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口玉米种子的玉米多少钱

行业领先的食品资讯网站
┆┆┆┆┆┆┆┆┆┆┆┆┆┆
站点位置: &
【设置字号:大 中 小】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国际玉米价格的最大隐患:中国进口或放缓
9:28:55 中国食品科技网
&&国内玉米库存高企、玉米价格低于替代品的进口价格,市场担忧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消费国的中国未来进口量再度下滑,国际玉米价格由此受到影响。
&&居高不下的玉米库存
&&瑞达期货称,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今年玉米临储收购量近1.2亿吨,预计库存总量逾2.6亿吨,未来去库存压力巨大。
&&据农产品期货网统计,截至8月5日,2016年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开竞拍投放玉米的成交总量为1307.4万吨。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数据显示,5月底开始的国储玉米拍卖火热的形势延续了一个月之后戛然而止,之后的成交率每况愈下,昨日成交率仅为0.73%,而7月26日成交率一度跌至0.21%的冰点。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在年政策粮收购中,黑龙江省的粮食收购总量和政策性粮收购量均创历史新高,主产区粮仓爆满。库存品种主要是玉米和水稻。
&&3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宣布,今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市场担忧未来玉米价格或将持续下滑。
&&根据中国农业部信息,预计今年玉米调减面积或逾3000万亩,是近13年来首次面积调减。分析认为这将有助于解决目前玉米阶段性供大于求的问题,但短期之内结构性调整无法一蹴而就。
&&业已下滑的进口量
&&中国海关公布,6月高粱进口量同比下滑45.12%,大麦进口量同比缩水50.58%,玉米进口量同比暴跌92.32%。
&&彭博援引咨询公司Chicorn首席分析师Feng Lichen称,进口玉米替代品的可能性很低,国内期货价格下跌,已经低于大麦和高粱的进口价格。
&&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1701在上周二盘中最低一度触及1438元,刷新2006年10月以来活跃期货合约的最低价格。
&&进口美国高粱含税价格在本周二约为1689.12元/吨,澳洲大麦价格则为1546.06元/吨。
&&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玉米首席分析师在报告中预测,玉米进口量将比上年度减少220万吨。
相关搜索:
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评论
&热门图片新闻
春节有哪些习俗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习俗及禁忌
年夜饭吃什么?14种好意头春节美食推荐
茄子清热解毒健康防癌还能缓解咳嗽
滋补清热 冬季不妨吃些甘蔗
冬季养生润肺攻略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本网站内的相关新闻: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奥体阳光天地G2-1132 邮编:350028转过路角忽然发现,3岁的儿子已在路口等着自己回来。
在0℃的江苏无锡街头,环卫工用双手疏通下水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感谢您对(有粮网微信号:you-liangwang)的关注,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优质实用的信息!关注微信号每天第一时间获得粮食价格行情动态!
  有粮网():集粮食大宗买卖、粮食行情资讯、粮食物流服务、粮食金融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为一体的e站式大宗粮食电商交易服务平台。
  2016年玉米价格预测:国内玉米价格或不断向进口玉米价格靠拢
