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跌落测试标准能闯出“手机圈巅峰即跌”的命运定势怪圈吗

2017上半年,最值得购买的手机,买这几部绝不后悔
最近好像到了一个换手机的高峰期,我频繁接到各种好友的问询,请求推荐几个不错定的机子,我看了一圈目前的热门手机,突然发现手机这个战场虽然人数众多,但「能打的」好像真的没几个,挑来挑去,最终的选择都会落在华为和苹果之间。
很奇怪,为什么只剩下这两个品牌,还是表面上差距如此悬殊的两个品牌?借着这个机会,我不妨把手机厂商目前的现状,尤其是消费者感知层面上的状态都分析分析,如果你是这个行业的爱好者,可以一起来探讨其中的问题,如果你是消费者,也可以在此快速了解行业。
消费者的变化
首先,消费者方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家的荷包明显松的多了,很多人更愿意花更多的钱买个更贵的手机,「1999」不再是人们选择手机第一考虑的价格位置,同时不再看中功能,而更注重手机的品牌价值、外观气质,价格低、性能高的手机,只属于老人机和学生两个群体了。
国外的手机品牌们
处于手机中第一梯队,但最不被待见的品牌:三星
虽然写本文时我还没有看到 S8 的真正发布,但我并不认为这可以改变中国市场上三星的表现,S7系列已经证明,一个惊艳、顶级的手机,并不能引起中国市场销量大增,整个2016三星在中国的销量,应该都是靠针对性推出的低端 J 系列、中端C 系列跑出来的量。
另外,三星在国内安卓软件的流氓套路下,一直摆脱不了「旗舰半年卡」的命运,尽管三星年年都在更新系统,宣称再也不卡了,但在用户手里,他就是那么卡,不管这是国内混乱软件市场的锅,还是三星自己不适应的锅,总之,这个卡顿的现象,让非常多三星的用户失去了信心,当我看到贴吧上时不时冒出来的「求教 S7edge 怎么调教才能不卡」帖子,内心对楼主,只有心疼。
同时,经过了半年多的 Note7 爆炸事件以及各种后续/周边,三星想要挽回消费者中一落千丈的态度,恐怕需要很长的时间,加上目前国内「抗韩」还处在热火、发酵的状态,整个 2017 我都不看好三星的表现。
不过,三星今年针对国内出的 C Pro 系列机型,把价格降到了 vivo、OPPO 的水平,而做工、配置方面高出相当多,难得良心,这是三星要与线下大厂们正面交锋的机型,他也不再藏着掖着,需要拿着最有诚意的产品打仗,这个系列的机子,值得购买。
最特殊的苹果
iPhone 一直有一个魔力,很多人用了 iPhone 就回不去安卓了,尽管他拍照很一般、流畅度也和安卓差不多、续航尿崩到不行、充电慢到不行,但你就是离不开这个系统,至于原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随着大家荷包的宽松,以及 iPhone 渠道价格的狂跌,越来越多曾经觉得 iPhone 贵的人都用上了 iPhone,一用上,大多数不折腾的消费者就永远留在这个平台了,起初我还对 iOS 平台的忠诚度没太多印象,知道最近换手机时我才知道,很多人上一部安卓机停留在了3-4年前,之后就再也没有真正用过 iPhone 之外的手机了。
我自己作为一个手机市场的玩家,安卓机玩过无数,但 iPhone 却丢不得,iOS 上太多独有的、常用的软件缠在我身上,走不了。我这样的人可能不多,但被 iPhone 上大大小小独特的点绊住的人加起来可是个庞大的数字,比如习惯了 Tap Engine 那个独一无二的振动感、习惯了扳下那个静音键,习惯了 iCloud 自动备份自动还原的省心,以及种种,我们羡慕别家有的无线、快冲、不突出的摄像头,期盼着下一代 iPhone 能有所改进,但换手机就像一个企业换个解决方案一样,不想折腾。
最后说说购机推荐,现在的 iPhone7,其实比较尴尬,这一代的确没有太大的改进,最重要的区别确实是亮黑色,但那是让你买个玻璃罩、买几个射灯、再买个旋转底盘摆起来供着看的,并不适合天天握在手里,各种传闻也表明今年9月,迎来十周年的 iPhone 8将会有大动作,但算一算,新机子9月底才发布,运气好抢到手也到11月了,离现在还很遥远。所以,如果你手上的机子还能再撑半年,那么等 iPhone8 比较合适,如果你目前就要换机,已经跌了好几次的 iPhone7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 iPhone8 上市的价格可能会是现在 iPhone7 渠道价格的1.5倍以上呢。
