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对台湾逆差为什么每年贸易逆差那么多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台湾比美国、日本、欧盟、印度更具竞争力吗
  政策优待!  
  这个是我们政府sb了,给台湾人制造优越感。反而台湾人看不起大陆人,应该封锁台湾,让台湾人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台湾人优越感变成贫困,  
  楼上说的对,中国不能一味让利了,只要中国的经济体越来越大,台湾会慢慢的自动靠过来的!!
  大陆给予台湾商品很大的关税优惠,  而台湾明令禁止大陆2000多种商品进入台湾,  可惜大陆拉不下脸来到世贸组织打官司,如果到世贸打官司正中台独分子下怀,两岸问题成为国际事件!!
  应该各方面狠狠打击台巴子  这种优惠政策最后等于是用我们自己的钱支持台湾人搞独立 买武器对付我们自己  不懂怎么会出现这样自相矛盾的政策
  @batgirl2012 6楼   应该各方面狠狠打击台巴子  这种优惠政策最后等于是用我们自己的钱支持台湾人搞独立 买武器对付我们自己  不懂怎么会出现这样自相矛盾的政策  -----------------------------  当台湾人都变成导游,果农和售货员的时候,派春哥就可以直接收复了
  你們對韓國逆差也很大呀,快超過台灣了,這又為什麼? 幹嘛給韓國那麼多優惠? 準備和韓國統一嗎?  其實對台灣這些逆差有80%只是作帳而已,都是大陸台商跟台灣母公司叫貨,貨品運過去了,錢卻沒有真的匯到台灣,就只是帳號上的數字  不過這個模式快走到底了,隨著大陸政策變化,來料加工轉出口已經越來越難經營了,很多台商已不再跟台灣叫貨而改做內需,這也為什麼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比韓國小  韓國那可就實打實的賺你們錢了,不用老盯著我們,韓國躍居你們逆差第一名應該也就這幾年的事了.
  @woshiyigexianren 5楼   大陆给予台湾商品很大的关税优惠,  而台湾明令禁止大陆2000多种商品进入台湾,  可惜大陆拉不下脸来到世贸组织打官司,如果到世贸打官司正中台独分子下怀,两岸问题成为国际事件!!  -----------------------------  打什么官司,他怎么对我,我怎么对他就行了。
  @driverant 8楼   你們對韓國逆差也很大呀,快超過台灣了,這又為什麼? 幹嘛給韓國那麼多優惠? 準備和韓國統一嗎?  其實對台灣這些逆差有80%只是作帳而已,都是大陸台商跟台灣母公司叫貨,貨品運過去了,錢卻沒有真的匯到台灣,就只是帳號上的數字  不過這個模式快走到底了,隨著大陸政策變化,來料加工轉出口已經越來越難經營了,很多台商已不再跟台灣叫貨而改做內需,這也為什麼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比韓國小  韓國那可就實打實的賺你們錢了,不......  -----------------------------  钓鱼。你不懂么?
  你們對韓國逆差也很大呀,快超過台灣了,這又為什麼? 幹嘛給韓國那麼多優惠? 準備和韓國統一嗎?  其實對台灣這些逆差有80%只是作帳而已,都是大陸台商跟台灣母公司叫貨,貨品運過去了,錢卻沒有真的匯到台灣,就只是帳號上的數字  不過這個模式快走到底了,隨著大陸政策變化,來料加工轉出口已經越來越難經營了,很多台商已不再跟台灣叫貨而改做內需,這也為什麼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比韓國小  韓國那可就實打實的賺你們錢了,不......  -----------------------------  钓鱼。你不懂么?  --------------------------------------------------------------  中國都快被韓國人吃乾抹盡還不自知,LZ傻陸還老是提台灣...呵!
