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衰退才刚刚开始”,中国还继续对外撒钱gif吗

“经济衰退才刚刚开始”,中国还继续对外撒钱吗?
我的图书馆
“经济衰退才刚刚开始”,中国还继续对外撒钱吗?
&“经济衰退才刚刚开始”,中国还继续对外撒钱吗?
根据人民日报最新的报道,今年中国国内19个地区工资基准线都在下调。工资基准线都下调证明了中国经济正在放缓。相关专家也表示,中国经济处于下行走势,但基准线下调只表示工资涨幅下调并不代表工资负增长。但海外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有史以来,中国方面第一次承认经济有陷入通缩风险的信号。
工资基准线是中国地方政府用来指导企业调整员工工资的指标。该指标根据劳动力市场情况、经济增长和其他因素综合考虑进行调整。
截至11月28日,上海等19个省(区、市)公布了2016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数值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这19个省(区、市)的工资指导基准线全部都比去年下降了。有7省份的上线、基准线、下线均有所下降。7个省份对下线进行下调,仅贵州和北京进行了上调,8省份与去年持平。有17个省份的上线均出现下调,江西和宁夏则“不设上线”。但东北三省为公布工资指导线。
虽然薪资增量下降不代表薪资减少,但可以肯定,中国经济肯定是出问题了。
政府下调工资基准线最显而易见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减压。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导致收缩企业利润空间,但由于目前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巨大,中国经济全靠财政支出维持,所有无法减少企业税收,否则财政赤字将会失控。
中国国内专家及官媒发声表示,工资基准线下调不等于工资下调。这一点笔者也是同意的。但是,如今的中国消费增长完全就是建立在薪资增长的基础上,中国国内所有消费品几乎都在上涨。如果薪资上涨水平跟不上的话将会引发消费减少,经济转型彻底失败。
中国的整体物价水平增速并不高,但是,食品价格增长经常出现失控迹象。而且,中国的CPI是不包括房价的。刚需领域对于居民的收入侵蚀是由下至上扩散的。
刚需领域物价上涨速度如果超越薪资增幅的话,底层居民除了无法在服务业领域提供消费支持外,本身日常生活质量都会大打折扣。由于中国贫富差距巨大,底层居民基数较大,两极分化现象会加剧。
如果观察中国的核心CPI数据的话不难发现,大多数行业其实并不景气。海外专家所担忧的中国陷入通缩并非空穴来风。如果没有期货市场中掀起的大宗商品泡沫所带动的原材料端价格集体上涨,那么整个下游行业的物价水平肯定也没现在这么高。因此,如果撇开泡沫效应的话,中国核心通胀数据可能较为惨淡。
这次政府方面的服软也许是一种信号,以往的经济虚高谎言再也无法继续。经济真的要开始下行了。其实,东北三省的问题早就给出了答案。今年,东北三省GDP数据出现了负增长,这也是全国所有省份中经济出现负增长的少数个别案例。东北三省甚至长年都不敢公布工资基准线。内部问题严重程度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无论怎么吹嘘都没有实际意义。
发表评论:
馆藏&15565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许小年:中国经济持续性衰退才刚刚开始
许小年:中国经济持续性衰退才刚刚开始
时间: 07:16:02 来源:中国经济学人
本文摘自《中国2015:看清新常态》,吴敬琏、厉以宁、周其仁、许小年等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3月。一、中国经济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带来的持续性衰退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确实是很不乐观的。我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目前经济数据的走弱、增长速度的下行,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现象,我认为这是一种结构性的衰退,跟大多数经济学家理解的周期性衰退不一样。周期性衰退,像在冬天得了感冒一样,过段时间就好了。但是结构性衰退,就像是内部有了炎症,如果不动手术,光吃药是好不了的。结构性失衡为何会带来持续性的经济衰退?要弄懂这个问题,首先要解释为何中国的经济衰退是经济结构性失衡引起的衰退,以及在哪些方面失了衡?1、需求方投资需求和消费的失衡。消费不足,首先我不认为是需求疲软造成的。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就像很多发烧一样,发烧只是表面现象,内部有炎症才是实质。目前政府和企业都热衷于投资,投资拉动经济占到了50%,而消费拉动只是占到35%。至于为何会需求不足,我认为核心原因在于目前“国民收入分配有利于政府和企业,居民收入比重下降”。2、投资导致产能增长超过国内购买力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在制造业方面,大多产能都达到了世界第一,但产品该卖给谁?