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广告费20万,咪蒙和papi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papi酱

papi酱、咪蒙、罗胖之后,内容创业下一站在哪儿_青年创业网
papi酱、咪蒙、罗胖之后,内容创业下一站在哪儿
2016年,圈画风突变,昨天还在激辩java和PHP谁更好的技术宅们、还在梦想着成为第二个乔布斯改变世界的产品狗们、还在忽悠着用O2O横扫传统行业的小老板们,一夜之间纷纷投入文化娱乐内容的大军。
一、内容的一年
app死了,内容永生!
2016年,创业圈画风突变,昨天还在激辩java和PHP谁更好的技术宅们、还在梦想着成为第二个乔布斯改变世界的产品狗们、还在忽悠着用O2O横扫传统行业的小老板们,一夜之间纷纷投入文化娱乐内容创业的大军。
人们要么摇身一变,追随宋吹鄙狭擞槔志停ザ拮派倥谴蛏喜D蛩嶙呓辈ゼ洌茨闷鹆吮矢俗樱裆砉诤牛&现在我们做内容了,文化人的事儿更适合我。&
这种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在人口红利褪尽、流量成本激增的今天,那些曾经可以获得巨大流量红利的赛道(工具、平台、社交网络)们早已被巨头牢牢把持。&流通&环节的生意没有机会了,就得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生产&环节&&做内容吧,好的内容终将凌驾于这些平台和社交网络之上,成为崭新的&流量红利&来源。
因为你的内容好,流量自然就来了,一个罗胖一个papi酱带来的流量,已经能顶过市面上绝大多数app了吧。一个咪蒙带来的转化率,恐怕也秒杀了市场上大多数网络平台了吧。
流量去哪儿了,去社交了去游戏了还是去电商了?No,它们都去其他内容平台上消费内容了&&于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变成人人都是创作者。
与此同时,微信、微博、喜马拉雅爱奇艺们组成的&两微一端多媒体&纷纷磨刀霍霍,准备大战一场!甚至猪八戒、猎豹、UC这些看起来和内容八杆子打不着的玩家们也一夜跨界加入混战。
伴随着各家内容平台纷纷投入巨资、推出孵化扶持计划,内容创业者们两眼放光、跃跃欲试,就像当年看到程苓峰第一个通过公众号大发横财、罗胖第一个通过微信成就商业神话一样,踌躇满志信心百倍,好像这波红利真的与自己有关似的&&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我就是下一个咪蒙下一个罗胖呢?
这时候新的尴尬又出现了。回顾整个2016年,内容创业者多了很多,但同质化竞争太严重,真正具备IP潜质就那几个内容大咖。内容平台多了很多,但同质化竞争太严重,结果最关键的那么几个内容大咖反而不够分了。
二、内容平台的尴尬
什么是流量红利?流量红利就是可以&非常便宜&地规模获客和转化变现。流量红利在哪儿,资本的追捧就到哪儿,&低位买进、高位卖出、成本优势、N倍回报&就是他们的尿性。
但是问题来了,当各家平台纷纷转战内容、创业者纷纷投身内容之后,这个红利还在吗?在内容创业波澜壮阔的这一年里,我们看到的情况是:
1、主动权到了内容手中
过去的时代是&平台战略&的时代,大平台就那么几个,流量被他们牢牢把持,至于内容创作者&&任你才比天高也得听我平台的话,否则离开了我,你的影响力就失去了流量基础烟消云散。而对于平台来说、想成为大V的人多了去呢,缺谁一样转。
但是现在,市场上一口气冒出了一堆平台,微信、微博、喜马拉雅、知乎、uc、猎豹、爱奇艺、优酷、秒拍&&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同质化竞争,平台太多、提供优质内容的作者反而不够用了,主动权瞬间易手,更可恨的是这些创作者往往&雨露均沾&、多平台共用、每个平台都发,立志成为超脱于平台之外、自带流量的IP:你平台有什么了不起,找我的平台多了去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2、内容的供给能力提升了
今天的内容创业,更多讲的是原创内容,是原本在线下生产内容的那波媒体人和作者们,纷纷跑到互联网上来卖内容。从罗胖到徐沪生到咪蒙,他们都是本来就已经小有成就的传统媒体人。伴随着纸媒和电视的衰弱,新的行业迁徙开始出现,更多这样&套路深&的人涌入互联网,这种pgc的能力是今非昔比的。
3、内容离钱更近了
在《如何打造&装逼&生产力》中笔者已经指出,伴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商家要在新晋中产和伪中产们心中植入一个全新的消费逻辑,就需要内容作为纽带、作为关键时刻的&洗脑神器&。消费升级的趋势越是明显,对咪蒙这样的内容魔术师的需求就越明显。与此同时,消费升级也逐步培养了新消费人群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免费未必光彩,花钱才显逼格&&新的钱途到来了。
4、人们更需要内容了
文化娱乐的风口到了,根据口红效应经济下行消费上行,居民对文化娱乐的消费反而史无前例地高涨。那么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迎来了不可避免的L型新常态&&在这严酷的寒冬、惨淡的现实面前,人们更需要&快餐式的精神食(鸦)粮(片)&了。
内容的供给提升了,内容离钱更近了,人们更需要内容了,内容成了一座金矿&&但是回到开头,真正提供优质内容的创业者就那么多,平台反而不够分了。这就尴尬了。
三、此内容非彼内容
尽管大家都在谈内容创业,但是细究一下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人们讲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1、做IP。我要打造一个《小时代》、《鬼吹灯》那样的爆款ip,只要这个ip火了,做什么延伸周边都来钱!
