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贷款和票据业务外,银行还有哪些业务能ason 大幅提高高利润

上市银行票据业务分化 部分银行“风口”冲贷款规模
上半年,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票据贴现新增规模均比去年底增长18%以上,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更是增长一倍以上。中信银行等的存量规模更是大幅却下降了16%左右。
风险事件频繁发生,监管政策持续收紧,面对处于风口浪尖的票据业务,今年上半年,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策略,已经出现明显分化。
根据18家上市银行披露的2016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票据贴现新增规模均比去年底增长18%以上,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该项业务更是增长一倍以上。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的票据规模虽然略有增长,但占比却大幅下降,其中,中信银行的存量规模更是大幅下降了16%左右。
出现这种情况,与各家银行的业务策略、信贷投放情况有关系。一位银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上半年,信贷需求、投放不足,部分银行通过做大票据业务规模,以维持贷款增长。与此同时,由于票据案件频发,因监管要求和自身风控需要,各家银行都在强化内部流程规范,并加强对交易对手的审核。
银行票据业务分化
自去年底以来,尽管票据案件频发,但部分上市银行的票据贴现业务规模仍然出现迅猛增长。
半年报数据显示,五大国有银行中,工行、建行、农行、交行的票据业务,均比2015年底时增长了18%以上。截至今年6月底,工行、建行票据贴现余额为6172亿元、5173亿元,比去年底的5220亿元、4331亿元分别增加952亿元、842亿元,增幅分别达到18%、19.43%,在贷款中的占比,从去年底的4.4%、4.13%,上升到5.3%、4.64%,分别上升0.9个、0.51个百分点。
同期,农行票据贴现余额4236亿元,比去年底增加667亿元,增幅亦达到18.7%,在贷款中的占比,从去年的4%,上升到4.5%,上升0.5个百分点。此外,增长最快的交行,半年末票据贴现余额达1379亿元,比去年底增加265亿元,增长约23%,在贷款中的占比从3.16%,上升到3.46%。而中行票据业务虽然增长相对较少,但451亿元的新增规模,也比去年底增加了17%以上。
除国有大行,部分股份制银行的票据业务,增速、新增余额甚至超过国有大行。根据半年报,截至今年6月底,招行票据贴现余额1830亿元,比去年底增加932亿元,增幅高达一倍以上,在贷款中的占比亦达到了6.05%。
与此同时,截至6月底,平安银行贴现余额约399亿元,在贷款中占比2.94%,比去年底增加263亿元,而在去年底,该行贴现余额为136.6亿元,贷款中占比仅1.12%。据此,今年上半年该行票据业务增幅达到193%,占比则上升了1.82个百分点。
华南某中小银行一位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虽然全国而言票据案件频发,某股份制银行今年的票据业务规模仍然大幅增长,今年以来的票据业务累计发生额已经达到五六千亿元的规模。
尽管如此,受票据风险事件集中爆发的影响,银行的票据业务策略也出现明显分化。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中,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的票据业务增长均较为缓慢,虽然余额有所增加,但占比出现大幅下降。
今年1月,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发生票据大案,涉及金额达9.69亿元。在此情况下,该行上半年的票据业务出现明显收缩,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该行票据贴现余额741亿元,比去年底的872亿元,大幅减少131亿元,降幅约15%,在贷款中占比则从去年底的3.7%,降至2.9%,下降0.8个百分点。此外,兴业银行的票据贴现余额截至6月底为676亿元,比去年底减少约22亿元,降幅约为3%。
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三家股份制银行,今年上半年的票据业务规模虽未收缩,但在贷款中的占比,却出现明显下降。根据半年报数据,截至6月底,华夏银行票据贴现余额320亿元,仅比去年底增加8.6亿元,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为2.75%,下降0.19个百分点。同期,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票据贴现余额分别为820亿元、746亿元,比去年底增加30亿元、35亿元,其中,光大银行票据贴现在贷款中的占比比去年底下降0.31个百分点至4.39%。此外,浦发银行上半年855亿元的票据贴现余额,虽比去年底增加158亿元,但占比却从去年底的4.35%,下降至3.48%。
三家上市较早的城商行中,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票据贴现余额,6月末比去年底分别增加了110亿元、48亿元,增幅分别约43%、17%。只有南京银行增长较慢,票据贴现余额为107亿元,比去年底增加9亿元,增幅不到10%。
&去年底,多起票据案件发生后,有些银行规范了业务流程,整体规模有一定收缩,但有些银行以前就是票据市场大户,需要通过票据业务冲贷款规模,所以仍然增长很快。&某股份行票据业务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股份行中,招行、中信、浦发都是票据业务大户,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此前在这方面并无优势,在票据案件频发的背景下,可能进一步放缓这部分业务。
