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接触了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不知道是不是骗局请各位大神三国之指点江山!

这里有不少大牛,和很多小牛我们是小小,却有大大的梦想微信。
作者的其他原创文章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以及找工作在讨论行业的具体特征之前,我想先同大家聊一聊生意的本质和商业模式,这一问题实际和后面的东西密切相关,但却不容易引起大家重视。我以为,任何求职的意向以及规划,都离不开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和探讨。 生意的本质:依靠一定的资源,产生收入,并追求剩余收入的最大化。这句话很简单,但却包含了极度重要的两个基本商业等式:1,资产=负债+权益(第一句,依靠一定的资源产生收入)2,剩余收入=收入-产生收入之代价(通俗地,利润=收入-成本,第二句,追求剩余收入最大化) 商业模式:一门生意通过生产何种产品/提供何种服务,来满足何种人群的何种需求,最后通过何种方式赚取收入。在狭义的理解当中,商业模式意指前两句,最后一句被称为盈利模式。商业模式里涉及到的几个关键因素为:1,提供的何种产品/服务(product/service) 2,满足何种人群(target customers) 3,何种需求(target demand) 4,如何产生收入(monetization) 以上两个常识性的等式以及关于商业模式的框架是几乎所有商业问题的根基,亦是商业(金融)分析的根基,关于它们的关系以及进一步的延伸理解和分析,以后有时间可以写文章和大家再分享。具体到我们(毕业)找工作,选择职业上,就你所倾心的行业/公司而言,我们就要非常清楚以下问题1,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产品/服务,客户,需求,如何收费) 2,支撑它商业模式得以成功的资源是什么?(资产的构成,收入何以产生,产生收入的代价如何) 一个一般的方法是: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基本不同,比较不同行业的公司,首先要比较各自的商业模式有何不同,所依赖的资源以及产生收入的方法、代价有何不同。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主要比较它们在同一商业模式当中各个环节的竞争优势。同一公司当中的不同职位,则比较它们对产生收入的直接贡献程度和产生的代价比。 1,投资银行(IBD) 从生意的本质和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投行(至少狭义上的IBD)是提供中介服务,去满足公司的资本运作需求(包括股权债权融资,也包括重组并购和ABS等),通过向客户收取佣金的方式来产生收入。投行依赖的资产分为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和隐形资产(典型的如客户关系等)。 广义上的投资银行,还包括研究部门,交易部门以及自营部门等等,当然也包括任何公司都具备的人力,行政,财务以及银行特殊的风控部门。对于投行的工作,有以下几点大家可以参考: 1,投行的本质是中介服务,它需要服务于客户。这一点的implication是,你可能需要做很多我们称之为bullshit的“又脏又累又没有附加值”的工作,这基本占据了所有投行初级分析师至少1/3的时间。比如,你需要把PPT做得非常漂亮,你需要把报告的格式,颜色,字体调整到看起来非常专业。但这些东西,绝大多数时候,真的只是看起来而已。哦,还有一点,你需要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安排你的工作量,而不是你今天可以完成多少,这是为什么很多投行分析师天天晚上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的原因之一。2,IBD是大投行里招的人数最多,流动性最大,且几乎最苦逼的部门。因为IBD就是狭义的投行,它做的就是直接的中介服务,所以IBD的很多分析师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整理材料,等材料,报材料,和律师一起搞材料,和会计师一起审材料,和team member一起写材料。顺便再做几个参数都调整好的excel model,听起来很高端,但其实高中生的水平more than enough.3,投行直接产生收入的部门是IBD,资产管理,研究服务,交易等等。这些他们称之为前台,因此,这是投行的商业模式里最核心的部分,自然重要程度要比其他重要很多,也比较难进。当然,资产管理和狭义的投行IBD,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模式。4,投行的中后台(人力资源、风控、行政、财务等)和其他任何公司的类似部门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要因为它是投行,就要把它看得不一样。更接近实际情况的可能是,你拿着同样的工资,但是在投行里做财务工作量要加倍甚至更多(因为你要配合其他繁忙的交易部门)。6,除了少数(我武断的估计不超过3成)的真爱之外,绝大部分分析师在两三年之后会面临转型,如果你在投行的前几年没有很好的deal flow,你转型之时可能会比较痛苦,极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7,投行转PE和VC的其实真的不多。不要以为进了大投行,以后进买方就是轻轻松松的事,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误解。究其原因,是因为两个行业要求的skills,以及大家工作形成的mentality大相径庭。投行更多的要带有销售的性质,你最核心的任务是make the deal happen(因为这样你就可以抽佣金了),而不会去care这个deal 是否真的是fairly priced,这种mentality对买方来讲,显然是格格不入的。8,投行真的很忙,真的,而太忙了会变傻。这样会让雇主觉得给你百万年薪(外资大行global pay年份好的水准)才不会亏。