2、当导购。我要像Yhouse、礼物说那样做一个内容导购者,成为新消费知识和理念的布道者,在我的领域里我一定是最专业的,各种深入对比分析评测,各种逼格掌故情怀情报,引领消费浪潮!
3、打广告。我的公众号读的人多、转化率高,有眼球经济和流量红利,广告主在哪儿?
4、卖内容。我就是内容的售卖者,内容就是商品,甚至我就是像罗胖或者李翔那样做&二传手&,帮那帮懒人把海量复杂的信息消化成&浓缩易懂干货版&,卖给他们!
内容创业的逻辑,和过去的app创业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后者更多依赖于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形成一个&效率和体验的依赖&&&你为什么用百度搜索,因为搜的结果又快又好啊;你为什么用微信沟通,因为朋友都在那而且方便呀。
可是内容之所以能够吸附流量,更多是因为&人格能力的信任、精神境界的认同&而形成一种信息获取路径的依赖,这是一种不依赖技术的软性力量,而且更加潜移默化&&
我为什么喜欢罗胖,因为爱(喜)智(欢)求(装)真(逼)啊,已婚少妇为什么喜欢咪蒙,因为她能说出压抑在心底一直不敢说的很爽的话啊(和韩剧一样是女人的av)
从这个角度说,内容的创业者和传统意义的&内容创作者&是不同的,鲁迅这样针砭时弊的文学大家一定不是内容创业者、否则一定被气死。和传统文学爱好者们追求的自由表达、启迪民智、审美情操之类不同,内容创业者更追求内容的&可商业化&,简言之就是能带来更多流量(获客)、流量能成为粉丝(粘性)、粉丝能变成交易(变现),如果不能满足这三点,就是有再高的文学造诣也会弃之一旁。
所以你看内容创业,介质是&引发精神认同的作品&,但内核依然是app式的流量变现运作套路。可苦了那些只听从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声音的作者,不懂商业运作的重重套路,这繁华盛世,依然与你无关。
四、平台如何翻身?
在内容与平台的博弈中,平台会一直被动下去吗?
前面说过&谈判主导权&已经到了内容创业者手中,那是因为平台太多且同质化,而内容创业者可以&雨露均沾&多平台共用。
这就好像今天一个城市只有一家大剧院,人流密集,那么不论你是多么牛逼的话剧团都得好好听话,否则再牛逼不能上去演也是然并卵。紧接着,这座城市出现了很多规格很高、人流量大的剧院,话剧团可以轮流巡演、甚至可以对剧院挑三拣四,主动权就易手了。
那么接下来,什么情况下主动权会再次易手呢?
要么,一个剧院地段极好、人流极其集中,想方设法压住了其他竞争者。要么,一个剧院拥有其他剧院不可替代的能力,结果重新成了剧团们上门攀附的对象。
这个能力是什么?解决创作者们的痛点,帮创作者赚更多的钱!
我是在说戏剧吗?No,我是说正在发生的微信和其他内容平台的生态战争,路径两条:
1、解决C端用户内容消费的痛点,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或者更精准的高净值用户流量优势。这就好像南京东路(规模)或者K11这样的高端商超(精准)。
2、解决内容创作者的痛点,打破同质化僵局、取得新的功能壁垒。毕竟, 从根本上帮助创作者赚更多的钱,远比烧钱补贴、用蝇头小利哄骗作者来得重要!只有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内容,好的供给者才会纷至沓来。
那么问题很清晰了,内容消费者、创作者的痛点是什么?
