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2娱乐的激励性股票期权权激励计划存在哪些不同,51 00 9乃是线长扣对吗?

用友软件股权激励计划(201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用友软件股权激励计划(2013)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拉菲2娱乐是食品加工生产线内和生产线外质量管理么,扣51 00 9是主管李_百度知道
拉菲2娱乐是食品加工生产线内和生产线外质量管理么,扣51 00 9是主管李
拉菲2娱乐是食品加工生产线内和生产线外质量管理么,扣51 00 9是主管李师傅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对的啊,是客服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9元 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9元 是什么意思
是不能低于9元购买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9元是指:  符合期权的条件的员工,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价格9元买入公司的股票。所以员工们必须得努力工作让公司的股价处于9元之上,这样他们才能额外的享受9元买的所带来的差价利润。  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在一定期限内以一种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普通股的权利。  股票期权是一种不同于职工股的崭新激励机制,它能有效地把企业高级人才与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股票期权的行使会增加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是由持有者向公司购买未发行在外的流通股,即是直接从公司购买而非从二级市场购买。
采纳率:74%
就是符合期权的条件的员工,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价格9元买入公司的股票。所以员工们必须得努力工作让公司的股价处于9元之上,这样他们才能额外的享受9元买的所带来的差价利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股票期权 计划 行权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华西证券:2018年券商IPO第一股
打造特色和活力上市券商
不仅是西部第二大券商,还是四川资本市场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我希望能在职业生涯内用高科技把PCB行业污染的帽子摘掉。”
交易所可以不予核准停牌,还可对发布虚假信息的公司进行查处。
量产难题困扰着特斯拉的发展,另一方面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其背后实际上是今日头条在内容入口的防守战。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推动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制度的建立。
近期,多只被信托计划抱团持有的个股均出现暴跌乃至跌停走势,其中云南信托出镜率最高。
未来最大的能源不是石油而是数据。从2015年马云作出如此表述开始,数据不断被喻为未来的“石油”。
2017年IPO募集资金达2301.09亿,438家公司成功IPO,数量创资本市场有史以来之最。
| 合作电话:1 | 路演互动热线: | 电子邮箱:
经营许可证号:粤B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903034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Copyright&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趣读 | 世界顶级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趣读 | 世界顶级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趣读 | 世界顶级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精选一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在成为亿万富豪之前,我们眼中的这些顶级富豪往往也是无名的小人物,有的是靠着自己白手起家,一点一点从小做起,但也有些是比较lucky的,第一份工作就创造了无尽的财富.....其中有些已经是时常活跃在我们眼中的大人物,自不用说了。下面小妹就给大家介绍几位richest man的第一份工作!$史蒂夫-科恩1956年6月出生于纽约长岛的一个中产家庭,同时也是SAC集团创始人,不过因为被指控内幕交易后被迫关闭SAC;之后创立Point72 Asset Management,2016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72位。第一份工作:Bohack超市的“水果男孩”,薪资1.85美元/小时。之后辞职,原因就是打扑克牌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桑迪-威尔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童年生活十分艰苦,中年时期混迹在华尔街做职员,50岁时才当上了商业的总裁,随后事业便一路高歌猛进,成为美国近10年来无可争议的杰出管理者之一。第一份工作:销售。20世界50年代中期,威尔卖过纽约市的电话号簿,但是这个时期,似乎游戏对威尔的吸引力更大。$沃伦-巴菲特说起巴菲特这个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全球著名的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被大家成为“股神”,其已经超过。第一份工作:推销口香糖,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时巴菲特只有6岁;此外还卖过杂志和可乐。如此看来,“股神”真的可以用“天生丽质”来形容了。$T-布恩-皮肯斯1928年5月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小镇,家中独子,其厉风行的作风早年就已显现。后来成为对冲BP资本管理公司总裁,并为美国能源独立撰写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皮肯斯计划”。第一份工作:十几岁时开始送报纸,值得关注的是,年纪不大的皮肯斯还通过收购周边的送报点来扩大自己的销售渠道,可以说其商业头脑从小就得以展现。$雷伊-达里奥已经年过60的雷伊-达里奥出生于纽约皇后区杰克逊高地的一个意大利裔家庭,是--桥水联合基金创始人,被认为是全球最成功的人。第一份工作:12岁时雷伊-达里奥就在一家华尔街精英们经常光顾的高尔夫俱乐部当球童,每捡一包球能赚6美元,在这些精英的耳濡目染之下,用自己赚的钱买了自己的第一支股票。$迈克尔-布隆伯格1966年进入所罗门兄弟公司,1981年被裁,随便便创立了自己的IT公司,也就是现在彭博社的前身。他的经历可谓丰富多彩,既当过市长,也竞选过总统,其个人财富曾达到。第一份工作:停车场看守,原因是为了偿还自己的学费贷款,幼年的经历或许是其后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吧。小妹有话说:从这几位富豪身上可以看到,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同时,还要学会要想发达,不止要会挣钱更要会!快上之道!关于我们链金所(www.ccfax.cn)是基于供应链“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产业链融通体系,以“产融结合”为基本指导理念,集解决投、融双向需求,创新性提出以国际货运提单为物的投融平台,以木材为核心,依高效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为数以万家木材贸易商及家具工厂提供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为搭建了一个安全、高效、便捷的互联网。《趣读 | 世界顶级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精选二核心提示:北京时间11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提名鲍威尔出任下届,该项提名还需获得参议院批准才能生效。北京时间11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提名鲍威尔出任下届美联储主席,该项提名还需获得参议院批准才能生效。这位鲍威尔是谁?如果他当选,又会给全球金融带来哪些影响?此鲍威尔非彼鲍威尔尽管鲍威尔的名字最近每日见诸网络和报端,但即便是熟悉金融的媒体,最近还是闹出过不少乌龙。乌龙中的另一位主角,就是右图中的这位鲍威尔:里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1989年第12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当时是唯一担任此职位的黑人高级军官,2001年-2005年作为第一位非裔就任65届美国国务卿。而或将入主鲍先生,是左图这位。全名:杰罗姆·海登(Jerome Hayden)“杰伊”鲍威尔。自日以来,杰罗姆·鲍威尔一直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鲍先生。杰罗姆·鲍威尔出生于日出生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他的父亲杰罗姆·鲍威尔是一位私人律师。今年64岁的共和党人鲍威尔前半段人生经历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描述:不是名校毕业的律师当不了好。鲍威尔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学士、乔治敦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随后投身律师界。不过,鲍威尔职业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投行度过。他曾经任职老牌德威公司的副总裁,并于1997年至2005年在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担任。他在政界的经历相当简单1990年,鲍威尔追随他在德威公司的董事长、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尼古拉斯·布雷迪,进入财政部。1992年,鲍威尔由时任总统布什提名,升任财政部负责国内金融事务的助理部长。期间,他参与了对华尔街著名投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提交虚假客户报价的调查,最终所罗门兄弟公司向政府和私人起诉者支付了总计20亿美元的赔偿金;他也参与了使沃伦·巴菲特成为所罗门主席的谈判。1993年后,鲍威尔回到投资银行界。直到2010年至2012年,鲍威尔担任华盛顿特区智库“两党政策中心”访问学者。在2011年期间,他曾努力让国会提高美国的债务上限,提出了债务违约或推迟提高债务上限对经济和的影响。