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星巴克杯子容量也是中国制造的吗

新款隆重登场,低调奢华,高调简约! 采用骨质瓷制作,喝水更健康!☆春夏秋冬四季必备!星巴克城市收藏造型元老级设计,高品质特价回馈!您我值得收藏拥有,送礼佳品!送朋友、送孩子、送爱人最佳选择!星巴克城市杯系列 ,你值得拥有。
合作网站:。来源:. 本文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你可能会喜欢
&106阅读(2,235)
&118.00阅读(73,724)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中金财经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不知不觉中,这些国产货已经称霸全世界
说起国产,我想不管是世界人民,还是我们自己,对国产的映象都是廉价外加质量低劣。如果口袋里的大洋充沛的话,更多人还是会选择外国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说起国产,我想不管是世界人民,还是我们自己,对国产的映象都是廉价外加质量低劣。如果口袋里的大洋充沛的话,更多人还是会选择外国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据日本Rocketnews24网站近日报道,日本一位记者因为好奇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来日本抢购电饭煲,自己从中国买了个电饭煲回去做实验,想看看中国电饭煲蒸出的米饭是不是真的很难吃……
为了搞清楚中国电饭煲做的饭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好吃,这位日本记者花了8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25元),不远千里从中国买回了一个电饭煲。对比用的日本电饭煲大约9000多日元(约合人民币480元)。
另外,由于中日两国的标准电压不同,她还专门为了这次试验,花了34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700元)买了个11kg重的变压器,价格是电饭煲的4倍……也真的是很拼。
她用跟平时一样的方法,用从中国买来的电饭煲煮上了米饭。饭煮好了,然而品尝的结果是……用中国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同日本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没有什么区别啊,一样好吃……
记者表示,她5年多前在中国用同品牌电饭煲时,常做出夹生饭,但这次真的很好吃!
在中国和日本价格相似的两款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一样好吃,小编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大妈要舍近求远,纷纷花大价钱、大力气去日本抢购电饭煲……可能他们吃的不是米饭,而是“情怀”?
事实上,我国制造业突飞猛进,终于不再需要永远依靠价格来和国外产品竞争。今天,就来给大家扒一扒,现在,我国有哪些“国产”不仅仅是质量上,更是在科技含量,核心竞争力上已经达到了全球尖端,甚至称霸整个市场的地步。
一、无人机制造哪家强?中国深圳找大疆
今年在国外风头最足的中国产品非大疆无人机莫属。大疆在美国有多火,可能国内的童鞋还没感觉。
它的产品,可以说当之无愧的是世界第一,不管是科技含量,产品质量,还是销量,全部是世界第一。
图片上这个酷炫的无人机就是大疆造的。
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司,同样是来自于深圳,马上就要迎来它的十周岁生日了。在这短短的九年间,大疆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
1、已经占取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五十。
2、大疆创新的领先技术和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到航拍、遥感测绘、森林防火、电力巡线、搜索及救援、影视广告等工业及商业用途,同时亦成为全球众多航模航拍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3、美国好莱坞最爱用的无人机就是大疆,在《神盾特工局》《智能缉凶》中多次露脸,而《国土安全局》的众多航拍镜头皆出自它之手,相信以后大疆会升级整个好莱坞,以至于整个影视界的拍摄方式。
4、《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都是用的大疆。
怎么样?心动没,可以来一架哦,不过貌似挺贵的,和iPhone差不多一个价,有些型号比iPhone还贵几千。
二、不得不提的中国高铁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国家各类基本设施的投资一点也不手软,尤其是在铁路方面,每一次看到新闻,都是火车又提速了!