你要时刻从商业模式的链条去分析,你所处的职位到底为公司创造何种价值,公司为此要付出何种代价。大家应该都听过,太忙了人会变傻(变傻的一个标志是不少投行里的同学觉得自己很牛很smart,尽管他们在变傻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很远),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年在JP一个月多就quit的重要原因,任何事(包括我现在的创业),都不应当占据你一天当中的18个小时。9,投行的好处在于培养你一天工作16个小时是理所当然的思维,收入很高,当然还可以在不明真相的群众面前装逼。10,投行是卖方,是中介。本质上和你在大街上看到的房屋中介无异。如果还不明白投行商业模式的本质,请参见第1点。以上10点大致分析了一些投行的基本情况,更多的是集中在狭义的投行。鉴于不少同学对投行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可能分析”真相”的部分居多。但不论如何,如若你还不太确定你喜欢的行业,投行作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起点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你要承认一个事实:有钱了,你才能任性。 2,咨询公司咨询公司和狭义投行在商业模式非常类似。它们通过向客户提供某一商业问题的解决方案,收取客户的佣金(咨询费)产生收入。咨询公司的模式相比投行会更加宽泛,面临的商业问题也更加多样化。这一类公司有如下特点可供大家参考: 1,第一点请参考投行部分的第一点,大同小异。所以咨询顾问也会累得要死要活,半夜被客户骂得哭晕在厕所,还要第二早赶着7点的飞机去笑嘻嘻的面对客户。2,咨询公司的商业模式一直饱受争议。一个简单的逻辑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凭借网上搜索,高级顾问(高级顾问也差不太多实际上)的言传身教,然后做出一套方案给行业里拥有10年甚至20年的从业经验的企业家/管理层,请问如何prove你比这些行业内部的人更懂,你的方案更有价值呢?我的智商一直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我猜想,咨询公司内部实际上也没想明白,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咨询公司仅仅靠一套咨询方案无法忽悠客户了,还得把方案执行,产生预期的效果。3,咨询顾问起步的工作甚至比投行分析师还要bullshit。我当年从JP出来去某咨询公司,第一个月只做了一件事:买来香港所有的时尚杂志,然后统计每页杂志上各大fashion brands投放了几个广告,然后输入到Excel表格,然后给project manager,甚至连处理数据的资格都没有,你只有产生数据的资格。天啊噜,老子之前在买方是做金额上亿的deal啊,现在让我干这个,所以一个月后,我又从咨询公司走了。哦,对了,干这种工作的状态大概要持续至少两年。4,咨询公司的好处在于没有哪个行业可以让你在如此短的时间了解商业环境和行业知识。尽管我上一点在抱怨每天数杂志广告的事是bullshit,但恰恰也就是这个事,让我知道hermes和gucci和lv和bvlgari等等它们的广告策略有何不同,它们的品牌认知度有何差异,这个月的数广告,让我这个和fashion毫不沾边的土人,竟然也变得洋气了一点点!当你在咨询公司工作两到三年之后,你一定是所有行业里,对商业运营了解最多,行业知识最多的人(不一定深刻尽管)。5,咨询公司要忽悠到客户,需要你从商业运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需要创造性思考。这一点是我认为咨询公司最棒的地方。这也是咨询公司区别于投行分析师最重要的不同。咨询顾问为了提出切实可行(尽管最终大多数时候不那么可行)的咨询方案,他们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经营每个环节,把他们自己当做公司的经营者,而不仅仅是像一个股票分析师那样去分析这个公司,二者的position完全不同。也正因为如此,PE/VC等买方公司他们在招人的时候,更喜欢招具有扎实咨询公司背景的人,而不是投行出来的。因为对行业,对公司运营的理解,二者完全具有不同的基础和思维路径。通常,财务分析师(投行,券商的研究员等),他们是不懂公司运营的。6,咨询公司的exit我个人认为是最好的。顶级的可以去到很多大的买方,原因见上一条。中等的也会有不少咨询顾问转入项目公司作为高级运营人员,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继续留在咨询公司继续往上升。各位有志去PE/VC行业的同学,我建议大家从咨询公司起步,而非投行。7,不承担直接责任,不执行是咨询顾问mentality的一个缺陷。严格来讲,这是所有专业服务公司的问题,投行分析师同样具有这个问题,但相对而言,咨询顾问在这个方面更加明显。很多咨询顾问三五年之后就会形成一套完整的思考问题的“咨询式”的框架,这实际上对继续成长是不利的。另外,咨询顾问,尤其是年轻的咨询顾问,你很难有机会直接承担责任,甚至轮不到你和客户交流,你需要做的就是数杂志的广告,然后听候项目经理随时差遣,这会改变你的mentality。8,咨询公司出差是所有公司之首。所以没有谈恋爱的要考虑能否继续单身,谈了恋爱的要考虑能不能长时间异地。虽然你base在上海,可能有些时候,一年当中你在上海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9,钱很多,且开销很少。这是要去咨询公司的第二个原因。国内前三家的基本entry level大概在25万左右,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10,咨询顾问都很聪明。整体来说,我接触到的MBB的很多朋友比我接触到的大行里的朋友要聪明,而且聪明很多。但不要误会,聪明只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义的意思,恩,你懂。 3,风险投资/私募股权(VC/PE) 不知道VC/PE的差别的同学请自己研究。 