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2016国民生产总值值是由“C+V+M”构成的,尽管财政收入源于M,但

出自 MBA智库百科()
财政收入结构(the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财政收入结构是指的构成以及各个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建立在财政收入分类的基础上,即包括财政收入方式的分析,也包括财政收入来源的分析。对财政收入进行结构分析,有助于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各种因素,有利于正确处理组织财政收入过程中各方面的,确定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途径。
  一、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
  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是按取得收入的形式来分析财政收入的及其变化趋势。一般而言,是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形式,许多国家占到全部收入的90%以上,其中发达国家的和比重较大,发展中国家流转税的比重较高。当然,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制约着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如国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财政收入中国有财产收入和收入较多。
  我国的财政收入形式结构是2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收入体制改革的反映和结果。下,由于国家的社会管理者身份和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身份没有清晰地界定,财政收入的构成主要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税收,企业多缴税就少缴利,缴税缴利对企业而言没有利益上的区别,一度的倾向都十分严重。1978年,以七缴利润为主的收入仍占财政收入的5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变,要求税收成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同时还要成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在经过两次税利分配改革和1994年新税制的实施,税收取代了利润上缴成为财政收入的主导部分。
  二、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
  财政收入的是指来自不同经济成分的财政收入在中所占的比重。通过这种结构分析,可以说明所有制构成对和结构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我国经济以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财政收入由不同经济成分的上缴的税收、等共同组成。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允许任何私有经济存在,国家成为主要的,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财政收入自然以的上缴为主体,“四五”时期曾达到87.4%的最高点。改革开放以后,来源于国有经济的财政收入逐年下降,但仍然保持主导地位。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虽然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却增长比较缓慢,与其并不相称。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中,国有经济目前只占到25%的比重,在全部财政收入中,却有60%以上仍然是由国有经济提供的。造成财政收入结构与不相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制度方面的原因;二是税收征管方面的原因。随着的进一步变化,相信这种不和谐的局面会逐渐改观。事实上,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变化,提供的财政收入己占“半壁江山”,甚至达到了绝大部分。
  三、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
  财政收入与具有密切的联系。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分析的目的,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提供财政收入中的贡献及其贡献程度,进而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合理组织财政收入。依据,产业结构由第一、第二:和所组成。主要为,主要为加工工业,第三产业为以商业、为代表的其他行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地位尤其显得重要。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具有天然的弱势特征。因为农业的社会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是一致的,农业的劳动成果并不仅仅取决于农业生产者的和管理水平,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业生产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我国农业人口过多,而的又往往对农民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所限制,决定了农业对财政收入的直接贡献率并不高。在我国,财政来源于农业的只有,包括少量的在内。在全部国家财政收入中,农业税整体占3%~6%。当然,如果全面看待农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还应注意到另外几个方面。其一,与农业直接有关的农村非农产业向提供的税收;其:,更』“义地讲,农业从根本上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着财政收入的来源;其三,由于价格剪刀差的原因,农业还以间接的形式为国家提供财政收入。尤其在计划经济时期,这种间接收入的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的。2006年,鉴于农民税费负担过重的现状,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征收农业税,这会使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进一步下降,但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达到目前阶段的必然选择。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在现代经济中,工业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主要动力和载体,特别是,其技术装备先进,劳动生产率高,资本技术密集,其创造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很大。而则具有投资少、短、收效快、市场反应灵敏度高、出口优势明显等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轻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不仅其产值规模很大,而且其也比较高。因此,在我国长期实行以为主体税制的情况下,工业部门上缴的税利在财政收入中一直居于主要地位,是名副其实的财政收入的支柱。1985年以前,财政收入的60%以上来自工业部门。随着的进行,该比重出现了下降,但仍可占到40%左右。值得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第二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国家财政来自建筑业的收入增长幅度较大。
  以商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现代经济中呈现晰相当快的增长态势,因此,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的贡献达到60%以上。虽然由于我国从整体上来说还比较低,第三产业也不够发达,但近年来其成K速度令人乐观。“九五”以来,国民经济减速运行,尽管服务业增长速度也在放慢,但对的带动作用却在逐步增强。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我国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28%,比1995年提高5个百分点;按,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40%,呈现与工业并驾齐驱的态势。“十五”期间,我国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将为、№注入强大动力。其次是加入,扩大开放,将进一步激发服务业发展的活力。最后是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将为服务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十五”期间年均增长7.5%左右,占GDP的比重将由2000年的33.2%提高到36%。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仅商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在1995年就达到了32.6%。毫无疑问,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是未来保证我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希望所在。
  (一)财政收入价值结构的一般分析
  按照的构成理论,包括C(生产资料投入)、V(劳动力投入)和M(新创造的价值)。这三部分的财政收入可以形成财政收入的价值结构,其中财政收入主要来自M部分。
  来自C的财政收入:C是指用来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的价值部分,属于补偿基金范围。具体来讲,补偿基金C可分为C_1、C_2两部分:C_1是指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的,主要指、燃料、等劳动对象的;C_2是指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的基金,主要指机器设备、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等劳动工具的价值。C_1部分不能构成财政收入,C_2部分可构成财政收入但数量有限,为此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来自V的财政收入:V是国民收入中以工资形式支付给生产领域的劳动者必要劳动的价值,即新创造价值中归劳动者个人支配使用的部分,属于个人消费基金范畴。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自V的财政收人有直接转化而来和间接转化而来两部分。直接来自V的有,对个人征收的各种税、、和居民购买公债等;问接来自V的有,高税率的消费品税负转嫁到身上所获得的一部分财政收入,以及服务性行业和文化娱乐业等企业单位上缴的税收,其中的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转化而来。但由于我国目前平均工资水平还较低,财政收入来自V的部分不可能太多。可见,V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个来源,但不是主要来源。
  来自M的财政收入:M是生产领域中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的价值,即新创造的价值中归社会支配使用的部分。从M的特点来看,M表现为社会总产值扣除成本(C+V)之后的余额,这就使它有可能更多地由财政来;从M的最终用途来看,M最终形成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绝大部分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统一筹集和使用,且主要是通过财政分配来进行。所以,的主要对象是M部分,M的扩大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最根本的源泉。
  综上所述,我国财政收入的价值结构是由C+V+M,其中C、V部分可构成财政收入,但数量非常有限,只有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社会总产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增加M的份额必然会影响到C和V,因此应充分把握好C、V、M三者此消彼长的关系。如对y来说,若要在增加M的同时使V的份额保持相对不变,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把国家长远利益与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国家财力的可能,又要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般情况下,要使与的提高相适应,并略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才能确保M的增加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
  (二)财政收入部门结构的一般分析
  分析财政收入部门结构的目的,在于明确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及贡献程度,以便掌握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及其结构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并随着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及其结构变化作适当的调整。这里的经济部门有着传统意义上的部门分类和现代意义上的分类双重含义,即按照传统意义上的部门分类标准,可将为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和其他行业,它反映了各产业结构及其相关的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按照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分类,可将产业部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为人们提供基本需要的,相当于农业、牧业、和;第二产业为人们提供其他进一步的物质需要,相当于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人们提供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相当于上述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在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60%以上,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50%以上。
  (三)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的一般分析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也称为财政收入的经济成分构成,是指财政收入来自于国有经济、、涉外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比重。这种结构分析的意义,在于说明国民经济成分对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从而可采取相应的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措施。
  一般来说,国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财政收入中国有财产收入和国有企业收入的份额较高。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各国国有化运动的不断变化,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总的变化趋势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非国有经济提供的财政收人,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始终保持着相当高的。
  (一)财政收入价值结构的趋势分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将折旧基金部分或全部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由国家集中支配使用,这有其体制上的必然性。在现行的前提下,实际上也部分地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如果将C作为财政收入来源,其实就等于增加了企业的,延缓了企业对设备的更新改造,不利于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也不利于企业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因此,社会总产品中的C部分不应当作为财政收入的来源。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我国逐步将生产型增值税调整为,以进一步剔除由C部分所形成的财政收入。如从2004年7月开始在东北地区工业中的八个行业进行消费型增值税的试点,从日起在我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来自V的部分转移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份额也有了较高水平的增长。
  (二)财政收入部门结构的趋势分析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始终处于以农业和工业为的经济格局之中。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这两个生产部门创造的始终占国民收入总额的80%左右。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业税的取消,这一比例有所下降,到2007年降为59.9%。
  从财政收入的产业部门结构变化看,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即从1978年的28.1%降至2007年的11.3%;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为稳定,即1978年为47.9%。2007年为48.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即由1978年的23.8%提升为2007年的40.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其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也有一定的比重。由于我国采取了以工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因而来自工业和商业等第三产业的财政收入,将会成为今后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的趋势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收入一直以国有经济为支柱。从变化趋势来看,国有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50.1%为起点,以后各年逐步增加,“四五”时期达到顶峰为87.4%,以后逐年有所下降。如来自于国有经济的财政收入比重由1981年的86.53%下降至1995年的71.14%;来自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财政收入比重分别由1981年的12.71%、0.75%和0.01%,上升至1995年的17.23%、6.12%和7.74%。
  由此可见,我国的国有经济财政收入比重呈现出的下降趋势,以及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特别是涉外经济比重呈现出的上升趋势,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相一致的。虽然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其主体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
赵文生编著.财税理论与实务.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5.