高铁的建设不仅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也将中国最重要的几个经济特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技术层面上,中国高铁也走在了世界最尖端的行列。
一位国外的小伙,在乘坐中国高铁的过程中,立起放置了一枚硬币,而硬币全程不倒。至此,这位外国朋友不由的感叹:中国高铁技术,世界第一。
这两年来,国家不断在海外积极投标各国的高铁承建,在优秀的技术积累和已有高铁项目的品质保证下。
土耳其高铁,墨西哥高铁,新马高铁,泰国高铁,还在竞标中的印度帖。
以及:美国加州高铁。
泪流满面啊,美国向我们购买技术的这一天终于到来。
三、比亚迪电动巴士
说起比亚迪,大家的印象里肯定是那个有点小,有点丑,甚至有点LOW的f0。但是对年轻人来说,它廉价,实惠,而且耐用。
不过,光凭这些,比亚迪是远远不足以上榜的,之所以在这里要谈到比亚迪,是因为比亚迪有一样产品不得不提。比亚迪电动巴士:K9。
以及德国、伦敦、荷兰、波兰,等等等等……
至今为止,比亚迪K9已经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其中大部分是欧美洲发达国家,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不买?
……因为买不起,太贵了。
售往美国时,售价高达80w美元,你要知道,美国一辆宝马也才七八万美金,这么昂贵的价格,还这么供不应求。
由此可见,K9的质量与技术是完全过硬的。
除了K9电动巴士,比亚迪还有“秦”“唐”以及与戴勒姆合作的新电动品牌——腾势。
有人问了,戴勒姆是谁?戴勒姆就是奔驰的东家。
而且这次可是奔驰首先找比亚迪合作的哦,看上的就是比亚迪的电动技术。
希望再过不久,不论什么品牌,国产车都能远销海外,全世界。
四:技术实力杠杠的华为
说起华为,我想在大多数人眼里,第一印象是手机。
不过事实上华为的主营业务并不是手机,而是通讯设备。华为是一家1978在深圳成立的公司,在通讯行业里,对摩托罗拉,西门子,阿尔卡特这些巨头来说,只能算是“孙子”辈。
不过到2008年,全球有一百多个国家采用了华为的通讯设备。全球排名前五十的电信运营商中,有四十五家使用的是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而剩下那五个是谁?我告诉你,是美国,原因大家都懂的。
不过除了在美受阻,华为在国内一路走来也不太平。首先是坊间流传的华为员工的军事化管理、加班文化等一直备受争议。后来华为强势进入手机市场后跟各大手机厂商掐架不断。
当然,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还是华为的技术实力。国内其他手机厂商在专利和技术常常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华为在各领域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iPhone6s用的force touch(压力感应)新技术,这在华为眼里已经是过时的技术了。
五、太阳能
其实这个变化早就在我们的身边悄然发生,只是可能正是因为是身边的事,所以反而大家没有怎么去察觉。
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太阳能事业无论是从技术水平,实际应用,还是尖端实验,都走在了整个世界的最前列。
其中不得不说的是甘肃的太阳能厂。在甘肃,连路灯都是太阳能的。甘肃的太阳能国际大酒店,顾名思义,整个酒店的电力系统使用的都是太阳能,可谓真正的绿色酒店。
吉利太阳能电动车,虽然颜值偏低,不过技术是杠杠的。
自家用太阳能住宅,基本上来一套这个,就不用交电费了。
六:传统强企——海尔
如今的海尔已经林立世界家电大品牌之列,在国际市场上与西门子、索尼、三星等等巨型企业竞争。截止目前,已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24个制造工厂,10个综合研发中心。从数据上来说,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7.8%,三次蝉联全球第一,称得上中国家电史上的神话。
七、汇顶科技的指纹识别技术
现在要谈的汇顶科技肯定很多人要问了,这是个什么公司?怎么从来没听过。
大家都知道,自从5s搭载TouchID发布以来,安卓厂商就火急火燎的也想要赶着上指纹识别技术,但是全世界只有一家指纹识别公司,就是被苹果收购的那家啊!当然,苹果是绝对不会让别人用的,给钱也不行!
