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级,企业最希望政府做什么

新常态下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新常态下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建材报 作者:尹树风转载 日期:日 访问次数:
&&&&&&& &一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志,是富国之基、强国之本。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认清制造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分析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推动制造业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对于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形势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特别是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制造业内部也在发生深刻变革。
&&&&1.世界制造业分工格局的重大调整已经拉开序幕
&&&&&& &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推动关键领域技术的持续突破、不断融合和加速应用,正在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的重大变革。协同、智能、绿色、服务等日益成为制造业的核心价值体现;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将无所不在,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网络重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战略,打造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国家竞争新优势;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倡导智能制造与智能工厂等。同时,在制造业中低端领域,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在加强谋划和布局,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在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等方面展开更加激烈的争夺。如印度2014年9月推出“印度制造”战略计划,宣布了一连串吸引外资的重大政策,意图打造新一代的世界制造工厂。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
&&& 2.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环境对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四化”良性互动推进,资源和环境的外部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正在加快上升,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投入实现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对制造业需求的层次不断提升。各产业部门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治理 服务新的能力需求、大国博弈和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在生产装备技术水平、消费品品质提升、公共设施设备共给、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可控等各方面,都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 3.我国已经具备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 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全球领先的规模,制造业增加值和产品出口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均居世界第一;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体系。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制造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制造”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水泥产能达30多亿吨,占全世界的60%,水泥生产成套技术和装备占有率超过40%。
&&&&&&&& 放眼未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国家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为制造业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制造业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制度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
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全球制造第一大国,但是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存在着核心技术缺失,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受制于人,部分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要素成本偏高等问题。
&&& 1.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当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在50%以上,与一般发达国家的30%以下、美国和日本的5%以下有很大差距,原因在于创新能力不足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难同时并存,致使我国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一方面,研发投入强度(2.09%)与创新型国家(3%~5%)相比明显偏低,同时,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存在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另一方面,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在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产学研用脱节,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由于核心技术缺失,使得众多高端产品不能自主保障,严重依赖进口。如我国早就是全球最大电子产品生产大国,但集成电路每年进口花费资金高达2300亿美元,超过石油进口资金;每年生两千多万辆汽车,但是发动机基本都是日本的,甚至连天窗、车身设计、内外饰等都是国外技术。
&&&&&&& 2.部分传统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
&&&&&&& 过去10多年,中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其增速令全球各国望尘莫及。大规模投资驱动了国内经济的一路迅跑,同时也沉淀下来了可观的生产能力,形成产能过剩现象。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60%左右,不仅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当前工业利用率为78.9%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制造业71.6%的平均水平。在我国目前的24个大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例如,到2013年底,我国水泥产能约31.9亿吨,钢铁产能10.4亿吨,电解铝3200万吨,当年实际产量分别是24.14亿吨(利用率75%)、7.79亿吨(利用率74%)、2240万吨(利用率70%)。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库存高启,
业运行困难、效益低下。
&&& &3.能源、物流、资金等要素成本偏高,致使中小制造业企业经营困难
&&& &&&& 一般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是多年困扰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占有主要存款资源的国有 大银行都在花大力气追逐央企或高端大客户,宁可少赚钱或不赚钱也愿意把贷款堆给大的国有企业,特别是近两年经济下行的形势下,银行不良贷款快速增加,促使银行风险管理的门槛明显提高,普遍采取了强化有实力企业第三方担保或全额有效资产抵押等比较原始的风险防范措施,大大增加了一般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的贷款难度;而股份制的中小银行,不仅担保方式与大银行相同,且贷款价格一般要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30%,财务成本居高不下。加之,我国能源、物流等要素成本相对较高的原因,造成充分竞争状态下的制造业企业惨淡经营。
几点思考与建议
&&& 解决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要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使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唯如此,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制造业在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
&&& &1.政府要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做好顶层设计