尚金梅主编.财政学.科学出版社,2010.07.
王曙光编.财政学.科学出版社,2010.0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4页& 3页& 6页& 2页& 3页& 18页& 2页& 18页& 2页& 1页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财政收入结构"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与相关新闻
北京自考一年中重要日程安排
注册、报考、缴费时间
04月考试:当年3月1日至10日
05月考试:当年3月20日至24日
10月考试:当年8月25日至9月5日
11月考试:当年9月20日至24日
成绩发布时间
04月考试:6月8日
05月考试:9月1日
10月考试:12月8日
11月考试:次年3月1日
成绩复核申请时间
04月考试:6月8日至12日
05月考试:9月1日至5日
10月考试:12月8日至12日
11月考试:次年3月1日至5日
自学考试时间
04月考试:4月第2、3周的双休日
10月考试:10月第3、4周的双休日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上机考试时间
上半年:5月第二个周末
下半年:11月第二个周末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上机考试成绩发放时间
上半年:6月中旬
下半年:12月中旬
毕业申报时间
上半年:6月8日至12日
下半年:12月8日至12日
论文申报时间
上半年:6月9日至14日
下半年:12月9日至14日
学位申报时间
上半年:3月17日至23日
下半年:9月17日至23日
考生接待日时间
每周一至周四
北京教育考试院一层考生服务大厅
(节、假日除外)
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6:30
(考生可在网上办理预约)
北京市自考办地址
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考生可乘16、425、635、508、运通109路公交车志新桥北下车往北走200米路西即到
任何时候均可到北京市各区、县自考办购买教材及辅导材料网上订购各专业自考教材
北京自考系列专题
BJZIKAO.COM旗下网站:财政与金融 - Documents
财政与金融
绍兴文理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
杨文兵,男, 1968 年 12 月生,安徽枞阳人,经济学硕士
这是一门经济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财政学和金融学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共同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运行当中资金的运动。不同的是:
财政 —— 研究以政府为中心的资金收支;
金融 —— 研究社会货币资金的相互广泛融通。
第 一 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第 二 节 财政的基本要素与本质
第 三 节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第 一 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一、 财政的起源
财政是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是“国家分配论”的财政起源观。
社会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国家---财政分配关系
财政产生的条件
财政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存在财政分配的对象、财政分配的主体和财政分配的目的。
(一) 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基础
(二) 国家的存在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
(三) 财政产生的根源是公共需求
二、 财政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了几个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国家形态,从而也产生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国家财政。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存在着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也相应地存在着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
不同社会的财政比较
国家财政 王室土地收入
战争掠夺收入
捐税 战争暴力机构支出
祭祀活动开支 直接在生产过程中征收
王室收支与国家收支混在一起
封建社会国家财政 赋税成为主要收入
盐铁酒专卖收入
货币铸造收入 战争暴力机构支出
公共工程支出
文化支出 在生产过程之外运用权力征收
王室收支与国家收支逐步分离
后期出现国家预算
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的收支范围和规模与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并受其制约。
财政支出的用途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用途,但其共性都是为了满足国家职能实现的需要。
了解了以上两点,有助于加深对财政本质的认识。
国家财政 税收
国债收入 政府行政经费支出
国防费支出
社会福利支出
科学文化支出 收支全部货币化
运用赤字财政政策调节干预经济
三、 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同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以及同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改革、演化进程相一致的。它既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壮大与改革的结果,又反过来有力地促进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壮大与多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并存和合理化。
第 二 节 财政的基本要素与本质
财政的概念是财政现象与财政本质的统一,只有通过财政现象的分析,才能揭示财政的本质。本节分别从财政的基本要素和财政本质这两方面阐述了财政的概念。
一、 财政的基本要素
 (一)、财政的概念     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利(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总产品分配的一种活动。     
 (二)、财政的四个基本要素
(1)财政的分配主体──国家(政府)
(2)财政分配的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其中主要是剩余产品)
(3)财政分配的形式──包括实物、力役形式和价值形式
(4)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公共需要
二、 财政的本质
(一)、财政一般
财政作为一种现象、工具、杠杆、手段和形式,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运行)”,国家和分配活动(运行)是财政定义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运行)”或“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是“财政一般”,反映着财政的公共性。是任何社会形态共有的,适用于不同社会形态国家的财政。
(二)、 财政的特征
与一般性分配相比,财政分配有三大特征:
一是强制性。财政分配不遵循自愿性原则
二是无偿性。财政分配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三是国家主体性。
国家的性质决定财政性质
国家的性质决定财政性质   财政特殊反映着财政的阶级性或社会性。
财政与国家具有最深层次的本质联系   1.财政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2.财政与国家互为基础和前提
第 三 节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一、 财政与经济诸环节的关系
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形式,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财政与生产的关系   ·财政与交换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财政分配与消费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财政与其他分配范畴的关系
  财政是分配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资、价格、信贷、企业财务等分配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的关系   ·财政分配与价格分配的关系
·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 
·财政分配与企业财务分配的关系
三、 财政与经济运行机制
(一)、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
1.计划经济运行机制
决策机构:一元的集中式决策
信息渠道: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纵向信息传递系统
经济层次:微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运行几乎合一
2.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决策机构:各级政府、各企业、个人都参与的分权式决策、自我决策,追求自身利益,推动经济发展
信息渠道:以生产为联结、以横向传递为主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式信息传递
经济层次: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是目标各异、相互独立的两个经济层次
      
(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
在不同的经济领域,财政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1.财政与微观经济运行机制
 (1)财政已不再是社会资源的基本承担者,转而间接影响和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资源的配置状况。
 (2)财政决策和决策效果也常常受到微观决策体系的行为的制约和影响。
2.财政与宏观经济运行机制
    (1)财政作为政府手中直接掌握的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起着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     (2)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通过财政收支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的调整,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主要采用以间接为主,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调控方式
第二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第 一 节 市场与政府
第 二 节 财政的职能
第 一 节 市场与政府
一、市场与市场经济
1、现代社会里的“市场”被赋予更为广泛的含义:市场是一种实现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经济联系的系统空间,同时也“是一种物品的买主与卖主之间互相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2、市场经济,是依靠市场机制组织和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价格机制。
3、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有以下特点
(1) 资源配置决策权是分散的、自主的、平等的
(2) 信息是按照买者和卖者之间的横向渠道——市场来传输和反馈的,而信息的主要内容是价格
(3) 当事人彼此之间的交换由物质利益的刺激来推动
(4)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和行为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来协调
二、政府的权力与权威
政府,首先是一套机构。无论什么样的政府,都设置有较为完整的职能部门,而且各个职能部门都是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行的。政府机构与私人机构或其他公共机构相比,有两个重要特征:首先,政府拥有(被赋予)某种私人机构所没有的政治权力。第二,在民主社会,政府领导人是由选举产生的或经过政治程序任命的,从而使其合法性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公共选择过程
三、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是政府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综合经济模式,即“在大量私人企业从事其经济活动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政府经济行为;另外,政府还采用规章、税收、补贴等手段有意或无意地改变私人部门的行为” 。
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实践中,百分之百的市场经济或非市场经济几乎是不存在的
四、政府职能
经济学家对于政府职能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 “最小化”的政府职能观点
(二) 政府的经济干预理论
政府干预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市场失败理论。而市场失败理论的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
古代以色列人对政府的认识
