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哪家售哪家银行储蓄卡最划算安全性高?

□ 记者 曾燕福
根据央行部署,10月底前全国POS终端将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芯片银行卡的使用将告别“刷”卡,迎来“插”卡时代,明年将逐步停止新发银行磁条卡。记者获悉,今年8月底前我市逐步关闭了银行ATM渠道和商户POS渠道金融IC卡降级交易。市民手持“芯片加磁条”的复合型金融IC卡只能读取芯片信息,磁条功能被关闭了,您的银行卡换“芯”了吗?换芯片卡应注意什么?10月27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银行卡为何要换“芯”?
磁条卡被复制从而导致盗刷的事件频出,那么相比传统的磁条卡,芯片卡是否有着更强大的安全性呢?答案是肯定的。芯片卡容量大,可以存储密匙、数字证书等信息,而且含有读写保护和数据加密保护等功能,难以复制,安全性更高。
人行龙岩中心支行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将有效提高银行卡芯片使用率,发挥金融IC卡所具有的安全优势,防止因金融IC卡的磁条信息被盗录而产生的伪卡欺诈风险,也为全面推广金融IC卡、停止新发银行磁条卡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翁志炀]
&&相关阅读
相关评论:您所在的位置:
你的银行卡还安全吗?
无需偷窥密码即可复制盗刷
&警方缴获的非法改装过的POS机和银行卡
& & 银行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如此之大:5月1日,当天银行卡跨行交易超过8200万笔;全国银联磁条卡存量超过30亿张&&
& & 但是,当你在尽情享用银行卡带来方便的同时,复制、盗刷等安全问题也如影随形地伴随在你身边。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盗刷银行卡的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盗取卡片、窃取密码再盗刷银行卡的手法已经显得&陈旧&,一些犯罪分子把目光瞄向了POS刷卡机。你的银行卡还安全吗?
& & 案 &例
& & 昆明警方侦破特大盗刷银行卡案
& & 各种卡皆能复制
& & 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5月13日对外披露,该局近日破获云南首例特大窃取公民银行卡信息克隆伪卡盗刷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
& & 日,昆明4名持卡人先后报警称在银行卡未丢卡、未失密、未使用情况下被透支消费,金额从5000至2万元不等。
& & 经专案民警对受害人银行账户交易信息进行了解和深度研判,发现4名持卡人均在同一健身俱乐部消费过,且4人银行卡均在某餐厅同一POS机上被盗刷下账。
& & 经过缜密侦查,五华分局先后在昆明、上海、南京等地分别将李某某、张某等1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 & 经工作查明,以嫌疑人张某、李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于去年9月份通过非法渠道购得POS机和破译芯片。曾在富士康工作过的张某找到前同事周某某(时任华为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某某以每台7000元的价格将上述设备非法加装在POS机中。李某某将非法改装后的银联POS机销售或租赁给昆明、南京等地商户使用。在群众刷卡消费过程中,嫌疑人通过无线接收的方式盗取公民银行卡信息及密码,从而非法买卖公民银行卡信息以及克隆伪卡盗刷。
& & 该犯罪团伙均为大专以上学历,犯罪手段更高,信用卡、磁条储蓄卡、芯片储蓄卡等皆能复制。
& & 截至案发,16名嫌疑人在云南、四川、河南、广东、上海、江苏等地非法窃取他人银行卡信息1000余条,以ATM取现和非法套现的方式盗刷50余名受害人资金共计人民币290余万元。