  自2008年临储玉米托市收购的启动以来,在以保护农户种植积极性的前提下,国内临储收购价格持续走高,收购力度不断增强,带动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直线上涨,玉米现货价格从2008年的1580元/吨持续飙升至2015年的2500元/斤,受此影响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及玉米总产量不断增加,玉米的收储政策确实对农民的增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收储量的不断增多,该政策面临的问题也日益严峻,就国储库存来看,截止目前玉米国库存储数量已达2.5 亿吨之多,然而下游需求却处于疲软局面,导致供需矛盾日益激化。为此今年春节刚过,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指出要实行“去库存,调生产,价格市场化”等政策改革,虽然在政策落实前,市场多空预期竞争较激烈,但是截止3月26日内蒙古一则关于2016年不再收储玉米的新闻流传开来,此消息虽还未证实,但是本周一C1701跳空式开盘下跌,貌似验证了这个消息的真伪。
  果不其然,本周一晚上此消息被证实,相关平台也陆续出台此文件,其中文件明确说明“这一改革框架有三个要点:第一,目前实施玉米临储政策的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将取消玉米临时收储,秋后玉米上市后价格随行就市,各类市场主体可自由入市收购;第二,考虑到玉米临储取消后必然发生的市场价格下跌,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将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将补贴资金直接对付到玉米实际种植者手中;第三,为应对出现大范围卖粮难等风险,国家仍将实施安排符合条件的企业入市托底收购。”关于此政策一、二条我们很容易了解的就是今年不实行收储了,玉米托底价格不再有,价格要市场化,另外农民卖粮亏损的部分由国家给与补贴,农民不会吃亏,但是对于第三条部分市场人士开始发起质疑,他们认为既然 2016年收储不再实行,何必让企业入市托底收购呢,收储性质没变啊?其实笔者认为此次改革措施还是相当彻底的,文件明确说明“仅出现大范围卖粮难等风险时,才会安排企业入市托底收购”,也就是说只有当即使农户卖粮价格很低,市场仍无成交或成交量很低时(多因下游需求不好,粮源供应用不完),国家才会发挥相关的调控作用,但这仅是一个风险防范措施,对玉米市场化的实施影响作用甚微。
  再者就是关于此政策目标价格和补贴等相关细节还不清楚,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价格走势的判断,因为不实行收储,价格市场化后国内玉米价格就会不断向进口玉米价格靠拢,加上国内供应压力较大,要想提高竞争力,价格或要远低于进口玉米1450元/吨的价格,目标价格的存在只是利于补贴农民而已,因此预计后期国内玉米C1701合约下跌空间不可估量。当然作为近月合约的 C1605与C1609受此影响后期会走下跌趋势,虽然C1605目前受收储继续,市场投资者担心国家控粮事件发生,恐慌情绪抄底做多,以致于下跌态势不明显,但是C1605价格明显升水华北现货价格,上方价格压力明显,另外接下来5月合约将迎来农户春耕前的集中售粮以及定向的实施,在供给侧压力不断凸显的情况下,预计交割前5月合约还有一波下跌走势。
  最后市场最为关心或是价格下跌空间有多少?首先从成本分析,在不包括人工成本的情况下,东北玉米种植成本仅为1000左右,华北地区更低,就目前期货价格来看,C1701下方300个点不成问题,但是一般当临储收购取消后,成本线或不再拥有价值,国内棉花价格的变化就显示了这一点,这也就意味着后期玉米价格下跌空间或会出乎我们所有人的预料。
  此番玉米价格的改革,不仅会有效的去库存,而且会改善国内、外需求状况。首先出口方面,前期因玉米价格高于国际玉米市场价格,需求不具有优势,大量的国外玉米及替代品流入国内,挤占国内玉米需求市场,使供过于求的格局不断恶化,但是此次政策实施后,未来国内玉米或将重新夺回国际市场话语权,玉米净出口现象或有望重现。其次国内需求方面也会一改前期低迷状态,就饲料企业来说,目前生猪存栏处于低位,养殖利润优厚,部分养殖户开始有补栏迹象,若饲养成本继续下跌,生猪养殖或逐渐恢复,会对玉米形成有效消耗。另外深加工方面,最大的下游加工淀粉企业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过高,出口不具优势,国内消耗也不具优势,导致大量木薯淀粉进口替代,若玉米价格持续下跌,淀粉成本下降,价格自然降低,届时出口的优势将极大的带动淀粉的需求,同时国内对木薯淀粉需求会转向玉米淀粉。整体而言,玉米价格的降低将会带动下游需求转好,利好国家经济,同时也会高效快速地去库存。
  时至今日让市场忐忑的临储收购事件终于可以告一段落,在高库存背景下,“市场化”+“补贴”的新制度必然对我国玉米供需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反映到价格上来看,除非今年出现极端恶劣天气而影响收成,否则国内玉米市场震荡下跌趋势将是未来的主流方向。
  98.6%的网友还看了↓↓↓↓↓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有粮网立足农村,服务三农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现在为什么要关注玉米价格走势?_环球老虎财经
现在为什么要关注玉米价格走势?
