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经济学悖论是建立在哪个理论悖论上

欧洲债务危机启示录 欧元区入“三元悖论”陷阱
日03:49 来源:
第1页:救助的博弈与决断
第2页:危机的肇始与蔓延
第3页:欧元的挑战与未来
第4页:中国的启示与转型
  救助的博弈与决断
  《21世纪》:5月10日,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达成一项总额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以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从去年希腊危机爆发至今,欧盟内部对于救助希腊有着怎样的利益冲突?促使欧盟和IMF最终出手的原因是什么?
  曹远征:欧盟实行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没有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道德风险。现在德国和希腊的矛盾就是搭便车的矛盾,希腊把财政赤字弄得那么高,最后要德国来救助,德国人当然不愿意。过去希腊GDP只占欧盟的2%左右,还养得起;但在全球危机中,问题就凸现出来。
  在货币政策统一、财政政策不统一的背景下,一国出现财政赤字,除了征税和借债以外别无它途。所以,希腊实际上缺乏财政赤字的弥补手段。倘若退出欧元区,希腊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还可以发行货币,用通货膨胀来弥补赤字,但这也意味着欧元崩溃,这是所有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为什么从去年到现在,讨价还价这么久,欧盟最终还是出钱救助的原因。
  这次救援计划是7500亿,其中,4400亿来自各国的贷款,600多亿欧盟委员会紧急援助,2500亿IMF的调整贷款。但这笔援助贷款的成本很高,有5%的利息,这意味着倘若未来希腊增长不超过5%,还债来源就会出问题。因此,希腊经济必须经过严酷的调整,保证5%以上的增长率,否则只是把现在的危机推向未来。
  孙立坚:为了避免系统性危机的恶化,一国的央行会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实行救助,以此切断问题部门可能向经济全体蔓延的态势。而希腊目前做不到,因为它加入了欧元体系,放弃了自己独立货币政策的实施。而处于严重问题状态的财政政策失去了“自救”的能力。
  当一国的问题没有达到威胁整个地区的程度,欧洲央行或欧盟政府不会轻易动用资源去救助一个有问题的成员国家。所以,去年12月希腊主权债务问题出现的时候,欧洲决策部门的表现是消极的,甚至公开声明欧盟或欧洲央行不会救助希腊,这给市场释放了非常错误的信号,结果危机顺着市场的预期越发恶化,直到现在被逼到一个难以收拾的局面。另外,欧盟成员各国对希腊问题的发展状况的判断存在分歧,也使得唯一能够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欧洲央行拖到这么迟才动手救助。
  IMF在这个问题上一开始一直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只是从口头上呼吁欧洲政府和希腊政府尽快拿出解决危机的有效办法,以防主权债务问题蔓延成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甚至蔓延到欧盟整体乃至全球国际金融市场。当发现欧盟的救助机制存在效率缺陷,而且希腊对自己的呼救一浪高过一浪,IMF为了重建国际信誉,在最后终于达成了和欧盟一起救助的方案。1
【来源:】
(责任编辑:胡爱善)
05/13 17:4905/13 15:0505/13 08:2805/13 07:3605/13 02:5005/13 00:3105/12 19:0205/11 16:37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苹果/安卓/wp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积分 36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52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变色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哼哼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wanghaidong918 于
17:12 编辑
悖论(paradox)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由一个被承认是真的命题为前提,设为B,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后,得出一个与前提互为矛盾命题的结论非B;反之,以非B为前提,亦可推得B。那么命题B就是一个悖论。这世界上恐怕没多少人满足于自己的财富,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满足于自己的聪明。逻辑推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是有时逻辑推理却能让人陷入一种困境,一种寸步难行的处境,一种思维被锁住的处境,而能做到这一点的非悖论莫属。悖论是逻辑推理中一件很好玩的方式,因为它可以促使你的逻辑推理,而到最后你发现原来你依然在原点,甚至觉得——世界是圆的!我比较喜欢悖论,所以我收集了一些悖论供大家分享:
1.鳄鱼和小孩的故事——吃还是不吃?
鳄鱼抓住了一个小孩,对他说:“我会不会吃掉你取决你回答我的问题的对否,对,我放了你;错,我吃了你。”
小孩想了想,说:“你会吃了我。”
鳄鱼懵了,他该怎么办呢?“我要是吃了你,你就说对了,我不该吃你;我要是不吃你,你就说错了,我该吃了你……我晕(我最喜欢的口头禅)!”