& & &偷窥密码&:已经过时了
& & 在许多ATM提款机上,都能见到&输入密码时请注意遮盖&等安全提示。因为在传统的作案手段里,偷窥密码是比较常见的行为。
& & 2014年,南京市就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件:一名消费者在鼓楼区某酒店请客户吃完饭,女服务员主动接过卡到前台刷卡买单,结果不久后消费者发现卡被盗刷。其实,这是一个盗窃银行卡信息的团伙,他们派出一些年轻女子随身带着能复制银行卡信息的&猫仔机&,以服务员身份&潜伏&到一些大城市的酒店和娱乐场所。刷卡时她们用机器复制银行卡信息,并偷看客人输入的密码,然后把信息转给同伙复制。
& & 浙江绍兴的卢女士也是在超市刷卡时被收银员复制了磁条,偷窥了密码,导致卡被盗刷。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
& & 在这些案件里,&偷窥密码&似乎成为一个要素。但事实上,随着技术的进步,你的银行卡密码就算不被别人看见,卡也照样能被复制和盗刷,而且无需&内奸&潜伏。
& & 从数起类似案件可以看出,&犯罪分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上述方式科技含量更高、更隐蔽、侦破难度极大。&办理此案的王警官说。
& & 银行卡信息破译:那都不是事儿
& & 安全隐患、监管乏力&&面对诸多问题,消费者在使用银行卡时陷入了两难境地。
& & 除了盗刷,银行卡信息可被轻易破译也是一大问题。作为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用户,记者就曾经接到过诈骗电话,且能报出记者的姓名、单位、招行卡号,甚至曾在信用卡商城进行过消费等信息。上网搜索不难发现,有不少招商银行信用卡的客户都有类似遭遇,有的已经被骗,但致电招行后,仅能得到一个&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一情况&的答复。
& & 而一旦银行卡在使用的某个重要环节出现问题,被盗刷几乎成了必然。在某些发生的这起案件中,受害人正是利用了刷卡机的销售漏洞:我国刷卡机的指定一级代理商有160多家,下面还有许多二级、三级代理商,加上生产厂家也不少,导致了市场较为混乱。犯罪嫌疑人于是利用这种乱象,将改装过的刷卡机通过经销商卖给商户。
& &昆明市办理此案的王警官说,经销商对设备被改装过并不知情:&一般的刷卡机要三四千元,而他从犯罪嫌疑人那里买来的刷卡机只要1000多元,出于利益驱动他并没有对供货商进行相应的审查。&
关键是损失该谁买单?
& & 遭遇了银行卡克隆盗刷的消费者,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 & 对此,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春光认为,银行对储户的财产安全保障责任既是约定的义务也是法定的义务。银行卡可以被轻易破译,足以说明银行方面的保障义务履行不足乃至严重缺失。就此引发的财产损害后果,银行应向储户承担足额赔偿责任。如果寄希望于储户提升安全意识,以防范将银行卡类犯罪,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在一些案件中,储户根本无法防范信息被复制、发送和盗刷。因此,希望银行业在收费问题上已与国际惯例快速接轨的背景下,能让储户的权利和保障也尽早与国际接轨。
& & 云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巍分析,在实际操作中,用户如果对自己的卡和密码尽到了保护义务,有不少判例是判银行承担全部或部分民事赔偿责任的。
& & 记者了解到的相关案例表明,前些年频频发生的银行拒赔现象正在改变,银行主动赔偿、经法院调解赔偿和判赔的案件越来越多。多方面的原因,使银行方面也在寻求更安全的银行卡,如正在推行的磁条卡换成芯片卡就是举措之一。 & & & & &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
& & 支 &招
& & 怎样防止银行卡信息被盗?
