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娃娃家游戏记录的游戏评价应注意哪些

小班娃娃家观察记录
来源:大树幼儿园 &&&
作者:殷跃云
&&&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并百玩不厌的游戏,而“娃娃家”又是小班幼儿适合玩的游戏。因为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是刚从“家”到“幼儿园”这个集体中,他们接触的只有爸爸妈妈,也只能从爸爸妈妈的角色开始扮演。孩子们在游戏中会充当爸爸妈妈的角色,自然而然会去模仿爸爸妈妈的语言行为,将自己理解的爸爸妈妈形象表现出来。这就是孩子们对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而这初步体验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教师在重视角色游戏的指导中,也更应该注重游戏的观察,为孩子们将来充当真正的社会角色打下基础。现将本阶段孩子的游戏观察记录如下:
情景一:脚印没有了
观察时间:2010年9月6日
游戏背景:
开学时,我们新买了两台灶台,上面有许多“设施灶具”组成,孩子们很喜欢,因为都是现成的,色彩很鲜艳也很实用,老师一说开放娃娃家,他们就会涌入娃娃家,摆弄他们喜欢的灶具。
过程描述:
“大家去选择你们喜欢的区角玩吧!”我刚介绍完娃娃家,孩子们争抢着进入了娃娃家。没多久就就听到娃娃家里传来呼喊声,“老师,没有脚印了,周洳冰还要挤进来。”只听到陆禹希尖着嗓子喊。我走过去问洳冰:“没有脚印了,怎么还往里面挤呢?”她一脸不高兴地说:“本来还有脚印的,我去放了小板凳来就没有了,可是我想进去玩。”
我了解了孩子这个行为是因为刚开学,孩子们对于这些灶具都还比较新鲜,很喜欢玩。所以不管老师以前怎么提醒说脚印没有了,就说明这个区不能进了,要去选择别的区角玩。孩子还是一味地往里挤,因为我们的规则是没有脚印就不能进了。她不理解,她想玩的就要进去玩。
指导与调整:
我提醒在娃娃家的孩子们,区域游戏也有规则,“脚印”是说明一个区可以进入的人数,如果大家都挤进去玩,那大家在一起挤着就都玩的不开心啊!所以在以后的游戏中,我也不断强化孩子们的规则意识。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使每个参与游戏的孩子玩的开心。
情景二:喂汤圆
观察时间:2010年9月13日
游戏背景:
娃娃家里又新添置了一些自制“汤圆”,我请孩子们给娃娃喂汤圆。
过程描述:
希希一手抱着娃娃,一手端着一碗汤圆去小凳子上喂娃娃了,只看到她用勺子舀了一个汤圆,往自己嘴里一放,还嚼了两下,然后吐在勺子里,喂给了抱在手里的娃娃嘴边。我看到这里,过去问她:“为什么要把汤圆放在自己嘴里再喂给娃娃吃啊?”她告诉我说:“娃娃还没张牙齿,咬不动,我要嚼碎了喂她啊!”“你怎么知道要嚼碎了喂她呢?”我问。“我看到我乡下的太婆就这样的。”她自信地说。
3-4岁的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十分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通过询问得知希希为何要将“汤圆”放进嘴里嚼碎了才喂给娃娃吃。孩子在进行生活经验的再现时,没有考虑到玩具的真假和替代,只是一味地模仿生活动作,这也和孩子对材料的仿真性有关,我们教师要考虑孩子的认知特点,要强化孩子的知识经验,因为经验是来自幼儿园生活、家庭环境中,同样也受着年龄、社会的制约,所以带着很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强化、丰富孩子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从而更好地改善孩子的游戏水平。
指导与调整:
情景三:买菜
观察时间:2010年9月27日
游戏背景:
今天娃娃家的一些用具我都没有全部呈现出来,而是整理好了放在柜子里,如果孩子们需要,会自行去取放用具。我也想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整理的能力。
过程描述:
在娃娃家里,陈瑜潞和几个小朋友开始了厨房游戏,只见他们把灶台摆到小桌子上,把切刀、锅铲、盘子、锅子都准备好,放在小桌子上开始游戏了,突然,听到陈瑜潞在叫:“老师,我们烧饭的菜都没有了,找不到了。”我走过去,看了看,“没有菜就去买啊?没有买菜怎么做菜啊?”当时,陈瑜潞听我这么一说,立刻就说:“好,你去买,我在家先做饭”她对着旁边的聪聪说。聪聪也高兴地接受了她的“指派”立刻到柜子上找了半天才“买回来”的菜,递给陈瑜潞说:“你要的菜!”于是,他们在娃娃家做起了饭菜,还说要邀请我去吃呢!
