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团结山东:月入十万,难吗

月入十万真的难吗? _ 东方财富网()
月入十万真的难吗?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刚工作的时候,我看着在北上广打拼的朋友们工资动辄就是1万起,刚开始还互聊对方的月收入,过了两年都变成聊年薪了。  好像除了我还在拿四位数的工资外,他们月收入都是2万多,偶尔他们还会调侃我说,幸好你是在三线城市,那点工资到北上广估计租完房子后,都不够吃饭的。  那时候,真是嫉妒羡慕恨。似乎在我周边,某某人的月入两万就是一个工作待遇好的证明,自己可以轻描淡写地在朋友圈得瑟一下,爹妈也可以装作不在意地在广场舞朋友圈里显摆下。而且只要没有购房的压力,这个薪水足够让自己吃得好睡的好,哪怕月光也是酒池肉林的月光啊。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薪会渐渐变得很鸡肋。  1参照我那些发小的收入轨迹来看,离开学校后进入北上广外企工作,月薪从七八千起跳,年收入10万左右;  2努力工作两三年,月收入会涨到2-3万,年收入进入20-30万的区间值;  3再然后工资上涨的速度慢慢放缓,如果职位上一直停滞不前,走资深中层路线,工资最多在30-40万之间封顶,如果职位上有突破,那么年收入会进入到50-60万的区间。  工作年限在10-15年,年收入50-60万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甚至在职场上也算是小有发言权的人物。  以60万作为理想状态,月收入是5万,算是相当亮眼的收入,看看我们身边,除了创业做生意并且成功的人,工薪阶层的哥哥姐姐们有多少年收入是60万的?  所以,从工薪层的角度来看,月收入过10万真的非常难。  月收入10万就意味着年收入120万,对于企业来说,他花百万请来的人才注定要撬起几千万的利润才行,这可不是普通人可以完成的工作业绩。此外,也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这样的豪气来支付这笔百万的年薪。  所以,面对“月入10万难不难”的命题,从雇员的角度出发,基本上对于我们这类进入职场尚达不到10年的人而言,难于上青天。
(责任编辑:DF101)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月入十万真的难吗? - 简书
月入十万真的难吗?
这是朋友抛给我的“月入十万很难吗”问题,当时我就问他,“你是以雇员的身份来看这个问题,还是以老板的身份来看?”朋友不明白我的意思,不怪他,早些年我也不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01刚工作的时候,我看着在北上广打拼的朋友们工资动辄就是1万起,刚开始还互聊对方的月收入,过了两年都变成聊年薪了。好像除了我还在拿四位数的工资外,他们月收入都是2万多,偶尔他们还会调侃我说,“幸好你是在三线城市,那点工资到北上广估计租完房子后,都不够吃饭的。”那时候,真是嫉妒羡慕恨。似乎在我周边,某某人的月入两万就是一个工作待遇好的证明,自己可以轻描淡写地在朋友圈得瑟一下,爹妈也可以装作不在意地在广场舞朋友圈里显摆下。而且只要没有购房的压力,这个薪水足够让自己吃得好睡的好,哪怕月光也是酒池肉林的月光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薪会渐渐变得很鸡肋。参照我那些发小的收入轨迹来看,离开学校后进入北上广外企工作,月薪从七八千起跳,年收入10万左右;努力工作两三年,月收入会涨到2-3万,年收入进入20-30万的区间值;再然后工资上涨的速度慢慢放缓,如果职位上一直停滞不前,走资深中层路线,工资最多在30-40万之间封顶,如果职位上有突破,那么年收入会进入到50-60万的区间。工作年限在10-15年,年收入50-60万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甚至在职场上也算是小有发言权的人物。以60万作为理想状态,月收入是5万,算是相当亮眼的收入,看看我们身边,除了创业做生意并且成功的人,工薪阶层的哥哥姐姐们有多少年收入是60万的?所以,从工薪层的角度来看,月收入过10万真的非常难。月收入10万就意味着年收入120万,对于企业来说,他花百万请来的人才注定要撬起几千万的利润才行,这可不是普通人可以完成的工作业绩。