  @driverant 8楼   你們對韓國逆差也很大呀,快超過台灣了,這又為什麼? 幹嘛給韓國那麼多優惠? 準備和韓國統一嗎?  其實對台灣這些逆差有80%只是作帳而已,都是大陸台商跟台灣母公司叫貨,貨品運過去了,錢卻沒有真的匯到台灣,就只是帳號上的數字  不過這個模式快走到底了,隨著大陸政策變化,來料加工轉出口已經越來越難經營了,很多台商已不再跟台灣叫貨而改做內需,這也為什麼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比韓國小  韓國那可就實打實的賺你們錢了,不......  -----------------------------  你自己不會查數據就會吼。  韓國對中國大陸順差400億左右。  台灣對中國大陸順差900億左右。  按台灣比例。  韓國的順差應該1800億美金才對。  因為台韓的同質競爭重疊率很高。  你們台灣禁止2000項大陸產品。  為什麼前段時間大陸對台灣喊話,要按WTO規則給予大陸最惠國待遇。  因為台灣人很多人跟你一樣,忘記了別人給你的好處,大陸提醒一下你們。
  @下降流水 12楼   -----------------------------  沒有什麼叫按比例的,台商遠比韓商來得多,這又怎麼算? 還一堆掛港資,維京群島的,你查數據不能完全反應真實的情況,台商叫貨比韓國人多,自然就數值大了,很快韓國就會超過啦400億很少嗎?  何況按你的辦法也不可能讓逆差降下來,台灣購買力沒那麼強  我是支持台灣應對大陸更開放,但走的快不如走得穩,現在台灣本地失業率高,成長率低,這個時間點開放,反而有負面影響
  沒有什麼叫按比例的,台商遠比韓商來得多,這又怎麼算? 還一堆掛港資,維京群島的,你查數據不能完全反應真實的情況,台商叫貨比韓國人多,自然就數值大了,很快韓國就會超過啦400億很少嗎?  何況按你的辦法也不可能讓逆差降下來,台灣購買力沒那麼強  我是支持台灣應對大陸更開放,但走的快不如走得穩,現在台灣本地失業率高,成長率低,這個時間點開放,反而有負面影響  -----------------------------------------------------------------------------  中國滿坑滿谷的台商遍及大陸各個產業,滲透率比韓商高太多了,  我們公司蘇州廠和台灣總公司調機台,一般都是用採購的方式取得,  以大陸貿易角度看是進口,但還不是台商自家在用,這種狀況很普遍...呵!
  中韩贸易:1~8月,中韩外贸总额为1393.17亿美元,同比减少4.3%。其中,韩对华出口856.65亿美元,同比减少2.4%,自华进口536.52亿美元,同比减少7.2%,对华贸易顺差320.13亿美元,同比增长6.8%。  两岸贸易: 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212.1亿美元,同比上升0.2%。其中,我对台湾出口为257.5亿美元,同比下降3.8%;自台湾进口为954.6亿美元,同比上升1.4%。 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697.1亿美元。
  @下降流水
14:33:00  @driverant 8楼  你們對韓國逆差也很大呀,快超過台灣了,這又為什麼? 幹嘛給韓國那麼多優惠? 準備和韓國統一嗎?  其實對台灣這些逆差有80%只是作帳而已,都是大陸台商跟台灣母公司叫貨,貨品運過去了,錢卻沒有真的匯到台灣,就只是帳號上的數字  不過這個模式快走到底了,隨著大陸政策變化,來料加工轉出口已經越來越難經營了,很多台商已不再跟台灣叫貨而改做內需,這也為什麼台灣對大陸出...........  -----------------------------  /view/29259.htm
  @driverant
13:22:00  你們對韓國逆差也很大呀,快超過台灣了,這又為什麼? 幹嘛給韓國那麼多優惠? 準備和韓國統一嗎?  其實對台灣這些逆差有80%只是作帳而已,都是大陸台商跟台灣母公司叫貨,貨品運過去了,錢卻沒有真的匯到台灣,就只是帳號上的數字  不過這個模式快走到底了,隨著大陸政策變化,來料加工轉出口已經越來越難經營了,很多台商已不再跟台灣叫貨而改做內需,這也為什麼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比韓國小  韓國那可就實打實的賺你們錢了,不用老盯著我們,韓國躍居你們逆差第一名應該也就這幾年的事了.  -----------------------------  這麼一說明,事實如何就非常清楚了!
  我問一句..  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逆差 大大超過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逆差..  是為什麼呢? 怎麼沒聽阿陸來討論?
  台湾的顺差不过是台商内部资金调配的结果;  韩国的顺差也是韩国企业在华投资后,总公司与分公司资金调配的结果;  中国对美国的逆差也是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结果。  中国对于欧盟,对于亚非拉的贸易才是真正的贸易的结果。
  @林水燊 1楼   台湾比美国、日本、欧盟、印度更具竞争力吗  -----------------------------  作为亚洲诈骗中心,只需要一部电话,大陆就源源不断的汇钱到台湾,这样的竞争力,能不产生贸易顺差吗?