"玉米价格走势影响养猪利润,进而影响通胀。我国玉米消费的69%用于饲料,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养猪,所以滞后一年的生猪存栏量和猪粮比价高度正相关,而猪肉价格又对经济整体通胀水平有非常大的影响。"
为什么要关注玉米价格走势?
我国粮食连续12年增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玉米的增产。从2004年起,政府连续推出多项惠农政策,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其中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最为显著。在年间增产的1.9亿吨粮食中,有1亿吨来自玉米,占比57%。
玉米价格走势影响养猪利润,进而影响通胀。我国玉米消费的69%用于饲料,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养猪,所以滞后一年的生猪存栏量和猪粮比价高度正相关,而猪肉价格又对经济整体通胀水平有非常大的影响。
玉米价格大跌影响深远。国内玉米价格从2014年9月起开始大幅下跌,从2714元/吨的高点一路下行至当前的1838元/吨,跌幅高达32%,仅年初以来就下跌了11%。玉米关系粮食安全又间接影响通胀,因而有必要研究其下跌原因及未来走势。
近两年价格为何持续下跌?
临储&保险&推升高产量。08-14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的726万公顷中,56%来自于实行临储政策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临储政策的&保险&和前几年玉米价格上涨,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积极性,产量提高大幅增加了玉米供给。
国内外玉米高价差推升高进口。我国对玉米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的保护政策,再加上临储政策的保护,使得即使包含了高关税的进口玉米价格也比国内低,所以近几年玉米进口量迅速飙升,我国成为玉米主产国中少有的玉米净进口国。
丰收加临储推升高库存。玉米连年大丰收,再加上近几年进口增加等因素,国内玉米库存持续攀升,从2012年时的不足5千万吨一路上升至2015年底的2.42亿吨,全球一半以上的玉米库存是在中国,对价格构成打压。
玉米需求相对低迷。近几年生猪存栏量不断降低,从2013年的4.7亿头降至当前的3.7亿头,对玉米消费需求构成重要拖累;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品进口大量增加,进一步减少玉米需求;玉米淀粉需求稳定,但难以消化过剩供给。
政策改革预期打压价格。今年3月份,多部门宣布2016年将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而国内玉米的相对高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政策保护造成的,所以临储取消对玉米价格构成压力。
玉米价格还会持续下跌吗?
全球市场:供需改善,气候主导行情。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16/17年全球玉米期末库存/消费比将从21.5%降至20.5%,产量消费比与上年持平至100%,供需整体改善。而油价上涨有助于带动美国乙醇汽油消费,可能带动玉米需求进一步回升。此外厄尔尼诺现象可能达到近20年来最严重程度,气候因素或成为影响今年农产品市场的&黑天鹅&。
国内市场:供需也在改善,临储压价有底线。从供给端来看,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将出现13年来的首次下降。从需求端来看,随着猪肉价格飙升,养猪利润在短期内大幅增加,猪周期的回升也将增加玉米需求。从临储改革看,考虑到进口限制政策的保护,临储取消对玉米价格的压力并不是无限度的。
抛储政策是未来价格走势的关键!
尽管高库存对玉米价格构成压力,但是当前玉米库存主要集中在临储仓库,市面上的余量并不多,所以影响未来玉米价格走势的关键在于抛储的进度和定价。如果抛储进度超预期,或定价下调,会对玉米价格构成压力;反之,玉米价格不排除反弹可能。根据以往经验,临储优先释放的是存储期限长的粮食,这也决定了未来优质玉米会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如果不能及时供给,价格上涨的概率也较大。
1.&&& 为什么要关注玉米价格走势?
