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参与光伏是真的,与600401海润光伏是否有关待验证

海润光伏巨亏高送转迷局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新京报
  至今,海润光伏的投资者仍处于忐忑之中。8亿元的巨亏,如同定时炸弹,16日复牌时或将引爆。部分投资者坚持认为,他们跳进了大股东挖的深坑――他们冲着高送转的"钱途"而来,天上却掉下了个"巨亏"。
  在外界看来,的前三大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股东,设计了"连环套"。1月份,借助高送转预案公布前的一波大涨,三大股东集体减持逾20亿元;预案公布后,紧接着便是毫无预兆的"巨亏8亿元"。
  在此之前,由于光伏行业的回暖,包括券商在内的市场人士,均没有预计到海润光伏的业绩如此。就连前三大股东提交高送转预案时的说词都是,"共享经营成果"。
  海润光伏的"迷局",受到了监管层的关注。13日晚间,公司公告称,因涉嫌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公司已被江苏证监局立案调查。
  "高送转"后出现"巨亏"
  春节前夕,A股股市场上最郁闷的投资者,非海润光伏的股民莫属。
  自2月2日至今,海润光伏一直处于停牌状态。这家"全球领先的光伏能源供应商"的停牌,属"迫不得已而为"。其间,上交所两度下发问询函,要求其解释2014年影响利润的具体原因。
  海润光伏的利润,自发布那刻起便广为外界诟病。1月30日,海润光伏称,经初步测算,预计其2014年的净利润为亏损8亿元。相比2013年,这一数字扩大了6亿元。
  "看到亏损那么多,我特别闹心。"东北的投资者杨明称。而一位浙江的投资者则说,他已经跳进了海润光伏"挖的深坑里"。数日以来,上千位自认为被坑的投资者,聚集在多个QQ群里。他们以致电监管部门、写公开信等方式,要求海润光伏给个说法。
  多位投资者称,他们均是冲着海润光伏的"高送转"才买入的。1月22日,海润光伏公告称,海润光伏前三大股东杨怀进、江阴九润管业及江苏紫金电子提交了预案。三方提议,以资金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赠20股。
  资料显示,紫金电子为海润光伏的控股股东;杨怀进为目前公司的董事长;九润管业的实际控制人任向东,则是海润光伏的前任董事长。任向东与杨怀进,在去年10月交棒。
  提出"高送转"预案后,前三大股东还允诺,将在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上述议案时,投出赞成票。同时,全体董事也承诺,在董事会审议上述议案时投赞成票。
  "这是超级大利好。"知悉海润光伏拟"高送转"后,上述浙江的投资者称。杨明说,"高送转"一直是市场热炒的题材,此前他投资过多家"高送转"概念的股票,博得了不菲的收益。
  1月23日,海润光伏收获涨停板,股价报收于10.31元。
  此前,海润光伏的股价已有过一轮上涨。1月5日至1月23日间,在没有明显利好的情况下,海润光伏股价从6.89元涨至9.37元。事后,外界怀疑,前期接近36%的涨幅,或是由"高送转"方案被提前泄密所致。多位投资者透露的信息显示,"高送转"的诱惑下,自1月23日至2月2日之间,他们多以超过9元的价格买入了海润光伏。前述浙江投资者称,在他所知的范围内,买入数量多的,"有几十万股"。
  "不合常理"的巨
  "高送转"预案,引来了大量投资者。及至8亿元的亏损"从天而至",投资者方才发现,已经没有了"逃出生天"的机会。
  1月30日的公告中,海润光伏笼统地称,巨亏8亿元的原因,包括"受资金影响,公司项目启动较晚,同期开工建设的项目推动力度受到限制"、"受国家能源局出台相关政策的限制,延迟了项目出售力度"等。
  在杨明看来,如此大的亏损与此前的"高送转"预案自相矛盾,"市场普遍的认识是,只有公司盈利了,才有底气实施高送转。"
  曾有券商机构梳理过高送转公司的特征。其中,"经营状况稳定、盈利能力强"是"高送转"最主要的前提。有数据称,高送转上市公司中,"每股收益高于0.4 元的占绝大多数"。
  财务报告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海润光伏的亏损1.49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09元。从这个数据上看,海润光伏不具备"高送转"的前提。
  尽管如此,前三大股东还是提交了"高送转"的预案。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结合海润光伏2014年的经营情况,为了积极回报股东,与所有股东分享公司未来发展的经营成果。"
  1月27日,在就相关问询回复上交所时,紫金电子、九润管业和杨怀进,仍然给出了相同的理由。
  在部分投资者看来,前三大股东使用"分享经营成果"等词语,使外界产生未来业绩可期的感觉,"如果经营得不好,怎么能有成果呢?"