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大量过剩产能,企业自然就会投资需求不足。企业不敢投资,表现为生产产能指数连续十几个月下降,包括钢铁、煤炭、水泥等方面,这时谁敢投资?回想2009年,也是如此。当时政府感觉到企业的投资需求不足,就由政府来投资,当时是大量投基础性行业。但是现在更糟,连基础性投资都面临过剩,所以连政府都不知道去哪里投资。目前,中国的投资/GDP比例已经达到世界第一,那么未来该怎么办?在当前投资过剩的情况下,只有在充分吸收过去的过剩产能后,国家经济才能轻装上阵。我在这里说的产能过剩、投资需求不足,是相对国内有限的购买力而言的。那么,为何国内需求跟不上产能的增长?这是由收入分配的失衡导致的。在过去十几年,国民收入的分配不是有利于居民,而是有利于政府的。政府和企业手上有了钱,这并不真是有利于消费的,而是有利于投资的。政府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1996年的12%上升到了2011年的32%,还没有包括其他的预算外收入,如果包括,则还要高。过去十几年间,我们国家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国进民退!这个趋势是客观存在的。政府官员总是否认出现了国进民退,但政府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经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了!这些问题,不是宏观政策能够解决的。当一个人有肿瘤时,补充营养是不行的,必须先做手术。我认为宏观政策不是营养液,而是鸦片烟,是没有用的。二、四万亿1.0、四万亿2.0、四万亿3.0在微观指数上,生产价格指数不断下降,很多行业出现了亏损,一些企业开始裁员,就业形式越来越难,今年(2014年)据说是大学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企业不愿意扩大规模,不愿意投资,就不会愿意招人。这个指数的不断走低,已经持续了十几个月。这个生产价格指数的下降,仅仅在去年下半年得到了缓解,向上走了一个小山坡,因为去年下半年执行了四万亿2.0,这同2009年执行的4万亿1.0不同。当时政府大张旗鼓地宣传,让人民相信政府这个手可以支撑住经济;但2.0是低调,这次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力,现在社会融资总量一半来自银行,一半来自债市。我知道这个方法托不住,但是短期的烧钱会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我当时以为这会支持一段时间,经济形势下滑会出现在下半年,结果在今年第一季度末就出现了持续地下滑。用经济学术语说就是,经济的边际效用递减。想想2009年,当时的说法是政府的无形之手拯救了中国经济,拯救了世界经济!但是去年的四万亿2.0扔进去,好像水花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因为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就像只给病人吃止疼片,止痛的效果是递减的。有一个很好的指数,叫作克强指数,主要是参考发电量、铁路货运量来看经济状况。现在看来,克强指数远比GDP靠谱。这样大家就知道了,迷信政府力量是没有用的。再强大的政府也托不住经济,再强大的政府也托不住市场,只会打乱市场、扰乱经济!我之前认为,二次探底是一定会出现的,果然就在去年上半年,克强指数跌到谷底,然后在下半年开始向上,但谁也没想到,经济居然又掉头向下。国内的二度宽松,再次忽视了结构性问题,辅之以短期需求拉升,那么就一定会有三次探底。这个三次探底就在今年下半年,今年的下半年会比去年的上半年更差!现在经济下行的趋势非常明显,市场上又开始憧憬,憧憬四万亿3.0。但看看1.0的作用,2.0的作用,那么3.0又有什么作用?而且中央政府已经表态,不会出台新的拉动内需的政策。因为刺激性政策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政府在过去的几年间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尽管它的学习速度很慢,也看到了1.0带来的危害,看到了2.0仅仅维持了1~2个季度,所以非常慎重。我认为政府不会推出3.0,当然我没有办法为政府做决策。即使3.0出台了又如何呢?小小反弹一下,再次掉头向下!所以,不要将注意力放在3.0何时出台,而是要聚焦在自己的领域,聚焦在自己的投资上。因为这些政策都不可能扭转中国经济的下行。三、经济扭转衰退的办法就是结构性改革既然你的病是结构性带来的,那就只有进行结构性调整,才能把这些结构性失衡纠正过来。什么叫作结构性调整,能达到什么效果?我们看看美国和欧洲的例子。金融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是过度借债,资本负债比失衡。西方国家经济严重的结构性问题都是过度借债。1、美国的债务集中在家庭部门,借钱太多,收入偿还不了借钱。月供支付不了,家庭就会破产,银行就会拿走房子拍卖,当很多拍卖出现,房地产价格暴跌,银行资产价格下降,就会倒闭。但我本人对美国经济是看好的,很多人问我投资什么?我说,买美国股票,买美国资产。2、欧洲的处理方法。欧洲在2009年贷款余额/GDP达到最高,但是金融危机后,现在欧洲的负债率还没有下来,这是为什么?