这应该是一个和投行咨询有较大不同的行业。它的商业模式是利用自有/筹集来的资金,进行投资,再一定时期后实现资本增值退出获利。这个行业的特点大概有以下几点:1,全民PE,全民VC。所有首先你要学会分辨那些真正有水平的,而不仅仅跟风参与进来的没有投资能力的机构,这样的这些年在国内相当多,很多不具备能力的机构都打着PE/VC的幌子招摇撞骗,你首先需要分辨的究竟哪些是真正的具备投资能力的机构。衡量风投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最重要的几个因素:aum,团队,过往的case。2,纯买方,这就意味着你没有以上咨询公司和投行里第1点的问题。通常大部分风投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都只要求你写出核心的body points和逻辑以及论据,不需要漂亮的背景颜色格式这些,反而觉得花里胡哨不好。我本科毕业的工作起点就是一家PE公司,我们当时要求所有分析报告,不超过word 2页纸。买方不需要你去“服务”谁,关键是你要证明你的结论是OK的,至于你如何证明,没有那么重要,比如你可以找你老板谈三个小时。我当年比较懒,就经常这样干。3,这类公司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你能发掘到优秀的公司,且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进入。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对能力要求非常之高,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基本就很能说明问题。一名优秀的风险投资家或者私募股权投资家,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这个知识不单单包括商业,还包括各种可以促成你“发掘到优秀的公司”,且“以一个合理价格进入”的知识。大体归纳:行业知识(比如一个跟踪TMT的风险投资经理,你必须对互联网非常了解),交易相关的知识(含法律,财务,估值),沟通谈判的知识(这个不应该叫知识,更多是一种综合能力,就是所谓的忽悠),人格魅力。恩最后两个有点虚,但事实就是这样。只有当你大脑中有一个丰富的彼此connected的knowledge database,你才可能发掘到好的投资机会(相信我,好的投资机会一定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它出现了,因为你有知识准备,你在别人没看到的时候你看到它了)。如何判断团队是否靠谱,如何与很叼的创业者去沟通,以一个更fair的价格进入,这些都是需要很高的修为,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前老板不但是巴菲特的学生,还非常懂禅宗佛学的道理所在。4,以这类公司作为工作的起点好处在于你可以接触到很多创业者,很多公司高层。应该没有哪个行业有这种机会,因此,如果你足够留心,足够踏实,那你成长的速度是惊人的,是其他行业的数倍。同时,因为这类公司很多时候是要和人打交道,且不注重工作成果的外在形式,因此,你的工作会相对不容易枯燥,会更有趣。5,不好的地方主要有两点:第一,如果你跟了一个不好的老板,你容易受到对方格局的影响,从而限制你投资的思维。第二,你容易高估自己所处的位置,因为你每天都和老板打交道,看项目,看公司,你会容易有幻觉觉得你很叼,甚至创业公司的老板要求着你投钱给他们(尽管你也决定不了实际上),所以你会觉得你比那些老板还要叼,但这些都是要极力避免的。从我的经历和身边的朋友来看,能避免这一点的不多,大部分做投资都觉得自己是爷。当你真正做过投资做过创业了,你就会发现,没有实业背景,没有创业成功过的投资经理,简直就是too naive&too simple(顺便bs一下曾经的自己)。6,目前要进入好的PE/VC主要看缘分。所以各位不要强求。有这样的机会就把握,通常的路径是先跟着看项目,先实习,然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再让你全职。买方的人员总体来说都非常精简,尤其是PE/VC,管理巨大的AUM,但是人数只有几十人的非常常见,所以每找一个人,他们都会非常慎重。7,进VC/PE更好的路径是从咨询公司起步,或者你具备一些公司的运营,ideally是创业经历后再进入这类公司。不管是从难易程度,还是从你看项目的经验,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都会更好。大学一毕业就去这类公司,我始终觉得有些缺乏基础,容易飘起来。4,商业银行 以上三个行业我都有直接的工作经验,所以可能说得相对详细一些,而接下来的几个行业我并无实际的工作经历,所以仅仅供大家参考。 1,商业银行的有一些卖方买方结合的性质。它的商业模式分资产和负债两端。资产业务简单来理解就是放贷。负债业务简单理解就是揽储。对于新进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要从负债业务起步,甚至相当部分是从柜员起步,要经历相当长时间之后才能接触到资产业务。2,资产业务的核心是信用风险的定价和控制。因此这一点决定了不可能让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从事,所以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都是具备相当年限的工作经验的员工才有机会接触。3,负债业务的本质是销售。如果你对销售天生排斥,那很遗憾,你最好不要考虑进商业银行。4,关于总行和分行。你可以把国有银行的总行想象成公务员或者类似的事业单位。听着高端,但因为不涉及具体的业务,所以其实很无聊,且收入低,这个意义上,分行直接面对业务的岗位会更好。一些股份制银行总行的市场部这样的部门例外。5,关于中间业务和表外。这一块应该是未来商行要大力发展的方向,所以如果你对这一块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独到的了解,那商业银行会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起点。商行的未来就靠你啊!6,收入。我不知道有多少,但我知道同样的应届生起点,肯定比以上三类要低,而且低很多。