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世界市场的货币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分

有人说:中国入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答:同意.因为中国入世.使中国进一步成为世界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则可以更好的吸收 外国先进技术.经验.更好地利用外国市场.更大激发中——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有人说:中国入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答:同意.因为中国入世.使中国进一步成为世界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则可以更好的吸收 外国先进技术.经验.更好地利用外国市场.更大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及活力.所以说是机遇.同时.中国入世后.外国产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因此中国又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对中国来说.只有牢牢抓住机遇.努力迎接挑战.才能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一)日,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作出决定,接纳中国加入WTO。它意味着历经15年的奋争与期待,中国终于昂首跨入WTO大门!
  15年,相对于人类历史长河实在是极短的一瞬,而对于所有参与或关注这场马拉松谈判的人来说,15年又是一次十分漫长曲折甚至带有戏剧性色彩的征程。15年来,伴着复关和入世谈判,中国现代化、市场化进程又向前迈出一大步,社会面貌和经济生活发生了沧桑巨变,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一员。此刻,我们有必要检视一遍这15年的风雨足迹,梳理一下那曾经有过的重重心结。
请结合课文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入世谈判为什么如此艰难?
3.面对一个又一个WTO成员,中方力争的焦点是什么?
4.我国应以什么样的策略应对“WTO”?
5.为什么说入世对我国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二)材料一:1785年,英国使者来到中国,请求建立贸易关系,当时的乾隆皇帝给英王的敕谕中骄傲地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50多年后,外国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国门。
  材料二:日,在卡特塔首都多哈举行的会议上,中国被批准加入________组织。为了这一天,中国经历了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
请结合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有关的历史知识回答:清政府对外开放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对我国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2.在材料二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内容。
3.材料二表明我国坚持了哪一项基本国策?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英语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市场?英语什么时候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早就来到中国了,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官方语言。
一百多年前,一位波兰人以超人的智慧和满腔热情发明了超越民族界线的世界通用语言—世界语,希望世界上的各民族将来使用同一种语言,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消除民族...
英语成国际语言与当年英国的殖民有巨大的关系,再加上二战后美国的强盛起了推波助谰的作用 .
中文会不会是世界语言, 这个很难说,基本是没戏了。
现在的世界靠战争...
由于讲英语的两个主要国家英国与美国,先后成为世界大国之故,并在商业、学术领域具较大影响力,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贡献和领先地位,因此许多人都将英语做为一种外语或第二语...
棉花栽培历史悠久,约始于公元前800年。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棉花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三世纪,即战国时代,《尚书》、《后汉书》中就有关于我国植棉和纺棉的记载。
世贸组织的成员国都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的,楼上所说的是普惠制待遇,与最惠国待遇是不一样的。
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 待遇\...
答: ppmoney怎么样靠谱吗
答: 想学英语口语的话,我推荐全国最好的,最独特的英语训练学校,威尼英语口语学校。
答: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学技术学会
2008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福建赛区)提高组二等奖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the Fuj...