假如你是鳄鱼,你该不该吃他呢(注意鳄鱼说话算话)?
可能你会想:*****,他要说我会放了就好了!
2,《堂吉诃德》悖论——杀还是不杀?
《堂吉诃德》里有一个这样的国家,他有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个到异乡的人都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来做什么?你答对了,一切好说;你答错了,就要被绞死(当然对错是别人说了算的)。
一个人回答:“我是来被绞死的。”士兵听了,一下就懵了:如果绞死他,他就对了,不该死;可放了他呢?他又错了,该死。What shall I do?
If you are the solder, what will you do?
3.数学的第三次危机——罗素悖论
在高中讲集合的时候,数学老师都会讲一个集合悖论——罗素悖论。其大意是:一小镇的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
罗素悖论引发的数学危机告诉我们危机很多时候来自于理论自己的不完备。
4.生活麻辣烫——谁更强?
话说有一对夫妻比谁更强,双方都不肯示弱,最后男方终于不想和他的妻子再争了,说:“好吧,我承认你的丈夫比我的妻子强!”那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是否认为你赢了你的丈夫呢?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
5. 分子动理论——分子运动到底有没有规律?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你就是说分子运动没有规律,简单一点说就是:没有规律即是规律。那到底有没有规律呢(相对于我们现在的认识程度而言)?
6.艾毕曼德悖论——到底是不是骗子?
逻辑中最古老的悖论是有一个叫艾毕曼德的克里特人提出的。他宣称:“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骗子。”吃话怎讲?如果是真的,那他本人也是克里特人,所以不可能为真,如果是假的,那怎么能相信这句话呢?当然要跳出这个悖论很容易,那就是这个人在说谎。但是根据这个悖论,我们可以设计出悖论来,比如:甲说:“乙在说谎。”乙说:“是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模型,那你该相信谁呢,甲?乙?我晕!
7.相对的陷阱——事物绝对相对?
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或许你认为这句话太绝对,错误的可能性较大,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这句话本身就可能错的,那如果这句话是错的,那事物是相对的,反而证明了其正确性!
8.苏格拉底的谎言——到底知道什么?
曾经苏格拉底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他到底是不是真的一无所知?
9.道家悖论——言尽悖?
庄子的“言尽悖”(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地万物的道理用言语表达,就并非原本道理的意思了;道理有名相,就并非原本的道理了),那以上两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理呢(中华文化是大海)?
10.发展变化观的圈套——不变是变?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那这句话对不对?不对,那就是变,没错!对,那这句话就要变,同样也没错!你觉得呢?
11.悖论设计——我在说谎!?
我说:“我在说谎。”那你觉得是不是应该相信我呢?相信我在说谎,那这句话就不是谎言,所以推理出我在说谎;不相信我在说谎,那这句话就是真话,推出我在说谎!我想这就是悖论的魅力吧,无论怎没走,其实到头来一步也没走。其实悖论也很好设计,只要你喜欢思考,逻辑推理,自己也可以设计出一些悖论,悖论不是聪明者的游戏,而是爱好者的游戏。
12.无穷小的困惑——无穷多个无穷小是什么?(无穷小是零吗?)
无穷小无限趋于零,但无数个无穷小的和却不一定为零,甚至可能是无穷大!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一厘米长的线段上的点数和太平洋上的一样多(无穷大与无穷大的比较);又如微积分,曲线的微分是直线,那直线的积分就可能是曲线,也就是说,直线无限延长是曲线!?假如有n(无穷大)个1/n相加是多少,在这里我们换一种算法,你看一看答案是什么:
解:1/n=0& &令1/n=a
so :a=a0=0
a+a+a=a+a1=a2=0
a+a+a+a=a+a2=0
a+a+a……+a=a+an-1=an=0
答案是0。.但我们都知道这道题答案是1(其实无中生有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很可能它揭示了宇宙是如何诞生的!)。
13.朋友的价值——黄金or粪土?
有这样两句话:朋友值千金。千金如粪土。那朋友是——?算了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跳过!
