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像机中手机长焦镜头头分数码和机械吗

&主题:单反相机曝光一瞬间,相机和镜头内部的机械动作-关于相机曝光有关设置
泡网分: 5.329
帖子: 5312
注册: 2012年11月
当按下快门的一瞬间,现代单反相机和镜头内部的机械动作:
通常情况下步骤:
1. 相机反光板升起,
2. 反光板升起到位时,完全打开镜头到CCD/CMOS之间的光通道,并“完全”挡住了从取景窗口到镜头的光通道。
3. 在反光板升起的同时,非手动式镜头的光圈叶片伸进镜头的光通道。
4. CCD/CMOS开始接受曝光(电子控制曝光)
5. 曝光完成后,反光板下降,同时(非手动式镜头)光圈叶片收回。
由以上可见:
1. 反光板升起和碰撞到停止位时引起的微小振动,会影响照片质量(通常可忽略)。
2. 反光板下降引起的振动,不会影响照片质量。因为曝光已经结束。
3. 曝光前,光圈伸进的动作也会引起镜头的极微小振动,但由于是圆环形作用力,相互基本抵消。
结论:追求拍照高清晰和细节的照片、长焦、长曝光时,应尽可能采取反光板提前弹起。
另外,反光板升起到位时,并非完全挡住了从取景窗口到镜头和感光器的光通道。内部一定存在缝隙,难免微弱透光。当人眼睛/面部没有挡住取景窗口时,窗口进光量会大大增加,甚至产生内部干涉,影响到曝光质量。建议在自拍、LV、快门线/遥控下,较长时间曝光时关闭人眼取景窗口。
本人虽然是个摄影半新手,工程师出身,搞什么事情都想知道原理和为什么。以上也许有错误,也可能是大家的常识。请补充指正。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092&&回帖:18 &&
泡网分: 74.113
精华: 1帖子: 10434
注册: 2007年08月
本熊的使用体会——重脚架、反光板预升、自拍器、周围不要走动、不要过重车......适合拍摄各类题材的稳定问题,别怕麻烦
泡网分: 35.864
帖子: 2299
注册: 2002年07月
纵走钢片快门的震动也蛮重要的
因为可以等快门震动停止 但是不能等快门震动停止
机震挺难办的 有时候得避开一些快门速度
比如我的28-300挂D800 在300mm 1/80s时候 拍照片必然抖
要么 1/40s 要么1/160s 反而都可以拿得稳
这大概是这个镜头在这个焦段和D800在这个快门时间形成一个共鸣
泡网分: 10.486
注册: 2008年11月
按下快门也有震动,外国不是有人实验对比过各种震动抖动的影响了么?结论是三角脚,快门线,反光板预升影响最少啊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74.113
精华: 1帖子: 10434
注册: 2007年08月
老狼视界 发表于
这个,有点强迫症的感觉了。
还有,发现专业讨论的时候只有快门线,没有人提到遥控器这个东西,我感觉它比快门线好用啊。用遥控器确实是好主意!
泡网分: 3.245
注册: 2011年06月
熊看 发表于
本熊也来谈一些体会:
1.用长焦头拍摄肯定会放大震动效果,可能从物理、数学的角度解释不够科学,还请高人指点
2.实际拍摄时确实发现上架子、开防抖反而导致拍虚,据说是由于防抖系统为了“寻找抖动源而内部剧烈运动&引起的,都是土话再请高人指点
3.本人还看到不少由于震动、移位、器材稳定性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清晰度的现象,这里把过去的老文字码出来示众,同样请指教
“手抖”也称“手震”,是指曝光时间较长时徒手持机不稳导致照片发虚的简称。理论上徒手持机所能保证最低限度清晰度的快门时间都是按照镜头焦距的倒数推算,比如28mm广角镜头最好不长于1/30秒;50mm镜头不长于1/60秒;200mm镜头不长于1/250秒等等。但在实际拍摄中28mm镜头用1/15秒也能基本拍实(不放大片),而500mm镜头支在三脚架上用1/1000秒却难保不虚,因为拍摄者的脉搏、呼吸、轻微的手抖、甚至快门线都能让长焦头产生明显的晃动,就是其周围的车辆、风力、人的走动也会使画面抖动。有些大能人声称“我用1/4秒手端200mm长头没问题!”说这话的人肯定没放过大照片,至少也是没见过真正清晰的大照片。手抖是影响照片清晰度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多数人在拍片时并不使用三脚架,往往用较长 ...
这个,有点强迫症的感觉了。
还有,发现专业讨论的时候只有快门线,没有人提到遥控器这个东西,我感觉它比快门线好用啊。
泡网分: 19.794
精华: 1帖子: 10769
注册: 2011年01月
Chuanjiang 发表于
谢谢回复讲解!
