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云和阿里云的比较全球化思路有何不同

中国企业家
罗超(ID:luochaotmt)前几天在泰国旅游,关注到一则消息:腾讯全资收购泰国门户网站 ,并将后者更名为腾讯(泰国)公司。< 是泰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拥有 3000 万用户,深受泰国年轻人喜欢,2010 年,腾讯就收购了 Sanook49.9% 的股份,现在全资收购表明腾讯正在加快对泰国的布局,也在加速国际化的步伐,在此之前,腾讯早已在泰国开展业务,其在中国的劲敌阿里同样布下重兵。「 腾讯大举进攻泰国市场 」微信是腾讯全球化进展最好的业务,WeChat 即微信的海外版本进展神速,腾讯二季度财报公布,WeChat 海外用户数已突破 2 亿,达到中国用户的三分之一。从 " 附近的人 " 来看,微信在泰国已经很发达。我在普吉岛打开 " 附近的人 ",看到的许多账号均是泰国面孔——聊天之后会发现不少是给中国游客介绍人妖表演之类的服务的中介。今年 6 月,腾讯在香港推出的流媒体音乐应用 JOOX Music 夺得泰国区 App Store 免费下载榜第一,这款音乐播放器被称为 "QQ 音乐的海外版 "。在泰国市场,腾讯还有一个业务进展迅速,却很低调,那就是微信支付,我留意到泰国的便利店、免税店等场合均已支持微信支付,据我观察,中国人在泰国 7-11 已习惯于选择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钱包,而不是泰铢。可见,腾讯正在将其最核心的社交、文娱和资讯业务搬到泰国,收购 Sanook 则是希望打造一个核心级业务平台和海外统一品牌,再由此带动更多关联业务入泰," 一个带一个 " 是腾讯在中国市场扩展业务的套路。「 阿里在泰国市场布下重兵 」腾讯在大举进攻泰国时,阿里亦布下重兵。今年 11 月,阿里巴巴与泰国最大财团旗下的正大集团合作,蚂蚁金融投资正大旗下的 Ascend Money,以推进支付宝在泰国的普及,率先从 7-11 入手。这一合作的签约仪式,亲自出席,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对泰国市场的重视力度。在泰国期间我留意到支付宝钱包与微信支付不分伯仲,都很普及。阿里巴巴在泰国还有一个重点业务是电商,全球化是天猫最近两年的重点,其提出 " 全球买,全球卖 " 战略,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帮助中国人更好地购买海外产品;另一方面,让海外用户用天猫淘宝买买买,在让买家买全球的同时,卖家还能卖全球。泰国有深受中国用户喜欢的乳胶枕、香米、精油、榴莲干等产品,同时泰国本土的电商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阿里巴巴对此寄予厚望,天猫国际已邀请当地知名商家入驻,最受中国人欢迎的 KingPower 免税店也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天猫国际还在筹备着将泰国丰盛的热带水果搬到网上销售,现在,消费者去泰国旅游可以在天猫下单购买产自泰国的特产,回家后收货。今年,阿里还以 10 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东南亚最大电商 Lazada,创下阿里巴巴海外投资的单笔记录。如果你以为马云在泰国市场的野心只有支付宝和天猫那就错了。今年 12 月,泰国政商代表团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协议,在电商、中小企业发展、人才培训和物流供应链诸多领域全面合作,泰国希望让马云助推泰国电商发展,打造 " 泰国 4.0",以及未来的 " 无现金社区 "。这一合作让阿里巴巴在政府资源层面的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诸多项目的推进——有当地政府深度合作对于本土化来说很重要。10 月,泰国普密蓬国王逝世,马云亲临悼念现场吊唁,并在悼文中写到:" 陛下以法度治国,用佛心渡人,我见泰地子民,面容总有微笑,心中长存仁厚。" 这体现出阿里巴巴对泰国市场的重视,并且一直与泰国官方保持直接的合作关系。「 互联网巨头为何重视泰国? 」正在中国互联网市场打得热火朝天的 " 两马战 " 已延续到海外尤其是泰国市场,阿里和腾讯胃口都很大,涉及到支付、电商、社交、资讯诸多业务范畴,阿里更是由马云亲自督战。美国互联网业务全球化最成功的一定是欧洲市场而不是亚洲,互联网公司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拓市场,相比华人渗透率高的市场要困难得多。地理位置近、人口数量多、华人游客多、互联网还在发展中的东南亚是中国科技巨头全球化的绝佳跳板。泰国是东南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超过 6000 万人口,有大量的华人和旅游资源,再加上离中国很近,已成中国用户出境游的首选目的地。因此泰国也被互联网巨头视作是全球化的桥头堡,事实上,2014 年小米决定走国际化战略时,对小米出海的规划同样是以东南亚为起点。