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而言,是挑战大于机遇还是机遇大于挑战”我

火热活动进行中
当前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3-09-10 22:05:01
阅读(4243) /
大学生毕业遇到的头等大事是就业。如何理性认识求职过程的挑战与机遇,也就自然地成为求职心理准备和求职实务准备的首要问题,因此,理性认识大学生求职挑战与求职机遇所面临的就业市场的现实状态,就业期待欲望的意义、就业人文素质的作用,不仅是大学职能部门应尽的教育职责,也是推进我国高级人才市场良性培育和高级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1& 就业岗位与毕业人数差距太大
大学生是高知识、高素质的代名词,从事技术含量高、薪酬理想的工作本应该理所当然,为什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如此堪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比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大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增大。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2003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达212万,2004年达280万,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人数达到了338万人。2006年的大学毕业生比2005年增长20%左右,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足足增加了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保守估计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600万。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数,以及正在发生的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形势可用“严峻”二字形容。 
2&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 热门专业是社会的焦点问题,社会的需求量大,工作岗位较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然而,当大多数人都被此吸引的话当,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太多,已经超过饱和。这是热门专业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 3& 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
除了热门专业的扎堆现象外,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的毕业生把外企当作就业首选的百分比高达29.85%,将近三分之一。其实,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还有15.2%的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的首选单位,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很多。因此,此类地区成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如西藏、新疆等地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是一个很具潜力的人才容纳市场。
4& 企业选人挑剔
  在扎堆现象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一方“就业难”,而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仿佛是悖论。其实不然,好多企业虽明知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因为他们看多了应届生的牢骚、困难,企业在培养这些大学生的同时不但要教他们做事,还有教他们做人。这是值得应届毕业生思考的问题,怎样提高自身水平,出类拔萃,赢得广泛赞誉。 
5& 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正是因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以高素质高水平知识分子自居,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希望自己的薪水能够很理想,能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丰富的理论基础加上经验实践才是企业和社会需要的。这就像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一定是通过实践、身经百战后磨出来的技能和本领。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未必有实践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真要上战场的时候,还得从基础的士兵做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期望太高、自以为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现在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了,这是被残酷的现实压迫下的结果。
6& 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几大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还有,城乡区别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大学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大学生毕业遇到的头等大事是就业。如何理性认识求职过程的挑战与机遇,也就自然地成为求职心理准备和求职实务准备的首要问题,因此,理性认识大学生求职挑战,所面临的就业市场的现实状态,就业期待欲望的意义、就业人文素质的作用,不仅是大学职能部门应尽的教育职责,也是推进我国高级人才市场良性培育和高级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随着时代发展,便出现了人才大量需求的转变、择业门路的拓宽、就业指导机构的建立,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大好形势,这为大学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大学生择业打开了绿色通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第一、我国经济将保持又好又快发展,这对全社会的就业来说,是有力拉动。
第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稳定发展。
第三、建设创新型国家,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用武之地。
第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第五、广大高校质量工程实施将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第六、就业促进法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法律保障。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自觉和不自觉地卷入了各种形式地激烈竞争中。又由于去年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许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了重挫。对于我国同样也不例外,大多数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式。许多中小型企业都纷纷裁员。因此,就业的心里紧张,挫折感在人们心中激荡。面临着求职重大问题的考验,在心里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大学生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1、出国留学的人大量回国,对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4年至2006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07年与2003年相比,已经增长一倍多。从2003年的2.01万人增加到4.4万,而2008年已经突破5万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留国人数回国的趋势将不断加。
2、随着我国研究生招考人数逐渐增加,大学毕业生在学历上的优势逐渐消失。2004至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人数分别为27.49万,32.494万,34.4万和36.4万,研究生招生人数将会逐年增多。
3、普通高校毕业生还面临与重点院校、名校毕业生竞争。
4、大学生还面临失业人口的竞争。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004年为800万人,2005年增长到827万人,2006年继续增加到839万,2007至2008年,失业人员继续增加。
大学生如何取得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实力
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是自身出类拔萃,赢得广泛的赞誉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下闯出一片天地。
在校期间:
1&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例如成为红十字会员、青年志愿者、参加社会义工等工作,这类工作一方面能展示你健康积极的心态,表现你有一颗愿意帮助他人的心;另一方面也能培养你具备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
2& 参加一些公司的大型活动
现在许多大公司都开始把各类宣传活动转移到消费者身边。这类活动多为临时的,需要大量的短期工作人员,作为课程不是很紧张的大学生,可考虑去参加一些这样的商业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大学生可充分感受到企业化事务安排的计划性和流程的系统性,事件计划与实践参与之间的紧密关系和差距分析,还有机会参与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并尽可能与企业工作人员对接触,感受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处事方法。
3& 给身边有正式工作的熟人当助理
无论是亲戚还是好友熟人,必定有些人已经工作了,你可以主动承担他们的部分事务。这样,以后在简历中述说就可以说曾经担任过某某企业某某管理人员的助理。
除了上述三种办法提前接触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外,大学生还应该早早向身边人学习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A;思维方式的不同;B、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C、关系处理方式不同;D、利益认定的不同;E、个人利益维护方式不同;F、对待管理者的心态不同;G、个人外在形象处理的不同;H、企业型组织和学生型组织的不同;I、书面表达方式的不同。
在了解到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之后,还要进行总结和整理,并在其他工作中验证和运用,已得到进一步强化。
4& 合理规划自身职场生涯,创造上位条件
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首先要清楚了解目前的就业状况及自身专业方向,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定出一个近期目标和中远目标,然后按照计划寻找合适的途径。
勤奋学习切实掌握上岗知识
取得工作经验的途径很多,实习、参加短期经营培训等都是可行的。但选择短期培训班时要注意选择认真负责的学校及好老师。一定不要忘记学习是手段不是目的,选择有实际工作经验能教你实际工作方式及上岗知识,是你一旦找到工作就能用他。
珍惜你的职场贵人
&&&&&&& 职场中最大的挑战并非把工作和事务做好,而是如何将职场人际关系处理好。一个人际关系很好的人,一定在职场中处处得到大家的帮助,经常有人在难题出现时协助他解决。这些帮助我们人皆称为贵人,因为有贵人,我们的职场生涯会变得更精彩。
脚印一串串:
&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64“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我们大学生应该做好什么
- 团学工作 -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我们大学生应该做好什么
&&&&11月30号下午14:00,由共青团成都大学委员会主办、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第25期时事月月谈于学术交流中心一楼展开了讨论。本期的主题是“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
&&&&本次访谈有幸邀请成都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牟新云博士、政治学院赵先明教授,与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涛担任嘉宾。活动有来自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15级16级的三百余名同学参加。
&&&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成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在我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嘉宾们从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给在座的同学们阐释了“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并强调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同学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
&&&&“一带一路”的建设,将会使就业岗位增多,创业机会更大,相关产业的就业岗位也将会大幅增长。而这些行业与建工学院的学子密切相连,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以此为契机,完善自我,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信未来,“一带一路”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就业市场。同时,可以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带来众多机遇,促进大学生不断发展。作为大学生应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来适应市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一谜湄篫忪壠
机遇1入党考公务员的机遇2考托福出国的机遇3考研究生的机遇4进入大型国有企业的机遇5进入外国三资企业的机遇6当大学生村官的机遇7当街委会干部的机遇挑战1 考公务员录取率不高,甚至跳进万人坑2 出国的学费上涨较多3
研究生也有就业难4
进国企要拼爹5
外企开始撤离6
村官位置有限,越来越偏远7 与越来越多的下岗大嫂和退休大妈竞争上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挑战大于机遇 辩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