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练印度摔跤很厉害吗的人这么厉害?我这里有一个练拳击20年的老教练都不敢轻易跟印度摔跤很厉害吗的打!

为什么如k-1、ufc等世界级格斗比赛里没有人用中国的咏春、八极这样的功夫,而用的基本全是拳击、kick boxing、泰拳、柔术?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如k-1、ufc等世界级格斗比赛里没有人用中国的咏春、八极这样的功夫,而用的基本全是拳击、kick boxing、泰拳、柔术?
赞同237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纯搬运~~侵删 。来源:文章从各方面论述了为什么中国武术难以在比赛中获胜。-----以下正文叔公被邀请参加80年代末期的散打改革会议(也不是什么很正式的),倒不是因为叔公能有象万籁生之类的名师高手的名气。叔公的名气也仅仅是在我们老家。主要原因是当时福建省有两个散打名教练都是我老家的人,正好一个在厦门,一个在福州。这都是真人了,我大概说一下,一个当时是福建省唯一的国际散打裁判,另一个是福建警察系统的散打主教练,90年代末期因为出了点事情,下来了。可能因为万籁生老先生徒子徒孙遍及福建,且万籁生拳系不属于南少林拳系。因为是同乡,又算他们的前辈高手,比较熟悉。所以他们就邀请叔公过去顾问一下。可能也是为了更全面的听听传统武术人士的看法。  叔公也就纯当旅游了,因为叔公虽然当时都80多岁的人了,但身体还非常硬朗,每天早上还会去操场慢跑两圈(中学时养的习惯)。去了大概有1个月,中间顺便在厦门骚扰了一些晚辈亲戚。回来后,我就缠着他问,因为当时散打也是刚刚兴其。和所有的中学生一样,经常课间为了讨论拳击散打厉害还是传统武术厉害,而吵的面红耳赤。所以这次逮着这么好的机会了,回家就赖叔公那,要求他讲解。这次叔公倒是很爽快,一点都没有推推托托的意思。基本上对我的提问是有问必答。对于传统武术能不能打过散打,叔公的回答是,如果带上拳套,按散打的规则打,同一层面的选手是打不过散打(福建省级的传统武术高手,打不过省级的散打高手)。主要是生力(家乡土话,绝对力量的意思)体格差比较多,速度也差一些。最重要的是传统武术的出拳发力方式,打不出拳击散打的出拳发力,和速度。  由于南少林拳系的,出拳讲究,似曲非曲,似直非直,力不能发尽。力气是含着打的,讲究用劲伤人。主要原因是传统武术较技,讲究重心稳定。所以出拳不能力不能用尽,一旦出拳力用尽,胳膊完全伸展,很容易被人用擒拿技术伤了关节,也容易被引动重心,破坏身体稳定。所以南少林拳系的出拳,都是短距离发力的拳(包括寸拳),用力是发散性的和多向性的组合力(因为自己没练过,对叔公的话理解可能有偏差),所以能打出劲道。而散打拳击的出圈是线性的,直来直去,力都是集中在一个方向,所以打的快,绝对力量大。虽然没有劲道,但是对人体的伤害,一样很大。所以习练南少林拳系的一些人,小臂肌肉有些会不成比例的大。主要就是因为短距离发力的拳,其力的方向组合需要依靠小臂来控制。叔公举了个例子,人的内脏和身躯,就象是一个装满灯泡的塑料桶,要想把人打出内伤,也就是把桶内的灯泡打破,可以用两个办法,一个就是拿根铁棍捅一下塑料桶,那么由于塑料桶局部下陷挤压周围灯泡,周围的灯泡就破了。还有一种是,把塑料桶拍一掌,或者是举起来掉地上,虽然桶表面没有任何明显的形变,但里面的灯泡就会被震碎,这种碎法又和用铁棍桶的不一样,这就是震动性内伤和挤压性内伤的形成。实际在格斗中,内伤,外伤,内外一起伤,其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往往是混合型的。但原理就是这样的。所谓的劲道,也就是内劲,其实就是因为力的多向性,导致打击的时候,不但有挤压效果,也还有震动效果。所以容易伤了内脏器官。所以人们就误认为有什么内功跑进去。而拳击散打的出拳,也同样有这两种功能,但原理又有差别。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拳击的拳就是好比大抢单纯的扎的效果,那传统武术的带内劲的拳就是大枪中连扎带抖的效果。拳击散打的拳,由于用力明确,集中,所以他门的拳没有所谓的劲道。其杀伤效果相对比较单一,也比较明确。打头,如果头骨没破,就是震动内伤,头骨破了,主要就是挤压内伤。打身体身体力量不够,就是外伤,力量够了就会骨折筋断,造成挤压内伤。而传统拳法的内劲拳,则作用往往不是这么单一。多数都是混合型号。主要就是因为力的多向性,也由于传统拳法的力的多向性,导致传统拳法在单一方向上的绝对力量不如拳击散打的拳。关于民间传统武师,上去与散打高手打,叔公说,确实只能抡王八拳了。因为传统武术中的腿法主要是攻击档部,及档部以下关节和脚面,所以按散打的规则打,传统武师的腿其实就没什么用了,倒是练传统摔跤的,更好用一些。而传统武术的出拳发力方式,如果加上一个手套,那基本上是等于没用了。本来传统武师的绝对力量就小,加上传统拳法,发力是采用劲道的组合力,单向力量也小,再给你拳套一缓冲,还不如抡王八拳了。谁上去都差不多,但是练传统摔跤的可能表现最好。我问叔公如果他20岁的时候上去打呢,叔公说也没得打,按散打的规则,即使20岁的他上去,也支撑不了1个回合(三分钟)。我问,如果半万伯公,石龙他们上去呢,叔公说,可能输的更快。因为他们耐力可能更差。叔公我好歹,中学的时候接受过点新式体育教育,年轻的时候还天天跑跑步。  叔公认为这种差距,规则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训练水平差太多了。过去的人体格比较差,营养也不好。所以抗击打能力比较差,另外训练水平也比较低,都是自个儿在那练,平时都还要忙活自己的其他事情。所以,整体上民间武师的对抗能力都比较低。所谓水涨船才能高。大家都比较低水平的时候,很多招法,技法就很有效了。但那都是对付低水平的。比如你大哥跟你打,他想用什么招就都可以用,也都可以把你打倒。但他跟水平相当的人比的时候,恐怕就不行了。按散打的规则,即使孙禄堂,杨露禅,董海川,这些人上去打,也打不过散打国手的,因为他们这些人习武的时候,整体环境跟现在没法比。叔公认为一个人,可能因为天赋和勤奋,会比同时代的人功夫都高,但绝对不会高特别多。因为没有现实基础阿。你找个陪你练的人都找不到,怎么提高啊。功夫是打出来的。是对抗性的东西,没办法完全靠自己一个人就能提高。如果周围的人都是低手,你再高的高手,也会被拖下来了。更别指望说,你一个人能鹤立鸡群,越拔越高了。这也是为什么传统的武术之乡,更容易出高手的原因,因为水涨船高阿。  但叔公并不认为传统武术就一定打不过现代这些搏击技术,关键是要练,也要国家出钱,供着让一群人去练,然后也天天打比赛,打好了有各种奖励,那20年30年后,经过2代3代人的提高,就可能可以打了。至于外国的现代搏击高手,叔公参加会议的时候看了体委提供的一些录像资料后,认为,人家水平更高,比我们当时散打的选手水平更高一些。叔公说因为散打的技法跟这些国外的搏击术大同小异,虽然我们技法更丰富全面点,但是体格差距还是比较大,生力(绝对力量)差的也比较多,在当时来说,还是打不过外国人。所谓一力降十会。传统武术中说的这个力,叔公说是两层意思,一个是打击力,一个是体格。因为这两个东西在一定范围内是成比例关系的。传统武术中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就是,如果一方具备很强的打击力,能够一击致残,致命。(这个人体格必然也很好,抗击打能力也很强)而另一方不具备这样的力量,那即使技法很好,也很难打。如果再加上对方采用防守反击的打法,那就更难了。可能叔公怕我再问,就加了一句,你小人书上看到的那些武林高手有一个算一个,如果按现在的规则上去跟这些外国人打,能坚持1个回合的,那都可以接受毛主席表扬了。绝对都是一代宗师了。因为毕竟社会都发展了100多年了。100年前的人,能按你现在的规则,跟100年后的人打1个回合,那都是算是天才中的天才了。至于脱掉手套,采用传统武术开放式的规则打,叔公的认为,传统武林名家还是打不过现代散打,和外国搏击高手。但可能会有个别场次侥幸偷袭成功获胜。用叔公的话说,大概来讲,如果每个人以打10场为标准,第一场,传统名家和现代搏击高手胜负五五开,从第2场开始,现代搏击高手开始占优势,5场以后基本上传统名家就没有赢的可能了。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体格,力量,速度,差距比较大的话,什么技法都用不上了,也弥补不了。叔公说像录像上一些外国人的体格,他即使被你引的失去重心倒地了,你也拿他没办法,顶多倒地了,被你踢一脚,但谁有握一脚能把他踢的爬不起来阿。至于像档部,太阳穴,喉咙,颈部动脉,软肋等部位,你就是有功夫的人要打没工夫的人这些部位,如果不是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都不太容易,更何况是人家训练有素,人家那体格那力量,你都不一定敢靠上去,也不一定能靠的上去,你怎么打人家,那些本来就不容易打击到的要害部位。叔公的看法就是,并不是散打就多高明,传统武术跟散打跟现代搏击术的差距主要是训练水平,规则还是其次的。如果传统武术,要想对抗现代搏击,那就要从新改变训练模式,按现在的这些搏击术的训练标准来痕量,从传统武术中筛选技法,叔公说,由于传统武术中的很多技法,都是建立在过去低水平的对抗基础上的。所以一旦对抗水平高了,很多传统武术的技法实际上就没用了。功夫本来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起来的,过去的人可能就只会摔跤,也都是因为环境的改变,一步一步的发展起各种功夫的。所以传统武术要上现代擂台,很多都要进行筛选和改革,然后不断的进行对抗训练,不断的去粗取精。重新发展出一套能够跟现代搏击术对抗的功夫。但这个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有社会的支持。叔公说,你别认为散打不是功夫,散打就是功夫,只是他的对抗环境很单一,也很规范,所以,很多不适合这种环境的技法就不用了,而传统武术面对的是开放性的环境,所以传统武术的技法都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的对抗环境。所以技法就很丰富,但技法一丰富,就会导致单一熟练性的下降。也就不够专了。在技法的深入程度上就不如散打了。就像过去人讲的,不求少林300技,但练一门精  叔公说,比如录像里的泰拳,那个腿硬的,就能让你不敢上前。看着随随便便踢一脚出来,就能把人踢趴下了,这个不是说技法多高,就是练的精了。像这种硬功训练方法我们也有啊,估计像泰国那种地方,可能本来都是我们中国传过去的。但人家因为比武环境不一样了,人家就重点发展了这一块。这一块就比我门好了。但我们中国的传统武术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技法繁多,也就是所谓的博大精深,只要肯去挖掘,肯去练,有好的环境配合,慢慢的又都会赶回来。这个我们中国就比别人有优势。你看外国人他只会拳击,你练一些破他拳击的招法,他就没办法了,他要再提高,就只能到别的国家学了。但是任何东西都一定要发展,没有发展就没用了,100年前的好东西,现在基本都只能当垃圾了。功夫也一样,要发展。要发展就要有环境,单靠民间这种田间地头的练习肯定是不行的。  不用自卑,也不能神话,要实事求是,功夫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叔公说,以前的人,出拳快的他见过,出拳重的他也见过,但出拳又快又重的确实很少见,能打出像拳击那种又那么快又那么重的拳的,他过去真没见过。以过去人的体格,根本抗不住的,有没有内劲,根本不重要了,而且现在那些专业选手,体格确实好,特别是外国的,过去的拳即使有带劲道,也不一定能打的倒他们,而他们的拳脚,要是打到过去的武林名家身上,一般传统武林名家都受不了。不管是谁。  因为过去的比武环境不一样,又由于当时的人体格普遍较差,过去一招能致敌的招数和力量要求,现在就不一定管用了。你要说孙禄堂,杨露禅,董海川,按传统比武规则,能打得过100年前的外国武师,这有可能。(但叔公说也不一定),但说他们能打过现在的散打国手,那恐怕差距太大了。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为什么练摔跤的人这么厉害?我这里有一个练拳击20年的老教练都不敢轻易跟摔跤的打!_百度知道
该问题可能描述不清,建议你
为什么练摔跤的人这么厉害?我这里有一个练拳击20年的老教练都不敢轻易跟摔跤的打!
