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城哪里有收购于都有哪些野生动物物的?

当前位置:>>>>>>>>
关于组织开展全镇重大动物疫病秋季防疫集中行动的通知
信息分类: 公告公示
文件编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B-
责任部门:
各村(居)委会,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现全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按照县防重办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2016年重大动物疫病秋季防疫集中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秋防集中行动从10月15日开始,至11月15日结束,时间为一个月。
二、人员安排:按春防人员安排不变
三、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免疫、消毒、监测、检疫等各项防控措施,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达80%以上,免疫耳标佩戴率、免疫发证率、免疫建档率达到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大力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坚决防止疫情发生、蔓延、扩散和人员感染,确保全年防控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四、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切实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各村(居)委会、有关单位要按照“责任到人、冷链到底、疫苗到员、注射到畜、台帐到户”强制免疫要求,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做到应免尽免,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大力推行“政府组织领导、业务部门监管服务、养殖企业和个人为责任主体”,规模养殖场户自主程序化免疫、散养畜禽春秋集中免疫的做法,通过与规模养殖场户签订动物防疫承诺书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养殖场户动物防疫主体职责。
(二)加大消毒严源、无害化处理力度,严防病源扩散。
各村要在春防消毒次数的基础上,秋防期间统一开展一次集中消毒灭源工作,对养殖场、栏舍要严格消毒,特别是活禽养殖和市场做好畜禽粪便污染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和消毒灭源工作。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完成今年秋防工作
各村(居)委会、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落实好秋防工作责任制,各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要组织好此次秋防工作的有序开展。督促村级协防员保证时间、保证进度和质量,切实掌握秋防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对因工作不力而引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要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秋防结束后,镇将抽调人员对秋防进行自查,不合格的马上进行整改,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秋防工作。
银坑镇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于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于都县信息中心
Copyright ? 于都县人民政府网 赣ICP备0508082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建议使用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于都县介绍_江西赣州于都县地名网
江西赣州于都县
地名:于都县隶属:行政代码:360731代码前6位:360731长途区号:0797 邮政编码:341000车牌号码:赣B行政级别:县人口数量:约95.8万人人口密度:331人/km2辖区面积:2893平方公里 于都县相关网站:????????????????
154.65km2   贡江镇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于都县城所在地,是于都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总面积154.65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8……
  铁山垅镇位于于都县东南部,距离县城38公里。东接会昌县白鹅、庄埠乡,南邻本县靖石乡田东村,西毗本县靖石乡中F村、北靠本县禾丰镇隘下村。东西宽11.1公里……
156.57km2   盘古山镇被誉为赣南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现驻有江西钨业集团盘古山分公司、仁风林场、盘古山茶叶有限公司,及正在建设的人和煤矿、拥有二万亩油茶基地的金龙……
131.73km2  禾丰镇位于县境南部,东与会昌县白鹅乡接壤,南与铁山垅镇毗邻,西与利村乡相连,北与梓山镇交界;总面积131.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811亩,山地面……
  祁禄山镇位于于都县最南端,距县城45公里。东邻盘古山镇,南靠安远县塘村乡,西连赣县小坪、长洛乡,北接本县小溪乡。镇域面积1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
173.6km2  梓山镇是于都的东大门,距于都县城仅17公里,区域面积1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42.67公顷,林地面积1.02万公顷;辖24个行政村、375个村小组、……
170.88km2  银坑镇位于于都县北部319国道和224省道(于银线)交汇处,距于都、兴国、宁都县城均40余公里,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银、铁、铅、锌、锰、煤等。镇域国……
141.2km2   岭背镇位于于都县中北部,毗邻县城,距县城13公里,倚于银公路之交通,拥梅江润乡之水利,仰雩山鼻息之灵气,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全镇总面积141.2平方公里……
168km2  罗坳镇位于于都西部,距县城15公里,是连接赣州市和于都的桥头堡,素有于都西大门之称。罗坳镇交通便利,323国道、京九铁路和正在建设的瑞赣高速路穿境而过,……
117.27km2   罗江,又名罗家渡,素有客家摇篮之称,也是古代与近代赣南四大集贸市场之一。位于于都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离赣州市区35公里。东临新陂、利村两乡,南……
160.58km2  小溪乡位于于都县东南部,距县城约30公里,利园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通讯畅通,山地资源丰富,民风纯朴。全乡总面积160.8平方公里。特产酒饼、竹木制品……
148.22km2  利村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其四邻为:东梓山镇、禾丰乡,南靖石乡、盘古山镇,西小溪、新陂乡,北贡江镇。总面积148.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
36.68km2  新陂乡位于县城南部,东与利村乡里仁村、贡江镇迳坑村相连,南与利村乡洛村村、小溪乡藤桥村毗邻,西与罗江乡小满村接壤,北与贡江镇密坑村、罗江乡上溪村交界。境……
153.6km2  靖石乡位于于都县南部,距离县城46公里。全乡辖地153.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0万亩,耕地1.9万亩,水域面积0.4万亩。全乡共有10个行政村,191个……
137.1km2  
黄麟乡位于于都县东部,距县城27公里,323国道、厦蓉高速和赣龙铁路三线穿境而过,东邻会昌县小密乡;南至于都禾丰镇;西接于都梓山镇;北靠宽田、沙心乡……
54.7km2   沙心乡,位于于都县最东部,距县城47公里,全境除西北角与宽田乡相接外,均为瑞金市的冈面、九堡、万田乡所环抱。内设5个行政村,77个村小组。辖区总面积5……
105.2km2  宽田乡地处于都县境内东部,西邻段屋乡,1东接瑞金市,2南连黄麟乡迳尾村、公馆村、上关村、和睦村,3西接段屋乡寒信村、枫树村、上塘村、高丰村,4北临银坑镇……
116.5km2   葛坳(2001年葛坳乡与曲洋乡合并而成)地处于都县东北部。东临瑞金市瑞林镇,北靠宁都县赖村镇,南接本县银坑镇。319国道穿境而过,梅江流经境内。境内山……
39.2km2  桥头乡是于都北大门,距县城50公里,面积39.24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90个村小组,15821人。桥头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发动了赣南第一次农民-、成……
50.42km2  马安乡位于于都县北部,东与桥头乡、银坑镇毗邻,南和仙下乡接壤,西与兴国县杰村乡相邻,北与兴国县江背镇交界。全乡国土面积50.42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马安……
139km2   仙下乡位于于都县境红岩盆北的中北部,东以汾坑乡、宽田乡隔梅江相望,南以车溪乡相邻,西与岭背乡和兴国县留龙乡、杰村乡接壤,北与马安乡、银坑乡相连。境内总……
85.4km2  车溪乡地处于都县中北部,东面及南面均以梅江为界,东与宽田乡及段屋乡一衣带水;南与段屋乡及岭背镇隔江相望;西与岭背镇接壤;北与仙下乡交界。乡域东西宽14公……
43.3km2   段屋乡位于都县东北部,地处梅江河南岸,东与宽田接壤,南和梓山相邻,西靠岭背,北与车溪隔河相望。全乡总面积43.3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
  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东邻瑞金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县城距赣州65千米,南昌422千米。全县南北长83.25千米,东西宽63.33千米,总面积2893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958335人(2006年末)。境内通行客家话(于桂片),客家文化浓厚。
   全县辖9个镇、14个乡:贡江镇、铁山垅镇、盘古山镇、禾丰镇、祁禄山镇、梓山镇、银坑镇、岭背镇、罗 坳镇、罗江乡、小溪乡、利村乡、新陂乡、靖石乡、黄麟乡、沙心乡、宽田乡、葛坳乡、桥头乡、马安乡、仙下乡、车溪乡、段屋乡。共有25个居委会、35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贡江镇,距赣州市65千米,南昌市422千米。  属丘陵低山区,地势东、南、北三面较高,中、西较低,山地面积占74%。主峰海拔1312米的屏坑山为境内最高峰;峡山与赣县接壤处的贡水河床为县域最低处。贡水、梅江、濂江等在境内纵横交错,建有渔翁埠水电站、下栏水库工程。属中亚热带潮湿天气,年均温19.7℃,年降水量1507毫米,年日照时数1621.9小时,年均无霜期305天。
    矿产资源有钨、铁、铋、铝、锌、铜、锡、金、银、铀、石灰石、煤、稀土等。全国商品猪出产基地县和甘蔗、油茶、花生、柑橘出产重点县。特产有薯粉饺子、禾丰珍珠粉、眉公酥。G76厦蓉高速公路、赣龙铁路、319、323国道,省道银于线、庄黄线,县道于盘线、利朱线、三门-金沙线贯串县境。民间“客家哨呐”有悠久历史。名胜古迹有屏山牧场、罗田岩摩崖石刻、宝塔公园、盘古茶场生态旅游等。纪念地有中心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门渡口、毛泽东旧居何屋、中心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等。
    于都地处赣州市东部,距赣州65公里,南昌422公里;东邻瑞金,南接安远,西连赣县,北毗兴国和宁都;位于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之间;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南北长83.25公里,东西宽63.33公里;人口94.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6.74 万,人口密度326人/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在贡江镇,该镇面积154.65平方公里,辖28个村和8个居委会,总人口16.85万。改革开放以后,农业人口向城市化转移速度加快,仅年就转移6.5万人;城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3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境内少数民族有畲族,占总人口的0.4%;境内通行客家方言。
    于都始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改称“于都”。建县时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现瑞金、会昌、石城、宁都、安远和寻乌诸县。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苏区时期,先后分设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于西等县,0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驻于都县城。[以上内容由网友"心如止水"上传分享。]