于是三星HTC就只好使用第二方案,滑动指纹识别。但是,用过的人都知道这玩意有多难用,还不如不上呢。
在各大安卓手机厂商都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汇顶科技大喊一句,我能行!于是乎大家一考察,发现汇顶科技果然没有吹牛,不管是识别率还是技术含量都和苹果那玩意差不多,一拍两合,先是国内手机厂商纷纷合作,现在紧接着国外厂商也开始寻求汇顶科技的指纹解决方案,终于摆脱了指纹识别方面苹果一家独大的情况。
只要汇顶科技持续产品更新迭代,那么它的前景是可预测的。不过汇顶科技真的要感谢下苹果,正是因为苹果,世界才给了汇顶科技一个机会,才会有这么多人开始关注并使用它的产品
八、老干妈
老干妈,每天销售130万瓶,华人华侨永远不忘的口味。
据说在美国,这是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的奢侈品,每瓶售价8.99美元,换成人民币超过50元。
国货当自强,请让我们共同奋斗,给祖国,也给自己许一个美好的未来!(中金在线综合极客世界【ID:geekview】人民日报、环球时报)
你造吗,外国到处都是"中国制造",唯独这些不是!
美国商场中,大到家具家电,小到牙签螺丝,几乎很难找到不是中国制造的东西,就连奥巴马头像玩偶,美国星条旗,都有大部分是产自中国,一些人就以为美国人民生活离不开中国。其实,在美国生活久了就能发现,有几类东西,极少“中国制造”的影子,其中食品类的占了大多数。
一、美国食品不是“中国制造”
在美国,你可以从头到脚都是中国制造,但入口的东西,很少找到中国制造(华人聚集地的华人超市除)。一步入超市,就能发现,不管是生鲜食品,还是包装食品,产地基本都是美国本土。瓜果蔬菜基本都是产自美国本土,便宜的价格。
二、酸奶、果汁、乳制品也基本不可能是中国制造
三、巧克力我也没见过产自中国的
四、肉、芝士基本不可能是中国制造,右边的干果有的是美国本土,有的进口自其他的国家,但少见产自中国的。
五、保健品不是“中国制造”
美国的**、保健品管理很严格,某种**从研发到上市,有的要经历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反复试验,反复验证,才能上市。保健品也是如此。中国的**如果想要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要经过很多程序和管卡,要求非常严格。
很可能在国内已经卖了几十年的老药,想出口到美国,要经过美国食品**监督管理局的许可,就会被要求从基础的实验开始,从头研发,从头审批。
六、草药维他命也不是产自中国
七、与皮肤接触的生活用品(比如卫生纸、洗衣粉等)不是“中国制造”,女性用品卫生巾以及卫生纸的产地基本都不会是中国
八、婴儿食品大多数不是中国制造
外国对中国制造不信任根源在哪里?
全球最大的公关咨询服务公司美国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与中国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在7月和8月对9个国家的5400人进行了调查。日前公布的调查报告称,迄今为止,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投资和自有品牌没有获得消费者信任。
报告指出,2009年至2011年消费者对金砖四国企业的信任度曾有所提高。2011之后至今,消费者信任曲线就往下走,跌至35%以下,下跌最快的是中国。数据显示,只有19%的德国人信任“中国制造”。在法国和美国,这个比例分别为22%和26%。主要原因除了食品丑闻和其他丑闻外,还因为企业不透明等。
出现这种情况,也许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那么,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不信任的根源是什么?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近几年不断出现的食品信任危机,造成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不信任增加。
食品安全最大的危机是信任危机,重新铸造信任之路需要科学精神,在破解食品安全全球挑战中,中国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从危机应对走向了风险预防,而且从终端检测走向过程控制,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进步。但这远远不够。如果外国消费者不相信“中国制造”,那么,即使得到外国政府的认可,也仍然没有办法真正进入国外市场。(中金在线综合英国那些事儿、商业见地网)