《圣经》中记载:公元前1030年,古以色列部落一直没有中央政府。以色列人要求先知撒母耳“创设给我们以仲裁的国王,象其他国家那样”。撒母耳为打消以色列人的念头,描述了在独裁者统治下的生活:“国王会这样君临你等:他要夺走你等的儿子,安排在他的身边,做他战车的马僮,跑在战车的前面……他要夺走等的女儿,他要抢占你等的土地、葡萄园……他要强征你等1/10的畜群,你等将沦为他的奴仆。你等在那里要为自己有了国王而悔恨。”以色列人没有被这令人泄气的告诫吓住,“人们不听撒母耳的劝告,说:‘不,我们需要国王,这样我们才能和其他国家一样。国王给我们以仲裁,走在我们前面,带领我们战斗’”
五、市场失败
市场不是万能的,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单纯的市场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1、市场失败(Market Failure)含义
也称作市场缺陷(Market Defect)或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环境的某些限制,而使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佳状态。
2、市场失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 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
(二) 不能有效地解决外在性问题
(三) 市场竞争不完全性
(四) 市场信息不充分
公共商品的定义
世界上存在着无数种可以满足各类需要的商品,其中绝大部分是用于满足私人需求的商品。另一部分是诸如国防、法律、航标、公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商品,主要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用于满足私人需求的物品就是私人商品,而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的物品则是公共商品。
公共商品的特征
与私人商品相比,公共商品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特征:非排他性。无法排斥他人对同一个商品的消费,是公共商品区别于私人商品的重要特征。
第二特征:非竞争性。这是指当增加一个公共商品的消费者时,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消费水平。
公共商品生产与提供
公共商品的生产是一个技术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在组织或机构中完成,它的最终任务是生产出可供消费的物品;而公共商品的提供则是一个资金安排过程以及出价消费过程,其中消费过程主要是在公共场合——在公路上、路灯下、公园里甚至在你完全没有意识的时间和空间(如国防)完成和实现的。公共商品的生产是通过委托代理制的方式主要由生产者完成,而商品的提供则主要由出资者(即政府)通过公共选择和公共预算完成。
财政职能是财政的固有客观功能,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财政职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 财政职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财政所固有的。
2. 财政的职能只是表明政府会对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对经济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
社会主义财政职能具体运用的效果,就表现为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
一、资源配置职能
1、资源配置含义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市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完全竞争条件难以满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有些领域市场配置无法起作用。二是在有些领域市场配置效果不理想。
2、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促进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
调节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提供公共商品 。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商品,提供公共商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二、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的含义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2、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直接的生产流通过程中实现的,它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社会财富被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等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由于初始条件的不同,初次分配会导致不平等。再分配一般由政府主持,理论上说它应该按照“公平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以校正市场分配的“失误”。
3、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
公平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所有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活动的资格都一视同仁,所有社会成员都按同一规则参与经济活动,各人按照其对生产的贡献份额获取相应的收入份额,即机会均等,这种均等,实际上遵循的是市场原则,属于市场公平。市场公平体现市场效率的要求。二是强调劳动成果在分配上的均等,这种均等是遵循社会道德准则,属于社会公平。
4、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一) 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
(二) 通过转移支出,维护社会的安定。
(三)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
(四)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
三、经济稳定职能
1、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充分就业。它是指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
物价稳定。它是指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它是指一国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大体保持平衡。
2、财政经济稳定和增长职能的内容
过财政来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中性的财政收支分配,来矫正无数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的收支活动所形成的不利结果。
(1). 通过直接外在的财政政策进行调节。
(2). 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财政在经济中发挥某种“自动”稳定的作用,以减缓经济波动。
四、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侧重于财政在微观经济领域里的影响,而经济稳定职能侧重于财政在宏观经济领域里的影响。财政这三个职能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
综合地观察财政各职能的矛盾与协调,最终归结为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权衡。
公平和效率是评价一切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准则
效率和公平有内在统一性,只有依靠效率不断提高才能提供出个性发展的物质条件,因此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公平不仅有利于劳动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每个人聪明才智的发挥,因此可以促进效率的提高。
效率和公平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效率以市场机制的初始条件为起点;但公平不仅要改变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分配格局,而且要改变市场机制运作的初始条件。这样两者之间就可能发生冲突。片面强调效率即利用市场激励机制就可能产生不公平。同样,片面强调公平即采用非市场机制的方法拉平收入,就可能损害效率。
财政收入概述
财政收入定义及相关概念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财政收入原则
第 一 节 财政收入定义及相关概念
本节主要讲述了有关财政收入的一些基本概念。首先分析了财政收入的内涵,指出财政收入因时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容;其次具体介绍了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的概念及内容;最后详细讲述了财政收入的几种取得形式。
一、财政收入定义
 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资产收入。
它通常有两个含义:
 一、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公共性质货币资金,即财政通过一定筹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由国家集中掌握使用的货币资金,是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
二、财政收入又是一个过程,即财政收支中组织收入、筹集资金的阶段,它是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或基础环节。
政府凭什么取得财政收入
政府取得财政收入主要凭借公共权力,包括政治管理权、公共资产所有或占有权、公共信用权等,其中政治管理权是核心,这是由政府供给的公共商品的性质所决定的。
二、 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
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通常以财政收入的形成依据为标准来划分。收入依据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一般有税收、公共收费、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形式。税收收入的形成依据是国家的政治管理权,在财政收入中占居主导地位,它为一般财政支出提供基本的资金来源,同时也是政府实施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重要手段。其他形式的财政收入统称为非税收入,各有其特定的形成依据,反映不同的收入关系。
三、财政收入按管理的要求分类
按财政收入的管理要求不同,可分为预算内财政收入和预算外财政收入。预算内财政收入是指列入政府一般预算中的财政收入,预算外财政收入即为置于政府一般预算以外单独管理的财政收入。
四、财政收入的经济来源
1.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剩余产品价值包括税金、企业利润和用剩余产品价值支付的费用(如利息)。其中主要是税金和企业利润。
2.V是财政收入的补充
3.C中的个别部分构成财政收入
补偿价值C中的基本折旧基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一般已不适宜将折旧基金列为财政收入,但是,由于实行国民生产总值型的增值税,仍有一部分C通过增值税成为财政收入。
目前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第二,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如结婚登记费、护照费、户口证书费等)和罚没收入等。
第三,居民购买的国库券。
第四,国家出售高税率消费品(如烟、酒、化妆品等)所获得的一部分收入,实质上是由V转移来的。
第五,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业等企事业单位上交的税收,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再分配转化来的。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
一、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
财政收入规模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财政收入来源的总量。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可以采用绝对量和相对量两类指标加以反映,前者适用于财政收入计划指标的确定、完成情况的考核及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纵向比较,后者适用于衡量财政收入水平、分析财政收入的动态变化及进行财政收入规模的纵横比较分析。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谋求财政收入的增长,通常是一国政府财政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尤其是在公共需求范围日益扩大的现代社会,保证财政收入增长更为各国政府所重视。但财政收入能有多大规模,能以何种速度增长,不是或不完全是以政府的意愿为转移的,它受各种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一) 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发展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一国社会产品丰裕程度及其经济实力,这是形成财政收入的物质基础。
生产力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关系表现为:前者是源,后者是流,源远则流长。