我还有几个问题:如果是长焦拍照,即使曝光时间不在影响区间内,会不会放大挡板振动影响?防抖镜头/机身是否可以防止挡板振动的影响(手持抖动是低频率,挡板振动是高频率)?上架子拍照是否需要关闭防抖功能?或在什么情况下最好关闭防抖功能?这些问题其他色友已经回答了,我再补充一些。
1、防抖镜头/机身不能防止挡板振动的影响。
2、上架子拍照是否需要关闭防抖功能要依据镜头的防抖类型来决定,有些体育长焦镜头本身就带三脚架防抖功能,也有些副厂防抖镜头关和闭对最终画质没有影响,这两种镜头上架后无需关闭防抖功能,但大多数防抖镜头上架后都要求关闭防抖功能。在镜头说明书中都会有明确要求。
泡网分: 19.794
精华: 1帖子: 10769
注册: 2011年01月
Chuanjiang 发表于
学习。我理解错了。
我原以为,打开反光板就可以直接清洁感光元件,说明快门帘是常开的。我在想,相机录像时,快门帘是什么状态。录像过程中拍一张照片,快门帘如何动作。是否是:先关闭,曝光动作,再打开(动作两次)?还是有点困惑。凡是数码相机带录像功能的,在录像时快门会自动进入T门状态,也就是说在整个录像过程中快门幕帘是一直打开的。此时录像会以帧的方式存储在一个视频文件内,帧的捕捉由电子开关控制感光元件CMOS的输出电路进行间隔输出和储存。在录像过程中的需要拍摄照片时将快门按钮按到底即可拍摄,快门按钮按下时录像被自动终止,先期录制的节目段落被自动保存。录像时拍摄照片的快门动作与常规无异,唯取景会返回即时取景模式。
泡网分: 19.382
帖子: 2257
注册: 2007年01月
Chuanjiang 发表于
当按下快门的一瞬间,现代单反相机和镜头内部的机械动作:
通常情况下步骤:
1. 相机反光板升起,
2. 反光板升起到位时,完全打开镜头到CCD/CMOS之间的光通道,并“完全”挡住了从取景窗口到镜头的光通道。
3. 在反光板升起的同时,非手动式镜头的光圈叶片伸进镜头的光通道。
4. CCD/CMOS开始接受曝光(电子控制曝光)
5. 曝光完成后,反光板下降,同时(非手动式镜头)光圈叶片收回。
由以上可见:
1. 反光板升起和碰撞到停止位时引起的微小振动,会影响照片质量(通常可忽略)。
2. 反光板下降引起的振动,不会影响照片质量。因为曝光已经结束。
3. 曝光前,光圈伸进的动作也会引起镜头的极微小振动,但由于是圆环形作用力,相互基本抵消。
结论:追求拍照高清晰和细节的照片、长焦、长曝光时,应尽可能采取反光板提前弹起。
另外,反光板升起到位时,并非完全挡住了从取景窗口到镜头和感光器的光通道。内部一定存在缝隙,难免微弱透光。当人眼睛/面部没有挡住取景窗口时,窗口进光量会大大增加,甚至产生内部干涉,影响到曝光质量。建议在自拍、LV、快门线/遥控下,较长时间曝光时关闭人眼取景窗口。有道理!
反光板预升。对于广角1\4 1\2附近的曝光时间、长焦(70-200)1s-1\60之间的曝光,用不用预升的区别巨大。
大白天长时间曝光譬如30s,不遮住取景窗就出费片。
泡网分: 74.113
精华: 1帖子: 10434
注册: 2007年08月
Chuanjiang 发表于
谢谢回复讲解!
我还有几个问题:如果是长焦拍照,即使曝光时间不在影响区间内,会不会放大挡板振动影响?防抖镜头/机身是否可以防止挡板振动的影响(手持抖动是低频率,挡板振动是高频率)?上架子拍照是否需要关闭防抖功能?或在什么情况下最好关闭防抖功能?本熊也来谈一些体会:
1.用长焦头拍摄肯定会放大震动效果,可能从物理、数学的角度解释不够科学,还请高人指点
2.实际拍摄时确实发现上架子、开防抖反而导致拍虚,据说是由于防抖系统为了“寻找抖动源而内部剧烈运动&引起的,都是土话再请高人指点
3.本人还看到不少由于震动、移位、器材稳定性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清晰度的现象,这里把过去的老文字码出来示众,同样请指教
“手抖”也称“手震”,是指曝光时间较长时徒手持机不稳导致照片发虚的简称。理论上徒手持机所能保证最低限度清晰度的快门时间都是按照镜头焦距的倒数推算,比如28mm广角镜头最好不长于1/30秒;50mm镜头不长于1/60秒;200mm镜头不长于1/250秒等等。但在实际拍摄中28mm镜头用1/15秒也能基本拍实(不放大片),而500mm镜头支在三脚架上用1/1000秒却难保不虚,因为拍摄者的脉搏、呼吸、轻微的手抖、甚至快门线都能让长焦头产生明显的晃动,就是其周围的车辆、风力、人的走动也会使画面抖动。有些大能人声称“我用1/4秒手端200mm长头没问题!”说这话的人肯定没放过大照片,至少也是没见过真正清晰的大照片。手抖是影响照片清晰度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多数人在拍片时并不使用三脚架,往往用较长的快门时间自信地手持拍摄,即使虚点儿也不要紧“反正也不放大片”,这也是众多影友反复投稿、经常参赛却一再落选的重要原因,要知道在专家而不是“砖家”的评委和编辑老师眼里,连清晰度都保证不了的图片就是不及格的废片!
