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奶价上涨 对中国乳业发展利好还发行可转债是利好利空空

2016中国奶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
&&注意:如果你不能正常浏览本页,请关闭上网助手等拦截工具的所有拦截选项!
2016中国奶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
面对全球乳业供给过剩,价格大幅下降,未来的供给与价格将发生巨大的变化。2015中国国内原奶供给逆势增长,原料粉进口大幅缩减,未来原料粉进口将如何变化?中国常温奶发展遭遇瓶颈,低温产品是否是&救市&良方?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在扩大,国产品牌进口品牌相持不下,鹿死谁手?俄罗斯对欧美食品禁运延长,却与新西兰和解,对中国乳品市场是否是烫手的山芋?国际乳品市场是否蕴含转机?跨国企业是否理解中国奶业发展的未来?中国未来奶业发展的目标和形式又是什么?
  -14日,荷斯坦杂志在北京丽都皇冠假日酒店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奶业发展国际论坛。旨在分析行业形势,交流观点看法,从全球供给的角度,窥得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次会议得到了现代牧业的特别赞助,以及中鼎牧业、首农、翼鲲中国、勃林格殷格翰、美国辉宝、君乐宝、硕腾、众牧科技、SCR的大力支持。
  农业部奶办主任王锋、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等政府协会领导,现代牧业董事长兼总裁高丽娜、中鼎牧业总裁孙国强等牧业集团嘉宾,蒙牛奶源资源技术总监付旺盛、伊利原奶事业部经营规划总监阮明峰等乳品企业嘉宾,国际政府、使馆嘉宾,以及牧场代表和牧场、乳品供应商代表200余人。
  &十三五&我国奶业发展思路概况为&一二三四五&,一个目标:优质安全发展,振兴中国奶业,建设现代奶业。两手抓:一手抓奶业生产,一手抓质量安全监管。三品:强化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四化: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五大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奶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支持保护体系。
  2016年全国奶业六项重点工作:①发展奶业生产,加快奶业转型升级。②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③发展奶牛优质粗饲料,促进种养结合。④加强奶农培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⑤加强奶业国际合作,不断提高竞争力;⑥加强正面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中国奶业现在走到了生死的十字路口。现在&卖奶难&已从奶农蔓延到了中小牧场,甚至影响到大型规模化牧场。同时,一些加工企业大量进口奶粉,生产复原奶卖给消费者。这说明&倒奶杀牛&不是因为单纯的&原奶过剩&。
  要解决以上问题,除了规范好复原奶的使用,修改提高国标,减少对国产奶的误解,严格限制低温液态奶的进口外,最根本的,是推广&优质乳工程&,从&安全发展&到&优质发展&,进一步提升优势竞争力,提升应对国际化竞争的能力。
  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0-70%,控制饲料成本 是提升我国奶牛养殖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未来十三五计划,我国奶业政策和技术对策主要表现在技术层面: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国家奶牛群体改良计划具备了核心母牛群,大牧场的发展;重大疫病根除计划;发展乳肉兼用奶牛。政策层面:应对奶源相对过剩的局面,缩减产能,减少头数;培养消费市场,调整加工方向,增大大众乳制品的比例;发展种养结合的奶业,国家粮改饲工程、振兴奶业&&苜蓿工程; 确定我国乳制品供给的自给率;促进养殖小区转型升级,增加牛奶价格差别;创新奶业生产经营体制;建议国家严格执行还原奶标示,禁止利用还原奶生产常温奶。