1.1& 粮食丰收主因在于玉米
我国粮食连续12年增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玉米的增产。在年间,我国粮食年产量从4.3亿吨增至6.2亿吨,连续12年实现丰收增产。这12年间累计增产的1.9亿吨粮食中,有1亿吨来自玉米的增产,占比57%。相比较而言,稻谷和小麦虽然也在增产,但是增速明显落后于玉米,累计增产占比仅为25%和23%。从粮食品种构成上也可以看出玉米的重要性,玉米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从2003年时的27%一路攀升至2015年的36%,超过稻谷(从37%下滑至33%)成为第一大主粮。
玉米增产主因是播种面积的扩大。在2003年之前,由于耕地面积减少、粮经比下降、生产积极性降低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从2004年起,政府连续推出取消税费、直补、最低收购价等多项惠农政策,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其中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最为显著。粮食播种面积在03-15年间累计增加1393万公顷,仅玉米的播种面积就增加了1405万公顷,而稻谷和小麦的播种面积微幅上升。这一方面因为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广,工业价值高,另一方面近年东北地区玉米替代大豆推升了玉米种植面积。
1.2& 玉米关系猪价和通胀
玉米价格走势影响养猪利润,进而影响通胀。在我国的玉米消费结构中,69%用于饲料,23%用于工业,7%用于种用和食用,1%为损耗。用于饲料的玉米中一半以上用于养猪,可以说玉米是最为重要的猪粮。我们发现滞后一年的生猪存栏量和猪粮比价高度正相关,这是因为玉米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养猪利润,进而影响农户养猪的积极性。而猪肉价格又对经济整体通胀水平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玉米生产和价格走势对经济通胀也有间接影响。
1.3& 玉米价格大跌影响深远
受供需关系推动,国际玉米价格从2012年起就开始下跌。在国际市场上,玉米价格从2012年就开始大跌,从接近9美元/蒲式耳的高位一路下跌至不足5美元/蒲式耳。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等主产国玉米大幅增产导致供给远超需求,产量与消费比从100.5%上升至104.4%的高点,2015年这一比例回落后,玉米价格开始保持相对稳定。
受政策保护和进口限制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市场与国际相对独立,价格走势也不太相同。国内玉米价格从2014年9月起才开始大幅度下跌,且今年以来跌幅还在扩大。在现货市场上,玉米价格从2714元/吨的高点一路下行至当前的1838元/吨,跌幅高达32%,仅今年年初以来就下跌了11%。在期货市场上,玉米从14年9月的2740元/吨下跌至当前的1677元/吨,跌幅达39%。
玉米一方面是我国粮食连年大丰收的主要原因,为我国第一大主粮,另一方面又会影响猪价和整体通胀,因而有必要对玉米价格下跌原因以及未来走势进行研究。
2.&&& 近两年价格为何持续下跌?
2.1& 临储&保险&推升高产量
前几年价格高企、临储政策保护推升玉米高产量。在08-09年金融危机期间,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大跌,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和粮食安全,国家对玉米、大豆、棉花等实行收储政策。再加上09年以来国内外玉米价格屡创新高,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大幅提高,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
其中,政府的临储保护政策对玉米增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2011年以后国际玉米价格大跌,但国内收储价却不断提高,使得国内市场价在14年9月之前反而保持了稳定。08-14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726万公顷,其中56%来自于实行临储政策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产量的不断提高大幅度增加了市场上的玉米供给。
2.2& 内外价差推升高进口
国内外玉米高价差推升高进口。我国对玉米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的保护政策,一方面配额量非常小,又偏向于国营企业,另一方面对配额外的进口征收超高关税。例如2016年我国玉米进口关税配额仅720万吨,配额内税率1%,配额外税率高达65%。再加上临储政策对国内玉米价格的保护,国内玉米价格远远高于国外,几乎是国外价格的两倍。
从11年起,由于国际玉米价格大跌,即使包含了高关税的进口玉米价格也比国内低,所以近几年玉米进口量迅速飙升,在14年达到了552万吨的历史高位。尽管这一数量和其它进口国比还较低,但我国已经成为了玉米主产国中少有的玉米净进口国。