在幼儿园里,陈瑜潞比较能干,能帮助小朋友和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非常有领导才能,小朋友也愿意听他的,对于她的“指派”,小朋友也非常乐意就接受了。因为在游戏中,孩子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语言去游戏,有时也是真实生活的一个索引,是我们自己想象的生活。
指导与调整:
游戏就是孩子生活的一种模仿,她看到妈妈在家就是这么吩咐爸爸的,所以在游戏中也表现出来了。一切游戏也源于生活。鼓励孩子在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语言时,更要注重角色扮演的引导。
情景四:小客人来了
观察时间:2010年10月11日
游戏背景:
我带了一位“小客人”去娃娃家,告诉他们这位是邻居家的小宝宝,今天邻居阿姨有急事,需要我们来帮助照看一下小宝宝。
过程描述:
“小客人来了。”我将一位小娃娃介绍给了小朋友,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抱着小娃娃,陈瑜潞接过娃娃时却对老师说:“老师,娃娃和大家玩了这么久,饿了吧?我去给她煮碗面,来喂她吧!”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对陈瑜潞和几个小朋友说:“那好,你们去照顾小娃娃吧,要好好照顾。”“你们知道怎么才能照顾好娃娃呢?”陈瑜潞抢先说:“喂东西给她吃,陪她玩游戏,累了就哄她睡觉。”“嗯,这个方法好,你们去陪娃娃玩吧!”几个人拥着娃娃进入了娃娃家。
角色游戏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生活经验的游戏,生活经验越丰富,孩子在游戏中就越积极,角色扮演越逼真,情节越丰富,角色间的关系越密切,孩子们自然玩得更开心。孩子们知道怎么与人相处,也知道照顾和爱护比自己小的小娃娃,他们会学着爸爸妈妈照顾他们自己一样照顾小娃娃,这是生活经验的一种模仿再现,他们喜欢这样,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希望自己快点长大,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时当然也会模仿大人,这是幼儿年龄特点的一个体现。
指导与调整:
在游戏中,让游戏成为生活的一个再现,引导幼儿应该怎样招待小客人,到了生活中,真的遇到有小客人来家做客时会表现的很从容,这也是生活行为的预设。
情景五:娃娃家添新家具了
观察时间:2010年10月25日
游戏背景:
幼儿园给我们每个班新买了一些娃娃家的建构材料,用于搭建娃娃家的“客厅、厨房、卧室……”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大型玩具,因为有门,孩子们进入娃娃家时,可以按门铃,让“家”的感觉更真实。
过程描述:
今天,孩子们可以在有围栏搭建的新客厅里玩娃娃家了,因为把客厅和卧室分开了,中间有个小门,外面也有一个小门,孩子进入时都会按门铃:“叮咚、叮咚,我回来了。”扮演爸爸的李宇峰回家了,让在家里做饭的妈妈桐桐给他开门。桐桐放下手里的锅铲,去开门,一边开门一边说:“今天我们家新装了防盗门,还真好。”李宇峰进去了还不忘把门给关上,“快把门关上,不要让坏人进来。
有了新的更真实的玩具当门、当客厅,孩子们在“家”里更真实,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语言也更真实。因为家长们平时也会在无形中就灌输要将门关好,不要让坏人进来,所以孩子们在游戏中也会运用到,这可谓是“耳濡目染”。
指导与调整:
借此游戏的环节,教育引导幼儿在家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有人敲门要问清是谁?不认识的人不能随便与他交谈。
情景六:凌乱的娃娃家
观察时间:2010年11月8日
游戏背景:
娃娃家时每个孩子都喜爱玩的一个区角,每天都没有虚席,可也每次都会把娃娃家弄的凌乱不堪,每次他们收拾完后,我还是要进行第二次整理,让一些物品归类摆放。
过程描述:
娃娃家里今天又很热闹,妈妈在厨房里烧菜,爸爸在陪孩子玩游戏,奶奶在给娃娃晒衣服……爸爸陪孩子玩游戏时,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当我进去时,家里已经凌乱不堪。于是我就扮演邻居来参观娃娃家,当我进去参观时,看到满地都是玩具,就对爸爸妈妈说:“你们家太乱了,我等会再来玩吧!”爸爸和孩子听到我这样说,立刻开始整理起来,边整理还边说:“好的,等我们整理好了,你再来我们家玩吧!”等他们整理的差不多了,我又去娃娃家,这次看到的又是一个不一样的场景,家里整理好了。我开心地对着爸爸妈妈说:“你们家真干净、真整洁,我以后还愿意来作客。”爸爸妈妈、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孩子们喜欢玩娃娃家,可是在整理方面总不如人意,以前我也用家里人的身份来引导过孩子进行整理,可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所以这次利用别的角色来进行旁敲侧击地引导孩子进行整理,效果也不错。