&&& 政府要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顶层设计、战略导向及政策支持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战略引领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现在国家着手制定中国制造2025战略,当前又开展“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制订工作,正是制造业各行业进行顶层设计的最佳时机,要深刻把握“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优化调整好存量,并积极分析探寻新的增长点。比如,新常态下,我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这样的要求为绿色建材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一定是建材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所在,就应该以更大的力度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把它作为建材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着力点。
&&& 2.花大力气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创新驱动是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制造业尤其如此,要靠创新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提高制造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利用新技术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利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1)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创新。
利用和发展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本来源。有了充足的资金投入研发环节,可以为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可以更好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 同时,企业通过上市募集到的资金数量大速度快成本低,如果企业以20倍市盈率发行股票,意味着需要用20年时间积累的资金可以通过上市一次性募集到位。企业上市后还可以进行再次融资,持续不断的融资就为企业大量的研发资金的持续投入提供了保障。企业通过上市公司的制度设计,如职工持股计划,股票选择权计划等来吸引和激励管理人员,可以稳定主要科研骨干,提升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另外,科技专利或高科技项目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促进产业化,实现科研与实业的有机转化。
&&&&&& (2)完善创新投入机制,优化投入结构。
&&&&&&& &要优化基础研究、应用、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结构,大力建设工业实验室,为产业发展培育大批重要的技术和科技人才。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多年来一直低于6%,远低于发达国家。政府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力度,为发展高技术产业积累充足的原始创新成果储备,使投入所产生的知识有利于全社会的共享,增加技术扩散的可能性。在加大政府基础投入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比重。由于我国科技水平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我们还要高水平引进来,然后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建材研究总院建设了一个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能够为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培育大批重要的技术和科技人才。
&&&&& (3)完善创新管理的体制机制,注重创新方法,提高创新效率。
&&&&&&& &以产学研用结合为抓手,完善科技投入和管理机制。科技发展到今天,几乎每一项产品都是一系列材料、设备、工艺和技术的系统集成,任何一项产品创新都不能脱离系统而存在,发展产业技术联盟是一条可行的路子。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提供产业支持政策的同时,要建立生产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实际用户相结合的产业联盟,早日攻克从原丝到规模化稳定生产到应用的国产化,涉及多个环节,这种产学研用各领域骨干单位联合起来的联盟形式就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快速解决实际问题。
&&&&& (4)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化、个性化
&&& 新常态下,服务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制造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中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将会驱动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促使制造业服务化。因此,德国工业4.0战略强调生产要素高度灵活配置,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将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生产流程都是基于同质化产品大规模生产而设定的,为此,要加快培育3D打印这样的新技术,既要大力发展3D打印装备产业本身,大力推广其应用,如陶瓷行业采用3D打印,就能够满足人们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又要大力开发适于增材制造的新材料。
&&& 3.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向外输出我制造业优势,为过剩产能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 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长期的战略规划,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和各类“自贸区”战略的推进,为我国制造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创造了巨大空间。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涉及65个国家(含中国),总人口44亿,生产总值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2.5%和28.6%,将“一带一路”建设与新兴经济体发展工业化、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紧密结合起来,拓展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空间,为我国制造业的产能转移和发展升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通过“一带一路”的“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建设,对于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合作、延长我发展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制造业缺乏,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开放性金融为手段,以制造业合作为重点,输出我国过剩而 并不落后的制造业产能,以结构调整、产能转移互利双赢为目的,促进我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国家开发银行把服务“一带一路”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合作业务的重中之重,先后与18个国家签订国家规划合作协议,助力“一带一路”,为产能转移、投资合作奠定扎
实的合作基础和大量的储备项目。正是在国家开发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支持下,华新在塔吉克斯坦建成了该国第一条年产100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我国产能转移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起到了示范作用。
&&& 4.利用资本市场解决部分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库存高和结构调整问题
&&& 制造业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利用资本市场可以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利用期货市场可以管理好库存,对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 (1)通过并购可以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行业结构和化解过剩产能。
&&& 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一应当靠并购(兼并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行业结构,要以资本市场为主要平台,多种并购工具并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制造业的强国——美国,在重工业化时代就是很好地利用了资本市场,如美国钢铁集团前后并购了700多家钢铁公司,标准石油收购了400多家炼油厂,实现了产业整合。我国几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一个原因就是行业集中度低。通过并购提高行业集中度是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在具体实务中,制造业并购的优势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市场份额,提升行业战略地位;取得充足廉价的生产原料和劳动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获取超额利润;为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通过并购取得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网络,专业人才等各类资源。并购活动收购的不仅是企业的资产,而且获得了被收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销售资源等。