五、内容消费者的痛点?
一般来说,用户的内容阅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1、使用高频刚需工具的同时,顺带阅读附带的内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信,在沟通社交(高频)的同时,顺便看公众号吧?再比如喜马拉雅fm,走在路上、正在开车、晚上睡前这些不方便用手用眼、又挺无聊的伴随式场景(中高频)你总想听点什么吧,要不听吴晓波的语音吧。
2、去专门的内容平台阅读,虎嗅、钛媒体、36kr、好奇心日报、知乎微博、开眼视频、梨视频&&
从1还是从2拦截呢?用户内容消费中,会在意哪些痛点呢?
1、内容极大丰富,或者独家优质集中。用户之所以习惯在&两微一端&中阅读,就是因为大平台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市面上的各个区块。但是用户也不会放弃一些垂直的平台,那是因为那里集中的独家优质内容,因为独家所以生怕遗漏&&这种独家可能基于作者,也可能基于媒介,比如听声音内容去喜马拉雅,看精美短视频和vr视频去开眼视频,看无人机航拍去大疆社区,听3d音效去
2、可以高效率地筛选感兴趣的优质内容。内容光多不行,还得一眼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对味的。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喜马拉雅都是用推荐算法、猜你喜欢;垂直类平台则是&用垂直筛选内容&,对科技商业感兴趣马上就想到虎嗅、钛媒体、36kr,对产品感兴趣肯定会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对电影感兴趣立刻上时光网。
3、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其他的增值服务、附加体验?比如精美的界面交互细节带来的氛围体验,就像我们在好奇心日报和mono上看到的;比如阅读中的参与感和社交货币,就像二次元的弹幕等等;比如声音平台上磁性有质感的声音让你浑身一酥,直播平台上各种高颜扑面而来还能随时参与,这是内容之外的附加体验。
2、内容获取的体验并不好
尽管微信更适合碎片化场景下的阅读,但是它的限制也在于此&&太碎片了,非常不适用于集中深度的阅读,因为在微信上读东西,你总是会悬着一颗心,想着对话栏那是不是有新消息了、朋友圈是不是有新动态了,于是常常中途退出文章、刷新动态,一探究竟后再返回阅读&&这种阅读总是焦急的、三心二意的,常常飞速掠过看个大概。
这就好像你在一个人声鼎沸的办公室找到一本书,一边翻着一边时不时有人找你,一边又忍不住抬眼看别人在干什么,一边想着大喊一声我读了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引人注目&&这种阅读怎么可能好呢?
微信阅读三心二意,其他平台就有机会。
六、内容创业者的痛点
解决读者的问题,就是解决流量来源的问题。解决内容创业者的痛点,则是解决供给端的问题,每一个平台都想在供给端形成规模生态。那么创作者们最关心什么呢?他们也有痛点:
(一)流量问题
1、流量越来越难于获取
如果说,app红利的消退是因为app太多,用户懒得下载了,那么内容红利的消退,就一定是因为内容太多、用户看不过来、懒得关注了。
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关注新的公众号,一来我关注了也不会专门去订阅号折叠栏专门观看,关注和不关注有何区别呢;二来如果某个号真的发出了优秀的文章、一定大概率会有人分享到朋友圈的,又何必专门关注呢?
一旦某一领域出现能够抢占用户心智的头部大号,后来者就很少有机会了。papi酱多厉害,但是男版的papi酱软软其实不太硬以及创业版papi酱许豪杰也不差呀,但是流量却少了不止一个层级。
从这一点上说,我们需要新一波的流量红利。人们每天都被文字图片的内容包围,渐渐已经倦怠,而如果一个平台能提供全新的内容形式,往往会带来一波新的流量红利。
2、流量如何精准?
精准的流量才有商业价值,咪蒙的粉丝很多都是压抑已久的已婚少妇,消费能力强且感情用事,她们备受压抑想要发泄和脆弱的小市民优越感被她牢牢抓住,结果就是远超一般的转化率。
对于笔者来说,如果这篇文章发出去,加我的都是优秀同行或相关领域的达人,那当然极度受用,但如果加我的都是微商呢?
3、流量的粘性如何获得?