我有更好的答案
俗话说得好 三年拳不如一年跤 其实并不是拳击不如摔跤 只是某种程度上来讲 摔跤手的训练强度相对来说更大 有其在抗击打方面 拳击打摔跤通常是打距离战 但是摔跤高手往往硬吃对手一套 强攻上去变成贴身战 这时候拳击的威力就不好发挥 属于摔跤的领域了 但是这次不能证明摔跤就一定强于拳击 说到底是人的问题
我也练拳击,感觉在非常近的距离下,根本发不了的!!超过 60cm就无法发力了,就算高级别的学员也是一个样子
你说的没错 不过不是一个体系的也不能放在一起比 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你的拳如果重到摔跤手吃不住 那不也是可以打么 或者说对手想近身但是由于拳击灵活的步伐就是进不了身 也是可以打的 总之拳击也好摔跤也好 练好了都很强 都有一定的实战能力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练过!!一旦贴身你的拳跟本就发不了力,你想重击的对方肋骨根本就力发,还有摔跤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一不留神就抱住你腰了!
你说的没错啊 客观来讲摔跤的确是有优势 但是我的意思是格斗毕竟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 充满了不确定性 拳击尽管容易处于劣势 但是不代表不能打 被吃到死 理论上拳击散打遇到摔跤都难受 主要是摔跤不仅是脚下速度快 手上速度也不慢 大多数都是迅速贴近硬吃两拳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个人其实比较挺摔跤手 但是话说回来 格斗本身就是概率问题
凡是不能说死 懂我意思吧
这就好比梅威瑟或者泰森遇到卡列林 谁能赢没人能知道
格斗不仅是比拼技巧 双方体重不同 结果更不一样 又来是力大欺力小 如果力量差太多 技巧都是扯淡了
采纳率:59%
来自团队:
废话隔行如隔山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nginx/1.2.0如果本站无法访问,请尝试登陆:
《杨俊敏的太极拳,太极摔跤,太极散手,白鹤拳教学》(Yang Jwing-Ming teach Taijiquan[更新 白鹤拳])[DVDRip]
浏览:200次
名称:《杨俊敏的太极拳,太极摔跤,太极散手,白鹤拳教学》(Yang Jwing-Ming teach Taijiquan[更新 白鹤拳])[DVDRip] 分类: -
地区: 语言: 发行年代:2010年 发布时间:日 更新时间:日
下载资源下载列表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英文名:&Yang Jwing-Ming teach Taijiquan[更新 白鹤拳]
中文名:&杨俊敏的太极拳,太极摔跤,太极散手,白鹤拳教学
资源格式:&DVDRip
发行日期:&2003年
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文字语言:& 繁体中文, 英文
杨俊敏(Yang Jwing-Ming),生于日,中国台湾省新竹县,在十五岁时开始在曾金灶门下学习白鹤拳,学习了十三年(),精通了白鹤拳。曾金灶(),曾师傅从小就跟随祖父学习太祖拳,曾师傅在十五岁大时跟随金邵峰先生学习白鹤拳,学习了二十三年,直到金师傅去世。同时还精熟了刀,枪,棍,双节棍等武器,也学习了白鹤气功,擒拿,推拿,点穴按摩和草药治疗。
十六岁时开始和高涛先生学习太极拳,之后又和许多太极名家学习,如李茂清先生(他的老师是韩庆堂先生),和台北的陈威伸先生(他的老师是张祥三先生),杨俊敏从两位老师处学习了太极拳,太极推手,太极散手,太极剑,太极刀和太极气功。
杨俊敏在十八岁时进入了台北淡江(Tamkang)大学学习物理,也开始学习少林长拳,并和李茂青组成了淡江大学国术社(),他成为了李大师的助手,1971年他在台湾大学修完了物理硕士学位课程,开始在台湾空军服役(),服役期间在台湾空军幼校教授物理(1971 - 1972),同时也教授武术,于1972年退役,他返回淡江大学教授物理并继续和李老师学习武术,从李老师,杨先生学习了北派武术。
1974年来到美国学习机械工程学,在普度大学学习(Purdue University)。在一些学生们的请求下,杨先生开始教武术,于是在1975年春天成立了普渡大学中国武术俱乐部,同时也教授太极拳,最后,在1978年荣获普渡大学机械工程学博士学位。
1982年在波士顿成立了杨氏武术协会。意图维护传承中国传统武术和气功,杨博士开始严格训练学生少林长拳和白鹤拳,还有杨式太极拳,目前,杨氏武术协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在阿根廷,比利时,加拿大,智利,法国,荷兰,匈牙利,伊朗,冰岛,意大利,波兰,葡萄牙,西班牙,南非,英国,和美国共成立了56所学校。在八十年代,杨博士写了一系列的书出版,1984年,杨博士从他的机械师生涯中退休,开始实现他早年的梦想——教学和研究中国艺术并把它们通过书,录像带,和DVD等介绍给西方。
之后许多年里,杨博士不断旅行在各国杨氏武术协会之间,教授和传播中国武术,并出版了30本书,71套录像带,和25套dvd。为中国武术与西方搭建了桥梁。
在2004年,杨先生开始创建杨氏武术协会退休中心,在Humboldt乡下一个偏僻的地方,在这里,从2008年开始,他将一直花费十年的时间开始训练一批经过挑选的学生(意思应该是收正式弟子)。占地240英亩,当前由训练处和住宿处两个建筑组成,这是个非营利组织,完全由免税的捐助组成,您可以选择捐助,或作为志愿者来参与帮忙。
杨博士的目标是把他的完整的全部的中国武术知识和哲学,历史和文化传授给下一代(还有汉语,做中国饭,中医,骑马,音乐等等),通过十年的综合课程。
还有这句话我理解不了,不会翻译(Guest instructors will also be invited for lessons in media production, business, and accounting. )
担任职务:
President of Yangs Martial Arts Association, YMAA International. Board of Directors of YMAA Publication Center Vice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Wushu-San Shou Dao Association Co-Leader of the 1994 North American Martial Arts Demo Team Honorary Member of the American Shiatsu Association Honorary Advisor of the Martial Arts of China Historical Society Honorable Appointee to the Eastern U.S. Kung-Fu Federation
所获荣誉:
Prix Bushido, French Book Award, 1st Place, 1997 Inside Kung Fu Magazine - Man of the Year 1990 Black Belt Magazine - Kung Fu Artist of the Year 2003 Inside Kung Fu Magazine - Man of the Year 2007 Martial Arts Publisher of the Year 2008 by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on Qigong and TCM, Dr. Effie Chow and the American Qigong Association
杨氏太极协会主页:
世界各国杨氏武术协会分布图:
以下是一个美国搏击网站的一篇杨敏俊的访谈和美国网友评论(可以从侧面了解杨先生的高尚品格):
Yang Jwing-Ming: “Tai Chi was the only doctor I could afford” Tags: interview, Tai Chi, Yang Jwing-Ming 6 Comments
Dr. Yang Jwing-Ming From his recent interview with Lama Somananda Tantrapa…
“Between the ages of 9 and 12, I had almost no food. Taiwan was preparing for a war against mainland China. Most of us kids were starving.
There were nine children in my family, and at that time, feeding nine children was not easy. All our problems gave me an ulcer by the time I was 16 years old. One day, I was sitting in the corner in a cold sweat. My White Crane Kung Fu master said I had a stomach problem. “What should I do?” I asked him. I had no medicine, and no money to see a doctor.
“At that time, in the early 1960s, you could not go learn another style without your master’s approval. It was not like today—people making ‘chop suey’ by mixing all these different styles.” He said, “I’ve heard that Taiji can help you relax your internal organs.”
My master encouraged me to learn Tai Chi Chuan. That is the reason I started at the early age of 16. My motivat it was to ease the pain of my ulcer, and hopefully to heal myself.
Did it work? It surprised me. Six months later, the painful episodes had been reduced. After most of a year, they disappeared.
So that is why I started practicing Tai Chi Chuan. It is not because I liked it…I hated it, but it helped me to calm down.
杨俊敏:“太极是我唯一能负担得起的医生”
在我9到12岁之间,我几乎不能吃饭。那时台湾正在准备用战争来对抗中国大陆。大多数的像我们这样的孩子都在挨饿。
我家里有9个孩子,那时,养活9个孩子很不容易,当得知原来我是得了溃疡时我已经16岁了。
一天,我坐在角落里哭泣。教我白鹤功的师傅说我的胃有问题。“我该怎么办?”我告诉他,我没有药,也没有钱去看医生。
当时,在1960年,没有你师傅的允许,你就不能学习其他风格的功夫。不像今天这样——人们像做“杂炒”一样混合所有的不同的风格。
他说:“我听说太极能帮你缓和你的内脏。
我的师傅鼓励我学习太极拳。这就是我在16岁就开始学习太极拳的理由。我的动机不是搏斗;而是要缓和我的溃疡的疼痛,希望能治好我的病。
然后呢?令我吃惊,六个月后,疼痛减少了,一年多后,疼痛彻底消失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开始学习太极拳的原因。起因并不是因为我喜欢。。。那时我并不喜欢,但是它帮我平静了下来。
(下面是美国网友评论:)
Josh Young // Sep 8, 2009
How ironic that few people can now afford to train taiji with Yang Jwing-Ming.