但据说工作两三年后的差异会趋于收敛,但我个人认为那是基于之前商业银行有制度红利,往后,我觉得这种靠制度红利支撑的高工资会迅速消失。 5,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1,很苦逼,真的苦逼,且是搬砖,真的搬砖。一天对着excel表格,眼睛会瞎掉的。 2,但是,它习得的技能是最hard的,也就是更像一门技术,如果你有四大的几年经历,你对公司财务相关的所有问题,基本就是专家。3,Exit opportunities很好。不少四大的同学熬过苦逼的搬砖期,去到了VC/PE,去到了公司里当财务官,还有相当部分优秀的去到了上市公司当CFO,几乎八成的上市公司的CFO都是四大出来的,这个简直不能更诱人。CFO往往是公司上市之前进入,拿着公司的期权和高工资,搞完一单IPO搞两年不想干了又去另外一家公司搞上市,同样的再赚一遍,这种模式简直爽!因为上市公司要找CFO,没有比四大出来的人更懂财务了!4,工作季节性波动大。忙季能和投行咨询一样忙,闲季可以一个月休假出去浪。5,总体来说,我觉得能进四大作为职业起点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主要是看重其未来发展的出口。 6,基金公司 买方,本质和VC/PE一样。只是一个针对二级市场,一个针对一级市场。实际上现在有部分基金公司的新业务(如战略投资)也可以看作是一级市场的业务了。基金公司的核心部门是投资研究部,所以如果你要考虑的是基金运营,人力资源,行政部,基金会计等职位,此处讨论不适用。 1,工作方式比卖方(券商,中信中金这样)的研究员要好很多,原因参见投行分析的第1条。基金公司的研究部分通常更注重实际的干货内容,不需要形式上的东西,也不会写规范的长篇大论的分析报告,都是点评,短评的方式居多。2,短期压力大。因为基金经理面临业绩考核,基金面临赎回。因此,基金公司会受制于市场的短期波动,这会给员工造成较大的短期压力。3,钱多。国内前十的公募基金及部分私募基金的研究员起始待遇水平至少和MBB类似,有些甚至更高。通常一个典型的前十的公募基金研究员入职三年之后,月工资可以到4~5万,但life style比咨询公司好太多,毕竟买方,不用服务客户,这点是质上的差异。4,Exit相对窄一些。因为二级市场的分析和研究框架针对性比较强,尤其是关注短期较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不如一级市场投资获得的技能更加transferable。所以大部分进入基金行业的同学,最终都继续在行业里继续发展(新业务除外)。总结一下吧综合起来,希望大家可以从更宏观更本质的商业模式去思考你想要进的公司,先分清是提供服务,还是提供产品,是中介,是买方,还是卖方,需要哪些技能,对公司产生收入有何种贡献,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偏好,资源所得,能否去匹配你意向的公司和职位类型。总体考虑原则的优先级顺序是:1,行业分析(不同商业模式的差异,比如买方和卖方)2,公司分析(商业模式内部的差异,比如不同券商的比较)3,职位的分析(不同职位对公司收入贡献的程度差别)相信对大多数人来讲,希望lifestyle好,收入高,工作有趣,学的知识可以有用,可以持续成长,未来出口机会更多,但遗憾的是能同时满足这些的机会实在太少。一定要挑,我认为VC/PE的工作比较接近这一大类,但就如刚刚分析所言,这个行业(尤其是好公司)招人看缘分,而缘分的另一个词叫运气。关于运气,有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不论何种工作,只要你努力了,你尽最大可能让自己在各方面都ready,那就是你挑工作,而不是工作挑你了。
Tracy学姐的分享
谢谢小小,我大概说两句,也不能算是分享吧,毕竟也是刚工作没有几年,很多东西我自己也在思考,在慢慢摸索,当初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决定是对还是不对可能要时间慢慢去检验。但首先呢,我就觉得大家不一定把就是所谓的进投行还是咨询,还是进外企,当成唯一的目标,选择很多,那也没有说什么好什么不好,最重要的还是从你自身的特点出发,觉得什么是最适合你自己的。当然从我个人经验来说,你经过这一番思考之后最好还是给自己定两三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比如说你本科毕业之后到底是先找工作还是出国读书,也可以两手都准备。那就要非常辛苦的准备,那找工作的话,OK,你说我想进投行还是咨询,准备的路径可能不太一样,这点我觉得怎么讲呢,就是想清楚之后,只要按照比较合理的方法去准备,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然后具体大概说一下可能刚有些同学提的问题 1,一个是说这个投行是不是只是跳板? Ans:这个真的是分情况,有些人可能他真的很喜欢投行这个氛围,那之后一路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做到ED, MD的也很多,他们的生活很有成就感也很开心,但可能大部人还是说两三年之后去念MBA,或者跳到PE,然后有人进公司,真的是没有一个单独的路径。 2,然后那个GTW问一个问题就是交易部门是怎么样存在? Ans:这跟我现在工作相关,所以就回答这个问题,嗯就是,如果是个大的投行交易部的话,他是什么品种都交易,股票啊,fixed income,就是债券,reits, 包括commodity’s currency, 这些肯定都是会有的。 3,那然后fujingjing问进外资投行和咨询可能付出个人时间和家庭的代价,和进这个内资银行券商有什么区别? Ans:我觉得一个是说确实是你进外资投行和咨询的话前三四年,四五年会比较辛苦,但这个辛苦之后其实你可以选择,有些人会选择不那么辛苦的生活方式,你也可以继续在投行,有投行里其他职位可以选择,所以不一定说一定要付出这个家庭代价。内资的银行比如四大行的话,管培生项目比较常见,这种就相对来说可能你晋升的路径没那么清晰,你平时的工作节奏会慢一点,但也不代表说你的工作压力会小。 4,还有那个中南海同学说机算机背景进投行的问题 Ans:计算机背景要转投行其实优势是挺大的,一个是你可以去做研究员,很多投行都喜欢有行业经验的人过来做股票研究员,尤其是 TMT,现在比较火,然后另外你也可以去IBM,做IPO,M&A,同样的话你有行业经验,行业组会比较喜欢要你的。具体的平台的话那你就可以关注习小小(ID:Smallintern),他们可以给你提供给雇主投简历的机会。 5,然后比较多的小伙伴问进投行需要准备什么 Ans:这个真的是看什么部门,你要想进IBD的话就要准备做summer intern,然后准备面试,就是准备你的interview ,interview 就是问behavioral question, 看你的简历,然后会问你modeling,和你之前过往的学习经历。