独脚架和三脚架
& & 许多影友都认为,用了独脚架或者三脚架就可以保证长时间曝光的清晰度,其实各种脚架的可靠性包括机械强度、柔韧性、稳固性、耐用性、可操作性能都是有限度的,甚至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太可靠的。首先独脚架的真正作用并不是稳固相机,而是为了长时间手端相机抓拍、跟拍某一题材时节省臂力,例如在拍摄舞台演出、体育赛事、新闻题材时,可以节省体力坚持更长时间,也是为了避免反复举放相机错过重要瞬间。但是独脚架终归只有一条腿儿,它并没有稳固相机的功能,有人说将相机顶在脑门儿上再用自己的双腿当另外两只脚,然后抓紧相机、屏住呼吸、轻按快门……这样就可以像三角架一样保险了。然而独脚架无法平衡向下的支点,越向下使劲儿手和身体就会越加晃动、独脚架也就越向周边忽悠,结果拍出的片子还是禁不起高倍放大仍是废片,所以使用独脚架时也要尽量选择短时间快门。
& & 手持不稳、独脚架不稳、那么三脚架总该稳了吧?三脚架的种类很多,简单地说小型、微型三脚架承重力太差而且高度也不够,外出创作没什么实用价值。节数太多的三脚架比如4节以上的因为片面追求短小便携,使之关节太多、管径太细、不仅操作麻烦稳定性也不好,更有全拉出来仅有齐胸高的纪念照型,您就撅着臀部找画面吧。中型三脚架又以方形腿的、没有横向支撑的最不稳定,当几节细腿全都拉出来时三脚架自身就开始晃动,所以尽量不要将太细的前端小腿拽出来。挑了半天中小型三脚架的毛病只是个人偏见,因为本人喜欢用螺扣或者大扳把紧固的大型圆管三脚架(图13),大型三脚架由于自身体积、重量和结构的原因稳固性要好得多,特别是用圆管并采用螺扣紧固的最稳定。圆管三脚架最前端的细腿拉出来时不会像方管那样左右晃动,用螺扣或者大扳把紧固的方式是可靠、稳固、不易损坏的最理想结构,尤其在寒冷地区也不会一掰就碎。螺扣的不便之处是一扣拧不紧时下一扣就会打转儿拧不开,要扣扣拧得足够紧才便于操作。撑开三脚架时要先从远端向近端松开全部螺扣或扳把,把脚架腿全都放出去后再从近端往远端扣扣拧紧,这样操作比较快捷。收起来时也是先从远端往近端把螺扣、扳把全松开,接着把架子掉个头将脚架腿全部倒回来后再从近端往远端扣扣拧紧,但是脚架前端有较多沙土时一定要先把沙子清干净。圆管脚架的螺扣里进了细沙会被卡住千万别硬拽,简单的办法是先用流水冲洗螺扣或者把架子泡在水中,然后边扳动、边抽拉就能把沙子弄出去。
& & 使用三脚架时要特别注意,中心升降杆是肯定晃动的部位要格外小心,要用后面讨论快门线里拍慢活儿的办法才算可靠。还有人爱用轻型三脚架另加豆袋外出创作,因为国内外的摄影教科书上都在教导我们:外出拍片时除了三脚架还要带上若干个豆袋,遇到大风天就挂在三脚架下面起稳定作用……但是重量不足的豆袋吊在脚架下面时,会因为风阻、重力、轻型脚架腿太细等因素,造成豆袋上下、左右来回摇晃反倒使脚架不稳,这时最好挂上专用的三角兜并码放更重的物品才行。其实大风天时用手向下压住机身和架子就行,本人曾在北京郊区延庆县的山里顶着10级大风,支开大型三脚架但不抽节并趴在地上用手按住相机拍4x5大画幅。实际上风力太大时挂什么豆袋、石头袋都没用,与其背着三脚架还带着乱七八糟的重物练体力,不如就扛个大点儿的架子更方便、更可靠,真要是买个三脚架还挑轻嫌重的干脆提高感光度用手端吧!三脚架比较可靠的快拍用法是一只手向下压住机身,眼睛离机观察并预测瞬间,同时用另一只手按快门线拍摄。更稳固、更可靠的办法则是完成一切前期工作后,预升反光镜并用不短于6秒的延时自拍。挑选三脚架时要把能动的关节全都打开、升起、锁紧,再从顶端垂直用力向下边压边摇,如果有弹性或者晃动就不可靠。
& & 快门线是长时间曝光时人人都用的附件,但是用快门线相机就绝对不晃吗?只要把200mm、300mm的长焦头相机支在三脚架上,再用快门线试按几下看看,从取景器里就能发现这种减震办法很不可靠。我们都知道机械快门线是用钢丝顶针顶下快门的按钮,电子快门线也会在使用中通过连线晃动相机,如果不用手来压住相机画面就会产生明显晃动,此时拍摄者的注意力全在捕捉瞬间上,结果拍出的照片为什么虚都不清楚。所以,快门线只是让眼睛离开取景器在更好的视野下抓拍目标,而要保证清晰度最好能够预升反光镜,同时用手适当用力压住机身,这样既能抓住瞬间又能保证相机稳固。如果是慢工细活儿不用着急抢拍瞬间,最好采用6秒以上的延时自拍同时不要在周围走动,还要等待车辆驶过以后再启动自拍器,然后双手离机并放下或挂好快门线,总之就是要充分排除各种抖动因素,这才是最可靠的保证清晰度的办法。
泡网分: 5.329
帖子: 5312
注册: 2012年11月
过客匆匆甲 发表于
1、快门帘是常闭的