对泰国市场还有兴趣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并不只是阿里和腾讯,百度早已推出泰语版搜索、泰国语翻译,百度地图亦已进入泰国市场,百度还在东南亚市场推出了专属的安全类软件。可以说,BAT 已齐聚泰国市场。圣诞新年期间,泰国 KingPower 免税店正在掀起一场中国人司空见惯的活动:补贴大战,微信支付买单随机优惠,银联则推出了刷满 3000 减 600 的活动。可见并不只是互联网公司对泰国市场寄予厚望,手机厂商甚至银联公司,均已瞄准泰国市场、进军东南亚。「 中国互联网公司谋划全球 」泰国是桥头堡、东南亚是跳板,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谋划全球。随着互联网下半场到来,中国市场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已是业界共识。三年前只有猎豹、UC、久邦数码这类工具型应用敢于走 " 从海外包围中国 " 的路线,今天,全球化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共识,就连我们认为很难全球化的金融、O2O、电商和文化类业务,也在海外寻求增长机会。一方面,中国市场迎来天花板,对于所有互联网巨头而言,要寻求新的增长无外乎三条路:往下沉、走出去和新领域。BAT 这三条路都在走,国际化很早之前都在尝试,但今天,互联网巨头走出去的意愿前所未有的强烈。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在这几年实现了弯道超车,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云计算、O2O 和文娱等领域的水平,已赶上美国同行,甚至某些领域表现略胜一筹,譬如二维码支付和直播,这些成功的经验为互联网巨头出海创造了条件,甚至敢于去发达市场与海外巨头一较高下。从微信和支付宝钱包在泰国开展 " 补贴大战 " 能看出互联网巨头在将中国积累的经验和套路复制到海外,它们在泰国开展业务的经验,亦将被复制到全球。世界正在越来越平,全球化变得日益重要,也日渐容易,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新机遇,有野心的巨头都想要成为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公司。「 阿里和腾讯之间的 " 世界大战 " 」在全球化上,腾讯和阿里的思路有所不同。2005 年,腾讯成立国际事业部,在业务、投资和人才诸多层面推动全球化。腾讯十分重视微信的撬动作用,在几年前曾 " 悲壮 " 地表示:" 国际化成或不成,腾讯这辈子就这一个机会了(微信)。" 现在 WeChat 是腾讯出海的主力军,即便是微信支付也离不开微信这个母体。还有,腾讯十分重视投资布局,腾讯在 2014 年就已投资几十家海外公司,集中在游戏领域,但也有 SnapChat、 这样的明星公司,今年腾讯花 86 亿美元收购了《部落冲突》游戏开发商 SuperCell,创造了腾讯对外投资的新记录," 微信 + 投资 " 是腾讯海外布局的两个重点。阿里巴巴在上市之后才明确全球化战略,胃口很大——它希望将整个阿里系生态搬到海外去,而不只是单个业务或者单一维度。物流:在 2014 年,阿里巴巴以 2.49 亿美元投资新加坡邮政,之后菜鸟网络开始与全球各地的邮政和物流供应商对接,搭建全球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为电商全球化打基础。电商:天猫提出 " 全球买、全球卖 " 的战略,2015 年开始,双 11 从狂欢节更名为 " 全球狂欢节 ",并接入了梅西百货等海外零售巨头,今年,阿里斥巨资收购 Lazada 加强东南亚电商布局。金融: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另一条支线,今年蚂蚁金服对印度版支付宝 Paytm 进行了投资,更早之前则与日本最大电商平台乐天、美国在线支付公司 Stripe、欧洲退税机构瑞士环球蓝联达成合作,还投资了韩国互联网银行 K-Bank。云计算:阿里云通过在新加坡、中东等地建立数据中心的方式与 AWS、GCE 等云计算巨头在全世界范围内竞争。文娱:UC 在被阿里收购之前就已经在印度等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为阿里文娱内容全球化提供基础。除了业务全面全球化之外,阿里全球化还有这几个维度:投资:在投资层面,阿里巴巴动作频频,投资了 Tango、Pepper、MagicLeap、Lazada 等海外业务。品牌:在品牌层面,阿里巴巴同步强化国际化形象,不久前让 " Alibaba YunOS Auto" 冠名世俱杯这样的全球化赛事。政府:马云本人不断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印度总理莫迪等政要互动,推进阿里全球化目的明显。阿里巴巴与泰国、英国、印度等国家的政府官方达成深度合作,马云在 G20 大会上提出 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希望能够让全球 20 亿的年轻人随时通过手机做全球的生意,全球买全球卖。马云和泰国副总理颂吉在杭州出席签约仪式相对而言,阿里巴巴全球化上更加系统性。阿里系业务能出海的,都在出海,整个生态都在向海外复制。