(二) 经济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政策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财政收入能有多大规模,还取决于一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政策。一般来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起主导作用,并会采取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使政府在一定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掌握和支配较大的份额,从而财政收入较大,例如前苏联、东欧国家以及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活动定位于满足公共需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及收入决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和实施以弥补市场缺陷为主,财政收入规模就相对较小。
(三) 政府的职能范围
财政收入的筹集是为了满足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因而政府职能的宽窄影响财政收入的规模。从市场经济的发展看,公共需要呈逐步扩展的趋势,政府职能范围也在相应扩大,从而要求有更多的公共财力为政府活动提供保障。但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政府职能的范围存在着较大差别,财政收入的规模也会有较大差异。
(四) 经济周期循环与宏观经济调控
经济增长不会总是均衡稳定的,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期,经济活动会为财政收入提供较多的财源,而在经济增长率下降或出现负增长时,财政收入的增长会受到相应限制。同时,在一定的税制结构和财政收入体系下,财政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变化一般不会完全同步,如在以累进所得税为主的财政收入制度下,纳税人的适用税率会随其收入的变化而升降,因而在经济加速增长时,财政收入会以更快的速度上扬,而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或下降时,财政收入同比会有更多的下滑。
(五) 价格因素
由于财政收入是在一定价格体系下形成的货币收入,因而价格水平及比价关系的变化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价格水平的上涨或下跌会引起财政收入的虚增或虚减,在一定的财政收入制度下,当商品的比价关系向有利于高税商品变动时,财政收入会有更快的增长,反之,则会减少财政收入的份额。
三、财政收入的结构
(一)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
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反映政府以税收和各种非税方式取得财政收入的构成状况。对财政收入进行形式结构分析,除了能充分把握财政收入的主导形式外,还有助于对各种收入形式的地位与作用的充分认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在发达国家,税收一般占政府经常性预算收入总额的90%以上,是公共资金的主要来源。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税收收入占政府预算收入的比重迅速上升,特别是在年实行两步“利改税”后,税收收入即成为预算收入的基本形式,占政府预算收入的比重达95%左右。
详见第四章税收概论
2. 公共收费
通过公共收费取得部分财政收入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合理的公共收费不仅有助于补偿政府的资金耗费,而且有利于公共费用的合理分担,并促使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公共收费与地方政府的活动有较多的联系,因为公共收费是政府的一种准市场性行为,而地方政府的服务供给与受益者的联系较直接,因此可以较多的使用这一收入手段。
(1)公共收费的性质
公共收费是公共部门提供有偿服务所取得报酬,或者是公共部门支配、管理特定社会资源的价格。从财政分配的角度讲,公共收费是一种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行为,是凭借国家权力所获得的收入,从本质上看也是财政性资金。
(2)公共收费与税收在属性上具有很多共同特征
1. 公共收费和税收的主体都是行政主体,即政府及其授权机构。公共收费与国家在行政、经济领域的垄断力有关。
2. 公共收费和税收在本质上都是政府凭借国家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并影响着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
3. 公共收费和税收都用于满足公共部门履行职能的物质需要。
(3)公共收费与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不同
1. 执行主体不同。税收一般是通过立法确定的,是由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收取;公共收费大都是由政府行政部门或者事业单位以政策或行政决定收取的。
2. 收入性质不同。
3. 款项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不同。
4. 税收起着公平与效率两方面的作用,而收费作为财政收入的补充形式,则主要是强化效率功能。
(4)公共收费的原则
(一) 公共收费不以盈利为目的
(二) 公共收费不应降低公共商品的消费效率
(三)成本效益原则
受益性原则
(5)公共收费的功能
(一) 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二) 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学者们已认识到当人们从私人动机出发自由利用公共资源时,公共资源就会被过度利用,即所谓“公共资源的悲剧”。
(三) 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增加政府收入
(6)公共收费的类型
(一)按收费的性质划分
是公共部门向个人或企业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时所收取的手续费或工本费。规费一般包括行政规费和司法规费。
2. 使用费,是政府根据既定标准,向特定公共服务或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收取的费用
(二) 按收费的主体划分
1. 行政性收费。是国家行政部门在履行职能,进行社会与经济管理时依法收取的费用。包括如下几种类型:管理性收费、 惩罚性收费、 资源性收费。
2.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规定的实行事业管理的单位向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
3. 经营性收费。经营性收费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劳务时按市场原则所收取的费用。
(三) 按公共收费的经济效应划分
1. 限制自然垄断的收费
2. 市场准入性收费
3.校正外部不经济的收费
3. 国有资产收益
这是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并非是财政的必然收入形式,尤其是从公共财政和效率的角度看,政府不应该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政府提供公共商品的资金应通过税收或公共收费方式解决。但在现实中,一些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当一部分财政收入都来自国有资产收益。
(1)国有资产收益的理论依据
国有资产收益的理论依据就是国家的财产权力。具体来讲,由国家的政治权力派生出的国家财产权力是全民所有制国有资产收益的理论依据;由国家主权派生出的国家财产权力是资源性国有资产收益的理论依据
(2)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
(一) 来自国有企业和国有股权的资产收益形式
(二) 来自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收益形式
(三) 国有资产收益的其他形式
(3)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格局
第一,在国有经济需要保留和进入的领域,对国家授权经营的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参股的企业,将国有资产收益的全部或部分留在原企业,转作国有资本再投资,以巩固和壮大国有经济的地位。第二,在国有经济需要逐步退出的领域,国家从国有企业集中的国有资产收益不能纳入经常性财政预算,而应纳入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按照优化全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要求,用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范围内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投资。
无论是税收、公共收费还是国有资产收益,都属于财政的“现时”收入,当这种“现时”收入无法满足“现时”支出需要时,就有必要预支“未来”的收入,预支“未来”收入的主要形式就是发行公债。公债通常被视为一种非经常性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弥补财政收支的缺口。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公债发行的规模不仅取决于一般财政收支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1)公债的性质与特点
公债,即公共债务,是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或解决正常财政收入的不足以信用形式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债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货币借贷形成的货币信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企业和个人经常会在特定情况下或因特定需要而借入款项。同样地,政府也会利用信用形式来满足其特定的支出需要或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政府的这种借贷行为,构成了以政府为债务人的特殊的货币信用关系。
(2)公债特点
一是有偿性。公债收入的取得是以按期向债权人偿还本金并按预定利率计付利息为前提的。
二是自愿性。人们是否认购公债、认购何种公债以及认购多少公债,由购买主体自主决定。
三是灵活性
(3)公债的种类
(一) 以发行地域为标准,可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二) 以发行主体为标准,可分为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
(三) 以举债形式为标准,可分为契约借款和公债券
(四) 以偿还期限为标准,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五) 以公债的流动性为标准,可分为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
(二)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是指不同经济成份提供的财政收入的比重及其变化情况。通过对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说明国民经济所有制构成及其变动对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影响,从而采用相应的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收入政策。
(三)政收入的部门结构
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为政府提供收入的情况。对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按传统的部门划分方法分析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财政收入的情况,二是按现代的部门划分方法分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财政收入的情况。
(四)财政收入的地区结构
财政收入按来源地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地域或行政区划提供的财政收入。从这一角度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可以看出财政收入的地域分布状态,如一定量的中央财政收入来自各地区的比例,不同行政区划财政收入规模或水平的对比状态等。这种分析是认识区域经济差异和财政差异的重要途径,也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财政分配政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按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划分,东部地区的财政收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最低。据测算,中央财政收入的70%以上是来自东部地区
财政收入三原则
组织财政收入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两级利益的关系,还关系到不同对象的合理负担问题。为了处理好这些关系,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必须掌握好以下几项原则:
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原则
二、兼顾三者和两级利益原则
三、“合理负担”原则
兼顾三者和两级利益原则
所谓“兼顾三者利益”是指财政在处理国民收入分配,并相应取得自身收入的过程中,不能只顾财政收入的取得,还应将必要的财力留给单位和个人,以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兼顾中央与地方两级利益”是指国家财政在处理国民收入分配,并相应取得自身收入的过程中,应该同时兼顾中央级财政和地方级财政的利益关系。按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我国的国家财政是分别由中央预算和地方总预算构成的两级财政。两级财政有各自具体职能,也形成各自的利益关系,因此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应兼顾两级利益关系。
“合理负担”原则
  “合理负担”原则主要体现在税收中,就是指在组织财政收入时,按纳税人收入的多少,采取不同的征收比例,实行负担能力强的多负担,负担能力弱的少负担。它通常采取不同的征税范围,不同的税率,减免税等方式来实现。实行合理负担,是实现企业公平竞争的需要,也是保证国家财力的需要。
1.财政收入有哪些作用?