多么讽刺啊,现在只有很少的人能负担起和杨敏俊学太极。
2 drew hempel // Sep 8, 2009
Similarly Mantak Chia began training because he had “low sex energy” yet ironically success is based on no male ejaculation! haha. The secret to relaxation is the vagus nerve of the female climax and the “stem cell” energy, as Mantak Chia states, is better than any food. But public sex is not cheap. haha.
3 drew hempel // Sep 8, 2009
Check out Dr. Mae-Wan Ho’s “Quantum Jazz and the Tao” articles as well — she discovered that chi is from POSITIVE charge — proton conductance — which explains why John Chang didn’t register on the meter tests of his healing energy.
4 Chris // Sep 8, 2009
Josh, LOL. In the interview, he explains why he set up the YMAA retreat center. Apparently, some of the students there train for free (but in the end someone has to pay).
Drew, Your interview is scheduled to go up tomorrow. Thanks for sharing.
5 Josh Young // Sep 9, 2009
I am well aware of the costs of attending and running his retreat. I have even spoken with him about the requirements for applicants.
His retreat is nice, but prevents anyone like him as a child from attending. The cost of attending for the better part of a year is nearly 20 thousand dollars.
6 YMAA.com // Oct 7, 2009
Im writing on behalf of Dr. Yang, Jwing-Ming. First, thanks to the host for this short article and the discussion.
我要为杨先生辩护一下,首先,感谢论坛提供了这个简短的主题和讨论。
The nonprofit Retreat Center is run by volunteers like myself, and is funded by private donations and by Dr Yang’s personal funds.
这个非营利的退休中心是依靠像我这样的许多的志愿者们运行的,还有个人捐赠的资金和杨先生的个人存款。
Dr. Yang has been very open about his finances throughout his career, and with the Retreat Center. There is a bizarre misconception that he is rich, but this is entirely incorrect. Not that its your business, or that someone should be penalized for making a living, but after teaching for 40 years, opening many schools around the world – many of which barely scrape by each year, and putting three kids through school, Dr Yang had a small savings for his retirement.
杨先生自始至终对于他的财政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包括退休中心。有一种很奇怪的误解说他很富有,但是这是完全不正确的。而且也不关你的事,在教学了40年之后,在全世界开办了很多学校——在这许多的学校仅仅只有一点微薄的利润,通过学校来抚养三个孩子,杨先生只有为他的退休生活而准备的一点小小的储蓄。
Full disclosure:
完整介绍:
Rather than retire, he put his entire life savings into the purchase of land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etreat Center. He is over 60 years old – he teaches, starting at 5am, almost every day of the year. This center is being constructed for the benefit of the next generation. Dr Yang will be working during these last years of his life – not sitting around enjoying his retirement. He will not get rich from it. He has no interest in glory from it.
比起退休来说,他把他的整个生命都投入了购买土地建造退休中心,他已经60多碎了 - 他的教学,在早晨5点开始,几乎在全年的每一天里。这个中心是为了下一代的利益而建造。杨先生在他的余生里将会继续工作——而不是休息下来享受他的退休生活。他不会从这些中得到财富。他对从中的到荣誉也没有兴趣。
The Retreat Center exists to offer a chance to train in the ancient way, for a long period, without distraction.
退休中心按照传统的方式给人们提供机会进行锻炼,在很长的时间内,全部精力灌注于此。
Most of the donors are individuals who have benefitted some way from Dr Yang’s teaching, or who are living vicariously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these young students.
大多数的捐赠者都是从杨先生的教学中感受到益处的个人,或者(我这句不会翻译了)
Of the 8 students presently training, only three are sponsored by sponsors or family. The rest are paid for by Dr. Yang. With insurance and food, it costs about $10,000 per student. New student applicants have been encouraged to find a sponsor, or afford their own insurance, but that is not always possible.
。。。。。。。(电骡管理员非说我这个有广告嫌疑,所以略去一些东西)
The students training at the Center, with one exception, are EXACTLY as Dr Yang was in his youth, with very similar backgrounds and poor finances.
在中心学习的学生们,有一个例外,就是与杨先生在他年轻时那样,有着相似的背景和贫穷的人。
People are invited to visit and join in the training, at a very reasonable fee, for SHORT periods (not a year for $20K).
Week-long seminars are also offered, again at a reasonable cost.
。。。。。。。(电骡管理员非说我这个有广告嫌疑,所以略去一些东西)
To imply that Dr Yang charges too much for training, after his decades of sacrifice, is inaccurate and unfair. People like Josh should spend less time complaining and disparaging other people’s hard work, and more time working, and training, and perhaps accomplishing things for the benefit of others.
在杨博士奉献了数十年后,如此暗示杨先生为训练收取的太多,这是不准确不公平的。像Josh这样的人一点也不了解就抱怨和贬低其他人的努力工作,更多的工作时间,和学习训练,也许是为了别人的利益来达到某种目的吧。
David Silver 大卫 西沃 YMAA 杨氏武术协会 (my own opinion, and not representative of YMAA) Leave
(我自己个人的观点,不是YMAA的官方意见)
杨敏俊的著作
Analysis of Shaolin Chin Na 2nd ed.: Instructor s Manual for all Martial Styles 少林擒拿分析 第二集:各种搏击风格的介绍 (修订版)
Ancient Chinese Weapons: A Martial Artist s Guide 古代中国武器:一本搏击艺术的指南
Arthritis Relief 3rd ed.: Chinese Qigong for Healing and Prevention 舒缓关节炎 第三集 : 用中国气功的治疗与预防 (修订版)
Back Pain Relief: Chinese Qigong for Healing and Prevention 舒缓背痛 :用中国气功的治疗与预防
Baguazha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revised edition 八卦掌 - 理论和应用 (修订版)
Baguazhang-Theory and Applications 1st edition 八卦掌 - 理论和应用 (第一版)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s of Shaolin Chin Na 少林擒拿的综合应用
Eight Simple Qigong Exercises for Health: The Eight Pieces of Brocade 让身体健康的八种简单的气功体操 : 八段锦
Essence of Shaolin White Crane: Martial Power and Qigong 少林白鹤功的要点 :搏斗和气功
Essence of Taiji Qigong: The Internal Foundation of Taijiquan 太极气功的要点 : 太极拳内在的基础
Northern Shaolin Sword: Forms, Techniques & Applications 北少林剑 :套路,技术和应用
Qigong for Health and Martial Arts- Exercises and Meditation 治疗与搏斗中的气功 - 练习和冥想
Qigong Massage: Fundamental Techniques for Health and Relaxation 气功按摩 :健康与和缓的基础技术
Qigong Meditation- Embryonic Breathing 气功 - 胎儿般的呼吸
Qigong Meditation: Small Circulation, The Root of Spiritual Enlightment 气功 :小循环,精神的根源
Qigong, the Secret of Youth- Da Mo s Muscle Tendon Changing & Marrow Brain Washing Classics 气功,年轻的秘密 - 达摩的易筋经 & 洗髓经