以下地名与于都县面积相当:
于都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于都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6楼 网友115.239.212.193于 19:33:56发表:搓搓
5楼 网友59.55.29.21于 16:49:42发表:于都的海粉是哪里进的,真正的名字是什么?其他地方好像真没有唉
4楼 网友211.141.86.26于 11:30:51发表:于都是个好地方,欢迎你们来梓山玩,请联系QQ
3楼 网友115.239.212.78于 11:52:42发表:要买海粉找我,不过很贵,要多少斤
2楼 网友111.78.71.126于 14:36:03发表:南昌有很多人喜欢于都产品,东北、西北的土特产在南昌有很好的市场,于都的产品在南昌打不开途径,要是能在南昌有一家于都特产店或哪家超市有个于都特产专卖部多好,于都人留言QQ:
总想回于都买些海粉,车票实在难买,于都的鱼丸、肉皮、海粉、米粉肉、柿子、梓山的酱油真是回味
1楼 网友220.198.72.94于 23:18:44发表:还可以呀
区划: ? ?
?赣州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当前位置:>>>>>>>>
于都县“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
信息分类: 发展规划
文件编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B-
责任部门: 商务局
&&于都县“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 前&&言& &&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加深,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强弱、质量好坏的重要风向标,被各国、各地区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开放促改革”,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于都县抓招商、上项目、扩投入,把开放型经济摆在“龙头”位置来抓,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开放型经济科学发展。为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于都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并结合于都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特编制《于都县“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系统分析当前于都县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速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大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速引导企业“走出去”步伐和开展多层次区域合作等为发展着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5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向等。本规划是指导于都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以2015年为基准年,规划年限为年,本规划将作为下一个发展周期,指导和促进于都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依据和行动纲领。&&&&&&&&&&&&&&&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和依据...&1&1.1&&规划背景...&1&1.2&&规划依据...&2&第二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3&2.1&&发展基础...&3&2.2&&发展环境...&11&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20&3.1&&指导思想...&20&3.2&&基本原则...&20&3.3&&发展目标...&22&第四章&&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24&4.1&&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24&4.2&&加速促进优势产业集聚...&27&4.3&&大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31&4.4&&加速引导企业“走出去”步伐...&34&4.5&&开展多层次区域合作...&37&4.6&&推进重点项目建设...&40&第五章&&保障措施...&46&5.1&&优化外商投资环境...&46&5.2&&完善考核评价体系...&48&5.3&&加强运行监测预警...&48&5.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49&5.5&&建立健全体制机制...&50&5.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51&&&&&第一章&&规划背景和依据&1.1&&规划背景&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目标,“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由于受区位、政府宏观调控、国际分工及跨国公司产业配置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内陆地区尤其是县域的开放型经济水平较落后,对经济的贡献度不高,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东部沿海开放度高的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于都县抓招商、上项目、扩投入,把开放型经济摆在“龙头”位置来抓,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产业承接平台,推进项目建设;抓住政策优势,不断招大引强;采取多措并举,拓宽招商渠道;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企业壮大;坚持精心培育,扩大外贸市场等推动开放型经济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外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利用外资成效明显、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两大主导产业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地位进一步提升。&虽然“十二五”期间于都县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利用外资水平不高、自主出口品牌较少、外贸比重偏低、企业“走出去”水平低等问题。为切实提升于都县“十三五”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明确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向,特制定本规划。&1.2&&规划依据&1、《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2、《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43号);&3、《江西省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赣发[2012]8号);&4、《中共赣州市委赣州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5、《关于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6、《革命老区赣州市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总体规划(年)》;&7、《赣州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年)》;&8、《江西省于都县城市总体规划()》;&9、《于都县交通运输规划(年)》;&10、《于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2.1&&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于都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交通区位、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突出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助推跨越发展。把贡江新区、工业新区、岭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作为开放型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着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确保重大项目及时落地和增资扩产。开放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稳步发展,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不断攀升,有力促进了于都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1.1&&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十二五”期间,于都县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11年的6480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2927万美元,年均增长20.36%;其中出口总额由2011年的5250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1183万美元,年均增长20.81%。年于都县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见图2-1和图2-2,进出口比例见图2-3。&图2-1&&年于都县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图2-2&&年于都县进口、出口总额变化情况&图2-3&&2014年于都县进口和出口比例图&2.1.2&&利用外资成效明显&2014年,于都县引进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8个,其中亿元项目7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9.1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34%,同比增长15.07%。实际利用外资7718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97.94%,同比增长3.78%。年于都县利用外资情况见图2-4。&&&图2-4&&年于都县利用外资情况&2.1.3&&形成两大主导产业对外开放格局&目前,于都县形成了以机械电子、轻纺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对外开放的格局,对外出口总额持续增长。其中机械电子产业从2011年的2863.7万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6417.5万美元,年均增长率22.35%;轻纺食品产业从2011年的2045.7万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4472.9万美元,年均增长率21.6%。年两大主导产业对外经济发展情况见表2-1,年两大主导产业进出口总额情况见图2-5。&表2-1&&年两大主导产业进出口总额(单位:万美元)&&&产业&年份机械电子轻纺食品合计&进口出口进出口进口出口进出口进口出口进出口&863...202.4&4....67892.8&040..457..7&7....&&&&图2-5&&年两大主导产业进出口总额统计图&年两大主导产业进口总额情况见图2-6,年两大主导产业出口总额情况见图2-7,2014年两大主导产业进出口比例图见图2-8。&图2-6&&年两大主导产业进口总额图&图2-7&&年两大主导产业出口总额图&图2-8&&2014年两大主导产业进出口比例图&2.1.4&&出口企业初具规模&近年来,于都县进出口企业形成了以江西以泰电子有限公司、于都大田鞋业有限公司、江西奥科特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和于都立异鞋业有限公司进出口额超过9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进出口企业,2014年重点进出口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达10609.71万美元,占全县进出口总额比例达82.07%。其中,江西以泰电子有限公司进出口额突破4000万美元,成为出口龙头企业。2014年于都县各重点出口企业的进出口总额见图2-9。&图2-9&&2014年于都县各重点出口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图&2.1.5&&加工贸易增势强劲&近几年,于都县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外贸政策调整的有利机遇,迅速发展外向型经济,产品辐射欧洲、美国、香港、非洲、中东等地区。2014年于都县加工贸易总额为10056.8万美元,占进出口比重为80.41%。