2.财政收入的征收原则有哪些?
3.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4.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包括哪些内容?分析价值构成的财政意义是什么?
5.财政收入形式构成的变化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6.财政收入规模分析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第四章 税收概论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节 税收原则
第三节 税收负担
第四节税收要素
第五节主要税种分析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与特征
一、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以政治权力为基础,按预定标准向经济组织和居民无偿课征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税收与国家有着内在的联系,国家是税收征收的主体,税收征收办法由国家制定,征税活动由国家组织,税收收入由国家掌握和支配。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二、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这与国家凭借公共权力中的其他权力取得收入是不同的,国家以资产所有或占有权、交易参与权、信用权为依据也可以取得收入,但这些权力统归为经济权,其收入的性质与以政治权力为基础的税收有根本区别,前者属于经营性、交易性或有偿性收入,后者为强制性、无偿性收入。
三、国家征税的目的
国家征税的目的是补偿其在提供公共商品过程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耗费,同时利用税收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广泛影响引导资源配置和调节收入分配。
四、税收发展
税收是一个古老的财政范畴,它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发展而不断得以完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国家征税和公众缴税是社会成员分摊和负担生产与提供公共商品费用的形式。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初期,由于公共活动的规模较小,这种分摊行动具有偶然性和非规范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公共活动规模的扩大,由社会成员分摊公共费用成为一种经常性的需要,从而税收就成为以法律形式体现,由政府专门实施的规范化的筹集公共费用的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存在。”
(一)税收从征收形式看
税收从征收形式看,经历了从实物、劳役税到货币税的发展过程。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税收主要来自农业收入,以实物形式为主,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民要向国家交付土地税、人头税等,此外还要服劳役,即无偿地向国家提供劳务,如修路、建筑军事工程和宫殿等。
(二)从税收类型看
农业社会的税收主要是直接税,如土地税、人头税等,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扩展,以交易额为对象课征的间接税逐渐成为主导性的税类,如销售税、关税等,但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为避免税收对市场活动的过度干预和缓解收入分配上的矛盾,以所得税为主的现代直接税又成为主要的税类。
税收实质上均体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
即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以及纳税人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制度和国家的性质不同,这种利益关系的性质也不同。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变化,尽管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税收服务于不同性质国家的具体经济和政治目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将税收作为政府提供公共商品的基本资金来源。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
税收存在的依据说明国家或政府为什么要征税,社会公众为什么要缴税的问题。科学地说明税收存在的依据,对于深入把握税收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存在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活动主要表现为为社会提供公共商品,以满足公共需要,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其效率价格为零,这就决定了这类商品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取得足以补偿成本的资金,而这种成本补偿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政府活动无法维持,因此,税收就成为政府以非市场方式取得收入,为公共商品的供给提供资金保障的基本手段。从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商品并课征税款,社会公众取得政府服务的“利益”并支付税款的角度看,税收可以称为公共商品的“价格”,即它体现以政府为一方,社会公众为另一方的整体“交换”关系。
在市场制度下,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和财富分配难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标,而社会公平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对保证一国的社会和经济稳定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应当通过政府干预来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状况。由于税收影响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因而是政府对收入和财富分配进行调节的有力工具。
市场经济的运行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造成诸如经济结构扭曲、价格水平不稳定和难以保持充分就业等问题,从而引起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现代政府担负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均衡发展,为此,需要运用各种财政手段进行结构性和“反周期”性的调节,税收即为主要的财政调节手段之一。以差别税率引导经济行为,以增税或减税影响总供需关系等,有助于政府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民间资金积累不足和存在市场残缺问题,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常也以税收作为筹集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工具。
在税收存在的各种依据中,补偿公共商品的成本是基本依据,其余情形则为派生现象,换句话说,以税收方式对收入、财富分配和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节等,是把税收作为一种既定工具加以利用的。
三、税收的特征
税收的本质决定了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相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又称为税收的“三性”。
(一) 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是凭借政治强制力,以国家颁布的税收法律、法令为依据进行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税收的强制性使财政收入具有必要保障,避免因公共商品消费上的“搭便车”行为使公共需要无法满足。
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二) 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征税并不直接以向纳税人提供相应数量的公共商品或纳税人分享相应的公共商品利益为依据,即不具有“等价交换”的性质,就国家与纳税人的具体关系而言,国家向纳税人征税是无偿的,而纳税人消费公共商品也是无偿的。二是指国家所征税款为国家所有,不需要直接归还给纳税人,即不构成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税收的这一特征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不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从各自的意义分析均具有有偿的特征。
(三) 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按事先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征税对象、征收标准和课征办法等实施征税。一般来说,纳税人只要取得了税法规定的应税收入,发生了应税行为,拥有了应税财产,就必须按预定的标准缴纳税款,不得违反。同样地,国家也要按预定的标准对纳税人征税,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税收的固定性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使政府活动的必要支出得以保证。
税收的上述特征是衡量一种财政收入是否为税的标准。若一种财政收入同时具备了这三个特征,即无论其是否以税的形式出现,均具有税的性质;反之,即使称其为税,也不具有税的性质。
第二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的发展
税收原则是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判断税制优劣的标准。
早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对税收原则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各种观点,较著名的为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首次对税收原则进行了理论分析,列举了税收的四项原则,即:(1)平等原则,指纳税人应按各自能力(收入)的比例来负担税款;(2)确实原则,指纳税人的应纳税赋和完税方式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3)便利原则,指纳税手续尽量从简,为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提供便利;(4)节约原则,即最少征收费用原则,指征税过程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使纳税人的付出尽可能等于国库收入。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实际上表明了平等和效率两方面的含义。
阿道夫·瓦格纳
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在其所著《财政学》一书中,对税收原则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有:(1)财政收入原则,指税收收入应充分满足财政需要且随财政支出需要的变动而增加或减少;(2)国民经济原则,指税源的选择应有利于保护税本,尽可能选择税负难以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3)社会公平原则,指税收的征收应普遍与平等,使每一公民都负有纳税义务,并依照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大小征税;(4)税务行政原则,指税法应当简明确实,纳税手续应简便,征税费用和纳税费用尽可能节省。
税收原则的发展
在现代经济中,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和税收对经济运行影响的扩大与加深,税收原则问题更受人们的关注,人们对税收原则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尽管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税收原则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对税收原则的分析一般围绕税收与财政、税收与公平、税收与效率等方面进行,从而形成税收的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二、财政原则
税收的财政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国税收政策的确定及税收制度的构建与变革,应保证国家财政的基本需要。这一原则与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致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国家征税的首要目的是为一定时期的政府活动筹集资金,否则税收将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
三、公平原则
税收的公平是指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符合公平标准。具体包含二层意思:一是条件相同者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二是条件不同者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前者称为横向公平,后者称为纵向公平。税收公平是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的统一。
