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手机真的不用关机或者调飞机上飞行模式可以吗吗

飞机上用飞行模式拘10天,还敢任性吗|飞行|手机|飞机_新浪新闻
  一名旅客因为在南方航空的班机上强行使用手机飞行模式被拘留10天,这条消息昨天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有人支持:航班起降阶段,手机等电子设备可能影响安全。有人喊冤:“飞行模式”如果不安全,为什么每部手机都有?南京晨报记者采访发现,美国已经于2013年允许乘客使用手机“飞行模式”,而国内民航界对于到底影不影响航班安全,是否开放,却有不同的看法。
  相关案例
  @@欢乐的云端之上是位在国内民航业非常有名的微博大V。这位南方航空公司的资深机长在2012年12月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今天下午长沙飞温州的MU2641航班,在温州的21号跑道进近(即进入下降着陆程序),五边向台(最后一次调整航向,对准跑道即将落地),一名旅客掏出手机接电话,导致飞机的导航设备受到严重干扰,造成五边进近不稳定,机组及时拉升复飞,后查明原因,控制该旅客,再次进近,飞机安全落地,落地后将旅客交给公安调查处理。
  近日由深圳前往银川的一架航班准备起飞时,一名旅客将手机调成飞行模式使用,乘务员多次解释,他仍拒不关机,甚至爆粗口呵斥机组人员。机长只能报警,该旅客被依法拘留10天。
  飞行员空乘偶尔也会开手机
  [记者调查]
  在很多民航人的微博上,不乏在飞机机舱里拍摄的照片。特别是部分年轻空乘女孩的自拍照,显示出人是在座位上系着安全带,似乎飞机还在飞行或滑行中的状态。
  某航空公司的空乘私下里告诉南京晨报记者,民航总局明文规定,为了飞行安全,航班全程禁止使用手机,在起降阶段也禁止使用各种电子产品。不过总会有个别人悄悄破个例,飞行的时候,开启手机的飞行模式,听听音乐、玩玩游戏放松下。但是空乘们这样做风险不小,一旦遇到严格的乘务长,或是被随机监督的客舱部领导发现,是要被批评甚至处罚的。
  美国已批准手机使用飞行模式
  日,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发布最终调查研究报告,准许航空旅客在飞行中的各个阶段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但必须将设备调至“飞行模式”,新规定依然不允许使用手机的语音通信。这意味着美国的航空旅客未来可以在飞机飞行全程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娱乐活动,而且不受飞行高度限制,这也说明FAA最终认可了电子设备的“飞行模式”并不会影响航班的安全性。据了解,现在美国的航空公司基本上不再要求乘客们在起飞降落时必须关闭手机。
  支持派:飞机厂家都没规定
  @@欢乐的云端之上,虽然给出了开手机可能影响飞机起降的案例,但也曾经发微博旗帜鲜明地支持“在飞机平飞阶段开放使用手机”。
  他的论据非常特别,是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操作手册中,关于《旅客携带的便携式设备引起的电子干扰》一章。空中客车的官方说明是:“就空客飞机上专门的电动飞行操作和发动机控制计算机而言,其工作不会受乘客使用的电子设备影响,这是因为在这些系统中应用了高水平的保护。”“结论是在典型的飞行中,乘客使用的设备干扰ILS航向道的可能性约是百万分之一。空客公司建议在飞机起飞和着陆时不应使用任何便携设备。关于无线电话,空客公司建议禁止使用这类设备。”
  他因此在微博中强调:目前国内法规禁止使用的(手机)飞行模式,大多外航却是允许使用的。造成一些旅客意见很大。“请注意外航要求起飞落地时关机,巡航才允许飞行模式。既然飞机制造商都说只是起飞降落阶段禁止使用手机。国内开放巡航时的飞行模式应是大势所趋。”
  反对派:一旦开放不好控制
  “平飞的时候开放使用手机?”某航空公司江苏分公司的一位飞行员接受采访时,在电话那头连说了几个“绝不可以”!他说,既然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科学研究结论,飞行中开手机会不会影响飞行安全,那么为了百分百的安全,自然是禁止使用手机。反正除了手机,现在平板电脑那么方便,飞行的时候仍然可以听歌看电影。
  更重要的是,他担心眼下国内部分旅客的素质,很可能让“平飞阶段开放使用”变成“全程开放使用”,那样反而会影响飞机最关键的起降阶段的安全。“真要规定平飞阶段开放?所有乘客都会老老实实地遵守吗?别的不说,就现在每次航班落地,要求大家在飞机停稳前不要解开安全带,可哪次不是落地后客舱里响起一片噼里啪啦解开安全带的声音,总有旅客对安全须知置若罔闻,滑行中就急着拿行李!”
