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业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但更偏重农学,请问我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浅析,农业基础论文范文-千寻学术网
千寻学术网真诚为您服务! |
| 收藏本站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浅析
摘要:农业是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和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政府积极致力于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和法规,农机化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业机械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 中国政府&&& 发展
一、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建立了农业机械体系,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有较大进展,但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未能实现。
  (一)农业机械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新中国建立之际,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农机制造以地方为主的方针”,各地大搞农业机械工业。到1979年,全国已建立县和县以上农业机械制造厂2327个,农业机械修造厂2386个,从而基本上建成了农业机械制造、维修、配件生产大致适应,门类比较齐全的农业机械工业体系。与此同时,建立了包括农业科研、鉴定、推广、培训、供应、维修等比较齐全的农业机械化支持保障体系。到1980年底,全国各省、市(地)、县均设有农业机械管理机构,每个县均有农机修造厂,50%的公社和20%的生产大队建立了农机维修点,公社农机管理站4.31万个(占全国公社数的80%),形成了覆盖全国、遍布城乡、比较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支持保障,为农业机械使用提供及时、方便、可靠的服务。
(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提高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农业机械动力很少,仅18万千瓦(见表1)。到1980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4746万千瓦。每万公顷耕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5台,小型拖拉机189台,农用载重汽车13.5辆,灌溉动力机械570千瓦。
表1:中国农业机械动力增长情况
单位:万千瓦、万台、万辆、万部、万艘
农机总动力&& 大中型拖拉机&& 小型拖拉机&& 机引农具&& 农用汽车&& 渔业机动船
18 &&&&&&&&&&&―* &&&&&&&&&&―* &&&&&&&&&―* &&&&&&&―* &&&&&&&&―*
121&&&&&&&&& &1.5 &&&&&&&&&&―** &&&&&&&&&―**&&&& &0.40 &&&&&&&&―**
―**&&&&&&&& &5.5 &&&&&&&&&&0.1&&&&&&&&& &19.2 &&&&&&0.82 &&&&&&&&0.15
1099 &&&&&&&&&7.3 &&&&&&&&&&0.4 &&&&&&&&&&25.8&&&&& &1.11 &&&&&&&&0.57
2165 &&&&&&&&&12.5 &&&&&&&&&7.8 &&&&&&&&&&34.6 &&&&&&1.56&&&&&&& &0.78
7479 &&&&&&&&&34.5 &&&&&&&&59.0 &&&&&&&&&&90.8 &&&&&&3.96 &&&&&&&&1.42
11750&&&&&&&& &55.7 &&&&&&&&137.3 &&&&&&&&&119.2 &&&&&7.38 &&&&&&&&&4.72
14746 &&&&&&&&&74.5 &&&&&&&&187.4 &&&&&&&&&136.9 &&&&&13.47 &&&&&&&&6.10
19496 &&&&&&&&&85.4 &&&&&&&&329.8&&&&&&&& &123.5&&&& &34.92 &&&&&&&&14.30
26575&&&&&&&& &87.0 &&&&&&&&595.8&&&&&&&&& &97.1 &&&&&59.14&&&&&&& &26.50
28708 &&&&&&&&&81.4&&&&&&& &698.1 &&&&&&&&&&97.4 &&&&&62.44 &&&&&&&&32.10
36060&&&&&&&& &67.0 &&&&&&&&863.3&&&&&&&&& &99.0 &&&&&79.40 &&&&&&&&37.68
42016 &&&&&&&&&&68.7&&&&&&& &1047.8 &&&&&&&&&112.9 &&&&87.60 &&&&&&&&&39.88
44900&&&&&&& &&72.1 &&&&&&&&1136.0 &&&&&&&&&129.4&&& &90.11 &&&&&&&&&&40.11
注: *表示忽略不计, **表示没有找到相应的统计数据。
  (三)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
  年,中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种植业机耕、机播、机收水平,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达到63%,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达到24.7%,机收面积占收获面积达到15%(见表2)。1980年农用动力中,人:畜(头):机(千瓦)的比例,从1965年的100:18:4.6变为100:16:47,畜力相对减少了11%,机力增加了10倍以上。总体而言,到1980年,机械拥有量中的不少指标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但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等指标都比原定目标相差甚远,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落空。
表2:种植业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变化情况
单位:万公顷、%
项目 机耕 机播 机收
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 面积& 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 面积& 机收面积占收获面积
18        
33.3 &&&&&&&&&&&793&&&&&&& &5.20 &&&&&&&&&&&233 &&&&&&&&&1.5
42.4&&&&&&&&& &1560&&&&&& &10.90&&&&&&&&&& &433&&&&&&&& &3.1
38.5 &&&&&&&&&&1360&&&&&&& &9.40&&&&&&&&&& &507&&&&&&&& &3.5
46.7&&&&&&&&& &1693 &&&&&&&11.70 &&&&&&&&&&&780&&&&&&&& &5.4
56.3 &&&&&&&&&&2000 &&&&&&&20.04 &&&&&&&&&&1113 &&&&&&&&&11.2
60.7 &&&&&&&&&&3565 &&&&&&&23.4 &&&&&&&&&&&2135 &&&&&&&&&14.0
63.0 &&&&&&&&&&3836 &&&&&&&24.7 &&&&&&&&&&&2343&&&&&&&& &15.0
(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加 。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从5.50亿千瓦增长至7.26亿千瓦,拖拉机保有量由1405.5万台增长到1728.3万台。2006年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67.6万台,比上年增长20%;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5.6万台,比上年增长17%;水稻插秧机保有量11.2万台,比上年增长40%。高性能、大马力和复式作业的农业机械保持高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见图1)。
&& 图1:农业机械装备对比
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2006年,我国机械化耕地、播种和收获总面积达到23.4亿亩,作业水平分别为52.1%、32.4%和25.2%,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8%,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在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机播和机收水平均超过80%,基本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栽植和收获水平分别为10%和40%,玉米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58%和5%(见图2)。
&&&&&&&&&&&&&&&&&& 图2:小麦、稻谷、玉米机播和机收水平对比
二、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
经过农机行业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耕作机械业已具有了很大的规模,并拥有了种类较为齐全的产品系列,能较好地满足农业生产和用户的要求。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受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机化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经费不足、研发能力薄弱。前几年当农业机械化发展处于低潮期时,一些农业院校和理工大学里的农机院系相继缩编与转向,使得坚守农机研发这块阵地的人员越来越少,造成农机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薄弱。与此同时,国家级农机研究单位由于受到经费不足、人才流失等因素的制约也难以有所作为;农机企业特别是耕作机械企业因规模小、利润低,大多数也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因此导致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究日益被弱化;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失去了基础;新产品与新技术研发滞后。而新的种植技术与耕作方式所需耕作机械技术与产品研发的滞后,又直接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二)我国耕作机械的技术、产品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单一机械技术与国外液压、气动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的差距;二是我国手动、半自动机械技术与国外全自动、遥控、信息化技术的差距;三是我国中小型、单一功能与国外大型、联合与复式作业机械的差距;四是我国初步替代人工作业机械与国外作业高质量和操作舒适化的差距;五是我国普通机械制造工艺装备与国外激光切割、柔性加工等先进装备的差距;六是我国单一钢铁材料与国外金属、塑料、橡胶以及特殊钢材的差距。