四、效率原则
税收的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方面。
税收的经济效率是指政府在以课税方式将经济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额外负担最小和额外收益最大。税收额外负担是指课税除了给纳税人带来正常的经济负担外,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产生的不良影响
实现税收的经济效率涉及到税收的中性与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
所谓税收的中性,是指政府课税对纳税人的市场行为选择不发生影响,不给纳税人带来超出税款之外的额外负担,不干扰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税收的调节作用,意味着税收对市场活动的干预,对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引导,并与实现一定的政府目标有关。
税收的行政效率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指税收征纳过程所发生的费用最小化,即税收成本最低,包括税务当局执行税收法令的成本和纳税人遵照税收法令纳税的成本。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要求税制简便、透明、易于操作和实施,税务当局的管理效率和税务人员的素质较高,社会成员依法纳税的自觉性较强。
第三节 税收负担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所承受的经济负担。税收负担是仅就政府征税和纳税人缴税所形成的征纳关系而言的,并不考虑税款使用给纳税人带来的福利收益。
税收负担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考察。从不同的经济层面看,有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从具体的表现形式看,有名义税收负担和实际税收负担。
二、合理的税负水平
确定合理的税负水平是一国税收制度设计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从宏观上判断一国税负水平是否合理,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经济发展标准,二是政府职能标准。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
所谓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以一定方式转嫁给他人承受的过程。典型的税负转嫁与商品交易具有内在联系,即表现为纳税人通过操纵商品交易价格把其税收负担转移出去,因而一般认为商品交换是税负转嫁的基础。税负归宿则是指经过转嫁后税负的最终落脚点,在这一环节,税收承担者已不能把其所承受的税负再转嫁出去了。
(二) 税负转嫁的方式
1. 前转。也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2. 后转。也称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购进价格将税负转嫁给供应者。
3. 税收资本化。也称税收还原,指要素购买者将所购资本品(主要是房屋、土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未来应纳税款,在购入价中预先扣除,由要素出售者实际承担税负。
4.混转。在实际活动中,各种税负转嫁方式往往是同时并行的,即对一种商品课税后,其税负可向前转嫁一部分,向后转嫁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混转”。
(三) 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1. 税种因素。从主要税类看,一般来说,商品课税容易转嫁,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而所得课税难以转嫁,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2. 商品的供求弹性。从税负转嫁的角度看,对供给弹性大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相反,则税负较难转嫁
3. 课税范围。课税范围广的商品税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
第四节 税收要素
一国税收制度的设置必须确定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由谁纳税以及在什么时间缴税等问题,以使税收的征纳关系具体化,这些规定便构成了税收要素。
一、纳税人
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是按税法规定负有直接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表明对谁征税。纳税人可以分为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指在民事上拥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公民或居民个人;法人指依法成立,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并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包括各类企业和非盈利性的公益团体。
与纳税人相联系的概念是负税人。负税人是税款的最终承受者。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二、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为课税客体,指税法规定的征税标的物,表明对什么东西征税。课税对象可以是商品、所得、财产、资源、行为等。每一种税都有其特定的课税对象,也就是说,课税对象的不同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与课税对象相联系的概念
与课税对象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是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是按一定标准对课税对象予以度量的结果,亦称为“税基”。
与课税对象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税目。税目即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有的税种课税对象的范围较广,征税的品目较为复杂,将课税对象进一步划分为税目有利于明确征税的具体界限,并可对不同项目设计差别税率,进行经济调节。
税率是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是计算税款的尺度。由于税率高低是影响政府税收数量和纳税人负担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它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一般来说,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类。
(一) 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量大小,均按一个比例征税。在具体运用上,比例税率可分为统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两类。统一比例税率是在一个税种只设置一个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是在一个税种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例税率,差别税率可按产品、行业或地区设计。比例税率计征简便,并且同类征税对象等比负担,有利于规模经营和平等竞争,因而应用较为广泛。其缺陷是有悖于量能负担原则,且税负具有累退性。
(二) 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的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累进税率因计税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主要适用于所得税,是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三) 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按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税额,而不采取征收比例的形式。如按吨、平方米、辆等实物单位规定单位税额。定额税率的特点是计算方便,且税款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但税负不尽合理,只适用于少数税种或某些税种中的部分税目。
(一)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二)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有关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的概念
×100%, 税额 = 课税对象×税率
统一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
适用于流转税
适用于所得税
适用于从量税
税率在计算中的运用
比例税率:其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例如:
应纳税额=100万元×17%
应纳税额=1000万元×17%
应纳税额=10000万元×17%
其优点是:有利于鼓励生产经营者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因为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了,税率并不因之而提高。所以,在流转税的征收中往往使用比例税率。
需要说明的是,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当中,又分为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两种计算方法。其中的全额累进,会导致收入临界点的不公平。
应税收入级距(元)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弊端说明
例如:张三月收入2800元,李四月收入2801元,那末,
张三应纳税:(2800 – 800)X10% = 200元
李四应纳税: (2801 – 800)X15% =300.15元
显然,这样计算是极为不合理的。
而如果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方法来计算,就可以消除以上的弊端。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说明
超额累进税率:特点是,将收入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分别乘以适用税率,最后,将各个等级的应纳税额加总,得出应纳税额数。
张三应纳税:500 X 5% + 1500 X 10% = 175 元
李四应纳税:
500 X 5% + 1500 X 10% + 1 X 15% = 175.15元
显然,全额累进税率在实际运用中更为合理。因此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的方法。
但是,超额累进税率在计算时又比较繁琐。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将应纳税收入划为九个级距,假如纳税人的收入数额很大,计算起来就要算好几个乘法和加法。因此,在实际当中,税务部门的做法是,先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然后再减去多算的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 = 全额累进数 – 超额累进数
应纳税数额 = 全额累进数 – 速算扣除数
例如:2000×10% - 25 = 175元
2001×15% -125 = 175.15元
四、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课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从有利于及时组织收入、均衡税收负担和促进商品流通考虑,税法必须明确规定在商品流转的哪一个或哪几个环节征税。根据对同一课税对象纳税环节规定的不同,有单一环节征税和多环节征税两种类型。
五、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按规定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时间界限。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纳税人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将自己的应纳税款加以核算和汇总,向税务机关报缴,包括应纳税款的核算期间和税款的缴纳时间。纳税期限是根据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和各个税种的特点确定的,有的期限较长,有的期限较短。
六、减税免税
减税免税是依据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少征部分税款或全部免于征税的优惠规定。减税免税的形式主要有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三种。
税基式减免是对纳税人应税收入项目给予减除或免除的税收照顾,包括起征点和免征额的规定。起征点是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量界限,课税对象的数量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要全额征税。免征额是课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只对课税对象中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税率式减免是通过降低法定税率对纳税人的税收照顾。
税额式减免是对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减除或免除。
第五节 主要税种分析