& & 持卡人应时刻注意银行卡安全,在日常使用银行卡过程中从自身做起、严密防范银行卡不法犯罪行为:
& & 一、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保护好登录账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接到自称银行人员的电话询问有关银行卡卡号、密码、有效期等个人账户资料时,要提高警惕;对于废弃不用的银行卡,应及时办理销户业务,并将卡片磁条和芯片毁损,不随意丢弃。
& & 二、不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身份证和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并承担法律责任。
& & 三、要尽可能直接到银行柜台办理银行卡申请手续,不要委托他人或非法中介机构代办。
& &四、要培养良好的安全支付习惯,谨慎进行网上支付,确保终端安全,直接从官方网站上下载安装银行、第三方支付的控件和软件。
& & 五、芯片卡安全度比磁条更高,复制难度高,能够为持卡人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保障,尽快将手中的磁条卡换成芯片卡,同时对磁条卡进行销户处理。
责任编辑:张雁林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省领导活动报道集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闲置银行卡网络热销 警方提醒出售银行卡存在安全隐患
日 15:12:22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联通发DBWY到,电信发DBWY到。
  东北网3月29日讯 (见习记者 岳云雪) 近段时期,很多网站的论坛内都出此收购与出售闲置银行卡的信息,一张普通的银行卡就能卖几十元钱,如果开通“网银”功能,一张卡甚至能卖到200元。为此,黑龙江省警方提醒市民,个人银行卡在黑市热销现象的背后潜藏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市民切勿盲目出售自己的银行卡,以免留下后患。
  收购者不明说用途,只说很安全
  “长期收购闲置银行卡,开户行不限,中、农、工、建、招、邮储六行最优,普通卡35-50元,口令卡120元,U盾卡200元,数量不限”,“专业收购银行卡,实力雄厚,资源稳定……”不少论坛、贴吧上出现了这样的收购银行卡的帖子。高价收购银行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猫腻?为何有这么多人在网上购销银行卡?记者在百度上输入“收购银行卡”、“出售银行卡”等关键字,就可搜索出相关信息近百万条,根据其中一条收购银行卡的信息,记者拨通了联系人的电话,该男子表示只想买办理了网银业务的银行卡,当记者问及买卡的用途时,男子称将卡卖给他很安全,不愿讲出买卡的理由。这样一张普通的银行卡收购价格为30至60元不等,开通“网银”功能的银行卡收购价格高达200元一张。
  收购的银行卡可从事经济犯罪
  据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的办案人员介绍,这种闲置银行卡在黑市热销现象,不仅背后潜藏着重大隐患,而且原卡主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经济犯罪。
  首先,不法分子可以利用收购的银行卡实施诈骗。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选择作案时使用收购的银行卡转帐、提现,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一旦诈骗得逞,就将手机卡、银行卡丢弃、销毁。下一次作案时,再通过网上批量购买手机卡、银行卡再次实施诈骗,让公安机关和受害者无处查找。
  其次,不法分子可利用银行卡逃税、洗钱。一些人收购银行卡的目的是用来虚开账户,多开账户是为了转移存款,这样工商局查的时候就不知道公司的存款有多少。一些公司为了少缴税,会设立几个账户,将原本一个账户的钱分几个帐户存。还有的人收购银行卡是为了将境外的资金转移到国内,或将黑钱转移,达到少缴税款、洗钱的目的。
  另外,犯罪分子还可利用银行卡进行商业贿赂。当前,行贿人将现金打入匿名银行卡的送礼方式更加容易被企业和一些个人接受。由于受贿人需要“匿名”接受汇款、转账、消费,在网上收购银行卡的帖子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买家特意强调,银行卡要有“卡主名字和密码”。
  实施银行卡犯罪卡主受连带责任
  很多市民的钱包里都会有几张不经常用到的银行卡,有些人认为,闲置的银行卡留着也没用,出售还可以卖几个钱,既然是出售了,那么之后出现的犯罪行为及其它问题就与自己无关了。据警方介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公布的《银行卡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款“银行卡及其帐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如收购人利用收购的银行卡实施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持卡人极可能背负连带责任,甚至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警方提醒,持卡人应妥善保管手中的银行卡及密码,切勿将银行卡转借、出租、转卖给他人,以免掉入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同时建议“一人多卡”的持卡者要及时对手中的银行卡进行清理整合,将资金转入常用卡内,对长期闲置的银行卡要及时予以注销。
   来源:
    编辑:
【各地速览】            
【】【】【】【】
女星做梦都想嫁的男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发展银行储蓄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