&&&&& (2)通过直接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财务成本和财务风险。
&&&&&&& 2014年以来,国务院已经两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为了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国务院会议明确提出,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
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同时,支持跨境融资,让更多企业与全球低成本资金“牵手”。这为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条件。
&&& 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是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有利工具,但从数据来看,制造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产业升级的规模较小,再融资、公司债发行、并购重组的平均规模均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 & 企业上市除了能够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外,在完善企业资本结构,减少负债缓解财务费用压力的作用最为显著。因为,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在众多融资手段中只有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是投资者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出资,不用还本付息,上市融入的资金具有永久性且可以再融资,可以大幅度减低企业财务成本,并且免受国家收缩银根等金融政策的影响。企业通过上市可以建立健全各项规范制度,有助于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管理优势和制度优势。企业通过上市能够实现规模效益,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相应扩大,从而提高了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企业上市后更容 易对同行业其他公司并购,兼并及资产重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 (3)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有效管理库存,对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有积极作用。
期货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的手段,以及通过公平、公开竞争形成公正的价格。
&&&&&&&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逐步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加工中心和制造基地,也成为全球大宗商品重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2010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货市场,目前,中国已推出期货交易品种45个,2013年期货市场成交金额267万亿元。我国目前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已经涵盖农产品、贵金属、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能源、金融等行业。
&&&&&&& 商品期货市场特别适用于制造业中的原材料工业。原材料企业完全可以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原材料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影响大,期货交割规则中对交割品质量有明确要求,通过期货实物交割取得的商品质量绝对有保证;原材料的价格较高,对企业生产成本影响大,市场变化莫测,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恰恰能帮助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生产企业库存积压严重。原材料的采购周期长,采购涉及的资金大,则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利用保证金交易的杠杆作用,很好地管理库存,降低企业运行风险。平板玻璃期货品种2013年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一直交易活跃,为生产企业管理库存,平抑价格波动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
&&& 总之,我国制造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经济新常态下,有挑战也有机遇,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做好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作用,就能克服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向强的转变。
备案号: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中国日用玻璃协会 地址:北京东长安街6号231室 邮政编码:100740 E-Mail: 联系电话:010-48399苏南制造业转型升级还缺啥?企业:希望政府少收费
(原标题:苏南制造业转型升级还缺啥?企业:希望政府少收费)
执笔|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许金晶
对于国内制造业,尤其是广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来说,要想实现从&制造&到&智造&、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从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生产方向的转型,尚需攻克难关,苏南制造业也是如此。
1. 资金不宽裕。资金是转型升级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要转型升级,要技术改造,最后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对于苏南制造业中的领军企业来说,流动资金一般比较宽裕,银行也乐于提供贷款。但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实现正常生产经营的融资都很困难,更别提转型升级了。
例如&机器换人&,此次受访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有计划实施,但这一计划的最低投资也要在1000万元以上,类似上述昆山某汽车配套设备企业,每年的技术改造费用都在1亿元以上,这样的支出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资金压力。
我们调研中还了解到,常州一家化工企业由于在前几年化工行业整体形势良好的情况下,没有及时进行环保投入,在近期公司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又必须按照政府环评要求,投入上亿元进行环保设施改造,企业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
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国际价格持续震荡和原材料价格的极大波动,苏南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难度更加突显,从而制约了企业投入足够多的资金用于转型升级。
2. 高端人才缺乏。人才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和支撑要素。苏南的制造业企业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县、镇甚至村级单位,这些地区的文化、医疗、教育等城市软环境相对不足;即便对于苏南的核心区域&&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来说,它们在综合发展水平和吸引力方面,也仍然跟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有明显差距。此次受访的大多数企业都反映,企业在高端领军人才、研发设计团队和技术骨干等方面,尚存在明显的缺口,招募高端人才比较困难并且容易流失。人才的结构性失衡同样制约着苏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一步推进。
3. 技术改造后的人员安置压力大。在苏南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随着技术改造实现智能化生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一线工人被淘汰。目前企业的做法是先淘汰年龄大的,年龄较轻的通过再培训,重新实现上岗。但随着制造业转型的不断升级,原有一线工人的安置压力会越来越大,将会成为今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挑战。
4. 产品和技术创新有比较高的风险。如果新产品开发失败,前期投入的成本便难以收回,本来资金就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对此将难以承受;即使开发出新产品,可能也会面临前期推广难的问题,新产品市场认知度较低,产品滞销也是一种风险。而由于当前市场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够到位,企业花巨大精力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很容易被同行业其他企业用较低成本模仿,甚至在被模仿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再创新,品质超越被模仿产品。
5. 各级政府在产业政策导向上有偏差。国家的产业政策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全面权衡和考量,而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的是本地的发展,各级政府产业的政策方向不尽相同。而部分产业政策缺乏延续性,令企业无所适从。
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最希望政府做什么?