说了太多三星苹果,剩下的我就一笔带过了,因为其他几个国际大牌,索尼、HTC、LG、MOTO,除了第一个凭借信仰还能有点人气,其他都在苟延残喘,其实人家在国外还活的相当不错哟,哪怕你去我们最近的香港走一遭,满大街都是这些品牌,因为国外市场的竞争格局与我们完全不同,能选择的就那么几家,但在国内这个战争最激烈的地方,他们手里的就都是烂牌了。
对于消费者,这几个都不推荐购买,原生系列的系统在如今的国内市场其实都不算好用,国产应用装多了你都要和这些流氓们作斗争,但如果你特立独行,不随大流,为了信仰、与众不同,或者可以混迹在墙外的互联网世界中,这些机子都不错,但我更推荐 Google Pixel,既然都能「精神出国」了,那全套谷歌自然是极好的。
哦对了,上一篇文章发布的几个小时之后便是三星 S8 发布,之后铺天盖地的宣传中,看到了不少和我一样的质疑,虽然就机器本身来说,惊艳性确实毋庸置疑。如果同样的机器打上 Apple 的 logo 发布一遍,现在那些震惊的媒体们估计都要送去抢救了,这就是同一个机器在不同品牌下的命运。只可惜,S8 可能也没办法挽救它的中国市场了。
本篇来说说国内的手机厂商们。
作为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手机战场,中国的手机品牌活的都非常辛苦,策略稍有闪失,就会立马被对手超越,风向变化也相当快,前几年流行极致性价比,这几年流行线下为王,快速更迭的节奏让每个品牌都经历着大起大落。
怒其不争的小米
2016年的小米手机让人有点看不懂,既有挑不起大梁的年度旗舰小米5,也有惊世骇俗,成为下一代手机革新引领者的小米MIX,还有一些搞不懂存在意义的所谓「旗舰机型」,比如红米 Pro、小米 Note 2、小米5s plus。
整个2016年,小米发布的机型其实和魅族一样,有14款之多,不过和魅族全家一张脸的设计不同,小米的各个型号之间,外观差异相当大,没有传承性,也没有家族化。究其原因,是小米启用了很多个部门同时研发各型号手机。各个部门同时开工,但方向各不相同,其结果就是,小米做出了一大堆机子,但每个身上都有一堆缺点,放在整个手机市场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看似一堆选手,但没有一个明星机型,让小米的销量变得再度难看,2014年的小米销量是6112万台,当时的雷军预计2015年的数字将会达到一个亿,之后看到不乐观的形势将目标定在了8000万,然而最终销量只停留在了7000万台左右,15年底的小米,雷军希望小米「开心就好」,2016年的成绩单就真的只有4000万台左右,应验了雷军的「你开心就好」。
在这之中,有两款手机最值得细说,其一是惊为天人的小米 MIX,他对于小米的意义非凡,代表了小米第一次站在了手机科技的前沿,成为整个2017手机行业迈向全面屏化的领头羊,这是从前那个只会打价格战的小米从来都做不到的。当然我并不相信这全部是小米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应该是供应商的功劳,是行业进化到了这个地步。但即便如此,能够以领先的速度将新技术做成真机并上市开卖,对于小米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其二就是小米年度最奇葩的手机:「红米 Pro」这个属于红米系列,却用上双摄像头的「旗舰手机」,从7月正式发布,到10月下架、停产,短暂的三个月生命也表明了小米知道自己在乱玩,知道这样随大流而硬憋出来的奇葩是个闹剧,想尽快收手。小米2016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自作自受」
最后说说手机推荐,很多人在不差钱的情况下想选择 MIX,但我并不推荐,MIX 虽然惊艳,但第一个推出新技术的往往有相当多的缺点,全面屏手机相比于普通手机,增大了屏幕,保持了手机尺寸不变,使得你在拿起观看时会不断的调整距离,放远了看不清,放近了看着累,找到一个适合的距离需要更长时间的适应,另外 MIX 的拍照、系统优化都不尽如人意,作为一款旗舰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太多太多。
小米5s看似是目前的最佳选择,他的拍照确实很棒,外观也确实漂亮,但他的指纹能让好感度下降一半以上,MIUI 各种关的掉、关不掉的广告推送也着实让人厌烦。
真正值得推荐的还是低端系列的红米4 & 红米note4X,记清这两个型号,不是红米4x,也不是红米 note4。前两者在性能、配置、外观设计方面有做的相当不错,在低端机市场没剩下几家的情况下,它们还是相当优质的选择。