Tai Chi Chuan Martial Applications: Advanced Yang Style 2nd ed. 太极拳格斗应用 : 杨氏风格高段 第二版
Tai Chi Secrets of the Ancient Masters: Selected Readings with Commentary 前辈大师们的太极奥秘 :精选
Tai Chi Secrets of the Wu & Li Styles: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s, Commentary 吴 & 李氏风格的太极奥秘
Tai Chi Secrets of the Wu Style: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s, Commentary 吴式风格的太极奥秘
Tai Chi Secrets of the Yang Style: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s, Commentary 李式风格的太极奥秘
Tai Chi Theory and Martial Power: Advanced Yang Style 2nd ed. 太极理论与格斗力量 : 杨式风格高段 第二版
Taiji Chin Na: The Seizing Art of Taijiquan 太极擒拿 : 太极拳的抓取艺术
Taiji Sword Classical Yang Style: The Complete Form, Qigong, and Applications 传统杨氏风格太极剑 :完整套路,气功,和应用
Taijiquan Classical Yang Style: The Complete Form and Qigong 传统杨式风格太极拳 : 完整套路,气功
Taijiquan Theory of Dr. Yang, Jwing-Ming: The Root of Taijiquan 杨俊敏先生的太极拳理论 :太极拳的根源
The Root of Chinese Qigong: Secrets for Health, Longevity, and Enlightenment 中国气功根源 :治疗,长寿,和教化的秘密
Xingyiquan: Theory, Applications, Fighting Tactics, and Spirit 形意拳:理论,应用,战斗手段,和精神
Analysis of Shaolin Chin Na 少林擒拿分析
Baguazhang (8 Trigrams Palm Kung Fu) 八卦掌
Chin Na In Depth Courses 1 - 4 擒拿高级课程 1 - 4
Chin Na In Depth Courses 5 - 8 擒拿高级课程 5 - 8
Chin Na In Depth Courses 9 - 12 擒拿高级课程 9 - 12
Eight Simple Qigong Exercises for Health - The Eight Brocades 八种为了健康的简单的气功练习 — 八段锦
Essence of Taiji Qigong 太极气功的要点
Five Animal Sports Qigong 五种动物运动的气功
Northern Shaolin Sword 北少林剑
Qigong Massage 气功按摩
Saber Fundamental Training 刀的基础练习
Shaolin Kung Fu Fundamental Training 少林功夫基础练习
Shaolin Long Fist Kung Fu Basic Sequences 少林拳基础进级
Shaolin Saber Basic Sequences 少林剑基本套路
Shaolin Staff Basic Sequences 少林棍基本套路
Shaolin White Crane Gong Fu Basic Training 3 & 4 少林白鹤功基础练习
Shaolin White Crane Gong Fu Basic Training Courses 1 & 2 少林白鹤功基础练习
Shaolin White Crane Gong Fu Basic Training Courses 3 & 4 少林白鹤功基础练习
Shaolin White Crane Hard and Soft Qigong 少林白鹤硬和软气功
Shuai Jiao - Kung Fu Wrestling 摔跤 — 功夫摔跤
Simple Qigong Exercises for Arthritis Relief 舒缓关节炎的简单气功练习
Simple Qigong Exercises for Back Pain Relief 舒缓后背痛的简单气功练习
Sword Fundamental Training 剑的基础练习
Taiji & Shaolin Staff Fundamental Training 太极 & 少林的棍法基础训练
Taiji 37-Postures Martial Applications 太极37式格斗应用
Taiji Ball Qigong Courses 1 & 2 太极球气功课程 1 & 2
Taiji Ball Qigong Courses 3 & 4 太极球气功课程 3 & 4
Taiji Chin Na in Depth 2-DVD set 太极擒拿深度解析 2-DVD
Taiji Fighting Set - 88 Posture, 2-Person Matching Set 太极格斗 — 88式,二人练习
Taiji Pushing Hands Courses 1 & 2 太极推手课程 1 & 2
Taiji Pushing Hands Courses 3 & 4 太极推手课程 3 & 4
Taiji Saber, Classical Yang Style 太极刀,传统杨式风格
Taiji Sword, Classical Yang Style 太极剑,传统杨式风格
Taiji Wrestling - Advanced Takedown Techniques 太极摔跤 — 高级投技(摔技)技术
Taiji Yin/Yang Sticking Hands 太极阴阳粘手 (译者注:不是推手,我看过视频,很像推手,但不同的是两个人手一直粘在一起似的)
Taijiquan Classical Yang Style (long form Tai Chi Chuan) 传统杨氏风格太极拳(太极拳长的套路)
Understanding Qigong DVD 1: What is Qigong?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Qi Circulatory System 理解气功 1 :什么是气功?理解人类的气循环理论
Understanding Qigong DVD 2: Keypoints of Qigong & Qigong Breathing 理解气功 2 :气功呼吸的要点
Understanding Qigong DVD 3: Embryonic Breathing 理解气功 3 : 胎儿般的呼吸 (译者注:或初期的呼吸,我不知道怎么翻译)
Understanding Qigong DVD 4: Four Seasons Qigong 理解气功 4 : 四季气功
Understanding Qigong DVD 5: Small Circulation 理解气功 5 : 小循环
Understanding Qigong DVD 6: Martial Arts Qigong Breathing 理解气功 6 :格斗艺术中的气功呼吸
Xingyiquan (Hsing I Chuan) 形意拳
YMAA 25-Year Anniversary 2-DVD Set 杨氏太极拳协会25周年 2-DVD
VHS (录像带 : video home system 的缩写) :
Videos Advanced Practical Chin Na V1 擒拿的实用练习 V1
Advanced Practical Chin Na V2 擒拿的实用练习 V2
Arthritis Relief: The Chinese Way of Healing & Prevention 舒缓关节炎 :中国的治疗与预防方式
Back Pain Relief: Chinese Qigong for Healing & Prevention 舒缓背痛 : 中国的治疗与预防方式
Chinese Qigong Massage V1: Self Massage 中国气功按摩 :自我按摩
Chinese Qigong Massage V2: With a Parnter 中国气功按摩 :和同伴按摩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s of Shaolin Chin Na V1: Defense and Counters for Barehand Attack, Blocking & Kicking
少林擒拿的应用内涵 1 :对徒手攻击,防守和踢击的防卫和对抗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s of Shaolin Chin Na V2: Defense for Knife Attacks & Grabbing, with Additional Offensive Techniques
少林擒拿的应用内涵 2 :对匕首攻击的防卫与夺取,和追加进攻技术
Eight Simple Qigong Exercises for Health: The Eight Pieces of Brocade 八种为了健康的简单的气功练习 — 八段锦
Emei Baguazhang Volume 1: Basic Training, Qigong, & Eight Palms with Applications 八卦掌 1 :基础练习,气功,和应用
Emei Baguazhang Volume 2: Swimming Body and Its Applications 八卦掌 2 :漂浮的身体和应用
Emei Baguazhang Volume 3: Bagua Deer Hook Sword and Applications 八卦掌 3:八卦鹿勾(鹿角)剑和应用
Northern Shaolin Sword: Kun Wu Jian and Its Applications 北少林剑 :功夫剑和应用
Northern Shaolin Sword: Qi Men Jian and Its Applications 北少林剑 :气脉剑和应用
Northern Shaolin Sword: San Cai Jian and Its Applications 北少林剑 :三才剑和应用
Shaolin Kung Fu V1: Fundamental Training 少林功夫 1 :基础训练
Shaolin Kung Fu V2: Fundamental Training 少林功夫 2 :基础训练
Shaolin Long Fist Kung Fu: Gong Li Quan and Its Applications 少林长拳 :
Shaolin Long Fist Kung Fu: Lian Bu Quan and Its Applications
Shaolin Long Fist Kung Fu: Shi Zhi Tang and its Applications
Shaolin Long Fist Kung Fu: Twelve Tan Tui and their Applications
Shaolin Long Fist Kung Fu: Xiao Hu Yuan and its Applications
Shaolin Long Fist Kung Fu: Yi Lu Mai Fu & Er Lu Mai Fu with Applications
Shaolin White Crane Gong Fu 1: Basic Training 少林白鹤功 1 :基础练习
Shaolin White Crane Gong Fu 2: Basic Training 少林白鹤功 2:基础练习
Shaolin White Crane Gong Fu 3: Basic Training 少林白鹤功 3:基础练习
Taiji & Shaolin Staff V1: Fundamental Training 太极棍与少林棍 V1 基础练习
Taiji & Shaolin Staff V2: Fundamental Training 太极棍与少林棍 V2 基础练习
Taiji Ball Qigong 1: 16 Circling Patterns 太极球气功 1 :16循环模式
Taiji Ball Qigong 2: 16 Rotating Patterns 太极球气功 2 :16翻转模式
Taiji Ball Qigong 3: 16 Circling, Rotating & Wrap-Coiling Patterns 太极球气功 3:
Taiji Ball Qigong 4: Applications 太极球气功 4 :
Taiji Chin Na In-Depth 1: Cross Hands & Clockwise Yang Coiling 太极擒拿深度解析 1 :