此外,也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这样的豪气来支付这笔百万的年薪。所以,面对“月入10万难不难”的命题,从雇员的角度出发,基本上对于我们这类进入职场尚达不到10年的人而言,难于上青天。02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很少真的有死胡同,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可能就完全不同了。当雇员,是食物链的最低端,付出最大的辛苦,换取最少的利润,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上,却没有丝毫的发言权。那么真正站在食物链顶端并且占有最大利润额的人,才会拥有高收入。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当老板给你发一个月1万元工资的时候,你实际得为他挣了多少钱?或者我换个角度问,如果你是老板,招聘10个员工干活,他们一个月给你营收多少,你才愿意拿出10万元(人均1万)作为工资?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创业团队,老板掌握最大的人脉资源,然后找了8个年轻人组成核心团队做项目,项目一单谈下来200万,扣除了乱七八糟的运营费用,还有150万,然后核心团队平均每人拿3万,余下的126万归老板。对于8个年轻人而言,一个项目拿3万元可以秒杀身边很多朋友,但实际上,他们也不过是喝了点汤而已,肉被老板拿了。一个126万净利润的项目就足够让老板完成“月入10万”的目标任务,那么一年如果接上三五个呢?恐怕可以写出一篇“月入百万是怎样的一种体验”的分享帖吧。这个事例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1、拥有人脉资源的人就拥有了决定权,为何社会上那些X二代(不是混吃等死的那类)一出道就比别人跑得快,走的顺,赚得多,因为他们有独家稀缺的资源,这是他们拥有绝对定价权的宝贵资本。这世上,什么最值钱,刚需的ONLY ONE最值钱。2、要尽量处在食物链的上游,要么是当老板,要么是项目团队的头头,千万不要扮演最基层的角色。100万的净利润到了老板手上可能被拿走了7成,然后30万分配到项目主管手上,又被拿走了10万,余下的20万可能要分配给5、6个成员,人均能够多少?大家都会看《穷爸爸富爸爸》,青琦从头到尾都没有讲具体的理财方式,在他看来方式很次要,真正重要的是依靠理念“逃离老鼠圈怪圈”,也就是想办法把自己从“雇员”的思维转化到“雇主”的思维,依靠别人的力量帮助自己成为千万富翁。对于老板这个角色而言,“月入十万”压根不是自己去操心的事情,只是靠手下完成的一个工作指标罢了。03上面段落写完,或许大家觉得月入十万没有希望了,太TM人生悲催了,这年头怎么可能人人当老板,且还能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然后拥有定价权。其实没有这么可悲,在这个“消费知识”互联网时代,很多人成为了“第三种角色”,这种角色介于雇主和雇员之间,可以自由转换,既承担一些乙方的工作量,又部分拥有甲方的话语权。只要拥有“差异且独特”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那么就能够产生一定量级的定价权。大家知道“斜杠青年”嘛,互联网时代下拥有多重身份的职场角色,多重身份就意味着收入多元化,就意味一个人可以不依靠职场上的那份工资过日子,更意味着要是哪天老板让你觉得很不爽,可以拍着桌子说,“老子我不干了!”我以前一直强调收入多元化会带来自由,其实这种自由选择背后就是“有钱买尊严”。前段日子,我有个朋友工作不顺利,总说老板很无良,到处压榨他们,最后跟我说“生活不容易,被工作困死在这个破地方”。我当时直接跟他说,“谁说跳不出这个破地方,如果有一天你月收入是你一个月工资的10倍,那时候你就不会说自己跳不出来的话了”。所以当一个人进入到“斜杠青年”的角色后,他的收入会变得多元化,月入2万、5万甚至10万其实并不能算是艰难的事情。我可以拿小明同学举例说明:1、小明同学每天花3个小时在家里写小说,并且在网络上各大平台积极投稿,2年时间里经历了很多次拒稿后终于有了起色,小说开始在很多平台上收到好评,粉丝群体也越来越多,前来签约出书的出版社也多了。2、小明的书上市后,他跟着出版社一整年跑了40多场分享会,在图书馆、各类书店以及高校进行新书的推广签售,书的销量终于破了10万册,每本书小明拿3元稿费(税后),一年销售10万册给小明带来了30万的收益。