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中国GDP增长还能继续实现创记录的增长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这一前景

& 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点 & “36年前,发端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36年前,发端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材料一:安徽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缩影。因为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安徽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历史变革,被载入史册。而近10年,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安徽人更以其洋溢着改革创新精神的一个个“独特”现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有关原理说明安徽36年来不断深化改革的哲学依据。(6分)材料二: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绝非一种威胁,而是世界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在泰国推介中国高铁,还是促进中越海上合作……各国不但能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而且在政治交往中,也完全可以秉持最大耐心和信任寻求双赢的局面。“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给各国人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中国的战略选择。(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给各国人民”这一战略选择的理论依据。(12分)材料三:投资与消费是一国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稳步提升,但消费增速明显低于投资GDP增速,近些年来消费率由62%下降到48%,投资率由35%上升到49%,投资率超过消费率1个百分点,208个经济体的比较,平均的投资率是22%。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国民收入格局不断向国家和企业倾斜,居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收入分配政策总体上有利于高收入群体、不利于低收入群体;人们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压力较大;农村人口消费潜力释放不够;消费环境和消费权益保障不足等等。(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8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安徽省宿州市高三模拟政治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36年前,发端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材料一:安徽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缩影。因为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安徽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历史变革,被载入史册。而近10年,农村税费改革...”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该设问属于限定性主观题,范围锁定在唯物史观,结合材料,找到与原理相对应的材料即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改革应立足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6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安徽在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要求我们树立改革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2)该设问知识范围限定在“当代国际社会”,要求分析“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给各国人民”这一战略选择的理论依据,主要涉及到: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给各国人民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在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给各国人民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原则的要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3)该设问属于措施类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回答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措施。从以下角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整顿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大力发展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口消费能力;引导居民调整投资和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36年前,发端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材料一:安徽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缩影。因为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安徽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历史变革,被载入史册。而近10年,农...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36年前,发端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材料一:安徽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缩影。因为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安徽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历史变革,被载入史册。而近10年,农村税费改革...”主要考察你对“寻觅社会的真谛”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与“36年前,发端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材料一:安徽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缩影。因为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安徽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历史变革,被载入史册。而近10年,农村税费改革...”相似的题目:
日,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习,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表彰近年来各条战线上涌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南京城南社区党委书记周晓红等人因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而受到表彰。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要自觉投身到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实践中去①②③④②③④①②③
要改变类似“武大郎开店”(见图)的社会现象,需要我们立足实践,树立正确的联系观抓住机遇,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坚持真理,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日,上海世博会拉开序幕。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在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据此回答5—8题:【小题1】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会,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似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又一次表明人生价值包括: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②个人的生命历程③个人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 ④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小题2】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A.着眼于部分B.着眼于整体 C.从部分到整体D.从一般到个别【小题3】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它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传统精神;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体现开放、平等的时代精神;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中国馆的设计思想体现了①联系的观点 ②整体优化的观点 ③发展的观点&④对立统一的观点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小题4】早在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创作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小说写道,将来在中国上海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上海来,百年之前的“预言”,竟神奇地应验了。这表明: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6年前,发端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36年前,发端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材料一:安徽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缩影。因为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安徽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历史变革,被载入史册。