除了业务,在品牌、投资上都有相应动作。阿里巴巴更重视顶层设计,比如与政府官方战略合作,再比如类似于 eWTP 这样的倡议。曾经带着 3G 门户国际化成功的对成功的国际化有一个定义:第一层,用户国际化,海外用户占 50% 以上;第二层,收入国际化,收入份额中来自海外的比例占 50% 以上;第三层,品牌国际化,品牌在海外用户中建立起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现在看来,阿里和腾讯的国际化之路才刚开始,我相信阿里和腾讯鏖战泰国市场,只是它们海外大战的冰山一角,只是中国互联网巨头出海的开始,百度、头条、点评、滴滴们都在尝试国际化,2017 年出海或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一个核心方向。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财经新闻17小时前
股票频道37分钟前
房地产1小时前
财经新闻19小时前
房地产1小时前
雪球今日话题38分钟前
搜狐焦点1小时前
搜狐焦点1小时前
金汇财经30分钟前
搜狐焦点1小时前
网易财经16分钟前
第一财经3小时前
德科地产频道3小时前
腾讯财经1小时前
财经新闻14小时前前几天在泰国旅游,关注到一则消息:腾讯全资收购泰国门户网站,并将后者更名为腾讯(泰国)公司。是泰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拥有3000万用户,深受泰国年轻人喜欢,2010年,腾讯就收购了Sanook49.9%的股份,现在全资收购表明腾讯正在加快对泰国的布局,也在加速国际化的步伐,在此之前,腾讯早已在泰国开展业务,其在中国的劲敌阿里同样布下重兵。腾讯大举进攻泰国市场是腾讯全球化进展最好的业务,WeChat即微信的海外版本进展神速,腾讯二季度财报公布,WeChat海外用户数已突破2亿,达到中国用户的三分之一。从“附近的人”来看,微信在泰国已经很发达。我在普吉岛打开“附近的人”,看到的许多账号均是泰国面孔——聊天之后会发现不少是给中国游客介绍人妖表演之类的服务的中介。今年6月,腾讯在香港推出的流媒体音乐应用JOOX&Music夺得泰国区App&Store免费榜第一,这款被称为“的海外版”。在泰国市场,腾讯还有一个业务进展迅速,却很低调,那就是微信支付,我留意到泰国的便利店、免税店等场合均已支持微信支付,据我观察,中国人在泰国7-11已习惯于选择微信支付或者,而不是泰铢。可见,腾讯正在将其最核心的社交、文娱和资讯业务搬到泰国,收购Sanook则是希望打造一个核心级业务平台和海外统一品牌,再由此带动更多关联业务入泰,“一个带一个”是腾讯在中国市场扩展业务的套路。阿里在泰国市场布下重兵腾讯在大举进攻泰国时,阿里亦布下重兵。今年11月,阿里巴巴与泰国最大财团旗下的正大集团合作,蚂蚁金融投资正大旗下的Ascend&Money,以推进支付宝在泰国的普及,率先从7-11入手。这一合作的签约仪式,马云亲自出席,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对泰国市场的重视力度。在泰国期间我留意到支付宝钱包与微信支付不分仲伯,都很普及。阿里巴巴在泰国还有一个重点业务是电商,全球化是天猫最近两年的重点,其提出“全球买,全球卖”战略,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帮助中国人更好地购买海外产品;另一方面,让海外用户用天猫淘宝买买买,在让买家买全球的同时,卖家还能卖全球。泰国有深受中国用户喜欢的乳胶枕、香米、精油、榴莲干等产品,同时泰国本土的电商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阿里巴巴对此寄予厚望,天猫国际已邀请当地知名商家入驻,最受中国人欢迎的KingPower免税店也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天猫国际还在筹备着将泰国丰盛的热带水果搬到网上销售,现在,消费者去泰国旅游可以在天猫下单购买产自泰国的特产,回家后收货。今年,阿里还以10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东南亚最大电商Lazada,创下阿里巴巴海外投资的单笔记录。如果你以为马云在泰国市场的野心只有支付宝和天猫那就错了。&今年12月,泰国政商代表团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协议,在电商、中小企业发展、人才培训和物流供应链诸多领域全面合作,泰国希望让马云助推泰国电商发展,打造“泰国4.0”,以及未来的“无现金社区”。这一合作让阿里巴巴在政府资源层面的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诸多项目的推进——有当地政府深度合作对于本土化来说很重要。10月,泰国普密蓬国王逝世,马云亲临悼念现场吊唁,并在悼文中写到:“陛下以法度治国,用佛心渡人,我见泰地子民,面容总有微笑,心中长存仁厚。”这体现出阿里巴巴对泰国市场的重视,并且一直与泰国官方保持直接的合作关系。互联网巨头为何重视泰国?正在中国互联网市场打得热火朝天的“两马战”已延续到海外尤其是泰国市场,阿里和腾讯胃口都很大,涉及到支付、电商、社交、资讯诸多业务范畴,阿里更是由马云亲自督战。