Taiji Chin Na In-Depth 2: Rotating Neutralizing and Counterclockwise Coiling in Crossed Pushing Hands 太极擒拿深度解析 2 :
Taiji Chin Na In-Depth 3: Parallel Hands 太极擒拿深度解析 3 :
Taiji Chin Na In-Depth 4: Against the elbow’s Na in Pushing Hands 太极擒拿深度解析 :
Taiji Fighting Set: 2-Person Matching Set 太极格斗 :2人格斗
Taiji Pushing Hands V1: Yang Style Single & Double Pushing Hands 太极推手 1 :杨式风格单人与双人推手
Taiji Pushing Hands V2: International Yang Style Double Routine 太极推手 2 :杨式风格双人常规动作
Taiji Pushing Hands V3: Moving Single and Double Pushing Hands 太极推手 3 :单人移动和双人推手
Taiji Pushing Hands V4: Large Rollback Moving Pushing Hands 太极推手 4 :大幅度移动推手
Taiji Saber Classical Yang Style: Qigong, The Complete Form & Applications 传统杨式风格太极刀 :完整套路,气功,与应用
Taiji Sword, Classical Yang Style: The Complete Form, Qigong, and Applications 太极剑,传统杨式风格 :完整套路,气功,与应用
Taiji Wrestling 1: Taiji Shuai Jiao 太极摔跤 1
Taiji Wrestling 2: Taiji Shuai Jiao 太极摔跤 2
Taiji Yin & Yang Symbol Sticking Hands 1: Yang Symbol Practice 太极阴阳符号粘手 1 :阳符号粘手
Taiji Yin & Yang Symbol Sticking Hands 2: Yin Symbol Practice 太极阴阳符号粘手 2 :阴符号粘手
Taijiquan, Classical Yang Style The Complete Form and Qigong 太极拳,传统杨式风格的完整套路和气功
The Essence of Taiji Qigong: The Internal Foundation of Taijiquan 太极气功的本质 : 太极拳内在的基础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Chinese Qigong: A Lecture by Dr. Yang a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中国气功的科学基础 :杨先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的一堂课
White Crane Hard Qigong: The Essence of Shaolin White Crane 白鹤硬气功 :少林白鹤功的要点
White Crane Soft Qigong: The Essence of Shaolin White Crane 白鹤软气功 :少林白鹤功的要点
Xingyiquan: 12 Animal Form 形意拳 :十二种动物形式
Yang Style Tai Chi Chuan: and its Applications 杨式风格太极拳 :应用
以上介绍都是我自己翻译的,水平不高,还有不会翻译的句子和拳法名称,还请朋友们指正。
我个人非常喜欢杨俊敏的功夫,我练的太极拳就是照着他的版本练的,教程非常详细,感觉和大陆的比,他的太极拳很有特点。可是国内几乎没有关于他的介绍,实在是件遗憾,电骡上有朋友发过他的少林擒拿术,但是还不全,只有1-4集,那一个全套是12集的。而我有幸从rapidshare等网盘上下载到很多杨老师的教学视频,特与大家共享,但是由于我硬盘盒带宽太小,只能选择一些与大家共享。第一次先发他的“杨式太极拳”,希望大家能保持供源,当源多后,陆续发布他的太极摔跤,太极散手,太极擒拿,太极推手,少林白鹤拳,白鹤擒拿手,推拿按摩等精彩宝贵的视频和书籍文件。虽然全是英语,但大家完全可以看懂。
《杨俊敏——杨式太极拳》
视频1中是杨老师用英语讲解什么是太极和它的历史
视频2中是八种桩法(非常非常好的练习):
1.马步 2.登山步 弓箭步 3.坐盘步 4.四六步 5.伏虎步 6.玄机步 虚步 7.金鸡独立 8.坐蹲
视频3中是热身活动和基础气功和加上步法的气功(非常非常好的练习):
基础气功:也就是打太极拳时怎样呼吸,这个是太极拳最重要的关键,首先是气沉丹田,丹田是腹下三寸之所,也就是腹式呼吸,学音乐练过声乐或管乐的人都能很快学会,验证方式是抬桌子法和躺下呼吸法,可以帮助找到感觉。其次,太极拳中的呼吸规律基本为,手向上抬时是吸气(inhale),手向下时是呼气(exhale),手向里时是吸气,手向外时是呼气,如果单手从左到右大轮一圈时,前半段是吸气,后半段是呼气(当手过身体中线时,换)。双手画圈时,向里的半圆是吸气,向外的半圆是呼气。
加上步法的气功:
视频4,5,6是杨式太极拳分成三个大段落,文件4中第13式时有两个镜头剪接的不太好,大家自己要动脑子想一下它是怎么连接的。
视频7是全套演练。
视频8是用用英语(有英文字幕)对每个动作进行的深层解释和剖析。
《杨氏武术协会2010年作品目录》,杨氏武术协会的教师们出版的各种作品简介。
《擒拿汇宗》1-12全
擒拿——就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精彩的一枝,真正的民族瑰宝,防身自卫,以弱胜强。观此套教学,平日浅薄无知总是侮辱和看轻我中国传统武术的人尽可以闭嘴了。
之前在电骡上已经有网友landis发布他的《Chin Na In Depth》(1-4),但是不全,总共应为12集,我从外国网盘下到后这次与大家共享全集,前四集在landis那里下过的就不用再下了,他那个avi比我这个mkv大,但是清晰度是一样的,这套擒拿教学的正式中文译名根据与此相关的杨先生的一本书《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s of Shaolin Chin Na》 封面的汉字,应为《擒拿汇宗》,因为这十二课擒拿,其中包含了少林,太极,八卦掌,形意拳各家的擒拿(也是根据视频中的英文字幕里提到这些武术流派的手法)。
杨俊敏先生虽然出生于台湾,现居于美国,但是却是一个拥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的人。
杨先生的视频摄制清晰(尤其是对于大陆现已发行录制的各种武学光盘来说),讲解详细,杨先生很懂得教学方法,有的高手,大师可能功夫非常好,但是不一定会教,但是杨先生讲解清晰,教法优秀,语言谈吐平实(我尤其欣赏他平实的态度,反观国内很多大师,总有傲慢,自大之色),而又非常幽默,时常一句话让人忍俊不禁,极能讲清要点。实在是武术教学,武术光盘录制的典范。(对不懂英语的朋友来说,实在是巨大的遗憾)
我看过很多擒拿教学(甚至还有俄罗斯特种部队的擒拿教学),全都比不上这套教学,这套教学可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拿大家见过的教学为例,电骡中只有三套《神虎擒拿术》,还有张志俊的《陈式太极拳32摔法、32擒拿实战门子》,还有一个未被加为精华的《军警擒拿轻松学》,大家全都下载下来一比就知道了,
张志俊的《陈式太极拳32摔法、32擒拿实战门子》,据张先生讲太极擒拿中有抓经,拿脉,反骨,三大类擒拿法,因为抓经,拿脉太过阴损,怕坏人习得作恶,这里他只教演了反骨类擒拿法,而且很可能出于这种考虑,他只是在推手中演示擒拿技巧,里面的技巧显得有些复杂,实用性降低了很多,而且拍摄演练的不够清晰,也不够详细,不断的推手很有啰嗦之感。
魏坚毅先生的《神虎擒拿术》,说实话,观赏性远远大于它的实用性,还是那句话,招数和杨先生的《擒拿汇宗》比起来,太过于复杂了,还有很多弱点,比如一些招数速度上要求太高(比如有一个在反制转身背时滑动身子,那个距离太大了),力量要求太高(比如有一个要把对手扛起来),容易被反制等等。魏先生还在演练中还不断的说“看我这如此神妙的招数”“此招数神奇无比”,而杨俊敏先生在教学中在不断的怎么说呢?呵呵,是“very easy"。就是不断的在说自己所教的招数“很简单”,而事实也是如此,但是我这里不是说神虎术不好(虽然我不很喜欢魏先生骄傲,喜欢吹嘘夸耀的性格,做人应该以谦虚为本)神虎术很有观赏性,练好了也能克敌制胜,我看魏先生片头的一些神虎术招数,真的非常有气势,非常像老虎,诺有机会我也很想学学,从保护民间武学的角度来讲大家也应该多给予关注。
还有网友这么评论“这个东西骗人就骗在没有基本功的训练,真正的练武不练功. ” 但是神虎术还有配套很多的基本功训练的。谁有这方面资料或心得,请和大家共享一下。
《军警擒拿轻松学》里本就是军警学习的擒拿技巧,但是这套军警擒拿术又是谁编的呢?据说是警察学的擒拿是脱胎於韩庆堂整理的少林七十二把擒拿(左三十六右三十六),不知和大陆是不是一回事。
网上摘录——“韩庆堂(年),山东即墨人。师承家传,擅长铁砂掌、六路短打及伤科诊疗。其擒拿尤为人重,有“千手擒拿”之称。成名于上世纪30年代,拳脚功夫,刀枪棍棒,样样精通。
韩庆堂系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一期学员,1929年参加中华国术擂台大赛,获第七名。1930年以第一名成绩结业于南京中央国术馆,当时称武状元。1947年赴台湾,担任警官学校武术教官。韩庆堂在台湾是桃李满天下,并发扬光大成韩系中华武术。他在大陆也有不少徒子徒孙,据说今天的北少林太祖拳就是他传下来的。
一般武术都有擒拿,但有些武术单纯将擒拿技术「独立」出来,以拳脚摔跤为辅,专门在研究擒拿技术的。擒拿术又称「分筋错骨术」、「破骨术」,是一种破坏人体先天结构的技术。警察学的擒拿是脱胎於当出韩庆堂大师整理的少林七十二把擒拿(左三十六右三十六),是一种在攻防的过程中随机运用的招术。
由於警察们并没有接受韩门武学的拳脚锻练,加上训练时数不足、训练课程太过制式化,并没有学习变化动作。考试也是基本动作做对就及格,因此形同虚设。擒拿难以入门,由於是非常细腻的动作,比一般武术更难以娴熟,因此会的人多,真能用的少。一般武术都有擒拿,但很少真正钻研擒拿的。但如果擒拿不配合拳跤,无用武之地。「擒拿术」的定名(而不用破骨术、分筋错骨术),已将其定位为「防身术」,而非搏斗伤人用。”
我家亲朋好友很多都是警察(基本上都是刑警,但是武警可是很厉害的),和他们都交流过,我认为以上所言实在极是,基本上他们都大腹便便,胖子形象,我去看过他们公安局组织的擒拿表演赛,简直就是小朋友做早操一般,太虚了,其实就是摆几个pose给记者照相用的,看了很让人怀疑他们保护老百姓的能力,但是千万别小看他们,因为他们的主要强项在于刑侦能力,尤其是我的一个叔叔,是公安局的副局长,全国破案能手,平时和我说话最引以自豪的是和我说,他此生没欠过人命,平日破案无数,人命案也很多,但是只要是他负责经手的人命案子,没有一个没被破获的。我小时候就喜欢听他讲破案故事,经常有追击坏人的惊险经历,我还曾经亲自和他的手下到乡下去一起捉拿疑犯,全程目睹。
我问过其中一个警察“你们平时也不怎么练习擒拿,那怎么能拿住的坏蛋?”,他想了一想说:“不管多身强力壮的坏人,只要干了坏事一定心虚,尤其是知道过来的是警察,不管对方多么瘦小,也会没命的跑,不敢回身搏斗。而警察,一个是我们有纪律,干这个就不能怕死,稍有犹豫或退缩,这一辈子人生,事业就完蛋了,一个是心里有正义感,平时想想挺危险,追的时候脑子就什么都不想了,就想抓住坏人,心中就有股无名的百倍勇气,就是正义感。还有一个,就是当警察平时都横贯了,平时谁和警察打交道都毛的溜的发虚,所以养成一种横脾气,除了怕局长,队长,别人谁也不怕。(平时一句话冒火就把我们当孙子训,骂,火大了扇哪个警察两耳光子也是会有的事,所以警察办正经事也不敢不卖力)
他们教我的擒拿基本上也就是《军警擒拿轻松学》这套盘里的内容了,还是不如杨俊敏先生的《擒拿汇宗》简易,实用,迅速,大家试看《军警》里的大拇指擒拿法,再看一下《擒拿汇总 5》里面的第一节“拇指压”,优略立分。还有《军警》里对背扭手臂的退步反擒拿,如果按照《擒拿汇宗》中的背扭手臂抓法,《军警》中的反擒拿绝对无效。而且《军警》中扭臂擒拿术一般动作幅度都较大,所以我认为不如《汇宗》。还有《军警》中最大的弊病就是没告诉你,你擒拿对方时,对方另一只手或腿有动作的话你该怎么办,《军警》中通篇对敌人的“另一只手”是忽略的,而《汇宗》则做的滴水不漏,考虑到种种可能,比如一般擒拿招数总是转到敌人的一侧——敌人其他手攻击的死角,有时杨先生擒拿住他的弟子演示时,还幽默的说:“可能有人会问,这时他(弟子)为什么不踢我,我打赌他做不到”。这时离他仅半步之遥只被拿住手臂的外国弟子呲牙咧嘴,那一脚就是踢不不出来。
我这里也不是说以上三家擒拿不好,其实很有参考价值,无论对自己的攻击还是别人的攻击来说,还是武学研究来说,大家都应该研究一下。