指导与调整:
在引导孩子整理玩具时,还需要利用家园共同来完成这项任务,因为在幼儿园培养的好习惯,如果在家里不一致,那孩子在收拾整理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只有我们双方教育一致、教育同步,才能让孩子的整理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孩子将来也会在幼儿时期养成的好习惯而终身受用。
角色游戏时,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来观察孩子,观察分析孩子的游戏,也是组织领导好游戏的重要一环,只有观察的仔细,教师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让他们玩得自由开心,并能遵守规则。在游戏中
------政府部门网站------
------教育资源网站------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
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学习平台
江苏教师教育
学籍管理系统
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宜兴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无锡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教育网站------
------其他网站链接------
宜兴文明网
学生医保系统
电子邮件:
地址:宜兴教育网信息中心
Copy Rirght (C)
宜兴市电化教育馆 ALL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江苏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幼儿园网站>>
>>正文内容
浅谈小班娃娃家游戏的教育价值
发布日期:日&&&&点击次数:
&&&&作者:王英红&&&&来源: 本站原创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要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而且在情感上有较大的依赖性。因此,创设自由、安全、宽松、舒适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学初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娃娃家、美工区、建构区等游戏区域,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有时,手中的一个娃娃就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娃娃家游戏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着较大的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稳定焦虑情绪。
开学初孩子们从不同的家庭来到了幼儿园,由于年龄小,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当他们突然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群体时,内心就会失去安全感,变得孤独和恐慌,往往会哭闹不止。这时老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逐步建立对老师和幼儿园的亲近感。因此在创设娃娃家环境上我们力图再现家庭的生活场景,突出&家&的真实感、温馨感,让孩子找到家的感觉
在娃娃家,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颖、童趣的玩具,如会发声响的娃娃、电动小汽车、厨房用具,床、餐桌椅以及糖果等。孩子们看到这么多玩具,立即被吸引了,暂时忘记了恐惧和焦虑。芝芝是我们小朋友中哭的最凶的一个,从她妈妈手里接过来时,她又是踢,又是抓,无论你说什么,她都不听,闭着眼睛一个劲地叫,本来嗓子就是沙哑的,加上一叫,更加让人听了心疼。后来我就抱着她来到娃娃家,让她观赏娃娃家的玩具,当她看到那么多的布娃娃时心动了,忍不住想去抱布娃娃。我鼓励她选一个喜欢的布娃娃抱在手里,并引导她和布娃娃说说话,一会儿她的情绪就稳定下来了,不再大哭大闹的,只是偶尔抽泣一下。