14.商家的骗局——自相矛盾
《韩非子·势难》介绍了这个预言:有一个同时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最坚固,无论什么东西都戳不破;接着又夸他的矛最锐利,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刺透。旁人问他:如果用他的矛来刺他的盾会有什么结果,他回答不上来,因为两者相互抵触。这是一个既不可以同时为真,也不可以同时为假的命题。前提出现矛盾,也就无法推出结论。要想戳穿商家的谎言,利用悖论可是好方法。
15.谁先生——鸡还是蛋?
这个互为因果的循环推理本身无法自我解脱,需要实际的考证,如考古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等,才能打破这一循环。
它里面也隐含着一个不相容的前提假设:“鸡是由蛋孵化出来的,蛋又是由鸡生出来的。”单独来看都符合日常观察,但合在一起却是一对不自洽的假设。其实我认为这就有一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我们的认识逃不出我们的积累。
16.逻辑的传递——概念的偷换
请看下一个模型:
(a)& &我是人。
(b)& &人是高级动物。
(c)& & 高级动物是动物。
(d)& &动物不是人。
(e)& &所以,我不是人。
地球人都知道我是人,但是为什么会推出这个结论?这其中有的概念在两个句子中已经不同了,有的是范围,而有的确实本质属性,概念的偷换也就成了。
17.预见未来——人类发展到底有没有极限?
这里的极限指最高点,即人类发展到底有没有最高点。当然要是可以对其求导的话或许可以解决,但是人类发展的函数可不是二维函数,可能要多很多维出来。但是我们只要在发展就说明我们还未到极限,但是根据这样就说人类无极限,那就有一点自欺欺人的感觉。
18.废话的好处——别人抓不着你的把柄
生活中有一个语言模型——因为a所以a。这句是回避很多问题的好方法(开玩笑时),但是如果在你的工作,你这样回答你的上司,可能就离被炒不远了。慎用!
19.当现实无法完成的时候,就靠逻辑来完成——阿基里斯悖论
阿基里斯(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芝诺讲:阿基里斯在赛跑中不可能追上起步稍微领先于他的乌龟,因为当他要到达乌龟出发的那一点,乌龟又向前爬动了。阿基里斯和乌龟的距离可以无限地缩小,但永远追不上乌龟。所以刘翔跑不过我,也不全是吹牛。
20.我若为王——谁制定规则就对谁有利
现在我和光比谁更快,当然我制定规则:那就是同时沿着学校操场的跑道跑一圈,看谁先到终点。比赛开始!虽然我跑得慢,但我可以转弯,而光却不能,所以我赢了(真TM损)!
21.怕老婆的哲学——对不起,我爱你
有的妻子对其丈夫的态度有两个:
(1)& &妻子永远是对的。
(2)& &如果妻子错了,请看第一条。
男女还真是不平等啊!
22.教官的诡辩——都是你们的错
还记得在军训的时候,教官经常说:“没有错误的命令,只有错误的执行者。”MD,都是我的错,还要请你原谅我。想想他们也经历过,算了(不算了,我还能怎么着?)。
23.犹太人的智慧——别做亏本的买卖
有一个老犹太人临终前,告诫他的儿子:“我对你有两个要求,一是如果今后你的一个承诺会让你亏本,甚至倾家荡产,你也要兑现你的承诺。”好一会儿,他没说话,他儿子就问他:“我记住了,那第二个呢?”“第二个就是千万别做这样的承诺!”说完,回归大自然。
24.规则的力量——谁自私?
鄙人一向喜欢坐窗户边,因为喜欢“打望”,所以就喜欢把窗户打开(不管冬夏),有一次,一个女生过来叫我吧窗户关了,我不答应,她生气说:“你这人怎么这么自私呢?”这倒好,把我带入了一个逻辑套中,到底是她自私,还是我自私呢?纠结啊!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制定一个规则:迁就怕冷易得感冒的人(博弈论没学好啊,不然就没这么苍白了)。
25.政治家的困境——核威慑到底有没有用?