美国互联网业务全球化最成功的一定是欧洲市场而不是亚洲,互联网公司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拓市场,相比华人渗透率高的市场要困难得多。地理位置近、人口数量多、华人游客多、互联网还在发展中的东南亚是中国科技巨头全球化的绝佳跳板,泰国是东南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有大量的华人和旅游资源,再加上离中国很近,已成中国用户出境游的首选目的地,因此泰国也被互联网巨头视作是全球化的桥头堡,事实上,2014年小米决定走国际化战略时,雷军对小米出海的规划同样是以东南亚为起点。对泰国市场还有兴趣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并不只是阿里和腾讯,百度早已推出泰语版搜索、泰国语翻译,百度地图亦已进入泰国市场,成为中国用户泰国游的首选地图,百度还在东南亚市场推出了专属的安全类,可以说,BAT已齐聚泰国市场。圣诞新年期间,泰国KingPower免税店正在掀起一场中国人司空见惯的活动:补贴大战,微信支付买单随机优惠,银联则推出了刷满的活动。可见并不只是互联网公司对泰国市场寄予厚望,手机厂商甚至银联公司,均已瞄准泰国市场、进军东南亚。中国互联网公司谋划全球泰国是桥头堡、东南亚是跳板,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谋划全球。随着互联网下半场到来,中国市场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已是业界共识。三年前只有猎豹、、久邦数码这类工具型应用敢于走“从海外包围中国”的路线,今天,全球化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共识,就连我们认为很难全球化的金融、O2O、电商和文化类业务,也在海外寻求增长机会。一方面,中国市场迎来天花板,对于所有互联网巨头而言,要寻求新的增长无外乎三条路:往下沉、走出去和新领域,BAT这三条路都在走,国际化很早之前都在尝试,百度2006年就高调宣布要国际化,但今天,互联网巨头走出去的意愿前所未有的强烈。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在这几年实现了弯道超车,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云计算、O2O和文娱等领域的水平,已赶上美国同行,甚至某些领域表现略胜一筹,譬如二维码支付和直播,这些成功的经验为互联网巨头出海创造了条件,甚至敢于去发达市场与海外巨头一较高下。从微信和支付宝钱包在泰国开展“补贴大战”能看出互联网巨头在将中国积累的经验和套路复制到海外,它们在泰国开展业务的经验,亦将被复制到全球。世界正在越来越平,全球化变得日益重要,也日渐容易,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新机遇,有野心的巨头都想要成为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和腾讯之间的世界大战在全球化上,腾讯和阿里的思路有所不同。早在2005年,腾讯就已成立国际事业部,在业务、投资和人才诸多层面实现全球化。腾讯十分重视微信的撬动作用,马化腾在几年前曾“悲壮”地表示:“国际化成或不成,腾讯这辈子就这一个机会了(微信)。”现在WeChat是腾讯出海的主力军,即便是微信支付也离不开微信这个母体。还有,腾讯十分重视投资布局,腾讯在2014年就已投资几十家海外公司,集中在游戏领域,但也有SnapChat、这样的明星公司,今年腾讯花86亿美元收购了《部落冲突》游戏开发商SuperCell,创造了腾讯对外投资的新记录,“微信+投资”是腾讯海外布局的两个重点。阿里巴巴在上市之后才明确全球化战略,胃口很大——它希望将整个阿里系生态搬到海外去,而不只是单个业务或者单一维度。物流:在2014年,阿里巴巴以2.49亿美元投资新加坡邮政,之后菜鸟网络开始与全球各地的邮政和物流供应商对接,搭建全球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为电商全球化打基础。电商:天猫提出“全球买、全球卖”的战略,2015年开始,双11从狂欢节更名为“全球狂欢节”,并接入了梅西百货等海外零售巨头,今年,阿里斥巨资收购Lazada加强东南亚电商布局。金融: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另一条支线,今年蚂蚁金服对印度版支付宝Paytm进行了投资,更早之前则与日本最大电商平台乐天、美国在线支付公司Stripe、欧洲退税机构瑞士环球蓝联达成合作,还投资了韩国互联网银行K-Bank。云计算:阿里云通过在新加坡、中东等地建立数据中心的方式与AWS、GCE等云计算巨头在全世界范围内竞争。文娱:UC在被阿里收购之前就已经在印度等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为阿里文娱内容全球化提供基础。&除了业务全面全球化之外,阿里全球化还有这几个维度:投资:在投资层面,阿里巴巴动作频频,投资了Tango、Pepper、MagicLeap、Lazada等海外业务。品牌:在品牌层面,阿里巴巴同步强化国际化形象,不久前让“&Alibaba&YunOS&Auto”冠名世俱杯这样的全球化赛事。