那些忽悠国人多年的外国货:哈根达斯如同和路雪
1、美国大杏仁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扁桃仁出口到我国时,被误译成“美国大杏仁”,并广泛传播,这使得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扁桃仁、杏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造成了长期的误导。
美国大杏仁不是中国杏仁,在植物分类上归于桃属,中国学名是扁桃,与我国新疆所产的巴旦木属于同一果树,其核仁应该叫扁桃仁。坚果协会调查发现是当年进口商为提价故意取名“美国大杏仁”。扁桃仁比杏仁产量高,营养低,因此初进中国时比杏仁便宜,但某些进口商为了卖出杏仁价,并迎合国人崇洋媚外的喜好,改名叫美国大杏仁。
2、Chivas 芝华士
在国外,威士忌被认为是一种老头子酒,很难想象,会有大学生的毕业派对选择威士忌。事实上,当芝华士在1992年大规模进军中国时,消费人群定位和所有洋酒品牌一样:成功人士。但中国的成功人士并没给芝华士带来销售上的成功。 但现在,芝华士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威士忌品牌,而中国也成为芝华士最大的市场,销量超过美国和欧洲。在苏格兰爱丁堡著名的威士忌中心,芝华士在数百种威士忌品牌中毫不起眼,许多英国人也是到了中国才知道这个来自苏格兰威士忌品牌。但在中国,芝华士已成为威士忌的代名词了。在酒吧,你叫一杯“威士忌加冰”,服务生会想也不想地送上一杯芝华士。
芝华士的全球策略是“芝华士生活”,就像那个著名的广告:舒缓歌声中,几个貌似成功但并不年轻的男人开怀地在冰山上钓鱼。但芝华士的中国生活属于光怪陆离的夜店,属于激情四射的舞姿,属于夜晚,属于中国年轻人。
“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年轻人:思想更开放,能接受新的品牌。”负责芝华士整合营销战略的TEQUILA公关公司中国总经理大卫·亨特说,“他们看到国外的派对生活,他们很想体验这种生活方式。”2004年,苏格兰威士忌虽全球销量只增长了2%,但在中国的销量却增长了 170%。一种本应属于成功人士的酒却在未算成功的年轻人那里大获成功,这真是个讽刺。
3、Cigar 雪茄
对于烟草的属性,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将香烟、雪茄和烟斗,分别比作妓女、情人和老婆。 由于可以随便请人抽香烟,所以将香烟比喻为妓女;因为很少有人在自己的家里抽雪茄,并且也不喜欢主动将自己的雪茄与其他人分享,所以将雪茄比喻为情人;由于抽烟斗需要很多清理工具,以及一段相对来说较长的安静时间,所以比喻为老婆。
中国人对雪茄的感情大抵如此。珠三角曾出现水货大量泛滥,无非就是为国人的炫耀心态服务。3年前,雪茄专营店“古巴雪茄”(La Casa Del Habano)在广州白天鹅宾馆商场开了分店,从1万支卖到3万支。尽管势头良好,他们还是在今年5月请到古巴大师级的卷烟工匠,现场演示一支雪茄的诞生,“我们想引导消费人群走向高质量的生活享受。”经理李先生说。一支古巴雪茄的价格在100元到400元,较贵的一种Cohiba,在150元到400 元之间。偶尔消费一支不是难事,将抽雪茄养成习惯却需要财力和品位的支撑。大卫·杜夫雪茄在上海的经销商将中国的“中产阶层”界定为年收入10万~15万元。这是一个相当小康的群体,但不是雪茄的消费群体,目前中国能够整年消费雪茄的只属于富豪级别。古巴雪茄的目标消费层是30~50岁事业成功的商务人士,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这仅与美国中产阶层的收入相当。“很多人知道雪茄,但不知道怎么享受。”抽一支雪茄最少也要25分钟,不仅花钱,也要愿意花这个时间。
真正懂得享受雪茄的人中流传的是另一个段子:好的古巴雪茄都是在处女的大腿上卷出来的。雪茄的制作是极为细致的手工活,少女们以腿为桌谋生,却成为抽雪茄时最美妙的幻想。在古巴,60%~70%的男性都抽雪茄,这是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中国人眼里的奢侈品,不过是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创汇产品罢了。