2、快门有镜间快门、焦平面快门、镜前快门、纯机械快门、机械电子混合快门、纯电子快门、气动快门、弹簧快门、高速旋转光鼓快门等等多种类型和结构
3、目前数码单反的快门多数为机械电子混合的焦平面快门
4、焦平面快门由前帘及后帘组成,每帘由若干片极薄极轻极精密的轻质高强的如钛合金或铝合金或碳纤维合成材料薄片组成
5、焦平面快门的动作原理是:前帘先动,后帘滞后一段时间后跟进,由此造成前后帘之间有一条宽度不同的缝隙,快门驱动装置根据使用者的设定控制前后帘的动作速度及缝隙宽度,这条缝隙扫过胶片或感光元件就完成了整个曝光过程。回程时后帘带前帘,此时前后帘之间没有缝隙。学习。我理解错了。
我原以为,打开反光板就可以直接清洁感光元件,说明快门帘是常开的。我在想,相机录像时,快门帘是什么状态。录像过程中拍一张照片,快门帘如何动作。是否是:先关闭,曝光动作,再打开(动作两次)?还是有点困惑。
泡网分: 5.329
帖子: 5312
注册: 2012年11月
fifazhyue 发表于
挡板震动一定是会有影响的 但是这个震动会有一个时间区间 比如你的快门速度很快1/60 甚至再快点 那么基本上这个震动还没产生影响曝光就结束了 ,再者 楼上说长时间曝光的问题,1S以上的长时间曝光 由于震动影响的时间在曝光初期 其实对整个曝光过程 影响并不大。鉴于此,影响最大的就是曝光时间和震动时间接近时,成像受震动影响最大,就目前的单反来讲 这个震动时间大约在1/4——1/10S 这个区间内,所以基本来讲如果曝光时间在这个区间内,影响最大。但并不是说别的时间段没有影响,只是很小罢了。当然,尼康中高端机器都有关闭目镜的叶片也是起到遮挡光线作用。如想进一步提高画质,还是考虑镜间快门这类中、大画幅镜头吧。单反由于本身的结构问题,最终还是没有办法和镜间快门比的。谢谢回复讲解!
我还有几个问题:如果是长焦拍照,即使曝光时间不在影响区间内,会不会放大挡板振动影响?防抖镜头/机身是否可以防止挡板振动的影响(手持抖动是低频率,挡板振动是高频率)?上架子拍照是否需要关闭防抖功能?或在什么情况下最好关闭防抖功能?
泡网分: 19.794
精华: 1帖子: 10769
注册: 2011年01月
Chuanjiang 发表于
我现在正在了解,为什么单反的快门帘是常开的以及它在曝光时的动作和原理。虽然这些知识与摄影直接关系不大,但多了解一些总是没有坏处。1、快门帘是常闭的
2、快门有镜间快门、焦平面快门、镜前快门、纯机械快门、机械电子混合快门、纯电子快门、气动快门、弹簧快门、高速旋转光鼓快门等等多种类型和结构
3、目前数码单反的快门多数为机械电子混合的焦平面快门
4、焦平面快门由前帘及后帘组成,每帘由若干片极薄极轻极精密的轻质高强的如钛合金或铝合金或碳纤维合成材料薄片组成
5、焦平面快门的动作原理是:前帘先动,后帘滞后一段时间后跟进,由此造成前后帘之间有一条宽度不同的缝隙,快门驱动装置根据使用者的设定控制前后帘的动作速度及缝隙宽度,这条缝隙扫过胶片或感光元件就完成了整个曝光过程。回程时后帘带前帘,此时前后帘之间没有缝隙。
泡网分: 0.091
注册: 2004年08月
挡板震动一定是会有影响的 但是这个震动会有一个时间区间 比如你的快门速度很快1/60 甚至再快点 那么基本上这个震动还没产生影响曝光就结束了 ,再者 楼上说长时间曝光的问题,1S以上的长时间曝光 由于震动影响的时间在曝光初期 其实对整个曝光过程 影响并不大。鉴于此,影响最大的就是曝光时间和震动时间接近时,成像受震动影响最大,就目前的单反来讲 这个震动时间大约在1/4——1/10S 这个区间内,所以基本来讲如果曝光时间在这个区间内,影响最大。但并不是说别的时间段没有影响,只是很小罢了。当然,尼康中高端机器都有关闭目镜的叶片也是起到遮挡光线作用。如想进一步提高画质,还是考虑镜间快门这类中、大画幅镜头吧。单反由于本身的结构问题,最终还是没有办法和镜间快门比的。
泡网分: 2.148
帖子: 1703
注册: 2011年10月
Chuanjiang 发表于
我现在正在了解,为什么单反的快门帘是常开的以及它在曝光时的动作和原理。虽然这些知识与摄影直接关系不大,但多了解一些总是没有坏处。和闪光灯应用关系大一点,不是没用,聚沙成塔吧。
泡网分: 5.329
帖子: 5312
注册: 2012年11月
雨夜不眠 发表于
快门跑哪去了?我现在正在了解,为什么单反的快门帘是常开的以及它在曝光时的动作和原理。虽然这些知识与摄影直接关系不大,但多了解一些总是没有坏处。
泡网分: 5.329
帖子: 5312
注册: 2012年11月
雨夜不眠 发表于
快门跑哪去了?问的对,快门帘动作时,CCD/CMOS接受曝光。谢谢指教
泡网分: 2.148
帖子: 1703
注册: 2011年10月
快门跑哪去了?