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欧洲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是以资为本,资金的所有者就是老大。借钱就要支付利息,不然就拍卖,迫使你还钱。只有这样,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这个过程是冷冰冰的,但是不这样做,就会拖垮银行。实际上,美国已经有了几十家银行倒闭,几十万个家庭破产,失去了自己的房子。我去年去美国,想买房子抄个底,找了个中介看二手房。进去一看,房子没有上锁,厨房没有吊灯,洗手间里连马桶都没有了。为什么马桶没有了,因为原来主人走的时候把马桶搬走了,那可是50多美元一个的。为什么会这样,房东心里有气。按揭支付不了,银行收他的房子,不交房子警察就会上门。欧洲是“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比如在欧洲租赁一个房子,如果那个人支付不了,会被给予几个月的宽限期。借款违约,不能立即收他的房子,必须先给他找到一个住处,否则不行。银行如果不能拿到房子拍卖,结果就会坏账上升,银行如果倒闭,储蓄客户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迅速地处理坏账,才能拯救银行,才能拯救储蓄客户,才是以人为本。欧洲拒绝承担坏账的后果,就是只能政府出钱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维持银行的正常运转。政府的钱从哪里来的?收税来的。这只不过是将银行的坏账转移到政府那里,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坏账问题。所以政府出现了债务问题,要破产了。希腊政府、塞浦路斯政府都破产了。现在西班牙、法国都在风雨中飘摇。没有办法,通过透支得来的繁荣是不会长久的。今天的衰退,都是在为过去的繁荣买单。靠央行发钞票来维持经济的繁荣,这连中国梦都算不上。大家都知道,量化宽松对恢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没有实质性作用,几十年的零利率并未解救欧洲和日本。所以,复苏必须要先去杠杆化即削减债务。美国过去在做什么?就是在削减债务、调整结构。中国为何讲了十年调整结构,现在仍然在讲?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调整。3、美国找到的经济的新增长点,是由灵活的市场机制创造出来的。(1)以加州为代表的创新企业的重新涌现,形成了持续创新能力。(2)以德州为代表的旧能源产业的新生页岩气的开采成本大幅下降,比其他地方低30%。(3)制造业回流。美国企业不在中国扩大投资了,新的投资都回到美国去了。这是为什么?因为美国的能源成本比中国低,虽然美国的人工贵,但是没有之前差距那么大。我想表达的是,这些新的增长点不是政府规划的结果,不是通过政府实现的,而是由市场竞争形成的结果。我并不知道中国未来的新的增长点是什么,但我知道的是,如果我们把市场放开,取消了市场管制,新的市场增长点自然会涌现出来。你只要给市场机会,给民众机会,新的增长点一定会出现。 责任编辑:翁建平
七禾网APP投资圈(安卓版) 七禾网APP投资圈(苹果版) 七禾网 金融茶馆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网总编: 沈良/刘健伟/翁建平电话:8Email:
七禾网总经理:章水亮电话:7Email:
七禾编辑:唐正璐/韩奕舒/俞怡青电话:8Email:
七禾网上海分部负责人:果圆电话:Email:
七禾网宁波分部负责人:童斌电话:Email: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电话:
投资圈APP(安卓版)
投资圈APP(苹果版)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许哲自媒体
(C) 七禾网 浙ICP备网络信息服务许可证-浙B2- 七禾网通用网址证书号 84940 软件开发/网络推广营业注册号 984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互联网金融委员会”委员单位 七禾网是您的互联网私人银行,是个人投资和家族财富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日本欲向菲律宾提供经济援助 日媒:中国“撒钱”在先,日本未必如愿
行到水穷处,坐与天比方
关键字: 菲律宾 访问日本杜特尔特 访问日本菲律宾 日本菲律宾 南海菲律宾 投资
日驻菲公使:安倍很想听听杜特尔特的解释
据菲律宾《马尼拉时报》网站23日报道,杜特尔特在完成中国之行回国后,21日晚间在棉兰老岛达沃市举行新闻发布会。杜特尔特在发布会上表示,他将在随后的访日之行中与安倍探讨经济事务,如果安倍提起,他还将讨论中菲在南海的边境争议问题。
杜特尔特说,“我与日本政府,特别是安倍的谈话将围绕经济和其他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共同关心的问题,也就是南海问题。”
他补充说,“我必须等见到安倍之后才能确定我们到底会谈些什么,但南海问题是多个国家与中国争议的焦点。”日本也在东海与中国存在海上主权争议。
杜特尔特说,他将告诉安倍,他未曾表示放弃任何领土主权,中国和菲律宾已同意“保持克制”,不会通过武力方式改变争议领土现状。
