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评价衰败理由

1942年.深受传统自由主义经济影响的章乃器不断批评国民政府:“不要盲目的借用凯恩斯理论.凯氏理论是死板和机械的.用在产业落后的中国更加是时地不宜. 章乃器提出此批评的背景不包括( )A.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衰落B.凯恩斯主义理论被各国普遍采用C.国统区国营资本的不断膨胀D.中国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1942年,深受传统自由主义经济影响的章乃器不断批评国民政府:“不要盲目的借用凯恩斯理论,凯氏理论是死板和机械的,用在产业落后的中国更加是时地不宜。”章乃器提出此批评的背景不包括( )A.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衰落B.凯恩斯主义理论被各国普遍采用C.国统区国营资本的不断膨胀D.中国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描述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1861年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三下期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指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元)工人(人数)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19年1,759500,620,000557,622①列强忙于一战,商品输出减少 ②国内反帝爱国运动推动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广东顺德勒流中学高二上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反对各种形式的专制权力,特别是君主专制B、要防止专制,维护公民政治自由,就必须三权分立制约平衡C、体现出三权分立的民主思想和法制原则,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D、中央与君主集权,地方和臣子分权并相互牵制,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北武汉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元朝在滇、黔、桂、川、湘、鄂等6省少数民族中普遍推行土司制度,但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雍正帝又是锐意进取的君主,因此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条件已趋成熟。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雍正帝对此甚为赞赏,令其悉心办理。改土归流的地区包括滇、黔、桂、川、湘、鄂6省,所涉及的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等。云南、贵州。在废除土司世袭制度时,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改土归流还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摘编自朱绍候主编的《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改土归流的作用。(9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北武汉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作者主要强调了工业革命( )A.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B.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C.弊端大于它的有利方面 D.使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北武汉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戴高乐曾于1963年和1967年两度拒绝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因为他认为英国是美国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1964年,戴高乐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国也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法国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政策 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C. 美苏两极格局下新的力量已在孕育D.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已经分化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北武汉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古希腊一位人物曾在诗中写到:“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他是( )A.梭伦 B.柏拉图 C. 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功能简介:您可以通过手机上网,随时随地浏览商机资讯,享用会员功能...
设备错误:
抱歉,请用手机访问
或点击以下网址用电脑继续访问:(本文严禁严禁严禁无授权转载!)我来揭秘吧!做为当年政治高分,自认为还是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的。以下为个人分析(纯个人分析,觉得这是国家的一片苦心):&br&(英语已更&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2640&/span&&span class=&invisible&&17604/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我国在社科(说白了就是政治)领域总体政策:研究无禁区,宣传有原则/政策。在人才选拔上,突出专业知识,在确立政治立场的前提下对于政治考核逐渐淡化。&br&(纵向对比来看,在过去的不正常时期对于人才的选拔甚至采取过政治一票否决制)&br&&br&在这一政策下,研究生入学考试做为国家唯三的重要考试(其他为高考和国考)因其担负着(小部分)选拔人才和(大部分)宣传作用(该下面分析)其政治科目必然是要呈现出如下的样态:&br&1,考研政治科目考试必须存在,但是又不能使其成为选拔某些优秀人才的限制。&br&2,考研政治科目最大作用就是将新的国家政策对全国的大学毕业生(国家当之无愧的生力军)进行一次深入的宣传。&br&所以大家打开考研真题就会发现为什么大题选择题大部分都涉及时政。&br&&br&&br&要实现这样的样态怎么办呢?要知道现在大学生思政基本都是旷课的,考研专业课都来不及看呢。&br&于是一个政治学科界德高望重的泰斗,在正式考试之前,就会把考研政治要考察的部分以辅导的形式先宣传给广大考生的(你们大学考前不划重点嘛)。(有些人会把这个理解成泄题?!天资如此,不要考研了,劝退保平安)&br&&br&这样才可以做到广大国家的中坚力量(本科毕业生)既了解了国家政策又不会被政治科目所限制。&br&&br&这个泰斗就是担任考研政治命题组长11年的肖秀荣。大家就没有注意过,肖爷爷从来都不挂靠任何机构,都是单干的,而且肖老师的课都是买本几十块钱的肖四肖八就可以看了.....这么明显的事....不多说啦.....&br&这里确实还是要忍不住感叹一句:党和政府真的是爱护广大青年学子的。&br&&br&蒋中挺是啥?考生也许知道,但是宣传轮不到他滴....&br&&br&明年的考生也不要担心,肖爷爷做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br&&br&&br&&br&ps:其实了解政府政策,投资的先什么不说,考研每次客观题只错2.3个还是有保证的(^-^)&br&&br&—————————分割线——————&br&拿17年真题来解释什么叫政治科目其实是在政治宣传。&br&&br&27.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在独立的基础上与外国发生经济往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不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列强控制中国经济的方式有( )。  &br&【选项】  A.控制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B.在中国设立银行  C.控制中国的关税和盐税  D.在中国设立出版机构宣传西学  【答案】ABC  &br&28.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躯,一生以革命为已任,立场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表现在( )。  &br&【选项】  A.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国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  B.发动了推翻北流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  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领导了辛亥革命  &br&【答案】ACD&br&27题常识判断(会初中语文就行,送分的,主要怕有些考生实在不行客观题会得零分,这类题每年占客观题的百分之20。在很多高层眼里,考生的政治平均分是不能太低.....这个懂?) &br&&br&28题中央对孙先生的历史评价就是先行者,不彻底革命。所以只要遇到孙中山或者早期国民党的肯定不是全选,找到有类似推翻,彻底,完全改变这类词的选项排除就好了。&br&&br&&br&继续继续&br&&br&26.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要求,其主要内容是( )。&br&  【选项】&br&  A.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br&  B.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br&  C.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br&  D.着力增强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br&  【答案】ABCD&br&&br&29.日到22日,常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样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浣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国人帮”后两年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br&  【选项】&br&  A.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br&  B.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br&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br&  D.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中缝、组织路线&br&  【答案】ABCD&br&&br&&br&凡涉及我党政策方针,我党路线定位,领导人讲话的题目,一律四个选项。(这类题目还有很多)&br&出这类题目就是为了考生通过阅读了解该类内容,如果选项中有错误那就是宣传错误,后果严重。&br&&br&&br&现在懂一点啥叫考研政治了嘛?.....我还只分析了一点点,懂政策足够了。&br&&br&客观题学会这个做起来就和玩一样。(当然不能保证全对,毕竟要符合马哲的矛盾论)&br&&br&&br&主观题嘛,肖爷爷来担任这个任务了啊。&br&&br&最后:其实每次我分析考研真题,政府政策也好,看到最多的是,我党和政府对广大青年学子的爱护之心(很多就不展开了)。非常真心绝不虚言,党和政府现在每年也给每个研究生发6000元补助,基本涵盖学费。还望广大同学,早日学成,报效国家。
(本文严禁严禁严禁无授权转载!)我来揭秘吧!做为当年政治高分,自认为还是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的。以下为个人分析(纯个人分析,觉得这是国家的一片苦心): (英语已更) 我国在社科(说白了就是政治)领域总体政策:研究无禁区,宣…
