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邀约深圳媒体邀约的渠道怎么办?

何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渠道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讯 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届亚布力年会于日-3月1日召开,主题为:亚布力10年—企业家思想力。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报道。
以下是《财经》主编何力在“传媒论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较量”中的发言实录:
何力:小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因为我最近正在看的两本书,一个是北京大学付军先生写的《国富国穷》,这本书就是在讲中国人讨论问题的学术逻辑和基本基础,包括小和在《经济观察报》上写了一篇文章,我们都是站在别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先要把别人的工作搞清楚,包括我刚才跟大家分享提到的,最近写的在大陆刚刚出版的,讨论要有一个框架和逻辑起点,小和给我们规定的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来分析的话题,其实这个话题也可以被用来解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博弈,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所谓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更多的是把这个问题简化了,其实还是渠道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渠道更多的表现为工具理性问题,内容更多的表现为价值理性问题,因为从媒体发展的历史上来看,就是一个渠道和内容的次序,换句话说,在产业链中这二者关系谁牛,总的来讲,渠道应该是在前面,因为技术革命和其他的引发用户的消费习惯,媒体间的平台以及终端的变革所引起的渠道革命,紧接着内容和地位发生变化。
去年我们在三亚开会,有一个同行讲,过去总是说内容为王,其实内容不是王,内容是王后,后来我进一步说,其实看怎么说了,如果在一个巨大的产业变革和非常强势的,比如运营商这样的面前,可能内容连王后的地位都达不到,顶多就是二奶,当然,一个渠道领先之后会进步,因为渠道会很快被新的渠道所取代,这个时候就意味着国王已经衰老了,其实我们看都是这样的,国王慢慢的衰老,王后的地位就越来越强了,王后对国家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了,甚至出现了私企武则天,二奶也是这样的,渠道慢慢均化之后,二奶有一天可能会成为王后甚至国王,其实演变过程都是这样的。我只想提醒两点,我们无论如何要注意到在这样的一个形势下,看看我们今天的用户,从商业和工具理性的角度去讲,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他们今天信息消费的习惯,他们今天真正获得信息的渠道和平台跟十年前比是不是已经发生了非常非常巨大的变化,大家可以想想,十年以后是不是还会发生更大的变化,从价值理性的角度来讲,他们其实对于优秀内容的需求是永恒的价值,我们今天好象一会儿写博客,一会儿写微博,这和报纸连载、金融时代的小说连载其实也没有什么更大的不同,最后想说的是,从生意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把内容、渠道、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找到他们的结合平衡点,利用媒体的品牌优势和资本优势,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领域,应该说是有很多很多机会的,我分析了一个小小的案例,台湾有一个做彩装的生意,大家都知道女孩子很喜欢化妆,她们把一些二八法则的案例真的试用,在互联网中有一些忠实的人,她们评价对这个产品的感官,真正可以做到不去修改,当然也可以和平面的传统媒体结合,选出了20个人,把这些人的评价进行梳理、分析之后在不同的产品进行认证,在台湾市场上经过它的认证的产品,在终端店铺的销售额比不经过终端认证的要提高20%-30%,由于有了媒体力量的加入,把这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其实还有很多机会和空间的,谢谢。
何力:刚才都说到内容为王的话题,其实亦非和东华讲的是内容价值,这不完全是一个概念,我刚才讲的内容的地位是指在一个产业发展和更替的过程当中内容的意义,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比如在这个产业初期的发展阶段可能渠道的价值显得更大,当产业发展相对成熟以后,内容的价值必然要显现出来,这不是讲内容重要不重要,只是在讲这个产业的更替的过程中,如果这样比喻的话可以认为渠道是国王,但是国王总是会老去,王后还是要当家的,王后最后是要成为王的,就这个产业更替来讲,另外国家很重视文化产业,看怎么重视,有的时候这种重视只能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破费,还不如不重视,谢谢。
相关专题: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频道头条 Big News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新媒体宣传渠道开发办法与流程(试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媒体宣传渠道开发办法与流程(试行)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分析:手游媒体和渠道的区别
作为一个媒体网站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总有很多人把媒体和渠道弄混,一上来就问,你们能带来多少量啊?做不做CPA啊?搞联运不啊?真是弄得焦头烂额。今天就解释一下什么是媒体,手游媒体和渠道的区别所在和媒体对于游戏的帮助有哪些。
什么是手游媒体?