政府:马云本人不断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印度总理莫迪等政要互动,推进阿里全球化目的明显。阿里巴巴与泰国、英国、印度等国家的政府官方达成深度合作,马云在G20大会上提出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希望能够让全球20亿的年轻人随时通过手机做全球的生意,全球买全球卖。相对而言,阿里巴巴全球化上更加系统性。阿里系业务能出海的,都在出海,整个生态都在向海外复制。除了业务,在品牌、投资上都有相应动作。阿里巴巴更重视顶层设计,比如与政府官方战略合作,再比如类似于eWTP这样的倡议。曾经带着3G门户国际化成功的张向东对成功的国际化有一个定义:第一层,用户国际化,海外用户占50%&以上;第二层,收入国际化,收入份额中来自海外的比例占50%&以上;第三层,品牌国际化,品牌在海外用户中建立起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现在看来,阿里和腾讯的国际化之路才刚开始,我相信阿里和腾讯鏖战泰国市场,只是它们海外大战的冰山一角,只是中国互联网巨头出海的开始,百度、头条、点评、滴滴们都在尝试国际化,2017年出海或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一个核心方向。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2016年1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5年12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5年8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5年3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5年1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4年12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4年11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4年6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4年4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4年1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3年11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5年9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5年6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5年5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5年2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4年3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3年12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3年10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4年3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4年1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3年12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3年11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3年10月 Java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2015年7月 Web 开发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本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前几天在泰国旅游,关注到一则消息:腾讯全资收购泰国门户网站,并将后者更名为腾讯(泰国)公司。是泰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拥有3000万用户,深受泰国年轻人喜欢,2010年,腾讯就收购了Sanook49.9%的股份,现在全资收购表明腾讯正在加快对泰国的布局,也在加速国际化的步伐,在此之前,腾讯早已在泰国开展业务,其在中国的劲敌阿里同样布下重兵。腾讯大举进攻泰国市场微信是腾讯全球化进展最好的业务,WeChat即微信的海外版本进展神速,腾讯二季度财报公布,WeChat海外用户数已突破2亿,达到中国用户的三分之一。