海船作业,不会傻到从遥远的陆地搬土沙过去。以下为2014年9月转载内容:&br&&br&我们怎么在南海喷出这么多岛&br&&br&&br&作者:施洋(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br&&br&&br&&br&中国在南海多个岛礁进行的大规模填海工程,引发多国关注。英国广播公司甚至派遣记者亲临一线,拍摄这些据称“要建成空军基地”的岛礁工地。在媒体展示的照片中,礁盘上已经形成了边长数百米的人工岛屿,并有不少工程机械正在施工。&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a101bc73d38afc8cc86e26c8f527c23_b.jpg& data-rawheight=&450& data-rawwidth=&3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5&&&/figure&&br&&br&赤瓜礁—赤瓜岛(南海研究论坛供图)&br&&br&南沙向来以礁盘狭小、难于驻守著称,1988年解放军开始常驻南沙时,竹竿、篾席和塑料布搭起的高脚屋因为居住环境恶劣被戏称为“海上猫耳洞”;混凝土的礁堡面积稍大,但除去菜地之外,空地也只有一小块操场,甚至无法起降直升机。要短时间内在南海变出几个岛来,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28df99f9c5ffcf2caf2_b.jpg& data-rawheight=&730& data-rawwidth=&3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3&&&/figure&&br&&br&&br&说起在南沙填海,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从大陆派出货船,运载沙土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填在南海浅滩周围的景象。不过,在远离大陆的南海填海造陆,所需要的沙土量以百万吨计,加上陆沙价格远远高于海沙,无码头水域大吨位货轮需要小船卸载等因素,使这种填海方法虽然技术门槛低,但成本极高、效率极差,对于大规模填海来说并不适用。越南由于条件所限,在南沙非法占据的岛礁上填海时,只能经常使用这样的手法。&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ceca3d6c0_b.jpg& data-rawheight=&404&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ceca3d6c0_r.jpg&&&/figure&&br&&br&&br&越南扩建南沙景宏岛&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b4debb77aac18cdd5364c_b.jpg& data-rawheight=&460&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b4debb77aac18cdd5364c_r.jpg&&&/figure&&br&&br&越南在南沙西礁填海造岛&br&&br&南沙礁盘周围大多有面积广大的浅滩,里面最多的就是大量海沙,填海最有效率也是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将这些沙子利用起来,就地开采使用。如此多的海沙当然不能用抓斗或者铲子蚂蚁搬家,而依赖于一种更有效率的作业方式——吹填。&br&&br&吹填一般是指用挖泥船挖泥后,通过管线把泥舱中的泥水混合物,排放到近海陆地,将近海淤泥填垫,排除淤泥中的水分,达到一定标高,使之具有可利用价值。为了加快在南海区域的填海速度,中国出动了大量工程船只和机械参与施工,其规模甚至大到海军专门改造了数艘登陆舰作为“施工队”的生活保障船。而在这支船队中,对填海工程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便是亚洲第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鲸”号。&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b8b7e18a1ddd13c68b7e59_b.jpg& data-rawheight=&448&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b8b7e18a1ddd13c68b7e59_r.jpg&&&/figure&&br&&br&“天鲸”号正面&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72ab0b469cab_b.jpg& data-rawheight=&301&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72ab0b469cab_r.jpg&&&/figure&&br&&br&“天鲸”号侧视&br&&br&“天鲸”号由上海交通大学、德国VOSTA LMG公司联合设计,招商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日开工,历时21个月建成。该船长127米,宽23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配备多种当前国际最先进的疏浚设备,装机功率、疏浚能力均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该船同时具有无限航区的航行能力和装驳功能,可以在远海灵活机动,适用于各种海况的大型疏浚工程。&br&&br&在执行吹填作业时,该船能以每小时45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海水的混合物排放到最远6000米外,每天吹填的海沙达十多万立方米。与此同时,该船装备亚洲最强大的挖掘系统,绞刀功率达到4000千瓦,使其不会被礁盘上的珊瑚礁损坏而影响工作。&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42c4a7626f03fedc11e1c5c20b87c15_b.jpg& data-rawheight=&402&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42c4a7626f03fedc11e1c5c20b87c15_r.jpg&&&/figure&&br&&br&“天鲸”号船首的绞刀&br&&br&有了如此强劲的工程器械,中国在南沙的“暴力填海”体现出了极高的效率:与越南先修筑围堰,排空海水后再将国内运来的沙土倒入不同,“天鲸”号直接将海沙向浅滩吹填,没有任何的围堰设施,也不计较细小的漂散损失。&br&&br&根据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处综合来的信息,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间,“天鲸”号多次往返于南沙华阳礁、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和南薰礁之间,通过轮流作业提高效率,累计天数达193天。其中,2013年12月至今是“天鲸”号在南沙作业的高峰时段,他往来于五个礁盘之间,累计工作174天,按照每小时吹填海沙4500立方米计算,“天鲸”号在南沙五个岛礁吹填了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沙土和海水,大约相当于3个美国胡佛水坝消耗的混凝土。&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ebe2dac9e1e_b.jpg& data-rawheight=&437&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ebe2dac9e1e_r.jpg&&&/figure&&br&&br&天鲸号在赤瓜礁作业现场&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fb0f7bbd0fb958ed603b1_b.jpg& data-rawheight=&450&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fb0f7bbd0fb958ed603b1_r.jpg&&&/figure&&br&&br&&br&吹填后的赤瓜礁上已经进驻了卡车、挖掘机和铲车等重型机械&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e569eaef11_b.jpg& data-rawheight=&399&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e569eaef11_r.jpg&&&/figure&&br&&br&赤瓜礁上已经竖立起四座水泥塔,近处可见一艘渔船停泊&br&&br&与此同时,中国在西沙也在持续进行着规模不小的填海工程。今年2月,“天麒”号挖泥船与一艘20立方米抓斗式挖泥船被拍摄到正在永兴岛港口进行疏浚。“天麒”号是亚洲最大的非自航式绞吸挖泥船,2008年4月在青岛前进船厂建造,公称生产量4500立方米/小时,排距6300米,其吹填能力甚至比“天鲸”号更强。该船抗风浪能力强,可挖掘粘土、密实砂土、碎石土和强风化岩,对于需要大量海沙却不需要频繁机动的永兴岛填海工程正是恰如其分。&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6a221a3ede48f8bf37716f_b.jpg& data-rawheight=&428&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6a221a3ede48f8bf37716f_r.jpg&&&/figure&&br&&br&&br&越南媒体公布的照片,图中可见“天麒”号和2000吨挖泥船正在作业&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2a8f728b6b3a79689a8_b.jpg& data-rawheight=&375&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2a8f728b6b3a79689a8_r.jpg&&&/figure&&br&&br&正在西沙进行疏浚作业的“天麒”号挖泥船&br&&br&至于填海工程为何直到近日才成为媒体焦点,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南沙填海工作的吹填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大量工程人员和机械上岛施工,人工岛屿的规模和用途都引起了觊觎南沙资源的某型周边国家的警觉甚至不安;另一方面,则是今年5月以来围绕“南海981”号钻井平台持续数月的海上对峙与冲突吸引了各方的注意力。&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241d24abe946b3e80f20c2f679a5e5c_b.jpg& data-rawheight=&388&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241d24abe946b3e80f20c2f679a5e5c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b314a5c8d899dbaae05ca25_b.jpg& data-rawheight=&369&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b314a5c8d899dbaae05ca25_r.jpg&&&/figure&&br&&br&从高脚屋到岛屿,就在不到一年间(南海研究论坛供图,上组为礁堡,下组为填海后近照)&br&&br&中国在建设岛礁的问题上,一直保持了最大克制。但越南、菲律宾等却不断违反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大搞永久性设施,不断逼迫中国。目前,中国控制的几个南沙主要岛礁均已经建起了边长数百米的大型人工岛,其填海面积和规模远超周边国家近年来填海的总和。在这场国家意志与能力并存的填海竞赛中,中国一出手就得以后来居上,工业部门的先进技术和优秀产品无疑是关键。
海船作业,不会傻到从遥远的陆地搬土沙过去。以下为2014年9月转载内容: 我们怎么在南海喷出这么多岛 作者:施洋(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中国在南海多个岛礁进行的大规模填海工程,引发多国关注。英国广播公司甚至派遣记者亲临一线,拍摄这些据称…
法国既要保证与周边国家相似的社会福利 又不愿和他们一样 寄生于北约框架下 接受美国的军事保护 而诸如北欧三国 包括德国等等 维持高福利的关键就是在美国的保护下 节省了巨额的军费 其实欧洲大陆除了法国 其他国家如果失去了美国的保护 不要说前苏联 就是现在的俄罗斯 从伏尔加河平推到莱茵河都是易如反掌之事 而法国由于民族自尊心 依旧咬牙维持着一支世界第四的军事实力 高福利和军费的双重消耗最终导致了其他答案吐槽的高税收 进一步又拖累了经济发展 其实我认为 法国这样的发展速度才是正常的 反而德国的经济发展才是畸形 打个比方 就如同煽过的公鸡公猪出肉更快一样
法国既要保证与周边国家相似的社会福利 又不愿和他们一样 寄生于北约框架下 接受美国的军事保护 而诸如北欧三国 包括德国等等 维持高福利的关键就是在美国的保护下 节省了巨额的军费 其实欧洲大陆除了法国 其他国家如果失去了美国的保护 不要说前苏联 就是…