  国际奶农联盟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使用最真实的数据,基于最准确有效的分析,来帮助用户了解国际奶业形势规避风险。自2007来,国际奶价以固定的周期进行过山车式的变化,期间共经历了三次的低谷,未来几年可能还会呈现一个40%的波动。
  IFCN选取典型农场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利用农场经济学模型,研究造成国际/国家奶价波动的具体原因,以及各地区原料奶的自足率。区域价格会与国际价格和本国经济指标产生随动,但这种随动一般会有3-9个月的延迟。中国牛奶的生产成本高于美国和新西兰,但是中国奶价变化相对国际变化较为温和。如果直接引入国际价格,无疑会对中国奶业造成风险。中国乳企需要根据国际价格来预测本地价格来进行有效的风险规避。
  去年国内有大量倒奶现象,但不应忽视还有更大量的国外奶源进入国内,20万吨拒收或倒奶量,相比进口1000万吨补充奶源并不算多。这就说明中国消费需求还在,中国牛奶数量还不够,只是目前进入一个新常态,因此要用平常心来看待养牛业,我个人对奶业依然充满信心。
  谈到奶价不得不提及养殖成本,中国养殖成本可谓全球最高。另外土地成本、运作资金成本也很高,据了解美国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的利率相比国内要低很多。以目前的管理条件来讲,中国的养殖成本比国外高不是由养牛人决定的,还有很多客观成本因素影响,中国奶价是否该与国际奶价接轨还有待考虑实践。从长远角度看,为了提高国内奶业竞争力,国内奶价未来或许不得不与国际市场接轨。
  澳亚团队对人员内部培养选拔非常重视,选择人员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管理人员予以充分的信任授权与激励,让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针对管理人员短板,也会给予相应的国内及国外学习的机会。澳亚的目标是建立简单、高效的牧场管理团队。
  产量越高,成本越低。公斤奶饲料成本占59%,现金成本占23%,折旧、摊销成本占18%。澳亚在成本管控方面主要做的工作包括:提质增产不增量(提高牛奶质量、增加单产、牛奶总量不增);根据市场饲料价格变化,调整配方降低饲喂成本;降低每公斤奶的现金成本,提高效率。
  新西兰NZX分析师Nathan Sheppard 指出新西兰50%的原奶用于加工全脂奶粉,年产量约140万吨,是新西兰的主要出口产品,在当前的全球低价形势下,以中国市场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新西兰,全脂奶粉出口收到很大影响。未来新西兰将改变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产品,以缓冲低价形势下对出口的冲击。
  在当前的低价形势下,新西兰泌乳牛存栏已经下降3.3%,影响了牛奶产量,但是不会对奶业行业造成太大影响,2015/16产季,Nathan 认为新西兰的产量将下降3%左右。对于2016年的价格走势,Nathan 持乐观态度,认为2016年价格将有明显回升。
  报告主题:全球奶业发展中的中国奶业;欧盟取消配额对国际乳品市场的影响;澳洲原奶供给形势及中澳自贸协定对中国奶业的影响;美国乳制品消费及出口;中国中小牧场突围新模式&&存量整合;中国奶业发展新常态思考和认识;都市奶业竞争力困境和出路;君乐宝奶粉发展之路;中国奶业的困境、差距与出路;中国液态奶及奶粉市场消费。
  圆桌论坛:2016国际乳品市场拐点&&止跌回升VS持续下跌;未来中国奶源供给结构&&集团化VS家庭牧场;进口乳制品对中国奶业&&资源VS冲击。
  政府协会领导:农业部奶办主任王锋,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刘玉满,内蒙古奶协秘书长刘晓芳,黑龙江奶协秘书长张维银,天津奶协秘书长孟庆江,山东奶协会长张志民,福建奶协秘书长吴大新;
  牧业集团嘉宾:现代牧业董事长兼总裁高丽娜,中鼎牧业总裁孙国强,澳亚集团副总经理张海成,首农畜牧总裁张恒涛、副总裁李锡智,上海光明荷斯坦董事长王赞,中地乳业总裁张开展、副总经理宋乃社,富源牧业副总裁李杰,圣牧高科呼市事业部总经理李霞,内蒙古星连星牧业总经理李运动,以及华夏畜牧、东君乳业、天津神驰农牧等牧场代表;
  乳品企业嘉宾:蒙牛奶源资源技术总监付旺盛,伊利集团原奶事业部经营规划部总监阮明峰,君乐宝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刘森淼,辉山乳业副总裁徐广义及新希望、云南乍甸、河南三色鸽、西安银桥、雀巢、恒天然、美赞臣、贝因美、艾瑞氏等;
  国际政府使馆嘉宾:国际奶农联盟总经理TorstenHemme,澳大利亚乳业局国际市场经理徐圆,美国乳品出口协会Marc Beck,GIRA总裁ChristopheLafougere,以及新西兰大使馆、贸易发展局等;