这段时间,他的工资是每年。2011年12月鲍威尔被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为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并担任至今。这是自1988年以来,美国总统第一次提名反对党成员担任这一职务。那么,鲍威尔会是个什么样的美联储主席呢?首先,他将是美联储30年来,第一个并非经济学家、也未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美联储主席。其次,在如今全球经济缓慢复苏、风险四顾的背景下,作为美国政府内部最有权力的经济官员,这位美联储主席这不仅直接关系到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和特朗普的执政前途,也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其三,各界预测,鲍威尔将会和美国财政部长史蒂芬·努钦相处莫逆。毕竟,正是努钦的大力推荐,使得鲍威尔成为竞选美联储主席的黑马。曾经任职对冲基金和高盛的努钦,显然和长期深处投行圈的鲍威尔“相处舒适”。其四,鲍威尔可能会深受华尔街欢迎。《华尔街日报》称,华尔街将视鲍威尔视为放松监管方面的友好人物。第五,现任应该也会颇为欣慰:观点普遍认为,鲍威尔接替耶伦能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最重要的是,能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第六,鲍威尔的货币政策理念,已经初见轮廓。尽管鲍威尔极少围绕经济话题进行公开讲话。但今年6月份,作为的鲍威尔应纽约经济俱乐部之邀,发表了对于货币政策的公开演讲。当时,还没有几个人想到鲍威尔会成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他的主要观点如下:——美国失业率已经回到危机前水平,有必要退出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率目前低于2%,但是在逐渐接近2%,GDP增长速度偏低;——和缩减都有必要,并且提出应不断加息;——他也反复强调有很多其他货币市场工具,不应只看重一个。2017年3月彭博社对30名经济学家的一项调查显示,鲍威尔与其他成员相比,更偏向“鸽派”。但彭博社的研究人员认为,鲍威尔时既不是鹰派、也不是鸽派的中立派。目前看,鲍威尔和耶伦的政策更为接近:更关心就业市场,支持渐进加息。他任职美联储主席,应会继续执行后续加息和“缩表”计划,以确保美国经济继续复苏。鲍威尔简历1975年,鲍威尔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他随后投身政坛:1975年至1976年,他担任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理查德·施威克(Richard Schweiker)的立法助理。鲍威尔很快发现,法律更适合他大展拳脚。1979年,他在乔治敦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当时他还担任乔治敦大学法律杂志的主编。他的律师生涯从此开始。1979年,鲍威尔搬到纽约,成为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院法官埃尔斯沃·范·格拉菲兰法官的办事员。从1981年到1984年,他都在著名律所担任律师,包括Davis PolkWardwell和WerbelMcMillen公司。1984年开始,鲍威尔开始转入投资银行界。1984年到1990年,鲍威尔进入投资银行德威公司(Dillon,ReadCo .)工作。鲍威尔从此专注于融资、商业银行和并购,并升至副总裁职位。这家老牌投资银行先后被巴林银行和瑞士银行收购,最后改名为瑞银华宝德威(UBS Warburg Dillon Read)。此后数年,鲍威尔一直追随曾任德威董事长的尼古拉斯·布雷迪。1990年至1993年,鲍威尔在美国财政部任职,当时尼古拉斯·布雷迪是美国财政部部长。在财政部任职期间,鲍威尔参与了对华尔街著名投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提交虚假客户报价的调查,最终所罗门兄弟公司向政府和私人起诉者支付了总计20亿美元的赔偿金;他也参与了使沃伦·巴菲特成为所罗门主席的谈判。1993年后,鲍威尔回到投资银行界,在著名的凯雷担任合伙人长达8年。离开凯雷后,鲍威尔创立了一家,专注于金融和工业领域。2008年,鲍威尔成为的管理合伙人,该基金是一家私人股本和,投资于可持续能源。2010年至2012年间,鲍威尔担任华盛顿特区智库“两党政策中心”访问学者。在2011年危机期间,他曾努力让国会提高美国的债务上限。鲍威尔提出了债务违约或推迟提高债务上限对经济和利率的影响。这段时间,他的工资是每年1美元。2011年12月鲍威尔被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为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这是自1988年以来,美国总统第一次提名反对党成员担任这一职务。【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趣读 | 世界顶级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精选三点击上方“”蓝字爱上我~来源:Alpha(ID:hedgefundjournal)被称为对冲基金大师一般需要几个条件:业绩记录有十年以上,复合要很漂亮(20%+),赚的钱要以十亿为单位,有过几次经典之战。符合这些条件的投资大师,全世界大概有二三十位吧,都是的传奇人物。大师们从净值1美元到几十美元乃至4的投资历程,赚取数十亿美元的财富故事,自然能引人入胜,不过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他们的从零到一,即开始创业和募集的这一步。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也没有名气,没有历史业绩,团队就是光杆司令,创业第一步也并不容易,靠的也是一个人缘或机缘。对于大师们自己而言,一生之中有无数大小战役值得回味,但估计最难忘记的还是第一战-首募之战吧,因为多少有点小激动和憧憬,有时还带点遗憾。这里撷取五位投资大师的创业故事,从中既能体会到之艰难,或许也能找到挑选优秀私募的秘诀吧。巴菲特世界上最成功的私募,自然是首富巴菲特(巴菲特持有30.83万股伯克希尔A类股,每股股价高达23.,身家72),巴菲特在做了13年之后才转战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是诸多投资大师里面出道最早的,投资生涯也是最长的,目前86岁高龄还奋斗在投资第一线。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1947年进入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读本科,三年就完成了学业,1950年赴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读研,求学于教父本·格雷厄姆。1951年毕业后,希望无偿为格雷厄姆工作,但是被婉言拒绝了,于是在父亲的证券公司当了三年的股票销售商。这三年期间,巴菲特一边埋头研究股票,一边上了卡内基的演讲课,还在奥马哈大学开课讲授原理(教材就是恩师写的),同时还谈恋爱和结婚,22岁就和19岁的苏茜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儿。1954年,格雷厄姆终于答应巴菲特来自己的公司上班了,巴菲特在那里干了两年的选股,直到格雷厄姆解散自己的公司。这就是巴菲特创业前的经历,巴菲特此时虽然只有26岁,却是有着七年股龄的职业投资人。巴菲特1956年5月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回到家乡奥马哈自立,发起了巴菲特合伙基金。这第一只是105000美元,合伙成员有7人,分别是巴菲特的姐姐及姐夫、姑妈、前室友及其母亲、巴菲特的律师及巴菲特本人。其中巴菲特投入了(按中国人的写法,《滚雪球》是不是可以叫做《从100美元到700亿》?),实际上巴菲特此时的身家已经有了,创业还是有底气的。巴菲特于当年又成立了两个合伙基金,到了年底合伙合计就到了303726美元了。这些钱是个什么概念呢?巴菲特1955年为格雷厄姆工作的年薪是,1957年在奥马哈的法拉姆大街买的五居室房子花了31。此后巴菲特的私募之路是顺风顺水,收益率一路飘红,客户也是越积越多,到了1962年元旦,合伙基金净资产已经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100万属于巴菲特个人),投资人发展到了90人。此时巴菲特才搬出卧室找了一间办公室,同时了第一名全职员工。巴菲特的创业是相当成功,一方面要感谢父亲和恩师带来的关系网,但是最重要的是其本人的感染力。巴菲特很早就立了志,早在12岁的时候就宣布要在30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对赚钱有浓厚的的兴趣与自信。1968年,量化祖师爷爱德华索普与巴菲特打了几次桥牌,便断定此人将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因为其、分析能力、变通能力都是一流。巴菲特于1969年秋天结束了巴菲特合伙基金,主要是因为此时价值太少(后来进入了的70年代)、基金规模又太大(1969年初,基金规模已经增加到1.04亿美元了),并且也不想100%的忙于投资,声称“我要退休了”(47年过去了,还没退休!)。巴菲特确实没有退休,而是转战到伯克希尔了,巴菲特花费了此后的毕生精力,把伯克希尔打造成一架赚钱机器,自己也成了世界首富。巴菲特这13年年均复合收益率是23.2%,其中1969年表现最差,基本为零,1957年为其次,收益率为9.3%,中间的11年收益率都是不错的。伯克希尔的业绩从1965年起就开始有记载了,年的这51年,伯克希尔的每股净值的年均复合收益率是19.2%(自2014年度起,伯克希尔的股价收益率也放入了《致股东的信》,到2015年这一数字是20.8%,与净值增幅接近,不过收益为负的年份就多了很多,特别是1974年下跌48.7%与2008年下跌31.8%),累计起来就是增长了7989倍!如果加上年的巴菲特合伙基金的成绩,那么这总共59年下来,1美元的投入能增长到4万美元!巴菲特会不会在后真正退休呢?届时他将有60年的业绩记录,这一纪录在投资史上是空前的,估计也是绝后的。索罗斯索罗斯也是生于1930年,与巴菲特同龄,这真是十分的巧合。不过,索罗斯作为一个从匈牙利来到美国的移民,创业之路要艰辛得多,可谓是典型的屌丝逆袭。索罗斯在纳粹占领匈牙利时期幸运的活了下来,战争结束后于1949年离开匈牙利前往伦敦,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LSE)。索罗斯于1953年拿到学位,论文导师找的是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毕业之后,他在英国做了几份短工,如手提包销售之类,最后在SF银行(SingerFriedlander)找到一份交易员的工作,和股票交易。1956年,索罗斯身上带着5000美金来到了纽约。在伦敦同事的帮助下,索罗斯在F.M.Mayer公司找了一份工作,先做套利交易员,后成为分析师,1959年转投Wertheim公司,继续从事欧洲证券业务。1963年跳槽到阿诺德·莱希罗德公司(ArnoldS.Bleichroeder),1967年升为研究部主管。生活方面,1961年索罗斯结了婚,同一年也成为美国公民。这一年,索罗斯利用周末时间重新起草十年前写的《意识的重负》(他自己的评语是:除了标题之外,全文乏善可陈),希望能出版,还将手稿送给导师卡尔·波普尔审阅,1963年至1966年还花了三年的时间修改,但是最终并没有出版。索罗斯此时仍然想当哲学家,可是生活压力很大,父亲来到美国后过了五六年就得了癌症,索罗斯不得不找一位可以提供免费医疗的外科医生。索罗斯最后还是暂且按下了当哲学家之心,回到谋生场中。