  东森购物网  .tw/  鲜见制造大国、家电王国的中国大陆产品,却充斥着日系商品。
  陆志明:美国松绑高科技出口限制方能多方共赢  不出所料,奥巴马一行访华的重要议程之一是双边经贸往来的磋商。11月16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举行会谈,重要议题就是“进一步改革目前美国对中国实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制度”。   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限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的NSC41号文件。冷战时期,美国对华贸易禁运项目一度达到对苏贸易禁运项目的两倍之多。近年来,虽然表面上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有所缓解,但是实际政策上却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   如2006年6月,时任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与安全事务的副部长戴维·麦考密克表示,美国将修改相关法律,以放宽美国对华出口较为敏感的高科技产品限制。然而在2007年6月正式公布的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规定仍旧限制航空发动机、先进导航系统、水下摄像机等20个大类的美国高科技产品对中国出口。这也是2001年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中,来自美国的占18.3%,2006年降低至9.1%,而到了2008年美国仅占到7%的最主要原因。   从国际贸易“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出发,两大贸易伙伴国之间交换的主要为各自占优势的商品,因此理论上中国主要向美国出口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向中国输入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从两国经贸往来的现状来看,中国输美绝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部分为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的机械、船舶和电子产品。而美国却由于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并未大规模向中国输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也是为何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最主要原因。美国高昂的劳动力成本甚至是中国的数十倍,不论中国如何开放国内市场,中国绝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无法购买价格远高于相近质量国货的美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不论美国政府如何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美国普通消费者依然喜爱价廉物美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奥巴马要想实现自己将美国重新塑造为出口经济增长主导国家的梦想,对外高科技产品出口是道无法绕过的坎。   事实上,像越南、泰国这样的亚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其劳动力成本更低于中国,美国即便限制从中国进口,也不太可能限制从所有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奥巴马如果完全限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那么美国国内普通消费者将会承受普通日用品价格上升数倍的压力,奥巴马政府所宣称的让人民过上质量更高的生活恐怕也无从谈起。   要想真正改变目前高科技出口受限带来的贸易逆差窘境,奥巴马政府及美国参众两院必须改变陈旧过时的传统观念。20年前美国国防部战略贸管司司长康法拉宣称:美国要在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保持30年的领先地位,一般依此决定对华出口。20年后中国早非昔日的吴下阿蒙,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在众多关键领域已经接近或超越世界先进水平。以超越中国30年的标准来限制对华技术出口一说,实为可笑。   更何况世界各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历史早已证明,依靠技术封锁根本不是维持技术先进地位的良策,如日本在战后迅速崛起,技术水平在很多领域甚至赶超英美。更何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众多新兴技术会迅速淘汰取代陈旧技术,譬如,原本多么先进的纸质档案保存技术在现代电脑信息技术面前都毫无竞争力,目前世界各国所密切关注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技术同样如此,一旦成熟投入量产,美国传统石化能源领先优势同样将完全失去意义。   美国只有采取开放性的技术合作姿态,积极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合作取长补短,尤其是在新能源合作领域,才能长期维持美国在新兴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如若不然,美国必将最终失去技术领先的优势。