年加工贸易总额情况见图2-10,加工贸易总额占进出口比重见图2-11。&图2-10&&年加工贸易总额图&图2-11&&年加工贸易总额占进出口比重图&2.1.6&&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目前,于都县出口商品主要以耳机、音响、节能灯、帆布鞋、马靴为主,逐渐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两大主导产业出口主要产品见表2-2。&表2-2&&两大主导产业出口主要产品&产业出口产品&机械电子耳机、音响、节能灯&轻纺食品帆布鞋、马靴&&2.2&&发展环境&2.2.1&&发展优势&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东部,东邻瑞金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县政府驻贡江镇,县城距赣州市65千米,北距省会南昌市422千米。于都县拥有各类公路里程2558.15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323线、319线、省道于银线为主骨架,县道为支架,乡村道为延伸的公路运输网络。2005年4月赣龙铁路于都境内58公里正式通车,设有于都火车站,2009年G76厦蓉高速公路于都段通车,2010年开工的赣龙铁路扩能工程途经于都,本工程建成后,与既有的赣龙铁路施行客货分行。境内航道2条,有渡口32个,航线总里程123公里,交通位置图如图2-12所示。&图2-12&&于都县交通地理位置图&2、产业发展体系比较完备&目前,于都县基本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食品、半导体绿色照明四大主导产业,产业集聚规模初步成形,具备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辐射、转移和引进新技术的产业基础。&3、矿产资源丰富&目前,于都县已发现矿种27种(其中锡、铋、钼、铜为钨共伴生矿种),其中有查明储量的矿种23种,矿产地103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钨2处、滑石1处、透闪石1处),中型矿床5处(钨2处、银铅锌1处、水泥灰岩1处、耐火粘土1处),小型矿床42处(煤11处、泥炭1处、铅锌2处、锡钨11处、银3处、铌钽2处、稀土2处、灰岩1处、(耐火)粘土1处、膨润土1处、钾长石1处、高岭土4处、矿(温)泉水2处),矿点47处(不包括普通建筑用砂、石、砖瓦粘土)。于都县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银资源储量268.47吨,钨资源储量41138吨,锌资源储量33156吨,铅资源储量14992吨,煤资源储量4495千吨,水泥用石灰岩资源储量14806千吨。强大的资源供给能力,不仅为于都县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源与原材料保障,也为于都县承接国内外企业的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4、产业开放平台承载力较强&于都县大力拓展以机械电子、绿色照明等产业为主的上欧工业小区,逐步建成以矿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罗坳工业小区。继续完善工业园区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积极以国家级工业园标准建设和完善工业园。坚持“一个项目、一名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支队伍、一套服务措施”的“五个一”项目服务机制,对重点项目严格实行“每月一通报、一季一公示、半年一考核、年终总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查找差距,完善举措,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目前,赢家服饰、鼎晟服饰、以泰电子、格特拉克等企业均在建设二期,欧翔电子、华鹰摩托、思卡多等都在加紧建设。&5、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于都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认真落实行政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努力打造责任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的行政机关。对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不断提出新要求,新高度,力求达到新境界。做到政策执行到位、服务企业到位,全力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以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者。尤其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办证办照过程中,实行商务秘书全程代办制度,全程式、保姆式服务,代办所有证照,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2.2.2&&存在问题&1、利用外资水平不高&目前于都县外资投入主要来自香港、台湾地区,外资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整体可以概括为“总量小、规模小、水平低、层次低”。外商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大项目相对较少;技术、管理均为外商控制,自主创新能力较弱。2014年,于都县利用外资总额为7718万美元,同比增长3.78%,与周边县城相比,落后于龙南县、信丰县、大余县等,详见表2-3。由于行业总量小、辐射能力弱,企业持续在低水平层次上徘徊,无法形成强势产业集群,难以带动于都县产业整体发展,对于都县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表2-3&&2014年于都县与周边县城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较&序号地点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同比增长&1全市%&2南康区%&3章贡区%&4龙南县%&5信丰县%&6大余县%&7赣县%&8于都县77183.78%&9兴国县71016.51%&10定南县59928.83%&11上犹县54932.58%&12全南县%&13宁都县52586.52%&14会昌县47972.33%&15瑞金市%&16安远县23205.17%&17石城县%&18崇义县13995.27%&19寻乌县%&&2、自主出口品牌较少&目前,于都县自主出口品牌偏少。许多企业虽然意识到创建自主出口品牌的重要性,但由于“创品牌难,创名牌更难,创出口名牌更是难上加难”,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在自主出口品牌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财力,造成企业自主品牌的建设进程缓慢。&3、外贸比重偏低&近年来,虽然于都县外贸出口总额整体上有所提升,但是于都县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对GDP的贡献率并未提高。对外依存度仅为5%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于都县外贸依存度情况见图2-13。&图2-13&&年于都县外贸依存度情况图&4、企业“走出去”水平低&目前,于都县“走出去”步伐亟需加快,利用境外资源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能力薄弱,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亟待发展。鼓励企业逐步设立境外投资项目,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和拓宽投资领域,不断创新投资方式等。&5、配套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目前,于都县上欧工业小区路网、水电等基础实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影响了企业的进驻和建设速度。除此之外,急需建立与发展开放型经济相配套的功能性平台和服务性平台,如产品研发、电子商务、电子口岸、国际结算、国际物流、商品展示、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体系。&6、开放型经济人才匮乏&于都县地处内陆,开放型经济人才总量较少,缺乏熟悉国际贸易的人才队伍,人才多去了广东、江浙、福建等沿海城市,于都县外贸业务人才严重不足;相比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人才缺乏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兼具语言、技术、管理,有较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加之许多企业缺乏一整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还没有树立起很好的形象,很难吸引、留住人才,成为于都县发展服务贸易的制约瓶颈。&2.2.3&&发展机遇&1、全球经济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将继续推动全球贸易和跨国投资增长,但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而又复杂,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贸易救济调查出现诸多新特征,特别是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明显增加,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世界经济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困难重重,而以“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新主体,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全球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转型。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引领未来全球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进程加快,高端制造与研发环节、服务业的国际转移占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将大大提高,这既为于都县承接发达地区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提供了更多机会,又为于都县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从境外获取重要战略资源和技术、实现由要素投入型增长向技术创新型增长提供了重要机遇。&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性调整新阶段&“十三五”时期仍然是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国内需求结构面临重大转变。人均国民收入的不断上升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国内需求不断扩大,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新需求结构将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在改造提升制造业的同时,不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驱动方式将出现重大转变。由传统的“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和“以利润换资本”等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合作水平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将面临进一步调整、重组和优化,这将为于都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提供良机。对外开放将出现新格局,由传统的以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3、“若干意见”、“中部崛起”等重大政策倾斜&2012年以来,国务院及各部委连续颁布《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国家级政策文件,28个国家部委也先后出台针对赣州的具体实施意见和支持措施,在产业发展、行业准入、项目审批、资金投入、企业上市、人才支撑、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赣州多方面支持,并鼓励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援建、央企对口帮扶。多项优惠政策叠加,先行先试的特殊效应,使赣州成为“中部的西部”和“老区中的特区”,同时也为于都县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2.4&&面临挑战&1、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及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全球分工格局的变化及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传统的贸易壁垒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些原有的贸易壁垒的影响力开始减弱,而一些新的贸易壁垒开始出现并发挥影响力。