索罗斯于1967年在公司内部建立了第一个基金-第一老鹰基金,这是一个只做多的。索罗斯于1969年建立了第二个基金,叫双鹰基金(几年后改名为量),属于对冲基金,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外汇与商品,可以卖空和利用杠杆。双鹰基金是索罗斯自己投入成立的,不久他认识的一些欧洲阔佬注入了450万美元,这总共475万美元就是索罗斯起家的资本。1970年,吉姆罗杰斯加入了索罗斯的团队,负责研究,而索罗斯则主攻交易,两人成为1973年,索罗斯自立门户,建立了,办公室只有三个房间,可以俯瞰纽约中央公园。从1969年初的475万美元起,索罗斯通过16年的努力,在1984年底将其增值到4.49亿美元。这16年,总的外部资金流入是-1600万,主要是1981年索罗斯亏损了22.9%,当年客户撤走了,其余年份合计流入8400万。索罗斯这16年年均复合收益率是30.89%(巴菲特同期是23.41%),虽然有这么好的业绩,基金规模却没有因此而快速增长,一直靠着内部收益增长,这跟巴菲特真的是没法比。年的业绩更加的好,将索罗斯基金的年复合收益率推到了32.49%(共31年,同期巴菲特是24.93%)。索罗斯基金在规模上也迎来了快速发展,1986年底到了14.,1991年底达到了53亿美元。1992年狙击英镑之后,索罗斯名气大振,在全世界范围内扬名,1993年年底索罗斯基金规模就发展到了114亿美元,1999年底到了的巅峰。索罗斯基金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中亏损了15.5%,这也是仅次于1981年的第二次亏损,不过在2001年又扳回来13.8%,此后几年收益尚可,但是毕竟处于半退休状态,不如早年。在年的次贷危机中,索罗斯再一次力挽狂澜,分别盈利32%、8%、28%,再一次证明了他最杰出的全球宏观交易能力。罗伯逊老虎基金的朱利安·罗伯逊属于对冲基金界教父级人物,与索罗斯、斯坦哈特并称对冲基金三巨头。不过罗伯逊大器晚成,创立老虎基金的时候已经48岁“高龄”了。罗伯逊生于1932年,比索罗斯只小两岁,年少时喜欢运动,棒球和橄榄球玩的很溜。1955年在读完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后,参加了海军,服役2年期满时被提拔为中尉。1957年去了纽约,进入基德尔皮博迪公司(Kidder PeabodyCo.)工作,这一呆就是22年。罗伯逊在基德尔皮博迪公司做销售,将推销给个人与,做过很多岗位,最终成为资金管理分公司的主管。相比于销售,罗伯逊更喜欢资金管理,工作之余替一些朋友和同事打理,成绩不错。罗伯逊采用的是,通过挖掘基本面信息和评估价值来,持有周期比较长。罗伯逊有一个好友罗伯特·博奇,此人1970年成为了阿尔弗雷德·琼斯(Alfred Jones)的女婿,琼斯就是被公认为。琼斯本是一个记者,在为《Fortune》写一篇文章时对股市做了点研究,发现股票多空配对可以消除,从而在牛市和都能盈利。靠着这个秘诀,琼斯建立了一家对冲基金,发了财。罗伯逊和博奇、琼斯经常交流,也领悟到了对冲的魅力,把和价值投资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模式。1978年,罗伯逊带着全家人去新西兰休一个长假,想写一本小说,讲述一个美国南方人如何成功立足于华尔街,可惜的是几周之后就厌倦写这本书了。最后,新西兰的美景、高尔夫、网球,也无法留住他的心,因为他要创业了。1980年5月,罗伯逊和和朋友Thorpe McKenzie一共募集了,设立了老虎基金。老虎这个名字是罗伯逊七岁的儿子建议的,之前他们为了取个好听的名字费尽了心思。罗伯逊是一个爱交际的人(他的名片盒里有几千张名片),朋友很多,加上生意关系广泛,预计能募集到1亿美元,结果是大失所望,只实现了8%的募集目标!这其中包括琼斯的基金,琼斯的基金在女婿博奇接管后,从自营转变到了的形式。好在1980年这个时机很好,恰逢美股20年的开端。老虎基金当年就实现了54.9%的费后回报,旗开得胜,此后的6年也实现了平均32.7%的高回报。罗伯逊将价值投资和股票多空策略完美结合,通过招募大量聪明的且具有运动特长的年轻人来深挖基本面,在内部人才培养与管理、外部市场营销方面都做得不错,规模得以快速扩大。到了1991年,老虎基金成为第三家管理规模过,到了1993年底就达到了,比斯坦哈特还多,仅比索罗斯少一点点(要知道老虎基金起步比索罗斯晚了11年)。基金规模在1998年8月达到了210亿美元的巅峰,公司成员也超过了210人。不过,在规模膨胀到百亿美元以后,受制于股市,罗伯逊不得不将从股票扩大到了债券、外汇与商品等市场,即所谓全球宏观市场。罗伯逊的价值,不太适应全球宏观投资,虽然一开始也赚了很多钱,在债券、外汇、钯金、铜上面都赚了不少,但是最终于1998年因做空而大亏40多亿,基金遭受重创由盛转衰。屋漏偏逢连夜雨,90年代末Nasdaq的一路飙涨,价格从高估到更高估,老虎基金的策略是做多传统价值股而做空互联网股票,结果是两头受挫,基金在1999年下跌19%,与1998年高峰比下跌了43%,而同期标普500则上升了35%。老虎基金在2000年一季度再度下跌13%,赎回潮汹涌不止,罗伯逊已经撑不住了,最终于2000年3月份关闭了老虎,同时,纳斯达克于日见顶随后崩盘。虽然最后三年持续下跌,但是老虎基金创立以来的21年复合收益率还是高达23.37%,当初投入的1美元增值到了82.32美元。老虎基金的结局令人惋惜,一个传奇就此谢幕。但是,罗伯逊的故事其实并没有结束,他后来投资与支持了很多小老虎,这些从老虎基金出来创业的年轻,大约有40多人,合计管理资金规模约占整个的10%,占股票多空策略基金的20%,成为对冲基金界一个有影响力的群体。罗伯逊之所以在对冲基金大师里面位居前列,就是因为他培养了一大批小老虎,而这是其他大师们都做不到的,巴菲特也好,索罗斯也好,连找一个满意的继承人都困难。绿光资本爱因霍恩爱因霍恩是的后起之秀,著名价值投资人与做空者,被一些人称为“下一个巴菲特”。爱因霍恩出生于1968年,中学时喜欢数学和辩论,本科就读于康奈尔大学政府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阐述美国航空业的周期性监管问题,结论是不要投资航空业,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本应该将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空中击落”。1991年本科毕业后在DLJ公司做了两年的投行分析师,每周工作100个小时以上。痛苦不堪的两年后,爱因霍恩没有按照常规去商学院读书,而是去了对冲基金西格尔考勒瑞做买方分析师,三年下来就把投资与学得比较到位了。1996年初,爱因霍恩和同事杰夫一起辞职创业,因为妻子开了绿灯,所以把公司取名为绿光资本基金公司。爱因霍恩和杰夫觉得可以募集,但最终到了5月份只筹到了,其中50万美元还是来自于爱因霍恩的父母,爱因霍恩和合伙人也各投入。绿光资本的策略与老虎基金是一样的,股票多空结合价值投资,深度的基本面研究,区别在于其多空并不是一一匹配,而是寻找值得做多的多头和值得做空的空头,整体头寸上加以匹配。持有期一般在1年以上,集中持仓,一般把30%-60%的资本投入到最大的5个。基金追求绝对收益目标,即无论市场环境如何,都要努力实现正收益。募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趣事。有一位合伙人介绍来的富人朋友,给爱因霍恩出了一道扑克牌智力测试题,题目是:从一副扑克牌中拿出同一花色的牌,安排牌的顺序,好让人将最上面的一张牌翻开正面朝上,将下一张牌放在最底下,再翻开一张牌正面朝上,将下一张牌放在最底下,如此重复,直到所有的牌按数字依次排列。爱因霍恩答错了,也错过了这笔投资。(我也真希望有人也给我出出这种题目!)绿光资本在5月之后的1996年获得了37.1%的高收益,没有一个月出现负收益,管理资产很快达到了1300万美元。为了庆祝第一年的旗开得胜,爱因霍恩在冬天的一个晚上邀请了包括父母在内的25个投资人吃了一顿意大利美食,顺便汇报了一下成绩!1997年,绿光资本获利57.9%,年底管理资产就达到了7500万美元。1998年,绿光资本业绩一般,只有10%,但规模增加到了1.65亿美元。1999年,基金实现了39.7%的收益率,管理资产增长到了2.5亿美元。2000年是第五个年头,为13.6%,而纳斯达克指数则暴跌39%,基金规模增长到了4.4亿美元。2001年,纳斯达克又暴跌了20%,而绿光资本则获得31.6%的收益率,管理资产达到了8.25亿美元。90年代美股扶摇直上,大量资金也不断涌入对冲基金行业,爱因霍恩艺高人胆大,与同样投资风格的老虎基金相比幸运得多,业绩好的出奇,享受了几年美好的时光。爱因霍恩的成名之作,是在2008年做空,从中大赚超过10亿美金。目前,他仍然活跃在一线,在市场上具有很大影响力。Michael Bury迈克尔·伯利从规模上和从业时间上来看都算不得大鳄,但是他的故事比较励志,成名之战也颇为惊心动魄,而且他运营对冲基金的方式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所以我们也来看一看他的故事。伯利出生于1971年,2岁的时候左眼球就因为视网膜神经胶质瘤而被移除,装了一颗玻璃做的假眼球。伯利在小学的时候IQ测试出奇的高,但是朋友很少。5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伯利与弟弟跟着父亲住,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在父亲工作的IBM实验室做一份小工,赚的钱拿来。高中的时候,父母复婚,伯利的信心越来越足,成绩越来越好,但是毕业时因为英文老师的疏忽而被自己中意的哈佛大学拒之门外,去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医学专业读预科班。伯利与周围人的关系都不好,后来被诊断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这是一种自闭症,患上了会出现社交困难。很自然的,伯利又把兴趣放到了股票上。1991年,伯利被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录取,读到第3年父亲就过世了。1996年,伯利开办了一家谈论股票的个人网站valuestocks.net,每周发表几篇长文。大概是因为当时互联网上的网站太少,几个月后MSN的主管就浏览到了伯利的网站,邀请他成为MSN作家,每字1美元。伯利欣然同意,起了个笔名,叫“价值博士”(The Value Doc),开始MSN上谈股票,很快有了不少的读者。1997年伯利医学院毕业,欠下了的,在斯坦福大学医院找到了一份病理研究的住院医师工作。当年秋天,他在征婚网站Match.com发布了征婚启事(第一代网民啊!咋不投身于互联网啊!),与一位华裔女性黎德英闪电恋爱,3周后就订婚了。做医生很辛苦,伯利为了做还得经常挑灯夜战,利用晚上时间来发表文章更新自己的网站。2000年6月,伯利29岁,在斯坦福大学医院的工作结束,再也不想从医了,他觉得应该学巴菲特专业。在老婆和家人的支持下,他在美国银行开了一个账户,从此开始了他的对冲基金生涯。伯利野心勃勃,把投资者的最低净值要求设定在,基本上把认识的所有人都排除在外了。运气还真好,几周后,畅销书《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的作者兼对冲基金经理格林布雷特找过来,花了买了伯利公司22.5%的股份,格林布雷特也是伯利的粉丝,一直在等着他离开医疗行业。伯利用这笔钱还了助学贷款,将公司命名为子孙资本(Scion Capital),在苹果电脑总部之外几个街区的地方租了一间小办公室,这间办公室从前的主人就是苹果的联合创始人沃兹(Steve Wozniak)。伯利的私募之路还挺顺利。2001年,标普500指数下跌11.88%,子孙资本的净值上涨了55%。2002年,标普再次下跌22.1%,伯利盈利了16%。2003年股市反弹,伯利的组合大涨50%。2003年,伯利管理的资产就达到了2.5亿美元,到了2004年底达到了6亿美元,就不再接受新的投资了。2003年,伯利年收入超过了500万美元,于是花了380万美元在加州萨拉托加(Saratoga)买了一套6居室的房子,供一家四口住。买房的同时,伯利觉得房价有点泡沫了,于是对住房市场和MBS(支持证券)做了深入研究,结论很惊人,他觉得房产危机迟早要爆发,认定做空MBS是一个大机会,是他的“Soros Trade”。