泡网分: 5.329
帖子: 5312
注册: 2012年11月
Q快门不是提前升起反光板,而是延迟降落反光板。所以我怀疑用Q快门可以改善照片清晰质量的说法。采取实验方式,需要一定的样本比较,个别照片对照还不能信服。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已选条件:
共 21 个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筛选
宾得理光徕卡奥林巴斯哈苏三星适马小米明基锡恩帝OPPOHTC爱国者中兴
10000元以上
产品类型:
传感器尺寸:
有效像素:
3600万以上
光学变焦:
外观颜色:
其他参数:
显示屏尺寸
外接闪光灯(热靴)
可外接闪光灯
取景器类型
光学取景器
存储卡类型
Micro SDHC
MS(记忆棒)
更多选项(外观颜色,上市日期)等
参考价:¥3599
参考价:¥5499
参考价:¥1799
参考价:¥1149
参考价:¥7999
参考价:¥1699
参考价:¥999
参考价:¥1049
参考价:¥2099
参考价:¥1399
参考价:¥1199
参考价:¥1949
参考价:¥1899
参考价:¥629
参考价:¥1999
参考价:¥918
参考价:¥999
参考价:¥1498
参考价:¥620&  [山东IT网 数码影像行情] 拥有在目前顶级长焦中少见的机械变焦,在拍摄视频时优势明显。同时,消费类DC中最大的1/2英寸背照式EXR CMOS传感器在画质上一样令人期待。此外,还拥有了30倍的超长光学变焦,覆盖从24mm-720mm(相当于35mm)的超长焦段,足够应对您所接触到的一切场景。目前商家报价为2500元,喜欢的朋友可以考虑下。
  最大的提升点在于其传感器,该机采用EXR CMOS背照式传感器,有效像素提升到了1600万,与新出的相同,是目前有效像素最高的背照式CMOS传感器,而1/2英寸的尺寸却是当下背照式传感器当中尺寸最大的。为对焦速度作了改进,反差式对焦可以达到0.16秒完成对焦动作,这一点在中绝对是排第一。
  实现了全高清(p)30帧/秒的电影拍摄。此外,还有扩展的先进的高速电影功能,能够在320X112像素下实现高达320帧/秒的视频捕捉,或者在640X480像素下以80帧/秒的速度进行捕捉。这样,您就能够通过该功能捕捉超高速运动的物体,然后通过慢速的回放观看转瞬即逝的那一刻里的无限精彩。
2011年01月
全手动操作
传感器类型
背照式CMOS
传感器尺寸
(1/2)英寸
传感器描述
最大像素数
等效35mm焦距
实际焦距:f=4.2-126mm
单幅AF,连续AF(EXR自动,电影),手动AF(包括一键AF模式)
中心,多重,区域,追踪
对焦辅助方式
对焦辅助灯
显示屏尺寸
像素及类型
46万像素液晶屏,TFT彩色LCD显示屏,视野率约100%
取景器描述
0.2英寸,约200,000像素,彩色LCD取景器,视野率约97%
±2EV(1/3EV步长)
自动,相当于ISO 100,200,400,800,,(标准输出感光度)*ISO 6400:M模式或更低,ISO 12800:S模式
自然光,自然光+闪光,肖像,美肌,宠物,风景,运动,夜景,夜景(),烟火,日落,雪景,海滩,聚会,花卉,文字
像素(30帧/秒),像素(60帧/秒),640×480像素(30帧/秒),带立体声可以使用光学变焦
存储卡类型
图片:JPEG(Exif版2.3),RAW(RAF格式),RAW+JPEG(与文件系统的设计标准兼容/与DPOF兼容)视频:H.264(MOV)音频:WAVE格式,立体声
4×AA电池/4×AA镍氢充电电池(另售)/4×AA锂离子电池(另售)
碱性电池:约350幅镍氢充电电池:约400幅锂离子电池:约700幅
130.6×90.7×126mm
约636g(仅机身),730g(包含电池和存储卡)
编辑点评:  作为的升级版,的性能提升还是很明显的,首先配备了全新研发的背照式CMOS,另外在高速连拍、视频拍摄功能都方面都做了很大的提升。并且保持了1<FONT color=#万有效像素,以及配合先进防抖技术的,这就使得这款长焦机在画质上更加出众。
HX22EXR[商家报价] 2500元[商家名称] [联系方式] 4 [商家地址] 济南山大路178号银座赛博数码广场-地下一层2-188[商家网店]
产品类型 传感器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184995¥55996¥92997¥65998¥335009¥339910¥5198相机使用知识;1.快门优先的概念是什么?该怎样掌握;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a、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b、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
相机使用知识
1.快门优先的概念是什么?该怎样掌握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a、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b、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2.怎样能让相机在暗处抓拍的对焦速度拍摄反应速度快些?