其中关税、许可证、配额等贸易壁垒慢慢弱化;反倾销等将会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新贸易壁垒将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体,尤其是其中的技术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出现,并开始呈现巨大的影响力,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对我国的外贸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旧贸易壁垒将普遍影响我国内陆区域对外开放的扩大。&2、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一个地区开放的初期或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往往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条件来吸引外来投资者,例如较低的准入条件和土地出让价格,这种优惠政策确实能吸引了一些外资和外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当该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环境容量问题凸现,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劳动力资源紧缺,要素密集型产业发展受限,拓展发展空间面临较大压力。&3、区域竞争激烈&与周边县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相比,龙南县先后设立了南昌海关驻龙南办事处、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龙南办事处,成为全国内陆省份县唯一设立正处级海关,中部省份第一家设立正处级检验检疫机构的县。随着海关、商检相继成立,一条集交通运输、信息网络、仓储物流、检验检疫、税务管理、外汇管理为一体“大通关链条”已全面形成,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臻臻日上。除此之外,南康以大招商、招强商为主线,抓住招商引资的“关键词”,主动转变招商方式,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狠抓项目落地实施,开放型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面对周边县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竞争形势,将对于都县未来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3.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开放水平”为主线,以“提高开放型经济对我县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的贡献力”为目标,以实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主抓手,推动外资、外贸、外经、外包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大力实施开放提升战略,巩固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先优势,构筑内外融合的开放型经济运行体系,统筹运用国际高端资源要素,保持开放对发展的推动力,强化开放对转型的带动力,提升开放对改革的牵引力,突出开放对创新的支撑力,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提升,切实增强于都县开放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3.2&&基本原则&3.2.1&&提升规模与优化结构相结合&保持对外贸易及利用外资平稳增长,不仅是开放型经济也是于都县经济平稳发展的现实要求。要在保持总量支撑的情况下着力优化结构,加快新兴产业利用外资,加快引进产业高端环节,加快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服务于城市转型及产业结构升级。&3.2.2&&“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提高“引进来”水平的同时,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把“走出去”与扩大出口、利用全球资源、规避贸易壁垒、推动产业升级相结合起来,更好利用国外技术,加快构建全球销售网络,在更高的水平上增强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初步实现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3.2.3&&扩大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深化对开放与创新关系的认识,以开放引领、服务、促进和支撑自主创新,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体系,加快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资本、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更多引进外资研发中心,大力提升创新创业要素的能力,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全球智力和创新资源。&3.2.4&&均衡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统筹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统筹经济国际化和城市国际化,统筹外资、外贸、外包、外经、外智互动发展,统筹项目引进和人才引进。加强统筹的同时,重点解决和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在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服务业开放、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取得重点突破。&3.2.5&&市场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积极营造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支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氛围,制定导向性、激励性的政策措施,有效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3.3&&发展目标&3.3.1&&对外贸易&力争到2020年,于都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76亿美元,“十三五”期间累计达到10.91亿美元,年均递增10%左右。其中2016年为1.71亿美元,2017年为1.89亿美元,2018年为2.13亿美元,2019年为2.42亿美元,2020年为2.76亿美元。贸易结构和效益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有重大突破。&3.3.2&&利用外资&“十三五”期间吸收外资保持适当规模,引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利用外资有所突破。力争到2020年,于都县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34亿美元,“十三五”期间累计达到5.77亿美元,年均递增6%左右。其中2016年为1.00亿美元,2017年为1.06亿美元,2018年为1.14亿美元,2019年为1.23亿美元,2020年为1.34亿美元。&3.3.3&&招商引资&继续壮大于都县产业招商规模,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于都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引擎。力争到2020年,于都县引进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实际进资达到73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达到263亿元,年均递增14.5%左右。其中2016年为37亿元,2017年为43亿元,2018年为50亿元,2019年为60亿元,2020年为73亿元。&3.3.4&&“走出去”水平&境外资源合作和开发更大规模地开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布局加快,“并购、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不断深化,本土企业跨国经营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层次实现零突破,“走出去”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于都县“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目标见表3-1。&表3-1&&于都县“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目标情况表&序号指标名称现状&(2014年)“十三五”末期(2020年)年均增长率(%)&1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292.7610&2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0.771.346&3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实际进资(亿元)29.17314.5&&&&第四章&&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4.1&&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4.1.1&&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鼓励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提升加工贸易中新兴产业的占比。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升级,鼓励于都县制造企业向销售和研发两端延伸,逐步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为集投资、研发、采购、生产、品牌、营销一体的具有完整价值链的先进总部集团。引导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积极开展国内市场销售以及提升品牌产品出口占比。引导加工贸易主体升级,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开展加工贸易,加快加工贸易主体本土化;搭建配套协作平台,鼓励民营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配套,逐步提升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强化加工贸易载体建设,整合、拓展现有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实现功能叠加和优势互补。&抓住国家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于都县在劳动力资源、产业发展基础以及企业综合运营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重点围绕机械电子、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食品、半导体绿色照明等主导产业,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加工贸易订单和加工贸易企业转移。&&&&&专栏1:于都县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重要基地&省级外贸转型升级产业出口基地:“十三五”期间,于都县以骨干企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产业关联和配套协作为纽带,健全完善产品设计中心、贸易促进中心及检验检测、技术研发、展示中心、商贸物流、信息服务、认证服务等六大平台,促进出口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有较大出口规模和竞争优势、较强示范、带动和辐射能力,产业链和配套体系完善的出口创新示范基地。力争在“十三五”末期形成三个省级基地(包括综合出口基地、专业出口基地和出口基地企业)、产生1个出口超过3亿美元产业。&&4.1.2&&提升贸易发展质量&努力扩大贸易出口,逐步提高一般贸易比重,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大力支持和发展消费品出口,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扶持机械电子、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食品、半导体绿色照明优势产业技术产品出口。培育一批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经营能力的大型外经贸企业。鼓励于都华联商厦有限公司、赣州欧翔电子有限公司、于都县安盛钨业有限公司、于都富尔康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等公司通过境外投资带动出口。&4.1.3&&加快进口贸易和服务贸易&加强进口对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城市功能提升的促进作用,扩大技术专利、高端装备和紧缺资源进口的比重。