以前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时候,产生了一个困惑:“如果人们把我的发明拿去制成武器,岂不是会死很多人,这与我的初衷不同。”他父亲告诉他:“当一种武器能把敌人和自己毁灭的时候,这种武器也就不会杀死任何人。”后来诺贝尔才专心搞炸药发明,直到最后成功。20世纪,人们研制出了核武器,其巨大的杀伤力举世震惊。“核冬天”理论的诞生,使得在杀死敌人的同时毁灭自己得到理论证实。所以到目前为止核武器只杀过日本人(美日同盟的不稳定性之一)。
26.囚徒的选择——招还是不招?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当中的一个经典例子,其大意是这样:
甲乙两人偷东西,人赃俱物。他们被分开审问,可能的惩罚如下:
  甲否认乙否认:甲、乙各一年监禁
  甲否认乙承认:乙释放、甲五年监禁
  甲承认乙否认:甲释放、乙五年监禁
  甲承认乙承认:甲、乙各三年监禁
甲乙二囚犯都会想到对自己最有利的去做:以甲而言,甲若承认,最多三年监禁,如果乙也承认;如果乙否认,甲马上获得自由。这个结果并不坏。这是博弈,乙也会同样这么想。如果甲改变主意,将冒监禁五年,而乙却获得自由;反之也一样。如果双方都改变主意,各监禁一年,也可以达到“共利”。对于甲乙而言,两人都选择否认,那各判一年,但是就他们单个人而言,他不招并不能保证别人不招,所以权衡一下,招是他们各自的最佳策略,结果可想而知。都招就是一种均衡,也就是纳什均衡。其实这也就为什么很多罪犯一旦被抓着马上就招供,从纳什均衡来看这一点,或许更理性一些。想想以前老师是怎样对付我们的:
原则——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手段——一个一个分开问。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悖论的例子,比如:
这句话是假的。
这句话是错的。
说我爱你与你爱我(当然这两句话要好好品味)。
我只说假话。
对于悖论的一些个人的看法,其实悖论并不是庸人自扰的一种思维行为,而是一种推理过程,其实悖论的存在说明我们现在的数学逻辑还有很多未完备的地方,集合论不是万能的,但是现代数学却建立在它之上,数学危机还可能再次发生,就像金融危机一样,如果一个体系不是完美的,总有一天其自身的问题会暴露出来,从而否定自己。悖论让我们无论从那个方面入手,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还在原点。科学的发展有促进了更多的悖论出现,悖论的出现不是为了推翻一个理论或是一个体系而存在出现的,而是说明当今科学里还有很多不完备的地方,需要我们去补这些“洞”。科学就是这样,当它费尽千辛万苦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却发现竟然多了100个问题。生活也是这样,不是说“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吗。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基础的更加牢固,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如此辛苦的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吧。通过悖论,或许我们很多思维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要改变,从思维开始。
载入中......
总评分:&经验 + 10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想起了一句话——简单就是美,逻辑可以复杂,但是复杂时要有意义的,以前那个证券咨询公司的人把很多很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很阴谋(是他们自己想象中的阴谋),去攻击别人,这就是他们自己把自己陷入到了一个坑中,其实——是他们自己用阴谋害了自己——这也算是一种悖论吧
其实你可以去看看他们的手法、做法,再根据最近几个月宏观形势、金融市场走势、世界经济的热点比如欧元危机,其实不用我解释太多,过段时间公众也会明白事情真相——只是,第一,我不想我的隐私被人侵犯,而且我还要澄清无线和谣言,第二,我不想公众的钱财有损失,所以就必须说出来一些东西。
当然,我说过,我只是菜鸟,真正的高手多了去了、而且人家那些真正的高手看我的观点就如同一个博士生看一个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似的,所以我确确实实是菜鸟。只是和之前那家咨询公司的人明显对比的话,才显出来我有多好似的,所以我一再澄清事实真相——其实就是“矮子里面选高个”,其实我没有那么高,完全是对比的结果
我也是个比较迷恋逻辑推理的人& & 顺便说下& &你的第十二题说我们大家都知道无穷多个无穷小是1& &&&对你这个很无语& & 这个题的答案是不定的& & 建议你参考下《数学分析》中的不定型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志同道合者聚 
破解困扰全球经济界的难题(II)--为什么“特里芬悖论”不成立
作者注:在重读本人的《货币理论》一书第29页时,觉得书中对特里芬悖论的评说还不够详细,读者朋友可能一时难以全面了解本人的观点,今天采用本人的货币理论的原理对它做更深入的剖析。如要更全面准确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各位朋友需要阅读本人所著《货币理论》的”第一章& 货币理论P45--54”、 ”第五章 论人民币--美元汇率机制 P86--88”的相关内容。该文首发于本人和讯博客网址:,任何人任何媒体均可免费转载,但必须注明:转自杨钦松的博文并注明上述博客网址,同时通过发邮件的方式通知本人转载一事,邮件发至:E-Mail: ,否则视为侵权。本人所有博文均为原创,拥有完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抄袭或者剽窃,一经发现,必将诉诸法律。