你想申请sales & trading的话肯定,肯定也会问behavior question,sales & trading的话还会问Brainteasers,一种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看你是否反应够快对数字是否敏感,然后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会问你一些关于micro或 macro quesiong ,有没有follow什么stock, 或者什么macro story?比如现在欧元日元贬值,那implication是什么,现在石油价格这么低,你怎么看?它对经济的其他方面影响,这种问题。
其他的就是硬条件啦,你的学习成绩,GPA,包括你的海外交流经验,这些都是加分。然后还要特别提出的就是如果面sales & trading的话,他们会很喜欢你自己真的有做和市场相关的东西,比如说你自己可以有virtual portfolio,或者你自己拿一笔钱去股市投资,他们很喜欢这样的story,会喜欢听你之前做投资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什么有趣的股票,他会明白,哦,你真的是在follow the market.
Melody学姐的分享 看到今天晚上大家这么积极踊跃的提问,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不过我觉得你们好幸运,有这么一个平台可以互相交流。我个人认为,可能除了搞学术或者做研究以外,实习对学生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丰富你的简历,另一方面通过实习,你也会发现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行业,毕竟换实习相比换工作成本小很多。我在本科的时候还是很迷茫的,对我自己的职业生涯完全没有规划。今天看很多小伙伴的问题,都是很有针对性的,比如要去咨询要去投行,我觉得你们已经比我当年有规划性多了。我那个时候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所以我去找了很多不同行业和不同性质企业的实习,金融,法律,机械,媒体,互联网,其中包括国企、民企、私企,在慢慢尝试和体验中,我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就业方向开始慢慢明晰。小伙伴们,有了目标以后就快快开始行动吧,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你^_^ 1,想向你请教一下,我是经济和法学的双学位,以后的就业方向以经济金融类为主。请问建议考司法考试吗?谢谢 Ans:我个人觉得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司法考试还是很值得一考的 2,学姐好~ 我是T大(指清华大学,小小注)数理基科的 对你的经历很感兴趣~你是外文系本科毕业之后 没有出国读master直接创业了么?是感觉互联网行业以后更有前途么? Ans:我本科毕业以后还读了法硕,现在在银行工作,兼职创业^_^ 3,学姐你好~学姐当初是读的清华双学位么?因为看到说是外文系跟经济系~我是外语系的…学校没有双学位项目…自认为对于跨校选修(例如财大) 在招聘时hr一般不会认可。一些学姐告诉我,工作出道早比较重要。但也有人认为,本科外语系没有很强的就业方向,也没有很多的相关知识,应该继续学习,例如读研。请问学姐对于外语系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呢?当下,外语系在哪些领域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呢?(如果存在的话…) Ans:我读的是双学位。不管HR认不认可,我觉得有这个双学位总比没有好,纯外语类要进投行或者顶级咨询公司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建议出国读个名校,至少研究生换个专业。我们本科班一共23个人,本科毕业就工作的有3个,两个选调生,一个去新东方当老师(工作了2年也出国读书了),研究生继续读英语专业的有3个(现在在读英语语言文学的PHD,打算毕业后当老师),其余的研究生都换专业了。如果是小语种的话,申请出国可能有一定diversity优势。 4,学姐曾经当过 环球春晚总导演翻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芬恩.基德兰德翻译~请问学姐 高级翻译有什么要求?外语系的同学应该怎么努力?关于联合国方面的要求学姐知道吗~谢谢女神! Ans:如果想做专业的同传或者交传的话最好进行专业培训。每年都会有一些联合国的实习,你可以关注一下相关信息,一般会在学校的官网,BBS实习板块,以及一些求职平台。附: Tracy学姐的背景资料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学士(2012),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金融经济学硕士(2013); 2008高考天津市文科状元,曾获多家顶级国外商学院深造录取以及投行/咨询工作机会; 曾在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Invesco Group的香港办公室作为管理培训生工作; Tracy目前在香港就职于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Sales &Trading部门; 除此之外,Chef Tracy还热衷于烹饪,是潜水项目(Scuba Diving)的骨灰级玩家。 