第一张对焦准确后,不要移动站立位置,然后关闭自动对焦(或者按住对焦锁定),下面的直接拍。
3.如何用好D3100
如何用好D3100
我们留意一下尼康推出D3100时发布的样张:
花――速度1/125秒、光圈f/5.6、焦距29mm、感光度ISO=100、标头18-55mm
海螺――速度1/800秒、光圈f/8、焦距42mm、感光度ISO=100、标头18-55mm
海边――速度1/500秒、光圈f/9、焦距18mm、感光度ISO=200、标头18-55mm
人像――速度1/640秒、光圈f/3.5、焦距35mm、感光度ISO=100、定焦头35mm/1.8G
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四张照片用的ISO三张是100,只有一张是200,可以看出来尼康没有特别渲染D3100的最大亮点――高感光度下的降噪能力。
有一个基本原理,如果不是选配特殊高档传感器,采用软件实现的所有降噪都是以牺牲细节为代价的。看到这里的朋友大白天阳光灿烂的日子,居然用ISO=12800拍摄,实在不明白了。毫无疑问,感光度越低画质越好。在速度和光圈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低感光度,这是拍出好照片的基本要求。尽管D3100是入门级单反中高感最强大的,但是还是不要轻易设置成太高。只有两种情况下采用高感设置是比较合理的,一个是手持拍夜景,第二个是暗光下拍动态。特别讲究画质一般用ISO100~400,ISO100、200、400画质相差很小;为了防止糊片一般用ISO800~3200;ISO6400万不得已也可以用,ISO12800画质比6400有突变式恶化,最好永远不要用。
2、采用标配镜头时,注意焦段和光圈选择。18-55镜头有两大明显缺点:广角端大光圈时锐度差,长焦端锐度好一些,但是比起中间焦段要差。在使用时,尽量不要用到两头,但是由于广角只到18mm,又不得不用,那么焦距在18mm时要收小光圈,一般在F8以上,长焦端55mm尽量避开,用到40mm就可以了。有句至理名言――F8无狗头。顺便提一下18-105mm镜头。18-105镜头比18-55镜头锐度强很多,值得选择,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广角畸变太大,因此最好用来拍人像和自然风景,拍建筑物时,焦段采用24mm左右最好(畸变最小)。该镜头长焦端枕形畸变相对来说不是很明显,可以放心用。
3、要拍特别棒的人像,最好用人像镜头。35mm/1.8G是尼康机身无对焦马达一类入门单反相机拍人像的最佳选择。关于这个镜头我只想提醒大家一点,F22画质锐度很差。
4、由于D3100采用了CMOS传感器,画质的细节刻画没有D3000好,所以D3100比D3000更需要质量好的镜头。如果大家用的是标配镜头,拍摄时要多用心一些。
顺便就D3000还是D3100的纠结,谈点不成熟看法――
D3000采用CCD,D3100采用CMOS,由于采用了不同的传感器,到底哪一个画质好?我认为,在相同ISO下,肯定是D3000画质好,这一点毫无疑问!
如果CCD好,为什么卡片机全用CCD而单反相机几乎全用CMOS? 如果CMOS好,为什么中画幅和大画幅机全用CCD? 很矛盾!
就画质来说,CCD在低ISO时色彩艳丽和画面细腻方面好;CMOS在信号采集A/D转换速度上快很多;由于IC工艺和体系结构不同,CMOS更可靠;CMOS良品率高制造成本低。
如果卡片机采用CMOS,尽管成本会更低,但是在面积如此小的传感器上,在色彩艳丽和画质细腻方面要达到CCD的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所以卡片机大都采用CCD。单反相机由于对降噪和连拍速度的追求,最后都采用CMOS传感器了,而中画幅相机不在意些许成本,也不追求速度,只追求画质,所以采用了大面积CCD传感器。
相机的设计师一直在权衡和等待。权衡四个要素:画质、速度、可靠性、价格,等待技术突破。
设计师在等待CMOS技术上的突破,目前背射式CMOS可能是最好的,但是要全面超越CCD还要一段时间。就发展趋势CMOS技术是方向。尼康是最后一个在单反上放弃CCD的厂家,D3000可能是最后一个采用CCD的单反相机(值得珍藏!绝版)。D90推出后,有人多朋友感觉到D90(采用CMOS)画质方面不如D80(采用CCD)。我感觉尼康是一个技术思维很重的公司,既然尼康也放弃了CCD,也说明很多道理。
传感器信号的放大转换采集的速度,对相机的反应速度影响很大。尼康已经感觉到了CCD在这方面的制约,所以D3100上采用了CMOS。信号采集速度上的大大提高,带来了信号处理上的优势。高感光度下的降噪有三种可能:传感器结构和质量(如富士的对角线布局)、复杂而优秀的处理算法、高速信号处理器。由于采用CMOS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信号采集时间大大缩短,那么处理时间就可以宽裕,可以采用更好的算法。从目前单反的高感光度降噪技术来看,尼康可能是技术储备最充分的一家。D3100的降噪让我们大吃一惊!