iUSDdUSD--GCU--Global Currency UnitiUSDiUSDdUSDiUSDdUSDiUSDdUSDiUSDdUSD更详细的理论论述请参阅本人的《货币理论》一书 第十章 论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必然性
系统分类:&&&个人分类:&&&本文标签: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 07:04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yangqinsong./blog/a/D7B.html&
访问统计:56521
文章个数:87
评论个数:12  无论欧洲债务危机如何惨烈,无论今天的人们如何评价欧元,我们都必须承认,欧元是国际货币史上第一个广泛使用的超主权货币,欧盟是世界上第一个超主权经济体,欧元的诞生是经济学 理论的重大突破,欧盟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政治经济试验。  一、这一轮债务危机的共同特征和长期背景  金融危机之后的这一轮债务危机,并非欧洲独有。美国、日本、欧洲都面临债务危机。可以说,这一轮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延续,是金融危机前这些国家消费模式、居民生活方式、经济结 构等多种因素累积所致。这场债务危机有两个特点:一是应对危机的刺激计划将居民部门债务和金融部门债务转化成了政府公共债务,债务没有消失,而政府的偿债能力也未必比居民部门和 金融部门强。二是债务危机集中在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爆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则表现为通货膨胀风险。  这场债务危机的共同的长期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经历了一场大动荡。柏林墙倒塌,苏联东欧剧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对峙结束,一超多强的格局逐渐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初露端倪,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在这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借助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国际大分工格局进一步形成,跨国公司在全球建立起来全球产业链,各国的产业转移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从发达经济体转向发展中 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国承接了这一轮产业转移,并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为标志,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成为“世界工厂”。  二、丧失“生产性”是这轮债务危机共同的根本原因  对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而言,大量的制造业产业的物质生产和资本投入,甚至高端研发和设计被转移至国外,出现了所谓的产业空心化现象,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愈演 愈烈,其国内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关系严重失衡,以借贷消费刺激经济的寅吃卯粮的债务经济模式就成为各国的政策选择和必然趋势。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 视角看,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其经济就具有了“寄生性”。债务经济的本质,就是“寄生性”,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迟早也出问题的。  经济繁荣时期,这种失衡的后果并不明显,这些国家的经济反而因为连续的资产泡沫而呈现出虚假繁荣的景象;当泡沫被打破,债务经济的链条就发生断裂,产业空心化的恶果就暴露无遗。 产业空心化必然会导致金融领域的泡沫或危机,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上述原因,存在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几乎所有的发达经济体。美国在金融危机后,极力实施“再工业化”,想重新夺回本国在制造业的竞争力,减少贸易逆差,增加就业。美国“再工业化 ”的本质就是恢复其经济的“生产性”。  “生产性”的问题,早就被经济学家们关注过,历史上很多国家都在不同时期遇到这类问题。美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在其名著《世界经济霸 权》中就曾专门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生产性”,历史上的经济霸权大多经历了从“生产性”到“非生产性”的转变,这就使得霸权国家有了生命周期性质,从而 无法逃脱由盛到衰的宿命。实际上,这种“生产性”不仅是霸权国家盛衰的重要基础,也是一般国家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基础。当年,作为世界经济霸权的英国遇到过,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与丧失 “生产性”有很大关系,而今天的美国也正在遭遇这一问题。  