Melody学姐的背景资料 清华大学外文文学及经济学双学士(2011),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2014); 保送至清华大学,曾获得美国多所名校录取深造机会;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清华大学第十三届创业大赛优秀创业团队,团体第三名,项目已商业化并获得投资; 奔驰中国,中航国际,花旗银行(Citibank)等名企实习经历; 北京电视台环球春晚总导演翻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芬恩.基德兰德翻译; 中美大学生支教项目发起人之一,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板球国家青年队前队员; Melody在中国进出口银行工作,并作为联合创始人参与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运营。
嘉宾介绍 黄橙,IDG资本分析师 *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专业 *现任职于IDG的TMT组,主要负责互联网金融板块 *曾在摩根斯坦利IBD、华利安诺基M&A工作,负责跨境并购和美国上市公司的私有化业务 *曾任ING/Gobi Partners/中国信达资产管理等机构summer intern *关注TMT行业及部分传统行业
一、分享场景再现 1、申请资质学历背景 Q1:国内顶尖投行对申请人的学校和专业有什么要求?相关证书对求职有帮助吗? Q2:如果本科是纯工科的学生,研究生在港校上读的管理类,有机会进入投行么? 摩根斯坦利对大学的选择有严格的限制,在亚太区的target school包括淸北复交、人大、浙大等以及一些名校研究生。当然其他大学的学生如果条件足够优秀也有机会。我当时没有考过CPA、CFA等证书,个人认为在面试时实习经历会更有帮助。 投行和VC对专业要求不是特别严格,港研同样可以进入投行。 竞争力差异 Q:国内与国外学习背景有什么竞争力差异?没有留学经历的学生的优势在哪? 据我观察,淸北复交应聘china team 时相对更有经验,对国内的人情世故、商业生态也比国外背景的人更了解。有留学经历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美国文化,但因为主要面对国内客户,故对业务开展影响并不大。 2、求职准备投行招聘偏好 Q:一般香港的投行在几月份的网上招聘比较集中?成功应聘者一般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投行的招聘一般是在九月,流程大概是这样:首先是网申,随后会有两轮面试。一轮电面,通常要经过两个人的面试,人均用时约30分钟。资质达标即进入终面,通常会有四个人轮流面试,分别是Associate/VP/Director/MT,人均用时也是30分钟左右,最后面试者根据对你的印象决定是否录用做full time。投行对应聘者没有特定的条件,关键在于是否适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经历清晰地梳理,以及自己适合投行的原因,余下的交由HR决定。 投行入职准备 Q:想进入投行工作,有哪些方面需要准备? 投行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需要准备的内容首先是相关金融机构实习经验的积累,有过创业或创业公司的经验对进入VC会更有帮助。 再就是投行相关资料的熟悉、知识技能的储备。途径的话,一是网站,比如资讯类网站,或者到人大经济论坛进行提问;二是阅读,比如网上的投行必备书籍介绍,像career in investment bank、投行人写的教科书等。投行和PE都需要财务和金融模型的能力。
足够优秀的英语技能也是必须的。另外,networking也会很加分。 这些方面积累扎实基本上可以应对技术性问题,至于软技能方面则依靠自己长期的准备和沉淀。 VC招聘偏好 Q:VC一般喜欢招什么背景的? 怎么做更有助于得到实习或工作? VC现在更倾向于招具有TMT或者创业经验的人,而较为缺乏实际业务操作经验的纯金融背景人士在VC里属于小众人群。从提升竞争成功率的角度来看,朋友的推荐、具备创业公司或机构的实习与工作经历会更有帮助些。 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进入VC 的可能性较低。个人认为先去大型金融机构或知名的创业公司锻炼一段时间,会得到比较好的训练。 工科转咨询 Q:如果是工科专业想直接进入投行很难,更实际的是从咨询做起? 也有工科背景直接进入投行的人,但可能需要先学习一些金融课程。更实际的是从咨询做起。咨询的方向上看,从战略咨询转投行更有利一些。 3、行业发展比较VC/PEQ:为什么说VC的发展空间比PE更大? 近几年国内一些有名的投资机构回报率不甚理想。这主要归因于中国的经济大方向,传统行业由于受世界经济的形势影响,中国的出口和内需都没能拉升,导致PE能够投的高成长性传统行业普遍缺乏。特别是随着近年IPO的开闸,资金面供给过剩,而项目源却偏紧。 在这样的状况下,作为没有背景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做得工作更多是paper work 和model,跟投行没有本质区别。并且晋升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那么我对这种情况下的发展前景不太看好。 买方/卖方 Q:怎么看买方卖方工作的差异?很多做VC的人后面都创业了,是不是VC 的职业发展方向比卖方更宽广一些? 个人觉得VC职业发展方向确实比卖方更宽广。在不同的细分行业里面,你会遇到极具创新性和胆识的一些人,接收多样的创造性想法。数量上,每年也会接触400到500 个项目,每天听到3到4个项目对于行业的理解和评价。这些会增强对商业本质的把握、对行业的深层认知,使得你在职业选择上不仅拘泥于金融,也会发现一些垂直细分行业的巨大变革机会,视野更加广阔。 内资投行与外资投行 Q:国内投行和外资投行主要有哪些差异呢,是不是外资投行工作强度会更大?