(三)制造和装备技术落后,生产集中度和产品科技含量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老牌的农机企业负担日益加重,由于日益暴露出来的弊端,使农机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结构散乱,分散严重,生产集中度低,这无疑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也限制了企业装备和制造技术的提高。生产的农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不能形成更高的附加值,也就提高不了经济效益。
三、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之我见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即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对服务业不断增强的依赖促使服务业越来越发达;农民追求规模效益和技术进步带来的超额利润的冲动越来越强。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农机化事业发展也会出现三大发展趋势:农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机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农机服务组织形式越来越趋向多元化。适应WTO给我国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带来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从政策、投入和科技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引导,创造一个农业和农机化发展的优化环境,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一)政府大力推进农机化
强化政府部门引导、服务和调控职能,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目前,农机购置补贴是推进农机化快速健康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产业促进政策。政府要通过购机补贴政策进行产业宏观调控,用补贴增量调整农机存量结构,用集中招标方式调控产品价格,用选择补贴对象的方式推进农机服务专业化,用选择补贴机具种类方式促进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用调整补贴实施范围方式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用实施补贴目录方式扶优扶强企业。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机具购置补贴金额达到12亿,补贴区域覆盖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补贴机具种类增加到7大类24种,玉米收获机械、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补贴试点逐渐扩大,启动花生收获机械补贴试点,县均投入规模扩大,适当向粮食大县和农牧业大县倾斜,提高单机补贴额度,并适当提高血防区农机补贴的比例。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加强配套法规及地方法规建设,逐步完善购机补贴、燃油补贴、信贷税收、机耕道建设和科技攻关等扶持发展政策。
(二)农机企业要在农机市场上发挥自己的自然优势和社会优势,确定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农机企业参与市场活动,在市场竞争中要取得主动权,必须依据市场营销环境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科学而合理地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和努力目标。尽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老产品改进的同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采取强强重组,保持清醒的风险意识,提高整体竞争力。以人为本,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学研结合为模式,全方位推动农机工业的发展。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融资渠道,加快企业发展。遵纪守法,遵守WTO组织原则,有理有节,以诚信待人。
总之,加入WTO后,农业对农机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指导实践,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充分利用加入WTO对农机行业发展有利的因素,尽可能避免和克服不利因素,适应变化,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强抓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这一先进生产力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步伐,努力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学桐,李冬茹,何文立,等距世纪农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
2.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行业发展部.CIMT2001巡礼[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3):18-20.
21:17:58 | googcc
网友评论:(审核后显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团结、稳定等内容的评论。
3、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4、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5、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 ? ? ? ? ?
Copyright & 千寻学术网 版权所有 TEL:400-669-1977您的位置:
考研中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属于农学还是管理学
分类:考研更新时间:
1、考研中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属于农学。
2、考研中农村与区域发展硕士的专业代码是095110,所以是属于农学。
3、区分学科看专业代码。管理学的专业代码前两位是12。
与考研中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属于农学还是管理学相关文章
02-0702-0702-0702-0702-0701-1501-1501-15
上一篇: 下一篇:
11-1611-1611-1611-1611-1611-1611-1611-16
考试答疑微信
版权所有 深圳市诺达教育有限公司 (C) www.the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3TOP热门关键词
专题页面精选
北京农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农村区域发展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学科:管理学  门类:农业经济管理类  专业名称:农村区域发展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
北京农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农村区域发展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学科:管理学  门类:农业经济管理类  专业名称:农村区域发展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ZF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村区域发展和当代农村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农村发展调查分析、规划设计、实施、调控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农村区域、社区发展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当代发展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包括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人类学及发展管理等范畴在内的综合的分析方法;  3.具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农村区域、社区分析、规划、计划实施、监测和评价等方面的技能;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当代发展学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普通发展学、农村发展学、农业经济管理
  主要课程:农业概论、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人类学、发展社会学、发展经济学、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村发展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5--2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学高端版」APP:随身顾问,立即就学!
期刊投稿----核心期刊编辑帮您了解投稿、审稿规则,提高投稿命中率!
考研咨询----国内经管名校研究生,为您解答疑惑、分享经验!
高考择校----高校老师为您介绍学校、专业情况,助您成功选择理想大学!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