答: 去网上看看,肯定有的~~~~~~~~~~~~~~~~~~~~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什么时候_百度知道
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什么时候
我有更好的答案
片战争后,1842《南京条约》签订,五口通商,中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 开口岸通商,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封建国家,自然经济在整个经济部门中占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且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自给自足的中国的市场是封闭的,对外部市场具有很强的排斥性。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以炮般打开中国国门,以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以大量廉价商品和剩余资本占领中国市场,导致以“男耕女织”为核心的中国自然经济快速解体,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工业生产资料不得不依赖市场,中国成为市场商品购买者。另外,包括农产品、工矿产品在内的原材料大量出口到工业发达国家,中国成了市场的原料供给者。因此,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系。
采纳率:93%
来自团队:
辛丑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318所
24小时更新:3576
总量:6751283
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专题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含解析)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专题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含解析)
时间: 17:14:37
下载量:24次
大小:162KB
所属资料: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名师综述】
1.本单元所选题目是依据新课标要求,选取适当图文材料,创设历史情景,启迪考生思维。主要涉及材料解读、信息处理、分析理解、评价应用等能力;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及其它政治措施的演变、特点、作用和历史影响等基本知识,并直接或间接与现实问题或社会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教学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应用性功能。
2.重点主要是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措施及影响、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表现及影响。难点主要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3.复习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从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影响;归纳北宋初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比较明清时期的中国和当时西方政治状况,分析不同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比较不同时期中央制度、地方制度的异同,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等内容。
本单元制度概念较多,复习时要注意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把握,要特别突出对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科举制等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应从概念制度的前因后果、发展过程、历史特点等方面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
本单元与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复习时应重视将主干知识与现实社会热的联系起来综合理解。如选官制度与公务员制度、监察制度与反腐倡廉、中央对地方管辖措施与国家统一等。
【规律总结】
一、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对世界:
(1)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1)引发了“商业革命”:①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②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③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欧洲“价格革命”:①大量金银流入西欧,金银贬值,物价猛涨;②加速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价格革命”是西欧资本原始的重要组成部分)。
3.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用行动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直接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激发了人们科学探索的热忱,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1)西方航海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西方为原始资本积累所驱动,远航事业蒸蒸日上,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市场,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①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③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更深层次的看法:第一,从人类社会现代化角度出发,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由大陆转向海洋,是人类文明发展取向的创造性突破。这一大突破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从而标志着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世界的最早起步。第二,从对美洲生活发展的影响看,其后果是多方位的,有革命的一面,也有灾难的一面。第三,从文明交汇的角度看,大航海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欧、美三大文明的汇合和交往。
(2)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无益于国计民生,影响有限。并且因损耗过大,加之闭关自守、海禁政策的影响,航海业每况愈下。
三、如何辩证看待殖民扩张。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一方面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①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形成。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三角贸易繁荣。这一时期的大陆贸易以大西洋贸易为主,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的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实现。
②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荷兰、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流入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这两个重要条件。
③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但同时,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影响。
(1)原因:
①交通条件——新航路的开辟
②市场场所和国家间的交换条件——殖民活动: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
③技术和商品条件——工业革命
(2)形成: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
②进一步扩大: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卷入世界市场。
③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从反面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④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从此一统天下,在经济上世界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⑤深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表现:市场的国际化、贸易的国际化、生产的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投资国际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日益加强等。原因: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新交通通讯方式;两极格局结束;各国建立市场体制;跨国公司、区域集团的发展。
认识: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趋势无法改变;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全球性问题只有共同协商才能解决。
(3)影响: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③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④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五、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相同点
①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③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不同点
①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②产业结构侧重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点,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如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③广度及深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④日、德、俄等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六、16世纪到19世纪,英国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哪三次的重大变革?这三次变革是怎样发生的?简述这三次变革对英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1)第一次: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圈地运动兴起,推动了手工工场和资本主义农场、牧场的建立。促进了封建经济解体,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2)第二次: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基础,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而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独断扩大的市场需求,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工场手工业,工厂开始出现。不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而且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进一步推动了英国的对外扩张。