而近10年,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安徽人更以其洋溢着改革创新精神的一个个“独特”现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有关原理说明安徽36年来不断深化改革的哲学依据。(6分)材料二: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绝非一种威胁,而是世界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在泰国推介中国高铁,还是促进中越海上合作……各国不但能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而且在政治交往中,也完全可以秉持最大耐心和信任寻求双赢的局面。“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给各国人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中国的战略选择。(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给各国人民”这一战略选择的理论依据。(12分)材料三:投资与消费是一国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稳步提升,但消费增速明显低于投资GDP增速,近些年来消费率由62%下降到48%,投资率由35%上升到49%,投资率超过消费率1个百分点,208个经济体的比较,平均的投资率是22%。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国民收入格局不断向国家和企业倾斜,居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收入分配政策总体上有利于高收入群体、不利于低收入群体;人们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压力较大;农村人口消费潜力释放不够;消费环境和消费权益保障不足等等。(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8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36年前,发端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材料一:安徽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缩影。因为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安徽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历史变革,被载入史册。而近10年,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安徽人更以其洋溢着改革创新精神的一个个“独特”现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有关原理说明安徽36年来不断深化改革的哲学依据。(6分)材料二: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绝非一种威胁,而是世界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在泰国推介中国高铁,还是促进中越海上合作……各国不但能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而且在政治交往中,也完全可以秉持最大耐心和信任寻求双赢的局面。“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给各国人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中国的战略选择。(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给各国人民”这一战略选择的理论依据。(12分)材料三:投资与消费是一国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稳步提升,但消费增速明显低于投资GDP增速,近些年来消费率由62%下降到48%,投资率由35%上升到49%,投资率超过消费率1个百分点,208个经济体的比较,平均的投资率是22%。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国民收入格局不断向国家和企业倾斜,居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收入分配政策总体上有利于高收入群体、不利于低收入群体;人们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压力较大;农村人口消费潜力释放不够;消费环境和消费权益保障不足等等。(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8分)”相似的习题。有谁参加江苏省的自学**的啊? - 中国广告知道网
为了能够更快的帮助网友解决“有谁参加江苏省的自学**的啊?”相关的提问,中国广告知道网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对“有谁参加江苏省的自学**的啊?”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提问包括:有谁参加江苏省的自学**的啊?与之相关的答案,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提问者悬赏:<font color="#FF分 发布者:匿名网友
提问时间:<font color="#FF-05-31 09:26:09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每个科目都要考英语的吧?我没有英语的大纲,大家谁有啊?留个联系方式.我都急死了!期待您的答案,滴水之恩,来日我必当涌泉相报!
第1个回答:
去自考书店买呀.而且要大纲干嘛撒,看教材就行呵,万变不离其中嘛.
|||||||||||||
猜您感兴趣
热门搜索:
本页网址:2015年我国GDP涨6.9% 创25年新低_政策解读_贷款攻略 - 融360
公积金政策
2015年我国GDP涨6.9% 创25年新低
  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2015经济数据,2015年GDP增长6.9%,创25年新低。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示,6.9%是一个不低的速度,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约束、有关战略目标客观需求的表现。
  王保安表示,2015年GDP增长6.9%,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指标。2015年的6.9%,首先,判断这个速度的表现要全面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取得的。从国际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乏力,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际贸易下降,金融风险增加,这些都不可能不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发现6.9%是一个不低的速度,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约束、有关战略目标客观需求的表现。
  第二,要辩证地看。在经济增长下行的情况下,大家更多的是看工业增长回落和PPI的长期下降。从工业增长速度来讲,它肯定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是从我们的发展目标来看,它恰恰是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转型升级阵痛期的正常表现。比如,六大高耗能工业回落速度是最明显的,但是如果没有高耗能工业的速度下降,资源环境的瓶颈问题怎么解决,绿色发展理念怎么实现,产业结构怎么倒逼升级。眼前看速度虽然回落了,但长远看恰恰是我们的目标所在,也是我们的战略取向所在。
  第三,要历史地看。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期,三期叠加,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环境条件、市场环境条件、供需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中国能够取得6.9%的增长速度,确实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条件下,中国6.9%的速度还是一枝独秀,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在25%以上。
  所以,6.9%的增长速度是符合中高速的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发展阶段、发展周期的现实,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
  以下为统计局全文:
  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统筹谋划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比上年增加1441万吨,增长2.4%。其中,夏粮产量14112万吨,增长3.3%;早稻产量3369万吨,下降0.9%;秋粮产量44662万吨,增长2.3%。谷物产量57225万吨,比上年增长2.7%。棉花产量561万吨,比上年下降9.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454万吨,比上年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5487万吨,下降3.3%。禽蛋产量2999万吨,比上年增长3.6%;牛奶产量3755万吨,增长0.8%。
  二、工业升级态势明显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集体企业增长1.2%,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0.6%,医药制造业增长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8582亿元,比上年下降1.8%。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0.41%。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387亿元,同比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7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7%。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78933亿元,增长10.9%;民间投资354007亿元,增长10.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5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8%;第二产业投资224090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311939亿元,增长10.6%。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57378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5.6%,国内贷款下降5.8%,自筹资金增长9.5%,利用外资下降29.6%。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8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5%。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68%。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0.4%。房屋新开工面积15445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4.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84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6.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7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6.6%。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28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7%。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5.6%。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5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