2.3& 丰收加临储推升高库存
库存逐年飙升,国储压力&山&大。由于玉米连年大丰收,再加上近几年进口增加等因素,国内玉米库存持续攀升,从2012年时的不足5千万吨一路上升至2015年底的2.42亿吨,期末库存消费比从25%上升至15年的159%。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全球玉米市场面临供给过剩问题,但其中一半以上的库存是在中国,而中国绝大部分的库存又在国家临储仓库。
由于近两年临储收购价要高于市场价,绝大部分玉米产量被国家临储收购。以2016年为例,国家临储收购玉米1.25亿吨,相比15年增加50%,而且由于收购价较高,其他地区也有玉米流入东北地区,导致今年临储收购量甚至超过了东北地区的总产量。玉米去库存压力非常大,对价格构成打压。
2.4& 玉米需求相对低迷
由于我国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玉米几乎无出口,所以需求主要来源于国内市场。
国内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饲料需求降低。我国玉米消费量中的69%被用作饲料,且绝大部分被用于生猪饲料。近几年生猪存栏量不断降低,从2013年的4.7亿头降至当前的3.7亿头,对玉米消费需求构成重要拖累,玉米消费也从每年1.6亿吨下降到15年的1.5亿吨,同比增速从高点时的10%左右下行至今年的-4.7%。同时玉米产量却迭创新高,所以生猪存栏量下降是玉米相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国内外玉米价差大,拉升替代品进口需求。尽管国家对玉米实行进口关税配额制度,限制对玉米的进口,但是企业可以进口玉米的中间产品和替代品。尤其是近两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面临熊市,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玉米替代品进口大量增加。例如高粱的进口量从每月不足10万吨逐渐上升至高点时的100万吨以上,大麦进口从20万吨左右上升至高点时的130万吨,替代了大量的饲料消费需求。替代品进口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对玉米的需求。
玉米淀粉需求稳定,但难以消化过剩供给。玉米淀粉是玉米深加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其中55%又被用于制作淀粉糖。玉米淀粉消费增长虽然稳定,但是占比较小,例如2015年玉米淀粉产量仅1860万吨。此外玉米淀粉行业还面临严重的供给过剩问题,开工率不足60%,且诸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玉米淀粉难以消化行业过剩的供给。
2.5& 政策改革预期打压价格
国内玉米价格受到政府政策影响非常大,对临储政策的改革预期也对玉米价格构成压力。早在2014年时,国家首先取消了棉花、大豆的临储政策,改为以市场价格交易,以目标价格补贴。临储取消后,棉花和大豆的价格有向国际市场价格靠拢的趋势,不断下跌。随着玉米库存天量攀升、财政压力增大,玉米临储改革也被提上了议程。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召开媒体通气会,宣布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由于国内玉米的相对高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政策保护造成的,所以临储的取消也对玉米价格构成下行压力。
3.&&& 玉米价格还会持续下跌吗?
3.1& 全球市场:供需改善,气候主导行情
尽管国内玉米市场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国际市场的走势既会直接影响我国玉米的进口,也会影响玉米中间产品、替代品价格走势和进口,所以仍有必要研究下国际市场玉米走势。
总的来说,国际玉米市场供需形势有所好转。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16/17年全球玉米期末库存/消费比将从21.5%降至20.5%,产量消费比与上年持平至100%。从供给端来看,2016/17年全球玉米产量将会突破10.1亿吨,相比前一年提高4千多万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从需求侧来看,全球60%的玉米用于饲料消费,而这一块增长相对稳定,预计将达到6.23亿吨。
油价上涨可能带动玉米需求进一步回升。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的31.2%,而其中的30%用于生产乙醇。为了减少对原油的依赖,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推广乙醇汽油,当前美国汽油引擎车辆所消费的燃油当中,超过95%均是添加了10%乙醇的E10汽油。随着乙醇用量的不断增大,原油和乙醇价格走势高度相关,而作为美国生产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价格和原油价格走势的相关性也在不断提高。未来如果原油价格继续反弹,对乙醇和玉米价格也会产生提振作用。