擒拿讲究的是生死攸关,一招制敌。搞得招数复杂化必然就很不利。动作幅度小,最简单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由于杨先生这套擒拿是“汇宗”,所以有些招数很相似,还有很多不同的招数,其作用是一致的,我认为,要真正的防身制敌,对于各部位的攻击,只要深刻学习一两招就够了,因为我们要练出一种快速的本能的反应,招数太多反而会让我们迟钝。当然喜好武学奥秘的可以详参。在教学中杨先生说招式虽然简单,三分钟可以学会,但是要想发挥实效,必须的刻苦反复练习。
有很多人认为,擒拿法伤残性太重,不能轻易教人,比如形意拳大师(详情请看《逝去的武林》一书),但是我认为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问题,古代社会交通不发达,治安不好,市场动乱,帮派成群,时有土匪和打劫的,所以害怕有人为非作歹,不轻易传授,理应如此。但是现代社会人们交通,信息都很方便,知识道德水平大幅提高,所以大众学习自卫防身是一件好事,同时也避免了武学技巧的失传,现在即使有抢劫的歹徒若想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到任何道馆学习散打摔跤等技巧都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但这部分人也是少数,普通人如果为了防身而学习武术,除了提高体质外意义外,其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勇气,提高敢于与歹徒作斗争的勇气。所以我万分赞成这套教学光盘的录制,感谢,大家有条件请支持正版。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安可不慎乎。练武先练德。以下举几个反面例子,希望大家以史为镜,勿留污名。
太极拳是实战性非常强的拳种,但一般大众都把它当成太极操来练,太极拳宗师杨露蝉的儿子杨班侯,武艺高超,号称“杨无敌”,但是却性格暴躁,无论他做出多少贡献,后来的人怎么美化他,我怎么也忘不了他失手打死自己长女的事件。还有他的儿子杨兆鹏,性格如其父,自幼好斗,外号十八场(每天与人打架十八场),结果后来却落入贩毒的歧途。(资料引用于乌汝森先生的《杨班侯活步大架太极拳》一书。
武术败类,如利用出国表演之机叛逃到美国的少林寺和尚释延明(后来在美国开办了声势更加浩大),向美国人撒谎说自己受到政治迫害,其实什么政治迫害啊,穷闹的呗,不愿再受清苦,向往美国的花花世界,要讨取自己的名声和财富。一位网友说的好,虽然自由的美国文化接纳了叛逆的释延明,但崇尚知恩图报的东方文化无法理解和原谅叛逃武僧。
还有自称是武式太极拳第六代掌门传人的薛乃印,移居到新西兰,后来杀妻弃女,逃亡到美国,丢尽了中国人的脸,他功夫不弱,还发行了多种武术教学书籍和光盘,但是做贼心虚的他在逃亡的过程中被四个美籍华人轻易捉住。
总看到有人推崇散打,泰拳,空手道,而蔑视自己祖国的传统武术,要知道我国武术由于中国近几十年的种种事件,很多已经失传,未失传的由于大家缺少重视,疲忙于生活,致使人才凋落,再加上门户之见,习武的人普遍文化水平低,致使近几十年内现存的中国传统武术没得到什么发展,而现代的拳击等其他外国搏击技术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和不断的改进。我近期在一家道馆练了一个多月的跆拳道,教练是一个我好朋友的小舅子,是沈阳体育大学武术套路专业毕业出身,从小学习武术套路,因为现在练武术套路的太少了,学跆拳道的比较流行。所以该行教跆拳道了。我知道他是武术专业后很兴奋,但是和他谈起武术却特别吃力,因为我和他说起形意拳的练法什么的,他听不懂,比如我问“你们是武术专业,你都练什么拳”他说:“我们什么都练,我们是自选套路,一分三十秒做完一套,招数自选”,他根本不把各家的拳法当成一个个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武学种类,而是零碎的,把各家招数单抽出来,聚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看上去很漂亮的表演。至于功法,我问他“那你们不练站桩,运气和心法吗”他回答:“那是民间的东西,民间好像有人练吧!我们是武术专业,不练那些,我们要把动作做的漂亮。”然后又和我诉苦说,中国传统武术一点技击性都没有,如果他们武术专业的和散打专业或拳击专业的打起来,完全不行,彻底不行。他们也从来没有练过武术实战,只练配合,那一招配合那一招,哪一式破哪一式,说:“照跆拳道差远了”。我听了实在无语。
一次他在我的请求下表演了几招通背拳,我听说真正通背拳的特点是使用鞭劲,贴衣发劲,击响见物,以衣服练功,讲究手掌黏着衣服发劲,练时黏自己衣服发劲出响,用时黏敌人衣服发劲。在演练中啪啪见响,每一声响,都与技击有关。所以通背拳不许光膀子练,必须穿衣,通背拳不出响,犹如行船没有浆。 我就给他讲我在《逝去的武林》一书上看到一段近代对练通背拳的拳师的描写,练通背拳把衣服打得啪啪响,还没讲完,他马上就很兴奋,“对呀,对呀,我们练武术都得啪啪响,有好多同学把腿都拍紫了”。我很疑惑的问他,什么叫把“腿都拍紫了”,他说“我们练武术,讲究手转一圈四个响,用手转圈在身上两条胳膊,两条腿上分别拍四下,这就是表演效果,听着啪啪响,练的卖力,腿都紫了,疼得很,到正式表演的时候,我们往自己腿上用透明胶沾两条牛皮纸,穿上裤子就盖住,这样表演的时候就听得特别响”。听得我差点没笑死。大家想一下,中国传统武术堕落到了什么地步。
另外我最痛恨的就是某些中学生会点东西就四处炫耀,并持技凌人,请这种人离这儿远点,多行不义必自毙,擒拿是用来对付歹徒,保护弱小,适合女子修炼的武学!
《擒拿汇宗》全集目录(目录中文以后我有时间再翻译更新,视频从5到12集都有英文字幕)
"Chin Na" means "Seize Control"
Learn Chin Na (Qin Na) for controlling and incapacitating your opponents with 34 finger, hand, and joint-locking techniques. Each of these techniques is presented up-close and in detail, and can be found in Dr. Yang s bestselling book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s of Shaolin Chin Na.
1.White Crane Nods Its Head 白鹤点头 2.White Crane Twists Its Neck 白鹤扭颈 3.Lift the Elbow 4.White Crane Covers Its Wing 5.Hands Embrace A Guitar 6.Single and Multiple Finger Holdings 7.Butterfly Bores Through the Flowers 8.Double Finger Split
Course 2: 1.Small Wrap Hand 小缠手 2.Small Wrap Hand 2 小缠手 2 3.Forward Wrist Press 4.Press the Wrist Up 5.Turning Around Heaven and Earth 6.Turning Body Elbow Wrap 7.Forward Turning Elbow 8.Two Children Worship the Buddha
Course 3: 1.Large Rock Twists Its Wing 2.Arm Wraps Around the Neck 3.Pressing Shoulder with Single Finger and Extending the Neck for Water 4.White Crane Bores the Bush 5.Large Python Turns Its Body 6.Rotating the Sky Post 7.Low Finger Press 8.Upward Finger Turn 9.Lock and Turn the Joint
Course 4: 1.Small Wrap Finger 小缠指 2.Large Wrap hand 3.Low Inward Wrist Press 4.Forgive Me Not Going With You 5.The Child Worships the Buddha 6.Reverse Elbow Wrap 7.Upward Elbow Press 8.Lion Shakes Its Head 9.One Post to Support the Heaven
1.Thumb Press 2.Small Finger Hook 3.Small Finger Turning 4.Up Hook Finger 5.Back Wrap Hand 6.Low Outward Wrist Press 7.Feudal Lord Invites To Dinner 8.Wild Chicken Breaks Its Wing
Course 6: 1.The Hero Shows Courtesy 2.Carry a Pole on the Shoulder 3.Hands Holding a Large Beam 4.Forward Upward Turning 5.Old Man Carries Fish on His Back 6.Look to the Heavens and Shout 7.Force to Bow
Course 7: 1.Turning Finger Dividing 2.Upper Hook Dividing 3.Lower Hook Dividing 4.Reverse Wrist Press 5.Wild Chicken Spreads its Wings 6.Push the Boat to Follow the Stream 7.Small Elbow Wrap 8.Large Elbow Wrap
Course 8: 1.Prop Up Elbow 2.The Heavens Turn and the Earth Circles 3.Backward Upward Turning 4.Turn Back to Seize the Ape 5.Roast Peking Duck 6.Twist the Head to Kill a Chicken 7.The Hand Seizes the Dragon s Head
1.Control the Dragon s Head 2.Control the Dragon s Tail 3.Send the Devil to Heaven 4.Turn the Body to Seize the Monkey 5.Walk With Me 6.Upward Elbow Wrap 7.Low Elbow Press 8.Old Man Promoted to General 9.Left Right Cross Elbow 10.Old Man Bows Politely 11.Both Hands Seize the Murderer 12.Twist the Arm and Press the Neck 13.The Arm Holds the Dragon s Head
Course 10: 10 Leg-Controlling and Wrestling Techniques
Course 11: 10 Leg-Controlling and Wrestling Techniques
Course 12: 10 Chin Na versus Chin Na Techniques
《擒拿汇宗》书,英文版。另外把之前一些文件名补充完整。
我这个人很喜欢武术和搏击,碰巧又会一点三脚猫的外语,眼看中华武术的低谷觉得非常心痛,所以愿意为保护,传播,发展,宣扬我中华传统武术尽一份力,眼看好多中华武术在外国流传壮大,在国内却默默无闻,所以我花费时间精力为大家提供这样的一份介绍。
我说过,我的带宽小,而且平时只能在晚上供源,到底什么时候能出源,但我不会因为别人的讽刺与挖苦而半途而废,识货的人自然会把文件慢慢挂着,愿意帮忙的人下到后自然会供源,心急焦躁的人对这些资料就算了吧,武术不适合你。
《形意拳》英文版,此书是梁守渝先生和杨俊敏先生合著。
梁守渝(加拿大) 来源: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
梁守渝教授1942年阴历6月28日出生在中国四川省重庆市,家中几辈人都习武,他爷爷梁芷葙武功高强,几十年大鹏功很精纯。有一次,他边走路边想生意,后面吆喝着的军阀八人大轿,他没听见,一下子撞在他的后背上,他只觉得微微有点疼,但八人大轿却被弹了出去,几个人跌倒在地,爬起来抓人时,梁芷葙逃之妖妖了。79岁时,他还能轻而易举地把双脚盘在头上。
梁守渝六岁时,爷爷就开始教他练峨嵋派武功了。练武之前基础功夫是“轻浊气,大鹏功”。共分十二段,从丹田气开始,一直练到头顶百会穴。这套功夫整整练了十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他的力量总是比同龄人大得多,所有的功力都受益于这套功夫。
小时候他总不愿练功,爷爷梁芷葙总是强迫他练,每天清晨五点钟就把他拉起来练习,他们住的院子叫永庆里,几栋房子共有几十户人家,每天清晨,在院子里练大鹏功的铁布衫功时,全身会被爷爷打得发红、发紫、击打声音吵醒了邻居们,常有人抗议吵醒了他们的晨梦。爷爷对别人的意见完全不理睬,别人也无法,后来大家习惯了,只要一听见破晓时的击打声,都知道那是梁老太爷在打他的乖孙子了,多年的磨练,使他从小就有很大的气力,全身也练就了不怕打的功夫。