提问和说明其实是问了多个问题而非一个。&br&先回答第一个:为什么英国要死盯南非不放?题主或许不清楚,在布尔战争()之前,英国其实在1877年就曾第一次兼并德兰士瓦,但由于遭到布尔人反抗,1881年就主动撤离了这个当时以农业为主、财政破产、税收还因民众抵制根本收不上来的穷地方。那为什么后来又要大打一仗呢?因为1886年德兰士瓦发现了大规模的黄金啊。这个大规模是多大呢?大约占全球储量的60%-65%!为了这么多黄金,当时世界最强帝国不惜代价、拼死不让南非独立也是可以预料的。&br&除了经济方面原因,更要看到进入19世纪末,英国等欧洲列强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当时英国力图建立从开罗到开普敦的大殖民地,吞并南非是其必然一步。&br&第二个问题:南非后到的欧洲移民少吗?事实上,自德兰士瓦发现黄金,就有大量的欧洲淘金者来到南非,到布尔战争爆发前的短短十几年间,新来欧洲移民的数量就超过了德兰士瓦原有布尔人的数量。因害怕丧失政权,布尔人不同意给予后来移民(以英国人为主)以政治权利,引发双方矛盾激化,这也是布尔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br&第三:南非能成为美国吗?基本没有这个可能。回忆一下中学历史课本上提到的美国发展的因素:经济上统一的全国市场(南非则有2个英国殖民地、2个布尔人政权)、政治上南北战争后统一且较为进步的体制(而布尔人始终以黑人为奴、构成后来种族隔离制度的基础)、外部欧洲列强无暇顾及(对比非洲瓜分狂潮),所以南非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迅速崛起成世界大国。
提问和说明其实是问了多个问题而非一个。 先回答第一个:为什么英国要死盯南非不放?题主或许不清楚,在布尔战争()之前,英国其实在1877年就曾第一次兼并德兰士瓦,但由于遭到布尔人反抗,1881年就主动撤离了这个当时以农业为主、财政破产、税收…
&p&&strong&“地方政府竞争”模型的崩解,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再兴&/strong&&br&&/p&&br&&p&(说的是国内,但是也与国际形势有关,再看到前头有个国内基层自治的答案,也就强答一记吧)&br&&/p&&br&&p&&em&“两会”结束,“十三五”出台,众说纷纭。除了说出来的话,比如医保、社保、环保、温饱这些热点话题,我们还要去看那些藏在种种举动之下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作为一个城市研究者,我从“两会”前后的只言片语和种种迹象里观察到的,是一次央地关系方面的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转向——“地方政府竞争”模型的崩解,和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em&&em&在这个转向下,各个城市或许都要重新思索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路径。&/em&&/p&&br&&p&1.“地方政府竞争”模型是什么?&br&2.竞争的可持续问题一:国际环境的变化&br&3.竞争的可持续问题二:负面效应的显现&br&4.“十三五”宏观调控的新目的和手段&br&5.城市展望:座次已定之后&/p&&br&&br&&p&&strong&1&/strong&&/p&&p&&strong&“地方政府竞争”模型是什么?&/strong&&/p&&p&中国过去几十年的连续高速增长是一个经济奇迹,一再超出了传统理论的预期,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提出种种新理论试图去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其中,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2009)一书中提出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型,是我觉得最有说服力的解释之一。&/p&&p&在很多人比如曾经的我眼中,“政府”是一个整体:要么“政府”又做了多少大好事,要么有问题怪“政府”。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的政府是一个庞大的代理人集群,内部又有复杂的关系:纵向有国-省-市-县-乡的划分,横向有各个部门的条条划分,也有各个地区的块块划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28cd786cc5a6dcaead914_b.jpg& data-rawheight=&301& data-rawwidth=&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28cd786cc5a6dcaead914_r.jpg&&&/figure&&p&中国政府的纵向层级
来源:戴维·艾尔文,中英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项目&/p&&p&“地方政府竞争”模型,就是从政府内部关系衍生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依托几个基本原理和假设:&/p&&br&&p&&strong&原理一:上下级政府间的承包关系&/strong&&/p&&p&如果你有一大块土地,你自己种不过来,怎么办?很自然的选择就是雇一批人来,各自承包一小块替你种。当然,为了让雇工们更有积极性,不妨制定一些考评标准:能者多劳,去管理更大片的地;不能者下,交不上租的就换人。&/p&&p&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让中央政府从地方税收中拿去了大头,但是相应的,给了各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去自谋生计。2004年,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财权只有余下不到17%的水平,却负担80%的民生和绝大部分公共事务的支出。由于“支出责任”的过度分散化,逼得地方政府不得不把自己变成“企业”去赚钱(吴晓波)。&/p&&p&我们的上下级政府就是这样的&strong&“承包”&/strong&关系,或者叫做&strong&“授权性分权”&/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1114ea2adccc35fe81af2de03a98232_b.jpg& data-rawheight=&301& data-rawwidth=&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1114ea2adccc35fe81af2de03a98232_r.jpg&&&/figure&&br&&p&相比之下,美国、德国等地方自治更明显的国家,地方都是民选官员,政府直接对下负责而不太对上负责,可以说大家都是自耕农,上级政府仅仅相当于一个农民联合会,无法对下级政府职能作出太多的干涉,各自行使各自的法定责权,这叫“制度性分权”。&/p&&br&&p&&strong&原理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关系&/strong&&/p&&p&相邻的几个县之间是什么关系?城市规划课的标准答案大概是区域合作关系,然而实际答案只有——竞争关系。同一辖区内的几个平级政府有太多要竞争的东西:升迁机会要争,官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政绩;计划项目要争,本市规划的电厂、钢厂、高铁站,具体落谁家可是大不相同。最好例子当然是“大内斗省”江苏:省里的南北之间要竞争,苏南几个市之间要竞争,苏州市下辖几个县之间也要竞争(经济领域争出的火星子还蔓延到了其他领域,不表)。&/p&&p&不在同一辖区之内呢?也在竞争。政策帽子要争,你有历史名城,我也要是,你有国家级新区,我也要有;区域定位要争,你要做东北亚XX中心,不好意思我先占了这个坑;外商投资要争,几乎每个地方都喊出了“筑巢引凤”的口号,争当梧桐树枝。比如一个外商要在辽宁与贵州之间考察内陆代工厂选址,那么此刻哪怕我们地缘上八竿子打不着,此刻也要掰一掰手腕。&br&&/p&&br&&p&&strong&原理三:市县级政府高度的经济自主权&/strong&&/p&&p&《中国的经济制度》里说,“经济权力愈大,地区竞争愈激烈。今天的中国,主要的经济权力不在村,不在镇,不在市,不在省,也不在北京,而是在县的手上。理由是:决定使用土地的权力落在县之手。”&/p&&p&基于这种自主性的认知,很多学者认为&strong&中国地方政府具有企业的性质&/strong&,并且把过往用于企业的种种理论引介到城市发展中来,包括战略定位、战略规划、竞争策略等等。城市经营”,也就是把城市当做一个企业,把政府特别是其主要领导当做企业经营者,在2000年代逐步成为一种广泛的理念。作为这种理念的实践者,也涌现出了一批“能人”、“明星官员”、“拆迁市长”。&/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c428a456dfc84d5aa5d5e382ac30d56_b.jpg& data-rawheight=&320& data-rawwidth=&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c428a456dfc84d5aa5d5e382ac30d56_r.jpg&&&/figure&&p&规划建设城市,能不能像玩游戏一样随心所欲? 来源:城市岛屿3&/p&&p&&br&在土地使用方面,市县政府拥有高度的决定权,并且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探索出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利用方式:在土地一级市场卖地,直接收益;进行债务抵押、投融资;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相对于国外政府调节税赋以引资,我国政府调节地价、修改规划远比调节税赋方便。比如现在的工业用地价格几乎低到商住用地的十分之一,实际成了对工业企业的补贴。以及,地方政府可以站在企业的同一侧,帮助修改规划用地的性质、容积率和限高等等,以迎合想要获得的项目。&/p&&p&除了土地使用,招商引资也是县市级政府的任务,更一度成为了各地的工作重点:各级领导集体出行,声势浩大地到目的地城市推荐自己的资源和项目的“招商会”;长期在外地设置办事处的“驻点招商”;乃至某些地区比较极端的,将指标摊派到所有政府部门“任务招商”。&/p&&p&以上三者,市县级政府高度经济自主权、上下级政府的承包关系与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关系,共同构成了“地方政府竞争”的理论模型。&/p&&br&&p&&strong&“地方政府竞争模型”事实上就是以县为单位的全国两三千个“政府公司”在比拼经济发展的经济格局。&/strong&各个市县好比一个个商业机构,全国两千多个这样的商业机构激烈竞争,加之县际竞争与官员权位紧密结合,对干部形成了强有力的激励,经济当然会充满勃勃生机(谌洪果,豆瓣书评)。&/p&&p&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不突出的,大家都被安排好了,有什么好争的呢?圈养的狗是不需要争的,因为它们并不自由,同时只要听从各自主人的命令就有肉吃;放养的狼才会竞争,才会为了争夺有限的猎物大打出手。&/p&&br&&p&&strong&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只是个人的能动性被释放了出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也被释放了出来。一群狼悄然松开了嚼子,进入到世界竞争当中。&/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dcfb5d48b3aae216c83df_b.jpg& data-rawheight=&425&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dcfb5d48b3aae216c83df_r.jpg&&&/figure&&br&&br&&p&&strong&2&/strong&&/p&&p&&strong&竞争模型的可持续问题一:国际环境的变化&/strong&&/p&&p&“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最快的是1990年后的二十年,或者干脆就是2000年后的十多年。为什么这十年中国发展最快?&/p&&br&&p&&strong&首先,&/strong&&strong&这是多个机会窗口的重合的结果,为中国提供了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strong&:&/p&&br&&ul&&li&&p&&strong&世界经济繁荣的十年() &/strong&两次金融危机之间,美国大印钞票,欧盟尚在蜜月期,石油国土豪欢庆油价高涨,巴西俄罗斯资源出口国家也没被大宗商品贬值困扰,所有人貌似都很有钱。&br&&/p&&/li&&li&&p&&strong&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多年(2001-)&/strong& 进出口额的飞涨。&/p&&/li&&li&&p&&strong&美国对外战略从东亚转到中东的十年() &/strong&围堵中国是美国的国家战略,但是在9·11以后,美国被动深陷中东。&/p&&/li&&li&&p&&strong&世界制造业转移的几十年()&/strong& 上一波世界制造业转移从欧美到亚洲四小龙,这一波产业转移到了成本更低的中国。&/p&&/li&&li&&p&&strong&住房改革启动的十多年(1998-),土地招拍挂启动的十多年(2002-),&/strong&这两个改革共同启动了“土地财政”,从房屋和土地中释放了几十万亿的庞大的资产和信用。