关于政策支持
进一步减政放权,减少对企业的行政收费,切实为转型升级的企业减负。
在节能减排、产品升级等方面给予足够政策扶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走出地方保护主义的误区,对规模企业为了市场垄断进一步扩张产能和部分企业以低端产品、低价格进行市场竞争的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
关于融资渠道
加强政策引导,让更多的政府扶持资金、银行借款、民间借款流向创新性企业。
进行金融体制创新,建立科技型专业银行。
支持大型企业上市融资,用募投资金来投入新的业务板块,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升级。
关于配套服务
重视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及保护等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科技保险制度,引进风险投资,鼓励联合开发分摊风险。
鼓励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中介机构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和城市软环境建设,提升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作用,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智力支持。
(编辑:lvqiang)
本文来源:财经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关于加快引导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多年以来,慈溪企业家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打造化纤、轴承、打火机、家电等世界生产基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市场链和价值链,奠定了慈溪工业模式的基础,也为我们慈溪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是随着企业转型升级的倡导,很多企业出现了问题,我认为当然首先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但也与政府宣导的转型升级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目前传统行业在转型升级中存在着以下四个难点:
  难点一:进军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设备行业难。对我们传统行业的经营者来说,进军新能源材料、机械设备等需要新的专业知识、相对高的学历以及全球化的眼光,这对目前&创一代&的企业家来说比较困难。很多企业也因为经营环境恶化、利润微薄而转型于房产、小额贷款公司这些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领域,导致了许多危机。
  难点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大研发创新难。目前慈溪以中小企业为主,研发创新需要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且短期见效甚微。所以我们非常需要研究所或者大专院校的帮助,但在目前中国的体制下,哪科技局帮我们安排对洽会,合作也寥寥无几。科研所与研究院想拿的是大额国家科技奖励资金,对他们来说企业付出太小了。很多企业原来满腔热情,在连续几年的零收获后,参与力度也大大下降。
  误区三:创品牌难。现在政府大力倡导企业创品牌,其实品牌经营的背后就是产品力,是产品的研发创新和产品质量,另外还有品牌的后续维护,以保证持续的生命力。目前需要做的,还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提升产品的品质,经营好工厂的品牌,打响工厂的知名度,然后才是产品的品牌。
  难点四:加大技术改造,&机器换人&难。慈溪很多企业目前还是OEM生产模式,此模式下生产订单小、多、散,加上零部件的精密程度导致在装配过程中实现自动化非常困难。目前对制造行业来说用人最多的依然在制造环节,所以一定时期内企业用工依然不能大幅度锐减。
  针对目前慈溪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和难点,我有如下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引导重塑&慈溪模式&。以德国为例,德国小到日用品制造大到汽车制造、能源机械设备,德国制造的价格和声誉都远在中国之上。德国在金融危机中的坚挺,证明制造业并非代表落后的生产方式,证明工业化、产业转型并不是完全放弃既有传统,这是我们慈溪工业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政府应该引导企业向成功的欧美及日韩制造企业学习,导入&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供应链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升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抗风险能力。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产品研发及品牌运作相比,投入成本小,也更容易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建议政府充分发挥慈溪职业教育特点,培养适合企业的技术人才。我们慈溪制造业人才匮乏,无论技能素质还是管理素质都缺乏培养基础。德国制造之所以非常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是因为德国制造百年来一直把生产放在第一位,教育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而言,我们的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所以我建议政府引导发挥慈溪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慈溪重点发展的产业,培养出有竞争力的生产、管理、研发人才,使企业不必远赴广东、深圳等地招募人才,同时也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双向问题。
  三是建议政府引导传统制造业在&高端制造&上做文章。慈溪制造优势地位在于国际传统产品、日用品市场,我们不能用抛弃&制造&的方式追求没有根基的&转行&,更不能让过多的制造企业去搞以钱生钱的资本运作。政府应引导企业在制造中提升内部管理和产品品质,用高品质带动研发创新和品牌,走符合慈溪实际的工业化道路。最终使&慈溪制造&不限于一两个产业,而是可以覆盖所有的制造部门,包括传统制造业、新兴能源和节能产业、绿色和环保产业。
姚能宜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大会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引导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第276号建议)已收悉。
  首先非常感谢您高度关注我市传统制造企业的发展问题,您对当前我市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对策建议,对于破解传统制造行业的发展困境,加快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市政府高度重视,由施市长亲自领办,我局主承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质监局3个部门协办。我局收到建议后,精心拟定了办理方案,并成立了由龚激红局长为组长的办理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与各协办部门反复商榷,现答复如下:
  诚如您所言,目前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确实面临着进军新兴产业难、加大研发创新难、打响品牌难、&机器换人&难等诸多问题,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发展或者说是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政府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面对的难题。企业转型升级之路千差万别,最根本的是企业根据自身的产品、市场及所拥有的资源等因素&因企制宜&来确定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少数企业特别是通过&招商引智&等途径引进的、新增的企业,实现了向新业态、高精尖方向的转型发展,但就我市绝大多数传统行业企业而言,当务之急,还是要做好当前慈溪制造的升级,形成有竞争力的&慈溪制造模式&。
  为加快引导和推进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近几年来我市在提升企业家信心、引导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引导&高端制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营造发展实体经济氛围,提升企业家发展信心
  鼓励企业树立实体经济意识,专注实业、专攻主业,努力营造发展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每年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开展&十大杰出人物&、&百强&、&成长潜力型&企业等评选,营造赶学比超的良好氛围,并召开全市工业大会,表彰先进典型,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加大工业经济扶持力度,安排4000万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3000万元新兴产业专项奖励资金、6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3000万元商贸流通专项奖励资金、4.5亿元工业效益龙头企业培育专项资金(),着力引导企业发展实体经济和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同时,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去年我市适时启动了&千名干部服务千家企业&实现工业经济稳增长促发展专项行动,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贸出口企业以及今年拟进规工业企业等1300多家企业作为联系服务对象,各镇(街道、园区)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及各地实际制定了服务企业细化方案及详细的联系服务企业名单,开展&一对一&上门联系指导服务,通过大规模联系服务对提升和稳定企业发展的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去年底,累计走访企业1459家次,累计走访2580人次,收集困难和问题1108个。对这些困难问题,各镇(街道、园区)及市级部门层面共解决和困难417个,对不能解决或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都给予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今年,为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市委决定全面深化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进一步细化服务内容、加大服务阵容、健全问题流转机制,将服务企业和信息化、预报预警相结合,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目前服务企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加强管理咨询和培训,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素质
  管理是永恒的主题,管理也是生产力。我们认为企业管理是投入产出率高的投资。企业管理的投入有的需要资金的投入,有的只要管理理念更新,只要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应用,就能取得几何级产出效应,就能使企业资源充分有效配置,改变工业企业盈利模式,获得最大的效益。管理既是企业运行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有效的管理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推动力量。近几年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工作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一)借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从2010年开始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根据企业实际支出的管理咨询费用给予30%的补助。5年来,已有100余家工业企业享受补助857万元,有效激励了企业实施管理咨询。每年举办1-2次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大型现场对接会,在企业与咨询机构之间搭建起交流沟通的平台。邀请管理咨询机构通过行业协会例会、对接会等各种场合自我推介,并以案例剖析的方式让企业发现当前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引导管理咨询机构上门提供诊断服务,为深化合作提供切入点。目前已引进30余家国内外知名管理咨询机构到慈开展业务,推动100余家工业企业实施管理咨询,带动了我市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在开展管理咨询的企业逐年增加的同时,管理咨询项目已经从开始的5S和现场管理逐渐向精益生产、流程再造、供应链优化等更深层次转变,企业的管理意识逐渐从被动推动向主动要求转变。
  (二)推广优秀经营管理经验,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举行一系列成果宣传推广活动,总结企业管理成功经验,鼓励企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一是搭建交流平台,举办管理沙龙。根据我市企业发展的特点,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学习、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举办管理沙龙。二是开设管理论坛,刊登理论成果。总结我市企业管理成功的经验,整理成文后利用《慈溪工业》等向全市企业推广,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推广我市优秀企业,举办管理现场会。选择现场管理突出,并有推广价值的企业,举办优化管理现场会。