  隆国强:美国贸易逆差加大与美元霸权地位相关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  在奥巴马访华的关键节点上,美国各种声音频频出现,美方主导的贸易摩擦也明显增多,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南方日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  美国出口弱不能归咎于中国  南方日报记者:有质疑说奥巴马在日本阐述亚洲政策时,强调美国出口,而忽视亚洲出口?  隆国强:我想每个国家都是希望本国产品能够很好地出口到别国。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良好的贸易环境,包括双边和多边的良好的贸易制度的制定与维护,需要各国开放自身的市场,允许商品和投资自由化往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要减少政府的干预。二是能否实现出口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国内产品的竞争力,美国应该更多地在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上花工夫。  南方日报记者:美国今年贸易逆差加大,主要原因是否应该归咎于中国?  隆国强:美国今年贸易逆差逐步加大,一方面与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霸主地位有关,另一方面与美国国内制造业发展相对变弱是有关系的,如果产品的竞争力相对下降了,出口是直接受到影响的。  中国老百姓现实看到的是美国近期以来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可能会导致老百姓质疑美国在贸易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  奥巴马衰退压力下打擦边球  南方日报记者:奥巴马中国行能否缓解当前中美贸易间频繁的摩擦,还需要看两国实际谈判情况。  隆国强:奥巴马政府上台至今虽然还没有明确其贸易政策,但是我认为,从他在国内和国际的表现来看,奥巴马还是主张贸易自由化的。当然在面对国内经济衰退,国内行业寻求援助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奥巴马政府确实有在利用一些贸易规则来打擦边球。
  台湾当局对大陆贸易政策的演进  1979年以来,随着两岸转口贸易迅速发展与岛内工商界的强大压力,台湾当局改变过去对大陆贸易“消极默许”的态度,转而采取“有条件的不干预”政策。1985年7月台当局宣布《对港澳地区三项基本原则》,即:①禁止与中共直接通商。②厂商不得与中共之机构或人员接触。②对转口贸易不予干预。后又重申,在前面二项原则的前提下,“对转口贸易不干预”的第三项原则才有效,并强调只适用于台货转出口,暂时不适用于大陆货转进口。台湾当局的这一政策调整,使台货间接输入大陆取得了合法地位。  1988年6月,台湾“经济部国贸局”提出《处理海峡两岸间接贸易建议案》,经当时主管大陆政策的“行政院”“力行小组”核定。其中关于“出口”部分,明确提出“出口产品,经第三国转运至其它国家或地区,政府在事实上无法管制,因此不加限制”。从而在政策上有了明文规定。同年9月,台湾当局又原则同意,海峡两岸货物经第三地区海港转口时,可免除再装卸手续,但不得直航。  1990年下半年,台湾当局制订了《对大陆地区间接输出货的管理办法》,将以往对大陆的“转口输出”改为“间接输出”,并使之简化。其主要内容为:①台商对大陆输出货品,限以间接方式输出,其买方应为大陆以外且被当局列为准许直接出口的国家或地区的厂商。②台商对大陆输出货品依一般货品的出口签审规定办理。但如属免除签发许可证货品者,仍应向授权出口签证银行办理签证,加工出口区内的厂商通向各该加工出口区管理处申请;科学园区内厂商通向园区管理处申请。厂商申请输出高科技产品,依有关出口管制规定办理。非以输出为常业的法人、团体或个人申请对大陆输出货品,要向台湾“国贸局”申请。②对大陆输出货品,其出口文件所载之目的地应列明“大陆”(CHINESEMAINLAND)宇样。④对大陆输出的货品,以不影响台湾的“安全”或经济发展为限。  日,台湾当局公布施行《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为两岸人民的往来及衍生问题的处理立下“法源”,成为两岸经贸往来法治化的开始。1992年10月,台湾“经济部”函告“国营会”、“省政府”及“退辅会”,称今后台湾的“公营”、“国营”事业将可完全比照民营企业对大陆输出货品,从而解除了“公营”、“国营”事业对大陆出口的禁令。此后,台湾当局对台货输往大陆贯续制定了一些措施。总的来看,台湾当局对台湾货物输入大陆持较宽松态度。除高科技产品外,其它基本不管,而对大陆间接进口货品则管制较严,逐步开放,并建立所谓预警制度。  