他的这一发现比大空头保尔森还早一年,比Soros本人更是早了好几年。于是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进行他的“Soros Trade”,做空一些金融股,不断买入合约,而这四年CDS头寸一直是浮亏的。尽管压力巨大,伯利依然对自己的判断怀有信心,不过投资人却逐渐失去了信心,即使伯利5年来为投资人赚了242%,投资人还是对伯利的“Soros Trade”非常反对。伯利发起大干一场的努力失败了,而且与客户的关系还闹得很僵,到了2006年10月,连最初赏识自己的格林布雷特也受不了,飞来圣何塞,两人吵了一架不欢而散。这一年客户撤资1.5亿美元,伯利不得不忍着亏损卖掉了一半的CDS仓位。熬到了2007年8月,伯利才开始迎来胜利,这一年底公司盈利150%,进账7亿美元,伯利个人进账7000万美元。伯利准备在2008年继续前进,但是客户却不断撤资,2008年下半年管理的资金只有,比2005年初管理的6.5亿美元缩水了很多,伯利终于再也受不了了,于2009年初关闭了自己的公司。Michael Bury的之路,在十年后的中国有无数效仿者,中国有大量民间操盘手,就是靠着在、博客写文章而获得粉丝,或者通过展示交易成绩、参加炒股大赛或来露脸。总的来说,这类草根式的基金创业之路十分艰难,规模上与公募等出身的基金经理比完全无法抗衡,最终业绩也是良莠不齐。从0到1以上大师们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从零到一,再到传奇。但是也有众多失败的案例,很多10亿级别起步的对冲基金多以失败而告终,1就是巅峰,例如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当然,这不是必然的规律,通过的首募,很难预测到基金经理的未来之路。预测是很难的,尤其是预测未来,这一点对来说,对挑选基金经理来说,都是成立的。《趣读 | 世界顶级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精选四核心提示:从巴菲特11岁开始投资起,巴菲特自己成为现在的巴菲特都用了76年。而我们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只不过区区40年,也就25年,一切尚早。巴菲特一生的三个节点1、 巴菲特家族起源奥马哈这个地方,最初籍籍无名,只是密西西比河上游印第安人的定居点之一。自19世纪50年代的淘金热以来,旧金山北部的俄勒冈州发现了金矿,很多拓荒者和掘金者要穿过内布拉斯加向密西西比河以西进发,前往俄勒冈州和摩门小径,奥马哈是必经之路。奥马哈便成了这些冒险者歇脚的乐园,从此逐渐繁荣,那里生意最好的显然是赌场、妓院和酒,奥马哈在当时是如此出名,以至于被人称为“索多玛”,任何一个读过《旧约》的人对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再明白不过了——没读过的朋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比芭提亚罪恶一万倍”。之后奥马哈虽然引入了铁路,成为联合太平洋铁路的起点,但火车站点附近靠什么繁荣我们是不难想象的,仍然脱不开黄赌酒的路子。在类似这样的城市要想发财就简单了,两条路:一条路就是皮肉生意,开妓院、开酒店、做赌场。川普的爷爷走的就是这条路,从德国巴伐利亚跑到西雅图开青楼酒店业,赚到盆满钵满,结账都是用天平称金子。走这条路就得别让信仰挡住欲望,“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然而,巴菲特爷爷就吃亏了,他们家是法国胡格诺教徒的后裔,这个教派是出了名的虔诚,生活节约,个性节制、还是禁酒主义。于是他们只能走第二条路,在奥马哈开杂货店,卖些蔬菜、水果、山货,苦逼地勤勤恳恳天天晚上开店到11点。如今的川普和巴菲特现在的这些经营特点其实从他们爷爷这一辈就能看到影子,而且很明显,这两种经营路数是互相瞧不上的。所以现在的巴菲特和川普作为美国最著名的名人互相基本不来往,甚至公开互怼,从根上说是祖辈的信仰理念的不和,该冲突往下一两代都不太可能调和——尽管他们两家发家起源相当类似,均起家于淘金热歇脚城市。在这样的胡格诺家庭,他们认为的“光宗耀祖”绝不是成为首富,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服务于社会,通俗地说,他们最希望的是成为传教士或者高级别公职人员。而巴菲特的父亲居然做到了。在经历报社工作、、股票经纪等众多工作之后,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大萧条期间失业。在巴菲特爷爷的资金帮助下,他和两个合伙人在大萧条最低点开立了,“做左侧”,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壮大。在1942年美国参加二战后,巴菲特父亲代表内布拉斯加州竞选国会众议员成功并任了4次,甚至一度非常有机会接任参议员。这是巴菲特家族从精神上来说真正的巅峰,巴菲特一生都从心底里深深敬重仰望父亲,说明他的精神底色仍是一个合格的胡格诺派教徒(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如此被中国人喜爱的原因,儒家和胡格诺派在对信徒行为的约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人很容易对这个老外有精神上的代入感。中国人对巴菲特的这种喜爱程度在其他国家很难找到,起码美国就不是).实际上,巴菲特正是因为觉得自己无法企及父亲在政治上的高度才转而发展父亲的第二职业——股票。从1942年开始,巴菲特的父亲便是全奥马哈备受尊敬的第一名人,之后是杰拉尔德福特(后来成为总统),至于巴菲特,那是上世纪90年代他成为公众人物之后的事儿了。而巴菲特的母亲由于精神病家史在人前人后是完全两个人,人前好客、健谈、爱社交;而人后却时不时由于偏头痛(很有可能是家族精神病史)对子女相当虐待。他母亲给他童年留下的心理阴影之深,以至于巴菲特从不愿意谈论其母亲。这实际上深深影响到了巴菲特对于女性的态度,从心理学来讲,巴菲特一生都在寻找一个女性,她需要具备其母亲最好的爱社交的那一面,也极度渴望这个女性具备其母亲欠缺的对他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他对女性既渴望又疏离,既爱慕又心硬,这种态度伴随其一生(事实上,巴菲特晚年的婚姻同居模式并不比《花花公子》的休赫夫纳更合法,后者在跟三个兔女郎同居时,其身份仍然是单身).2、 价值投资巴菲特的原始天才在于其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记忆力,直至80多岁的今天他都能准确地说出上世纪40年代奥马哈县志记载的人数,精确到个位数。这样的数字天才一旦认识到的价值,其发财几乎是必然。所以在巴菲特11岁开始其投资生涯时,他便用自己当时的资产准确地算出他将在35岁时成为百万富翁。在经历了卖报纸、卖可口可乐、家族杂货店兼职、高尔夫球童等工作之后,到15岁时,巴菲特已成为一名合格的商人,资产已经超过2000美金,并自己买了40英亩的农场租给别人,比他的老师赚的多多了,更不用说周围的同学,因此,其对学业毫无兴趣导致成绩急剧下降便可以理解。显然巴菲特不是狂热的爱国者,因为他高中毕业后没有参军,16岁进入宾大沃顿商学院后,由于对于二战老兵的照顾,巴菲特的同学全是这些退伍老兵,可以想见不擅体育运动的巴菲特在其中的郁闷。他父亲第4次竞选失败和他申请哈佛失败几乎在同一时期。巴菲特转而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由此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节点。在此之前,巴菲特是把技术分析奉为圣经的,《道氏理论》、《趋势交易》、《波段分析》滚熟于心。天天画波段、看图表、算指标、数波浪。但之后,《证券分析》和《》便被巴菲特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从他那里,巴菲特学到了“市场先生”“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等至关重要的概念,正是这些概念重构了巴菲特的投资世界。他后来的成功表明,先进的技术派完全可以转型成为成功的。巴菲特迈过这一节点相当重要,在此之前巴菲特的起点与利弗莫尔相当类似,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他在投资史上可能会被作为下一个利弗莫尔或者某个技术派理论的实践者如江恩等被铭记。而一旦迈过这个槛之后,巴菲特已经把他们远远甩在了身后和架的角落。3、 定性分析从哥伦比亚毕业,巴菲特在奥马哈经历了短暂的股票经纪生涯之后,赴纽约加入格雷厄姆的合伙公司。很显然巴菲特仍然尊敬格雷厄姆,但巴菲特自己的投资理念正在与其慢慢区隔。格雷厄姆受大萧条的损伤很深,因此从不敢把资金过于集中少数股票,其投资相当分散,但巴菲特曾把75%的资于GEICO;格雷厄姆思想的本质是选择精准的套利,套利可以事先计算,且套利完之后就要收手,“捡起烟蒂,免费吸最后一口,然后丢掉”,例如洛克伍德可可豆的套利。但巴菲特在同一笔交易中却选择了买入并持有策略,挣了1。巴菲特在此阶段的幸运在于,他因为未经历过大萧条而大胆,因为大胆而充分享受了牛市的收益。对于这一点,我们并无法对于在大萧条期间经历过艰难岁月的格雷厄姆做更多苛责。属于巴菲特自己的投资思想很快将要破茧而出。无论如何,在格雷厄姆满心期待巴菲特成为自己的合伙人时,巴菲特却组建了自己的合伙公司。25%的收益分成和对其充分信任的早期合伙人令巴菲特几乎立于不败之地,使其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投资思想。从巴菲特管钱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很重视对投资思路的秘而不宣,他在募集资金时从不讲他投资什么,以至于奥马哈风传“那个巴菲特众议员的儿子在搞旁氏骗局”,甚至奥马哈当地的高尔夫乡村俱乐部都把他除名。而巴菲特在募集资金时为了迅速扩大资本,也与不同的投资人谈判组建了不同条款的11个合伙企业,引起了当时的诟病并为其之后埋下了隐患,最终间接导致了伯克希尔的诞生。结识芒格是巴菲特的第二个节点,在此之前,巴菲特无论是套利或者买入持有,基于的都是格雷厄姆的烟蒂理论,既然是烟蒂,那就既小且烂。换言之都不是好公司,有点儿像国内的赌甚至是ST.巴菲特毕竟是杂货商家的儿子。而芒格是律师出身,这在美国属于上流社会的进阶起步阶层,他更喜欢大一点儿的体面的生意,这些烟蒂股票芒格是压根儿从心底里看不上的。受格雷厄姆和其父亲影响,巴菲特总是想着失败的可能,一定要避免失败,要精确计算,这是其投资思想的起点。而只有接触了芒格之后,巴菲特才可能持续投资美国运通,美国运通的真正价值并不是来自可以计算的资产,而是来自不可计算的对客户们的声誉。这才是芒格所称的“伟大的生意”,他无法计算,只能定性分析,它包括“正确的公司、管理、护城河”等等。这个理论甫一提出,便超越了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任何一章都找不到关于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学会定性分析之前,巴菲特需要抽一个烟蒂,扔掉,马上再找下一个;抽一个烟蒂,扔掉,马上再找下一个。按照这种方法,巴菲特即使是超人,也不会成为现在的巴菲特。而一旦迈过了定性分析这个节点,巴菲特便有机会真正长期持有那些真正伟大的公司,不是巴菲特成就了自己,而是这些伟大公司成就了巴菲特。对于一个个体户而言,后者要容易多了。巴菲特一旦迈过了这个节点,就会把和他同时代的格雷厄姆、多德抛在身后,费舍尔、彼得里奇等人再也无法望其项背,迈过这个节点为他自己成为首富提供了真正的可能,因为他实际上把自己做成了伟大公司的合伙人。他几乎再也不会犯抽烟蒂的大错误了。买下伯克希尔是他投资生涯中最后一个格雷厄姆式的错误。4、 挤入上流阶层投资《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的第三个节点,他对于巴菲特的意义在于使其成功地挤入了美国真正的上流阶层。媒体在美国的作用基本是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大权力,其能量无孔不入。