  记者 王晟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中美汇率博弈进入新阶段。以往美国施压,我们就升值;现在美国有压力,我们却自行其是,既是大环境的逼迫,也是更自信的表现。当然,矛盾冲突也不可避免。在9月份老大访美前,人民币突然贬值,应该也是精心思考后的结果。
事实证明,成吨的钞票成堆的黄金成捆的虎皮与名画成垛的美玉与象牙以及可以造酒池肉林的昂贵名酒,不过是一场幻影。这种结局,恐怕是他在信奉“金钱至上”这一人生哲学时,没有想过的。如果当初他在面对人生的“第一桶金”时,想过半秒钟,后面的结局,也许就不是这个样子!
阿里与苏宁“成亲”了,有人说是抱团取暖,看来这两家日子都不好过。有人说是逼死京东,纯粹是两个大企业的小鸡肚肠。这种说法,显然属于外行看热闹,都过于天真。阿里与苏宁的合作,可以说是商业形态的一次重大调整,它体现的是两种航母的优势互补。
值此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两部委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确保9月份前将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发放到抗战老兵手中,不仅为那些贫病交加的抗战老兵送去了急需的物质保障,更为他们送上了最渴盼的精神慰藉:他们为国抗战的英雄业绩终于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和褒扬。在坐飞机时 是不是手机开了飞行模式就不用关机?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最好是关机.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飞机上使用手机会影响飞行安全吗?
腾讯较真 | 丁阳
飞机上能不能使用手机?这是个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人们知道的是,国内仍然是“不允许”,而国外却在逐步放开。前几天民航法征求意见稿公布,甚至称机上开手机可罚5万元。这让人们感到非常不解。飞机上使用手机,真的会影响飞行安全吗?“飞行模式”真的就只能徒有其名吗?
查证过程:“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是怎么来的?最初与飞行安全其实没有关系。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这是国人都知道的一个常识。但这个规定是怎么来的呢?自然要追溯到航空技术标准、规则与无线电技术标准、规则的制定国美国。在美国,“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并不是由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首先规定的,而是由无线电监管机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最先出台了限制。1991年的时候,FCC认为飞机上使用手机的影响范围比地面手机的影响范围大,机上使用手机的信号会被地面许多基站都收到,对地面网络会造成干扰,因此明确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1993年,FAA出台了飞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相关规定,“附和”了FCC的规定及理由,原因是认为这样做能预防手机信号对飞机潜在的干扰。但关于这一点并没有明确的研究报告予以支持,所以多年来业界向FAA质疑手机到底会不会影响飞行安全时,FAA都会拿FCC的规定来“挡枪”,但FCC的规定其实与飞行安全并没有关系①。美国当年最早禁止在飞机上使用电话是因为干扰了地面基站,而不是干扰了飞机不过,如前所述,美国是业界规则的制定者,“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这一规定很自然地传到别的国家,中国民航也遵循了这一做法,一二十年后,人们很自然就会认为“飞机上不许使用手机”是因为会影响飞行安全,但实际上对于这点一直以来就是没有定论的。2013年10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已全面许可使用“飞行模式”为了搞清楚在飞机上打电话到底会不会影响飞行安全,FAA近年委托了一个叫做“个人电子产品在民航使用的政策委员会”(ARC)的机构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这个委员会包含了来自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乘客、飞行员、空乘、便携设备制造商等多方面的成员,是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最权威的组织,其撰写的报告就是目前最权威的结论。报告认为,绝大多数商业航班可以承受来自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波干扰,并认为FAA应当开放便携电子设备的使用②。于是,FAA在2013年10月发出了许可:美国的航空公司可以允许旅客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安全使用处于“飞行模式”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PEDs)。这一许可对“飞行模式”的解禁有决定性的意义。2013年11月底,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发出指南允许乘客在滑行、起飞和着陆阶段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随后,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民航部门,都发出了类似许可。值得注意的是,ARC的报告并没有说手机应该调成“飞行模式”。换句话说,报告认为在飞机上即使没有开“飞行模式”,手机正常使用,也不会影响飞行安全。