从“附近的人”来看,微信在泰国已经很发达。我在普吉岛打开“附近的人”,看到的许多账号均是泰国面孔――聊天之后会发现不少是给中国游客介绍人妖表演之类的服务的中介。今年6月,腾讯在香港推出的流媒体音乐应用JOOX Music夺得泰国区App Store免费下载榜第一,这款音乐播放器被称为“QQ音乐的海外版”。在泰国市场,腾讯还有一个业务进展迅速,却很低调,那就是微信支付,我留意到泰国的便利店、免税店等场合均已支持微信支付,据我观察,中国人在泰国7-11已习惯于选择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钱包,而不是泰铢。可见,腾讯正在将其最核心的社交、文娱和资讯业务搬到泰国,收购Sanook则是希望打造一个核心级业务平台和海外统一品牌,再由此带动更多关联业务入泰,“一个带一个”是腾讯在中国市场扩展业务的套路。阿里在泰国市场布下重兵腾讯在大举进攻泰国时,阿里亦布下重兵。今年11月,阿里巴巴与泰国最大财团旗下的正大集团合作,蚂蚁金融投资正大旗下的Ascend Money,以推进支付宝在泰国的普及,率先从7-11入手。这一合作的签约仪式,马云亲自出席,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对泰国市场的重视力度。在泰国期间我留意到支付宝钱包与微信支付不分仲伯,都很普及。阿里巴巴在泰国还有一个重点业务是电商,全球化是天猫最近两年的重点,其提出“全球买,全球卖”战略,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帮助中国人更好地购买海外产品;另一方面,让海外用户用天猫淘宝买买买,在让买家买全球的同时,卖家还能卖全球。泰国有深受中国用户喜欢的乳胶枕、香米、精油、榴莲干等产品,同时泰国本土的电商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阿里巴巴对此寄予厚望,天猫国际已邀请当地知名商家入驻,最受中国人欢迎的KingPower免税店也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天猫国际还在筹备着将泰国丰盛的热带水果搬到网上销售,现在,消费者去泰国旅游可以在天猫下单购买产自泰国的特产,回家后收货。今年,阿里还以10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东南亚最大电商Lazada,创下阿里巴巴海外投资的单笔记录。如果你以为马云在泰国市场的野心只有支付宝和天猫那就错了。今年12月,泰国政商代表团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协议,在电商、中小企业发展、人才培训和物流供应链诸多领域全面合作,泰国希望让马云助推泰国电商发展,打造“泰国4.0”,以及未来的“无现金社区”。这一合作让阿里巴巴在政府资源层面的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诸多项目的推进――有当地政府深度合作对于本土化来说很重要。10月,泰国普密蓬国王逝世,马云亲临悼念现场吊唁,并在悼文中写到:“陛下以法度治国,用佛心渡人,我见泰地子民,面容总有微笑,心中长存仁厚。”这体现出阿里巴巴对泰国市场的重视,并且一直与泰国官方保持直接的合作关系。互联网巨头为何重视泰国?正在中国互联网市场打得热火朝天的“两马战”已延续到海外尤其是泰国市场,阿里和腾讯胃口都很大,涉及到支付、电商、社交、资讯诸多业务范畴,阿里更是由马云亲自督战。美国互联网业务全球化最成功的一定是欧洲市场而不是亚洲,互联网公司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拓市场,相比华人渗透率高的市场要困难得多。地理位置近、人口数量多、华人游客多、互联网还在发展中的东南亚是中国科技巨头全球化的绝佳跳板。泰国是东南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有大量的华人和旅游资源,再加上离中国很近,已成中国用户出境游的首选目的地。因此泰国也被互联网巨头视作是全球化的桥头堡,事实上,2014年决定走国际化战略时,雷军对小米出海的规划同样是以东南亚为起点。对泰国市场还有兴趣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并不只是阿里和腾讯,百度早已推出泰语版搜索、泰国语翻译,百度地图亦已进入泰国市场,百度还在东南亚市场推出了专属的安全类软件。可以说,BAT已齐聚泰国市场。圣诞新年期间,泰国KingPower免税店正在掀起一场中国人司空见惯的活动:补贴大战,微信支付买单随机优惠,银联则推出了刷满的活动。可见并不只是互联网公司对泰国市场寄予厚望,手机厂商甚至银联公司,均已瞄准泰国市场、进军东南亚。中国互联网公司谋划全球泰国是桥头堡、东南亚是跳板,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谋划全球。随着互联网下半场到来,中国市场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已是业界共识。三年前只有猎豹、UC、久邦数码这类工具型应用敢于走“从海外包围中国”的路线,今天,全球化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共识,就连我们认为很难全球化的金融、O2O、电商和文化类业务,也在海外寻求增长机会。