其实招拍挂不是早就有的,2002年以前政府卖地用的是不透明的“协议出让”,2002年国务院和国土部一纸条文才要求经营性土地全部采用招拍挂。&/p&&/li&&li&&p&&strong&中国人口红利最大的十年() &/strong&劳动力人口众多,使企业享受低廉人力和国家的低社保支出。&/p&&/li&&/ul&&br&&p&&strong&其次,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地方政府竞争”刚好是适应这种大环境的,并助力了中国经济腾飞。&/strong&&/p&&p&地方竞争格局也是在这十几年里形成,当然不是巧合。全国两三千个“政府公司”,就是两三千双利爪,放到水草丰美的草原上,不择手段的去争取发达世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资源,使中国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脱颖而出。你别看国内的各个城市之间厮杀得你死我活,事实上却悄悄把中国变成了全球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土地成本、行政成本低的盆地,吸引了无数资本汇集于此,而它的背面,是欧美下岗的产业工人、亚洲四小龙工厂失去的荣光。&/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0dc649bca6_b.jpg& data-rawheight=&370& data-rawwidth=&9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0dc649bca6_r.jpg&&&/figure&&p&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图,可以看到2000年后固定资产投资比GDP的显著增加,固定投资的巨量增长有地方政府竞争的功劳,来源:自绘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p&&br&&p&&strong&但是,2000年后十年帮助中国经济腾飞的机会窗口正在悄悄关上,改革红利也正消耗殆尽&/strong&。&/p&&p&在外部,世界经济繁荣盛景不再,2007金融危机后,美国自顾不暇却又忙着给其他国家挖坑,欧盟陷入泥潭,资源出口国出口乏力;美国对外战略中心转回东亚,2012年前后把眼光回到了亚太“再平衡”,提出TPP;世界产业下一波向东南亚、印度、非洲的转移悄然开启,而且,发达国家也纷纷喊出了“再工业化”的口号。&/p&&p&在内部,加入世贸组织的外贸红利逐渐耗尽;土地红利所能释放出的万亿资本和信用也逐渐耗尽;人口红利方面,统计局数字显示2012年起已经开始连续四年的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生育潮+计划生育提供的长达三十年的人口红利期,在度过最高的十年后,将急剧结束。&/p&&p&最美好的时光过去了,外部的经济形势显著恶化,从繁荣转向萧条(这里“繁荣”和“萧条”都是相对的,并不严格),而内部肌体的活力也不再如之前那般旺盛,就像一个人刚从青春期到步入社会,面临着真正的转型和考验。&/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e4df004a6c30a733808bce4e27b60e4_b.jpg& data-rawheight=&326&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e4df004a6c30a733808bce4e27b60e4_r.jpg&&&/figure&&p&1950年以来全球及主要国家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情况图。其中,黑线代表全球情况,橙色柱体为中国的情况,注意增量从2005年起显著下跌,从2015年左右开始负增长,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断裂极为显著。数据来源:摩根士丹利报告,2015&/p&&br&&p&&strong&一般规律:向地方政府分权与向中央政府集权,或者说“放养”和“圈养”,跟经济形势密切相关。&/strong&正是在外部资源蓬勃扩大的丰裕时期,狼王才会一声令下让属下们各自去觅食,这样最高效;而在年景不好猎物少的萧条时期,是必须&strong&抱团取暖、集团作战&/strong&才行的。&/p&&p&其实在任何国家都有这个趋势,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时候,各地方政府都说中央你不要管我让我自己干,在美国,就是1900年前后的几十年蓬勃发展,欧洲产业向美国转移的时期,这时期美国各个城市间同样爆发了激烈的竞争,芝加哥与纽约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摩天楼竞赛”,甚至摩天大楼建筑形式本身在这场竞争中正式登上城市舞台。而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各地都说中央你快来帮帮我扶我一把,这放在美国,就快速发展期结束、世界经济遇冷后的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p&&p&这个一般规律,总结起来就是:&/p&&p&&strong&国际形势:繁荣-&萧条&/strong&&/p&&p&&strong&国内格局:地方政府竞争-&中央宏观调控&/strong&&/p&&br&&p&&strong&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竞争”格局虽然良好地适应了上一个繁荣时期,却很可能并不适应接下来的萧条时期。&/strong&&/p&&p&这不仅是理论上的,事实上也是如此。&/p&&br&&br&&p&&strong&3&/strong&&/p&&p&&strong&竞争模型的可持续问题二:&/strong&&strong&负面效应的显现&/strong&&/p&&br&&p&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竞争到底好不好?&/p&&p&很多人认为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来自于竞争。其实,竞争格局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竞争带来的正面效应,优胜劣汰和激励创新,才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所在。其负面效应也有,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比如“公地悲剧”和“囚徒困境”。它就像一个有效的放大器,将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同时迅速复制放大。&/p&&p&&strong&竞争的好坏,在于对其正面和负面效应的评价:正面效应更多、创造了红利的方为良性竞争,否则为恶性竞争。&/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19ae04b7c7fd85ef00350_b.jpg& data-rawheight=&212& data-rawwidth=&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19ae04b7c7fd85ef00350_r.jpg&&&/figure&&p&2009,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名,那是激烈竞争的缩影 来源:南方都市报&/p&&br&&ul&&li&&p&&strong&竞争正面效应的消退&/strong&&/p&&/li&&/ul&&p&企业间竞争比拼的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创新,政府间竞争比拼的是政策和制度的创新。&strong&地方政府竞争的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激励制度创新,并且极大地加快了制度改革在国内地方政府间传递的速度。&/strong&&br&&/p&&p&沿海地区地方政府学习先进国家制度,再结合实际需求,探索出了土地招拍挂、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产业培养、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创新,这些往往在几年内就被内陆的政府学习了去。要知道,中国和欧洲几乎一般大小,等于法国英国探索的新制度,几年内乌克兰罗马尼亚就用上了,这是非常难以想象的。然而,到了现在,作为曾经制度落后的国家,能现学现用的制度和政策很多都学完了,剩下的是沿海地区从各方面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制度,内陆政府还真难说用就用。&/p&&p&&strong&地方政府竞争的另一正面效应,在于两三千个地方政府“企业”放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去积极的招商引资,&/strong&&strong&在繁荣时期获得了大量的资源。&/strong&但是在萧条时期,资本非常谨慎,加上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已渐渐变化,不再是低成本的盆地。招商引资虽然看似谁都能做,但是地方政府们慢慢发现,相对于靠人力,终究还是靠制度等软实力。&/p&&p&这时候,出击的仅有些强壮的狼(有竞争力的城市)能有肉吃,而越来越多的狼(普通城市)空手而归,投入如此巨大的行政资源可能得不偿失。而且,现在越来越多招商引资带来的GDP,不过是从河北撕到北京,或者从北京撕到天津,其实只是更改利税登记点,而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企业成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3eacec463dfd3c3e2d4f9b_b.jpg& data-rawheight=&456& data-rawwidth=&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3eacec463dfd3c3e2d4f9b_r.jpg&&&/figure&&p&要是没有创造红利,竞争不过是游戏&/p&&br&&ul&&li&&p&&strong&竞争负面效应的显现&/strong&&br&&/p&&/li&&/ul&&p&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没有新的政策制度可学习,而自己又没有主动创新的能力或权限。再加上两三千个地方政府只是仿拟的竞争,却不可能真的“你死我活”地撤换做的不好的市县政府,大多时候只是官员不好升迁罢了。&strong&其结果就是所谓的“惰政”,路径依赖地沿用之前抄来的发展方式&/strong&,甚至无法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进行有效的调整。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越发明显。&/p&&p&&strong&腐败问题,背后是竞争格局下市县政府高度经济自主权的代价。&/strong&近一两年,众多“能人”、“拆迁市长”查出腐败问题的不少。县委书记县长毕竟不是董事长或总经理,他们竞争的是GDP、形象工程和政绩,更直接点说是官位,而不是企业的利润(边缘谋生,微博网友)。在赋予他们灵活机变的自主权的同时,也带来了权力监督不足的阴影。&/p&&p&&strong&雾霾问题,背后是竞争带来的“公地悲剧”。&/strong&北京与河北,江苏与安徽,相互指摘争执再久也不会有结果。因为同级别的个体无权阻止对方,而每个个体都倾向于过度使用。这甚至无关道德批判,而是固有的制度缺陷,与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公共环境容易衰败是一个道理。&/p&&p&&strong&产业乏力问题,背后是竞争带来的“市场失灵”。&/strong&盲目的学习和跟风、缺乏区域间分工协调带来了产业的同质。而且由于招商引资是政府行为,使供给过剩得不到及时的市场反馈而越发严重。过于重视能立竿见影的外资引进,轻视内资培养,使得外资企业行政成本低廉,而走不通关系的本地中小企业行政成本高昂。&/p&&p&&strong&土地超发问题,背后是竞争带来的“市场失灵”。&/strong&在我上一篇文章&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704640#comment-&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 2016 年初上海房价一天飞涨 70 万元? - 周看看的回答&/a&中已有介绍。过去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国土部门,基本上是不怎么配合的。每一个城市都在或明或暗的多释放一些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最后可能就汇成了难以估量的系统性风险。&/p&&p&&strong&民生和公共服务问题,背后是竞争带来的顾此失彼。&/strong&洽谈项目、开展销会、跑部钱进……外国官员往往会惊异于中国地方官员的忙碌,以及如企业家一般的大量工作内容。然而,人或者机构的工作量总是有限的,难免在一些民生和公共服务问题上就放的少了。在貌似忙碌的“一事一议”、“事必躬亲”背后,更是制度建设的缺失。&/p&&br&&p&&strong&种种问题,当然并不是说是“地方政府竞争”模型直接导致的,但是过度竞争一定起到了加剧的作用。