二、提高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里的大人都以他为中心,什么都包办了,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到幼儿园来后,要上厕所了,裤子不会拉;要吃饭了,调羹不会抓,有的甚至直接用手抓了饭往嘴巴里送,嘴边上,台子上到处都是;有的索性就不吃,等着老师喂。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遵循3~4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重视在游戏活动中的渗透教育,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不经意间习得生活技能,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
在孩子基本适应幼儿园生活后,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在娃娃家逐渐增加了一些喂娃娃吃饭,给娃娃夹夹子,哄娃娃睡觉、给娃娃穿衣服、扣纽扣等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这些生活技能。刚开始,老师没指导怎样给娃娃喂食,很多孩子就直接用手抓了许多食物塞到娃娃的嘴里,地上、桌子上撒了一大片。我用娃娃的口吻对孩子说&我嘴巴里的饭太多了,放不下了&。他们马上就知道要少舀点食物到嘴巴里。在不断的游戏中,他们掌握了握调羹的方法,知道饭要一点一点的喂到娃娃的嘴里。自己吃饭的时候,他们把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运用了过来,学会了使用调羹,学会了吃饭,撒饭粒的情况明显好了许多。
三、激发探索欲望。
新《纲要》指出要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建构知识。小班幼儿正处在&我自己来&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娃娃家游戏提供适合幼儿探索的条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和探究,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勇于尝试,克服困难。
在喂娃娃时,我们准备了各种大小、质地不一样的调羹,有小朋友平常用的,有用雪碧瓶自制的,还有舀调料的塑料调羹。食物也是不一样的,有元宵,米粒、豆子、面条等。孩子们刚进入区域时,随便找了一个喜欢的调羹和实物就去喂娃娃了。这时,拿不同小勺的幼儿就发现了不同的情况,有的娃娃肚子里装满了食物,吃得饱饱的,有的娃娃肚子里只有几粒米,而桌上、地上却撒了一地&&于是,在这个问题出现后,我及时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特别是那些喂得好的小朋友:&为什么同样是吃饭,有的娃娃吃饱了,有的却没有吃饱呢?&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很快发现了勺子的不同,以及娃娃嘴巴的大小不一样,那些喂不到饭的娃娃不是因为嘴小用了大勺,就是因为勺子的质地不一样,所以盛的食物也有多有少。于是通过接下来的多次尝试、操作,他们渐渐地发现用吃饭的调羹是最合适的,雪碧瓶做的调羹太软,食物容易撒,舀调料的调羹太小,只能装几粒米。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喂娃娃吃饭,而且在使用勺子的过程中体验了游戏探索的快乐,从而激发了他们下次活动的热情。
又如米本来是我们放在娃娃家喂食用的,孩子们不满足就这样把米放在锅里烧,有的把米装进了饮料瓶,不停的摇晃,聆听米粒发出的声音,有的用调羹在米里面舀来舀去,有的直接把杯子里装满米从高处倒下来&&看到孩子们这么爱玩米,我们增添了几个大盆、塑料管、漏斗等材料,孩子们玩的花样更多了,发现的现象也更多了,他们通过尝试发现倒米时用漏斗装好了,米就不掉到外面来了;把大瓶子里的米倒到小瓶子里,大瓶子里还剩下很多米等等。在一次探索瓶子里的米什么时候不响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秘密。那天贝贝在瓶子里装了些米摇晃起来,我就问他:&你知道瓶子里的米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吗?他一边摇,一边看着瓶子,他发现米在跳舞,我又引导他思考米什么时候就不跳舞了,他就开始往瓶子里装米,装一会摇一下,直到把瓶子里全部装满了米,我们都以为瓶子里不会有声音了,可贝贝一摇瓶子,瓶子里还是发出了声音,我当时也迷糊了,怎么会,打开瓶子一看,原来刚才满满的米一摇以后变浅了,又有空隙了,我们把米重新装满,再摇,还是和前一次一样,反复操作了几次,才彻底听不到声音了。