一方面,中国市场迎来天花板,对于所有互联网巨头而言,要寻求新的增长无外乎三条路:往下沉、走出去和新领域。BAT这三条路都在走,国际化很早之前都在尝试,但今天,互联网巨头走出去的意愿前所未有的强烈。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在这几年实现了弯道超车,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云计算、O2O和文娱等领域的水平,已赶上美国同行,甚至某些领域表现略胜一筹,譬如二维码支付和直播,这些成功的经验为互联网巨头出海创造了条件,甚至敢于去发达市场与海外巨头一较高下。从微信和支付宝钱包在泰国开展“补贴大战”能看出互联网巨头在将中国积累的经验和套路复制到海外,它们在泰国开展业务的经验,亦将被复制到全球。世界正在越来越平,全球化变得日益重要,也日渐容易,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新机遇,有野心的巨头都想要成为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和腾讯之间的“世界大战”在全球化上,腾讯和阿里的思路有所不同。2005年,腾讯成立国际事业部,在业务、投资和人才诸多层面推动全球化。腾讯十分重视微信的撬动作用,马化腾在几年前曾“悲壮”地表示:“国际化成或不成,腾讯这辈子就这一个机会了(微信)。”现在WeChat是腾讯出海的主力军,即便是微信支付也离不开微信这个母体。还有,腾讯十分重视投资布局,腾讯在2014年就已投资几十家海外公司,集中在游戏领域,但也有SnapChat、这样的明星公司,今年腾讯花86亿美元收购了《部落冲突》游戏开发商SuperCell,创造了腾讯对外投资的新记录,“微信+投资”是腾讯海外布局的两个重点。阿里巴巴在上市之后才明确全球化战略,胃口很大――它希望将整个阿里系生态搬到海外去,而不只是单个业务或者单一维度。物流:在2014年,阿里巴巴以2.49亿美元投资新加坡邮政,之后菜鸟网络开始与全球各地的邮政和物流供应商对接,搭建全球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为电商全球化打基础。电商:天猫提出“全球买、全球卖”的战略,2015年开始,从狂欢节更名为“全球狂欢节”,并接入了梅西百货等海外零售巨头,今年,阿里斥巨资收购Lazada加强东南亚电商布局。金融: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另一条支线,今年蚂蚁金服对印度版支付宝Paytm进行了投资,更早之前则与日本最大电商平台乐天、美国在线支付公司Stripe、欧洲退税机构瑞士环球蓝联达成合作,还投资了韩国互联网银行K-Bank。云计算:阿里云通过在新加坡、中东等地建立数据中心的方式与AWS、GCE等云计算巨头在全世界范围内竞争。文娱:UC在被阿里收购之前就已经在印度等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为阿里文娱内容全球化提供基础。除了业务全面全球化之外,阿里全球化还有这几个维度:投资:在投资层面,阿里巴巴动作频频,投资了Tango、Pepper、MagicLeap、Lazada等海外业务。品牌:在品牌层面,阿里巴巴同步强化国际化形象,不久前让“ Alibaba YunOS Auto”冠名世俱杯这样的全球化赛事。政府:马云本人不断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印度总理莫迪等政要互动,推进阿里全球化目的明显。阿里巴巴与泰国、英国、印度等国家的政府官方达成深度合作,马云在G20大会上提出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希望能够让全球20亿的年轻人随时通过手机做全球的生意,全球买全球卖。马云和泰国副总理颂吉在杭州出席签约仪式相对而言,阿里巴巴全球化上更加系统性。阿里系业务能出海的,都在出海,整个生态都在向海外复制。除了业务,在品牌、投资上都有相应动作。阿里巴巴更重视顶层设计,比如与政府官方战略合作,再比如类似于eWTP这样的倡议。曾经带着3G门户国际化成功的张向东对成功的国际化有一个定义:第一层,用户国际化,海外用户占 50% 以上;第二层,收入国际化,收入份额中来自海外的比例占 50% 以上;第三层,品牌国际化,品牌在海外用户中建立起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现在看来,阿里和腾讯的国际化之路才刚开始,我相信阿里和腾讯鏖战泰国市场,只是它们海外大战的冰山一角,只是中国互联网巨头出海的开始,百度、头条、点评、滴滴们都在尝试国际化,2017年出海或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一个核心方向。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我们很乐意帮助您!请联系或致电我们。7×24小时客服热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云 腾讯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