补充一句,现在想要原价在官网、旗舰店买到小米手机,依然需要靠抢。小米成立5年了,这个耍猴的把戏不仅没有结束,反倒成了全行业的玩法,任何手机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黄牛炒货才能回归正常,只不过小米做的绝,手机发布不管半年一年,通通都得抢,如果你受不了这种耍猴的把戏,还是看看别家吧。
提不起任何兴趣的魅族
魅族在售机型
「无聊」这个词,最适合概括魅族的2016,11场发布会,14部手机,却只是在联发科 P10 和联发科 X20 之间跳来跳去,外观设计也基本没有半点差异,我相信把14部手机并排摆在一个魅族员工面前,他都不一定分得出来。
联发科这个芯片厂商,至今都只能在低端市场徘徊,并且目前两大主打产品都不尽如人意:为低端机准备的 P10 虽然有超低功耗,但性能之低并不能满足日常使用,同样的价格,相比高通625只能是卡卡卡卡卡。而面向高端的 X20 芯片疯狂堆到十核心,功率大的吓人,用上 X20 的机器相比同价位的高通,发热高,续航又短,这两个芯片在高通面前都毫无竞争力,和联发科捆绑在一起的魅族,也就顺势让自家的全部手机变成了垃圾。
2016年的魅族和小米一样让人看不懂,看不懂发布那么多长相一样配置一样只有型号价格不一样的手机有什么意义,看不懂为何要与联发科绑的那么紧,14部手机之后,终究所有人都对魅族机子失去了兴趣,只剩粉丝以及内部人的自嗨。
机型推荐?都不推荐,硬要说一个的话,就是用上了三星 8890 的 Pro 6 Plus,恩,我知道这名字很拗口,如果你玩手机30% 以上的时间都在玩王者荣耀,那么他确实表现不错,具体原因推荐你看爱否科技的这篇视频评测:「什么手机最适合玩王者荣耀?」
并不想推荐的 OPPO、vivo
著名的西安北大街 oppo 店
相比于以上两大互联网手机厂商,OV 这两家线下大厂在2016年活的相当滋润,但我并不想推荐这两家的机子,其一,确实是高价低配,你能在综艺节目、满天的广告,以及零售店员的嘴里天天看到、听到他们,都是因为他们花了极大的成本在营销、渠道分摊上,其结果,就是必然要用高额的利润把这些费用赚回来。这世界上有让生产商、广告商、渠道商和用户都开心的手机么?苹果或许是,但 OV 一定不是。2799甚至更高的加个买回来一个 R9s,用起来和红米 Note 4X 真的差不多,如果你有比较充足的预算,3000块你有更好的选择。
其二,已经2017年了,OV 还在系统图标、样式、色彩等各个方面「尽力模仿」iOS,对于 OV 的主力战场三四五线城市,这可能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已经有些审美要求的你来说,这种「精仿的 A 货感」,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好。
oppo 的精仿 iOS 界面
如果真要推荐,那我也推荐 vivo 而非 OPPO,OPPO 的 R9 大卖,让他继续用着千元机的配置卖着3000元的价格,而稍稍落后的 vivo 就拿出了更实诚的配置拉拢用户,X9 和 X9 Plus 的确是更优质的选择。但我在上篇文章中提到过,3000元这个档位,我还是推荐你去看看三星 C7 Pro、C9 Pro ,同样的配置,同样的价格,三星的做工、系统、外观颜色都在 OV 之上的。
房子都快塌了的乐视
乐视 CEO 贾跃亭
对于乐视,没有太多要说的,只需认清一点,从头到尾,乐视都是在画大饼,这是一个在资本层面玩的比硬件本身更溜的公司,如今的乐视已处在崩溃边缘,不管是倒塌还是止亏,都是资本层面的事情,对于买手机的我们,还是远离这样的危险游戏为好,别买个手机两年后厂商都不见了。
构不成威胁的其他小品牌们
剩下的国产品牌,都不是市场的主流,他们雷声挺大,但雨点小的可怜,论对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于消费者,却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选择。
一加和锤子是国内两个最「有态度」的手机品牌,两者在系统 UI 设计上其实远超其他国内厂商,前者有国内唯一坚持使用Material Design 界面风格的氢 OS,后者在 UI 上抠细节的能力放在全球可能都无人能敌。他们才是少数真正将手机系统当「系统」而非「内容管道」的厂商。
但两者的道路都相当艰辛
一加走的是高配置路线,面对的是玩机党、参数党们,前两代机型抱着刚刚面世,满身 bug 的系统,承载了非常多的骂声,这些用户在尝过一次苦之后,就将一加永久拉进了黑名单,至今在一加机型的讨论中,你都能看到这些老用户的身影。