经济丧失“生产性”的后果是逐渐走向虚拟经济和债务经济。再加上过度福利化及其他因素,在外部事件的冲击下,债务经济链条断裂,经济难以维系。以希腊为例。作为欧盟援助计划的主 要受益国,希腊曾在2003年至2007年经济快速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4%。高增长主要来自于财政和经常项目的双赤字以及加入欧元区后更容易获得廉价的贷款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以 及信贷消费,希腊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具有“生产性”的产业。  好景不长,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居民消费,导致经济下滑,货币高估使得出口始终较差,而没有灵活的货币政策,政府不得不依靠大量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赤字不断累积。赤字与出口下滑的 恶性循环,最终使得希腊的主权信用风险逐步积累,并在本次经济危机中完全暴露出来。欧盟各国原以为对希腊略施援助是解决燃眉之急,岂知是无底洞。正是因为希腊经济缺乏“生产性” ,经济长期不见好转,国家靠举债度日,债务窟窿越来越大。中国温州地区的高利贷风潮其实也是肇始于产业空心化。而相反,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制造业大国却没有出现债务危机 。  三、欧债危机的体制原因  很显然,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除了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原因,还有其自身的体制原因。  体制原因是个老生常谈的原因。很多人在欧元区建立之初就看到了体制的矛盾和悖论。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据说就有这方面的原因。事到如今,不得不配合英国人的“狡猾”和明智。加入 欧元区的国家,由欧洲央行统一行使货币政策,而财政政策却由各主权国家分而治之,这就使得成员国少了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希腊政府调控经济就几乎完全依赖于财政政策,本次金 融危机爆发以来,希腊政府为挽救经济,避免衰退,不得不扩大财政开支以刺激经济,结果赤字更加严重。一般国家应对高额负债的两大法宝是贬值和通胀,而僵硬的欧元区制度,仅以通胀 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希腊等重债国失去了利用货币政策减轻债务负担的能力。欧元体制设计的缺陷使得债务问题雪上加霜,但绝非造成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试想,英国虽然没有 加入欧元区,但也面临债务问题,只不过情况稍微好一些而已。  但不可否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错配使得欧洲各国的差异化国情没有得到充分考虑,经济水平的不一致,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导致欧元区国家呈现财政政策各自为政,货币政策受到约束 ,财政政策与僵硬的货币政策存在矛盾,而其他方面的政策协调性缺乏磨合与一致性,监管也不够严格。欧元区成了一部零件不配套的机器,摩擦力大,运行松散,吱嘎作响,几近散架。  四、构筑金融防火墙治标不治本  构筑金融防火墙阻止欧债危机向核心经济体扩散已不是件新鲜事。早在一年前,欧盟(EU)、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就携手推出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打造金融防火 墙,力图化解边缘区重债国的困境,阻止欧债危机的蔓延。但是援助并未取得如期效果,欧洲债务危机非但没有缓和,反而愈演愈烈。这种借新债偿旧债的救助机制使债务国债务负担更加沉 重,而债务风险也渐渐转嫁至债权国,法国的债务问题也浮出水面,欧债危机以火烧连营之势由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经济体蔓延。  此番为应对希腊债务危机,欧盟成员国在四天两次欧盟峰会上达成协议,扩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到1万亿欧元,增强金融体系的防火墙;让希腊有序违约,为希腊债务减记50%,减记 总额约达1000亿欧元。新的解决方案大幅度削减希腊债务负担,把希腊违约的影响控制在最小,并且杠杆化EFSF资金巩固金融防火墙,遏制债务危机进一步传染其他欧元区成员国。  尽管新的解困方案使欧债危机暂时平息,但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债务危机的病毒仍在继续向欧元核心区渗透。核心国的债务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欧元区的重要债权国法国信用等级也面临被下 调的风险,EFSF的可信度与法国AAA评级直接挂钩,这意味着新的救助方案可能大打折扣,通过构筑金融防火墙阻隔债务危机蔓延是远水解不了近火。债务危机已经危及到欧元区整体的金融稳 定,不仅债务危机从债务国向债权国传染,而且重债国之间还存在“交叉感染”,构筑金融防火墙只能拖延欧债危机的蔓延和恶化,并没有解决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成员 国经济结构失衡等深层次问题。  2012年债务危机可能再度卷土重来。2012年是欧洲国家偿债高峰期,希腊、意大利等重债国在2012年将有大规模债务到期。为确保重债国有序违约,债务重组,控制债务违约风险和损失,需 要大笔资金支持。