&/strong&&/p&&br&&p&这个时候,代表狼群整体利益的“狼王”必须开始发声。不然群狼们在开始变得贫瘠的草原上找不到肉吃,只会徒劳的浪费能量,甚至在同类身上撕下肉来。&/p&&p&在今年的“两会”和“十三五”中,中央政府也正是如此,发出了指示转型的声音。&/p&&br&&p&&strong&4&/strong&&/p&&p&&strong&新的调控目的和手段:区域协调、人地挂钩、差别化考核&/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9cc07bdd152c58db5a379f726a084d9_b.jpg& data-rawheight=&158&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9cc07bdd152c58db5a379f726a084d9_r.jpg&&&/figure&&br&&p&铺垫了那么多,终于说到今年所透出的一些信息了。&strong&“&/strong&&strong&十三五”规划&/strong&(年)因为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同时放出的信息过于庞杂,让我们仅摘取其中的几点要点,或许反而能够看出某个具体方向的明确指引。&/p&&br&&ul&&li&&p&&strong&区域协调&/strong&&/p&&/li&&/ul&&blockquote&&p&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第三十三章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br&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资源开发补偿等区际利益平衡机制。(第三十七章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p&&/blockquote&&br&&ul&&li&&p&&strong&“人地挂钩”&/strong&&br&&/p&&/li&&/ul&&blockquote&&p&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与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第三十二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p&&/blockquote&&br&&ul&&li&&p&&strong&差别化考核&/strong&&/p&&/li&&/ul&&blockquote&&p&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健全差别化的财政、产业、投资、人口流动、土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政策,实行分类考核的绩效评价办法。(第四十二章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p&&/blockquote&&br&&p&&strong&区域协调,将使&/strong&&strong&地方政府在竞争关系以外&/strong&&strong&出现更多的合作、协调关系&/strong&。对于雾霾治理、产业协调、资源和生态跨区补偿的任务来说已经迫在眉睫。眼下虽然还不明确是中央政府直接协调,还是成立跨区域协调的专门机构,但是,应该要有比平级政府协调更有力的方式出现。&/p&&br&&p&&strong&“人地挂钩”是要根据全国人口流动来决定各地区的土地供给。&/strong&&strong&人口流出的缩减土地供给,人口流入的增加土地供给。这是极为重要和根本的事情,做好了将彻底改变从前的土地财政模式&/strong&&strong&,逐渐消除地方政府的卖地依赖。&/strong&那些没有活力、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却获得大量土地资源指标,上海深圳这样的经济龙头却指标紧缺、供给不足,推动房价暴涨——这样的倒挂现象将不再出现。一线城市的住房问题得到缓解,鬼城与空旷工业园区也将更少出现。如此规模的国土整体协调其他国家都未必有经验(想想美俄松散的联邦制,以及它们也没有纵向的土地供给管理),还涉及到发改委、公安部、人社部、国土部等多部门的合作,是对我们国家宏观调控和治理能力的很大挑战,一旦做成了,我们的治理能力会上一个大台阶。&/p&&br&&p&&strong&差别化的政府绩效考核办法,则是对过度同质竞争格局的釜底抽薪般的一招。&/strong&各个城市的经济体量、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区域定位和职能越发不同,赋予当地政府的任务自然应当不同,有怎么能适用同样的GDP挂帅的考核标准呢?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概念自2011年提出之后,在应用方面一直不甚明确,因为不像有卫星辅助的、定量的、用来管土地供给的国土规划,以及技术性更强的、用来管市场管项目的城镇规划。现在却总算明确了&strong&主体功能区的任务:&/strong&&strong&就是(中央)政府用来管(地方)政府的&/strong&。以主体功能区为依据划定差别化政策的适用地区,也划定不同的政绩考核标准适用地区,可谓正得其所。&/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f28e01a7ec99b104e96e_b.jpg& data-rawheight=&426& data-rawwidth=&5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f28e01a7ec99b104e96e_r.jpg&&&/figure&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2&/p&&br&&p&区域协调、人地挂钩、差别化考核,这三点只是瓦解地方政府过度竞争,走向宏观调控的几个主要方面,“十三五”中还有许多相关的内容,例如“解决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的财税改革,等等。种种迹象,字里行间都指向了:&/p&&br&&p&&strong&在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刻,我们需要,也正在走向一个更加重视宏观调控和区域协调的发展格局。&/strong&&/p&&br&&br&&p&&strong&5&/strong&&/p&&p&&strong&城市展望:座次已定之后&/strong&&/p&&p&《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p&&p&有人说,“这个报告吵得沸反盈天,上海哭了,北京怒了,广州傻了,青岛笑了,大连呆了,天津火了……”&/p&&p&而实际上,这不过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城市排名的其中一个,是那个激烈竞争时期的缩影。&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1c4b972a3d846ae26a3ef_b.jpg& data-rawheight=&396& data-rawwidth=&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1c4b972a3d846ae26a3ef_r.jpg&&&/figure&&p&中国一二三线城市排名频出 有意思吗? 来源:山东商报&br&&/p&&br&&p&&strong&而现在,我们要知道,国内城市间的竞争已经准备落幕了。&/strong&&/p&&br&&p&在改革开放初始时,每个城市都不清楚自己在全国到底是个什么位置,就像众多的个体户还不知道自己未来可能会坐拥万金。“不负春光 野蛮生长”说的正那是个野蛮而美好的时代,对城市和个人都一样:大家都是从零开始,摩拳擦掌,想做就做,一切都是未知,一切充满可能。&/p&&p&而现在,一个城市再说自己不清楚自己在全国体系中的大概位置,就像一个人再说不清楚自己收入处于哪个阶层一样,未免就有些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在经济环境不再繁荣的年代,竞争的负面效应频出,不再有机会让每个城市都去均等的享有最大的经济发展自由。&/p&&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136b6b154f08a021fad021d828e1d99_b.jpg& data-rawheight=&466& data-rawwidth=&7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136b6b154f08a021fad021d828e1d9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4f417adc3cd_b.jpg& data-rawheight=&472& data-rawwidth=&7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4f417adc3cd_r.jpg&&&/figure& 中国夜景灯光地图,灯光基本能代表发展程度,可以看出地区间的差距显著拉大 来源:NASA-NOAA&/p&&br&&p&&strong&全面竞争格局,将在宏观调控下,变成分门别类、局部竞争的格局。&/strong&&/p&&br&&p&&strong&继续拿狼群来比喻,那就是有些狼会变回狗,负责看家;那些强壮的狼会吃饱喝足,去和草原上与其他的肉食动物争锋。&/strong&“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十三五” 第三十三章)已经透露了这个讯息,那就是这些地区才是真正冠以“世界级”,从前城市规划里把自己定位于各种“世界XX中心”的那上百个城市可要重新掂量掂量自己了。&br&&/p&&p&最近有篇挺火的文章名字叫“被割裂的北上广深”,“割裂”一词用的好,很好的表达了人们心中既有的观念,觉得好像北上广深原本和其他地方连成一块似的。没错,最初深圳也不过是个小渔村,然而,现在已经不复从前大家都差不多,都有机会发展经济的时代。&/p&&p&&strong&从今以后,北上广深,或者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就是要成为吸取全国精华的三个庞大的巨兽&/strong&,它们还在竞争,但是是去和美国东海岸(纽约)、五大湖(芝加哥)、西海岸(洛杉矶)城市群,英伦城市群(伦敦),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巴黎),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东京)这些世界上其他同样庞大的城市群征战。这群巨兽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精华所聚,它们在争夺全球的权力、资本、人才和创新,它们的胜负事关一国国运,乃至未来世界的走向。&/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b3ac8e2dcc733f86ea60f_b.jpg& data-rawheight=&595& data-rawwidth=&1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b3ac8e2dcc733f86ea60f_r.jpg&&&/figure&(点开大图)2012年世界夜景灯光地图,几大城市群清晰可见 来源:NASA-NOAA&/p&&br&&p&&strong&对于其他城市而言,并不是说地方政府的竞争会完全消失,但是会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strong&。并且不都是比拼经济发展,三四线城市间会互相竞争公共服务水平,产粮县和产粮县之间会竞争粮食生产。就像是对负责看家的一部分狼群成员来说,能够看护好幼崽,保障后方的安定,在狼王眼中,对整体的作用可能还大于它们费老劲出去争来的几两瘦肉。&/p&&p&而某些水源地、生态保护区、地震断裂带上的城镇,那真真是它们不发展还比发展了对整体的贡献大一些。上游建个小化工厂小水泥厂,造成的污染损失可能还大于创造的GDP,还是过剩产能。过去,它们是无奈被分税制以及地区竞争格局绑架,不得不走招商引资、土地财政、工业化的路径,否则连当地的现状都难以维持下去。而以后,可能它们只要安静呆着,就有足够的钱可拿。生态保护补偿的方式建立起来,会从全国层面去补偿他们未发展的错失,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中央政府更多补贴。&/p&&br&&p&&strong&在分门别类,局部竞争的格局下,“城市竞争力排名”,“城市战争”之类的提法失去意义。&/strong&&/p&&br&&p&虽然在上一个时期还算吃香,但现在就说不定只是地产商们的把戏或者媒体们的狂欢了。把不同职能不同定位的城市放在一起比较,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谁也不用“哭了”、“怒了”、“笑了”。因为本来就分工不同,一线城市负责挣钱养家,边远山区负责貌美如花。&/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66f738e4c94a961cb575ebc_b.jp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66f738e4c94a961cb575ebc_r.jpg&&&/figure&&br&&p&&strong&在分门别类,局部竞争的格局下,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先在全国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strong&。