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戒毒管理局地址新一代戒毒中心

广州:社区戒毒服务中心初探(组图)
来源:&&刘卫东&&日12:35
为能更方便地开展工作,社区戒毒服务中心一般都设在小区内部;广州天河两家社区戒毒服务中心统一使用“戒药”取代“戒毒”。
近日,某光头歌手因聚众吸毒被捕,再次将“吸毒”、“戒毒”的概念拉入公众视野。相比于他为何吸毒,更多人关心的问题是他将如何戒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戒毒条例》,戒毒分为“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等多种,其中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
日,广州市天河区同时揭牌两家社区戒药服务中心,均系政府购买专业NGO开设的专门戒毒服务中心,标志着广州在社区戒毒工作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更详细地了解“社区戒毒”这一戒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网记者日前赶赴天河区林和戒药服务中心,近距离接触了这家据称多方面参考香港先进经验的机构。(刘卫东 摄影报道)
(责编:刘卫东、冯芸清)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广东:三三六新模式科学戒毒淡化心瘾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三三六,戒毒模式,创设情境,新媒体,戒毒人员
 您的位置: >>
广东:三三六新模式科学戒毒淡化心瘾
日 09:35:14 来源: 法制日报
】 【】 【】&
【Email推荐:
  近年来,广东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认真履行戒毒法定职能,大力推进戒毒工作,在全力维护场所安全稳定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综合矫治,更加注重科学戒毒、淡化心瘾,更加注重借助科技、提升效能,更加注重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努力构建符合戒毒规律的工作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针对强戒场所缺乏专业医疗团队和技术条件,强戒人员在所时间有限等实际情况,广东省提出科学戒治、淡化心瘾的思路,以教育矫治、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为切入点,探索形成了以“三期、三分、六法”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六”戒毒模式。“三期”遵循了戒毒在时间衔接上的普遍规律;“三分”通过分型编队、分类戒治、分级处遇,重在形成目标激励的心理效应;“六法”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科学原理,通过毒害认知、情景模拟等方法,重在激发戒毒人员的戒毒意愿,使他们掌握拒毒技巧,从而实现由要我戒向我要戒的转变。
  具体操作上,“三三六”戒毒模式严格依照禁毒法、戒毒条例,对模式进行全面规范细化,制定了1个总方案、8个子方案、12种量表、7项考核标准和8个流程图,并配套了《毒品危害认知教育读本》、“3D厌恶疗法”微电影等教学内容,采取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新媒体演示等方式,提高戒治效果。
  工作环节上,“三三六”戒毒模式将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有机衔接,开辟康复体验区,在强戒人员出所前7天至10天,为他们提供康复体验服务,并与地方共建11个康复基地和26个康复指导站,既使强戒人员充分感受康复体验效果,从而自愿康复、巩固操守,又将戒毒工作向社会延伸,扩大了康复收治规模。
  戒毒是科学难题,必须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广东大力加强民警专业化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戒毒工作需要的民警队伍。按照急需、急用的原则,积极引进法律、医学、教育学等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
  目前广东全省已建立起一支拥有424名医护人员、525名国家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1115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99名专兼职教师的综合型戒治队伍,较好保障了戒毒工作开展;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深入开展“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三年一轮训”等工作,近3年来,全系统共举办各类戒毒业务培训班200余期,年均培训人员6000人次,促进民警工作理念更新,素质能力提升。