手游媒体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专注产业资讯的to B行业媒体。客户群体一般是手游圈或游戏圈从业人士。例如:游资网、上方网、嗅虎网等他们的网站资讯很强大,而且所站的立场也比较中立,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还是受到业界人士的好评。
另一种是面向玩家的to C游戏媒体,比如多玩、电玩巴士、游戏园。这种媒体想象空间更大、也更受玩家青睐,当然,竞争也是一场激烈。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资本也开始对手游媒体的跃跃欲试,使得这个现在还不大的盘子里,已经挤满了大大小小数十家公司。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家新的媒体出现,只有几千ip的网站,也敢自称是最大媒体。哎,话不细说了,自己去体会!
媒体和渠道的区别
作为一个手游媒体的从业人员,工作中经常会被CP询问“你家做cpa、cps吗?”“你家做联运吗?”“我在你家投广告,你能导多少量啊?我只能解说 “不好意思,我们是媒体,不是渠道,在我们家投广告(CPT)是不保量的”。其实媒体的主要作用是品牌的宣传推广;渠道的作用才是导量。媒体主要以 CPT(广告合作)为主,当然也有部分会做cpa、cps的,例如搞趣、91这有自有渠道的媒体。
有关媒体和渠道的区别,我的BOSS曾给我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说媒体就像是一张嘴,而渠道更像是一只手。
这里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手游媒体比喻成传统媒体电视台
手游产品比喻成实体产品脑白金
各大渠道比喻成销售产品的超市
众所周知,史玉柱的脑白金广告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案例,虽然有时候会讨厌这烦人的广告,可逢过年过节送礼的时候想起的还是他。可脑白金在电视台投广告时,电视台也并不能够保证产品的销量,们只能保证收视率,保证把你的广告投放在一个黄金时段。手游媒体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保证产品的激活和下载,但是我们能保证广告的曝光率,超市(渠道)才是保证销量的。
不仅如此,最后用户看到广告后,都是去超市购买产品,而手游用户在媒体上看到广告后,也会直接打开360助手、91助手进行下载,相当于媒体给渠道做了嫁衣!但是你能说媒体是没作用的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渠道可以用cpa来形容一个用户成本,但是媒体却无法用一个有形的价格来形容一个无形的曝光成本。
之前和一个厂商聊天的时候谈到,他们通过一种方法来评价媒体的效果。就是一款游戏先通过渠道去推广,有版本更新时,再加上媒体进行集体曝光。通过一个这样的对比就能看出媒体的作用是多少。厂商给我的数据是,加上媒体宣传后,每天通过渠道的导量能提高50%左右,对于这个数字我不敢确信,不过也值得各位 CP朋友自己去测试一下。
归根结底,渠道的作用是导量;媒体的作用是品宣。就是这么简单!
媒体对于游戏的帮助有哪些?
讲完了媒体和渠道的区别,有必要讲一讲媒体对于手游的帮助。众所周知,今年年初盛大的亚瑟王通过品牌来带量,开启了手游市场一种新型的推广方式。而随后触控690w购买好声音广告,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品牌的优势所在。大家忽然发现,可以用端游的推广方式推一推手游。现在很多媒体都是可以提供一系列的配合活动。比如普文、重点新闻、发卡发号、论坛活动、专题专区、攻略测评、视频制作、话题炒作等等一系列的推广方式。前些日子和一个妹子聊天,据统计:玩家看到一个广告大概6次,下载玩的欲望是最强烈的。可见媒体的曝光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人会说,要媒体有什么用?中看不中用!还是渠道靠谱!其实,我想说,的确渠道靠谱,但是渠道上的游戏那么多,位置很有限,如果不是精品游戏,不能吸量的话,渠道也是不会给你放在最好的位置上的。有些CP朋友反馈,其实渠道也喜欢推做了品宣的游戏,为什么?因为媒体的最终效果全都体现在渠道身上。
前些日子一个朋友找我来删负面帖,我删了,可是被其他的很多网站已经转载了,那我就爱莫难助了。可见媒体新闻还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也正是有了媒体的存在,才会抑制渠道的恶性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现在很多厂商都玩集中曝光的方式。在推广周期内与媒体和渠道一起进行曝光宣传,玩家打开哪个网站或者助手都能看到你的游戏,那么你的品牌宣传是成功。这种推广方式成为了很多厂商选择的一种方式。
via: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媒体邀约话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