  1月28日,红塔证券的两位研究员发表了题为《光伏回暖 公司转型电站开发商》的研报。该研报预计,2014年海润光伏的营收有望达到64.26亿元,实现营业利润3.06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194元;2015年和2016年的每股收益预计为0.4元、0.53元。
  "这个研报,给了我继续拿着股票的信心。"杨明说。另有投资者说,其在看到上述研报后,还进行了补仓。在股吧中,有投资者发文称,这份研报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发布出来,"再一次严重误导了投资者"。
  2月13日,新京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了红塔证券写作上述研报的研究员。该研究员称,上述研报是根据公开数据和市场行情分析得出的,"去年以来,A股光伏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都比较好","后来看到海润光伏自称亏8个亿,我们也非常惊讶,感到不合理"。
  除此之外,最近半年以来,海润光伏公司层面也曾经释放出利好信号。去年半年报中,海润光伏称,光伏政策持续利好,国内光伏市场稳定扩大,光伏产业形式进一步好转。
  日,多位投资者前往海润光伏调研。据官网描述,会议的主持说,海润光伏及其所在行业前景比较乐观。"歌舞升平"之下,突然曝出的巨亏令投资者"猝不及防"。
  纵向梳理看,海润光伏近来的业绩走势,十分飘忽。2013年,海润光伏亏损了2.02亿元;而今年上半年,海润光伏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32万元;至去年前三季度,业绩又变成亏损1.49亿元。三个月后,更是一举巨亏8亿元。
  去年6月25日,证监会核准了海润光伏总额达38亿元的定向增发。也就是说,定增前的报告期内,海润光伏扭亏为盈;定增完毕后,其业绩迅即"变脸"。
  涉嫌信披违法被调查
  针对海润光伏的巨亏及原因,1月30日和2月2日,上交所两度发文,要求海润光伏"补充说明影响利润的原因"。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还要求杨怀进、九润管业和紫金电子三方核查,其在提交"高送转"预案时是否知悉2014年亏损8亿的有关情况。
  这与三方在提议"高送转"前的疯狂减持有关。以第一大股东紫金电子为例,今年1月7日至20日间,紫金电子分四次共减持海润光伏1.77亿股。
  几乎同时,九润管业也累计减持了7874万股。董事长杨怀进则在日减持250万股。根据减持均价计算,整个1月份,前三大股东共套现近20亿元。
  此外,自去年12月开始,周宜可、郝东玲等四位副总裁也频繁减持手中股票。其中,郝东玲共分5次,累计减持了近60万股。
  按照"入局"的投资者的话说,在8亿元巨亏曝出前,前三大股东和高管,"先知先觉"地进行了出逃。逃跑前,他们还抛出了"高送转"的预案,吸引到了大批的股民来作"接盘侠"。
  回溯海润光伏的历史,其大股东们在资本市场"玩花活",早有先例。
  2011年,借壳ST申龙上市时,海润光伏原20名股东一致承诺,2012年和2013年,海润光伏将分别实现净利润5.1亿元和5.29亿元;如果利润不达标,则由全体股东以现金方式向公司补足差额。
  2012年,海润光伏仅盈利207万元。大股东遵照承诺补偿了5.08亿元。紧随其后,海润光伏通过了"每10股派现7.4元"的分红预案,共计派现7.67亿元。
  依据当时大股东2.63亿股的持股量计算,大股东获得了1.94亿元的分红。这在当时引发了外界对于海润光伏向大股东"变相输送利益"的质疑。
  到了2013年,海润光伏亏损了2.02亿元。这意味大股东要向上市公司现金补偿7.31亿元。但其大股东却以"自身融资能力受限"为由,提出修改利润补偿方案。
  最终通过的补偿方案为:上市公司向全体股东增发股票,而原20名股东放弃转赠的股票。也就是说,大股东并未从裤兜里掏出一分钱,便完成了利润补偿。
  2月13日晚间,海润光伏就上交所的问询进行了解释。海润光伏称,2014年巨亏8亿元,主要在于第四季度亏损7.5亿元。其中,其对一些存在风险的电站计提减值3.5亿元;财务、管理等费用高达4.7亿元等。
  同时,海润光伏还称,因涉嫌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公司已受到江苏证监局的立案调查。此外,对三大股东等相关主体在提议"高送转"前后是否涉嫌内幕交易,监管机构也已经启动核查。
  "骗子公司。"一名投资者斥责说。13日晚间,多位投资者担心,16日复牌后,他们承受的损失或将继续扩大。
  ■ 掌故
  A股市场大股东"减持有道"