对于像《华盛顿邮报》这样把《纽约时报》视为竞争对手的严肃新闻类媒体来说,更是连总统,国会都得礼让三分。1971年的《华盛顿邮报》因为“五角大楼文件”的事件名声大噪,巴菲特正是从此时开始购进股票,到1973年,《华盛顿邮报》开始调查水门事件,尼克松政府威胁要吊销其下两家电视台执照,从36元暴跌至16美元,巴菲特很快加购超过了5%,并致信凯瑟琳格雷厄姆,在信中,激动不已的巴菲特近乎谄媚地表态“《华盛顿邮报》必然是由凯瑟琳格雷厄姆控制并管理”,尽管当时即使董事会都不一定会同意这一点。此时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处于人生的最低谷,公司,董事会成员对其相当不满,尼克松政府视其为眼中钉,她也根本不知道巴菲特是朋友还是敌人。在她咨询董事会成员后,傲慢的董事会成员问“谁是巴菲特?”更加剧了其担心。但巴菲特最终让凯瑟琳格雷厄姆吃了定心丸,与其签署协议保证没有经过她的同意不再购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凯瑟琳格雷厄姆找到了一个坚定的盟友。一个突然的投资者能与管理层站在一边对投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点上巴菲特做得有多好,姚振华会现身说法地告诉你。在此之后的故事对于巴菲特如同童话,《华盛顿邮报》在与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对决中获胜,尼克松下台。《华盛顿邮报》得已成为当时最有权力的媒体,凯瑟琳格雷厄姆能随时约见任何一位政府官员乃至总统——毕竟,谁敢得罪能扳倒总统的人呢?那时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实际上是华盛顿的女主人,美国的女王,哪怕是各国首脑都趋之若鹜。她在马来西亚旅游时,总理去她客厅赴宴;在英国旅游,受到首相接见。而凯瑟琳格雷厄姆在华盛顿家中的晚宴入场券更是检验名流的试金石,每个能受邀参加其晚宴的客人都会如同见到女王般跟别人得瑟。巴菲特交的就是这样的朋友。正式在受邀参加凯瑟琳格雷厄姆的晚宴并被介绍给客人之后,巴菲特才认识后来许多的总统,商界名流等等,媒体也开始给巴菲特加上各种光环,大众对于其认识从“内布拉斯加的有钱人”迅速转变为“全美国的商业大亨”。而巴菲特也迅速学会了上流社会的玩法,从开始的格格不入到后来的乐此不疲,他并没有浪费多长时间。他的话语逐渐八面玲珑,滴水不漏;他故意讲的乡下人般的笑话为他赢得了不少粉丝;他频繁出现在各个场合并总是能几句话便引起别人的佩服。他在美国的商界和名流圈内建立了独一无二的Reputation——他把这种声誉不断打造成自己真正的“护城河”。而芒格则不会或者不愿这种社交技巧,他和小伙伴芒格的档次拉开正是从此开始。随着凯瑟琳格雷厄姆挤进真正的名流阶层是巴菲特的第三个节点,在投资《华盛顿邮报》之前,巴菲特在拼命追求成功;而在投资《华盛顿邮报》之后,巴菲特已经不大可能失败了。在结识凯瑟琳格雷厄姆之前,结束11个早期合伙公司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他给证监会的文件始终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他11个合伙企业对倒股票、相互抬庄的合法合理性,总是被监管层质疑,令其苦不堪言;而在结识凯瑟琳格雷厄姆之后,这些攻击再也无法击倒他,反而转变为成功的注脚。他与名流阶层的关系不仅为他带来了生意,例如2008年在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的撮合下投资高盛;也为他避免了灭顶之灾,例如1991年凭借私人关系成功说服财政部长尼克布雷迪放其一马,他得以从所罗门兄弟全身而退——这家8000名员工,欠债1500亿美金的公司原本足以把巴菲特击垮。巴菲特自称的“和投资朋友”这句话只有结合这些背景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只有迈过了第三个节点,巴菲特才在金字塔尖甩开了同一辈的商人同侪,向全球商业史的总统山迈进——那个总统山也就四五个位置,其中几个已经被JP摩根、洛克菲勒等人占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巴菲特?回到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巴菲特”,这个答案便很简单了。从巴菲特11岁开始投资起,巴菲特自己成为现在的巴菲特都用了76年。而我们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只不过区区40年,股票市场也就25年,一切尚早。要成为巴菲特需要迈过三个节点,我们很多的技术派没能迈过第一个节点,如吕梁;少数人没迈过第二个节点,如徐翔;极少数有机会的人没迈过第三个节点,如姚振华。但一定会有:中国的巴菲特,他或她正在路上。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彼时列宁、孙文去世也才几年而已,美国的总统尚是胡佛。在年纪相近的人当中,把所有行业算上,现在还能生龙活虎出来炫技的可能也就长者和伊丽莎白二世了。对于这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历史级别的人物,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人哪个不对他肃然起敬呢?更无需提他的巨额捐款。巴菲特已然坐上了商业历史的总统山,他虽未盖棺,业已论定。然而巴菲特仍未满足,现在的他满满是“既然做了首富,那就做最长寿的人吧”这种劲头。所以,有志于做巴菲特的朋友们,先努力活到80再说吧!(完)【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趣读 | 世界顶级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精选五核心提示:从巴菲特11岁开始投资起,巴菲特自己成为现在的巴菲特都用了76年。而我们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只不过区区40年,股票市场也就25年,一切尚早。巴菲特一生的三个节点1、 巴菲特家族起源奥马哈这个地方,最初籍籍无名,只是密西西比河上游印第安人的定居点之一。自19世纪50年代的淘金热以来,旧金山北部的俄勒冈州发现了金矿,很多拓荒者和掘金者要穿过内布拉斯加向密西西比河以西进发,前往俄勒冈州和摩门小径,奥马哈是必经之路。奥马哈便成了这些冒险者歇脚的乐园,从此逐渐繁荣,那里生意最好的显然是赌场、妓院和酒,奥马哈在当时是如此出名,以至于被人称为“索多玛”,任何一个读过《旧约》的人对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再明白不过了——没读过的朋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比芭提亚罪恶一万倍”。之后奥马哈虽然引入了铁路,成为联合太平洋铁路的起点,但火车站点附近靠什么繁荣我们是不难想象的,仍然脱不开黄赌酒的路子。在类似这样的城市要想发财就简单了,两条路:一条路就是皮肉生意,开妓院、开酒店、做赌场。川普的爷爷走的就是这条路,从德国巴伐利亚跑到西雅图开青楼酒店业,赚到盆满钵满,结账都是用天平称金子。走这条路就得别让信仰挡住欲望,“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然而,巴菲特爷爷就吃亏了,他们家是法国胡格诺教徒的后裔,这个教派是出了名的虔诚,生活节约,个性节制、还是禁酒主义。于是他们只能走第二条路,在奥马哈开杂货店,卖些蔬菜、水果、山货,苦逼地勤勤恳恳天天晚上开店到11点。如今的川普和巴菲特现在的这些经营特点其实从他们爷爷这一辈就能看到影子,而且很明显,这两种经营路数是互相瞧不上的。所以现在的巴菲特和川普作为美国最著名的名人互相基本不来往,甚至公开互怼,从根上说是祖辈的信仰理念的不和,该冲突往下一两代都不太可能调和——尽管他们两家发家起源相当类似,均起家于淘金热歇脚城市。在这样的胡格诺家庭,他们认为的“光宗耀祖”绝不是成为首富,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服务于社会,通俗地说,他们最希望的是成为传教士或者高级别公职人员。而巴菲特的父亲居然做到了。在经历报社工作、销售保险、股票经纪等众多工作之后,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大萧条期间失业。在巴菲特爷爷的资金帮助下,他和两个合伙人在大萧条最低点开立了股票经纪公司,“做左侧”,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壮大。在1942年美国参加二战后,巴菲特父亲代表内布拉斯加州竞选国会众议员成功并任了4次,甚至一度非常有机会接任参议员。这是巴菲特家族从精神上来说真正的巅峰,巴菲特一生都从心底里深深敬重仰望父亲,说明他的精神底色仍是一个合格的胡格诺派教徒(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如此被中国人喜爱的原因,儒家和胡格诺派在对信徒行为的约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人很容易对这个老外有精神上的代入感。中国人对巴菲特的这种喜爱程度在其他国家很难找到,起码美国就不是).实际上,巴菲特正是因为觉得自己无法企及父亲在政治上的高度才转而发展父亲的第二职业——股票。从1942年开始,巴菲特的父亲便是全奥马哈备受尊敬的第一名人,之后是杰拉尔德福特(后来成为总统),至于巴菲特,那是上世纪90年代他成为公众人物之后的事儿了。而巴菲特的母亲由于精神病家史在人前人后是完全两个人,人前好客、健谈、爱社交;而人后却时不时由于偏头痛(很有可能是家族精神病史)对子女相当虐待。他母亲给他童年留下的心理阴影之深,以至于巴菲特从不愿意谈论其母亲。这实际上深深影响到了巴菲特对于女性的态度,从心理学来讲,巴菲特一生都在寻找一个女性,她需要具备其母亲最好的爱社交的那一面,也极度渴望这个女性具备其母亲欠缺的对他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他对女性既渴望又疏离,既爱慕又心硬,这种态度伴随其一生(事实上,巴菲特晚年的婚姻同居模式并不比《花花公子》的休赫夫纳更合法,后者在跟三个兔女郎同居时,其身份仍然是单身).2、 价值投资巴菲特的原始天才在于其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记忆力,直至80多岁的今天他都能准确地说出上世纪40年代奥马哈县志记载的人数,精确到个位数。这样的数字天才一旦认识到复利的价值,其发财几乎是必然。所以在巴菲特11岁开始其投资生涯时,他便用自己当时的资产准确地算出他将在35岁时成为百万富翁。在经历了卖报纸、卖可口可乐、家族杂货店兼职、高尔夫球童等工作之后,到15岁时,巴菲特已成为一名合格的商人,资产已经超过2000美金,并自己买了40英亩的农场租给别人,比他的老师赚的多多了,更不用说周围的同学,因此,其对学业毫无兴趣导致成绩急剧下降便可以理解。显然巴菲特不是狂热的爱国者,因为他高中毕业后没有参军,16岁进入宾大沃顿商学院后,由于对于二战老兵的照顾,巴菲特的同学全是这些退伍老兵,可以想见不擅体育运动的巴菲特在其中的郁闷。他父亲第4次竞选失败和他申请哈佛失败几乎在同一时期。巴菲特转而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由此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节点。在此之前,巴菲特是把技术分析奉为圣经的,《道氏理论》、《趋势交易》、《波段分析》滚熟于心。天天画波段、看图表、算指标、数波浪。但之后,《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便被巴菲特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从他那里,巴菲特学到了“市场先生”“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等至关重要的概念,正是这些概念重构了巴菲特的投资世界。