日,台湾当局开放第三批共40项大陆农工原料间接进口,从而使正面表列上的大陆产品增至90项。6月9日,经“行政院”核定公布“经济部”所提“大陆地区物品管理办法”,规定只有以下三种物品可以间接进口:①经由“国贸局”核准的医疗用中药材。②“经济部”核定公告项目,并经“国贸局”核准进口的农工原料。②经“财政部”核定公告入境旅客携带进口的物品,并建立进口预警制度,防止台湾生产企业所需原材料过分依赖大陆。同时宣布“取缔匪伪物品办法”及“大陆产品间接输入处理原则废止”。其后,台湾当局核准的可自大陆间接进口的农工原料项目逐渐增加,至1991年底,累计开放大陆农工原料进口195项。  日,台湾“经济部”鉴于在大陆的台资企业需将半成品返销台湾岛内进行深加工,原则同意开放大陆半成品的间接进口:①和农工原料一样有三项前提条件。②阶段性、选择性。②原则上比照开放农工原料进口项目方式办理,经核定公告。
  续上  1993年2月,台湾“经济部”原则决定,今后开放大陆物品间接进口,不再限于农工原料及半成品,但经准许进口的成品拟比照现行加工出口区的做法,加工后须全部外销,避免对台湾产品造成冲击。2月25日,台湾“行政院”院令通过“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贸易许可办法”,将自大陆输入和向大陆输出合并管理。该办法于4月26日由台湾“经济部国贸局”公布实施,原施行的“大陆地区物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1993年7月,台湾“经济部国贸局”选定高雄、南梓等加工出口区,授权其自当年7月起,可自行审核厂商自大陆进口半成品之申请,不必再送“国贸局”审核。  1994年1月,台湾“经济部国贸局”完成修订“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贸易许可办法”,并于7月4日公布实施,改变现行进口大陆物品全由“国贸局”核发输入许可证的作法,第一阶段改为授权银行签证,第二阶段改为免输入许可证,为进口大陆物品实施“负面表列”预做准备。  1995年台湾“国贸局”召开“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贸易许可证办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会议”,决定大陆物品进口签证将比照一般产品进口措施,原则上不须签证,管制进口的产品才须签证。  1996年4月,台湾当局召开第四次大陆物品进口负面表列清单检讨会,决定自日起,对大陆工业品改以公告禁止进口项目的负面表列管理,对大陆农产品仍实行正面表列管理。准许进口的大陆工业品由2917项增加为3978项。占工业品项目总数的42%。
  2001年7月,台湾召开“经发会”,在两岸“三通”方面达成如下共识:(1)配合加入WTO进程,开放两岸直接贸易及两岸直接通邮、通讯等业务。(2)整体规划两岸“通航”事宜,并通过两岸协商予以落实推动。(3)扩大“境外航运中心”功能及范围,开放货品通关入境。(4)积极评估建立“经贸特区”。“经发会”后,台湾当局虽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但至今共识确并未真正落实。  日起,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产品的进口改采负面表列。2002年1月,台湾当局开放两岸直接贸易,允许双方直接签订贸易合同。2002年台湾加入WTO以后,对大陆进口产品放开速度有所加快,从2001年7月的56.92%上升到2002年12月的75.80%,到2006年10月,在总计10,880种贸易商品中,台湾累计开放允许大陆产品进口8648项,开放比例仅为79.49%,其中,农产品开放比例仅为63%,工业品84%,如表3所示。对大陆一些大宗商品和高附加值有竞争力的制成品至今还不允许进入岛内。  表3略
  @Dorma321
15:08:00  沒有什麼叫按比例的,台商遠比韓商來得多,這又怎麼算? 還一堆掛港資,維京群島的,你查數據不能完全反應真實的情況,台商叫貨比韓國人多,自然就數值大了,很快韓國就會超過啦400億很少嗎?  何況按你的辦法也不可能讓逆差降下來,台灣購買力沒那麼強  我是支持台灣應對大陸更開放,但走的快不如走得穩,現在台灣本地失業率高,成長率低,這個時間點開放,反而有負面影響  ----------------------...........  -----------------------------
  舔台办干的好事,,,,,
  中国制造充斥中全世界,唯一进不去台湾市场  湾湾的贸易保护,闭关真可笑
  @yanganpig 18楼   我問一句..  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逆差 大大超過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逆差..  是為什麼呢? 怎麼沒聽阿陸來討論?  -----------------------------  你让美国政府卖我们高科技,立马酒平衡了
  @poperzhc
15:54:00  中国制造充斥中全世界,唯一进不去台湾市场  湾湾的贸易保护,闭关真可笑  -----------------------------  中國的黑心貨,誰敢買?日本貨贊啦XD
  台湾人的智商堪忧啊........  A.明明就是台湾WTO对大陆未降税,以及限制大陆商品。  台企购买台湾零组件等。  韩国企业不用购买韩国的吗,日本不用购买日本的吗  韩国跟日本敢用A情况来对付中国大陆吗?  真是让人叹服台湾人.............