  在A股市场上,海润光伏的做法,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经过20年多"洗礼",不少大股东们"减持有道"。
  "高送转"掩护减持
  由于二级市场买账,多数公司提出"高送转"后,几乎都会收获较大幅度的涨幅。借此,有些大股东便提前或顺势进行减持。
  去年12月25日,在减持计划公布不到一个月之际,提出了"每10股转赠20股"的预案。随后,其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13个交易日内实现翻番。
  与海润光伏类似,赛象科技也在今年2月初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
  利用重组套现
  今年1月,与赣州稀土的重组事宜,被证监会否决。受此影响,部分押宝重组、高位买入的投资者,深套其中。
  大股东李建华则较为"轻松"。上会之前,李建华家族多次减持手中股票,累计套现8.3亿元。甚至在重组上会前两周,李建华还在减持。
  李建华的减持,饱受投资者的质疑。
  2013年5月,抛出了重组方案。5个月后,以标的公司业绩不达标为由,三五互联宣布终止重组。
  在此期间,受到重组利好的提振,三五互联的股价最高涨幅超过200%。其实际控制人龚少晖趁机减持600万股,套现5532万元。
  "讲故事"减持
  为了减持获利,A股中也出现了许多"故事大王","边讲故事边减持"成为了一道风景。
  被引用较多的一个案例为。2013年4月开始,这家光伏企业接连发布利好消息:先是在罗马尼亚上马新能源项目,接着又是拿到日本的大合同,还在上海投资了物流公司。彼时,正值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火热之际。
  利好消息的拉动下,向日葵的股价从5.2元飙涨至15元。进入2013年9月后,实际控制人吴建龙1个月内5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累计套现12亿元。2013年7月,主业房地产的宣布进军手游。此时,手游热正席卷市场。伴随着由此而来的股价上涨,中弘股份的大股东中弘卓业也开始了多番减持。有统计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弘卓业即减持十余次,套现超过10亿元。 
  ■ 侧影
  光伏教父杨怀进此次"令人失望"
  参与"减持"遭业内批评,杨怀进回应称"不会去反驳"
  52岁的杨怀进,是海润光伏的第三大股东和董事长。他是此次高送转方案的提议者之一,同时也减持了250万股股票。在这之前,外界关于杨怀进的评价不错。连续带领4家光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履历,使他获得了"光伏教父"的称号。
  连创4家光伏巨企
  "杨怀进,你让大家失望了。"对于海润光伏的"高送转"疑云,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近日批评道。
  红炜原本是杨怀进的推崇者。"我的认识中,杨怀进有很高的道德修为。"红炜对新京报记者说。
  红炜说,海润光伏的做法伤害到了整个光伏行业,"大家对光伏行业充满着怀疑和不信任","在大家呼吁重建市场信用的时候,海润光伏偏偏在产业最痛处撒盐"。
  "尤为让我失望的是杨怀进。"在红炜看来,杨怀进非但没有对大股东的一系列行为有反对行动,反而亦有减持。
  红炜此前认为,杨怀进是国内光伏产业的精神领袖。
  2000年,杨怀进邀施正荣回国,两人携手创办无锡尚德。尚德成功上市后,杨怀进又参与创办了南京中电。2007年,他又率领河北晶澳登陆纳斯达克。
  2009年,杨怀进加入海润光伏。三年后,他推动海润光伏借壳ST申龙上市。去年9月,海润光伏正式完成了38亿元的定向增发。
  完成定增后,海润光伏曾召集"各方合作者共聚一堂"。海润光伏的官网写道,杨怀进在致辞时,"多次情不自禁地哽咽"。而后的《致全体员工书》里,杨怀进把以前资金紧张的海润光伏形容为"木船","在漆黑的夜晚、在暴风雨中飘荡"。而拿下增发后的海润光伏,则"升级成了一艘军舰","可以驶出黑暗的暴风雨,可以驶向深海。"
  杨怀进:减持是为了奖励管理层
  "可以驶向深海"之说,发表于去年的10月份。3个月后,大股东提议"高送转"前大规模减持,8亿巨亏接踵而至。海润光伏被疾风暴雨般的批评声围堵。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去年12月31日,杨怀进减持海润光伏250万股,减持均价为每股6.67元。以此计算,杨怀进套现1667万元。