气候因素或成为影响今年农产品市场的&黑天鹅&。美国和澳大利亚政府预测机构去年就已多次警告,厄尔尼诺现象可能达到近20年来最严重程度。今年以来厄尔尼诺已经对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和玉米生产构成影响。而且根据经验,超强厄尔尼诺次年二季度有可能发展为拉尼娜,对农产品市场构成进一步冲击。事实上,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已经明显上涨。由于农产品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一旦面临供给侧冲击,将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在供需改善、气候冲击的背景下,国际玉米价格今年下行空间相对有限。
3.2& 国内市场:供需也在改善,临储压价有底线
从供给端来看,玉米种植面积将出现13年来的首次下降。国家层面已经启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计划到2020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其中2016年力争调减1000万亩。而受玉米价格大跌、临储政策取消影响,农民种植玉米的意愿也有所降低,根据农业部的最新报告,预计2016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3695万公顷和21517万吨,分别下降3.1%和4.2%,出现13年来的首次减产。
从需求端来看,&猪周期&或将推升玉米需求。2015年之前生猪存栏量不断下降对玉米的饲料需求构成拖累,但2015年4月起,随着猪肉价格迅速飙升,猪粮比价从5.3上升至11.5,养猪利润在短期内大幅增加。尽管从价格反映到存栏量有一定时间滞后,但生猪存栏量未来或将回升。事实上从16年3月份起,生猪存栏量环比增速已经开始由负转正。猪周期的回升也将增加对玉米的需求。
从临储政策改革经验来看,玉米价格短期难以与国际市场价接轨。尽管从棉花和大豆的经验来看,临储政策取消后,价格有向国际价格回落的趋势,但价格的下跌并不是无止境的。决定国内价格能否接轨国际价的关键因素是进出口的便利性,因为只有商品流动起来才能实现无套利的价格均衡。
当前国内对玉米的进口限制程度要远高于棉花和大豆,要想实现国内外自由流通并不容易。国家对棉花还实行关税配额保护政策,但是配额外税率远低于玉米的65%;对于大豆的进口则更加开放,不仅没有设置关税配额,还统一实行3%的低关税政策,所以2015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高达8169万吨。此外玉米关税配额40%分配给了国营贸易,在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外的前提下,玉米的进口量也远低于配额上限,说明从国外进口玉米并不那么容易。
当前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已经上升至1666元/吨,而国内玉米平均价格在1841元/吨,价差已经大幅度缩窄。一方面国内取消临储政策已经对玉米价格构成打压,短期内保留进口限制是大概率事件,另一方面国际玉米价格受天气和供需影响上升概率较大,所以临储政策取消对国内玉米价格的下行压力并不是无限度的。
4.&&& 抛储政策是未来价格走势的关键!
尽管高库存对玉米价格构成压力,但是当前玉米库存主要集中在临储仓库,市面上的余量并不多,所以影响未来玉米价格走势的关键在于抛储的进度和定价。由于政府临储收购价高于市场价,东北的几乎全部以及华北的部分玉米均收归临储仓库,甚至造成了主产地东北的玉米价格比非主产地价格还要高,所以未来主导市场价格走势的关键是政策粮的释放。而根据以往经验,临储拍卖成交率并不高,一方面是因为临储粮定价较高,另一方面临储优先释放的是存储期限长的粮食,质量普遍不高。这也决定了未来优质玉米会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如果不能及时供给,价格上涨的概率较大。
总结下来,国内玉米市场和国际相对独立,而国内供需状况未来会有所改善,临储政策的取消对玉米价格的打压有一定限度,未来最大的变数在于抛储价格和抛储进度。如果抛储进度超预期,或价格下行,会对玉米价格构成压力;反之,玉米价格不排除反弹可能。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授权或独家投稿给环球老虎财经发表,并经环球老虎财经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环球老虎财经)及本页链接。
请选择举报类型
诈骗、色情
常识性谣言
隐私信息收集
其他侵权(冒名、诽谤、抄袭)
举报描述:
谢谢反馈!玉米|玉米价格|玉米期货|进口玉米|玉米行情-中国饲料原料信息网提供最新玉米价格行情、玉米价格行情走势分析
热门搜索:
玉米 价格 拍卖 收储 库存
在升穿100日移动均线切入位后激发技术性买盘,隔夜美玉米收涨。昨日连玉米期价偏强运行,阶段性维持反弹格局。市场方面,目前国家已经停止所有临储销售,华北地区玉米现货 ...
供需平衡表
6月份国内玉米价格疯狂上涨,7月份能否延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进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