米在幼儿的手里玩出了多种花样,他们在一次次的游戏中,充分感受着玩米带来的乐趣,同时在游戏中,又满足了他们好奇的心理,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使娃娃家活动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
四、培养良好品质。
同伴间的友好交往,合作,交流,分享,谦让等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培养和内化,将有利于他们成长为具有良好适应性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而如今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无同伴与他玩耍,无弟妹要他照顾,父母以他为中心,家中东西也是任他选用。有些父母不太注重幼儿的情感、社会性教育,只注重智力开发,迁就幼儿的不正确行为,甚至向幼儿灌输利己的观念。在这种环境下的幼儿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只能使他们独占意识日益膨胀,再加上他们缺乏集体共处的经验,不会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不愿与同伴分享玩具,在游戏中不守规则,不懂得谦让等。这就更需要我们对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1、让孩子学会谦让。
刚开始,孩子玩娃娃家游戏时,常常会争抢娃娃,谁也不肯让,每个幼儿都一个劲的叫着&是我的,是我的&。我就以娃娃的口吻说:&我疼死了,你们要把我的手拉断了。&一听这话,孩子的同情心油然而生,立即松开了手,可他们又实在想玩这个娃娃,我就引导他们通过扮演角色,一个烧菜,一个抱娃娃。他们很乐意地就接受了这个建议,互相谦让着对对方说&娃娃给你,我去烧菜。&这样,争抢的两个孩子马上投入到游戏角色的扮演中,爸爸在厨房里烧菜,妈妈抱娃娃。吃饭了,老师以游戏的口吻说:&妈妈抱了半天娃娃,很累了,把娃娃给爸爸抱,休息一会儿吧。&在这样的情景下,孩子很大方的把娃娃给其他幼儿了。经过几次经验的积累,他们再也不会为了一个娃娃或者工具抢来抢去,知道可以分工,轮流玩。
2、学会关爱。
娃娃家游戏是一种角色游戏,涉及各种角色的扮演和交往。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扮演爸爸、妈妈,模仿着大人的举动:给娃娃穿衣服,喂食等。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他们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们的爱,内心自然地萌发了关爱他人的情感,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经意地站着给他们讲故事、弹琴,细心的孩子会端来椅子,说&王老师,你坐。&有的孩子哭了,他们会用手帕给他擦眼泪,叫他别哭,妈妈一会就来接等等。
&&& 这种关爱他人的情感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们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获得的亲身体会,有利于他们成长为具有良好品质和社会交往的人。
3、学会分享。
分享是幼儿将自己的物品与别人一同使用、体验的行为。分享观念,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刚开始玩娃娃家游戏的时候,孩子们都是抱着自己带来的娃娃游戏,不愿意给别的小朋友玩。在学习完歌曲&找朋友&后,我乘机引导他们思考:&娃娃也想找很多朋友做游戏的,怎么办呢?&在我的启发下,小朋友知道了把自己的娃娃给别的小朋友玩,娃娃就找到了新朋友,自己也找到了新朋友。他们不再抱着自己的娃娃不放,愿意主动地把自己的娃娃给别的小朋友玩,尤其是看到哪个小朋友来园哭了,他们会很快的把自己的玩具送给他玩。玩喂食游戏时,他们也不再把一大盆的食物抢在自己面前独玩,能几个人共用一份食物。
五、巩固知识经验。
在幼儿期,孩子获得的经验是整体的,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角色的扮演,都能获得有关的感性经验,从而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