  截至目前,广东已累计收治戒毒康复人员23810人次,其中康复体验人员7982人次,巩固了戒毒成效。经“三三六”戒毒模式训练,强戒人员毒害认知和意志坚强程度分别提高16.4%和14.1%;45岁以下人员体能测试合格率从之前的74%上升到100%;场所违纪率从0.85%下降至0.29%。去年年底,省戒毒局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开展磁共振成像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实行“三三六”戒毒模式后,强戒人员脑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并明显接近正常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当前位置: -&
热点新闻排行
技术支持:广州太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020-)
备案编号:粤ICP 备号广东:近九成吸毒人员在35岁以下
  广东省禁毒局在汕尾海丰进行扫毒行动
昨日,广州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员大会暨涉毒青少年社会帮扶专题研讨会在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召开。广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司徒梅芳出席活动并致辞。据介绍,广东目前登记在册吸毒人员58.2万人,其中青少年占75%;而广州查获的吸毒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89.1%。
广东省禁毒办常务副主任、省禁毒局局长邓建伟介绍,一直以来,广东对吸毒人员均以“抓、关”等硬手段为主。截至去年12月,广东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是58.2万,全国最多,同时,广东的戒毒床位也是全国最多,但硬手段却未能解决广东的毒品问题,吸毒人数仍在快速增长。“2014年中旬,广东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是47万,到2015年,是58.2万,一年以10万人的数量在攀升。”
青少年吸毒问题严峻
邓建伟认为,对待禁毒问题,必须探索出一个完整的路径,要从打击、收押为主转向开展社区戒毒和预防宣传教育为主,以此抑制吸毒人数的快速增长。他直言,广东禁毒工作短板明显、欠账多,就拿“预防宣传教育”这一块来说,相关工作在2015年才全面启动,目前在社会上,许多人对于毒品的认识有误区。
在本地乃至全国范围内,青少年吸毒尤其是新型毒品的服用一直是个严峻的问题。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法律系主任、教授李岚指出,广东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75%;而在广州查获的吸毒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到89.1%。“前几年还发生过某技工学校学生因服用止咳露导致群体斗殴,最后开除50多个学生的事件。”
有青少年学会贩毒
李岚指出,近年来还出现一个新现象,就是在广州、深圳等地,青少年吸毒常常是群体性的,一抓一窝,在广州的一次执法行动中,就抓获了45人之多。而针对中学及大学开展的调查,研究人员也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吸毒的危害认识不深,问卷成绩能达到70分的只占少数。
天河区法院少年庭副庭长孙玉波对2011年~2015年天河法院少年庭中涉毒未成年人案件作了梳理。他表示,从刑事案件数量来看,天河区未成年人毒品案件数量不多,主要以贩卖毒品为主。从事毒品犯罪的未成年犯平均年龄为16.34岁,低于一般未成年犯16.81岁的平均年龄,多属于无知型犯罪,其中受同学、朋友引诱,或者受“指使”的占到76.32%。统计还显示,涉毒未成年犯的文化程度在逐步上升,以往都是小学初中文化,近年来出现了中专文化,“说明学历高并不代表对毒品的认知就多。”
孙玉波还指出,近年来,涉案人员的人均涉毒量在增加,一些青少年甚至学会了自己发展“下线”,贩毒带来的高利润成为他们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与几位专家观点一致,孙玉波也认为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最好能建立一些专业机构。
仅1000多人
接受社区戒毒
根据相关条例,目前我国戒毒分为“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等多种,其中社区戒毒及社区康复在我国均属新生事物。
邓建伟指,广东自2008年开始开展社区戒毒工作,但目前58万在册人员中仅1000多人在接受社区戒毒。人手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按照国家的指导意见:每一个禁毒社工仅能服务20-40个吸毒人员,而在广东的社区,一个禁毒社工要照顾500个吸毒人员,工作没办法完成,不能保证质量。”
广州未成年戒毒所所长章忠谈到社区康复的薄弱之处。“一个民警要对应60-70个吸毒人员,还要兼顾自身社会治安工作,根本无法兼顾。我们在戒毒所里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一出戒毒所后,又回到起点。根据统计,80%的复吸出现在离所3个月内,社区康复工作非常重要。”
专门从事社区康复工作的广州市晨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肖云天指,在工作中遇到不少困境,主要包括协调多部门难度大、禁毒社工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律师及专业心理咨询师等。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戒毒管理局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