&/p&&p&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是第一步,然后试图去与同样位置的城市竞争和超越,要是一开始把自己的门类定错了,既不能换来有效的发展,也不会得到上级的认可。&/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0c25dca82_b.jpg& data-rawheight=&396& data-rawwidth=&5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0c25dca82_r.jpg&&&/figure&&br&&p&&strong&座次已定,抢凳子的游戏已经结束了,现在是排排坐吃果果的时间&/strong&&/p&&br&&br&&br&&p&&strong&结语&/strong&&/p&&p&本文的逻辑是:&/p&&p&① “地方政府竞争”模型,是指两三千个地方政府像企业一般比拼经济发展的经济格局。&/p&&p&② 由于国际的繁荣环境和国内的改革红利,地方政府竞争助力了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p&&p&③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变化,从繁荣时期走向收缩时期。&/p&&p&④ 竞争格局逐渐不适用,不适用性表现在竞争正面效应减少而负面效应加剧。&/p&&p&⑤ “十三五”规划提出区域协调、人地挂钩、差别化考核等新的调控目的和手段,透露出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趋势,竞争格局开始崩解。&/p&&p&⑥ 国内城市间的竞争将相对减弱,形成分工体系&/p&&p&⑦ 对城市而言必须对竞争保持清醒,找准自身定位可能更为重要&/p&&br&&p&当然,国家经济格局这样的宏观变化,也是以数以五年计的宏观时间尺度去进行。而我在此,仅仅是以“十三五”规划发布的当前,作为一个观察宏观变化的节点。&/p&&br&&p&至于后来的转变发展,让我们随着我们的国家一起期待。&/p&&br&&br&&br&&p&---------------&/p&&p&&em&图片来源:除已标注外,来源网络&/em&&/p&&p&&strong&&em&城市周看&/em&&/strong&&em&
为思维寻找盲点,为城市寻求共识&/em&&/p&&p&&em&微信订阅:cityzhoukan&/em&&/p&
“地方政府竞争”模型的崩解,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再兴 (说的是国内,但是也与国际形势有关,再看到前头有个国内基层自治的答案,也就强答一记吧) “两会”结束,“十三五”出台,众说纷纭。除了说出来的话,比如医保、社保、环保、温饱这些热点话题,我们还…
现如今共产主义运动的低迷,无非就是上一次革命失败的结果,社会的主流意识完全被资本主义社会意识主导而已。而且到目前为止来说,不说共产主义就是连社会主义也没有建成过,无论苏联还是中国都是革命政权,是一个革命根据地而非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回答中有人说所谓的苏联的共产主义模式的失败是完全错误的,毕竟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国家的。&br&&p&十月革命的炮声使1917年成为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共产主义在全世界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取得胜利:苏联成为了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共产党人在14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的相对峙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在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战争中屡次落败,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已显败势。短短半个世纪共产主义就取得了资本主义用了两百年才获得的胜利,人类最崇高的理想这时离我们是如此之近。但是,就在人类这个伟大的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一场始料未及的历史悲剧发生了:1989年秋冬,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在这些国家里无产阶级政党一个个丧失了执政党的地位,资本主义全面复辟。之后不到两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发生剧变,蒙古的社会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样,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从14个减少为4个,社会主义失去了25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4.22亿人口。&/p&&p&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后又骤然遭遇了空前的挫折。人类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失败:拥有强大实力的集权统治在外无入侵,内无内战的情况下,没有进行有效的暴力抵抗就安安静静的失去了权力。&/p&&p&在这之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甚至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理想,遭到了围攻和谩骂。右派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人声称“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这是对国际共运辉煌历史的无视,对人类历史的歪曲,是知识份子良知的泯灭,更是对人类最崇高理想的践踏。&/p&&p&苏东剧变发生之后,我们应该冷静认真的思考其中的原因,并且应该将1917年以来的这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以往的制度变革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相对比,来分辨是制度本身的失败还是客观因素的作用。&/p&&p& 本文在这里概括出了三个非制度性的根本原因,以说明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失败,而且不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失败。本文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制度变革的影响,提出了制度变革的交替性和地理边缘性,然后通过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对比,说明科技进步打破了地理边缘性造成社会主义革命遭受了旧制度发达国家的最有效的干涉;第二部分通过对共产国际解散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分析,论述了民族利益和共产主义的矛盾所导致的不团结;第三部分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例,批判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和实用主义倾向。最后一个部分论述了以上三个失败因素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如何共同作用导致失败的。&/p&&p&&b&一、制度变革的交替性和地理边缘性&/b&&/p&&p&十月革命在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爆发绝不是偶然的。那种认为“俄国的经济条件和生产力发展还没有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①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列宁在十月革命的论战中区分了“革命的客观前提是否具备与革命时机是否已经到来”,②但这还不够,恰恰相反俄国作为一个制度经济文化都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才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和前提。虽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社会主义要经由发达的资本主义,但这只是说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条件,而在革命实践中何时发动革命,何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则是另外一回事。&/p&&p&本文提出“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制度变革的交替性”或者简单说“新制度首先在旧制度不发达的地方取得胜利”。一种社会制度作为世界上通行的或主流的社会制度,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和历史人为因素)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地方制度健全完善,生产力发达经济文化先进,成为世界的中心;而有些地方制度弊端明显,生产力和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处于边缘地位。新的社会制度的统治阶级将在旧制度落后的地方战胜旧制度的统治阶级,获得政权来建设新的社会,再通过新制度的优越性发展生产力在科技和经济上追赶和超越发达地区,最后向旧制度的中心地区挑战摧毁全世界范围内的旧制度,使新制度成为通行的或主流的社会制度。这样旧制度落后的边缘就成了新制度发达的中心,这就是制度变革的交替性。&/p&&p&新制度之所以要在旧制度落后而不是发达的地区获得胜利是因为:一、与发达地区相比,由于它的旧制度存在先天缺陷,坚持旧制度很难摆脱落后地位,所以穷则思变,社会制度有其变革的内在动力,而完善的旧制度给制度变革增加了惰性;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民生活相对困苦,阶级矛盾容易激化,政权的易主往往是借助人民的力量,而吃饱穿暖的老百姓是不会为新制度去冒险的;三、发达地区作为旧制度既得利益者的统治阶级力量强大,对革命运动可以进行有效镇压,革命难度较大。&/p&&p&在现实中,制度变革的交替性也得到了证明。资本主义也是在封建制度落后的西欧首先获得胜利,然后利用先进的制度在经济和科技上超越了封建制度发达的东方,通过暴力和战争打破了这些地区的封建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本主义化的。与中国相比,西欧的封建社会明显处于封建社会的边缘,而中国则处于中心地位,有着发达的经济和完善的封建制度。中世纪的西欧在经济和生产力上一直落后于中国。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清朝初年。在制度上,中国的封建制度更是臻于致治,而“西欧盛行的是一种比较落后的和低效率的封建主义”③。中国的完善的中央集权保证了国家的统一,而西欧的封建割据则导致了诸侯间的争斗;中国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吸收了知识分子,而西欧的世袭制则造成了官僚层的无能和知识分子的叛逆;中国通过纳贡制度维持了与邻国的和睦关系,而西欧则陷于三十年战争和英法百年大战的厮杀中。而恰恰是封建主义的失败为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制造了条件,相反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反而造成了它在十九、二十世纪的落后和屈辱。当西欧因封建制度的衰落,穷则思变,进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时,中国发达封建制度带来的繁荣稳定也就变成了阻碍制度变革的惰性,成了“可咒诅的东西”④。另外中国的统治者有着运转高效的国家机器和强大的专业化军队,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式的革命看起来十分幼稚可笑,像法国大革命那种巴黎市民暴动就可以推翻一个封建王朝的事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曾有一次起义攻进紫禁城但被迅速镇压,嘉庆皇帝为此作诗曰;“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这种方式和规模的起义在中国只有先秦时期的“国人暴动”取得过成果。由此可见西方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统治能力的差距。