  2月13日,新京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联系到杨怀进。杨怀进解释说,他的减持只是为了奖励管理层。对外界发出的"令人失望"的批评,杨怀进说,他不会去反驳,"别人都有写的权利","包括股民不开心、有一些嘘声,也都正常。"
  除了这场因"高送转"和巨亏引发的风波,此前海润光伏的一系列失误,也为投资者诟病。比如,2014年至今,海润光伏的公告出现过多起低级错误。
  以去年4月24日为例,当时海润光伏发表公告称,将2013年度的业绩快报进行修正。其中,净利润由原本发布的"亏损1.3亿元"修正为"亏损2.02亿元",调整幅度高达55%。 点击进入参与讨论
(责任编辑:田欣鑫)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编者按:日前,有市场传闻称,马云正在与某大型光伏电站及运营商洽谈合作,如若成功,光伏电站开发融资模式将出现颠覆性变化。一时间,整个光伏产业为之震动。近年来,马云频频展开跨界投资,并引爆诸多行业生态的巨变。那么,这一次,光伏业是否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阿里否认推“定期宝”投资光伏业 “光伏理财”被指资金成本太高不过,光伏业界普遍认为,光伏电站具有“证券化”基础,“定期宝”这一方向值得探索■本报记者 于 南1月23日,A股太阳能发电指数报收于935.36点,创单日涨幅2.54%,而相较1月21日开盘时的872.03点,三天来,其累计涨幅已达到7.3%。作为推高这一指数的“功臣”,近日,坊间传闻,阿里巴巴继“余额宝”后又将推出“定期宝”,而这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投资标的很有可能会选择光伏电站。理论上看,光伏地面电站8%-12%的年收益率,与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兴理财产品6%-7%的年收益率间存有一定利润空间。基于此,光伏业界普遍认为,光伏电站具有“证券化”基础,“定期宝”这一方向值得探索。当各界仍在畅想“光伏理财”的美好之时,1月23日,阿里余额宝方面相关负责人却向《证券日报》否认了该传闻的真实性(以光伏为投资标的)。而针对于“定期宝”,该人士则称“我们从来没说过有‘定期宝’这个产品,只能说公司确实在与一些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更多的理财产品,但目前没有更多消息可以披露”。诸多因素困扰“光伏理财”2013年中旬至今,随着“双反”争端的渐趋平静,管理层大力发展太阳能应用的政策相继出台,中国光伏业又迎来了新一轮投资热潮,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轮焦点已由产业链中游的组件、电池片下移至下游的电站开发,而相对于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10MW-100MW规模的地面电站则受到了资本更为猛烈的追捧。《证券日报》记者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5月以来,仅A股近20家上市公司公告的涉及光伏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开发、投资、EPC、出售的总规模便已超4GW(建设期约为2013年-2015年)。“当一个地面电站并网运营后,其电费收益(脱硫上网电价)、补贴收益(每发一度电而获得的财政补贴)都相对固定,而投入方面也十分固定(运维等)。这就是使光伏电站具有了相对明确的收益预期,也就具备了‘证券化’的基础。”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不过,“证券化”的基础仅限于已经成功并网的电站,对于那些拟投资建设的电站,则面临着日照时长、建设工期、并网与否、电网传输损耗导致的发电量有别、各地补贴力度差异等诸多不确定变量。“这样的风险,我想是类似‘定期宝’这样的理财资金无法承担的。”上述人士认为。如此一来,理财资金所能够介入的恐怕就只有已并网电站的收购或电站电费收益权的收购。“这又有一个问题,光伏地面电站的质量承诺期大致为20年-25年(依组件衰减率等质量承诺而定),可以简单理解为其产生投资回报的周期为20年-25年,那么,向客户承诺锁定期不超90天,甚至随存随取的理财资金介入多久为宜?面对那些组件衰减造成的发电量减少等不可控因素,又该如何设计金融方案?这些都是难题。”不仅如此,上述人士还认为,“即便是已并网电站,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比如电费、补贴能否按时发放?而电费、补贴晚发放一天,都会增加资金使用成本”。