爷爷除自己教他外,还常常带梁守渝去拜访他的武林朋友们,什么武当山道士,黄角楼住的和尚等,他们都去拜访过。爷爷要他的朋友们一人教他两手。有时候带他到公园去对他说:“你看那些打拳的,都是有外家功夫的,没有几个有内功底子”。有时故意要他练几招出出风头。
在指导过他练功的梁芷葙的朋友中,记得很清楚的有练大鹏功的李和尚,有练"三元门"功夫并舞大刀的张腾蛟先生等,他们都是内功底子深厚,外家功夫高强之人,在童年的习武中,给予了梁守渝十分有益的帮助。
“梁守渝会打拳”,他小学、中学的同学们都知道。读小学1-2年级时,学校开庆祝会,要他表演打拳。他翻身一个马步架打,打在一个老师的肚子上,疼得老师叫了起来。梁守渝和同学们开玩笑地说:“这个老师不经打,一拳就叫了起来”!于是,同学们每天都要打梁守渝的肚子和胸腹……。很多年后,老同学见面还说起此事。
小时候他经常带妹妹上街玩耍,只要有人欺负她,他一定要去和别人打架,多数都是赢,有时也会输,输了后就逼爷爷多教几招,时间长了,经验丰富了,虽然练武,有时也打打架,但其实他是个很乖的孩子,老师们都很喜欢他。他总是规规矩矩的,也从来不骂脏话,只有当别人惹急了他,才会打上一架。他十二、三岁时,在学校摔跤就能常常摔倒十七、八岁的大孩子了。
直到上大学后,爷爷才终止了对梁守渝的训练,此时已是自然灾害时期,爷爷饭量大,常常饿得难受,每天只有靠打坐,节省一些粮食,最后是在打坐的时候“坐化”仙逝的。
长大后,梁守渝参加各级武术比赛,甚至在成都读大学时,以后做裁判员时,还结识了不少老前辈和同辈的武林朋友们,又通过寻师访友结识了一些江湖中的同道朋友。他努力向这些朋友们学习各门各派的东西,这些同辈好友,现在很多也都是教授、名教练、武馆馆长和武术界的知名人士了。
梁守渝学过的门派有:峨嵋派的气功、散打和多种套路。如峨嵋蛇拳、天罡、黑虎、七星等等;少林派的一些套路、练功方法;杨、陈、吴、孙等太极拳、器械、推手、散手等;八卦掌、形意拳、六合八法拳及三盘十二套路及运用;无极拳派三个套路;查拳门、洪拳门、燕青拳门的套路。螳螂、通臂、戳脚、翻子、鹰爪等传统套路及练功。摔跤和多种器械、长兵、短兵和暗器的使用等等。
蜀山派以峨嵋派为主,还包括青城派、巫山派、西藏迷踪等。特点是吸收了中国南派和北派、内家和外家各派的精髓,还包括了佛家道家的气功修炼。
为了跟上形势,他也不断地学习国际比赛的各种新套路。如长拳、南拳、刀、剑、枪、棍和规定太极拳等,他的同辈朋友们大都不愿学习这些新套路。梁守渝的宗旨是:“活到老,学到老,练到老”。从博中求精、只有多学些,多懂些,才不会固步自封。不能总认为自己的门派是天下第一。其实各家各派练化了,练到最高境界也是一致的了。
他学过很多门派,都用来参加比赛,并不是随便练一练玩的,他的剑术(白猿剑)、刀术、六合八法拳、黑虎拳、蛇拳、太极拳都至少在省一级的正式比赛中获得过冠军。 他学过不同派别的上百套拳术和武功,各家各派的风格都不同,他尽量学像各派不同的风格,几十年的钻研,他可以随心所欲地练出不同风格的拳术,每一派拳术都可以和本派专家们相比美,甚至比他们还好,这是许多同行对他的评价。从这众多的拳术中他悟出了真谛,形成了自己的“无极逍遥拳派”。除了教授学生们不同种类的传统拳术外,他可以随
心地编出不同的千百套拳术来,随便编的拳术教给学生,他们都可在北美洲的大赛中获得冠军,得到很高的评价。事实上,近十年来,美国全国大赛有多数冠军,包括套路、散打、太极推手冠军都是他训练过的、加拿大十年来的国家武术队成员80%都是他的学生。
1964年他被保送进入中国西南民族学院生物地理系,大学四年,他是学院武术队队长,也是成都市武术代表队队员,又是学校的举重冠军。在民族形式的摔跤比赛中,他是当 时第一个汉族战败所有少数民族的选手、在他所战胜的对手中,有曾用一根棍子打死和活捉过十五只豹子的全国民兵英雄,有各族自治洲的多次冠军获得者,当梁守渝战败他们后,同学们把梁守渝举起来,他的老师们没有相信如此斯文秀气的梁守渝会去摔跤,而且战胜强悍的对手,真是不可思议!
成都体育学院是他几乎每天都要去的地方。体院离学校很近,四年多时间,每天下午他都去接受训练。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得到过很多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如郑怀贤教授(全国武协主席)、王树田教授(全国武协委员)等。
在高阳工作
大学毕业时,虽然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但由于父亲是商人,伯父在美国,出身不好,又有海外关系,他被分配到四川万县地区云阳县偏远的高阳区。首先是参加“四清运动”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总是利用休息时间去帮各家各户农民们推大磨,两个人推的磨他只一个人推,其目的是抓住一切机会锻炼他的臂力,腰力。又利用出差到县城的机会,翻山越岭走90里山路,小跑如飞地行走,以锻炼腿力。农民们都很喜欢他,县委书记还表扬他说:“大学生接受再教育,向贫下中农学习,最能放下架子,表现最好的是梁守渝……。”
参加“四清运动”的那个公社,武风很盛,习武的人很多。农民们经常比力气,用肚子顶棍子,练习散打等。凡是听见有强手,他都要去试一试,结果他没遇到对手。所以有时开完会,工作组长总要开玩笑地说:“今天谁来和梁手渝试一试?”他教了很多农民子弟习武,名噪一时,远近的人都到这个山区来拜访他,当地的几个练功夫的土霸王都败在他手下。后来其它县的,甚至湖北省的武林好汉们也来切磋技艺,整个绿林道上到处都是他的朋友。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他工作的那个农村中学,出身不好的老师们被批的批,被斗的斗。虽说他群众关系好,但最终还是逃不掉,一天,满校的大字报针对他而来,“把资产阶级孝子贤孙梁守渝揪出来市众”、“把宣扬封资修教打架的梁守渝揪出来”等等。那时,小规模的武斗也开始了。跟他练武术的学生保护他逃走,在逃走的路上,他不得不动手打倒七、八个来围追他的人,并幸运地躲过了机关枪的堵拦,才得已安全逃离云阳县城。
逃离云阳后,他就没再回到学校。利用文革的机会四处寻师访友,提高武艺,在四处避难中结识了很多武林朋友,也在各地教了不少学生。直到复课闹革命时,他又回到学校。
回到高阳中学“复课闹革命”不几天,他被调出去宣传“1225”,参加了由解放军和各机关、学校抽调的人员所组成的宣传队,到农村各生产队去宣传中央指示。宣传队中有不少解放军喜欢习武,与梁守渝较量后都要拜他为师。原来常常在整风学习时,通知学习组让他去教他们练功夫,使他得以常常逃避那一天十几个钟头的整风学习。有些农民看见了他与士兵们的较量,于是那一带地区的农民到处传说,“梁老师功夫了得,还可以避枪,梁老师只两个指头向上一提,别人就飞出去了”……
知识青年下乡了。知青们不满一辈子当农民的命运,寻衅闹事的不少,一天有十几个知青听到梁守渝的名字后,到中学来找他比武,比后,他们佩服得很,很多人当了他的学生,不少人成了他的朋友。“复课闹革命”正常后,他训练的武术队员有学校的学生,农民、知青等。梁守渝教他们练散手、练摔跤,在河滩练摔跤时,有时不停地一次就摔上一百多跤。从其它县、市省来拜访的"绿林好汉们"就更多了,大多是来交流,也有一些是来挑战的,开始由他应付,后来学生们也应付有余了。
做武术教练
宣传部调他到县体委做专职武术教练,也是当时整个地区的第一个专职武术教练。很多江湖人物不服,有的武林人士说,“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开场子”。因此除了训练学生外,还要拿出很多时间应付四方来访者。当地的土霸王们在训练或公开表演时总要来捣乱。后来他挨家拜访这些当地的豪杰们。梁守渝是在体委工作的干部,对老一辈的师父们,不管他们是哪一派,功夫如何,他总是很尊敬他们,请他们为座上客。老师傅们见他很谦虚,又很尊敬他们,故都很支持他。同辈的和年轻一辈的,梁守渝就和他们交朋友。他是整个地区的武术教练,很多个县、市的同道,都去拜访。在江湖上,他交的许多好朋友,后来对他的支持很大。
当时在基层做教练,工作很多,不像体工队那样只有训练任务,还要做很多群众工作。工厂、农村、学校的武术发展都得去过问。而且,自己不仅要谦虚,也要有真本事,只几套花拳绣腿,别人是不买帐的。有一次,一个民间武师和梁守渝较量,梁守渝用身体撞了他一下,第二天老拳师住了医院。另有一次,由于自然反应,用劲太脆,把别人的手搞断了。这两次虽都是无意的,但梁守渝都很过意不去。宣传部长还批评了他,后来他就很小心,尽量不和挑战者交手。几年来他努力训练学生,使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名次,他在发展和推广群众武术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1978年他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练。197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练员,那是第一次评选全国优秀教练员,全国只有17名武术教练被评上。他又被选为四川省武协委员,先进工作者等。那几年他频频地参加全国性武术比赛,一会儿调他做全国武术比赛的裁判,一会儿又代表四川省去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表演等。他除了当教练外,自己也做为运动员参加四川省传统的武术比赛,并获得多项冠军和全能总分第一名等,那时他已经38岁,是最老的运动员之一。省里要调他去专搞武术,但地区硬是不放。
在高阳农村的时候,他结了婚,妻子叫白勇,是小学教师。婚后他们生了两个很漂亮的女儿。大女儿梁好,已是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毕业生,她参加美加西部地区综合武术大赛(包括空手道、跆拳道、中国功夫等)获得黑带全能第二名,94年在上海举办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武术比赛中,她获得三块金牌。她又受过唱歌跳舞的专门训练,1994年北美洲综合武术访华团访问中国十个城市,她除表演武术外,还表演唱歌,所到之处表演后,观众都围着要她签名。小女儿梁爽,也已是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电脑系毕业生,小时候练过跳水,练过芭蕾舞,但性趣都不大,还是愿意跟他练武术,1994年她随北美洲综合武术团访问中国,在上海的国际武术邀请赛中也获得三块金牌。她和她姐姐的峨嵋蛇拳对练,在电视上播出后,当她们到上海外滩参观时,围观的群众都叫得出她们俩姐妹的名字,一直围着她们不肯散开,她们俩姐妹都是梁教授创办的武术学院的教练,是梁教授的好帮手。1997年美国国家电视台对世界很多国家播放了梁好的六合八法拳表演。
出国过海关
梁守渝从小过继给伯父伯母,他们申请梁守渝去美国西雅图探亲,1981年梁守渝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此后就准备出国了。在出国前的近十年,由于频繁地参加省和全国的武术比赛,结识了许多朋友,朋友中有教练员、运动员、更有很多来参加的民间高手。他起早摸黑地和这些人一起交流学习。又多次去峨嵋山,青城山,五台山、武当山等名山大刹拜访高人以求进步。他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苦练太极推手,在桩功和定根法上下了很多功夫。他经常把学生(17、18岁的青年和20多岁的成年人)一只手举起一个,绕着蓝球场走,或站住让学生来推,一个、二个、三个直到一群人来推,他都不会动一步为止。在出国前的两年,几乎已没有人能推动他了。有很多有名气的人也无法推动,在国内三十多年的钻研和苦练,为他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离开云阳的时候,武林的朋友们,学生们都来送他,在沿长江口而上的几个码头上,都坐着几十到上百人等着为他送行,他很感动,真有些不想出国了。到了家乡重庆市,又有好多武林朋友来送行,他弟弟还特意给他精制了一根扁担,让他挑着东西走,他依依惜别了国内的亲人、朋友、学生们,带着父亲给他的十块美金和一柄剑,用弟弟送的扁担挑着行李,开始了他新的人生搏击。
罗湖桥外香港海关是梁守渝撞入陌生世界的第一站,没想到在这第一站就遇到了麻烦。香港官员见他一副土样子后,用一把特大的剪刀蛮横地把他的行李,剪开一条大口子,发现了里面的一柄剑,官员们没收了他的剑。还审问他为何带武器入境。当知道他是武术教练后,又问他是哪一派的,懂不懂咏春、蔡李佛功夫?他答不懂,那你怎么当武术教练?他说:“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咏春和蔡李佛也只是南方的两个门派,没有谁可以把所有门派学完”。官员们觉得有理,其中一个官员开玩笑要与他试一试,他不知道为什么不害怕,一出手就把对方的帽子摘了下来,官员说:好快!对他肃然起敬,终于放他走了。
几天后,当上飞机时,那位被抢了帽子的海关官员抱着剑在机场等着他,把剑交给乘务员,请乘务员帮助给带到西雅图,并友好地对梁守渝说:“去了美国,凭您的功夫可以发展,不用回来”!