把服务贸易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服务贸易发展的规划和引导,重点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现代旅游、技术研发及技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国际会展业等领域,力争服务贸易占比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时期,按照建设服务业大县的目标要求,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强服务贸易发展问题研究,解决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逐步建立服务贸易统计和考评体系,大力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扩大优势服务业出口,在做好服务外包的同时,不断扩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专业服务(金融、保险、物流、会展)、旅游服务、运输服务、医疗服务、文化动漫等于都服务优势产业的出口规模;扩大相关服务业进口,制定落实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的相关政策,着重引进境外先进的经营方式、适用技术、管理理念、智力资源,有步骤地扩大研究与开发、管理咨询、低碳环保服务、环境服务等领域服务进口。&4.1.4&&有效开拓外贸市场&一方面,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结识新客商,拓展新市场。巩固和深度开拓美国、欧盟、日本等主体市场,加快开拓东盟、东欧、非洲、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不断推进市场多元化。积极应对后危机时代国际需求严重萎缩的新形势,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引导出口企业全面开拓国际市场,巩固和深度开拓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加快开拓东盟、非洲、中东、大洋洲、南美等新兴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地区性经济贸易合作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活跃有效地开展贸易促进活动,深化与区域贸易组织市场的合作。与“走出去”相结合,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对外投资等多种途径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在保持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引导出口企业开拓内销市场,支持各类专业市场发展成为国际采购中心。另一方面,在稳定发展传统贸易的同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加快拓展潜在出口市场。积极支持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等新型方式灵活有效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同时发挥于都县优势,积极培育机械电子、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食品、半导体绿色照明博览会等于都特色展会。&4.1.5&&深化出口基地和品牌建设&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积极培育物联网等现代物流、绿色能源产业出口基地,探索建立县级出口基地,形成出口基地梯度发展格局,促进出口产业集群,增强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为动力、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分步推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出口名牌培育机制。突出我县优势出口产业,以我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为培育支持的重点,形成一批优势出口品牌。以县级为基础、国际为目标,分层培育,层层推进,逐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内外结合的出口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4.2&&加速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坚持调高调优调强的基本取向,促进支柱产业优化发展、高新产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对接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争取更大的政策空间和更多的项目支持,全面促进与珠三角、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区域合作。积极扶持对外贸易出口总量,提高出口竞争力,推动供货出口企业转自营出口。建立保税仓库,加大政策支持,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和指导服务,增强企业本地配套生产能力,形成产业供应链,为企业由生产半成品转为生产成品创造条件。&4.2.1&&集聚提升支柱产业&紧紧围绕机械电子、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食品、半导体绿色照明等支柱产业分工,依托贡江新区、工业新区、岭背三大工业板块,以现有重点企业、规模企业为招商主体,加大与国内外行业巨头、企业龙头、产业链头、技术源头的战略合作,积极引进落实一批投资强度高、产出质量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四高”项目。重点推进机械制造、半导体照明、电子信息产业、服装轻纺产业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加快实施。&4.2.2&&培育培强新兴产业&加强国际新兴产业转移规律的研究,科学把握国际新兴产业投资发展趋势,根据《于都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研究报告》(年)的发展目标,科学制定新兴产业投资促进计划,明确每年招商方向和重点。根据新兴产业招商新要求,强化招商活动策划组织,定国别、定产业、定项目、定载体、定团队,实施精细化专业招商,加快吸引现代物流、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著名企业的项目落户于都县。注重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的相结合,在推进国家“千人计划”中吸引新兴产业领军型人才到于都县创业投资。推动新兴产业国际科技合作,在更广领域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开拓新兴产业科技国际合作渠道,促进科技国际化。积极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新兴产业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制定工作。&4.2.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城区各专业批发零售为龙头,各乡镇圩镇为骨干、新社区(村)商业中心网点为支点建立功能完备、相互配套的市场体系。着力引进一批商贸、科技、金融、文化等高端服务业落户,同时围绕制造业升级,扶持发展信息中心、创意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测试中心等新型业务。大力实施城区沿街菜市场农改超工程和国际连锁超市、快餐店引进步伐,在贡江新区建设图书文具书画工艺品市场、商业步行街、建材市场、家具专业市场等,在工业园区建立大型农贸市场、矿产品交易市场,粮食储备库,在罗坳镇孟口村建设赣州东方汽车城。&专栏2:打造“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1、现代物流业。抓住国家实施“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机遇,充分发挥我县区位优势,按照扩大规模、完善配套、形成网络的总体思路,加快铁路货场、邮政物流、鸿顺物流、华海物流等配送网络和农村物流节点网络体系建设步伐;引导物流产业进园区,打造初具规模的物流产业园;规划实施河田货运综合码头、城区及峡山库区旅游码头等港口建设,提高赣州至于都境内32公里v级航道通航能力。到2020年,力争把我县打造成赣闽区域性物流中心,实现县域农产品市场建有配套货物集散中心,乡镇物流经营网点覆盖面达80%以上。&2、商贸流通业。以城区各专业批发零售为龙头,各乡镇圩镇为骨干、新社区(村)商业中心网点为支点建立功能完备、相互配套的市场体系。大力实施城区沿街菜市场农改超工程和国际连锁超市、快餐店引进步伐,在贡江新区建设图书文具书画工艺品市场、商业步行街、建材市场、家具专业市场等,在工业园区建立大型农贸市场、矿产品交易市场,粮食储备库,在罗坳镇孟口村建设赣州东方汽车城。&3、金融业。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建立健全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和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完善政府、银行业、企业良性互动工作机制,搭建政银企合作交流平台。争取招商银行、南昌银行、交通银行、顺德农村商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组建村镇银行2家。加快各类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和新业务开展,发展注册资本5000万元规模的小额贷款企业5家。组建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公司,实现上市企业2家,融资担保资金达到80亿元。&4、商务会展业。大力发展会计和审计等财务类、律师和公证等法律类、信息和咨询等咨询类、代理和经纪等市场交易类中介服务业。加快各类会展服务社会化,健全区域会展运营管理体制,建设于都会展名城,提高周边县承办大型会展的能力。鼓励发展大型租赁公司,开展多种租赁业务,规范租赁市场。&5、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钨和稀土新材料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钨与稀土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综合优势,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研发设计、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科技金融和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能力,打造科技服务之都。&6、信息产业。推进数字于都、数字城管、数字档案馆等项目建设,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重大项目协同办公、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公务用车定点维修等网络系统建设,全面提高政务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农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扶持和培养大型县级资讯、农产品、工业产品交易等服务型网站建设,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质信息网络服务。整合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民政事业、社区服务等社会保障业务,建成全省统一的信息系统。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教育科研网,建设和完善公安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级指挥中心系统,实现公安信息网络监控。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县旅游信息网,实现旅游景点三维立体虚拟旅游。加强县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初步建成集保管、利用、教育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管理的省一级档案馆。&7、文化旅游业。立足区位优势,做大做强以长征品牌为龙头的红色旅游,带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特色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把我县打造成为粤闽边际旅游休闲的后花园。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好旅游开发项目规划,加快旅游公路、星级酒店、游客集散中心、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市民创业办旅游,建立特色旅游景区(点)、乡村旅游、农家乐,努力建设全省旅游强县。支持利用外资打造大型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推广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罗田岩等红色旅游资源,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建立传播渠道,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鼓励外商投资建设综合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共同开拓国内外商务公务旅游市场。