“定期宝”与贷款谁更吃香?事实上,光伏电站“证券化”的概念并不新鲜,目前活跃在圈内的几大巨头均曾在此前有过类似举措。某光伏企业高层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从组件商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电站资产流动起来,以获取充沛的资金,再进行新一轮投入。这样既能保证现金流,还可以享受电站流转的溢价,以及消化自身组件产能,可谓三全其美”。“不过,现在看,这一思维快要过时了。首先,随着光伏平价上网目标愈发接近,组件利润已十分微薄。而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增加,光伏电站,尤其是收益相对明确的地面电站可以获得的融资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包括债券市场、证券市场、银行贷款、第三方投资,甚至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等等。这一结果导致愿意自持电站资产的人越来越多”。“达到一定规模的电站群,放到证券市场上,就可以化身为一个具有较好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达到10%的年收益率);放到银行,就是优质资产,可以转换为贷款。而据我所知,不久前港股几家公司以投资电站为由增发、发债,也都获得了投资者的热捧。”上述高层向记者补充道,“如此一来,这些开发商对于募集电站建设所需的资金并不向以往那般急迫,他们就会要求压低资金使用成本”。更何况,拟建电站的诸多不确定性是理财基金所难以承受的。而与此同时,并网电站可随时抵押、证券化,以换取现金流,其对理财资金又有多大的兴趣呢?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一些政策性银行基于良好的信用评估,目前给予光伏电站建设的贷款利率甚至可以低至3%-4%,在这样的资金使用成本下,可以说,理财资金对电站开发商,尤其是可享受电费、补贴稳定收益的已并网电站持有者,并不具有吸引力。“无孔不入”的马云■谢 岚马云,又是马云。近日,有市场传闻称,阿里巴巴近期在与一家大型光伏电站洽谈,如若成功,其将借此进入光伏产业领域。而几乎是前后脚,为抢占打车市场,1月21日,支付宝联手打车软件“快的打车”宣布投5亿元请全国人民免费打车。消息一出,有媒体同行感慨:马云真是无孔不入啊。虽然目前阿里巴巴是否真的进军光伏产业尚众说纷纭,没有确切消息,但就去年马云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动作来看,确实当得起“无孔不入”一词。金融领域,2013年6月份,阿里巴巴先是与天弘基金联手推出了“余额宝”,一炮而红之后干脆又以11.8亿元入股天弘基金;当年10月份,由阿里巴巴联合中国平安和腾讯联合创立的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获批开业。物流领域,2013年5月份,阿里巴巴牵手银泰、富春、复星等企业投建物流公司菜鸟网络;当年12月,阿里巴巴宣布向海尔投资28.22亿港元,重点扶持海尔电器旗下的日日顺物流。另有消息称,阿里巴巴计划在2020年前在物流和支持领域投资160亿美元,旨在彻底革新中国的零售产业。除了这两个领域的系统布局,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触角还伸向了其他多个领域。据悉,阿里巴巴旗下拥有200多家子公司,业务广泛涉及教育、资本管理、文化等多个领域,比如阿里巴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太极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阿里体系之外,马云个人也对传媒、医疗、家居领域进行了布局。如其参与创办的云峰基金,投资了如环球数码、美华妇儿、华大基因、寻医问药网以及宁波一家生鲜公司等多家企业。对于马云和阿里巴巴近年来“四处开花”似的投资收购动作,业界也给出了各种分析观点,譬如为其商业帝国提供资本的流动性、为阿里巴巴的IPO拼出高估值等等。但对于旁观者来说,马云放飞的是无数的想象力。互联网的历史就是颠覆的历史。近年来,互联网颠覆实体行业,改变产业结构的例子比比皆是。用IT界人士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专治各种不服。”而马云更是颠覆者中的领军人物。金融业此前是多么的“冷艳高贵”,但随着为“草根”量身定做的余额宝的横空出世,整个金融业的生态都焕然一新。