如果流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个生意就别想做大了。所以内容创业者们太拼了,每天都在琢磨着如何把偶然阅读的用户变成关注者,把关注者变成粉丝,把粉丝变成钱。
我们高频率地使用某个app,是因为他带来的&效率依赖&;持续关注某个公众号,一定是因为对其内容质量的稳定预期;而一旦成为粉丝,则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认同,则哪怕内容良莠不齐、状况频出也无所谓,粉丝会帮你找理由的。
这就像韩寒成名以后,即便后头的小说质量良莠不齐、不能带来《三重门》那样眼前一亮的感觉,但作为粉丝大家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力挺他。有了粉丝就有了&现实扭曲力场&,这是一种类似品牌的人格影响力,即便出错粉丝也会为你脑补理由。
但是达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尽管平台众多,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气场的最佳媒介,就像papi酱的视频一定要短要变声,有的人可能就是行文之间特别有着动人张力,有的人适合用呆萌的二次元漫画与人交流,有的人可能一露颜值就会让大多数外貌协会缴械投降,有的人可能需要声音平台,用磁性的声音传递特有的现实扭曲力场。
(二)创作问题
4、创作如何低成本高效能?
读者们是有&心理阈值&的,如果不能让他们成为粉丝,他们就会渐渐对你麻木。那么下一次,你必需写出&更强刺激&的内容才能重获关注,可是哪有那么简单?即便笔者这样业余写作的人,也常常担心自己的&过气&。这时候,一个平台能否降低内容创作的成本和压力就非常关键。
为什么直播平台上都是网红脸们重复无聊的&谢谢点亮谢谢关注&,那是因为在直播平台上生产更高层次的内容成本太高,对网红脸来说普遍压力山大。如果有谁能恰好解决这个创作成本的问题,比如美播正在尝试的游戏综艺直播间,或许可以带来新的直播局面。
再举一例,喜马拉雅上《奇葩说》老僵尸们的《好好说话》预计年入5000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这样一个平台,特别适合传递&口才大咖&们特有的现实扭曲魅力,毕竟说话好不好还是得去听。这一点是传统的文字不可比拟的,但如果每集都去做视频又太麻烦、成本太高,难以想象一口气做个几百期。
5、能否持续提升创作能力?
准确地说,是更好地提升&商业化&写作(带来流量的写作)的能力,如何第一时间获得用户的反馈数据并分析研究,如何不断迭代调优逼近用户的g点,进而提升转化率?网络文学大流行那会儿,起点17k会有专门的班,教授各种快速抓住读者的套路;今天,喜马拉雅则提供了完整的内容孵化服务体系,从数据分析、商业化课程、众创空间到基金扶持,今日头条和新浪提供的各种内容孵化空间、扶持政策,都是要伴随着内容创业者一步步成长。
(三)盈利问题
6、如何提供更丰富便利的盈利手段?
不论是订阅、一次性付费、增值服务收费、打赏还是广告植入,总之一定要给内容创业者们更丰富的赚钱选择,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有饭吃。
最近疯传的赚了两千多万的直播少女不太冷,一时间攒足了眼球,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背后很重要的一点是直播的盈利本身简单粗暴快速。喜马拉雅上则是付费内容、付费会员和打赏结合,上海音乐教师田艺苗的&古典音乐很难吗&,一人策划制作,年收入千万级,这在过去也是不可想象的。
7、如何更好地对接&上游&?
所谓上游,就是各种各样调性相合的商家,这都可能是内容创业者的广告主和收入来源,目前这种对接依然是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情况下进行,容易出现各种&忽悠和不信任&,如果谁能更透明高效地撮合呢?
8、如何更好地保护内容创业者的权益?
比如原创内容不被盗版就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笔者就曾经因为文章被人整段抄袭而捶胸顿足,抄袭者还上了头条&&这一点上,传统的文字内容非常容易被模仿借鉴,而像喜马拉雅的语音内容、映客这样的直播内容,快手上的短视频,更容易得到版权上的保护。
9、如何带来稳定的复购,而不是火一把就死?