倘若2012年欧洲经济仍不见好转,即使是扩容后的EFSF,也难以维持欧洲金融系统的稳定。  五、欧洲也需要“改革开放”  超主权货币的设想早已有之,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提出采用30种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定值基础的国际货币单位Banco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实际上也是一种超主权货 币,但一直未能发挥实质性作用。超主权货币的设想很多,但建立所谓“世界元”目前基本不可能,就像建立一个世界政府一样不实现。欧元是超主权货币的主要探索,理论和实践当中的很 多问题仍然没有答案。当前欧元遇到的困难,只能在不断的试错中加以解决。或许是崩溃,或许是继续维持良好的运转。连欧元的发展都遇到空前的危机,更遑论那些想达到更高统一程度的 超主权货币了。  欧洲要走出目前的困境,维护欧元,必须进行激烈而痛苦的结构调整。但是,这会损害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人的当下生活、福利乃至前景。希腊、英国、澳大利亚、美国这些老牌的发达经济体 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在现代民主体制的约束下,政治家很难也不敢下定决心推行国内的结构调整和改革。所有的国家都需要“改革”、“开放”,在国内经济结构上改革,在国内政 治体制上改革,在对外经济交往上开放,在对外贸易以及移民等政策上开放。  成立财政联盟看来是维护超主权货币的必然趋势。从目前来看,欧洲必须推行深度一体化变革。与统一货币政策相对应,欧元区必须成立财政联盟,提高欧元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反思这场 危机,对比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美国和日本同样有高额债务缠身,负债程度胜于欧元区,但是美日却没有成为债务危机的重灾区,因为美日有统一的国家财政,不会停滞在救助与否的问题上 纠结,放任危机蔓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成立财政联盟是一个长期目标,组建财政联盟的期限远远赶不上欧债危机恶化的程度,并且推进财政联盟也有可能遭遇部分国家上交财政主权的 抵触,建设财政联盟的道路漫长而艰难。  退出机制对于欧元也很重要,至少在表面上要允许并且不限制。现在看来,欧洲政治家仓促的扩大欧元区是有问题的,经济同盟毕竟不同于政治同盟。由于欧元区成立时没有设计退出机制, 退出欧元区的程序和后果一直都不明朗。实际上,希腊等重债国退出欧元区存在极大风险。退出欧元区的国家,虽然可以通过运用贬值等货币政策提升经济竞争力,但金融市场仍将持续恶化 。市场对其更加失去信心,市场融资成本必将出现大幅飙升,债务违约可能性加大,极易引发银行倒闭潮。希腊的问题,绝非欧元造成的。如果欧元区核心国家要求希腊退出,在一定程度上 会缓解欧元的困难,但也会大大降低欧元的信誉。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一种情景。对欧元区来说,将重债国退出欧元区可以阻断危机蔓延,但是如果处理不当欧元区可能解体,欧元也存在崩 溃风险。舍欧元而仍然维护欧盟,可能是最坏的一种情景。  超主权货币的基础在经济。经济健康,结构合理,政策协调,则超主权货币的发挥作用的基础就比较扎实。实施救援方案只是缓兵之计,解得了一时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欧元区的当务之 急是要尽快拿出改革方案,进行深入的结构调整,才能挽救欧元,挽救经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一拖再拖只会使危机失去控制,最终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但是,现实总是会与理想相背离 。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8楼中国政界追随美元是中国孤立无援的根本原因,这是代表1%人口的权贵,并在国内鼓吹的执政方法和独夫民贼蒋介石的思路一脉相承,并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有GCD对手,攘外必先安内或许还有些理由。
&&当年对中国伤害最大的不是欧美而是日本,有意淡化日本军国主义是别有用心的,巴基斯坦岗哨被炸及有可能是美元党离间中欧的计谋,军方应保持清醒头脑,法国和美国一起搞军事活动其间有和美国争利益的原因在内,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北约的团结、铁板一块。支持[0]反对[0]
7楼全世界都因为经济利益和经济链条拴在一起,因为利益和领土争执,战争似乎越来越成为经济危机的唯一解。希望政府早准备、广积粮,把美元换成资源和黄金拉回家,埋头国内。保证内紧外松的应急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战略,国外以应付为主,按照“拖、谈、扯”的原则处置,收紧“走出去”战略、减少对外投资、减缓对外一般贸易和大宗低值贸易出口、取消出口退税;加大农村生产建设和战略建设拉动农村就业,舒缓大城市交通压力、减低石油进口依赖;动员武装部建设和演练,强化野战部队备战级别;陆海空加强协调演练而对外予以战略干扰,空间技术加大发射和布局真真假假迷惑。
对民生和民愤事件慎重处理,加大清除县级以上违法违纪干部,团结广大民众形成国内良好政治舆论,内不乱则外乱勿生!支持[0]反对[0]
6楼欧洲是八国联军,曾占领中国和奴役中国,我们曾是欧洲的被征服者;
欧债美债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经济手段和演变现状,中国本身问题积重难返,更不要去做冤大头和穷善人了。当前因南海问题和人民币汇率问题而四面楚歌的中国,应该反思我们的这几十年的外交重大战略失误!今天,我们还有铁哥们吗?