&8、文体休闲业。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建设进程,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一个,举办具有全省影响力的重大文化活动。推进大型休闲广场、大型游乐园、体育中心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体育锻炼娱乐休闲集聚区。推进文化特色村和社区文化示范点的创评工作。各新农村建设点实现文体休闲设施全覆盖。&9、中介服务业。通过政策引导、购买服务,引进和培养中介服务知名品牌,促进中介服务业集聚发展,形成专业化市场程度较高,门类齐全的中介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引进有影响力的中介服务公司,重点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电子产品检测中心、动植物检测中心、环境及节能评估事务所、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成果展览中心、拍卖公司、工程监理公司等。&10、社区服务业。整合政府、社会和社区资源,构建覆盖全区的公益性、经营性等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建社区全部实现专业化物业管理,老社区完成专业化物业管理体系,实现便民商业、医疗卫生、娱乐健身等服务业进社区。加快非处方药超市、干洗店、老年人托管所、快餐专递、汽车美容、通讯服务网点等服务公司进社区的步伐。&&4.3&&大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4.3.1&&创新引资方式&结合于都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9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0]38号)文件精神,提高全县对利用外资的认识度,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建立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利用外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丰富于都利用外资内容。通过鼓励外资更多地进入服务业,不断优化于都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外资更多地开展并购、增资、股份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盘活原有资产存量。支持大型企业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通过鼓励外资企业在于都设立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加速外资本地化,提高企业为外资企业的配套能力。通过加大国外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力度,不断提高于都企业劳动生产率。通过进一步发挥于都工业园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主战场作用,提高利用外资的集约规模。加快推进利用外资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间接利用外资力度,支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医疗卫生等领域利用国外优惠贷款。&4.3.2&&开展专题招商&根据于都实际情况,围绕特色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积极组织“走出去”,精心谋划和举办好于都的招商活动。重点加大对北美、欧盟、日韩、港台等国际主要资金聚集地的招商力度,每年在以上重点地区开展招商活动2-3次,围绕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在欧美等重点国家开展专题招商。同时,积极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通过拜访重点客商实施定点定向招商,确保推进一批老项目,储备一批新项目。精心组织参与各场大型招商活动,同时抓好大型招商活动中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招商活动的有效性。&4.3.3&&优化引资结构&认真研究“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新趋势,进一步对于都的利用外资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深入思考,准确定位于都吸引外资的方向、新优势,优化于都利用外资的布局。一是着重引进具有带动性强、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率大、吸纳就业和富民程度高的外资大项目。尤其是跨国公司、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项目,力争引进一批投资额上亿美元的大项目。禁止高能耗、高污染、技术含量低、国内市场饱和的外资项目。二是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导向,鼓励外商投资机械电子等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外资。鼓励外资投向物流、信息技术、技术研发、商业流通、电子商务、租赁商务、文化、教育、医疗、法律、社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4.3.4&&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合作&发挥于都县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等,拓展合作领域、提高水平,重点推进粤闽边际产业承接基地(机械电子、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食品、半导体绿色照明等)、劳动力输出培训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精密齿轮生产基地、水电和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加强与国内外重点区域合作,开展更多科技、项目、人才、旅游合作,进一步提升于都工业园的发展水平。继续加强与港澳地区的经贸联系,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充分发挥我县友好城市较多的优势,加强经贸合作关系。&4.4&&加速引导企业“走出去”步伐&4.4.1&&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十三五”时期,主动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重点推动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特别是50强民营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和合作,提升于都集聚、运用和配置全球要素的能力,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品牌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积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积极发展境外资源开发,以“走出去”带动“销出去”和“引进来”,进一步推动于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大型成套设备工程承包,提升于都企业工程承包能力。加强政策引导,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建设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支持“走出去”服务体系。&(1)培育壮大跨国经营主体。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办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充分利用国家、省级相关优惠措施,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政策性扶持资金,并动态跟踪、协调解决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提振企业信心,做好后勤服务保障。&(2)提升外派劳务的结构与素质。充分发挥于都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强劳务资源储备和分类培训工作,逐步实现劳务结构由普通劳务向技术劳务转变、由低级劳务向高级劳务转变,重视和加强对在外劳务人员的管理,提高于都外派劳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4.4.2&&积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十三五”时期,积极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充分利用市场和资源,支持企业以跨国并购、股权投资、参股开发等多种方式,并购境外营销渠道完善、研发能力较强、拥有国际品牌的知名企业,获取资源和营销渠道。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实现境外营销渠道或机构的战略共享,扩大境外市场的占有率。推动有研发能力、技术密集型企业利用国外先进的科技资源和丰富的智力资源,设立境外测试中心、研发基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4.4.3&&加强对外投资平台建设&“十三五”时期,加强对外投资平台建设,为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一是继续推动于都工业园区的招商和开发建设,多渠道构建境外投资平台,加快带动优势企业“走出去”。完善园区内的产业集群分工协作体系,加快国内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的转移,逐步形成“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新发展模式。二是充分搭建和利用好企业境外投资意向信息平台、驻在国(地区)投资项目招商信息平台、投资中介机构信息平台和境外投资商务人才信息平台,构筑“走出去”投资信息服务体系,为企业“走出去”做好服务。&4.4.4&&大力发展境外工程承包&“十三五”时期,加大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的指导力度,努力提升企业的境外工程承揽能力。在电力、通讯、钢结构、机械工程和环保工程等行业,培育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承包企业。鼓励企业利用自身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融资优势,参与国际工程招投标、境外工程分包,提高境外承包工程的上下游带动作用。发展设计、咨询业务,支持企业承揽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建设工程项目,发挥对于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积极作用。完善外派劳务各项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县外派劳务合作水平。&提升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综合效益。主动介入,帮助企业做好工程项目的市场评估和风险防范。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劳务市场和技术含量高、收入高的工种行业,鼓励引导于都有权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特别是工程总承包业务,以境外工程带动劳务和产品出口,进一步促进外经贸联动发展。&4.4.5&&加快境外资源开发合作&根据我县产业现状和产业调整趋势以及各区域的产业布局、配套状况、投资政策、资源要素等情况,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规划和政策导向,合理规划于都县境外投资的重点领域和境外投资区域。鼓励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机械等行业企业赴境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装配企业。支持有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拓展境外营销网络、利用国外人才和科技。鼓励引导有实力的大企业“走出去”,通过赴境外直接投资、收购参股、与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等方式,拓展海外生产、销售、研发、服务网络,培育国际化大企业、大集团,塑造于都本土跨国公司。&“十三五”时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同国外当地政府、企业接洽,通过长期合作贸易协议、参股开发、资源置换、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批大型合作项目,设立一批境外能源中心、资源基地,缓解于都资源和能源紧缺的矛盾,提高全球资源整合配置能力,提升于都城市的发展后劲。