不过在硬件方面,一加3看似完美,只有电池稍小,但上市之后又被用户们发现一个大 bug:「闪屏」,采用了非顶级的 AMOLED 屏幕,让一加3的屏幕刷新率低于正常手机水平,在部分用户眼中,这块屏幕看几分钟就会感觉眼睛很酸。这个问题并非每个人都能遇到,但遇到了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你买了手机之后总感觉眼睛酸胀,那就表示你能看出来了。
我就是那个看不出来屏幕有问题的人,然而我的室友就很不幸的中招了。或许一加要坚持使用 AMOLED 而非一块上好的 IPS 屏幕的原因,可能就是这个产品的所有拍板人都看不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吧。
新配色的一加 3T
至于手机本身的推荐,现在这个时间点不再推荐购买了,哪怕是全新的黑色款,也只是跟风出下而已,毕竟已经4月,不出意外下个季度一加就有新机面世了,还是等等今年的机子吧。
而锤子2016年的大作 M1 就相当奇葩了,因为锤子硬生生地把「性能」和「美观」这两个旗舰机的标配硬拆成了一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我虽不是锤粉,但可以在公司内同时见到 T1、T2、M1 三代产品,摆在一起,看两眼就能发现第一代其实是最好看的,外观退步的手机少有见到,连续两年都退步的旗舰机,锤子也真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锤子 M1 上那颗山寨感十足的 Home 键
大家对锤子的性能不满意,锤子就造出一款性能旗舰,外观设计堪比山寨 iPhone 一般的「性能怪兽」,真心让人看不懂。凭借严重落后的外观,M1 的销量也没能帮锤子翻身,反而更加危险了,多次传出不再出手机的传闻,M1 的价格也连续下跌,现在已经比小米便宜了,可惜,然并卵。
至于推荐,还是算了吧,等到老罗真正做出一部外观与性能同时旗舰的「旗舰机」再考虑吧。
被倾注血本的ZUK
ZUK 年度力作 Z2
ZUK 曾经是联想内部的创业品牌,然后独立了出来,如今又被联想收回,作为联想旗下的联想、ZUK、MOTO 三大手机品牌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中端的性价比品牌,ZUK 承担着联想最大的希望,它也的的确确拿出了当面小米的架势来攻占市场,820旗舰芯片,1799的价格刷新了旗舰机的价格下限,比小米还便宜,之后又数次降价,有了「千元820」的称号。这基本就是在亏本赚吆喝,然而在2016年,性价比已经不再能引起轩然大波了,ZUK 的销量也没能帮助联想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2017年的 ZUK,或者说联想手机业务,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混的最差的中兴
中兴主打机型 天机7
「中华酷联」中,酷派已经不存在了,而剩下三个中混的最差的,当属中兴,在传统厂家都在努力抛弃运营商市场的时候,中兴依旧稳固的站在运营商这边,继续推出着一大堆垃圾手机,另一方面,中兴看着曾经的对手华为进步如此之大,红了眼,声势浩大地推出了一款在外观、系统、定位、广告风格上都向华为 Mate 8 看齐的「天机7」(恩,没有天机123456,出来就是7,这是国产厂商的惯用手段)。但中兴的手机研发部门与华为根本不是对手,不论是系统、特色功能,还是外观设计,天机7根本没有竞争力,它最终就和很多失败的「土豪专用机」一样,成为了笑话。
平步青云的华为
最后的最后,再来说说华为,为何要放到最后来说?是为了解答的最初的疑问:
其实不是这俩做得好,而是别家太垃圾,看似选手众多,真正能打的没几个,最后剩下的华为苹果,只是最稳妥的选择。
2015年华为靠着 Mate7 攻占了中年人的市场,之后的 Mate8、Mate9 也都稳步前进。而与徕卡合作的 P9 闯入了年轻人的视野,徕卡滤镜的加持让拍照的比拼不再是噪点、数毛的细腻度的成败,而是最终出现在朋友圈、微博时的「好不好看」。漂亮的调色俘获了大量从前很少关注华为的年轻人,让华为的市场占有率又提升一步。而华为旗下作为低价代表的荣耀,也在2016年做出了相当有特色的主打机型,进一步吸收年轻人的关注。
另一方面,「老旧」的华为也开始做出改变,把自家土豪式的图标、配色逐渐变成年轻人能接受的正常水准,同时保持着几乎是国内最严厉的后台禁止机制,让装了大量国产毒瘤的手机也能比较流畅的使用。