(3)第三次: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生产社会化趋势的加强。竞争加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产生。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七、用新史观全面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文明史观:
(2)近(现)代化史观:人类历史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转变。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进程,带来了政治社会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3)全球(整体)史观:
(4)社会史观:人类历史不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工业革命导致19世纪中期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产生巨大的进步,同时社会习俗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人口剧增、交通堵塞);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
(5)生态史观: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研究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和环境的关系的历史观,就是文明的生态史观。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工业革命也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6)革命史观(通常讲的传统史观):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要求改善待遇和分享政治权利,导致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精选名校模拟】
01.(2018·湖南怀化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17)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反映了(  )
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
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02.(2018·陕西榆林一模·18)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  )
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
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其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偶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到达的大陆经济状况不满意,不能体现出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03.(2018·黑龙江哈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题·14)弗朗西斯·培根说:“通过在我们时代已开始习以为常的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人民已揭露和发现了自然界中许多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并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知识界中的哥伦布。这反映了(  )
A.科学家普遍支持海外殖民扩张
B.海外扩张促进了科学发展
C.科学事业的发展依赖海外扩张
D.地理大发现是科学革命的起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04.(2018·四川宜宾一模·33)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但这种跨洋贸易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走向衰落。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英国等国自由贸易开始兴起
B.中国重农抑商限制了生丝产量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国际劳动分工瓦解了洲际贸易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到18世纪下半期开始,随着英国等国家的崛起,逐渐取代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这些新兴国家是倡导自由贸易的,所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逐渐衰落,故A项正确;生丝属于农业范畴,而明清政府是主张“重农抑商”的,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即19世纪70年代,故C项错误;在18世纪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国际劳动分工,故D项错误。
05. (2018·山东济宁高三期末考试题·19)图3为某同学制作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贸易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导致了非洲人口的急剧下降
B.加快了美洲各地的开发速度
C.引发了全球人口的迁移热潮
D.增加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题干中强调的是三角贸易最深远的影响,导致非洲人口继续下降是三角贸易短期的影响,并不能称为深远,故A项错误;三角贸易加快了美洲各地的开发速度也是对美洲短期内的影响,并不是深远影响,故B项错误;引发全球人口迁移热潮并不是三角贸易的影响,故C项错误;欧洲通过三角贸易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从而推动了欧洲文明整体的进步,因此增加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为三角贸易最深远的影响,故D项正确。
06.(2018·江苏南通一模·15)1796年,一位美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表明(  )
A.圈地运动使得城市中人口剧增
B.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
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07.(2018·湖南怀化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5)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通过了《谷物法》,规定对谷物的进口实行限制或禁止,以保证谷物的价格水平。19世纪上半叶,英国国内开始反对《谷物法》甚至出现了“反谷物法同盟”。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英国谷物价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B.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动
C.英国国内谷物出现供过于求现象
D.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开始确立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政府不再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而不是谷物价格,故A项错误;通过《谷物法》的反对,结合时间19世纪上半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土地贵族逐渐没落,故B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而不是谷物的供求关系,故C项错误;19世纪60年代,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D项错误。
08.(2018·河北承德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22)据记载,1910年德国5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  )
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09.(2018·四川宜宾一模·34)1878年,美国还没有一家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全部54家上市公司中,铁路公司占到36家,其余18家公司,大多数也与铁路交通密切相关。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当时美国(  )
A.铁路行业出现了垄断组织
B.制造业落后于欧洲国家
C.国内市场的培育成效显著
D.铁路交通成为支柱产业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材料“全部54家上市公司中,铁路公司占到36家”说明当时美国铁路行业还没出现垄断组织,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的制造业,故B项错误;由于美国的两次工业革命是在一起进行的,所以美国的国内市场发育比较完善,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美国的铁路业比较发达,但是还不能说明铁路运输业成为支柱产业,故D项错误。
10.(2018·山东济宁高三期末考试题·23)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1795年,英国最著名的铁工开办费也只有几千英镑。但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提高科学技术的需求
B.有利于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C.体现出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表明欧美放弃了自由主义思想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这些历史事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世界贸易额变化趋势图
(1)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是指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古老国家”经济方面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世界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发展态势并分析原因。
【答案】(1)事件:两次工业革命;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影响: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附庸;瓦解原有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近代化。
(2)态势:世界贸易额迅速增长。原因:世贸组织成立;经济全球化加快;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交通运输技术迅猛发展;两极格局瓦解。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事件:根据材料“资产
点睛:解决本题的几个关键:1.审设问,明确设问“历史事件”、“影响”、“发展态势和分析原因”;2.阅读材料和提出关键信息,如材料一的关键词“产业革命”“资本输出”等;3.联系所学知识,准确运用材料和课本语言;4.组织答案,按设问要标明答题项“事件”“影响”等,做到分点作答,语言表述准确。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运从什么时候开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