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马云这回是否又看上了光伏行业还不好说。但对光伏产业来说,沿着马云的思路出发,一扇崭新的窗已经打开,整个行业出现颠覆式的变化或许就在不远的未来。华芳纺织被举报“做假账” 原控股子公司惊现两本账册有专业人士称,华天公司两本账册的主营收入相差了多半,而其中,向国税申报的主营收入过少,由此可见,该账本有偷税漏税的嫌疑■本报记者 矫 月虽然华芳纺织仍在重组进程中,但在此期间,华芳纺织因被肖兆亚一状告到法院而身陷股权纠纷案之中。目前,该案件的判决结果还未出现,但肖兆亚与华芳纺织之间的火药味却越来越浓。昨日下午,肖兆亚向《证券日报》记者独家透露,其已于1月23日向江苏省证监局递交举报信举报华芳纺织。记者随后致电江苏省证监局相关部门后,被证实“确有此事”,据江苏省证监局内部人士透露,肖兆亚确已上交举报信,该举报将会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华芳纺织被告“做假账”据肖兆亚的举报信显示,华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7月份至日,控股和管理张家港华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天公司)期间为该公司建了二本财务账。这两本财务账一本交给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和上海证交所,另一本是交给张家港保税区国税局申报(以下简称:国税申报)。“上述上交的账本做的都是假账。”肖兆亚表示,有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上海审计)的二份审计报告和张家港保税区国税局2010年7月份至日财务报表为证。据肖兆亚提供的华天公司两本账册的利润对比表格可见,2011年1月份至7月份,华天公司递交国税申报的账本中,华天公司的主营收入为819.45万元;业务成本为803.66万元;营业费用为108.29万元;管理费用为160.57万元;财务费用为75.86万元;公司2011年上半年亏损325.74万元。然而,在交给上海审计的账本上,华天公司2011年1月份至7月份主营收入为1687.19万元;业务成本为1668.76万元;营业费用为108.29万元;管理费用为259.25万元;财务费用为117.83万元;公司2011年上半年亏损599.2万元。从上述两个账本的数据可见,华天公司2011年1月份至7月份的主营收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数据皆不相同,仅有营业费用一项数据一样。值得注意的是,两本账中主营收入的数额差距过大,相差867.74万元,同样的,两本账中的业务成本也相差了865.1万元。另据华天公司两本账册的利润对比表格显示,2011年,华天公司两本账上的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负债合计等数额也有不同,其中,交给上海审计账上的应付账款为1235.69万元,而交给国税申报账上的应付账款为2902.58万元,两个数据差额高达1666.89万元。肖兆亚除举报华天公司2010年7月份至12月份的账本是假账外,还同时举报华天公司2010年7月份至12月份的两个账本数据是假的。从肖兆亚递交的举报材料可见,华天公司2010年7月份至12月份的账本同样有两份,而递交给国税申报和上海审计的账本中,主营收入、业务成本等数据也出现不同之处。对于上述两本账册数据的差额,记者向专业人士咨询后被告之,从上述数据可见,华天公司两本账册的主营收入相差了多半,而其中,向国税申报的主营收入过少,由此可见,该账本有偷税漏税的嫌疑。据相关规定,单位领导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或者利用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偷税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的,由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处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了解,肖兆亚已将两本账册的相关证据递交江苏省证监会。而据江苏省证监会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举报材料已经收到,并将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办理。