由于两种传感器的电路结构不同,造成一下现象:如果CMOS出现坏点,仅仅是一个坏点而已,而CCD出现坏点,就会造成一个坏线(一条很细的亮线),我的P80上就发现了这个现象。这对用户来说,应该很重要。
尼康从小长焦相机P80到P100,从准专业便携机P5100到P7000,从入门单反D3000到D3100,可以明显看出来尼康的纠结。
P80采用CCD,如果特别在乎画质,感光度只能用ISO64和ISO100两档,在光线很充足的环境下,拍出来的照片确实很漂亮。我曾经用P80拍的照片参加过单位摄影展,不知情的同事都认为我用的相机是一万多元的呢!
P100改用了CMOS,我用过朋友的,降噪确实提高了很多,但是色彩和细腻不如P80。尼康选择了CMOS主要就是为了长焦小光圈下的高感光度降噪。
P5100是一款画质介乎卡片机和单反之间的相机,画质是很关键的追求,所以升级到P7000还是采用CCD传感器。
D3000采用CCD画质自然不会错,而D3100采用CMOS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N家等对手在像素和连拍指标上的大步提高,二是CCD技术的进步太慢。如果D3000的连拍速度可以降到1次/秒,我想它的降噪也会提高很多。
成本和技术问题是厂家的问题,售价和使用效果才是我们的选择。我认为,选择D3100比选择D3000更好。画质影响可以通过镜头质量和后期处理弥补,而高感光度下的降噪以及坏点与坏线的问题,对我们更重要。如果有朋友特别看重画质,又不打算经常手持拍夜景,或者暗光拍动态,选择D3000也不错。我的一个朋友是胶片时代玩过来的人,他就说过这样一句话“阴天不拍,晴天中午12点不拍”,像他这样的朋友,坚持画质第一也没有错。
其实,也就是画质1.0与0.95,高感0.7与1.0之间的选择。
“一个机身三个头”――比机身重要的是机身前面的镜头,比镜头重要的是机身后面人头,最最重要的是坐在电脑前面做后期处理的那个艺术审美的人头。
D3100两个最明显的特点
一是采用CMOS传感器,二是高感降噪能力很强。第一个特点要求尽量后期处理一下照片,色彩和对比度调整一下,第二个特点在拍摄时可以想办法发挥它的作用,如可以采用A档,将光圈设定在最佳光圈附近(一般在镜头最大光圈值缩小2.5档),这样可以在感光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安全快门速度
4.关于曝光
曝光太过叫“过曝”,画面明显太亮,亮光部分一片白;曝光不足叫“欠曝”,画面灰暗,暗部一片黑呼呼。
正确曝光有两点要注意,一个是测光方式,另一个是曝光修正(也叫曝光补偿)。
矩阵测光,一般以用拍风景,可以保证画面整个明暗适当。点测光一般用于反映某个重点部分的明暗。我喜欢用中央重点测光,半按快门在取景器上发现曝光太暗可以抬起手指,将镜头中心对向画面更暗的部分,然后再次半按快门,看到画面明暗满意时,继续保持半按快门,重新构图,最后按下快门。反之已然。
曝光补偿争议比较大。有人说“白加黑减”,有人又反对。我的原则是“宁欠勿过”!其实,所谓的正确曝光主要看你这张照片想表达什么,只要你要表达的部分细节充分,对比自然就行了。数码相机不同于胶片相机,胶片的曝光宽容度很大,即使过曝丢失的信息还不是很多,数码照片如果过曝了,就会高光溢出(亮的部分白茫茫一片),后期处理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回来高光部分的层次了。所以,拍摄时曝光欠些,后期处理可以修正一下就会很满意。当然欠曝时,也可以后期修正,但是欠曝有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后期加亮时,噪点会增加,所以又有人不喜欢欠曝。因此,最佳的选择是欠曝时不要太多。
我的经验是拍摄白衣或者白花时,自动测光往往会出现过曝,要反应白色的层次,还是调整曝光补偿为-0.7~-1.0为好。拍红花时,也应该负补偿一些。另外就是色彩溢出,太鲜艳了也就没有层次了。
还有一种很典型的情况,上面是蓝天白云,下面是逆光美景。如果白云曝光刚好时,下面就黑成一片,下面亮度刚好时,天空的白云又成了一团亮斑。这时候,我一般对着天空的云测光,然后构图拍摄,后期适当调亮暗部。尼康的D-lighting尼康的技术人员估计比较满意,我觉得用处不大,完全可以后期处理的时候用曲线调整到相同效果,甚至比它还好。
对相机不要太抱奢望,毕竟镜头是玻璃做的,底片(传感器)是沙子做的(硅),拍摄到的赶不上我们看到的,人眼的亮度宽容度和色彩宽容度要大得多。
5.玩数码相机的三个阶段 玩数码相机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举着相机拍。第二个阶段:贴着眼睛拍。第三个阶段:趴着躺着拍。
开始玩的时候,眼睛盯着显示屏,构图和效果都通过显示屏看,取景器几乎不用。到一定阶段,感觉取景
器才真正是眼睛的延伸,就会很像一个老摄影师一样,眼睛贴近取景器拍。再到后来,开始不满足常规拍摄角
度了,就会寻找很特别的视角拍。在任何地方,只要你看到一个人趴在地上或者躺在地上拍摄的人,一定是牛
人!(以上玩笑而已)
相机买了就是自己的孩子,不要当成自己的老婆。不要管别人说什么,也绝不要后悔。孩子是自己的好, 老婆别人的好,总想着换老婆也不是个办法。先搞清楚相机和镜头再说。
任何相机都有自己的个性,镜头更是如此。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拍的照片用的相机是卡片机,照片
很棒。其实,那不是设备好,而是用设备的人非常熟悉自己的设备,扬长避短的结果。D3100两个最明显的特点
一是采用CMOS传感器,二是高感降噪能力很强。第一个特点要求尽量后期处理一下照片,色彩和对比度调整一
下,第二个特点在拍摄时可以想办法发挥它的作用,如可以采用A档,将光圈设定在最佳光圈附近(一般在镜头