一、税收分类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一般可把税收分为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五类
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可以把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以把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按课税标准的不同,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和征管权限,可将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一、增值税
(一) 增值税的概念和类型
增值税是以应税商品及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起源于法国,法国于1954年开始实行增值税的课税制度
增值税的概念及计算说明
课税对象: C + ( V + M ) = W
购进额 增殖额
原材料生产
零部件生产
自行车组装
全能生产厂
增值税的课税对象为商品流转环节的增值额
从理论上看,增值额是商品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商品价值中扣除生产上消耗掉的物质资料价值C之后的余额,即V+M部分。具体到一个生产单位,增值额是指这个单位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扣除外购商品或劳务支出后的余额,即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直接税等增值性项目。
增值税计算题举例
假设,开元商场从长岭电冰箱厂购进冰箱,每台销售价格为1000元,增值税税率为 17% ,
1000元 + 1000 X 17% = 1170 元
开元商场以每台1500元销售,那末,不含税的销售价格为:
1500元 ÷(1+ 17% )= 1500 ÷ 1.17 =1282元
应纳税额 = 1282元 X 17% - 170
=217.94 – 170
(二) 增值税的特点
1.征税范围广泛,税源充裕。
2.实行多环节课税,但不重复征税。
3.具有税收“中性”效应。
4.相关经济主体在纳税上具有相互制约性。
5.便于出口退税。
二、消费税
(一) 消费税的概念和类型
消费税是以一般消费品或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设置了消费税的征税制度,如美国的国内产品税、德国的联邦消费税、韩国的特种消费税、智利等拉美国家的货物税等。中国1994年设置了消费税税种,对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等特定商品征收消费税。
(二) 消费税的特点
1.征税项目的选择性较强。
2.征税环节单一。消费税的征税对象大多为最终消费品
3.按全部销售额或销售量计税。
4.税率具有差别性。如中国的消费税,最低税率为3%,最高税率为45%
5.具有引导和调节经济行为的作用。
三、营业税
营业税是以纳税人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营业收入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有较长的历史,18世纪末法国政府就开始对经营商户按营业额多少征收营业税,
我国征收领域主要是第三产业(不包括商业)和建筑业、不动产销售等,是与增值税平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即征收增值税的领域不征营业税,征收营业税的领域不征增值税。
营业税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营业收入额为计税依据;营业税大多按纳税人取得的营业收入全额计税,不受纳税项目成本、费用变化的影响,收入具有稳定性。第二,可按行业设计税率;营业税可根据各应税行业的性质、特点、盈利水平高低及国家的导向政策,设计不同的税率,以利于筹集财政资金和对行业结构进行调节,如中国现行营业税按行业不同设置了3%、5%、8%、5%—20%四档税率。
第三,计算征收较为简便,征税成本较低。
四、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在公司制下又称为公司所得税,是对企业(公司)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为直接税中的主要税种之一。对企业或公司的收益(所得)课税,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作法。
企业所得税具有下述特点
1.课税对象是税法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净所得,计征较为复杂。
2.既可采用累进税率,也可采用比例税率。
3.可以以调整计税依据的形式体现国家的导向政策。
4.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征收办法。
五、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为各国普遍征收,并且是不少西方国家收入额最大的税种。
1.如何理解税收的“三性”特征?
2.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含义以及二原则之间的关系何在?
3.宏观税负水平的含义及其理论意义?
4.如何认识税收转嫁?
5.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内容。
6.增值税的基本理论以及增值税的优越性?
7.分析流转税、收益所得税的效应?
第五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
第三节 财政支出简介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
一、财政支出的界定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提供公共商品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在动态上表现为政府进行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活动和过程。
理解这一概念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在理论上,政府提供公共商品发生的支出,无论是否通过财政预算,都应算作是财政支出;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各国政府对财政支出的统计一般都仅限于政府的预算支出。
2. 财政支出的核算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即以财政资金是否付出作为财政支出是否实现的标准。
3. 为避免重复计算,各级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不列入财政支出计算范围。
4. 财政支出既是一种分配的结果,即资金总和,同时也是一系列的分配管理活动和过程,二者密不可分。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量度
通常采用两大指标: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绝对指标是指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量;相对指标是指财政支出与相关经济变量的比例,如:财政支出/GDP、财政支出/GNP、财政支出/国民收入等等
三、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一) 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财政支出的绝对增加是说以绝对额表示的财政支出是增长的。
(二) 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趋势
这是指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趋势。
四、财政支出增长的宏观原因
根据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趋势,西方一些学者试图找出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规律。
瓦格纳法则解释是
第一、工业化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日益加强,这一方面带来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因经济交往日益复杂化而导致各种磨擦或社会冲突的加剧,这就必然要求更多的公共管制和保护活动,从而导致政府行政支出的增加;第二,进入到工业化发展阶段之后,具有外部性特征的行业越来越多,为了克服由于外部性而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政府需要更加直接地参与生产性活动,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性支出的扩大;第三,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需求的收入弹性的作用下,人们对教育和公共福利的需求也会扩大,从而造成政府社会性支出的增长。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
一、按政府职能分类
尽管人们对政府职能的范围还存在许多争论,但一般认为,政府职能包括三个方面,即政治、经济和社会。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
1.维持性支出
是指政府为维持公共安全和宪法秩序的支出。主要包括国防、行政管理和法律方面的支出。维持性支出所提供的公共商品和劳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典型意义的公共商品;第二,它是国家和社会赖以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商品,其收入弹性较小。
2.经济性支出
是指政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维持经济稳定用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应用性科研支出和对生产活动的补贴支出等等。经济性支出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提供的不是纯粹的公共商品,而是混合商品;第二,经济性支出的范围和规模取决于市场失灵的程度。
3.社会性支出
是政府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福利而提供社会服务的事业性支出 。主要包括文化教育支出,环境保护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等。社会性支出的特点是:第一,它提供的对象有的是纯公共商品,有的是混合商品;第二,这些物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
二、按支出是否获得等价补偿分类
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按财政支出是否获得等价补偿分类。按这种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所谓购买支出,
是指政府遵循有偿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政府部门的消费和投资,前者如国防支出、行政支出,后者如各级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政府在付出这类支出的同时,获得了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的所有权。政府只有购买这些商品和劳务,才能生产出公众所需的公共商品和劳务(包括混合商品)。它是政府对经济资源的一种消耗,因此又称消耗性支出。
所谓转移支出
是指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利息支出等。政府在付出资金时,并没有相应地获得任何回报。这时,政府所扮演的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将一部分人(纳税人)的收入转移给支出的接受者。
购买支出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挤出效应”,由于购买支出占用了一定的经济资源,从而排除了私人部门使用这些资源的可能性。特别是,如果政府支出是依靠税收筹资,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必然意味着私人部门税负加重,从而使他们可支配的收入会减少。在资源总量和收入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各自可支配的资源和收入显然是互为消长的。二是“拉动效应”,由于私人投资的大小取决于预期利润率的高低,当政府扩大购买支出,尤其是投资支出时,由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有效需求的扩大,会提高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从而刺激和带动私人投资的扩大。
转移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上。
由于它是政府的一种无偿性支出,因此,转移支出的规模和对象不同,所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也就不同。具体说来,这种经济效应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转移支出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与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正好相反
在财政支出结构中,购买支出比重越大,政府执行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强,而转移支出比重越大,政府执行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就越强。
由于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政府职能重点有所不同,相应地,财政支出的这一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财政支出中购买支出比重较高,转移支出的比重较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购买支出的比重会有所降低,而转移支出的比重会有明显上升。