被举报涉嫌操纵股价肖兆亚在举报华芳纺织“做假账”的同时,还举报华芳纺织的控股股东华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芳集团),涉嫌操纵股价和内幕交易。据举报信显示,华芳纺织在2009年6月份至日期间,以新能源题材恶炒公司股票,将股价炒至日的18.78元/股的历史最高价,而其的控股股东华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在日当天,全部以16.8元/股的价格抛售出1570万股,获利超2亿元。华芳纺织于2009年曾先后入股江苏力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张家港华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也因此被冠上新能源概念的头衔。借此东风,华芳纺织的股价在券商研报大力推举及资金追捧下,在一年内蹿至18元以上。更有长期关注华芳纺织新能源的研究员曾公开表示,华天公司是支撑公司股价上涨的重要“故事”之一。据肖兆亚向记者透露,华芳纺织股价大涨的背后离不开券商和基金的大力扶持。其表示,在公司股价大涨之前,华芳纺织曾分批邀请众多的券商和基金人士到公司,吃住皆由公司负责。而此后,公司的股价也在券商和基金的大力扶持下因新能源概念而被爆炒。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查阅华芳纺织公告发现,公司控股股东华芳集团曾于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其所持有的华芳纺织15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8 %。蹊跷的是,公司日的股价,正是华芳纺织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价,而公司当天的股价高达18.78元/股。在华芳集团于日一次性减持4.98 %股票后,华芳集团持有华芳纺织的股票减至16054万股(其中10000万股为有限售条件流通股)。线上线下整合成上市公司新宠 转型之路能否如愿?证券日报记者 李雯珊互联网金融正呈现一股势不可挡的的展趋势。除了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互联网金融的改革外,其实许多上市公司也正在各出奇招,期望通过线上线下的整合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年代分一杯羹。线上线下整合成转型“新法宝”日前,腾讯控股(00700.HK)以约15亿港元认购华南城(01668.HK)合计共6.803亿股新股,占华南城在配发认购股份后约9.9%的股份。有业内人士就认为,“腾讯大手笔入股华南城,体现出腾讯要做大电商物流的意图、打通线上线上两个商圈渠道的野心。”“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在传统业务模式本来就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一些快消行业的上市公司或者有主打产品的公司如果不能更好地转型到线上的话,那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而言,将是致命的打击。”广东本土一券商分析师认为。上述分析师还表示,“其实,腾讯收购华南城以期望打造线上线下两个商圈的做法在业内只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腾讯这种做法是通过直接在资本市场的收购来获得更好的资源与渠道,鉴于腾讯如此之强大的互联网用户资源效益,两者合作无疑是线上线下资源整合的经典案例。但其实有更多的公司是通过在内部对线上的模块进行创建来进行线上线下的资源O2O的资源整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百货类公司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尤为迫切。因为当前其面临各类电商百货的严重冲击,如果再以实体店为主要的经营模式,那么无疑对经营情况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百货类行业的证券分析师表示,“目前许多百货公司所谓的线上线下整合都只是停留在较表面的做法,说的直白一点就只是开了个购物网站,只是简单地进行线上的创建而已,无非是以前只能在实体购物,现在多一个渠道可以在网络购物。