  牧场、乳品供应商:国际知名企业:勃林格殷格翰、硕腾、辉宝、SCR、GEA、利拉伐、ABS、泰高、意大利亚士可、艺康、嘉吉、西班牙牙达等;国内企业:翼鲲中国、众牧科技、天山凯风、赛科星、中牧集团、东方天合、东方联鸣、乐达、东石、长春博瑞、亚禾生物等。
  牧草供应商:ACX、美国贝利牧草、美国安德森、澳大利亚Hay Australia、内蒙正时农业、阿旗惠农草业等。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
Email:cfiaic@洋奶迫使乳企压价奶农只好倒奶&中国乳业遇寒冬
&&&&来源:&&&&
&&&&&&字号
  编者按:眼下正值三九寒冬,而我国不少地区的奶农,也正在经历着新年的第一个寒冬,山东 、河北 、内蒙古等地出现奶农大面积“倒奶杀牛”事件。针对卖奶难情况,农业部紧急下文,要求各地千方百计组织协调加工企业保证生鲜乳收购。本次论坛采访倒奶事件的双方当事人――奶农和企业,并采访专家,对该事件进行解读,还原倒奶事件真相,探讨解决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乳企在原奶6元/公斤时提高了奶品的终端销售价格,但在目前原奶价格腰斩时,乳企却没有降低产品终端价格
  倒奶杀牛事件在中国的乳业史上也曾发生过,但那是以三聚氰胺事件为背景下发生的。然而,5年过去,昔日的场景再现,这也对我国的乳品产业提出了拷问,是养殖过剩还是经营体制存在问题?为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乳业最前端的奶农、乳品生产企业以及行业专家,听听他们是如何看待奶农倒奶杀牛事件的,我国的乳业在发展中又是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奶农:
  原奶售价不及成本
  “从日开始,企业在收奶方面就做了计划内、计划外的价格,还有一部分不收。如果长期下去,到时候只有处理掉奶牛不干了。”山东潍坊一奶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事实上,在2015年元旦前后,多地发生奶农倒奶杀牛事件后,本报记者连日来采访听到奶农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企业拒收或少收非常普遍,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山东潍坊某县城在发生倒奶杀牛事件后,目前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企业不再拒收或限收奶农的原奶,也不会轻易的停站。但是,在山东其它县市区,情况并不乐观。
  在山东潍坊昌乐县,目前还存在企业限制收奶的情况。对于奶农来说,他们除了接受企业目前给出的价格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一位奶农对记者表示,由于行情不好,已经处理掉了50头牛,从原来的300多头到现在的200多头,而这两百头牛所产牛奶并非全部被生产企业收走。“1.5吨是计划内价格3.9元/公斤,1吨是计划外价格按照1.5元/公斤,再多的奶企就不收了,这部分要不喂养小牛,要不就倒掉。”
  在奶农们看来,2013年奶荒时,企业是全额收奶的,并没有计划内和计划外之说。而在2014年,乳品加工企业按照9月份(相对产奶量最少的月份)的产量求平均值,90%的原奶价格为3.9元/公斤,其他部分在按照计划外价格1.5元/公斤收购。但是,一头牛每天的成本也在60元-70元,按照1.5元/公斤卖奶是亏损的。
  按照一位奶农介绍,其9月份产量是1.9吨,现在的产量是2.5吨,但是企业以3.9元/公斤收奶仅收1.9吨的90%,也就是说他还有0.69吨按照1.5元/公斤卖给企业,而这部分奶的销售连成本都保不住。
  另外,奶农李刚 (化名)指出,造成奶价下跌的原因有进口奶的冲击,但也有企业扩大高端奶生产而降低中低端奶生产导致对国内原奶需求减少所致。
  他表示,目前国内的消费水平有限,而企业都在做高端产品,面对价格在60元/箱以上的奶,老百姓改为购买其他产品而非买奶,这样就造成企业产品销量下滑,对原奶的需求也开始减少。
  本报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原来30元/箱左右的奶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则是每箱80元左右的高端奶。但是,终端产品在2013年因奶荒上调价格后,面对今天原奶价格出现腰斩的情况,乳企却没有降低产品终端价格。这在奶农们看来,是不正常的。