例如我们在玩娃娃家游戏时,给幼儿准备了很多自制的雪碧瓶宝宝和宝宝们喜欢吃的各色事物。这些&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雪碧瓶宝宝和鲜艳的事物很快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于是,我们追随孩子的兴趣,请他们给这些宝宝喂食。刚开始,老师不提要求,让幼儿自由地玩喂食游戏。过一阶段,老师引导幼儿说:&瓶宝宝喜欢吃和自己一样的食物。&小朋友就有选择地进行喂食。在快乐而轻松的喂食活动中,孩子们获得了颜色匹配的数学知识。它不仅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能力、不同的幼儿作出不一样的指导,同时在指导的过程中又使集体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游戏中得以复习和提高,从而让孩子获得愉快情感的体验,轻松获得知识经验。
又如在学习大小匹配时,我们又在娃娃家准备了大小不一的两种瓶子,让孩子通过给瓶宝宝戴帽子等活动,学习对应。
这种快乐的娃娃家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幼儿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桥梁,更是他们获得感性经验的有效途径。
总之,娃娃家游戏是对小班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娃娃家游戏,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幼儿园版权所有
邮编:21313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赵家村94号&& 电话:5
苏ICP备号 &&&&技术支持:小班“经典角色游戏”
――“娃娃家”一年间观察记录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尤其是小年龄幼儿。她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和未来社会角色交往以及未来社会角色情感的初步体验。在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表现,如各种语言、动作、形象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孩子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
角色游戏同时也是较难玩“好”的一种游戏。对于刚进入集体社会的上小班幼来说,脱离了原本独个的生活方式,进入一个集体小社会,一方面孩子们生活经验缺乏,另一方面则是难以掌握所表演的社会角色,如营业员、医生、理发师等的行为、语言乃至社会义务。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启蒙老师。所以,孩子们最先熟识和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对角色身份的体验也就是从爸爸妈妈开始的。幼儿体会不同身份的角色,最早最多从“娃娃家”开始,“娃娃家” 游戏堪称是学前教育中角色游戏中的“经典”。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当爸爸妈妈的角色,很自然地去模仿爸爸妈妈的言谈举止,学习他们的日常行为,将自己理解的爸爸妈妈形象表现出来。这就是孩子们对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而这初步体验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正因如此,幼儿教师就更应该重视角色游戏的指导,为孩子们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的将来充当真正的社会角色打下基础。以下截取所带教小班一年间10个主要时间段的游戏观察记录:
★案例一:相亲相爱一家人
观察时间:小班第一学期
游戏背景:
娃娃家是学前前儿童喜欢并善于模仿学习的角色游戏。2-3岁的托班孩子,在游戏表征上水平大都只是停留在摆弄玩具上,进入小班了,为了丰富游戏的情景,教师增加了角色的扮演(爸爸、妈妈、姐姐、宝宝等),孩子们对此非常的感兴趣。
游戏行为实录:
俊俊和馨馨在娃娃家玩,只听见 “哇”的一声,闻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俊俊哭了,我走上前问“俊俊,你怎么啦?”、“她抢我的煤气灶。”俊俊指着馨馨说。“馨馨你为什么要和他抢东西呀?”、“他不把煤气灶给我烧菜呀!”、“你们今天在娃娃家里做什么”、“我当的妈妈,我当的爸爸”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要不要抢东西的呀?”他们两个直摇头,“对呀,爸爸妈妈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你们今天当的是爸爸妈妈,所以也要相互谦让,好吗?”他们俩听了以后使劲地点了点头。
游戏行为反思:
进入小班集体生活才一个月,大多数幼儿刚刚开始接触角色游戏,所以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而且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但是一
旦他们真正玩游戏的时候又经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当幼儿之间出现共同争夺某一件他们共同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于是就出现了“爸爸”和“妈妈”争夺东西的场面。
指导与调整:
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提醒幼儿,生活中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做的?宝宝又应该怎么做?宝宝可不可以碰煤气灶?爸爸、妈妈能不能抢东西?经过我们的多次提醒,幼儿间争抢的行为慢慢少了。
★案例二:宝贝一家亲
观察时间:小班第一学期
游戏背景:
角色游戏是小年龄孩子表现生活的游戏,在游戏中可以产生许多的互动。今天的角色游戏开始了,琪琪和楠楠来到了娃娃家,戴上了妈妈和哥哥的牌子。“妈妈”抱起了娃娃,给小床整理,哥哥则在一边看着,一会儿帮忙,一会儿进入厨房,开心的玩起了“过家家”游戏。
游戏行为实录:
“我是妈妈,你是哥哥,妈妈给宝宝穿衣服,你自己到厨房里去烧饭好吗?”妈妈琪琪对哥哥楠楠商量道。“我不会呀,烧饭应该是妈妈的呀。”哥哥楠楠显然很不愿意。妈妈说:“我们是一家人呀!我现在没空啊,我要给宝宝穿衣服,她要上学了呀。”“那等爸爸回来烧嘛!(扮演‘爸爸’的孩子正好去吃饼干了)。”我上去参与他们的游戏:“我来做客啦!好饿呀!”。妈妈和哥哥开始愣在那里,后来哥哥反应快让我请坐。“妈妈”这时也停止整理,来到厨房胡乱的抓起一个水果和一种蔬菜就放在小碟子里给我示意让我吃,还提醒我说:“这些是假的,不能放在嘴里吃的,要假装吃。”我笑着做了一个假装吃的动作:“啊呜、啊呜”。我请妈妈和哥哥也坐下,大家一起笑着“吃”东西了。
游戏行为反思:
3-4岁的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十分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得行为习惯。例如:模仿爸爸妈妈照顾宝宝得样、烧饭的动作等。一般孩子认为烧饭是妈妈的事情,所以当妈妈提出让哥哥做时,哥哥百般不情愿。这样就容易在游戏中产生冲突,将游戏僵持。教师适时的进入,可以帮助幼儿缓解矛盾,以自己小客人的身份提醒和丰富游戏情节。
指导与调整:
这个阶段幼儿年龄小,虽然容易将假想和实际相混淆,把一些娃娃家的造型逼真的玩具当作真的放入口中。但随着生活经验的逐步丰富,一些孩子也意识到这是游戏,是假的食物(游戏中妈妈提醒我不能吃是假的)。在游戏评价中,老师可以提醒幼儿:不能把玩具放入口中,即不安全又不卫生。
★案例三:孤单的小馄饨
观察时间:小班第一学期
游戏背景:
角色游戏是幼儿较喜欢的一种游戏。她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和未来社会角色交往以及未来社会角色情感的初步体验。在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表现,如各种语言、动作、形象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孩子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因此,师就更应该重视角色游戏的指导,为孩子们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的将来充当真正的社会角色打下基础。
游戏行为实录:
珊珊拿着锅子和勺子十分投入地在煤气灶上烧着饭菜,不一会儿,就看见在锅子里装满了小小的五颜六色的塑料积木。“吃饭了”她把香酥纸做的小馄饨放在小碗中。放了几个还不满足,乐此不疲地又用小碗盛了饺子、汤圆,小小的桌子上放满了食物。这时,坐在一旁的“姐姐”静宜说“娃娃要吃奶了”,马上拿来一个大的奶瓶,端坐在垫子上,一手抱着娃娃,一手轻轻的将奶瓶朝娃娃嘴里送。珊珊叫她来吃馄饨,静宜没有理会,继续喂娃娃。珊珊只能自己管自己吃。“爸爸”旭捷则自顾自的摆弄饮水机。
游戏行为反思:
3岁左右的幼儿发展特点是自我意识萌芽,直觉行动思维,注意不稳定。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和游戏的内容是模仿真实的生活实践,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而且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可在游戏活动中,三个带着角色身份的幼儿独自行动,各自管各自烧饭或喂娃娃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才开始分工合作烧饭和菜、喂娃娃吃饭,可见幼儿的合作意识不强。因此在初期的交流分享中,以教师示范,孩子模仿为主,促进和激发幼儿的简单合作意识。同时在摆放材料上需要考虑投放一些半成品,促进新的游戏情节发生,提高合作的频率。
指导与调整:
游戏中,教师以客人角色的身份进入到游戏中,珊珊笑眯眯地做开门状。教师说:“谁在烧饭呀,菜怎么这么香呀?”珊珊连忙很自豪的说:“这是我烧的饭菜”!教师接着说:“我是小客人,我带来了汉堡包,我们一起吃饭吧!”就这样,大家围坐在一起,兴高采烈的做出吃的模样。
★案例四:快乐的果果
观察时间:小班第一学期
游戏背景:
娃娃家游戏已经开展了大半个学期了,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经积累了一些零星的娃娃家游戏的经验,她是很多孩子喜欢去的好地方。孩子们在娃娃家中尝试着扮演各种
不同的角色进行游戏。从最初的分配角色要引导孩子认识娃娃家的格局布置和角色任务,再到过程中的指导和教育孩子材料整齐收放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都预示着孩子对角色游戏的不断了解,从“喜欢玩”转化成“有角色的玩”。
游戏行为实录:
天天吃完点心就急着去了小阁楼,他带上了爸爸的牌子将烧饭的材料全都拿出来,自言自语的说:“我今天要给烧许多好吃的菜。”说完就开始动手烧起来了。果果觉得无所事事,她今天是姐姐,看到有“爸爸”在烧饭了,没有事情做了,就站在阁楼角上和下面的孩子打招呼。我进入娃娃家,看到小床上的若干娃娃和衣服比较凌乱,就建议她去洗一洗,晒一晒,顺势模仿了洗衣机洗衣服的动作。果果果真也将一件件的衣服拿出来,挂在衣架上。做好后,她跑到爸爸那儿一起端饭菜。我以“阿姨”的角色表演给他们看如何做一个小客人,游戏结束时和他们一起参与整理。
游戏行为反思:
1、一段时间的开展,孩子们对娃娃家的游戏已经比较了解,但孩子们的游戏行为似乎只局限在给娃娃烧菜、给娃娃洗衣服,晾衣服等。没有了更多的发展。有的只是停留在摆弄材料上,例如果果一开始的行为。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她也觉得理所当然的开始和结束,没有进一步的情节发生。因此教师在观察和指导中要有提示,有重点,并且以鼓励为主,进一步引导孩子了解不同的角色。
2、小班孩子喜欢模仿,我们老师都是孩子模仿的镜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教师要多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就像今天,老师的参与使孩子变得积极了,教师的示范和引导给孩子树立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愿意学着积极参与。
指导与调整:
进行娃娃家角色游戏的模拟展示,让孩子们能够在观看、讨论、尝试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案例五:凌乱的娃娃家
观察时间:小班第一学期
一月份 游戏背景:
娃娃家游戏深受大家的喜爱,可是每一次玩好后,里面都是乱七八糟的,有的孩子将材料搬到东搬到西,一些材料因此散乱不堪。等到游戏结束,有时顾不上整理好就匆匆下楼,弄得娃娃家每次都要再次回头整理并且花上好长时间。
游戏行为实录:
这次游戏时,晨晨和静静当了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他们将灶头、碗等从厨房搬到了房间的床上,弄得家里很脏。我就扮成奶奶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我说:“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么乱?”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以奶奶的口吻说:“奶奶和你们一起整理,好吗?”孩子们很想在我面前表现,静静说:“我会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班娃娃家游戏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