  (三)强化管理培训平台建设,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按照&市场主导、满足需求、学习先进、提升管理&的原则,全面提升企业经营者素质。一是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实行按需培训。深入调查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培训需求,针对我市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薄弱环节和管理发展趋势,确定企业培训项目。优化培训内容,突出系列化和个性化,提高培训效果。二是开展企业家高端培训,提升管理思维。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多管齐下提升培训实效。近年来,分别组织企业家赴德国、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学习。同时,也邀请吴敬琏、樊纲、巴曙松等经济学家和长江商学院、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研修学院的管理学家等来我市&传经授道&,开阔了企业家国际视野,转变了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提升了企业家的管理理念。三是以培训实效为标准,实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针对企业各层次管理需求和特点,开展课堂授课、管理道场实践、标杆企业考察等特色培训。2014年举办了年轻总经理高级研修班、精益生产、企业流程设计和完善、品质改善、设备制造行业优秀企业品质提升诊断式培训等28期培训班,共培训各类相关人才2538名。
  (四)积极推动精益生产,提升企业生产管理能力。根据传统制造业现状,积极推动企业导入精益生产,帮助企业全面深入地了解精益生产的本质、掌握精益改善手法,培养企业管理层改善技能。2012年以来,共举办精益生产、工业工程等11期培训班,通过讲师讲解和配合精准管理道场实训,学员对精益生产管理有了更深的领悟。2014年以来,企业开展管理咨询项目中精益生产、精细化管理项目有明显增加,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咨询的效果也明显显现。如新海电器十二分厂导入精益生产后,车间生产线、流水线作业平衡率由71%提高82%,生产效率提高;将原印刷工序并入装配线,节约场地面积550平方米。
  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近几年来,市政府紧紧围绕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坚持走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的办学路子,使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始终保持在宁波市乃至全省前列。我市的职业教育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以全省第一名成绩入围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屡创新高、杭州湾职校成功创建&技师学院(筹)&等。目前,全市5所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0853名,在编专任教师923人。2008&2014年,我市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累计获得42金34银20铜的优异成绩,位居全国同类地区前茅。
  (一)大力营造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一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专题研究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政策保障的重大问题。二是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取得的成果,在社会上树立和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三是适时召开较高规格的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加强同高职院校联系,建立产学研基地。目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基地已经落户我市,必将有利于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模;有利于整合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技术管理资源,打造开放和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成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三)努力构建中高职衔接融通体系。面对高校招生计划的大幅增加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升学愿望,积极探索三种类型的中高职融通模式。一是直通车:中职与高校构建&3+2&高职、五年一贯制等本专科层次直通车;二是一体化:依托在慈举办的高校和技师学院,构建起中职与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三是高考选拔:通过中职学生单考单招或拔尖人才免试入学等升入高层次院校。
  (四)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为充分发挥优秀高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交流和传技带徒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调动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2013年起,对慈溪市级及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面向本企业或本行业开展以师带徒活动,并在规定期限内达到带徒要求的,按其带徒数量及技术等级给予补贴。今年4月,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袁西凉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得4000元带徒补贴,成为我市首个获得以师带徒岗位补贴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四、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循序推进&机器换人&,引导企业&高端制造&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搭建产学研平台,举办各类科技交流活动,通过借力科研院所、工业设计研发企业,培育引进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等方式,全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同时,大力推进企业实施以&机器换人&为主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逐步走向&品质制造&、&高端制造&模式。
  (一)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提升制造品质。近年来,我市加快建设高层次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等三大平台,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集聚各类资源,提升慈溪企业制造品质。一是加快科教园区中科院慈溪医工所和慈溪转移转化中心两平台建设。二是加快浙大网新智慧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宁波(慈溪)检测中心、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三是紧贴我市产业实际和发展趋势,对协同创新研究院新引进与我市产业契合度高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4家高校推行院地结对制度,牵线入驻10家院校与各镇(街道、产业平台)&结亲配对&,推动各地特色产业发展。