3、小明的短篇小说除了集合出版后,一些精彩的故事被影视圈买走,全书有10个故事被买走,又给小明带来了20万的收益。4、小明因为全国各地做推广,渐渐有了更大的名气,开始有电台或者电视邀请他去做嘉宾,一些平台邀请他去讲故事,光这些出场费加起来也会有20多万。5、小明有很多忠实的粉丝,为了能够跟粉丝有更好的互动,于是他成立了收费会员群,每个会员入会费是一年500元,只要有1000个粉丝入会,就是50万的收入。倘若小明此时此刻在全网络拥有了100万的粉丝群体,号召一两千个忠实粉丝入会应该不是难事。更何况他的会员费定得还真心不算高。光以上1-5个活动,小明的年收入就达到了120万,月入10万已经实现了。一旦小明的社会影响力上了规模,就会有更多的商机找上门来,新的书稿邀约,更多的商业嘉宾邀约,更大规模的会员入会,甚至他还可以参与大到电影制作,小到电视剧改编,总之人只要思维活起来,会发现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果有人说他自己复制不了小明同学的轨迹,因为他文笔不好,不会坚持训练写作,不会跟出版社搞好关系,不会积累社交媒体上的粉丝,并且不愿意像小明同学一样无报酬的坚持写文章2年,所以小明同学的方式不可用也不可信。那么,一个既不愿意提升自己能力,又不愿意积极学习,还不愿意着手尝试的人,有什么资格想要“月入十万”的生活?难道要别人努力了之后,把钱送给他?小明是一个例子,其实放眼互联网,很多人都因为身份的多元化而积累的一大笔的财富。“韩国吃播”上那些吃饭主播们,平日身份可能各式各样,到了饭点就开始录制视频,轻松月入几十万;“陌陌”上那些女主播打扮的花枝招展在电脑前唱歌跳舞,按时按点有一堆男性屌丝打钱送花,轻松月入几十万;日本的木下妹子的“木下养不起”吃饭系列让全世界的人追着看,YOUTUBE的点击直接破亿,订阅量过了100万,她可以接广告,拍短视频,轻松月入几十万;微博微信上那些小到几十万粉丝的小咖,达到几百万粉丝的大咖,写个段子,植入个广告,分分钟几万元广告收入到账,一个月做10单,大家算算月入多少钱?有人说这些人的核心是“粉丝群体多,社会影响力大”,没错这的确是他们的“王炸”。可是换个角度问问,庞大的粉丝群体是怎么来的,博主一定是依靠独特的个人魅力(不讨论魅力的好于还)来深耕网络才能汇集大量的粉丝群体,也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并且持续输出更多的信息来黏住粉丝群体,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依靠美色成为网红的人,有他们自己的供需市场,我不做评论。但是依靠才华成为网红的人,其实都不不容易,光是坚持每周持续输入高质量内容这件事,就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只要坚持下来,并且找到自己的特色,未来将社会影响力变现是分分钟的事情。试问这类人哪个需要担忧自己无法“月入10万”呢?04最后回到那个问题“月入10万,难不难”?1、如果是给老板打工,在团队中一直处于食物链底层的话,不要期待月入10万了,能保证自己的收入持续上升就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了。2、如果没有稀缺资源信息,成为不了食物链上游的雇主,那么就考虑让自己变成互联网时代下的一名“斜杠青年”,依靠自身的才华去开辟多渠道的收入源泉。尝试着动脑子,将一种能力转化成不同的形式,然后跟市场对接后进行变现。一本有趣的书可以做成文字版、漫画版、有声版;一个好剧本可以变成舞台剧、电台深夜故事,上大银幕和小银幕;一个职场技能可以变成课程教案无限量复制传播等等。总之,不要用给人打工的模式去寻找“月入10万”的机会,而是要以创业者思维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希望有志之士从此刻起开始自己的“月入十万”探索之旅,不要觉得这个梦想很可怕,你先迈出第一步,再去想第二步怎么走,走久了就会发现“梦想有成真的那么一天”。我一直在路上,从未想过停下。以上,感谢大家的阅读。
三公子,专注职场自我管理,追求生活的真实体验。
微信公众号:三公子的...月入十万,难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月入十万,难吗?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团结山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