4、Backpackers
背包旅行起源于于欧洲,在1960年代嬉皮士风潮的带动下,困惑的年轻人带着问题上路,希望凭借那种“在路上”的体验审视自我,找到精神的归宿,而不是沿途看看风景。所以背包客的精髓是精神追求,是身与心的体验。而背包旅行变成一种时尚,有人把它看成了炫耀的资本,更奇怪的是,在国外背包的都是穷人,参加旅行团的是有钱人,在中国恰恰相反。
把很个人的背包旅行变成时尚,可能是媒体、出版商、旅游部门以及户外器材商的共谋。而在年轻人都不再有困惑、疑问的时代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背包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消失了。
当被问道“喝点什么”的时候,很多人习惯淡淡地说一句:“我只要依云水。”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优越感。
一个依云迷一个月在餐厅、酒吧、家中、外出等饮水上的投入近千元,她认为只有这种精美的水才能与自己的服饰搭配;一个注重细节的女人每天用依云水洗脸,她认为精致的女人不仅要用CD香水,更应该把自己的每一个毛细孔都照顾到最好。依云水似乎成为了中国人的时尚指标之一,好玩的是外国人看待依云水,却只相当于我们对待农夫山泉。
6、Haagen-Dazs
一个失恋的女孩买了一盒哈根达斯,悲伤地想爱人不见了,只剩她一个人“独自享用这美丽而昂贵的食物”——安妮宝贝写出了小资们的心声。有广告人说,哈根达斯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冰淇淋,但可能是最会卖概念的冰淇淋品牌。“爱我,就带我去吃哈根达斯”,使哈根达斯因爱而贵。 在国际航班上哈根达斯是免费的,而且还不大有人吃。在中国被当成奢侈品的哈根达斯在其发源地美国是个极普通的品牌,就如同和路雪之于中国,主要在超市和自动售货机售卖,很少有专门店,很多美国人听都没听过;售价也很平民,国内卖78元的家庭装在美国只卖2.99美元。
哈根达斯在中国走高端路线,只选择在大城市的繁华地段开店。以至于有没有哈根达斯成了衡量一个城市时尚与否的标志,一些城市的市长甚至呼吁哈根达斯的进驻。因为没有星巴克、哈根达斯和宜家,广州一度被认为不时尚。2000年,哈根达斯在广州的第一家店开张,特意请了当时最红的谢霆锋来剪彩,媒体和市民们很为广州“终于”有了哈根达斯而兴奋
1998年进入上海,1999年进入北京,2005年进入广州的IKEA家居,以其DIY的设计风格及昂贵的售价,一时成为白领与小资理想的高端家居品牌。而美国人的评论是“cheap IKEA”,他们买家具就像买衣服,好看就买,买来就用,腻了就换,许多家具的命运不是被换、被卖就是被扔。在欧美,IKEA是价格最低的家居品牌,从全球来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处在中等。以广州为例,普通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四五千元,而来宜家来消费的,60%以上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家的感觉不一样。欧美人觉得家具不是耐用品,而是经常可以随兴趣和需求随时更换的快速消费品,他们重外观和功能,轻材质,一年逛好几次家具店,经常换些小家具,以保持新鲜感。而中国人经常是一次性装修一次性消费,尤其注重材质,还要求一件家具能传几代人。
8、Maybelline、Olay、LOREAL
美宝莲、玉兰油、巴黎欧莱雅
美宝莲、玉兰油绝对是国内“名价比”(知名度/价格)最高的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开始学习涂涂抹抹的女人最初都会选择美宝莲,每一个开始投身美白工程的女人都会试试玉兰油。在电视和杂志里,好莱坞宠儿章子怡无处不在地告诉你她只用“来自纽约”的美宝莲,玉兰油的招牌美女频频向你倾情展示什么是 “像牛奶一样白”;而在百货公司里,美宝莲和玉兰油专柜只设在距离Chanel、Dior专柜不到10米远的位置。它们打着针对亚洲女性的亲民旗号,以 “自选开架式”的销售方式,用适中的价格把国产品牌挤压得无处生存,同时让真正的国际高端品牌无从接近消费者。
