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华为主动降噪耳机3代,华为主动降噪耳机3代的最新资讯报道

全球首款36dB 主动降噪耳机上市
降噪耳机特别是智能降噪耳机的需求已呈快速增长的势头,市场细分越发明显,传统的国外品牌仍将占领大多数的高端消费人群,而国内品牌只可能在细分后的中低端消费人群中占有其应有的市场。对此情况,由深圳跃豁达科技有限公司独立研发的36db全新主动降噪耳机将于今年9月中旬登录京东众筹平台,这款深圳“智造”的高性价比产品或将颠覆耳机市场。
36dB深度主动降噪耳机采用主动式降噪的核心技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实现降噪的效果。借此向人们传递了在噪音环境下的高质量的音效,在降噪音功能高达99%的同时保护听力。
设计方面,36dB深度主动降噪耳机是一款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入耳式耳塞,采用特制TPE高弹性材料,在增强拉力和防止耳机线打结方面效果显著;11MM厚的精小腔体最适合人耳大小。
南方日报记者 苏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噪音总会让人心烦意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噪音,这些噪音的存在总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隔离噪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被动降噪,使用耳塞套或者入耳式耳机堵住耳朵来降低环境噪音。另外一个就是使用主动降噪耳机,主动降噪耳机产品主要是利用麦克风作为传感器拾取周围环境的噪音信号然后通过生成一个反向的声波与之相抵消。能够进行主动降噪的耳机产品在市面上降噪质量参差不齐。就在今年秋季,索尼发布了降噪三剑客,素有业界一哥的BOSE今年受到了来自索尼的挑战,在今年秋季也发布了全新的QC35II。随着两家产品白热化的竞争,今年的主动降噪耳机产品市场也格外精彩。在索尼的降噪三剑客中,除了索尼的降噪豆WF-1000X目前尚未有同样的竞品存在,WI-1000X和WH-1000Xm2都有非常强烈的针对性,所谓后来者居上,应该就是这个样子。那么今天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今年这两家的最强主动降噪产品。1. 索尼 WH-1000Xm2WH-1000XM2发布于IFA 2017展会,没错,这就是备受好评的MDR-1000X的二代产品,头戴式经典造型。设计基本不变,细节的地方稍加改进,保留了触控控制、主动降噪能力,而且支持LDAC,S-MASTER HX数字放大技术,DSEE HX高音质还原技术,音质在一众主动降噪耳机中仍然超群。而最重要的改进是电池方面的,WH-1000XM2在无线模式下开启主动降噪工作,仍有30小时的续航,而且还新增了“充电10分钟,听歌70分钟”的快充功能。2. 索尼WI-1000XWI-1000X是索尼在IFA 2017上发布的颈挂式蓝牙耳机,其1000X的命名可以看出其旗舰级的定位。颈挂式造型,兼顾了轻便与防丢,并设计有耳机线收纳槽,并支持来电震动提醒等贴心功能。内部WI-1000X以索尼自家高品质的圈铁入耳式耳机为基础,具备主动降噪能力,智能化的降噪方式能够根据用户所处的环境及移动状态,自动推荐合适的降噪或环境声方案。而率先支持的气压降噪优化技术则专门针对飞行场景,即使在飞行高空中也能对降噪进行优化。在技术上,WI-1000X集索尼的S-MASTER HX数字放大技术、DSEE HX高音质还原技术、LDAC无损蓝牙传输技术等黑科技于一身,尤其是后者,在Android 8.0实现LDAC普及的前景下,无疑又非常大的应用前景。WI-1000X除了无线模式,还可以使用连接线有线使用,无线状态下10小时续航,有线状态下则能提供14小时的降噪时间。3. BOSE QuietComfort 35 IIBOSE QuietComfort 35 II就是我们熟悉的QC35 II,QC35作为Bose民用降噪耳机的旗舰产品,在保证音质及降噪效果的基础上,使用蓝牙无线连接方式,不用再为线缆而烦恼。QC35耳罩内外均配有麦克风,麦克风感知环境噪音,并将噪音发送至分别对应于左、右耳的两个数字芯片,芯片在毫秒内提供与噪音相等且相反的信号,实现出色的降噪效果。无论是地铁车厢中的嘈杂,还是飞机引擎的轰鸣声,都可以有效的进行消除。二代则在初代的基础上增加了可调节的三档降噪深度,以及一个可以一键唤醒Google Assistant或者Siri或者其他语音助手的快捷按键。在外观上,头梁的Alcantara材质使得耳机整体更加耐用,全新的声学设计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声音表现。续航时间依旧拥有20小时,并且支持15分钟充电使用2.5小时的急速快充模式。4.BOSE QuietComfort 30QC30与QC35系列相同,一样是取消了有线连接,改为蓝牙连接方式;不同的是,QC30将“QuietComfort”改为了“QuietControl”,这是因为QC30采用了Bose最新的可控降噪技术(controllable noise cancellation),用户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调节降噪幅度,比如在室外步行时,需要留意周围环境,通过降低降噪幅度来保证安全。