三、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
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也称预算分类。现代财政收支实行预算管理,各国由于情况不同,预算编制的方法有一些差异,但总体上说,预算分类大同小异。按这种分类方法,财政支出一般包括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科研、教育、文化、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债务支出等等。
四、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即财政支出受益对象的界定。按这种方法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一般利益支出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均可受益的支出,如国防、行政管理等纯公共商品支出,特殊利益支出是指部分特定的社会成员受益的支出,如由文教支出、经济建设投资等形成的混合商品支出和转移支出。
财政支出简介
购买支出:公共消费
购买支出:公共投资
一、购买支出:公共消费
公共消费支出的性质
所谓公共消费支出是指财政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用于提供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它等于经常预算中的经常性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共消费支出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第二,就其本质来说,公共消费支出满足的是纯公共需要,正是它们构成财政这一经济现象存在的主要依据
(一)行政管理支出
1.行政管理支出的含义
所谓行政管理支出,是指政府为维持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劳务而安排的支出。具体来说,就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包括行政支出、治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按最终用途,行政管理支出可分为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两部分。
2.行政管理支出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提供的是纯公共商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消费性。行政支出是一种纯消费性开支,资金一旦投入,便不再收回,其支出结果只能引起社会物质产品消耗和价值丧失,而不能实现价值的补偿和增值。因此,就要求行政经费应尽力节约使用 。第三,低收入弹性。理论上说,行政支出提供的是社会经济运行所必需的秩序,属于必需品。人们对它的需求一般不随收入增长而相应增加。因此(如果其投入品价格一定)其支出增长速度不应超过经济增长。第四,连续性。行政支出是连续的,只要行政管理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存在,行使其职能,就需要连续不断的行政支出予以保证。
3.行政管理支出的管理方式
第一,全额经费包干,结余留用。
第二,部分经费包干,结余留用。
第三,总额控制,结余上缴。
(二)国防支出
所谓国防支出,是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的军费支出。国防支出的目的在于加强国防建设,建立现代的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保障领土完整、安全和主权不受侵犯。
(三)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所谓科、教、文、卫事业支出,是指政府为满足劳动力再生产和劳动能力提高的需求以及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等而安排的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方面的支出。
事业支出的特点
第一,它是对混合商品中的公共商品部分的成本补偿。
第二,其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事业支出满足的需求与行政、国防需求不同,它不是基本需求,而是一种发展需求。这种需求的增长速度一般快于人们收入的增长速度。
第三,具有部分的投资性质。
二、购买支出:公共投资
1.公共投资的含义
公共投资是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需的资产而花费的财政支出。公共投资支出在量上相当于复式预算中的资本预算支出。由于前述原因,在中国,它还应包括经常预算中的非生产性投资。
2.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区别
第一,投资主体不同。作为公共投资主体的政府与作为私人投资主体的家庭和企业,由于其拥有的筹集资金的手段不同,其投资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
第二,投资目的不同。私人投资以其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政府由于必须满足公共需求,公共投资应该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的。
第三,投资客体不同。私人投资生产的是私人商品,项目往往具有投资规模小、投资周期短和外溢收益少的特点;而公共投资提供的是公共商品,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和外溢收益较多的特点。
3.对公共投资范围,理论上的认识不断深化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崇尚自由竞争,着重市场调节,反对国家干预。亚当·斯密把政府的投资限制在防务、司法、公共工程三个方面,用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看,实际上将政府投资限制在提供纯公共商品这一领域。到了20世纪上半期,凯恩斯从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出发,主张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干预。他指出:市场机制无法达到充分就业所要求的投资水平,政府必须进行直接投资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他将公共投资范围,扩大到了有关国民经济的全局的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对公共投资的作用,也作出了新的解释。
4.从实践来看,不同的国家其公共投资范围也不同
一般来讲,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投资范围大一些;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公共投资的范围要小一些,在这些国家,公共投资一般不进入具有市场竞争性的行业。
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存在更多的缺陷和不足,因而其公共投资的范围比发达国家要宽。
公共投资范围虽因各国的国情不同而有差异,但以扶持基础产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农业为主的公共投资领域则大体一致,从而使对这些领域的投资成为公共投资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转移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帮助社会成员克服因非理性风险造成的物质生活困难,维持其基本生活条件,依法进行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活动
社会保障一般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个层次
(二)财政补贴支出
1.财政补贴的性质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无偿地对经济组织和城乡居民所实施的财政补助支出。
财政补贴作为一个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经济范畴,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2.按政策目的分类是财政补贴最主要的分类方法
1.价格补贴。它指国家对企业由于按国家计划规定的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出售商品所造成的政策性亏损所给予的资金补贴。
2.企业亏损补贴。它是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亏损给予的补贴。
3.居民生活补贴。它指国家财政支付给居民用以补贴生活的资金。
4.财政贴息。亦称“利息补贴”。
5.税收补贴。亦称“税式支出”。它是一种特殊的财政补贴,是对减税、免税、退税、税收抵免等税收优惠措施的统称。
财政预算管理
第一节 财政预算概述
第二节 财政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第三节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第四节 预算平衡
第一节 财政预算概述
一、财政预算的概念
预算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收支安排的预测、计划。
财政预算就是指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安排计划,是反映政府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的一览表。
财政预算的含义
1. 财政预算涵盖整个财政活动的范围。
2. 财政预算是以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的
3. 财政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4. 财政预算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
二、财政预算的基本特征
1. 法定性。这不仅指财政预算的产生过程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而且指财政预算的收支范围和方向均有相应的法规为依据。
2. 精细性。这是指财政预算的安排是详细的,有精确说明的,而且有相应的表式。
3. 完整性。政府收支都应在财政预算中得到反映。这就是说法规规定的预算收支都应列入财政预算。
4. 时效性。财政预算的时效通常为一年。
5. 公开性。财政预算在本质上是反映公共需求和公共供给的计划。政府履行财政职责,实际上是代表公众利益的,因此财政预算必须向公众公开。
三、财政预算体系和基本程序
1、财政预算体系
是指由各级政府的预算以及各级政府的公共部门预算组成的一个体系。
中国的《预算法》就明确规定,一级政府设一级预算。
中国政府分五个级次:一是中央政府;二是省级政府(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三是市级政府(指设区的市级政府,包括自治州政府);四是县级政府(包括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五是乡级政府(包括镇级政府,民族乡、镇)。因此,中国的预算体系也由这五级预算组成。
2、预算的法定程序
预算的法定程序很复杂,各个国家也不完全一样。
以中央预算为例,在英国,每年由财政部长向国会提出下年度预算,然后由国会按法律或正式意见批准预算;
在美国,则由总统向议会提出,然后由议会批准;
在中国,则由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长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然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由此可见,预算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四、财政预算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财政预算制度最早出现于英国。
英国是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在14-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壮大,他们充分利用议会同封建统治者争夺国家财政支配权。
他们要求政府的各项财政收支必须事先作计划,经议会审查通过后才能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要受议会监督,以此限制封建君主的财政权。
财政预算产生的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财政预算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也是财政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
加强财政管理是财政预算产生的另一个动因。
财政活动的货币化,也是财政预算产生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财政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一、财政预算的编制形式
(一) 单式预算:是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
(二) 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上以上的预算,通常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
复式预算制的优点有:
(1) 便于考核预算资金的来源和用途;
(2) 有利于分析预算收支对社会供求的影响;
(3) 由于资本预算投资伸缩性较大,有助于使预算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杠杆,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
二、政府采购
(一) 政府采购与政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