巴铁只是军方的认可,政界一直想追随美欧而屡屡受辱,可能会增强中巴友谊;朝鲜本身无赖,中间波折多年,近期似乎惺惺相惜;蒙古已经摆脱中俄,加入北约;俄罗斯在中国南海区域大肆军售给中国南北不能相顾,既是短暂的朋友,更是永远的敌人;越南反华嚣哮,菲律宾出尔反尔耍弄中国,缅甸在靠近欧美而小心翼翼摆脱中国,老泰柬都蛇形游走,中亚几国更加徘徊于中俄之间。
外交是大智慧,大战略!
我们的外交人员很聪明,很急于润滑外交关系,却不能建立战略友谊!
人品乎,国品乎?深思之!支持[0]反对[0]
5楼这个世界还没有人敢嘲笑欧盟,恰恰是美元党对欧元的恐惧才造成了欧元被围攻的局面,请务必要记住只要欧元区军事独立欧元区就可以打很多牌。
在南海可以挺任何和中国叫板的国家
出售先进潜艇及可携带核弹头的中远程导弹给印度,并建立合资工厂生产
在伊朗问题上采取两种做法均可,如要对英美进行回击可向伊朗提供核技术和先进潜艇和武器(这个要在欧元区走投无路时采用),欧元区一直对英美疏于防范,以至于这次被袭击一时没反应过来,如欧元区军事上处处跟着英美在危机时将没有回旋余地,也就是说找不到反击英美的切入口。
在巴基斯坦问题上也可以帮任何一方。
如果欧元区帮美国制中国表明欧元认输,美元危机延缓,两者之间决斗延后。
欧元区要想生存壮大必然建立独立于英美的军事体系,从而达到第一储备货币的地位,欧元、美元、人民币三国鼎立是无稽之谈。支持[0]反对[0]
4楼呵呵.........还有错别字支持[0]反对[0]
3楼同意博主,重点是在欧元的发展过程中学到什么,有什么可以借鉴,有什么可以避免。支持[0]反对[0]
2楼不要过多于假象!美国也好,欧洲也好,都是找理由印钱。这是他们唯一可行的办法!!!!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是希腊,说欧洲的危机多希腊开始,说明了什么
其实,没什么说的,欧美的印钱之法,是帮了中国人民的大忙,好好感激才是!阿弥陀佛!请大家一起默念千途遍支持[0]反对[0]
1楼没有理由嘲笑吗?博主不是自己给出了可供嘲笑的理由了吗?连博主都能看到的,那些个国主与政治家、经济家难道不能看出?
立场不同,所能执行的方法就是不同的。西方国家为什么会出现制造业空洞,无非是利润二字。再加上技术保护与封锁。从主观上,是为了奴役与控制他国人民,与客观上看同时也奴役了本国人民。
他们不会承认这种奴役是不公正的。他们用民主与自由,用看不见的手,这些现在都臭了大街的话语描“红”这种奴役。用他们控制的媒体不保持这种即使是臭了大街的描“红“。用战争机器摧毁意图反抗者。
他们不需要正义,不需要公理。他们自定义”正义“与”公理“。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送他们一句话:玩火者必自焚!
不过我也知道,他们不在乎这个。因为他的所有的出发点,只有那个暂寄的肉躯。这个肉躯在,就要服侍好。这是他们动力之源。肉躯完了,一切都完了。与兽为一类。
他们没有精神,更不会有理想。公理、正义这些属于理想范筹,他们是达不到的。关于这一点,非他们所不想,而是达不到。文明度不够。支持[0]反对[0]
评分与评论
&&评论员用户名
&& 发贴后,本网站会记录您的IP地址。请注意,根据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您的发帖内容、发帖时间以及您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现供职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从事中国国情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能源经济学和货币史。E-mail:
联系我们:QQ 邮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的困惑和悖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