  面对辛苦经营起来的牧场,奶农们心有不甘但又没有办法。“如果政府没有好的政策出台,我们撑不下去只好处理掉这些牛。”在养殖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的奶农张先生如此对记者表示,养牛很辛苦,好不容易建成这么大的牧场,而且奶的质量连续好几年都没有被企业检测出问题来,如果因为价格低而不能运营下去,杀掉奶牛真的很可惜。
  由于奶农所签订的合作企业生产产品不同,所以在这轮原奶价格下跌时,奶农所受到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其中那些供应常温奶多的奶农受到的影响较大,而供给奶粉加工企业的奶农,他们所受的影响不大。由于山东多数奶农将原奶供给了常温奶生产企业,因此他们所受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同时,面对国内奶价忽高忽低,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不能让进口奶粉和常温奶把我们的产业打垮,乳业不能成为下一个大豆。”上述奶农对自己表示。
  企业:
  奶价下跌压力依存
  众所周知,作为一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它们会把成本控制放在重要的位置考虑。同样,作为乳企它们也在算一笔账,面对原奶价格持续下跌,产品销售不是很给力的情况,有的企业选择压低奶价收奶,有的则拒收或限量收奶,只有少数企业通过其它方式客服困难而继续履行与奶农的合同。但不管什么方式,此次奶农倒奶的背后也对国内奶牛养殖业提出了拷问。
  一边是国人猛喝洋奶,一边却是我们的奶农倒奶,我国的乳品产业显然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
  在采访中,有奶农提到光明乳业和雀巢在此轮原奶价格下跌时,企业并没有采取压价和拒收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而且光明乳业与奶农的合作模式,也被一些奶农看好。
  “在上海地区,光明乳业每年与奶农签订合同时都会与上海市政府或者农委相关人员一起与奶农签订协议,在奶价下跌时,我们还是继续执行原来的合同。同样,在省外市场,公司也是在执行2014年年初的价格约定。”光明乳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行情在走低,企业也有压力,但是公司通过其他方式克服困难。且公司也对奶农在原奶质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到优中选优。
  对于奶农质疑企业把精力都放在高端奶生产上而放弃了低端奶的生产,光明乳业的表态可以代表大多数企业的意见,即在企业看来,他们是按照正常的战略调整而非因为奶价的高低而做出的选择。
  光明乳业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在2012年和2013年按照战略规划做了一些产品结构调整,并推出了常温酸奶穆斯利安,但是,这次产品结构调整与原奶价格高低没有关系。特别是在2013年奶价高企时,公司宁愿断货也没有用其他奶替代这款产品的生产销售,而是用最好的鲜牛奶保证这款产品的质量。
  对于目前奶价大跌,奶农倒奶一事,飞鹤乳业总裁助理魏静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现在有很多进口乳品进入中国市场,价格平均低于国内的30%-40%,对整个行业有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奶农倒奶杀牛,这不仅是奶农的问题,而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飞鹤乳业是一家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奶粉加工企业,从饲草种植,奶牛饲养,再到产品的生产,最后到消费者。这样就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原奶的供给,也就不存在冲击一说。而对于国内占比较大的非规模化养殖的奶户来说,他们则显得很被动。
  “就目前现状,在规模化饲养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也不能舍弃这部分饲养方式,未来要看政策和企业怎样去改变这样的环境。”魏静表示,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规模化饲养是未来的趋势和方向,是更好的管控、更科学的喂养,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保障产品品质。
  那么,此轮奶价下跌,奶农倒奶杀牛,最终得益的会否是洋奶粉,并为进一步提价埋下了伏笔呢?