借票据冲贷款规模
实际上,建行、农行、招行等上市银行在上半年的票据业务规模仍然快速增长,与其自身的资产结构、信贷需求变化有很大关联。
&总体来看,上半年信贷需求、投放都是不足的,有些银行的信贷投放甚至还在收缩,要通过票据来冲贷款规模,甚至成为新增贷款的主要来源。&上述股份行人士说,这也是在票据大案频发的背景下,部分银行票据业务仍然快速增长的原因。
事实也是如此。从上述银行半年报数据来看,票据贴现已经和房贷一起,成为上半年贷款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截至6月底,建行境内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余额5.84万亿元,仅比去年底增加627.96亿元,增幅为1.09%;境内个人贷款和垫款3.89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4186.41亿元,增幅为12.08%。842亿元的新增票据贴现余额仅次于同期4077亿元的新增房贷业务规模。
上半年,建行贷款总额11.13万亿元,比去年底增加6527亿元,增幅为6.23%。据此计算,其票据贴现新增余额占到同期新增贷款近13%,在各类贷款中位居第二。
同期,农行贷款余额为9.4万亿元,比去年底增加4859亿元,增长5.5%。其中,公司类贷款约5.5万亿元,比去年底增加1175.58亿元,增长2.2%;个人贷款3.04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3190亿元,增长11.7%。在境外及其他贷款比去年底减少173.44亿元的情况下,票据业务在该行新增贷款中的规模占比达到了14%左右。
18家上市银行中,招行今年上半年的票据贴现余额,不仅远远超过建行、农行,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也是&遥遥领先&。上半年,招行新增贷款约2000亿元,而其932亿元的票据贴现新增规模,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已经高达46.6%。
探索商业模式变革
尽管部分银行票据业务增长迅猛,但自去年以来,频发的票据风险事件,已经给各家银行敲响了警钟。近期,工行、广发银行再度爆出票据案件。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监管,还是各家银行内部,都将进一步收紧票据业务。
&监管9月中下旬要进场检查,现在大家都忙着自查。&上述华南某中小银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于监管要求、风控需要,各家银行眼下一方面强化、规范业务流程,加强票据业务审核的同时,也在加强对交易对手的审核,以减少票据业务的交易环节,提高业务透明度。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除了监管、银行内部业务收紧,信贷市场的变化也令票据市场出现转变。在此之前,票据业务层层转手的交易模式,主要是因为信贷需求旺盛,部分企业无法直接获得银行贷款,需要通过票据业务,实现信贷业务出表;然而,随着信贷需求的下降,银行要借助票据冲信贷规模,已经无需设置复杂的交易环节,票据业务环节自动缩短,透明度也有所提高。
&监管、银行内部都在强化风险防控,下半年票据市场仍然不容乐观,规模估计还会进一步下降。&上述华南中小银行人士说,由于信贷需求、投放不足,估计部分银行还会继续通过票据做大信贷规模,但整个市场规模将呈下降趋势。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截至6月末,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4.58万亿元,减少约1.28万亿元,同比下降34.1%。7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继续大幅减少5122亿元,成为当月社会融资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由于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企业越来越多地将商业汇票作为远期支付和短期融资的工具使用,而商业银行则将其作为解决资产出表、减少资本占用的手段。在此情况下,以商业汇票为基础资产的票据贴现得到飞速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出问题的恰恰又是商业汇票。
为了解决交易环节过多、企业支付能力不足等引发的风险问题,商业银行也开始探索新的票据业务模式。7月4日,由徽商银行发行的&徽德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成立。此前,3月底,江苏银行发行了票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产品。
&商业汇票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主要还是在于银行的信用背书,导致了很多案件发生。&上述华南某中小银行人士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探索持票人、直接发行以票据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以解除银行信用背书、实现直接交易的商业模式。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月份,制造业PMI为51.3%,虽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但连续4个月保持在51.0%以上,且为2012年以来同期高点,延续平稳扩张态势。...