现在华为新一代旗舰 P10又登场了,不论是性能、系统、外观、相机方面,都没什么太大的毛病,唯一让人不爽的是没有屏幕疏油层,导致不贴膜容易脏兮兮的。就是保持着「没有太大失误」,华为就能处在手机推荐的第一梯队里,我又忍不住想感叹: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介绍office2016的安装和激活教程,并送下载地址链接
CAD是建筑和设计专业必备的软件,主要介绍CAD2016的破解教程
今日搜狐热点华为手机能闯出手机圈巅峰即跌的命运定势怪圈吗
作者:佚名
分类 : 新闻中心
  中国市场竞争多激烈小米就知道了,2015年还在称霸的小米在2016年的市场排名已经在前五之外。
  中国的手机品牌似乎是有个“命运定势”怪圈的:每个品牌只能在市场上火爆一时,“各领风骚三五年”。从HTC、、小米,到了2016年崛起的新贵是OPPO、vivo……
  似乎是个特例,从2011年开始,华为手机已经稳步成长了5年,并接连两年成为中国市场份额第一。2017年,华为还能延续上升势头吗?从内外种种形势来看,华为的处境并不如看上去那么稳健,它能打破定律,跳出这个怪圈还是就此滑落?
  最近出差的人能看到在北上广城市的机场,出现了一系列OPPO R9S清新绿的广告。被认为主要依靠四六级市场的OPPO从去年开始已经将手伸向一二线城市,2017年华为将和OPPO在自己原来的优势战场正面狙击。
  即使在一线城市,这对华为而言也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OPPO和vivo更遵循消费品规律的市场推广方式,对于一二线市场的目标人群仍然是有着极大冲击力的。就像前面提到在机场看到的OPPO“清新绿”广告,这个被华为在今年首推的时尚色却被OPPO率先推广到了大众面前,大众的认知中OPPO“创新”“时尚”也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2017年华为将和OPPO、vivo在包括一线市场在内的所有市场同时开战,面对OPPO的步步紧逼,华为还能否保持中国市场是非常有悬念的话题。
  除了国内品牌,和两巨头也将在2017年发力。
  去年,二者都遇到了不同问题,三星由于电池爆炸事件的拖累,在中国市场份额大幅下滑。苹果iPhone7因为功能无突破性创新,导致市场换机意愿不足,在去年销量尚比不过iPhone6S,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6.1%缩减到14.6%。这种状况无疑在高端市场给华为留下的巨大空间。
  今年情况不同了,经历去年的低潮期之后,三星和苹果新的旗舰机型中都将引入充电、等大量黑科技,在高端市场上对华为的压力可想而知。
  品牌上下同时承压的同时,不要忘记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市场逐渐老化、创新日益艰难的同时,市场需求也同时在放缓,人口红利消失。2016年全球的出货量14.5亿部,同比仅增长0.6%,而2015年这个数字为10.4%。2017年将继续延续此态势。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来自于华为内部。经历了2016几乎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华为明确确定2017年将是精细化运营变革年,一切都要以利润为中心,相对缩减在营销、市场乃至渠道方面的投入,这无疑是过去一直粗放发展的华为终端的新挑战,尤其是如此险恶的外部竞争环境。
  看上去华为真的是劫数重重,但手机市场的精彩之处就是市场时时处在变化当中。华为虽然面临着上述诸多困难,但因着可能出现的新变量,华为这一年到底如何也未可知。
  首先最重要一点是2017年国产品牌的争夺将从国内的主战场扩大到全球市场。
  国内市场的竞争虽然激烈,但华为在过去两年,花大力气做的渠道深耕将逐渐显出其作用。2016年华为全球渠道合作伙伴门店的覆盖量已经提升至15万家。2015年第四季度启动的“千县计划”预计在2017年内完成,将进一步在中国市场推动零售渠道下沉,依靠华为的品牌拉力和进一步完善的渠道布局,预计华为2017年在中国市场还将略微胜出。
  在国际市场上,华为选择了与其他国产品牌完全不同的路线。华为的总体原则是建立高端品牌形象,主攻欧洲等发达地区的高端市场,而包括OPPO等在内的其他国产品牌选择突破印度、非洲等欠发达市场,圈地为主。