根据国家鼓励境外投资的国别地区政策,结合于都产业特点和市场布局,深化同能源、资源相对集中、投资环境相对较好、市场前景广阔的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4.5&&开展多层次区域合作&4.5.1&&优化开发区域&1、中心城区&以建设50万人口、50平方公里及以上大城市为城镇化发展目标,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生态休闲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将于都打造为与赣州中心城区构建特大城市功能配套的大城市。规划建设于都城区环城快速干线、石吉―瑞赣高速公路连接线于都段,扩张城市总量,提升城市形象。&2、县城工业园区&突出发展机械电子业,将于都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省机械电子重要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一大齿轮生产基地,成为省级工业园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3、重点开发区域&积极引导和大力培育沿国道323线和省道218线银坑―金沙为轴线的“十”字形线性城镇发展轴产业带,进一步培育壮大交通运输、建筑、食品加工业和城市服务业。规划并争取核电、风电项目前期,逐步形成低碳能源产业带,使于都成为赣州特大城市的卫星城和低碳能源发展大县。&4.5.2&&构建开放合作重要通道和平台&充分利用于都县优越的区位,打造于都工业园区等外向型企业集聚平台,着力培育区域性会展平台、内外贸易专业市场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建设陆地大通道,加快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主体的对外大通道建设,突出南向、打通西向、提升北向、拓展东向,缩短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的时空距离,打通出境通道,增强对总部地区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举办各类主题鲜明、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实效明显的国际合作论坛及展会,努力构建多种类型的西部合作、东西合作及中外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对外大通道重点项目主要有:&专栏3:构建开放合作重要通道&1、铁路发展规划&推进建设赣龙铁路复线,改造升级于都站,保留原赣龙铁路作为货运线路,将于都铁路货运站搬迁至罗坳铁路货运站。&2、高速公路发展规划&规划形成“两横一纵”的高速路网架构。完善厦蓉高速公路的建设,推动宁都-于都及安远高速公路、赣州-漳州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3、县域城乡道路规划&规划形成“五纵五横”的城乡主干路网。&&4.5.3&&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充分利用泛珠合作平台引进资金、项目和人才。加强与新欧亚大陆桥沿线省(区)的交流合作,为西向拓展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的经贸合作奠定基础。继续扩大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并承接中部地区产业向于都县转移。加强与国内其他经济区和东部省(市)的合作,构建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新型产业合作关系。加强与沿海、沿边地区口岸的合作,构建大通关的协调机制。&4.5.4&&积极开展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根据于都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特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坚持地位的相称性、交流合作的互补性,有计划地选择先进地区的城市及内地资源互补型城市开展友好城市前期工作。结合于都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明确合作重点,细化合作方式,扩大交流合作成果,在搞交流、促合作、办项目上下功夫,切实抓好合作项目的落实,形成实质性的效果,使缔结友好城市工作的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4.6&&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加快于都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十三五”期间于都县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招大引强为切入点,以重大项目引进为突破点,不断提升于都县开放型经济整体水平。于都县“十三五”期间开放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详见表4-1。&&&表4-1&&重大项目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总投资(亿元)建设地址拟建设期限项目类别&1于都陆地港(铁路物流园)建设项目占地2000亩,一期800亩,二期1200亩,建成集运输、配送、仓储、物流金融等物流业务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枢纽。15于都县黄龙火车站旁2020基地建设项目&2国际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规划建设商品展示区、物流服务区、市场交易区、综合配套区等功能区5江西于都工业园2018外贸平台项目&3于都县LED产业基地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800亩,按照半导体照明产业特点和配套要求统一设计了三层标准厂房,引进一批绿色照明半导体生产企业及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形成一条涵盖绿色照明半导体产业的开发、加工、成品制造和销售的绿色照明半导体产业链。25江西于都工业园2020基地建设项目&4于都县小微企业创业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项目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中各类厂房15万平方米,创业大厦及其配套建筑15万平方米,并完善水、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2.5江西于都工业园2017基地建设项目&5于都县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配套产业基地占地300亩,引进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及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形成一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的开发、加工、成品制造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链。8江西于都工业园2018基地建设项目&6于都贡江新城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占地108亩,东临贡江一路,南临水南大道,西临长征南大道,北临水南三路,将建设酒店、商业、办公、会议、文化娱乐及停车等多功能的城市生活综合建筑群,配套建设供配电工程、供水与排污工程、环保与安全工程和其它等辅助工程。18于都县贡江镇2018现代服务业类项目&7于都县海西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建设项目贡江新区占地100亩。新建一座集果品、蔬菜、海鲜、水产品、干货、花卉等农产品交易、商品检测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海西大型现代化综合农贸城。包括交易配送系统、仓储系统、车辆调度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检测检疫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维护检修系统、综合办公系统等。1于都县贡江镇2017现代服务业类项目&8于都县商贸物流园项目该项目用地约500亩。拟建成精品专线区、物流商铺区、仓储区、车辆维护区、综合服务区和停车区、公寓楼、办公大楼和信息大楼等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2江西于都工业园2017现代服务业类项目&9于都长征石化仓储物流园项目总规划面积320亩,建设总库容为6万立方米的成品油库,占地面积为200亩。配备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石化产品运输车及世界先进的物流管理体系,建设新能源研发生产基地及新能源研究院,新建一座新能源加油、加汽、充电服务站。3于都县贡江镇2018现代服务业类项目&10于都县银坑金银(铅锌)矿整合与深加工项目以江西润鹏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为整合主体,对周边现有的采矿权(牛形坝铅锌矿、于都银矿、桥子坑铅锌矿、葛坳铅锌矿、小庄铅锌矿、鑫龙矿业)和探矿权(灯盏窝、高山角、大窝坑、银坑矿田外围、槽坑、塘背、长湾里)实施整合,引进央企或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改变现有的勘查资金投入模式,加大资源整合和资源勘查力度,实行我县金银铅锌的集群开发,形成“资源勘查―整合―采选―深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链。20于都县银坑镇2019高新技术类项目&11于都县年产1000吨活性炭项目本项目占地约80亩,建设规模25万平方米,其中厂房20万平方米,办公大厦及其配套建筑5万平方米,并完善水、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2江西于都工业园2017高新技术类项目&12年产500万片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电玻璃生产线项目占地50亩,新建2条全自动生产线,年产500万片ITO导电玻璃。1.9江西于都工业园2016高新技术类项目&13年产5000套模具项目占地40亩,购置CNC加工中心、数控机床、数控铣床、火花机、数控磨床、数控雕铣机、高速穿孔机、线切割机等设备、新建年产模具5000套模具生产项目1江西于都工业园2016高新技术类项目&14年产12万套GPS汽车智能导航系统项目占地100亩,建设年产6万套GPS汽车智能导航系统及其配套设施。1.6江西于都工业园2016高新技术类项目&15年产1亿Ah新能源汽车镍氢动力电池项目占地100亩,主要建设标准厂房、检测室(包括原材料及成品检测室)以及原材料和成品仓库及行政办公楼、供配电工程、供水与排污工程、环保与安全工程等。购置双面涂布机、辊压机、点焊机、超声波机、负载仪、电池组检测柜等主要生产设备合计230台/套。2江西于都工业园2017高新技术类项目&16年产50万台大功率环保节能永磁电机项目占地80亩,新建年产50万台大功率永磁电机生产线;项目拟新建建筑面积11300m2,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包装车间和空压机房等主体工程,新建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及配电房、办公楼、食堂、职工宿舍、废料回收及生产“三废”处理设施等辅助工程。4.3江西于都工业园2017先进制造业类项目&17于都县服装品牌孵化基地项目本项目占地约200亩,建设规模60万平方米,其中厂房40万平方米,办公大厦及其配套建筑20万平方米,并完善水、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5江西于都工业园2017基地建设项目&18于都县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引进医药、医疗器械设备、计生保健等企业集团,政企合力共同建设具有一点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命科技园、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等医药产业项目,进一步形成集科研、生产制造、销售流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5江西于都工业园2018基地建设项目&19于都县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项目建设循环型企业,实现清洁生产,提供生态效率,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落后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选择入园企业,构建合理的产业和产品链网,实现园区工业结构最优组合。在现有工业园区逐步建立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调整结构和产品。在资源枯竭地区,调整资源开采型产业结构,开发二次资源,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废物分类、回收、再造系统,城市及区域中水回用系统,生态型产业系统,信息系统等初步建设起循环型社会。