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兴起、发展以至胜利而不是在中国就可以看作是历史的必然了。&/p&&p&在从理论和实证上论述了“制度变革的交替性”后,本文着重要提出的是:新制度在一个地区的胜利需要这个地区不但具备制度的边缘性,还要具备地理的边缘性。也就是说这个地区不但要有落后的旧制度,还要远离旧制度发达强大的地区。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制度在萌芽阶段免遭被扼杀的厄运。毕竟一个落后的国家利用新制度的优越性赶超发达国家需要时间,巨人降生时也是弱小的。而那些发达国家往往能够意识到这种新制度迟早有一天会来挑战自己或者鼓动起本国的革命威胁自己的利益,所以要加以干涉。地理距离是削弱这种干涉的最传统和最有效的因素,其次是历史机遇,如发达国家自身出现危机、内战或卷入世界大战。&/p&&p&西欧在元朝灭亡后就与强大的中国隔绝了。无论是郑和下西洋还是地理大发现,对于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来说,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不可能对西欧和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干涉。而在西欧,最先取得胜利的影响较大的英国革命进一步说明了地理边缘性不仅在全球范围而且在一定区域内仍然发挥作用。英国远离欧洲大陆,偏居一岛,处于欧洲西端边缘,所以革命中受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干涉很小。相比之下,位于欧洲大陆的法国就很不幸了,处于西班牙、奥地利等封建国家的包围中,这使法国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中最艰苦和最为残酷的革命。而美国则是地理边缘性的最大受益者,它远离亚欧大陆,远离世界大战的战场,才得以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强国。&/p&&p&所以如何削弱和抵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干涉就成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能否取得胜利的最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发展的时机,制度的优越性也无法发挥作用,超越和战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全世界共产主义更无从谈起。&/p&&p&在这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半段,即二战结束前,充分利用了地理边缘性和历史机遇两个因素。俄国处于欧洲的东端,而中国则处于欧亚大陆的东端,同时布尔什维克和其它国家的共产党都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在帝国主义的混战中得到政权的。&/p&&p&但是在二战以后,科技的飞速进步对传统的地理意义提出了挑战。在军事上,航空母舰、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以及军事侦察卫星的使用,打破了地理边缘性,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跨洲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打击更为便利和频繁。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就是证明。在经济上,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制裁、封锁或经济渗透。而美国更是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在欧洲组织“北约”与苏联为首的“华约”构成了对峙局面,又在太平洋西岸构造了对中国的包围。这样社会主义国家的地理边缘性被彻底打破了,他们不得不直接面对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干涉。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所根本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明朝的百万禁军可以像今天的美国一样,跨过大洋去镇压英国、法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那么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不是只能坐以待毙,连两大阵营的对峙都不可能形成吗?&/p&&p&地理边缘性被打破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直接面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尽管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胜利挫败了美国的军事侵略,但战争干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军备竞赛拖跨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星球大战计划使苏联在80年代经济陷入衰退,而中国和朝鲜也由于巨大的军事科技投入导致了经济困难和大饥荒。有人指责朝鲜的饥荒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缺陷造成的,这是很荒谬的。朝鲜能够与美国支持的南朝鲜对峙几十年而且研制出了可以打到美国西海岸的导弹,其制度优越性所带来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它的制度是不先进的,它根本无法维持这么久。朝鲜的饥荒是西方经济制裁和为了对抗美国军事威胁所造成的。这一切不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缺陷,而是因为它的新制度不能容于旧制度的资本主义世界。&/p&&p&地理边缘性被打破的间接后果更为严重。长期的军事对峙,使社会主义政权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中。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政权要生存下去,就只有实行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或者稍微缓和一些的集权领导,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民主不可能实现。而这种状况给了反共分子诬蔑社会主义的口实,说社会主义无自由,无民主,无人权,无法治。特别是极端情况下,如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制度的形象严重丑化。而实际上在外来军事压力强大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是难于避免的,这与社会主义制度毫无关系。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同样由于巨大的外部军事威胁。出现了雅各宾的恐怖专政甚至拿破仑独裁统治。因为在对抗强大的外敌时,专制统治要比民主政治有力得多。新制度、新政权只有在彻底战胜旧制度后才能实现民主政治。&/p&&p&所以地理边缘性的打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取得胜利的最根本障碍,它使“制度变革的交替性”作用发生了紊乱,使社会主义制度面临被扼杀或畸形发展的危险。而这一障碍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无关,是科技进步的一个后果。&/p&&p&&b&二、民族利益与共产主义的矛盾&/b&&/p&&p&早在1848年,马克思就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共产党宣言》的结束语。共产主义运动无论从它世界大同的理想还是从它面对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看,它都是具有先天的国际意义的。严格地说没有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者的团结统一,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甚至在一国内都难以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但是各国共产党又代表着本国的民族利益,无产阶级革命往往与民族解放运动是一体的。这就使共产党人不能真正的抛弃民族主义,统一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p&&p&各国共产党的真正团结统一应该从共产国际算起。因为第一国际实际上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组织,而只是一个反对资本主义的国际组织。而第二国际则只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联合组织,它所作出的决议对各国政党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需要强调的是共产主义事业需要的是真正的统一,而不是形式上的团结。第二国际的“独立自主”原则虽然动听,但不能有效地统一领导各国共产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更无力协调各国工人阶级由于民族冲突所引发的矛盾最终破产。在第二国际的组织形式问题上,那种“和稀泥”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列宁和斯大林对第二国际的组织形式作出过明确的否定评价,但是在社会主义阵营分裂后,又出现了对其的肯定评价。这实际是为迎合各社会主义国家脱离苏联的政治需要。本文明确认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胜利最终需要一个统一的世界共产党。&/p&&p&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则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原则的世界共产党,党与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存在着领导党和被领导党之分。根据《共产国际章程》规定共产国际是一个“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的各国党是它的支部,第三国际要求严格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入第三国际的党必须服从第三国际执委会的决议,对不执行决议或违反第三国际章程的党和成员,第三国际将可以绳之以纪律,直至开除出第三国际;各支部的中央领导成员的任免必须征得第三国际执委会的同意方能生效,各支部的纲领由第三国际执委会批准;执委会有权指定自己的特派代表参加支部的一切会议。总之,第三国际执委会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由于当时苏联共产党是唯一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又是一个大党,列宁、斯大林又是公认的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因此,苏联共产党在第三国际中处于实际领导地位、支配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执委会的全部工作,其他共产党则处于不平等的从属地位。⑤与对第二国际组织形式的‘平反’一样,第三国际的集中领导和苏共的领导地位在社会主义阵营分裂后,特别是中苏关系恶化后,遭到了错误的批判。共产党人在东欧8国和中国的胜利以及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无可争辩的证明了共产国际的存在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取得胜利的意义。&/p&&p&有观点认为:在帝国主义还未走到绝境时,在它还有相当大的自我调节能力时,大多东欧国家夺取革命胜利的条件尚不具备,想依靠一个高度集中领导的国际组织——共产国际,来实现世界革命和建立“国际苏维埃”是不切实际的。⑥但共产国际解散的背景却证明,共产国际不能存在的原因不是各国不具备革命胜利的条件,而恰恰相反,是1943年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转折,东欧和中国的共产党得到了壮大,有望获得政权或参与领导政权,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执政党,这与其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的地位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实际上各国共产党越强大,离革命胜利越近,离国家政权越近,其民族性的一面就越强,也就越难统一到一起。&/p&&p&民族利益是导致共产国际解散的唯一原因和各国共产党统一的唯一障碍。