  欧洲一直是华为过去几年投入和突破的重点区域,2017年有可能迎来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三星的全球性大溃退。根据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预研,三星2017年的市场份额约为19.9%,比2016年的20.8%基础上下滑4.3%,而2018年市场份额则只有19.5%。另外一方面则得益于华为在欧洲的品牌建设。作为成熟市场,欧洲消费者品牌意识更强,所以华为在欧洲等地通过使用好莱坞明星斯嘉丽约翰逊等人作为全球代言人、以及与欧洲老牌相机巨头莱卡的合作,用西方人能够理解的品牌语言,在当地刮起不小的“华为旋风”,提升了欧洲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在2016 Interbrand品牌价值榜单上,华为迅速崛起位列72,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品牌前10,虽然与苹果和三星还有差距,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考虑华为通过品牌投入建立的影响力,华为正在打入欧洲三星传统优势区域。根据GFK数据,华为在东北欧市场500-600欧元高端市场份额突破15%;西欧市场份额突破15%,500-600欧元高端市场份额突破10%。西班牙、德国、意大利以及波兰等地,华为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15%,而这一态势势必会延续到2017年,借助P10等系列旗舰机型的优异表现,欧洲有可能成为华为最重要的市场。
  2016年,华为旗舰机mate 9登陆美国公开渠道市场,售价599.99美元,这也是华为终端品牌首次进入该市场。短期来看,尚未进入运营商渠道的华为手机在销量上很难有起色,但进入全球最重要的两个市场之一,意味着华为已经对美国市场的战略突破。
  在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上,大多数地区还是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转型阶段,格局尚未稳定,华为在市场份额上表现平平,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华为正在占据400美元以上档位高端市场,品牌影响力已经逐步显现。日本市场与美国市场类似,华为也成功打开了公开市场渠道,但运营商市场还未突破。
  综上来看,华为在国际市场还有着较大优势。除开市场层面的竞争,2017年值得期待另外大变量,将是产品层面。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行业内最热门的话题。随着2017年生物识别等大量黑技术引入手机,计算机视觉、海量传感器、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都将陆续出现,手机将逐渐开始学习复制感知世界。
  一旦引入人工智能等因素,终端产业的竞争将脱离简单的渠道、外观、营销等浅层面竞争,而进入技术争夺战深层次竞争,这恐怕是华为真正可怕的地方,也推动手机行业进入苹果、三星、华为三巨头的最终争夺战。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要达到让消费者清晰感知并不容易。比如华为EMUI 5.0中使用了诸多突破性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动态配置后台资源,才最终实现宣称的“18个月不卡顿”目标。
  伴随手机端突破,万物互联的全场景服务,服务等新要素都将一一成为消费者选择终端的考虑要素。华为也在去年就提出了“智慧手机”的概念。这家过去完成很多不可能的中国厂商,如果真的能够在技术层面赶超硅谷,也真是突破想象的事情!
[ 责任编辑:凤城 ]
比特网 15:58:47
从《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看数字经济
“互联网+”的这些新变化,你知道吗?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p20跌落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