他后来的成功表明,先进的技术派完全可以转型成为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迈过这一节点相当重要,在此之前巴菲特的起点与利弗莫尔相当类似,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他在投资史上可能会被作为下一个利弗莫尔或者某个技术派理论的实践者如江恩等被铭记。而一旦迈过这个槛之后,巴菲特已经把他们远远甩在了身后和投资书架的角落。3、 定性分析从哥伦比亚毕业,巴菲特在奥马哈经历了短暂的股票经纪生涯之后,赴纽约加入格雷厄姆的合伙公司。很显然巴菲特仍然尊敬格雷厄姆,但巴菲特自己的投资理念正在与其慢慢区隔。格雷厄姆受大萧条的损伤很深,因此从不敢把资金过于集中少数股票,其投资相当分散,但巴菲特曾把75%的资金投资于GEICO;格雷厄姆思想的本质是选择精准的套利,套利可以事先计算,且套利完之后就要收手,“捡起烟蒂,免费吸最后一口,然后丢掉”,例如洛克伍德可可豆的套利。但巴菲特在同一笔交易中却选择了买入并持有策略,挣了13000美元。巴菲特在此阶段的幸运在于,他因为未经历过大萧条而大胆,因为大胆而充分享受了牛市的收益。对于这一点,我们并无法对于在大萧条期间经历过艰难岁月的格雷厄姆做更多苛责。属于巴菲特自己的投资思想很快将要破茧而出。无论如何,在格雷厄姆满心期待巴菲特成为自己的合伙人时,巴菲特却组建了自己的合伙公司。25%的收益分成和对其充分信任的早期合伙人令巴菲特几乎立于不败之地,使其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投资思想。从巴菲特管钱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很重视对投资思路的秘而不宣,他在募集资金时从不讲他投资什么,以至于奥马哈风传“那个巴菲特众议员的儿子在搞旁氏骗局”,甚至奥马哈当地的高尔夫乡村俱乐部都把他除名。而巴菲特在募集资金时为了迅速扩大资本,也与不同的投资人谈判组建了不同条款的11个合伙企业,引起了当时的诟病并为其之后埋下了隐患,最终间接导致了伯克希尔的诞生。结识芒格是巴菲特的第二个节点,在此之前,巴菲特无论是套利或者买入持有,基于的都是格雷厄姆的烟蒂理论,既然是烟蒂,那就既小且烂。换言之都不是好公司,有点儿像国内的赌重组股票甚至是ST.巴菲特毕竟是杂货商家的儿子。而芒格是律师出身,这在美国属于上流社会的进阶起步阶层,他更喜欢大一点儿的体面的生意,这些烟蒂股票芒格是压根儿从心底里看不上的。受格雷厄姆和其父亲影响,巴菲特总是想着失败的可能,一定要避免失败,要精确计算,这是其投资思想的起点。而只有接触了芒格之后,巴菲特才可能持续投资美国运通,美国运通的真正价值并不是来自可以计算的资产,而是来自不可计算的对客户们的声誉。这才是芒格所称的“伟大的生意”,他无法计算,只能定性分析,它包括“正确的公司、管理、护城河”等等。这个理论甫一提出,便超越了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任何一章都找不到关于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学会定性分析之前,巴菲特需要抽一个烟蒂,扔掉,马上再找下一个;抽一个烟蒂,扔掉,马上再找下一个。按照这种方法,巴菲特即使是超人,也不会成为现在的巴菲特。而一旦迈过了定性分析这个节点,巴菲特便有机会真正长期持有那些真正伟大的公司,不是巴菲特成就了自己,而是这些伟大公司成就了巴菲特。对于一个个体户而言,后者要容易多了。巴菲特一旦迈过了这个节点,就会把和他同时代的格雷厄姆、多德抛在身后,费舍尔、彼得里奇等人再也无法望其项背,迈过这个节点为他自己成为首富提供了真正的可能,因为他实际上把自己做成了伟大公司的合伙人。他几乎再也不会犯抽烟蒂的大错误了。买下伯克希尔是他投资生涯中最后一个格雷厄姆式的错误。4、 挤入上流阶层投资《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的第三个节点,他对于巴菲特的意义在于使其成功地挤入了美国真正的上流阶层。媒体在美国的作用基本是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大权力,其能量无孔不入。对于像《华盛顿邮报》这样把《纽约时报》视为竞争对手的严肃新闻类媒体来说,更是连总统,国会都得礼让三分。1971年的《华盛顿邮报》因为“五角大楼文件”的事件名声大噪,巴菲特正是从此时开始购进股票,到1973年,《华盛顿邮报》开始调查水门事件,尼克松政府威胁要吊销其下两家电视台执照,公司股票从36元暴跌至16美元,巴菲特很快加购超过了5%,并致信凯瑟琳格雷厄姆,在信中,激动不已的巴菲特近乎谄媚地表态“《华盛顿邮报》必然是由凯瑟琳格雷厄姆控制并管理”,尽管当时即使董事会都不一定会同意这一点。此时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处于人生的最低谷,公司股票暴跌,董事会成员对其相当不满,尼克松政府视其为眼中钉,她也根本不知道巴菲特是朋友还是敌人。在她咨询董事会成员后,傲慢的董事会成员问“谁是巴菲特?”更加剧了其担心。但巴菲特最终让凯瑟琳格雷厄姆吃了定心丸,与其签署协议保证没有经过她的同意不再购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凯瑟琳格雷厄姆找到了一个坚定的盟友。一个突然购的投资者能与管理层站在一边对投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点上巴菲特做得有多好,姚振华会现身说法地告诉你。在此之后的故事对于巴菲特如同童话,《华盛顿邮报》在与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对决中获胜,尼克松下台。《华盛顿邮报》得已成为当时最有权力的媒体,凯瑟琳格雷厄姆能随时约见任何一位政府官员乃至总统——毕竟,谁敢得罪能扳倒总统的人呢?那时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实际上是华盛顿的女主人,美国的女王,哪怕是各国首脑都趋之若鹜。她在马来西亚旅游时,总理去她客厅赴宴;在英国旅游,受到首相接见。而凯瑟琳格雷厄姆在华盛顿家中的晚宴入场券更是检验名流的试金石,每个能受邀参加其晚宴的客人都会如同见到女王般跟别人得瑟。巴菲特交的就是这样的朋友。正式在受邀参加凯瑟琳格雷厄姆的晚宴并被介绍给客人之后,巴菲特才认识后来许多的总统,商界名流等等,媒体也开始给巴菲特加上各种光环,大众对于其认识从“内布拉斯加的有钱人”迅速转变为“全美国的商业大亨”。而巴菲特也迅速学会了上流社会的玩法,从开始的格格不入到后来的乐此不疲,他并没有浪费多长时间。他的话语逐渐八面玲珑,滴水不漏;他故意讲的乡下人般的笑话为他赢得了不少粉丝;他频繁出现在各个场合并总是能几句话便引起别人的佩服。他在美国的商界和名流圈内建立了独一无二的Reputation——他把这种声誉不断打造成自己真正的“护城河”。而芒格则不会或者不愿这种社交技巧,他和小伙伴芒格的档次拉开正是从此开始。随着凯瑟琳格雷厄姆挤进真正的名流阶层是巴菲特的第三个节点,在投资《华盛顿邮报》之前,巴菲特在拼命追求成功;而在投资《华盛顿邮报》之后,巴菲特已经不大可能失败了。在结识凯瑟琳格雷厄姆之前,结束11个早期合伙公司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他给证监会的文件始终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他11个合伙企业对倒股票、相互抬庄的合法合理性,总是被监管层质疑,令其苦不堪言;而在结识凯瑟琳格雷厄姆之后,这些攻击再也无法击倒他,反而转变为成功的注脚。他与名流阶层的关系不仅为他带来了生意,例如2008年在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的撮合下投资高盛;也为他避免了灭顶之灾,例如1991年凭借私人关系成功说服财政部长尼克布雷迪放其一马,他得以从所罗门兄弟全身而退——这家8000名员工,欠债1500亿美金的公司原本足以把巴菲特击垮。巴菲特自称的“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和投资朋友”这句话只有结合这些背景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只有迈过了第三个节点,巴菲特才在金字塔尖甩开了同一辈的商人同侪,向全球商业史的总统山迈进——那个总统山也就四五个位置,其中几个已经被JP摩根、洛克菲勒等人占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巴菲特?回到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巴菲特”,这个答案便很简单了。从巴菲特11岁开始投资起,巴菲特自己成为现在的巴菲特都用了76年。而我们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只不过区区40年,股票市场也就25年,一切尚早。要成为巴菲特需要迈过三个节点,我们很多的技术派没能迈过第一个节点,如吕梁;少数人没迈过第二个节点,如徐翔;极少数有机会的人没迈过第三个节点,如姚振华。但一定会有:中国的巴菲特,他或她正在路上。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彼时列宁、孙文去世也才几年而已,美国的总统尚是胡佛。在年纪相近的人当中,把所有行业算上,现在还能生龙活虎出来炫技的可能也就长者和伊丽莎白二世了。对于这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历史级别的人物,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人哪个不对他肃然起敬呢?更无需提他的巨额捐款。巴菲特已然坐上了商业历史的总统山,他虽未盖棺,业已论定。然而巴菲特仍未满足,现在的他满满是“既然做了首富,那就做最长寿的人吧”这种劲头。所以,有志于做巴菲特的朋友们,先努力活到80再说吧!(完)【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趣读 | 世界顶级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精选六作者:红与绿来源:红与绿(ID:investred)1、巴菲特家族起源奥马哈这个地方,最初籍籍无名,只是密西西比河上游印第安人的定居点之一。自19世纪50年代的淘金热以来,旧金山北部的俄勒冈州发现了金矿,很多拓荒者和掘金者要穿过内布拉斯加向密西西比河以西进发,前往俄勒冈州和摩门小径,奥马哈是必经之路。奥马哈便成了这些冒险者歇脚的乐园,从此逐渐繁荣,那里生意最好的显然是赌场、妓院和酒,奥马哈在当时是如此出名,以至于被人称为“索多玛”,任何一个读过《旧约》的人对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再明白不过了——没读过的朋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比芭提亚罪恶一万倍”。之后奥马哈虽然引入了铁路,成为联合太平洋铁路的起点,但火车站点附近靠什么繁荣我们是不难想象的,仍然脱不开黄赌酒的路子。在类似这样的城市要想发财就简单了,两条路:一条路就是皮肉生意,开妓院、开酒店、做赌场。川普的爷爷走的就是这条路,从德国巴伐利亚跑到西雅图开青楼酒店业,赚到盆满钵满,结账都是用天平称金子。走这条路就得别让信仰挡住欲望,“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然而,巴菲特爷爷就吃亏了,他们家是法国胡格诺教徒的后裔,这个教派是出了名的虔诚,生活节约,个性节制、还是禁酒主义。于是他们只能走第二条路,在奥马哈开杂货店,卖些蔬菜、水果、山货,苦逼地勤勤恳恳天天晚上开店到11点。如今的川普和巴菲特现在的这些经营特点其实从他们爷爷这一辈就能看到影子,而且很明显,这两种经营路数是互相瞧不上的。所以现在的巴菲特和川普作为美国最著名的名人互相基本不来往,甚至公开互怼,从根上说是祖辈的信仰理念的不和,该冲突往下一两代都不太可能调和——尽管他们两家发家起源相当类似,均起家于淘金热歇脚城市。