其它一切理由都只是粉饰或攻击之辞。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拟定的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提议书中是这样解释解散共产国际的理由的。“既然各个国家的内部情况和国际形式已经变得更其复杂。那么要由某个国际中心来解决每个个别国的工人运动的各种问题会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的。”⑦可是像苏联、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国内各地区的情况也不相同,甚至比东欧几个国家的差距还大,可仍然在统一的布尔什维克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为什么共产国际就不可以一面坚持集中领导,一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置宜呢?实际上《提议书》中的理由是在回避真正的本质的矛盾,在避免承认各国共产党因各自代表的民族利益而产生的“各自为政”情绪。同时那种通过指责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造成了一些国家革命遭到挫折来论证共产国际应该解散的论调更是荒谬的攻击。领导水平和组织形式是两回事,中共中央在1931年后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做出过错误的指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可为什么没有人因此认为中共中央应该解散呢?应该代之以更能适应地方特点的相互独立的各地区党组织呢?可见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p&&p&斯大林在就共产国际解散问题答路透社记者问时的讲话中明确的指出了共产国际解散的真正原因:“(1)它揭破了希特勒匪徒的谎言,这谎言就是所谓‘莫斯科’意欲干涉其他国家的生活,并将他们‘布尔什维克化’。(2)它揭破了劳工运动中共产主义敌人的诽谤,这种诽谤就是所谓的共产党的行动不是为了他们人民的利益,而是为奉外来的命令。(3)它便利于诸爱好自由国家中爱国者,把各国进步力量(不管其党派及宗教信仰如何),联合在一个单一的民族解放阵营中,把反法西斯主义斗争开展起来。它便利于一切国家爱国者把所有爱好自由人民联合在一个单一的国际阵营中的工作,以便对希特勒主义统治世界的威胁作斗争,从而为将来组织基于平等的各国亲善联合扫清了道路。”其实这都是在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各国共产党首先代表本国的民族利益,他们不能为了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牺牲民族利益,不能出让主权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毛泽东最为一针见血的指出:“共产国际的解散使各国共产党更加民族化”。⑧&/p&&p&共产国际的解散由于是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提议,各支部都未提出异议的,甚至处于领导地位的苏共也支持这一决定,所以没有造成什么直接的不良后果,也没有破坏各国共产党的团结。但是随着东欧8国和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相继建立,民族利益与共产主义事业以及国家主权与国际共运领导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而且国际形势越对社会主义阵营有利,这种矛盾也就表现的越尖锐,越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促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这一报告无论从自由、民主、法治价值上如何值得歌颂,但是,由于它引爆了各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的积怨,破坏了各国共产党间的团结,都是不可饶恕的。首先,这一报告在否定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的同时,客观上也否定了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地位,造成了各社会主义国家各行其是,群龙无首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它导致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混乱,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以意识形态为借口,互相攻击指责,使社会主义国家分崩离析。&/p&&p&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致命的一击就是中苏关系破裂。60年代末和整个70年代,美苏争霸的局面越来越有利于苏联,可以预见如果此时中苏关系能如50年代一样团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胜利就指日可待了。但是60年代后中苏关系越来越恶化,甚至在美苏争霸较为关键的70年代末,中国出于自身民族利益的考虑,把自己这枚砝码加在了美国一边。中美关系的改善,使美国得以集中力量对付苏联,本已向苏联倾斜的天秤,又回到了平衡状态,这样苏联永远的失去了胜利的机会,在以后的平衡中耗尽了自己的力量。&/p&&p&从理论上讲,共产主义与民族利益的矛盾,是其自身必然存在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三个因素,加剧了这一矛盾。第一,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有着贫穷落后,倍受欺凌,丧权辱国,灾难深重的历史,所以民族意识过于敏感。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自不必言,以最具反苏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匈牙利和波兰为例,前者曾长期被奥地利吞并,后者多次遭遇被瓜分亡国的命运。在这些国家里,人民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远比美国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敏感得多。无论为了什么目的,出让民族利益的行为都不可能被人民接受,甚至遭万人唾骂,即便毛泽东这样具有极高威望的伟人也不敢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韪。事实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已经使反共分子获得了指责共产党“卖国”的口实。第二,共产党人在发动人民的宣传过程中,过分地利用超阶级的道德标准来论证自己的正义性,结果使共产主义运动背上了完全不必要的道义负担,束缚了自己的手脚。须知道,政治无道德,是不择手段的。资产阶级所谓的为了自由民主的革命,实际上充斥着殖民扩张、奴隶贸易、肮脏的原始积累,以及对外镇压、对外侵略、相互勾结。无产阶级革命也是阶级推翻阶级的暴力行动,要想取得胜利就不可能按照超阶级的道德和正义行事。它必然需要暴力革命、红色恐怖、社会主义的原始积累,以及对内镇压反革命分子,对外打击反共势力。无产阶级革命是暴力血腥的而不是浪漫和粉红的。共产党的党际关系和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也一样,并不可能也不应该是那种理想化的“同志加兄弟”“完全平等”“互不干涉”的,更不可能“群而不党”。苏联对威胁自身安全和背弃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强硬态度甚至军事行动,从共产主义事业的立场上看,是完全正当的。实际上正是由于戈尔巴乔夫改变了苏联一贯的“家长作风”才导致了东欧的资本主义复辟。第三,苏联、中国两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存在。对共产主义运动来讲,这本来应该是好事,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但是另一方面在世界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上,由此出现了“一山二虎”的局面。中国即便不能挑战苏联的领导地位,但至少有实力“另起炉灶”。再加上两国绵延2000哩长的边境线和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愈发刺激了两国的对抗。&/p&&p&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无意指责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主权和民族利益的行为,因为共产主义与民族利益的取舍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坚持民族利益会破坏各国共产党的统一导致共产主义的失败,但另一方面放弃民族利益,各国共产党将失去人民的支持,同样会导致共产主义的失败。本文是在强调共产主义运动对各国共产党超越民族国家统一起来的要求和民族利益对此的阻碍作用。这一矛盾是国际共运的“瓶劲”,就像一根一头钉死在地面上的绳子一样拴住了共产主义运动,它越向前迈进,距离胜利越近,这条绳子也就绷得越紧。&/p&&p&&b&三、资产阶级价值观与实用主义倾向的存在&/b&&/p&&p&在我们认识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巨大阻力和它与民族利益的纠葛后,我们应该想想作为这一运动领导者的共产党本身是否具有某些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p&&p&首先我们从中国共产党谈起。一提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就不能不提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一提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就不得不提到“民主”“科学”这两大口号。&/p&&p&“民主”“科学”作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两面旗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位“先生”启蒙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号召中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去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确实有功于中国。但后来同样推崇过两位“先生”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分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使中国最终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二十世纪出现的其它思想一样,都是两位“先生”带来的,但又并非两位“先生”的初衷。这就使“民主”、“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了复杂的关系,它们的作用已不完全是积极的了,而且从这场革命的前途看,它们在促成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出现的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在孕育过程中就具有了先天的缺陷。&/p&&p&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是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而是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在“民主”、“科学”精神的激励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一方面认识到平等与民主的关系,相信没有阶级剥削压迫的社会主义社会将带来更大的民主,另一方面看到了资本主义已经暴露出来的弊病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本着“科学”的精神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更为科学的救国道路,于是信仰了马克思主义。&/p&&p&而这一思想转变的过程就决定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信仰方面很不彻底,中国马克思主义运动内部包括了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因素。这些因素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凯恩斯主义的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