国家统计局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马国强说,面对2017年市场形势,既要充满信心,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钢铁行业虽然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仅仅是走出了低谷,还没有完全...
国内长线旅游中,北方的冰雪旅游和南方的避寒旅游仍是热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大多数省份旅游市场稳中有升。传统庙会、民俗灯会、春节祈福、温泉度假、...
工信部日前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年)》,特别提出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应用能力,到2020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
环保部日前发布的国家环境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具》,将从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有助于促进我国家具行业技术进步。...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当前位置:
票据贴现业务利润太低 银行大规模压缩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徐子莫发自上海
  受到自身信贷结构调整,银行的票据贴现出现规模性下滑。已经披露年报的12家银行数据显示,较2009年,2010度银行票据贴现余额集体&滑铁卢&。其中,华夏银行该业务余额下滑91.52%,其余11家银行的票据贴现余额也出现30%~60%不同程度的下滑。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票据贴现业务是出现了滑落,主要原因还是受到银行自身信贷结构调整影响。&
  票据贴现业务利润太低
  &其实对于一两百万的票据贴现业务,银行根本不愿意做,开一张票才0.05%的手续费。&沪上一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做的都是一些老客户,碍于面子。但是信贷额度从总行到分行,再到支行,压力很大,能不做尽量少做。&
  上述负责人透露:&不过,银行之间的转贴现业务做的比较多。&
  已经披露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数据显示,与2009年相比,所有银行票据贴现规模无一例外,都呈现负增长。其中,华夏银行票据贴现余额下滑最为厉害,从2009年的74.84亿元,下滑到2010年末的6.35亿元,同比下降91.52%。而民生、工行、兴业银行2010年末的票据贴现余额分别为119.31亿元、1171.35亿元和97.28亿元,较2009年的352.21亿元、3297.92亿元、267.02亿元,分别下滑66.13%、64.48%和63.57%。
  农行、中行和深发展的票据贴现余额也分别从.3亿元、2279.27亿元和422.19亿元,下滑至2010年末的1411.23亿元、984.87亿元和186.46亿元,分别下滑了59.93%、56.79%和55.84%。
  伍永刚表示:&流动资金占比较高,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票据融资就多一些。而银行又不希望票据融资太多,毕竟利润太少,远不如信贷的投放。&
  来自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3月25日至3月31日,&中国票据&网报价系统接收了584笔报价,金额累计4988亿。其中回购报价436笔,报价金额4193亿;转贴报价148笔,报价金额795亿。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回购和转贴报价最为活跃,报价金额分别为2006亿、585亿,占总报价48%、74%。票据回购报价以逆回购为主,报价金额4165亿,占总报价99%;转贴报价以买入为主,报价金额646亿,占总报价81%。
  同时,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票据回购报价最大行政区为江苏,报价金额共553亿,占总报价13%;转贴报价最大行政区为北京,报价金额共170亿,占总报价21%。
  票据业务今年或不增不减
  尽管3月份央行公开市场回笼资金10230亿元,到期投放资金6870亿元,净回笼资金2970亿元,上调准备金率冻结资金3600亿元,但外汇占款居高不下,银行间市场资金依然非常宽裕。
  中金公司预测,3月份新增信贷约7000亿元,不过贷款存量的同比增速将有可能从二月份的17.7%下降到16.5%。预期M2同比增长15.1%,较2月份的15.7%继续放缓,环比增长1.4%。
  &在信贷紧张,指标有限的情况下,银行对于票据贴现业务不会大幅扩大,而压缩的可能性也不会有。&伍永刚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因为该项业务已经跌到了历史最低点,对于规模客户和资质良好的客户,银行还是愿意维持。&虽然票据贴现的利润较低,但是从目前市场反应来看,利率还是有所增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啥党费要大幅提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