  四、市场销售较快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增长7.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8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93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32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商品零售268621亿元,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33891亿元,增长7.9%。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环比增长0.82%。
  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424亿元,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349亿元,增长42.4%。
  五、进出口同比下降
  全年进出口总额245849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357亿元,下降1.8%;进口104492亿元,下降13.2%。进出口相抵,顺差36865亿元。12月份,进出口总额24757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出口14289亿元,增长2.3%;进口10468亿元,下降4.0%。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烟酒及用品上涨2.1%,衣着上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0%,交通和通信下降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4%,居住上涨0.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0%,油脂价格下降3.2%,猪肉价格上涨9.5%,鲜菜价格上涨7.4%。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5%。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2%,12月份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6%。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6.1%,12月份同比下降6.8%,环比下降0.7%。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221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4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0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8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4544元。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全年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其中,本地农民工10863万人,增长2.7%,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072元,比上年增长7.2%。
  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7.8%,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9和1.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7%,快于东部地区3.0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
  九、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9.2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狭义货币(M1)余额40.10万亿元,增长15.2%,流通中货币(M0)余额6.32万亿元,增长4.9%。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35.70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1.72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8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4.9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94万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
  十、人口就业总体稳定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07&,死亡人口975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6&,比上年下降0.25个千分点。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口6704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0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8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减少1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4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7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7亿人,比上年末减少568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总的来看,2015年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兴动力进一步积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下一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实现中高收入水平。
&&&&&& 微信公众号:融360房贷(fangdai123)
你可能需要这些贷款
有按揭记录即可贷款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解抵押,助卖房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房屋抵押,资金好周转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买房装修贷款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保存本篇到我的邮箱
订阅房贷、房产新闻
扫一扫,让买房更简单!
欢迎关注融360房贷官方微信(fangdai123)
买房工具: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之作品,未经融360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者采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书面授权的,注明来源融360。违反上述声明对融360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作品中的材料及结论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获取书面授权请发邮件至: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腾讯财经讯 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2015经济数据,2015年GDP增长6.9%,创25年新低。在2015年年初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设定GDP预期目标增长7%左右,也就说,今年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
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GDP增长6.9%,而在2015年年初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设定GDP预期目标增长7%左右,也就说,今年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此外,2015年GDP增速减...
1月20日上午,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15年GDP增长6.9%,而在2015年年初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设定GDP预期目标增长7%左右,也就说,今年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此外,记者梳理发现...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15日正式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创下近六年来最低点。 针对那些长长的各种...
12月16日消息,央行今日发布《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全年实际GDP增速预计为6.9%。中国2016年真实GDP增长预期为6.8%。 报告对2016年CPI涨幅基准预测为1.7%。预计2016年经常项目...
您可能也感兴趣:
相关专题:
有按揭记录即可贷款
解抵押,助卖房
房屋抵押,资金好周转
买房装修贷款
3年后,央行做出了相同的
双十一如何在朋友圈装一
重磅!全国将停止别墅类
工资不到4500,你会给子女
融360 - 贷款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5 Rong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DP年均增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