  对此,魏静表示,“从目前来看,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都在同比增长,奶粉是必要的食物,对奶源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的。如果我们的原奶数量少,势必受制于洋奶,价格话语权也会逐渐被其他奶源所掌控,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中国的宝宝还是要喝中国的奶粉长大,这个是我们民族乳业应该做的”。
  面对国内奶业发生的问题,国家也在积极出台政策来维护行业的发展,但是在诸多奶企看来,2015年国内原奶价格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专家:
  需要有顶层设计
  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仍算是一个“贫农国”,人均奶量偏低,国内奶源没有过剩。“目前,国外奶农实力较强,他们可以长时间地低价销售,当中国的奶牛大量被杀掉后,他们再提价,这对中国的乳企和消费者来说都不是好事。因此,希望乳企不要看一时之利,应该与国内的奶农合作,多使用国内的鲜奶,让中国的乳业健康发展”。
  在王丁棉看来,大量的洋牛奶、洋奶粉涌入中国市场,已构成了洋牛奶与国产奶之间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它已直接威胁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建议乳业实行生鲜奶源收购、使用、登记、备案、公告制度和根据收购使用数量配置免税(如自贸协定零关税配额指标部分)或实施减税进口奶粉指标奖励制度,以此鼓励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生鲜奶源,从而拉动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乳业资深分析师宋亮则表示,2014年多数乳企在高价收购鲜奶后把剩余的鲜奶加工成粉后进行了储备,而花在喷粉方面的资金大约有几十亿元,企业也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因此,希望政府出手,建立临时储备基粉的机制,并成立相关基金对奶农进行扶持,对喷粉企业进行资金的支持。另外,政府对进口奶方面也应该通过技术壁垒来减缓进口的数量。
  同样,在乳业专家雷永军看来,欧洲等国家对奶牛养殖都有配额限制,中国的乳业也应该有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
  面对全球乳制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山东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则提出,中国应对进口奶粉和常温奶方面的措施没有跟上,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乳品产业给予重视,可以考虑对进口奶粉实行双反政策。
  还有专家表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的乳业是一个毁灭性打击,经过5年的培育发展,中国的乳业迎来新的发展期。但是,不要因为我国对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而忽略了对进口奶粉和常温奶进口量的控制,不要让中国的乳业变成中国大豆,最终让外资控制而丢失话语权。
  而当下发生的奶农倒奶杀牛,乳企低价或拒收鲜奶等情况,也反应了乳企与奶农之间的合作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张志民表示,这体现出来的是我们的乳业经营体制存在问题,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未来还需加强合作,才能做到风险共担、压力共享,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责编:乔雪峰、夏晓伦)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凤凰号出品
国际奶价新一轮上涨能否缓解奶企的悲伤?
国内最大原奶企业的“悲伤 ”
10月27日,国内最大的原奶企业现代牧业(01117-HK)发布了2017年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前三季度,现代牧业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降低0.2%,基本持平。图来自现代牧业第三季度财务数据公告但是,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扩大150.86%,高达7.18亿人民币。总收入持平,总亏损继续扩大,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图为现代牧业近年股价走势先看现代牧业近年的股价走势:2014年之前,股价基本呈现较温和的波动上涨态势,在2014年初达到高点4.3港元左右,而自此之后,股价一路下跌至2016年7月的仅0.98港元,近年来一直比较稳定地在1.6港元左右徘徊。也就是说,2014年初是个拐点。根据农业部监测的数据显示,2014年2月,原奶的收购价格为4.26元/公斤,而到了2015年,就下跌到了3.38元/公斤。下跌的过程中,大量的廉价进口奶粉和牛奶进入国内,导致国内奶类品供大于求,进而直接影响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国内牛奶企业。图中蓝框部分为2014年至今的全球原料奶价走势,图来自国际奶农联盟(IFCN)网站如上图显示,国际奶农联盟给出的奶价走势也是一致的,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在2016年初,奶价跌到最低点后持续大幅上涨,今年8月已达到38.7美元/100公斤,约合人民币2.54元/公斤,涨幅超过70%。国际奶价上涨带来新希望?那么,随着国际奶价的上涨,国内原奶企业的苦日子到头了吗?分析认为,这新一轮的国际奶价的上涨传导至国内还需半年以上的滞后期。比较保守的看,今年底至明年春节前后,国内原奶价格将出现上涨。另外,国内的奶企也面临着国内特殊的奶业环境变迁。对于国内原奶企业面临的“苦日子”,一方面是由于外来的廉价牛奶的冲击,另一方面,自身也面临着养殖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的制约。据公开的报道,目前国内牛奶成本几乎要比国外高50%,2016年国内养殖成本平均达到3.3元/千克,而奶业发达国家一般在2元/千克左右,乳制品的进口量已经从2008年的38.7万吨激增至2016年的217.7万吨。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打铁还需自身硬,国际奶价的上涨对国内奶企是一种利好,增加了市场信心,但现代牧业等奶企还应解决好高成本问题,结伴其他奶企推动国内奶企们的良性竞争、避免价格战,从而实现产业链共赢。这样才能顺利的应对全球乳业的竞争,在进口替代的压力面前,实现高层次的出口扩张。■
作者|张欣然■
编辑|夏雨辰本文版权归香港财华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向后台申请获取授权。 关注 港股资讯最强 www.finet.hk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国际奶价上涨对中国乳业利好还是利空?_中国商网
中国商报社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奶价上涨对中国乳业利好还是利空?