20于都县2020现代服务业类项目&&&&第五章&&保障措施&5.1&&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科学地认识开放型经济对于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不断加大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和于都品牌、于都形象的营销力度,全力营造重视、参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各级党委、政府驾驭对国内外宏观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领导开放型经济的能力,努力确保开放型经济的特色、优势和在全县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决策、联动、协调和会商机制,建立重大项目推进、重大问题协商、重大事项通报等制度;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保障体系和公开、透明、高效的开放发展运行体系,协调联动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1、加大外经贸政策和服务力度&构建与我县产业规模相协调的外经贸产业政策,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地方财政政策推进外经贸发展,要积极创新外经贸政策促进形式及手段,培植和支持有关外贸出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联席会议和专题会议制度等方式,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外贸、金融、税务等部门联合服务机制,帮助企业争取中央、省出台的各类外贸专项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县内配套政策,真正把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工作,建立外商投资企业联系机制,建立商检、海关、国税、地税、工商、外汇管理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络制度,实现企业和政府的互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的发展环境。&2、注重调研掌握动态&建立县政府分片联系企业制度,采取跟踪服务制度,重点加强对出口骨干企业的运行监察和走访,掌握来自企业第一手资料,了解企业进出口动态,及时了解企业在出口退税、融资、市场开拓、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3、加强外贸风险防范&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规避风险,鼓励企业积极参保,做好省市有关出口信保政策的宣传,进一步降低企业保费负担。利用中信保的功能,提高承保渗透率,对已纳入和将要纳入信保范围的企业充分利用中信保的境外机构,做到产品出口事先防范,事先预警。扩大财政信保扶持资金享受范围,调高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支持企业积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帮助企业防范出口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推出外贸中小企业信用保险保障机制,统一为全县中小外贸企业代办信用保险业务。&4、加快服务网络建设&围绕创优政策扶持环境,加快各级外贸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县、乡镇(街道)两级服务梯队,推广乡镇外贸专管员制度,切实把服务的触角全面延伸到企业第一线,把企业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把最新的政策直接传递到各出口企业,提高政策和信息的知晓度和覆盖面,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络,促进于都县外贸出口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创新工作举措,规范和公开运行体系,廉洁从政,促进全县外经贸新的发展。&5.2&&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调整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考评办法,建立分类指导的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各级政府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质量和效益考核指标,有效指导全县开放型经济调整结构。在对工业园区的考核中引导重视引进创新要素、产业集聚度以及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成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等指标;强化对引进外资质量的考核,强化对出口质量和效益水平的考核,强化对境外投资带动出口、集聚高端要素指标的考核;建立健全重大外资项目实施情况定期跟踪协调报告制度,提高服务效能,加快项目实施。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种主体在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5.3&&加强运行监测预警&进一步完善全县开放型经济的运行监测系统,优化样本结构、提高样本的覆盖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运行态势;探索编制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产业支撑的商品市场指数体系,建立一套能全面反映于都县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结构、效益及潜力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央、地方、协会、企业“四体联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不断提高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建立健全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充分发挥预警点作用,探索设立境外预警工作站,形成覆盖各产业集群、境内外互动的立体预警网络;建立和完善出口反补贴应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调查等其他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加强进口贸易救济工作与出口贸易摩擦应对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合;建立健全境外投资、境外承包工程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为企业“走出去”发展保驾护航;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提高保护知识产权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水平,鼓励企业履行国际社会责任标准。&5.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并发挥发展开放型经济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杠杆作用,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手段,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政策支撑体系。在确保符合WTO规则、符合国家宏观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现有各项扶持政策,用足用好中央、省、市、县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强化制度创新,培育壮大主体,特别要加大对培育省级及以上出口基地和出口名牌、引进世界500强、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促进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以及引进境外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设立相关专项扶持资金,务求各项扶持政策取得实效;充分利用进口贴息政策支持重点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大宗材料,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资金扶持规模。&5.5&&建立健全体制机制&1、进一步优化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体系&积极发挥开放型经济领导协调小组机制作用,提高各级各部门对发展开放型经济、尤其是招商选资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符合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和国际惯例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体系。以“便利化”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对外贸易和“走出去”管理体系,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在线办理,整合各类商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对开放型经济的服务水平,完善高效、长效服务机制。加快培育发展各类中介服务企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协调和企业自律相结合的外经贸中介组织体系,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服务功能,建立“走出去”支持服务体系。&2、进一步完善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信息等政策手段,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政策促进体系。整合完善现有政策,挖掘政策潜力,构筑政策优势,打造政策“洼地”;整合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各类专项扶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政策对扩大开放型经济的“杠杆”作用;注重政策创新,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加大对引进新兴产业、跨国公司总部和金融机构等功能性机构的支持力度。&3、进一步健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与激励体系&加快完善更加突出质量与效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综合贡献度的科学评价与激励体系,全力推动开放型经济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在聚集高端人才、高端产业及高端技术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突出对对外贸易的自有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商品出口、一般贸易出口、高新技术产品、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加工贸易的增值率,进口贸易中对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的引进力度,出口基地建设及贸易市场多元化拓展等方面的考评;充分发挥综合考评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进一步突出对利用外资的综合质量、产业升级、创新能力、资源节约与环保、社会责任等内容的考评;进一步突出对外经济合作的新批境外投资项目的质量结构,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额及营业额中总包项目的比重、技术型人员输出的比重等方面的考评;进一步突出对外包的市场拓展、人才支撑、大学生就业等方面的考评。&5.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管理优化,而这两者都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采用培训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外贸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外销员等实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训,有重点地对有自营权而未开展自营出口企业的服务和业务培训,组织实施外贸实务、外贸单证员、报关报检员、外贸英语、涉外法律等外经贸专业知识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涉外法律、国际惯例、海外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培训。积极发动企业参加各类招聘会招聘各类专业人才。要办好“外经贸人才专场招聘会”,努力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要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新方法,不断强化人才强区、人才兴贸观念,为各类人才来于都创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 & &&&&&&&&&&&&&&&&&&&&&&&&&&&& 于都县商务局 &&&&&&&&&&&&&&&&&&&&&&&&&&&& 日 &&&
主办单位:于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于都县信息中心
Copyright ? 于都县人民政府网 赣ICP备0508082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建议使用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购濒危野生动物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