  没关系,咱不是有淘宝吗?o(╯□╰)o  
  喜歡日本
  @第46楼 34楼
13:39:00  喜歡日本  -----------------------------  但日本不懂你的喜欢
  @yanganpig 18楼
16:24:00  我問一句..  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逆差 大大超過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逆差..  是為什麼呢? 怎麼沒聽阿陸來討論?  -----------------------------  有毛好讨论的,中美多少人,美国人均收入多少,美国人均消费又是多少,而且美国账面上是逆差,可是多少跨国公司在国外办公司办厂,生产出来的东西直接就销售给当地国家,这些都是计算不到顺逆差里面的,美国佬聪明的很,还TMD整天喊亏~
  中国是肥水不留外人田,给弯弯小弟一点甜头吃吃,弯弯这贱人是拿了大陆兄弟的甜头,偷偷塞给日本干爹了,总是这边拿,那边去塞
  回复第11楼,@Dorma321  你們對韓國逆差也很大呀,快超過台灣了,這又為什麼? 幹嘛給韓國那麼多優惠? 準備和韓國統一嗎?   其實對台灣這些逆差有80%只是作帳而已,都是大陸台商跟台灣母公司叫貨,貨品運過去了,錢卻沒有真的匯到台灣,就只是帳號上的數字   不過這個模式快走到底了,隨著大陸政策變化,來料加工轉出口已經越來越難經營了,很多台商已不再跟台灣叫貨而改做內需,這也為什麼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比韓國小   韓國那可就實打實的賺你們錢了,不......   -----------------------------   钓鱼。你不懂么?   --------------------------------------------------------------   中國都快被韓國人吃乾抹盡還不自知,LZ傻陸還老是提台灣...呵!  --------------------------  养韩饿日.寄某些产业取而代之.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人口就是市場  人口少 市場就小  人口多 市場就多
  @poperzhc
15:54:00  中国制造充斥中全世界,唯一进不去台湾市场  湾湾的贸易保护,闭关真可笑  -----------------------------  @公共马甲newnew 30楼
15:49:00  中國的黑心貨,誰敢買?日本貨贊啦XD  -----------------------------  不敢买就不买呗,和进台湾市场有什么关系?让市场淘汰就好了。
  逆差,简单啦,超市里卖着弯弯的香蕉,广西,海南的香蕉烂在树上了。这就是卖中办干的事情
  都T妹的 卖国办干的好事。我们应该制裁台湾回到石器时代,然后武统台湾,在帮台湾发展经济。现在的政策卖国办都被台湾公关了,南辕北辙。
  @driverant 8楼
13:22:00  你們對韓國逆差也很大呀,快超過台灣了,這又為什麼? 幹嘛給韓國那麼多優惠? 準備和韓國統一嗎?  其實對台灣這些逆差有80%只是作帳而已,都是大陸台商跟台灣母公司叫貨,貨品運過去了,錢卻沒有真的匯到台灣,就只是帳號上的數字  不過這個模式快走到底了,隨著大陸政策變化,來料加工轉出口已經越來越難經營了,很多台商已不再跟台灣叫貨而改做內需,這也為什麼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比韓國小  韓國那可就實打......  -----------------------------  我怎么觉得是韩国早就超过台湾了呢。
  即使和台湾 韩国,逆差达到1000亿美元,但今年总的顺差接近2000亿美元
  @公共马甲newnew
15:49:00  中國的黑心貨,誰敢買?日本貨贊啦XD  —————————————————  一堆人在淘宝买黑心货…
  你們對韓國逆差也很大呀,快超過台灣了,這又為什麼? 幹嘛給韓國那麼多優惠? 準備和韓國統一嗎?  其實對台灣這些逆差有80%只是作帳而已,都是大陸台商跟台灣母公司叫貨,貨品運過去了,錢卻沒有真的匯到台灣,就只是帳號上的數字  不過這個模式快走到底了,隨著大陸政策變化,來料加工轉出口已經越來越難經營了,很多台商已不再跟台灣叫貨而改做內需,這也為什麼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比韓國小  韓國那可就實打實的賺你們錢了,不......  -----------------------------  钓鱼。你不懂么?  --------------------------------------------------------------  @Dorma321 11楼
14:24:00  中國都快被韓國人吃乾抹盡還不自知,LZ傻陸還老是提台灣...呵!  -----------------------------  台巴子总是数典忘祖,忘恩负义  韩国不也是在中国设厂和台商没多大区别  如果不是中国每年送你几百亿逆差  鬼岛天天赔
  算了,别人喜欢嫁就嫁呢!我还没老婆,还是关心自己先
  这是好事啊 台湾的经济被大陆掌控了 不然台湾的东西又少又烂 凭什么在竞争激烈的大陆捞到钱
  @林水燊
  母亲对待儿子当然是照顾与付出!这才是母爱!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陆台湾贸易逆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