FAA之所以要求手机依然使用“飞行模式”,还是因为FCC的规定。但报告已经建议FAA向FCC好好咨询下,考虑到移动技术的复杂以及缺少手机电波干扰地面基站的事例,当年这个禁令还有没有必要存在,或者可不可以开放其他不影响基站的频段。FCC同样也从善如流,2015年12月公布的一份最新文档中,FCC明确表示基于技术的进步,正在考虑允许乘客在10000英尺以上的飞行阶段使用手机打电话。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只会受到很小的限制③。担心手机影响飞行安全的理由不成立对于国外解禁“飞行模式”,很多人心里还有疑惑。一个主要的理由是“国情”不一样――认为中国人坐飞机不守规矩,山寨机盛行,在国外或许解禁没事,在中国可能就会出问题。甚至一些专业人士也持保留态度,比如东航转型办主任张弛对国内迟迟没有解禁就做出了辩护,“这是因为中国的通信情况比较复杂,三个运营商的电信制式、通信频道均不一样;其次,国内手机厂商众多,一些山寨手机产品是否安全仍需检测;第三,手机用户的素质参差不齐,担心是否会真的将手机保持‘飞行模式’。”仔细考察的话,其实这三个理由都并不成立。打开“飞行模式”其实已经关闭了通信模块,与通信情况复杂不复杂就没有关系了;“山寨机”虽然给人一种不靠谱的印象,但山寨机厂商并没有理由生产“假飞行模式”的手机,况且,山寨机也是可以带去美国用的,美国人都不担心,有什么好怕的;担心用户素质低,不遵守规定开启“飞行模式”,其实也不需要过虑,真要影响飞行安全,手机都不可能带上飞机,就算是现在,把手机打开放在包里,乘务员也没法知道不是?打开“飞行模式”其实已经关闭了通信模块还有人觉得,“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手机有影响,但也没有证据表明没影响”,所以觉得还是禁止比较好。并且认为,虽然现在的禁令并不能阻止所有人都打开手机,但禁止了,至少能防止更多的人打开手机,也比不禁止好。这种看法也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有大量的实验表明,包括手机在内的便携电子设备,由于发射功率太低,不足以影响现代航电系统。而且这种“不知其所然”的安全规定,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就跟许多国人对转基因的莫名恐惧一样。另外,在关于手机干扰飞机的讨论中,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机师或空乘都坚称,听说过甚至是见过手机对飞机的干扰。但这些说法基本是站不住脚的,即便飞行员发现飞机仪器显示得不对劲,也没有办法确认是因为乘客使用手机的缘故,只有程序严格的调查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形成了干扰。但在美国国会的一次听证中,当被问到“是不是没有一种便携装置对飞机的所谓‘干扰’能够重现时”,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总裁亲口证实了这一说法④。慎重很重要,但正如一些论者指出的那样,“连万分之一的风险都不能容忍”的民航安全,也没有必要靠“万分之一的可靠性都没有的谣言”去守护。考虑到机上娱乐将成为一项大产业,中国民航解禁“飞行模式”可以期待8月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本次修订专门增加一章与安全保卫有关的内容,里面提到了手机,将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列入了和“劫持飞行中或者地面上的航空器;在航空器上或机场扣留人质;强行闯入航空器、机场或者航空设施场所,冲闯航空器驾驶舱,强行拦截航空器;非法将武器、危险装置或者材料带入航空器、机场或者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等同样的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罚款金额可以增加到五万元以内。”这仿佛“开倒车”一般的做法,引发了许多媒体和网友的批评⑤。不过修订意见中留了一个口子,具体描述是“违反规定使用手机”,按现行规定就是手机必须关机,但如果规定修改为“飞行模式”下可以使用,那机上使用手机就不会违反《民用航空法》。或许是因为舆论抨击的声音太大,在8月14日刊出的彭博社采访中,中国民航局飞标司运输处处长朱涛表示,“有关方面目前正在推进在飞机上使用电子设备的法律修订工作,这将在今年年底或2017年初完成。”这种做法符合业界的期待,因为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搭乘飞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机上娱乐需求是非常旺盛的。人们希望能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使用WIFI。像东航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每架飞机投入30万元进行WIFI改造,目前已经有40架飞机在飞行时可以使用WIFI,还有70架会在2018年以前配置完成。一旦“飞行模式”解禁,将可以立即投入使用,方便乘客。允许全程开“飞行模式”,并提供WIFI才是潮流但不管怎么说,中国民航解禁“飞行模式”还是拖得太久,在正式解禁之前,舆论有必要积极进行督促。
“飞机上使用手机”影响不了飞行安全,中国民航也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解禁“飞行模式”。
①②&③&④&⑤民&⑥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坐飞机时手机开飞行模式关闭信号也不行吗?必须关机吗?
微信公众账号ZOL问答堂
关注微信,随时随地解答您的疑惑
ZOL问答堂官方微博@ZOL问答堂
关注成功!该问题被回答后,将给您发送站内短信。
您也可以通过关注问答堂微信,及时获得您关注问题的回答。
微信关注问题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飞机上开飞行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