今天的很多内容付费产品走的是&爆品战略&,从分答的热潮,到李翔商业内参的年度包,往往能在短期内引发消费者的热捧。
但是就如分答这样,你说偷听名人八卦或者实用资讯有没有需求?短期内肯定有,至少我得试一试。可试了几把爽完了之后,你要让我为这个事情持续买单,感觉有点难。
以上9个问题,如果有内容平台能够解决,或许将带来完全不同的供给端生态,甚至很多雨露均沾的创作者,也会开始考虑&独家&了,只要&独家&的获利(比如内容付费)明显高于多平台的流量获取,那么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内容平台的努力方向非常明确,让已经成名的大v影响力变现,让有潜力的后来者获得流量暴增的&上升通道&,同时先赚一点小钱。总之一切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内容。
七、&内容+参与感&是护城河
内容创业者们永远要把读者变成关注者、关注者变成粉丝,可是粉丝怎么孕育?不仅需要内容的极大突出,还需要一种&群体性的归属环境&。
而对于内容平台来说,再优质的内容也只是一对多地单向传递,要让用户对平台有更多的忠诚,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一种附加的双向体验&&参与感。内容和social(社交社区社群)一定会联姻,让用户不仅消费内容、还能享受&参与感&的内容社区一定是未来。
同样是阅读内容,很多人习惯于在微信公众号阅读,是因为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立刻分享到朋友圈给自己增加逼格、或者表明某种态度,也可以给别人的分享点赞或评论,自然而然地完成一次社交沟通。
同样是阅读新闻资讯,很多人喜欢在微博阅读,因为微博提供了一种&公共事件的参与感&,你不仅和名人面对面,还可以与志同道合的粉丝们一起行动,点击转发评论赞共同参与到某个&改变中国&的行动中。
同样是阅读兴趣专业,很多人会去知乎,不仅是因为可以找到更加平易近人的民间大神与之社交,更是因为不同话题引发的深度撕逼大战&&每天围观大战的最新进展、又有新的东西爆出来,这个感觉非常爽。
以上三者,都是内容与social结合、形成参与感的案例,未来的内容平台的竞争其实就是看谁&&通过稳定优质的内容预期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通过强烈的参与感将构筑起用户的&归属感&,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安抚了内容创业者的三心二意,使平台不可替代,今后即便出现一样内容优质的平台,他们也不会流失了。
八、可见的趋势
有流量红利、流量粘性、流量变现潜力的内容才具备商业价值,才是真正的内容创业。这就好像app一定是一门生意,但是很多人却突发奇想把他做成了&情怀&,结果就一定被市场现实所惩罚。从这个角度看,内容创业和app一样,看似0门槛,其实门槛一点都不低。
app已死?内容永生?其实这并不重要,&流量红利变现&一定是这个时代一以贯之的商业主题。接下来的趋势,会与app时代大致相仿:
1、内容开始升级,&通用型&的内容创业时代即将结束,接下来这个市场将更加地专业和细分,更加专业垂直、转化率更高的内容会日益被看好,专业领域的内容消费会成为一个钱途越来越明朗的事情。
2、内容创业者(网红)开始升级,一味卖弄着大胸和锥子脸的&通用型&网红时代也将结束,人们渐渐审美疲劳,但是争先恐后涌入这个市场的&同质化&竞争者却一点都不会减少,蛋糕越来越小。一个更加专业垂直、转化率更高的&内容网红&时代即将到来,正如喜马拉雅的余建军指出的那样,人们对&好内容&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内容,核心是人格化、干货足、娱乐化,每一个领域都需要深度的内容,而深度内容的提供者知识网红将会大行其道。
3、内容更加地&人化&,与社交、消费升级更深刻地联姻。未来会出现更多像知乎、微博这样的平台,你说不清它是内容平台、娱乐媒体、社交还是社区?你只知道,那是一个具有强大归属感的精神家园,你大好的青春年华正消耗在那里。
但是遗憾的是,笔者认为这个时间窗口应该不会太长,因为每个专业领域最终只会出现一两个压倒性的头部,而真正具有极大商业价值的垂直领域其实也就那么几个,内容大热之后一定会出现内容过剩和内容泡沫,所以&&
文艺的骚年们,抓紧了,抢到属于你的下一张船票!
申明: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所转载内容及图片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投稿删稿联系邮箱: &青年创业网首页 &创业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操作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榜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为什么咪蒙越来越火 而papi酱不那么火了?