相对而言,我觉得内资和外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性质。内资主要做A股上市、并购,走的是证监会审批流程;在香港上市根据的则是SFC流程;在美国上市则走SCC流程。流程不同工作的内容也就不同。 工作style方面,外投的强度大些,体现在语言、法律架构方面,但技术性的考量就没有那么强,毕竟中国还没有完全的市场化。 VC/PE/二级市场投资 Q:VC/PE/二级市场投资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分别适合什么类型的人去做? 个人觉得投资方法有些不同。PE更像是一种一二级市场之间的套利,通过把握确定性较高的传统行业增长机会,理清股权结构,然后争取在二级市场上根据对标公司的估值体系,赚取其成长性溢价的一个过程。 PE投资风险相对低于VC。 VC的赌性较大。也许在对行业远景看得比较清楚的情况下,对于具体项目的判断力仍然较弱。尤其在新兴行业,赌博成分非常大,那么从业者需要具备前瞻性的思考能力。
二级市场短期波动较大。承受力较差的人更适合做一级市场投资,考核指标的周期较长,不像二级市场每个季度都要排名。二级市场更适合事件驱动型、或者心理承受力强的人。 4、个人发展道路关于应届生 Q1:毕业生如果能进咨询是否更好?因为其培训体系更加完善、晋升制度更加清晰,而VC/PE感觉上很大程度依靠大佬们的经验和嗅觉去判断。 Q2:VC/PE今后的职业规划和成长路径如何? Q3:留学生先积累海外金融行业工作背景,再回国发展是否更有优势?
从某种角度上讲,个人认为咨询行业对于早期系统化思维的训练优于VC,后者更像是一种半艺术半科学的一门行当,并没有成文的培训体系。但咨询的框架会限制住人的思维,假如没有内在热情的话,工作1到2年就足够了,时间过长反而可能会形成思维定式。 进入买方之后,基本依靠考投资业绩来实现晋升。如果愿意长期留在行业,Enjoy工作的状态,那么不断地发掘好的项目,投出好的deal,就可以在机构里逐步上升。 从身边的一些美国留学生和从业者角度来看,我发现在相对稳定的金融架构下,普遍对国内的金融业,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会并不了解。而目前国内发展速度远比美国等成熟市场要快,个人建议赶紧回国看看。 关于转型 Q1:感觉从卖方向买方转型,从一级向二级转型的职业路径比较多。是否先做二级市场往后就很少或者比较难转向一级市场? Q2:投行以后能转VC吗? 我觉得二级转向一级并没有明确的鸿沟,目前来看一二级市场的互动和衔接也愈发紧密,所以不存在比较难向一级转。 秉承价值投资的方式下,关键能力还是在于价值发现。在价值发现、对行业未来趋势的预测、对公司成长的驱动因素发现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是适用于不同市场投资的。 另外,二级市场如果做得好的回报率会远高于一级市场,回报速度也更快,这也可能是潜在原因之一。 很多投行分析师做1到2年后会有猎头提供job offer。但事实上投行转vc的人不多,除了小部分通过内部晋升,更多的人选择更传统的投行转PE。 关于大学生创业 Q:怎么看待这轮互联网大潮中直接开始进行创业的大学生? 个人不建议大学生直接创业。因为在商业环境中没有得到一定的锻炼而直接创业,资源和眼界会受到限制,失败概率比有经验的人大很多。如果不是有特别好的idea或者独占性资源,那么作出创业决定之前需要深思。 二、小小的总结 总体来看,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类:1.我的背景对于进入投行是否有竞争力;2.如何准备、申请、进入投行。
习小小团队认为,找工作永远都是一个【综合匹配】的过程。无论黄橙学长先后就职过哪家公司,都不单是因为学校背景、实习经历、面试、抑或英文水平之中的某部分优势就获得录取机会。
分享会所提供的信息量,对于指导大家求职、规划发展路径的参考价值毕竟是有限的。更好的是,我们去尽可能多地了解,投行、咨询公司等的本身、其工作的本身、biz model、成功进入者所具备的素质。据此来与自身条件做对照,强化优势、查漏补缺,抑或扬长补短。将最好的状态呈现给面试官,方能不留遗憾。
另外,分享会只是一家之言,希望大家以critical的思维方式来对待。尊重观点,明辨事实,批判地看待和吸收,是最有利的成长。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大家听到不同的声音,将一些前人的经验和观点吸收内化成自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更加清晰地知道自身的优劣势和未来的路,从而更好、更踏实地做准备。
最后,再次感谢黄橙非常nice的分享,和所有听众两个小时的陪伴。 我们共同进步。
本文相关的原创文章
过去总听说很多公司,周五都是casual day,就是可以不用穿正装,欢迎各种运动、各种休闲。但银行永远没有casual day。1.中国银行:端庄、肃穆,彰显大气2.建设银行:蓝巾领,青春,有朝气3.交通银行:自然惬意,黑白配4.工商银行:宇宙行的小清新小活泼小宇宙5.农业银行:领结颜色与logo相得益彰6.邮政银行:邮政绿,你快回来7.平安银行:橙色天团8.浦发银行:专业,海报的feel~9.兴业银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0.招商银行:你比葵花美
11.光大银行:爱情公寓银行版12.中信银行:花房姑娘13.齐商银行:火影姑娘,感觉萌萌哒14.浙商银行:白花花的大腿,也是醉了15.华夏银行:大V气质16.民生银行:空气这么清新,天那么豁亮17.北京银行:小桃红18.成都银行:高铁style19.重庆银行:五星级20.宁夏银行:银行技能哪家强21.东亚银行:你的热情,好像那一把火22.恒丰银行:航空公司海报范儿
23.西安银行:我的天空今天有点灰24.陕西信合:A za A za fighting!25.长安银行:中国红,东方红微信公众号【财金阅读】——有趣、有料的金融阅读首选,猛扫二维码或搜索goldread365关注【财金阅读】,与十万金融人一起直面操蛋而美好的工作!