10月3日,杜特尔特在马拉卡南宫会见日本公使植野笃志
日本驻菲律宾公使植野笃志21日在马拉卡南宫(菲总统府所在地)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杜特尔特总统有了新的主意或新的外交政策,安倍首相希望听听他的解释,并同他进行讨论。”
植野笃志补充说,“我们很想听听杜特尔特总统如何向我们的领导(our leaders)解释他的外交政策。”
植野笃志还说,安倍和杜特尔特还将讨论“地区事务”:“我们将加强双边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并期待重申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的合作。”
安倍是在今年5月对杜特尔特当选总统发出贺信时,提出访日邀请的。
植野笃志说,“考虑到日菲之间的双边关系,尽管菲律宾的总统发生了更迭,我们仍然可以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我确信日本可以继续与杜特尔特及其政府保持良好关系。”
日本目前是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2016年8月数据,日本目前是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菲律宾最大进口来源地。
2016年7月,菲律宾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菲律宾外贸数据,全年对外贸易总额为1298.9亿美元,2015年进口总额为710.7亿美元,同比上升8.7%,而出口总额为588.3亿美元,同比下降5.3%。
2015年,菲律宾第一大贸易伙伴为日本,双边贸易额达186.7亿美元,占菲律宾贸易总额的14.4%。菲律宾向日本出口123亿美元,进口63.7亿美元,贸易顺差59.3亿美元。菲律宾向日本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是电子产品,占出口额的30.2%,紧随其后的是木雕和家具。最主要的进口商品为电子产品和交通运输设备。
中国是菲律宾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为176.5亿美元,占菲律宾贸易总额的13.6%。2015年菲律宾出口到中国61.75亿美元,进口114.71亿美元,贸易逆差为52.96亿美元。菲律宾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电子产品和矿产。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电子产品和钢铁,中国仍是菲最大进口来源地。 & &
第三是美国,双边贸易额为164.9亿美元。菲律宾有15.5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菲律宾主要的出口商品为电子产品和服装,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电子产品和动物饲料。
第四是新加坡,双边贸易额为88.1亿美元;第五是中国香港,双边贸易额为82.3亿美元;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还包括台湾、泰国、韩国、德国和马来西亚。
(观察者网综合BBC、共同社、日经中文网、马尼拉时报、中国商务部网站等消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原标题:杜特尔特访华后将访日 日媒:日本将提供巨额援助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周远方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许小年:中国经济持续性衰退才刚刚开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资管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文摘自《中国2015:看清新常态》,吴敬琏、厉以宁、周其仁、许小年等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3月。
  转自:中国经济学人
  一、中国经济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带来的持续性衰退
  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确实是很不乐观的。
  我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目前经济数据的走弱、增长速度的下行,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现象,我认为这是一种结构性的衰退,跟大多数经济学家理解的周期性衰退不一样。
  周期性衰退,像在冬天得了感冒一样,过段时间就好了。但是结构性衰退,就像是内部有了炎症,如果不动手术,光吃药是好不了的。
  结构性失衡为何会带来持续性的经济衰退?要弄懂这个问题,首先要解释为何中国的经济衰退是经济结构性失衡引起的衰退,以及在哪些方面失了衡?