最大光圈值缩小2.5档),这样可以在感光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安全快门速度。这也就是D3100的好用之
处,免得在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三者之间按下葫芦起来瓢。
每一个镜头都有它的个性,最好了解一下镜头的MTF曲线或者直方图,这个很有用。可以知道,什么焦段什
么光圈下的解像能力。如果广角畸变厉害,在拍建筑物时,就缩短一些焦距。等等
第二个阶段,兴趣和技巧。
人像、景物、特写随便什么都玩玩,虚化背景(这是单反的强项)可以玩玩。抢拍、跟随拍、连拍当然也
要玩熟练,偷拍也可以玩,不过要小心!哈哈!
看见漂亮妹妹当然可以拍,不过要看自己的能耐了。我的一位朋友去了一趟昆明,拍了很多美女,还有很
多和美女的合影,他的经验就是一个子“聊”,闲聊一会儿,再拍照一般没有美女拒绝。不过也可以练“盲拍 ”,有很多姿势可以做到,自己琢磨吧!
第三个阶段,主题和艺术。
玩相机,也可以说是摄影,但要说是在搞摄影艺术或者创作,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我们用相机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喜欢什么就拍什么,千万不要怕别人笑话,毕竟我们大多数人不是为了
发表而拍摄,也不是特意追求参加什么大赛而拍摄,更不是为了挣钱。自己觉得有意思就是意思,别人看不懂
或者不喜欢没关系,这就如同我们读宋词,真正的感觉和意境只有当年的作者本人才能深深了解,后人的解读
说白了都是猜!
摄影玩到一定阶段,最好玩主题。所有著名的摄影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必定有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
主题。时尚摄影、记实摄影、风光摄影、动物摄影、人像摄影等等,选自己喜欢的多拍就行。
照片要有感染力很不容易了,这需要自己的知识沉淀。艺术是相通的,只要自己的审美感觉提高了,才能
拍出好的照片来。
所有艺术的通则是:简单、独特、和谐而有韵律。对照片来说,主题明确,画面简洁很重要。网友发的很
多照片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你通过画面看不出来他想表达什么。主题不是“主旋律”,我们不玩那个,哈哈! 我是说一个画面总要表达点什么,如果要贴出来,最好让别人能明白。一张照片比较忌讳竞争点,有时候画面
中会无意拍到干扰主题的东西,也可能是干扰视觉的东西,剪裁照片时最好取掉。我理解的主题是趣味点(或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相机使用知识_图文73等内容。 
 普通数码相机的使用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普通数码相机的使用 实验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码摄影的基础知识。 2.熟悉数码相机的基本功能。 3.掌握数码...  小提示 不可不知的电池小常识 如果没有电池,数码单反相机别说进行拍摄了,根本连动一下都不可能。因此对数码单反相 机来说,电池是最重要的附件之一。虽然使用...  单反相机镜头的基础知识_专业资料。详细介绍了单反镜头的相关知识!对新手老手都...85mm~135mm 的中长焦镜头一般用来拍摄半身人像,利 用这种镜头很容易拍摄出背景...  单反相机知识知多少_互联网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单反相机知识知多少?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 Av 档,光圈最好在 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  镜头的基础知识_计算机硬件及网络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镜头的基础知识。 AF 是...可以使用在所有 EOS 相机上,EF-S 是 APS-C 专用镜头,只能用在 APS-C 画符...  单反知识_摄影摄像_生活休闲。单反爱好者可以一看 钟百迪摄影教学全画幅:36x24mm ...拍摄一些低调画面, 使用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进行曝光, 同常会出现过曝的现象, ...  分享学摄影技巧的教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_互联网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分享学...使用照相机 p102 单镜头反光(单反/SLR)取景器的取景原理: p103 SLR 照相机...  职业摄影师使用相机的6个细节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职业摄影师使用相机的6个细节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  图文并茂,倾情奉献 数码单镜反光照相机的基本知识 照片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若您使用的是尼康数码单镜反光照相机,快门速度将以 1/3 级为单位变化;某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双镜头照像机的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