核心提示:
奶价上涨将利好中国奶价回归。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恒天然全脂奶粉拍卖价格为3593美元/吨,折合成原奶价格为2.9元/千克,对中国的到岸价约为3.5元/千克,已高于国内原奶的平均价格。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12月9日电(记者&周子荑)12月7日,全球乳制品贸易平台公布交易结果,恒天然第177次拍卖全脂奶粉价格3593美元/吨(折合人民币24723元/吨),环比上次拍卖价格上涨4.9%,脱脂奶粉价格257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17684元/吨),环比上涨1.4%,而平台交易指数上涨3.5%,此外,乳制品贸易平台指数近9次拍卖中有8次出现上涨,连续两个月乳粉价格上涨明显。
资料显示,全球乳制品贸易平台由以恒天然为首的国际乳制品卖家组成,每两周拍卖一次,业内人士将平台拍卖价格作为全球大包粉价格风向标,认为这是全球奶价周期启动的信号。此外,长江证券最新报告显示,由于全球奶牛存栏量有所下滑,原奶供应将有所趋缓,而全球乳制品需求仍在稳定增长,预计全球原奶将进入新的上涨周期。
而这将利好中国奶价回归。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恒天然全脂奶粉拍卖价格为3593美元/吨,折合成原奶价格为2.9元/千克,对中国的到岸价约为3.5元/千克,已高于国内原奶的平均价格。
乳制品行业专家宋亮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国原奶价格与国际原奶价格的联动作用逐年增强,目前国际奶价略高于国内奶价,加之经过&杀牛倒奶&的长期作用,当前国内处于缺奶状态。国际奶价上涨将带动国内奶价的回归。
但从长期看,国内奶价上涨幅度并不大,宋亮介绍说,恒天然拍卖价格目前增长过快,已超过预期,预计明年二三月份还会回调,而新西兰原奶收购价格还为2元/千克左右,会逐渐回归,但涨幅不大,而预计中国国内奶价2017年上半年将快速回归,后期增加会逐渐放缓。
而国际奶价的上涨将利好国内养殖业。宋亮表示,一方面,国际奶价上涨使得国内企业对国内奶价有上涨的预期,利于国内奶牛养殖业的回暖,另一方面,国际奶价的上涨加上人民币的贬值使得进口奶的优势减弱,乳制品企业可能更多采购国内鲜奶。
对此,辉山乳业投资者关系总监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赞同,&国际奶价上涨使得进口大包粉的优势大大减弱,对上游原奶的冲击减小,对辉山有很强的正向作用,辉山上游业务的贡献可能因此提升&。
中国圣牧相关负责人刘磊也对中国商报记者介绍说,恒天然拍卖价格已超过国内原奶价格,利好国内乳制品原料企业,很多下游企业会因此偏向国内的乳源。但相比而言,中国圣牧业务以有机奶为主,属于小众产品,受国际影响相对较小。
此外,牧场盈利能力可能因此提升。长江证券根据对上市公司规模牧场奶价波动测算得知,当奶价上涨10%,上游牧场原奶毛利率将提升5%-8%。
而奶价的回升对国内大型乳企却产生负面影响,宋亮表示,奶价回升使得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在内的大型乳企收奶成本增加,预计2017年极大大型乳企的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将放缓。奶价标杆指数四连涨 港股乳业板块迎来利好
受市场对奶价可能触底回升的预期提振,香港市场乳业股近期表现强势,包括现代牧业(01117.HK)、原生态牧业(01431.HK)、雅士利国际(01230.HK)等在内的多只股票近一周来的涨幅都达到两位数。行业分析师预计,奶价继续下跌空间有限,而奶价反弹将利好原奶生产商和垂直整合乳品商。
奶价有望触底回升
在环球乳制品交易网本月初进行最近一次拍卖交易中,衡量招投标价格变化的环球乳制品交易指数(Global Dairy Trade Index)大幅上涨9.4%,创下2013年4月以来最大涨幅。环球乳制品交易网是恒天然公司创办的乳制品跨境贸易拍卖平台,每月举办两次拍卖活动,销售商来自、欧洲、和大洋洲。由于占据全球乳品交易1/3的份额,上述价格指数被视为全球乳业风向标。