来源:虎嗅网
  和罗振宇分手把许久没有消息的papi酱再次推到风口浪尖,人们迫不及待分析她“是否过气”,就像当初分析她的“一炮而红”一样。  几乎在同一天,一拨人在狂喷咪蒙的新稿子,一拨人在解谜papi酱的商业路。这说明什么?咪蒙老师还雄踞内容生产的最前沿,papi酱却只剩下模式残骸可供分析了。  数据显示,近一段时间,papi酱的百度指数、腾讯视频播放量有明显下滑趋势,秒拍视频和优酷视频播放量亦有下滑风险。  在微信公众号上,papi酱和咪蒙都是篇篇10万+,无法获知真实阅读人数。但papi酱的微信打赏人数明显下滑,文章点赞数普遍在1万以下,咪蒙则经常能达到4万以上。  既然是两位内容女王,硬糖君就先从内容谈起。咪蒙老师的大稿子就不用说了。《致贱人》横空出世,立下不朽功业,掀起自媒体江湖腥风血雨,衍生出的对骂文章都不知有多少篇。  咪蒙老师既卖鸡汤、又打鸡血,一鸡多吃,怎能不令人心神巨震、心服口服?  就拿这次又引发刷屏和骂战的《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来说,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开头讲身边故事,迅速陷入思考,拿出更多例证,最终输出价值观并与读者互动。  常有人不屑咪蒙。一个朋友如果关注咪蒙、转发咪蒙,简直无异于转发了养生保健、割肾谣言,这朋友也不必交了。  其实大可不必,咪蒙老师业务能力确实高,抓住大众痛点之准确,故事构思之巧妙,行文节奏感之强,都是无可否认的。  再说,现在嫌人家LOW逼,咪蒙老师早年也是写着“社会表彰活着的顺从者和死去的叛逆者,而文人不过是时代的点缀而已”的句子,标准的文艺青年啊。  屠龙少年变成了龙,财宝和少年都没什么错,不过是生活。让我选,我反正巴不得跑上去,怕被人家抢先呢。  papi酱的视频当然也是有趣,吐槽生动有共鸣,但却缺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咪蒙式的情绪感染力。能让观者会心一笑,却无法真正撩拨人心。难以形成咪蒙式的,给我一个G点,我来撬动你三观的排山倒海之力。  而在具体运营上,两步棋的差别,让二人在不同轨迹上渐行渐远。  罗辑思维的拍卖广告事件,将papi酱推到了巅峰,但与此同时,也把用户期待推到了危险的高值。做产品的都明白,不推高用户期待,吸引不来试用体验。但用户期待太高,失望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200万一条广告的短视频,就这样?不过尔尔!  更甚者:  什么,你一条广告2200万?你不是我们草根阶层的人了,别再一起玩耍。  不论初心如何,从结果上看,罗振宇就是抱着提前套现papi酱的态度来运作这个IP的,也就难免papi酱被透支后难以为继。  除了商业运作,“有关部门”对这两位现象级自媒体人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papi酱在上半年被广电下架,之后内容整改,势头大不如前。咪蒙却以一曲《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的爱的赞歌,宾主尽欢。  不过比起这些,硬糖君更想讨论的问题是:席卷2016年的短视频,真像看上去那么美吗?  看一件事火不火,星巴克是个风向标。咖啡馆的热门话题,一度是O2O;紧接着,所有邻桌都像是做自媒体的;现在,网大、短视频、直播……人人都成了娱乐圈中人。  常有投资人问硬糖君有没有不错的短视频项目推荐,而身边的朋友,也有不少春江水暖鸭先知,早已投身浪潮。  就在前两天,拥有秒拍、小咖秀的“一下科技”宣布获得5亿美元E轮融资,集齐各路明星、网红能不能召唤神龙我不知道,反正是能召唤投资人。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中国经营报
经营成就价值
和罗振宇分手把许久没有消息的papi酱再次推到风口浪尖,人们迫不及待分析她&是否过气&,就像当初分析她的&一炮而红&一样。..
曾在3月获得罗辑思维和真格基金高调投资的网红papi酱,近期被爆与投资人分道扬镳。
冯小刚以&潘金莲&名义发表公开信,直言万达院线封杀华谊兄弟出品的电影,并称王健林:&小胸怀,反映了小格...