  (二)循序推进&机器换人&,提升制造品质。近几年来,每年安排5000万元左右专项资金,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替代手工的、半机械化的、纯机械化的装备。根据我市家电、纺织化纤、汽配、轴承四大传统产业实际,从2013年开始,重点推进企业装配自动化、注塑自动化、压注自动化、焊接自动化、轴承磨超自动化、冲压成型自动化等六个自动化改造,对六个自动化设备在原技改奖励的基础上,再提高2个百分点奖励。从今年开始,在&六大自动化&基础上,增加&喷漆自动化&、&检测自动化&、&数控加工&,鼓励企业采用环保、全自动喷漆流水线及高效自动检测设备。通过&机器换人&自动化技改,企业不仅实现了减人增效,也使产品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引导企业走&精益生产&、&精益管理&模式;进一步发挥慈溪职业教育优势,加强&蓝领&技工培养;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平台,有步骤地&推进&机器换人,引导企业走&高端制造&模式,推进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
  (一)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一是向全市征集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的感人事迹,积极开展对优秀企业的正面宣传,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结合有关品牌栏目,大力宣传党员干部服务企业的有力举措和先进典型等,为在全市营造扎实发展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提供有力的舆论保障。二是指导和督促市级新闻单位以及各镇街道宣传部门,紧紧围绕&优化发展实体经济环境和氛围&,精心策划,加强保障,依托报纸、电视、电台、微博、微信、LED等多种载体,广泛开展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着力形成立体化的宣传声势,切实为我市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宣传保障。三是每年召开工业经济大会,重点表彰奖励&工业经济年度杰出人物&、&十强、二十强、百强企业&和在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和企业家,推广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成功经验,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开拓创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素质。一是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方法,更加注重培训契合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打造&慈溪制造模式&提供人才支撑。按行业细分培训对象,开展水处理行业品质改善、汽配行业精益生产、化纤轻纺行业车间主任培训等,提高培训针对性。纵深发展培训内容,在前几年培训的基础上,开展深度培训,今年计划开展6-8天的车间主任培训班、结合管理道场实际操作的工业工程培训班等,提高培训转化实效。二是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促进企业管理咨询实效。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咨询前辅导,主动与企业决策层沟通,了解咨询项目实施的内容,需要达到的目标,并深入车间现场,掌握企业管理现状,及时向企业提出采用何种管理咨询模式的意见建议。跟踪掌握咨询项目进展情况,对企业管理咨询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示,起到&项目监理&的作用。
  (三)进一步发挥慈溪职业教育优势,加强&蓝领&技工培养。 一是优化我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今后将继续合理统筹安排我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使之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适应。结合慈溪重点发展的产业,设置新兴特色专业。二是着力探索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模式。统筹教育和产业资源,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建立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基地、教产研融合基地、现代学徒制合作基地,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作用,加强行业、企业协作力度,推动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用人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加强实习实训环节管理,提高实习实训效果。
  (四)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平台,有步骤地&推进&机器换人,引导企业走&高端制造&模式。一是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平台,加快推进以科教园区为重点的&一区两园三中心&建设,尽快发挥中科院系统的两大创新平台功能作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激活创新要素,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为加快慈溪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有步骤地推进&机器换人&,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实施一批机器换人专项、产业链专项,创建自动化示范车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入省机器换人指导组及先进设备制造企业来我市进行自动化改造对接,加强慈溪市&机器换人&重点鼓励设备和本地企业制造设备两个目录的宣传和落实。通过&机器换人&的有序推进,引导传统制造行业逐步走上&高端制造&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将继续专注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我市传统行业制造优势,同时,积极关注经济发展新业态,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实现新发展。
  以上是我们的答复意见和措施,如有不当,请予以批评指正。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慈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5年6月19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