事实是美宝莲、玉兰油、巴黎欧莱雅等在国外都只是超市货架上的普通化妆品,没有专柜,没有巨星代言,几乎上不了台面。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和成熟的欧美市场太不一样,这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情况,目前国内市场上大部分的化妆品是以外资品牌为主,有一个进口的先后顺序的问题,最大牌的不一定是进来最早的,大众却只是根据品牌进入时间的长短、广告投入的多少来判断,不了解品牌在国际美容业界的认可度。
9、Skyscraper
中国人崇尚摩天大楼,很多时候是因为面子问题。摩天大楼(skyscraper),这个听起来有点像能摸到天的大楼,国内各大城市争先恐后地推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都希望中国第一高楼矗立在自己的街道上。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感觉到,摩天大楼并不经济。来自排名世界前5位的摩天大楼的统计数字显示,从建设投资的角度来看,超过300米,摩天大楼就失去了因节约用地换来的经济价值。甚至有人统计,每座世界级的摩天大楼的建造,都预示着下一次经济衰退的到来。
10、Starbucks
在美国,星巴客遍布超市、商尝闹市区,星巴客的绿色美人鱼标志的出现频率,比麦当劳的大M还高。在市中心任何一条路上开车,几百米之内都能看到一个星巴客。有美国朋友开玩笑说:失火的时候美国消防队队员让马路这边的星巴客顾客撤退,撤退到哪里?马路对面的另一家星巴客。因为,50米之外或是马路对面肯定会有另一家星巴客。在美国的一个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有调侃似的一个标语:最后一家星巴客。在美国只卖4美元的星巴客,怎么可能要求它高档、优雅?”
星巴客在美国是很物美价廉的大众饮料,算是咖啡中的快餐,但移民到了中国,却成了时尚、优雅情调的元素之一。性质完全被改变。中国的星巴客消费者们甚至不再去关心口感、价格、分量、质量这些原本最直接的咖啡要素,而更关注在星巴客所体验的情调。如果说,星巴客在美国是卖咖啡,转到中国来,却成了销售情调和文化——最黄金的地段,最讲究情调的顾客,一派小资心仪的浪漫优雅。
11、百威啤酒
百威啤酒在美国的宣传一直是将百威作为美国男性工人创造的英雄产品,将产品与美国工人的形象及美国传统美德统一在一起。但是在中国,百威是都市泡吧族的最爱,他们大多刚刚从格子间里出来,连西装都来不及换。
12、Vitamin
把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药片装进精致的随身药盒成为了白领每天的功课。无休止的开会、加班让三餐草草了事或者干脆省略,这些神奇的小药丸便成为了营养快餐和精神支柱,获取健康好像从未如此直接和容易:维生素A可以维护视力、防止衰老;维生素D可调节钙平衡,保持骨骼健康;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美容等作用……但是吃了维生素,真的感觉精力充沛、容光焕发了吗?大概每个人心里都没有谱,不过这种茫然并不影响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维生素的执着追求。
安利旗下高端营养保健品纽崔莱的全球品牌代言人刘翔在电视机里对观众说:“你的未来呢?”是不是不吃纽崔莱就没有未来了? 在北美和欧洲,目前约有0.8亿~1.6亿人经常服用维生素及保健品。比如美国人热衷的维E,500粒一瓶价格不到10美元,算下来一天只要人民币1角6分钱,便宜得像白送。虽然国内药房里也有几十元一瓶的维生素,但人们推崇的始终是平均每瓶在 300元以上的国外品牌,有一搭没一搭地吃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证明自己没有健康时尚中落伍。
生活节奏加快、家庭人口少导致食物很难多样化,补充维生素有一定的必要性,最好的方法还是从天然的食品中进行合理搭配,而压力重重的人们往往把维生素当成了保护自己的最后一层外衣。(来源:中国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中金在线微信推荐到广播
60921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拆迁队长常成虎)
(黄子韬女朋友)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巴克自带杯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