西雅图献艺
西雅图海关官员比香港官员礼貌多了,当关员们知道梁守渝是中国的武术教练时,问他认不认识李小龙,一点没刁难就让他带着剑进了美国。
到后第二天,就有几个不速之客到家里来找他,原来这几个不速之客是听海关人员介绍,来了一个中国的武术教练才找到家里来的。这些人起码都是已练了十几年功夫的,他们一起交流了功夫,不速之客佩服之余,便很快和他成了好朋友。
不久,应华盛顿大学同学会负责人之邀到华大功夫俱乐部教武术,又到美中友好协会表演,他在一个钟头之内表演了查拳、峨嵋派的天罡拳、少林八法拳、螳螂拳、通臂拳、六合八法拳、单刀、双刀、剑术、棍术、九节鞭、绳镖等二十多套武功,然后又讲解一些实用技击法等,观众为他的武功之广博,体力之好而吃惊。一位身体健壮的老人,原黄埔军校学生,国民党将军,抗战时全国汽车兵团总指挥,走到他面前,紧握他的手说:“了不起,了不起,几十年没见过这种功夫了,当年万赖声先生也不过如此……”。遂与他成为朋友。
在西雅图教学生那段时间,也不断有些功夫好手来找他较量,有一次,一位身材高大的肌肉发达的黑人,在上课时候撞进来要与他比试。可是黑人无论如何也奈何不了比他轻近80磅的梁守渝,而他却轻易地把黑人放倒了,在场的几十个人都拍手欢呼起来,黑人很佩服他,要向他学武术,当晚专门买了本四川菜谱,自己下厨弄了一顿丰盛的四川菜请梁守渝吃。
在西雅图住了十一个月,1981年底,加拿大温哥华华宫养老院请他去工作一年,教老人们太极拳、气功和其他一些保健知识。刚去没领到工资,他每天在华宫拼命饱餐一顿免费饭,然后一天都不吃东西。在西雅图存的500美金只够一个月房租。他身无分文,上下班没钱坐巴士,只有走路1-2个小时,他就利用走路的时间背英语单词,后来有了少量的工资,也只够基本生活费用,他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和在中国时一样,他和同事关系从来很好,很多人关心他,帮助他,但也和在西雅图时一样,不少来自其他地方的富裕中国人是瞧不起这些从中国大陆出来的穷光蛋的。经常用些侮辱性的语言取笑他。于是,梁守渝下定决心一定要闯出一条路,绝不能让这些人永远看不起。
在华宫除了教老人外,那里的70多个医护人员,也跟着学太极拳,其中一位先生发现梁守渝的功夫,比自己所非常崇敬的东南亚的太极高手某某、香港的武功高手某某,更高强时,他惊喜异常。第二天把梁守渝带到了温哥华风景优美的小山---女皇公圆。梁守渝从没想到,在异国他乡有那样多的人练太极拳,每天都有好几百中国血统的人,在那里打各式各样的太极拳。
在女皇公圆,梁守渝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他表演很多种武功给朋友们看,使朋友们眼界大开。他让朋友们拳打脚踢他的身体,他把肚子运成一个球上下滚来滚去,逗得朋友们很快乐,他叫朋友们不论用什么方法来推,也推不动……。朋友们非常喜欢他,梁守渝常去公圆教他们,教完后,他们一大群人去喝咖啡,吃点小点心,那段时间过得很开心。有人现在回忆说“十几年前,梁守渝的到来,可以说是震动了那座小山,我们全部都陶醉在你的技艺中……”。
有一位很有名气的老师父,梁守渝一到就听见关于老师父的很多传说,老师父曾应邀去非洲,教过某国国王和加蓬总理练太极拳。一天,老师父带几个身高力壮的中国和外国
学生来拜访他,并请他吃饭,酒足饭饱后,老师父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还不向梁老师请教?"梁老师实在推脱不了,只有一个一个和他们推手玩玩,推得他们东歪西倒,最后一个
非常高大的外国人,梁老师只有他肩高,两只长手把梁老师撑住不让他近身,梁老师手臂一卷,用了一个缠丝劲进去贴住了洋人的身体。洋人叫了起来“粘住了”,师父怎么办?
"老师父生气地说,我平时怎么教你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梁老师端了起来,向右边摔了出去。”老师傅很激动地说:“梁老师,我倒想请教一下。”“不敢,你是老前辈”,
梁老师也边说边想坐下去,老师傅把梁老师拉住,一定要试一试。梁老师实在无法,只有很尊敬的应付。老师傅突然一个进步右肩对梁老师胸上猛力一靠撞,梁老师身体向下一沉,运气一迎,“轰”的一声,他一步也没有动。梁老师双手扶住了老师父说,“你仍然老当益壮,功力深厚!”老师傅抓住梁老师哈哈大笑说:“你是我第一个撞不动的人。”他们成了好朋友,经常来往。老师傅主动写介绍信推荐梁老师移民加拿大,并对梁老师说:“年青人多努力,今后你会成为加拿大太极拳之父。”又向很多圈中之人介绍梁老师。
那几年,梁老师在加拿大接触过七、八个有名气的老师父。对老前辈,他从来都很尊敬,决不卖弄本领。而同辈人的挑战,他从来是有求必应的。
爱好武功和太极拳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当地很多教功夫和开馆的师父也和梁老师交了朋友,他们之中很多人向梁老师学功夫。一两年时间梁老师没收任何人的学费。那时梁守渝完全不习惯收别人的学费,因为在国内捧铁饭碗养成了害羞谈钱的习惯。
1982年,梁老师第一次在美加两海岸功夫大赛中露面。他表演的白猿剑,峨嵋蛇拳、六合八法、醉剑等获得观众长时间鼓掌,有几个外国人过来把他抱起来,观众们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中国大陆的功夫。
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哥伦比亚大学体育学院准备录用梁老师做为正式教师,但遭到了唐人街功夫团体的反对。唐人街的理由是“加拿大有很多功夫和太极师父,不应该再请外国人来和我们争饭碗”。又说“梁守渝来了以后招呼都不给我们打一个”。的确,梁老师在国内生活几十年,做的是政府任命的教练,那时真的不懂怎样去拜门子,而这些香港,台湾来的师父们却保持了武林界中的传统礼节。
在有人反对的情况下,哥伦比亚大学只能按照规定登报招聘三个月,如果没有人应征的话才能请梁老师,登报三个月后,劳工局仍然觉得不满意。要求大学必须在全国性的报上登三个月,结果应征报名的五十几个人,大学要求梁老师做公开教学后,仍然决定录用他。那段时间每天都有人打电话来,有的人劝梁老师回去,有的人甚至威协他要与他决一 死战,争到底。梁老师的态度是:第一,我在这里是传播中国武术。第二,我不想和任何人打架,只想和平竞争。第三,如果有人要挑战打架的话,我一定奉陪,请留下时间地点,我一定准时到场。很怪,几天后,打电话来威胁他的人减少了,没有了。
以女皇公圆小山上的一群人为基础组成了一个太极联谊会。大家经常聚在一起研究太极,太极联谊会的朋友们也极力支持梁老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职位和移民加拿大,他们有的人捐款,大家又搞了几次“赌场”来筹款支持哥伦比亚大学新设立这一个武术教师的职位(在加拿大,不谋利的组织是可以通过赌场筹款去支持一些有益活动的)。
哥伦比亚大学决定请梁老师,但他必须到移民局去延期。移民官一见到他的名字就大声说:“梁,过来!你唯一的路,就是在三天之内马上离开加拿大!”他不做任何解释,收了梁老师的护照。好家伙,那些反对梁老师的人已经告到移民局了,想通过这一关把他赶回中国去。陪梁老师前去的四、五个朋友,一下子都呆住了,一时反应不过来怎么办。幸好当年的太极联谊会在任会长郑大蒜女士很巧妙地要回了护照。后来她去找了曾任过加拿大国会议员的李桥栋大律师。李大律师又找到当时的体育部长。体育部长对梁老师的情况很感兴趣,写信给移民部长介绍梁老师的情况,移民部长马上给了梁老师一个“部长特许证”,允许梁老师在哥伦比亚体育学院授课,哥伦比亚体育学院的负责人摩佛博士非常支持梁老师,写信给移民局说:“我们大学永远聘请梁守渝先生……”。好友程一鹏先生,夏智权先生等一些朋友,也为他能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做了很多工作,梁老师终于成为北美洲第一个,进入正式大学教授中国武术的正式教师,后来成为武术专业主席。
1983年,当哥伦比亚大学已决定聘请梁老师做为正式教师时,接到中国四川省体委的通知,说已正式研究决定把梁老师调到四川省体委工作。要他回去报到,具体工作可能是在体委负责武术,也可能仍做教练。而早在1981年梁老师出国前,领导给他透露打算让他做地区体校校长或体委副主任。梁老师再三思考后仍选择了留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他说:“国内有才能的武术人材多的是,我走了后,还有很多更强的人,而国外这种人材还太少,我可以在国外为弘扬中国武术多做点贡献”。
国际武术邀请赛
1985年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在西安举行,加拿大很多人都推荐梁老师做为教练,但又遭到唐人街有些中国血统的师父们的反对。于是他只做为运动员参加选拔,选拔结果,他每一样套路都是第一名,而且分数高出其他人很多,他成为队员之一。再由全队推选教练,运动员们百分之百要求他做教练。而选出的运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摔跤陪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