Copyright (C) 中国经营网 - 中国经营报社 | 京ICP备号-3 | 公安备案编号:02 | 本单位常年法律顾问所: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摘要:“在成为好的CEO之前,融资是不负责任的!”
papi酱,一个自嘲集平胸+贫穷于一身的女子,靠短视频对日常生活进行种种毒舌的吐槽而迅速蹿红,成为中国新一代网红代表,并于2月19日成功融资1200万,轰动了整个新媒体界。但这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我们今天的主角是众所周知的“咪蒙”。
自日,咪蒙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女友对你作?你应该谢天谢地,因为她爱你》开始,至今只是等价活跃粉丝数就过了560万,以至于她的129篇发文阅读量可以轻轻松松过10万+。按她自己的说法,阅读量最低的也已经过了50万+了。真实阅读量过百万的文章也不在少数。可以说相比papi酱的吐槽短视频,咪蒙的很多文章简直就是一碗碗又辣又呛分量还足的“毒鸡汤”!
而能让咪蒙火起来的是,就是这一碗碗的“毒鸡汤”。粉丝喜欢她的泼辣,大胆又直白的文风,能把粉丝内心想说而不能说的话,无所顾忌地表达出来。比如《致贱人》、《致low逼》、《傻逼甲方》单刀直入把“贱、LOW、傻“的对方刨的“鲜血淋漓“,仅仅读文章获得的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就能让粉丝欲罢不能,除了要将文章转进自己的朋友圈,恨不得能配上一句骂得好!
在同质化内容如此严重的新媒体时代,咪蒙的文章风格鲜明、独树一帜,能在情感上引起粉丝的共鸣。咪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自媒体人。
然而,“人红是非多”。这一碗碗“毒鸡汤”给咪蒙带来百万粉丝的同时,也引起了无数的争议。比如说《致贱人》一文就引发了很多“谁才是真正的贱人?”的争议,当然争议结果的最终矛头都对准了咪蒙。像下图这样的相关信息在搜狗和百度上比比皆是。
争议最大的还有《懵逼了!我的儿子失学了。》、《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傻逼甲方》两篇文章,《懵逼了》引起争议的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咪蒙在《致贱人》一文中骂因为一点事就求人帮助的人是傻逼。而此文却写了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孩子上不了学,自己各方求人帮助,甚至是求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两篇文章中“说与行”的不一致成了众网友抨击的热点。另外一点就是咪蒙仅仅发了这么一篇文章,其儿子在北京上小学这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就被粉丝轻易地解决了。这种反差也在网络上引来了不小的争议。
而就《傻逼甲方》一文,微信公号东东枪发文《你为什么骂甲方?因为你不专业。| 广告常识》,直指咪蒙大骂甲方,是因为咪蒙不专业。直接开撕咪蒙。这一撕几乎轰动了整个新媒体圈。
对于咪蒙来说,爱她的人总觉得自己给她的不够,恨她的人恨不得恨到骨子里。但不论是爱还是恨,咪蒙收获最多的应该是阅读量与关注度的双增长。
Papi酱不到半年,40几条原创视频,微博吸粉700万,微信篇篇几十万阅读量。火了!成功融资1200万,将要举行的Papi酱视频贴片广告的拍卖会,光是门票就卖到了8000元一张。
咪蒙半年多的时间,130篇原创文章,微博两个月吸粉过百万,微信文章阅读量最低也有50万+。单条广告费20万,10条中才只接1条。
咪蒙火了!咪蒙会不会成为下一个papi酱?
咪蒙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硕士,有着12年的编辑经验,其南都同事表示“好的选题基本上是出自她的策划”。创立影视工作室,自己写剧本,拍网络剧。一年花光400万,成功开垮自己的公司。可以说咪蒙的爆红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经验与阅历基础上的。
能写出《我是如何成功地把一家公司开垮的》的咪蒙,在创业上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如果不重蹈覆辙的话,成功的概率应该很大了,可她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虽然一个月找她融资的投资商有二十家”,她的规划却是“在成为一个好的CEO之前不融资”。有了之前创业失败的经历以及12年的编辑经验,她深知内容才是自己最擅长做的事,内容永远高于广告,接广告的原则是不能损害粉丝的利益。“在成为好的CEO之前,融资是不负责任的!”
-[THE END]-
清博大数据(前称新媒体指数)是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世界互联网大会网络公益发起单位,现为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中宣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国资委、教育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万达集团、海尔集团等单位的媒介大数据合作者。&
清博大数据拥有超过三百万微信粉丝的社交矩阵。与腾讯、阿里、百度、新浪、网易、搜狐、凤凰、今日头条、一点资讯、VIVA畅读等互联网公司均有深度合作。&
主要产品和服务有清博指数、清博舆情、清博管家、清博广告、清博学院。企业使命是做全球大数据生态系统的智能服务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api酱 老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