交易市场、物流公司、专业合作社,开展产、购、销、加工一条龙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将周围企业或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集体收入。
11.人口相对集中村通过服务促增收。村集体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突出服务功能,创办农民合作社等服务实体,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开展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建设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服务设施,开展农产品产地加工;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通过强化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12.区位资源受限村通过异地置业促增收。对资源贫脊、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村,实行村与村异地联合发展,形成以强带弱、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共同发展,增加集体收入;村集体与其他经济组织开展经济交往,拓宽发展空间;有条件的村可在城镇、工业功能区等,通过异地兴建、联村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物业项目,或购买店房,增加村集体资产和物业经营收入。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政策
1.光伏发电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村级建设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可按“产业扶贫信贷通”模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每个行政村不高于100万元,贷款合同期限为10年,前3年只需支付贷款利息,第四年起分期还本还息,至第十年全部还清。投资主体为各行政村,贷款主体为县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发电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需要还贷的,按照协议还款金额由贷款银行或县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直接从收益中扣除。
2.烟税返还政策。鼓励村及大力发展烟叶产业,每年增加计划面积,“十三五”贫困村优先落实种烟指标,按照每亩不低于150元的标准返还村级烟税。
3.财税扶持政策。设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重点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倾斜。鼓励村大力发展烟叶产业,按时、足额返还村级烟税。对村集体物业建设项目,按政策规定最低限收取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鼓励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对村集体牵头招商引资落户到工业园区及本村的企业,三年内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由县财政按50%比例补助给所在村发展集体经济。村集体兴办的各类物业项目,各地应依法依规减征免征相关税费。各地在安排土地出让收入时,投向农村的部分要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倾斜。同时,要认真落实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并结合本地实际适当提高。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健全奖补挂钩激励机制,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4.金融扶持政策。各银行金融机构要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把村集体经济组织纳入评级授信范围,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十三五”贫困村采取“村集体+公司”、“村集体+合作社”等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每个贫困村最高可申请贷款1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项目投资,收益与贫困户共享,相关资产归属村集体。非“十三五”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可采取吸纳贫困户用工、入股或合作的方式申请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贷款总额不超过吸纳贫困户以债权或股权形式投入总额的两倍。允许村集体以其直接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物,由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切实解决发展村集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
 & 5.社会帮扶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开展“百企联村”活动,鼓励园区企业带资金、带技术、带设备与村集体合作开发,互利共赢,引导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和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
6.人才帮扶政策。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两委”负责人。充分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大学生村官等人才的作用,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
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部门职责
1.县委组织部。负责牵头协调,压实工作责任,整合部门合力推动工作,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牵头抓好工作考核考评,适时组织督促检查和专题调研,有针对性地加强具体指导,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2.县财政局。负责筹措县出台的扶持政策资金,监管资金的拨付使用。
3.县农粮局。指导乡镇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开展全面的“三资”清查,摸清底数,将真实资产登记造册,对化解村级债务提出指导意见。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加强民主,推进村务财务规范化管理,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指导。
4.县国土局。积极为村级发展集体经济提供用地保障,优先落实用地空间和指标。对农业产业和农业基础设施,按照设施农业用地建设给予保障;对有明确用地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等项目用地优先配置;在土地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中积极支持,落实兑现奖扶政策;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对村原有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公用房、厂房、设备等集体资产,通过整修或翻建,支持通过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租赁,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经营,切实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效益。
5.县发改委。负责负责向省能源局申报省光伏发电扶贫容量指标,负责光伏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备案,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竣工验收。
6.金融部门。鼓励村级成立实体经济组织,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村集体经济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担保方式,探索以依法确权登记的集体所有的山林、水面、土地、固定资产等使用权或以房产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在利率上给予优惠。
7.县扶贫和移民办。负责整合扶贫项目资金重点扶持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要指标。
8.县旅游局。出台政策,制定扶持乡村旅游相关措施,指导村级发展乡村旅游项目。
9.帮扶挂点单位。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争资争项、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村发展集体经济进行帮扶,选派工作得力干部到村任职,指导、扶持村盘活集体资产、兴办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项目,每年落实帮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不少于1个,帮扶资金不少于1万元,用于支持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确保帮扶村两年内有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其中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否则,驻点单位不撤离、不脱钩。
10.各乡镇。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负主体责任,对落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各项政策,各村发展村级集体工作进行调度督促。各乡镇要对标全县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定本乡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三年内消灭“空壳村”。
6月26-28日,县委组织部分2期对全县107个“十三五”贫困村村书记、第一书记进行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培训,并组织到南康等县参观学习。
7月27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会,由各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经管站长参会。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已列为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目前,107个“十三五”贫困村都已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为我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将在今后农业农村工作中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努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