去年,环球乳制品交易指数曾大幅下跌50%,从2013年底的1466.2点降至739.3点的低位,创下2009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自去年12月2日触底以来,该指数迄今已经连续四次反弹,目前回升至866点。
另据2月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1月全球乳制品价格环比下跌0.1%,尽管连续第11个月下跌,但跌幅较前一个月的4.8%显著收窄。
支撑乳品价格回升的重要因素来自西兰的减产。作为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宣布由于遭遇严重干旱,该国乳制品可能减产。新西兰最大乳制品企业恒天然也宣布受干旱气候影响,预计年产奶季的产奶量将比上年同期减少3.3%。
辉立证券认为,干旱导致新西兰乳制品减产,国际原奶价格开始趋于稳定,国内原奶价格的下行压力也有望缓解。目前国际原奶价格处于每吨美元的合理区间,预计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
内地市场方面,去年国际奶价暴跌,内地生鲜乳均价也从2013年的每公斤6元人民币降至3.5元人民币,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倒奶”的现象。国元香港最新报告认为,目前平均奶价已接近散养户养殖的盈亏平衡点,散养户占我国养殖规模40%以上,若奶价继续下跌,会导致散养户持续退出市场,供应减少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奶荒。为稳定奶价和提高奶农积极性,农业部之前发布了维护奶农利益的紧急通知,奶价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处于底部区域,预计下半年奶价会有所回升。
乳业股近期走强
因预期奶价将触底回升,香港市场乳业板块近期走强。过去一周,雅士利国际上涨14.23%,现代牧业上涨13.64%,原生态牧业上涨10.8%,合生元(01112.HK)上涨9.9%,辉山乳业(06863.HK)上涨8%,蒙牛乳业(02319.HK)上涨1.3%。今年以来,合生元累计上涨46.2%,居于板块之首,其次是雅士利国际,上涨35.6%,现代牧业上涨24%,位居第三。
行业分析师表示,奶价反弹有利于原奶生产商及垂直整合的乳品商,但分销进口奶或乳制品的乳业股未必能从中受惠。港股乳业股中,原生态牧业和现代牧业都是原奶生产商,辉山乳业是奶牛养殖至奶制品营销的垂直整合乳品公司,雅士利是乳制品分销商,蒙牛乳业生产及销售乳制品,合生元主要销售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
但也有市场人士同时指出,国内乳制品市场库存仍然高企,对忙于消化库存的国内乳品企业而言,全球原料奶粉价格上涨暂时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工银国际研究报告认为,近期港股奶牛养殖板块股价上升主要是市场情绪回升,而非基本面改善。此外恒天然的奶粉拍卖价格与国内原奶价格的关联性不大,判断奶价走势更适宜的指标是进口量。中期看好现代牧业,因为公司有行业领先者优势、强大的管理团队及稳健的基本面,其次看好原生态牧业,因其估值便宜,但短期来看两家公司股价过高。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经去年估值调整后,今年中国消费股股价有望回升,尤其是二、三季度盈利将趋向稳定。其中,乳业股回报可能会比较理想,看好伊利及蒙牛,因其产品组合升级,估值具有吸引力,利润得到结构性改善。维持蒙牛“增持”评级,目标价由34.8港元上调至39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增发是利好还是利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