在这样的胡格诺家庭,他们认为的“光宗耀祖”绝不是成为首富,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服务于社会,通俗地说,他们最希望的是成为传教士或者高级别公职人员。而巴菲特的父亲居然做到了。在经历报社工作、销售保险、股票经纪等众多工作之后,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大萧条期间失业。在巴菲特爷爷的资金帮助下,他和两个合伙人在大萧条最低点开立了股票经纪公司,“做左侧”,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壮大。在1942年美国参加二战后,巴菲特父亲代表内布拉斯加州竞选国会众议员成功并任了4次,甚至一度非常有机会接任参议员。这是巴菲特家族从精神上来说真正的巅峰,巴菲特一生都从心底里深深敬重仰望父亲,说明他的精神底色仍是一个合格的胡格诺派教徒(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如此被中国人喜爱的原因,儒家和胡格诺派在对信徒行为的约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人很容易对这个老外有精神上的代入感。中国人对巴菲特的这种喜爱程度在其他国家很难找到,起码美国就不是)。实际上,巴菲特正是因为觉得自己无法企及父亲在政治上的高度才转而发展父亲的第二职业——股票。从1942年开始,巴菲特的父亲便是全奥马哈备受尊敬的第一名人,之后是杰拉尔德福特(后来成为总统),至于巴菲特,那是上世纪90年代他成为公众人物之后的事儿了。而巴菲特的母亲由于精神病家史在人前人后是完全两个人,人前好客、健谈、爱社交;而人后却时不时由于偏头痛(很有可能是家族精神病史)对子女相当虐待。他母亲给他童年留下的心理阴影之深,以至于巴菲特从不愿意谈论其母亲。这实际上深深影响到了巴菲特对于女性的态度,从心理学来讲,巴菲特一生都在寻找一个女性,她需要具备其母亲最好的爱社交的那一面,也极度渴望这个女性具备其母亲欠缺的对他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他对女性既渴望又疏离,既爱慕又心硬,这种态度伴随其一生(事实上,巴菲特晚年的婚姻同居模式并不比《花花公子》的休赫夫纳更合法,后者在跟三个兔女郎同居时,其身份仍然是单身)。2、价值投资巴菲特的原始天才在于其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记忆力,直至80多岁的今天他都能准确地说出上世纪40年代奥马哈县志记载的人数,精确到个位数。这样的数字天才一旦认识到复利的价值,其发财几乎是必然。所以在巴菲特11岁开始其投资生涯时,他便用自己当时的资产准确地算出他将在35岁时成为百万富翁。在经历了卖报纸、卖可口可乐、家族杂货店兼职、高尔夫球童等工作之后,到15岁时,巴菲特已成为一名合格的商人,资产已经超过2000美金,并自己买了40英亩的农场租给别人,比他的老师赚的多多了,更不用说周围的同学,因此,其对学业毫无兴趣导致成绩急剧下降便可以理解。显然巴菲特不是狂热的爱国者,因为他高中毕业后没有参军,16岁进入宾大沃顿商学院后,由于对于二战老兵的照顾,巴菲特的同学全是这些退伍老兵,可以想见不擅体育运动的巴菲特在其中的郁闷。他父亲第4次竞选失败和他申请哈佛失败几乎在同一时期。巴菲特转而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由此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节点。在此之前,巴菲特是把技术分析奉为圣经的,《道氏理论》、《趋势交易》、《波段分析》滚熟于心。天天画波段、看图表、算指标、数波浪。但之后,《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便被巴菲特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从他那里,巴菲特学到了“市场先生”“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等至关重要的概念,正是这些概念重构了巴菲特的投资世界。他后来的成功表明,先进的技术派完全可以转型成为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迈过这一节点相当重要,在此之前巴菲特的起点与利弗莫尔相当类似,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他在投资史上可能会被作为下一个利弗莫尔或者某个技术派理论的实践者如江恩等被铭记。而一旦迈过这个槛之后,巴菲特已经把他们远远甩在了身后和投资书架的角落。3、定性分析从哥伦比亚毕业,巴菲特在奥马哈经历了短暂的股票经纪生涯之后,赴纽约加入格雷厄姆的合伙公司。很显然巴菲特仍然尊敬格雷厄姆,但巴菲特自己的投资理念正在与其慢慢区隔。格雷厄姆受大萧条的损伤很深,因此从不敢把资金过于集中少数股票,其投资相当分散,但巴菲特曾把75%的资金投资于GEICO;格雷厄姆思想的本质是选择精准的套利,套利可以事先计算,且套利完之后就要收手,“捡起烟蒂,免费吸最后一口,然后丢掉”,例如洛克伍德可可豆的套利。但巴菲特在同一笔交易中却选择了买入并持有策略,挣了13000美元。巴菲特在此阶段的幸运在于,他因为未经历过大萧条而大胆,因为大胆而充分享受了牛市的收益。对于这一点,我们并无法对于在大萧条期间经历过艰难岁月的格雷厄姆做更多苛责。属于巴菲特自己的投资思想很快将要破茧而出。无论如何,在格雷厄姆满心期待巴菲特成为自己的合伙人时,巴菲特却组建了自己的合伙公司。25%的收益分成和对其充分信任的早期合伙人令巴菲特几乎立于不败之地,使其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投资思想。从巴菲特管钱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很重视对投资思路的秘而不宣,他在募集资金时从不讲他投资什么,以至于奥马哈风传“那个巴菲特众议员的儿子在搞”,甚至奥马哈当地的高尔夫乡村俱乐部都把他除名。而巴菲特在募集资金时为了迅速扩大资本,也与不同的投资人谈判组建了不同条款的11个合伙企业,引起了当时的诟病并为其之后埋下了隐患,最终间接导致了伯克希尔的诞生。结识芒格是巴菲特的第二个节点,在此之前,巴菲特无论是套利或者买入持有,基于的都是格雷厄姆的烟蒂理论,既然是烟蒂,那就既小且烂。换言之都不是好公司,有点儿像国内的赌重组股票甚至是ST。巴菲特毕竟是杂货商家的儿子。而芒格是律师出身,这在美国属于上流社会的进阶起步阶层,他更喜欢大一点儿的体面的生意,这些烟蒂股票芒格是压根儿从心底里看不上的。受格雷厄姆和其父亲影响,巴菲特总是想着失败的可能,一定要避免失败,要精确计算,这是其投资思想的起点。而只有接触了芒格之后,巴菲特才可能持续投资美国运通,美国运通的真正价值并不是来自可以计算的资产,而是来自不可计算的对客户们的声誉。这才是芒格所称的“伟大的生意”,他无法计算,只能定性分析,它包括“正确的公司、管理、护城河”等等。这个理论甫一提出,便超越了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任何一章都找不到关于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学会定性分析之前,巴菲特需要抽一个烟蒂,扔掉,马上再找下一个;抽一个烟蒂,扔掉,马上再找下一个。按照这种方法,巴菲特即使是超人,也不会成为现在的巴菲特。而一旦迈过了定性分析这个节点,巴菲特便有机会真正长期持有那些真正伟大的公司,不是巴菲特成就了自己,而是这些伟大公司成就了巴菲特。对于一个个体户而言,后者要容易多了。巴菲特一旦迈过了这个节点,就会把和他同时代的格雷厄姆、多德抛在身后,费舍尔、彼得里奇等人再也无法望其项背,迈过这个节点为他自己成为首富提供了真正的可能,因为他实际上把自己做成了伟大公司的合伙人。他几乎再也不会犯抽烟蒂的大错误了。买下伯克希尔是他投资生涯中最后一个格雷厄姆式的错误。4、挤入上流阶层投资《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的第三个节点,他对于巴菲特的意义在于使其成功地挤入了美国真正的上流阶层。媒体在美国的作用基本是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大权力,其能量无孔不入。对于像《华盛顿邮报》这样把《纽约时报》视为竞争对手的严肃新闻类媒体来说,更是连总统,国会都得礼让三分。1971年的《华盛顿邮报》因为“五角大楼文件”的事件名声大噪,巴菲特正是从此时开始购进股票,到1973年,《华盛顿邮报》开始调查水门事件,尼克松政府威胁要吊销其下两家电视台执照,公司股票从36元暴跌至16美元,巴菲特很快加购超过了5%,并致信凯瑟琳格雷厄姆,在信中,激动不已的巴菲特近乎谄媚地表态“《华盛顿邮报》必然是由凯瑟琳格雷厄姆控制并管理”,尽管当时即使董事会都不一定会同意这一点。此时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处于人生的最低谷,公司股票暴跌,董事会成员对其相当不满,尼克松政府视其为眼中钉,她也根本不知道巴菲特是朋友还是敌人。在她咨询董事会成员后,傲慢的董事会成员问“谁是巴菲特?”更加剧了其担心。但巴菲特最终让凯瑟琳格雷厄姆吃了定心丸,与其签署协议保证没有经过她的同意不再购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凯瑟琳格雷厄姆找到了一个坚定的盟友。一个突然购买股票的投资者能与管理层站在一边对投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点上巴菲特做得有多好,姚振华会现身说法地告诉你。在此之后的故事对于巴菲特如同童话,《华盛顿邮报》在与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对决中获胜,尼克松下台。《华盛顿邮报》得已成为当时最有权力的媒体,凯瑟琳格雷厄姆能随时约见任何一位政府官员乃至总统——毕竟,谁敢得罪能扳倒总统的人呢?那时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实际上是华盛顿的女主人,美国的女王,哪怕是各国首脑都趋之若鹜。她在马来西亚旅游时,总理去她客厅赴宴;在英国旅游,受到首相接见。而凯瑟琳格雷厄姆在华盛顿家中的晚宴入场券更是检验名流的试金石,每个能受邀参加其晚宴的客人都会如同见到女王般跟别人得瑟。巴菲特交的就是这样的朋友。正式在受邀参加凯瑟琳格雷厄姆的晚宴并被介绍给客人之后,巴菲特才认识后来许多的总统,商界名流等等,媒体也开始给巴菲特加上各种光环,大众对于其认识从“内布拉斯加的有钱人”迅速转变为“全美国的商业大亨”。而巴菲特也迅速学会了上流社会的玩法,从开始的格格不入到后来的乐此不疲,他并没有浪费多长时间。他的话语逐渐八面玲珑,滴水不漏;他故意讲的乡下人般的笑话为他赢得了不少粉丝;他频繁出现在各个场合并总是能几句话便引起别人的佩服。他在美国的商界和名流圈内建立了独一无二的Reputation——他把这种声誉不断打造成自己真正的“护城河”。而芒格则不会或者不愿这种社交技巧,他和小伙伴芒格的档次拉开正是从此开始。随着凯瑟琳格雷厄姆挤进真正的名流阶层是巴菲特的第三个节点,在投资《华盛顿邮报》之前,巴菲特在拼命追求成功;而在投资《华盛顿邮报》之后,巴菲特已经不大可能失败了。在结识凯瑟琳格雷厄姆之前,结束11个早期合伙公司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他给证监会的文件始终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他11个合伙企业对倒股票、相互抬庄的合法合理性,总是被监管层质疑,令其苦不堪言;而在结识凯瑟琳格雷厄姆之后,这些攻击再也无法击倒他,反而转变为成功的注脚。他与名流阶层的关系不仅为他带来了生意,例如2008年在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的撮合下投资高盛;也为他避免了灭顶之灾,例如1991年凭借私人关系成功说服财政部长尼克布雷迪放其一马,他得以从所罗门兄弟全身而退——这家8000名员工,欠债1500亿美金的公司原本足以把巴菲特击垮。