但因为当前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所以许多百货公司推行的线上线下转型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意义,似乎只流于形式。”线上推广模式迥异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除了百货公司迫切需要转型之外,还有不少公司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各种类型的线上线下整合与推广。万达集团近日就推出万达电商,据了解目前已与大连、武汉、福州、郑州四个城市的六家万达广场进行了打通。而万达电商对外宣称,其模式将完全不同于苏宁、国美等传统企业触网,不强调在网上进行直接购买实物,而是希望通过线上实现对线下的引流,这从一定程度上表示万达电商更像是线下的导流平台,而非实物类的购买平台。同时,中国白银集团(00815.HK)近日也宣布要打造“”(中国白银珠宝商城),期望能够成为中国白银集团进军银饰零售市场的先遣兵。不过,国内也不乏一些珠宝首饰单一品牌的B2C销售平台,这种成立电商白银珠宝城的竞争力究竟有多大?中国白银珠宝业务集团副总裁张金鹏表示,“目前国内尚未出现一家多渠道、多品牌的综合珠宝饰品类目电子商城。我们期望能够打造成在白银领域的电商领头羊,吸收更多品牌的银饰到我们的CSmall平台进行开店销售。期望消费者要购买白银就能想起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中国家居(00692.HK)近期也宣布要进军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而对于家居行业的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似乎来的更实在一些。据了解,中国家居的线上线下整合就是让消费者在网络上通过特定的系统来感受在网络的世界里家居应该如何设计与摆设,在网上自主进行形状、颜色等组合,从而在线上较为直观地感受家私的摆设设计等。上述广东券商分析师表示,“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线上整合模式,肯定是有差异的。有些想通过线上的推广来引导线下实体店等的生意,而有些则想通过在线上的平台推广来达到再造销售的奇迹,有些则希望以类似于私人定制的方式以专业化的模式来吸引消费者。其实线上线下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整合设立网站,在互联网的爆发力如此强烈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要想通过互联网打开客源确实并不是简单的设立线上网站便可的。”提高用户粘度为王道有电商业内人士认为,“其实现在无论上市公司等相关机构如何进行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其背后都有重要的推动就是希望增加公司产品的用户粘性,让只是光顾一两次的客户能够经常光顾,或者是让公司产品的被替代率降低,让用户体验感觉更加愉快。”上述电商业内人士表示,“在提高用户粘性背后所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肯定不只是单纯地设立一个网站就行。这里面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方法,目前许多行业在热火朝天地推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就是为了让客户能够以多渠道、更为方便快捷地接触购买公司的产品。在这种互联网电商大战的年代,必须做出特色与品牌,才可能脱颖而出。”有不少电商业内人士还透露,“他们对淘宝大学这种培训电商运营人才的模式挺看好的,随着电商互联网不断升级发展,有时候传统的关于电商互联网等知识教育也许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所以上市公司在进行线上线下转型整合的过程中除了模式很重要之外,培养对应的人才也显得尤为关键。转型能否如愿,确实需要结合许多方面,而不单是模式方法,目前很多公司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希望能收获一片光明。”
证券之星十大名博,直播室全天直播大盘、指导股市操作。……
010203040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润光伏股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