  1、需求方投资需求和消费的失衡。
  消费不足,首先我不认为是需求疲软造成的。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就像很多发烧一样,发烧只是表面现象,内部有炎症才是实质。
  目前政府和企业都热衷于投资,投资拉动经济占到了50%,而消费拉动只是占到35%。至于为何会需求不足,我认为核心原因在于目前“国民收入分配有利于政府和企业,居民收入比重下降”。
  2、投资导致产能增长超过国内购买力的增长。
  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在制造业方面,大多产能都达到了世界第一,但产品该卖给谁?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大量过剩产能,企业自然就会投资需求不足。企业不敢投资,表现为生产产能指数连续十几个月下降,包括钢铁、煤炭、水泥等方面,这时谁敢投资?
  回想2009年,也是如此。当时政府感觉到企业的投资需求不足,就由政府来投资,当时是大量投基础性行业。但是现在更糟,连基础性投资都面临过剩,所以连政府都不知道去哪里投资。
  目前,中国的投资/GDP比例已经达到世界第一,那么未来该怎么办?
  在当前投资过剩的情况下,只有在充分吸收过去的过剩产能后,国家经济才能轻装上阵。
  我在这里说的产能过剩、投资需求不足,是相对国内有限的购买力而言的。那么,为何国内需求跟不上产能的增长?这是由收入分配的失衡导致的。
  在过去十几年,国民收入的分配不是有利于居民,而是有利于政府的。政府和企业手上有了钱,这并不真是有利于消费的,而是有利于投资的。
  政府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1996年的12%上升到了2011年的32%,还没有包括其他的预算外收入,如果包括,则还要高。
  过去十几年间,我们国家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国进民退!这个趋势是客观存在的。
  政府官员总是否认出现了国进民退,但政府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经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了!
  这些问题,不是宏观政策能够解决的。当一个人有肿瘤时,补充营养是不行的,必须先做手术。我认为宏观政策不是营养液,而是鸦片烟,是没有用的。
  二、四万亿1.0、四万亿2.0、四万亿3.0
  在微观指数上,生产价格指数不断下降,很多行业出现了亏损,一些企业开始裁员,就业形式越来越难,今年(2014年)据说是大学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企业不愿意扩大规模,不愿意投资,就不会愿意招人。
  这个指数的不断走低,已经持续了十几个月。这个生产价格指数的下降,仅仅在去年下半年得到了缓解,向上走了一个小山坡,因为去年下半年执行了四万亿2.0,这同2009年执行的4万亿1.0不同。当时政府大张旗鼓地宣传,让人民相信政府这个手可以支撑住经济;但2.0是低调,这次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力,现在社会融资总量一半来自银行,一半来自债市。
  我知道这个方法托不住,但是短期的烧钱会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我当时以为这会支持一段时间,经济形势下滑会出现在下半年,结果在今年第一季度末就出现了持续地下滑。用经济学术语说就是,经济的边际效用递减。
  想想2009年,当时的说法是政府的无形之手拯救了中国经济,拯救了世界经济!但是去年的四万亿2.0扔进去,好像水花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因为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就像只给病人吃止疼片,止痛的效果是递减的。
  有一个很好的指数,叫作克强指数,主要是参考发电量、铁路货运量来看经济状况。现在看来,克强指数远比GDP靠谱。
  这样大家就知道了,迷信政府力量是没有用的。再强大的政府也托不住经济,再强大的政府也托不住市场,只会打乱市场、扰乱经济!
  我之前认为,二次探底是一定会出现的,果然就在去年上半年,克强指数跌到谷底,然后在下半年开始向上,但谁也没想到,经济居然又掉头向下。
  国内的二度宽松,再次忽视了结构性问题,辅之以短期需求拉升,那么就一定会有三次探底。这个三次探底就在今年下半年,今年的下半年会比去年的上半年更差!
  现在经济下行的趋势非常明显,市场上又开始憧憬,憧憬四万亿3.0。但看看1.0的作用,2.0的作用,那么3.0又有什么作用?而且中央政府已经表态,不会出台新的拉动内需的政策。
  因为刺激性政策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政府在过去的几年间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尽管它的学习速度很慢,也看到了1.0带来的危害,看到了2.0仅仅维持了1~2个季度,所以非常慎重。
  我认为政府不会推出3.0,当然我没有办法为政府做决策。即使3.0出台了又如何呢?小小反弹一下,再次掉头向下!