巴菲特自称的“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和投资朋友”这句话只有结合这些背景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只有迈过了第三个节点,巴菲特才在金字塔尖甩开了同一辈的商人同侪,向全球商业史的总统山迈进——那个总统山也就四五个位置,其中几个已经被JP摩根、洛克菲勒等人占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巴菲特?回到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巴菲特”,这个答案便很简单了。从巴菲特11岁开始投资起,巴菲特自己成为现在的巴菲特都用了76年。而我们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只不过区区40年,股票市场也就25年,一切尚早。要成为巴菲特需要迈过三个节点,我们很多的技术派没能迈过第一个节点,如吕梁;少数人没迈过第二个节点,如徐翔;极少数有机会的人没迈过第三个节点,如姚振华。但一定会有:中国的巴菲特,他或她正在路上。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彼时列宁、孙文去世也才几年而已,美国的总统尚是胡佛。在年纪相近的人当中,把所有行业算上,现在还能生龙活虎出来炫技的可能也就长者和伊丽莎白二世了。对于这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历史级别的人物,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人哪个不对他肃然起敬呢?更无需提他的巨额捐款。巴菲特已然坐上了商业历史的总统山,他虽未盖棺,业已论定。然而巴菲特仍未满足,现在的他满满是“既然做了首富,那就做最长寿的人吧”这种劲头。所以,有志于做巴菲特的朋友们,先努力活到80再说吧!格上财富:在登记的,十年深度研究,甄选、PE/VC、等高端,为您的保驾护航!《趣读 | 世界顶级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精选七文/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秦朔从巴菲特想到中国资本市场,让人感慨万千。我们也是时代的幸运儿,但中国资本市场给投资者的回报,尤其是巴菲特强调的“持续增长的股息”的回报,实在乏善可陈。秦朔:亲历巴菲特年会——大国经济何时催生强大资本市场?回顾:巴菲特回放 实录(3万字完整版)今年是我第二次到奥马哈的CenturyLink中心参加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下称“伯克希尔”)年会。巴菲特出生于奥马哈,1965年他和合伙人芒格接管了伯克希尔之后,公司每股账面价值从涨至2016年底的172,108美元,复合年增长达到19%,创造了投资界的惊人业绩,奥马哈也成为投资者心中的圣地。从5月5日到7日这三天,奥马哈全城只有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年会这一个主题。第一天是促销展览,股东可以来买特别优惠的产品。第二天是。第三天是5公里跑步。三天的活动总计吸引数万人参加,对奥马哈这个总人口不到50万的城市来说,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本文作者在奥马哈走在街上,不时会有本地居民亲热地跟我们打招呼。一个出租车司机说,平时一天开四五个小时,这几天一天睡四五个小时。贝索斯是另外一种“生物”,王传福不能错过股东年会在当地时间8:30开始。巴菲特早上6点多就到了展览中心,还和一些来宾玩起掷报纸的游戏。报纸有三四十页厚,要自己折叠,不准用橡皮筋捆绑,从投掷线到门廊有10米之距。这个活动已是第六届了,大概是为了纪念巴菲特的童年,他9岁做报童,累计送报超过50万份。当地的《奥马哈世界先驱报》(OMAHA WORLD-HERALD)现在也是伯克希尔旗下资产。股东年会先播放了专门为伯克希尔股东拍摄的电影,主要是的公司的宣传片,还有所有基金经理的镜头以及他们的。巴菲特一本正经地在银幕上对大家说,所有片子的角色都是义务劳动,只限于年会播出,所以大家不要拍,不要录,不要转,等等。他的朴实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溢于言表网络直播。年会就是一场问答会。上午9:30到12:00,下午1:00到3:30,年龄加在一起180岁的巴菲特(87岁)和他的拍档芒格(93岁)回答每个问题。中午是一个小时的午餐。下午3:45之后,是正式的,这次有三个议案让股东审议。今年巴菲特年会上提出的问题,大部分是他邀请《财富》杂志、CNBC电视台、《纽约时报》三位记者和三位证券分析师,从事先征集的问题中每个人挑出6个,共计36问,另外还有20个左右的问题是现场观众提问,在上午8:15的时候通过抽签选出提问人。我相信读者朋友通过网络直播已经了解了整个问答的全过程,在此不做赘述。我应新浪财经的邀请,在当晚的“中美投资人酒会”上还主持了一轮圆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从我在现场的感受看,今年答问的最大亮点是巴菲特和芒格都反思了没有投资谷歌和亚马逊这类公司的教训。谷歌赢利的本质是广告模式,伯克希尔旗下也有公司在谷歌上做广告,但巴菲特他们当时没有弄明白谷歌究竟靠什么赚钱,就没有投。对于亚马逊,巴菲特和芒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赞赏了公司创始人贝索斯,芒格甚至说“贝索斯完全是另外一种‘生物’”。巴菲特还说,没有想到亚马逊会给整个零售业带来那么多威胁。可惜伯克希尔也没有投资,反而投了沃尔玛,当然大多数投资都已在2016年底卖出。巴菲特还承认2011年开始的对IBM的投资是错误的,目前已卖掉1/3。另一个答问亮点和中国有关。芒格表示,和美国股市相比,中国股市是廉价的,机会要大得多,“一个出色的渔夫肯定可以在中国找到更多大鱼,中国是一个更让人愉悦的好渔场”,但这中间“会带有成长疼痛”。“我们有这样一个机会,但没有约束整个市场发展的准则”,中国股市作为新兴市场,有全民的参与,会变得,而投机是一个不太聪明的做法。到目前为止,伯克希尔投资的中国公司只有中石油和比亚迪。中石油在很早已经退出,比亚迪一直持仓不变。2008年9月,伯克希尔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以18亿港元认购了比亚迪10%的股份。这之前,芒格向巴菲特推荐了三次,说如果你不投资比亚迪,将会错过一个亨利o福特,错过一个爱迪生,错过一个比尔o盖茨,第三次说到比尔o盖茨时,巴菲特决定投资。芒格之所以看好比亚迪,原因是其一部分的委理人李路是中国人,投了比亚迪。比亚迪自此年年参加巴菲特年会。此次前一天晚上,比亚迪高层和芒格聚餐,芒格再次说很看好中国的经济,说中国人就像美国人的祖先一样,很勤奋,比亚迪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以王传福为例,说王传福用相当于30万美元的资本和一些工程师开始创业,现在已经有22万员工了。有优胜劣汰的机制,才有强大的市场股东年会午间休息时,我到隔壁的促销大厅,那里有2万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伯克希尔旗下几十家公司的产品都在展销。我买了一罐可口可乐、DQ巧克力雪糕以及SPALDING的简易儿童篮球架,也去了好几家公司的展台,比如做成火车模型的BNSF公司(伯灵顿北方圣塔菲铁路公司)的展台,航空精密零部件制造商Precision Castparts的展台(该公司巴菲特花了324亿美元收购),GEICO和食品公司亨氏的展台,运动鞋品牌Brooks和住房建筑公司Clayton的展台。伯克希尔旗下几十家公司的产品伯克希尔旗下几十家公司的产品走在促销大厅,我不由想起1997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那是我第一次看关于巴菲特的书。巴菲特出生在1930年的大萧条时代,当时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从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股价从92美元跌至,惨不忍睹。巴菲特的职业投资生涯始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50余年,伯克希尔的成长和美国大消费的爆发以及美国品牌的全球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华尔街日报》评论说,由于伯克希尔公司投资了如此之多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一直被视为美国经济的一个“代用品”(proxy),据其发展,可观美国经济。在2017年巴菲特写给股东的第52封信中,他把美国的经济体制(economic dynamism)视为过去52年间对伯克希尔的盈利能力一直相助的贵人。这种体制包括四大要素——人的发明创造,市场体系,潮水般涌入美国的既有才华能力又有雄心壮志的外国移民,以及法律制度——“就像一位交通警察一样高效能干地指挥着资本、智力、劳动的流动,让整个经济体系高效有序地运行,从而创造出整个美国经济的繁荣昌盛”。他再次说自己是最幸运的一代美国人。巴菲特在信中说,建国初期的美国人,和更早之前辛辛苦苦干了一百年又一百年的祖先相比,既不是更聪明,也不是更勤劳,“但是这些喜欢冒险的先驱者精心设计打造出了一个释放人类潜力的体制,后来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正是依靠这样的体制和奇迹般的经济成就,那些持有股票的投资人也获得了令人震惊的投资回报。20世纪的100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66点上涨到11,497点,股价上涨的最大推动力是持续增长的股息。在21世纪,“创新,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家精神,资本非常充裕”,正在帮助美国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增长,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最近已经突破了21,000点。从巴菲特想到中国资本市场,让人感慨万千。我们也是时代的幸运儿,中国在很多方面,比如制造业和互联网,用了不太长的时间都取得了世界性的成绩,中国经济的总量也距美国不远。但中国资本市场给投资者的回报,尤其是巴菲特强调的“持续增长的股息”的回报,实在乏善可陈。去年巴菲特年会前几天,徐翔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犯罪被依法批准逮捕。今年呢,的大亨新贵、资本市场的玩家,最近纷纷被查处,被禁入,甚至连交易所的管理者、监管机构的高层领导都问题频出,触目惊心。这样一个存在严重制度缺陷和文化缺陷的市场,怎么可能产生巴菲特呢?巴菲特在股东函中说,美国企业整体——也就是一篮子股票——未来经过一些年份之后,几乎可以肯定会远远高于现在的市场价值,“当然,会有很多企业变得落后,有些企业还会失败破产。就像随风扬起谷粒吹走糠皮一样,这就是一种自然的优胜劣汰筛选方式,这正是市场体制创造出来的淘汰机制”。而中国股市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BAT这样高成长的企业在国内上不了市,不少垃圾股能“升天”却难“出局”,这怎能提供正向激励和长期激励呢?巴菲特投资之道的三个层次在“中美投资人酒会”上,我和美国Tilson、李晓西、张峰以及比亚迪公司的董秘李黔一起探讨巴菲特的投资之道。巴菲特的投资,远不是“炒股高手”那么简单,事实上,用“炒股”评价巴菲特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巴菲特买的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股票期权激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