Case Interview:咨询公司minicase的解答思路
北大-LES Rachel:请问各位大神,咨询PTA面试一般会问什么呀?
▼共22条讨论
复旦-德勤咨询 Sean:我刚面完一堆…简历问题;Sizing case:我问的是估算上海有多少8层以上高楼。
浙江大学 Emma:@Sean 可以调用土地建筑资料么?
复旦-德勤咨询 Sean:@Emma 不行,需要一些基本数字去做假设。我自己的解法是先分机能:商办,住宅,公共。这些你必须假设在8层以上占多少比例,例如商办可能占70%blablabla…上海有多少人在工作?容纳的商办面积多少?另外两个同理。8层是因为上海官方有统计过,2011年8层以上建筑差不多是3万5左右。2015年的话大概是4万-5万。
浙江大学 Emma:@Sean 但是面试的时候,这些数字真的会有人注意么?
复旦-德勤咨询 Sean:@Emma 如果你不知道上海有多少人口,我不会收你的。
习小小 Vincent:数据实际是多少不重要,逻辑重要。数据错了不影响。
复旦-德勤咨询 Sean:@Vincent 对!但不能相差太大,就是我的话相差+-五万我都可以接受。你逻辑对的话也不能差太多啦。
复旦 XPY:@自我介绍,minicase,解决问题的approach和resume吧。
习小小 Vincent:How many airplanes are flying over your head right now?你们估计一下这个问题吧。现在有多少飞机在你头上飞?
复旦-德勤咨询 Sean:所在地机场数量,与所有航班可能数量,机场一次可起降量。
清华-高瓴资本 DZH:我们咨询协会刚刚面完小朋友,我问的是全国一天外卖市场有多大…
习小小 Vincent:@DZH D老板这个简单啊,估市场的都简单,估数量的难一些。还有类似北京有多少shopping mall
清华-高瓴资本 DZH:我我当时准备咨询的时候,基本脑子里把每天看到的产品的mkt size都算了一遍。@Vincent服务交易的比实物的市场规模难。
习小小 Vincent:难道用population * penetration * asp(average selling price)再用segmentation的思路搞不定咩,外卖市场?
清华-高瓴资本 DZH:第一步breakdown by category就没有什么人想清楚的。我觉得公式是第一重要,靠谱的breakdown第二重要,其他创新第三。
习小小 Vincent:我还是把刚那个思路贴出来,虽然很多不合理。我是这么想的:
6亿城市人口
8个generation一般可能点外卖(20-60岁)
每天10%的人点,3000万
每个人每三天点一次,一天1/3次,1000万
清华-高瓴资本 DZH:@Vincent 也是足够过关的,common sense都是对的。
复旦-德勤咨询 Sean:你现在有1m美金,必须开设/投资中国的公司,你们会怎么投?投哪个行业?
清华-高瓴资本 DZH:我会先问,who am I。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我的决策到底是一个战略投资者还是一个财务投资者,以及我的出资人的风险偏好。
复旦-德勤咨询 Sean:@DZH 出资人偏好较为保守,希望可以看到比较稳健的情况,但是希望在三年内达成你认为可以收益最大的方式。
清华-高瓴资本 DZH:首先因为出资人是一个风险厌恶者,那我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我肯定是要把这100万美金配置在不同的行业。
我会把第一部分的资产配置在消费品行业,而且是跟消费升级息息相关的公司或者股票上面。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因为出资人是要追求绝对收益。那我希望配置最多的资产在能保持增长的行业上。其次是我们都能看到中国有很明显的消费升级的迹象,根
据历史经验在消费升级过程中,消费品行业特别是其中的leader是增长保持最稳定最好的,所以我会把1/3到1/2的资产配置在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上。
其次我会拿一部分钱配置在跟国家经济增长紧密相关的行业,比如说银行比如说零售比如说房产。
最后我会配置一些钱在新兴行业,比如说互联网公司等等。
刚才说的其实是行业的配置。但是其实你资产类型的配置也要去考虑啦。比如说不能光配置在股票市场对吧,你要配置一些资产在公司债、国债的市场。
资产的形式和行业大概是我的两个出发点吧。
(本文内容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有 349 人读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指点性皮炎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