  所以,不要将注意力放在3.0何时出台,而是要聚焦在自己的领域,聚焦在自己的投资上。因为这些政策都不可能扭转中国经济的下行。
  三、经济扭转衰退的办法就是结构性改革
  既然你的病是结构性带来的,那就只有进行结构性调整,才能把这些结构性失衡纠正过来。
  什么叫作结构性调整,能达到什么效果?我们看看美国和欧洲的例子。
  金融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是过度借债,资本负债比失衡。西方国家经济严重的结构性问题都是过度借债。
  1、美国的债务集中在家庭部门,借钱太多,收入偿还不了借钱。月供支付不了,家庭就会破产,银行就会拿走房子拍卖,当很多拍卖出现,房地产价格暴跌,银行资产价格下降,就会倒闭。但我本人对美国经济是看好的,很多人问我投资什么?我说,买美国股票,买美国资产。
  2、欧洲的处理方法。欧洲在2009年贷款余额/GDP达到最高,但是金融危机后,现在欧洲的负债率还没有下来,这是为什么?
  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欧洲是“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是以资为本,资金的所有者就是老大。借钱就要支付利息,不然就拍卖,迫使你还钱。只有这样,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这个过程是冷冰冰的,但是不这样做,就会拖垮银行。实际上,美国已经有了几十家银行倒闭,几十万个家庭破产,失去了自己的房子。
  我去年去美国,想买房子抄个底,找了个中介看二手房。进去一看,房子没有上锁,厨房没有吊灯,洗手间里连马桶都没有了。为什么马桶没有了,因为原来主人走的时候把马桶搬走了,那可是50多美元一个的。
  为什么会这样,房东心里有气。按揭支付不了,银行收他的房子,不交房子警察就会上门。
  欧洲是“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比如在欧洲租赁一个房子,如果那个人支付不了,会被给予几个月的宽限期。借款违约,不能立即收他的房子,必须先给他找到一个住处,否则不行。银行如果不能拿到房子拍卖,结果就会坏账上升,银行如果倒闭,储蓄客户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
  迅速地处理坏账,才能拯救银行,才能拯救储蓄客户,才是以人为本。
  欧洲拒绝承担坏账的后果,就是只能政府出钱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维持银行的正常运转。政府的钱从哪里来的?收税来的。这只不过是将银行的坏账转移到政府那里,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坏账问题。所以政府出现了债务问题,要破产了。
  希腊政府、塞浦路斯政府都破产了。现在西班牙、法国都在风雨中飘摇。没有办法,通过透支得来的繁荣是不会长久的。
  今天的衰退,都是在为过去的繁荣买单。靠央行发钞票来维持经济的繁荣,这连中国梦都算不上。
  大家都知道,量化宽松对恢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没有实质性作用,几十年的零利率并未解救欧洲和日本。所以,复苏必须要先去杠杆化即削减债务。美国过去在做什么?就是在削减债务、调整结构。中国为何讲了十年调整结构,现在仍然在讲?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调整。
  3、美国找到的经济的新增长点,是由灵活的市场机制创造出来的。
  (1)以加州为代表的创新企业的重新涌现,形成了持续创新能力。
  (2)以德州为代表的旧能源产业的新生页岩气的开采成本大幅下降,比其他地方低30%。
  (3)制造业回流。美国企业不在中国扩大投资了,新的投资都回到美国去了。这是为什么?因为美国的能源成本比中国低,虽然美国的人工贵,但是没有之前差距那么大。
  我想表达的是,这些新的增长点不是政府规划的结果,不是通过政府实现的,而是由市场竞争形成的结果。
  我并不知道中国未来的新的增长点是什么,但我知道的是,如果我们把市场放开,取消了市场管制,新的市场增长点自然会涌现出来。
  你只要给市场机会,给民众机会,新的增长点一定会出现。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资管网
(责任编辑:谢涵瑶 HF044)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许小年:中国经济持续性衰退才刚刚开始》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撒钱gi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