QC30配有6个麦克风,并采用绕颈式设计,在颈带之中包括除麦克风以外的各种部件,保证了10小时的续航能力,此外QC30还配备了StayHear +鲨鱼鳍硅胶耳塞,能够提供舒适稳固的佩戴方式。这四条耳机分别是来自最强降噪厂家的索尼和Bose,并且分别是头戴式降噪旗舰和入耳式降噪旗舰。无论是入耳式的BOSE QuietComfort 30与索尼WI-1000X还是BOSE QuietComfort 35跟索尼的WH-1000Xm2相比,BOSE QuietComfort 30/35优势在于鲨鱼鳍硅胶耳塞和Bose connect切换多个连接设备。而索尼WI-1000X/ WH-1000Xm2的优势更加明显,编解码器支持的更加全面,sbc、aac、apt-X、apt-X HD、LDAC都支持,内置了S-master HX全数字放大芯片可以更好的实现更加真实清晰的声音回放,另外强大的DSP加入也可以让索尼独有的VPT(虚拟耳机技术)模拟不同的环境音效还有索尼五段EQ设置以及Clear Bass(清晰重低音)等功能得以实现。在软件上WI-1000X/ WH-1000Xm2这次主打智能降噪,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环境,智能识别降噪场景从而得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另外,WI-1000X支持来电震动,而WH-1000Xm2则可以根据用户的头型和身处环境来优化降噪体验,这都是BOSE目前缺乏的。在听感方面,由于主动降噪耳机产品的工作原理会消除一定的频响。这个过程中这个反相的声波通常也是以低频的形式存在的。这个产生抵消外界低频噪声的声波如果响度足够大到以定的程度会影响我们本身听到音乐的低频体验,所以降噪耳机产品的低频补偿是一套非常严谨而又复杂的算法。BOSE通常使用的更加暴力的低频补偿,而不像索尼的补偿足够细腻,以索尼多年的音频技术积累加上DSEE HX技术的加持,让蓝牙无线的声音也能达到Hi-Res级别的回放。目前,迫于索尼降噪新品的压力,BOSE开始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降价促销,但是价格竞争力和产品核心技术仍不敌索尼。索尼在今年成功将BOSE逆袭也是基于自己在音频市场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搭乘了智能的这趟顺风车,把自己的产品点缀的更为出众和精彩。
关键字相关信息:拒绝访问 | zx.ingping.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zx.ingping.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dd143b3-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飞机上终于清静了:SONY 索尼 NC85D 动铁主动降噪耳机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飞机上终于清静了:SONY 索尼 NC85D 动铁主动降噪耳机
去年9月份发现张大妈上面推荐了Sony NC85D的推荐,ebay上面59.99刀,估计sony要下市了索性降价处理掉了 。 值67 评论69 收藏119&原来一直关注主动降噪,主要是经常坐飞机,一旦关上舱门就两件事情,第一是睡觉,第二是带上耳机睡觉。以前坐飞机经常旁边有婴儿,那个哇哇哭的声音受不了&,就带了三棒S4附送的入耳式的耳机 效果是好了点儿,但是小孩的哭声还是挺大的,除非MP3的音量开得大一些。后来去BOSE专卖店试听q20的主动降噪耳机,效果还不错,但是那个很大的电源盒子受不了。正好那段时间sony出了这款耳机,看着口水直流,一看价格2000多RMB&,算了为了飞机上清静几个小时花2000还真不值(后来证明是正确的,这耳机除了在飞机高铁上用,一无是处&)。看到张大妈推荐,果断下单,可惜被海关查了,过了将近三个月交了20%的税才到我手上,不过也还是挺便宜的。先看官方给出的妹子图先晒个单,然后说说5个多月来的使用感受。包装盒正面,从外包装上看起来像个值2k多的东西&。包装盒正面包装盒背面,说是动铁耳机还有什么DNC技术,反正一堆介绍,每个屁用,就是上面直接画了个飞机,定位很明确&包装盒背面全家福(飞机转接口,两种大小的耳塞,USB,耳机本体,,说明书丢了&)全家福其实降噪耳机被动降噪还是大头,这个耳机的耳塞里面有海绵衬里,效果还是有点儿用的 耳塞背面的海绵套左耳有个凸起,右耳对应的地方有个LED灯耳机灯LED灯在开启时会亮一下,工作时谁低频率闪烁,下面的图灯就亮了耳机灯控制开关,在左右耳线开叉的地方控制开关线比较,和bose的solo线做比较,看出来有多细了吧&耳机线耳机本体是马来西亚产的,其他配件是made in china出产地收纳盒收起来的样子,里面除了放耳机还能放个ipod nano,一般我都是这个配置上飞机的&收纳盒晒单到此结束,下面说说几个月来的使用感受双边不等长线入耳式耳塞。现在全都是双边等长线了,狂不爽,不想听时还得把耳机摘下来,在戴上的时候还得理线。&没有盒,带来的代价是耳塞大了一点儿,不过这点可以忽略不计了。&耳机线实在是太细了,感觉一不小心就会扯断。&主动降噪耳机在没有输入时会有低噪声,有点像以前空白磁带的声音。底噪比bose大一些,不过也还行,要说q20好的话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在嘈杂的环境下忽略。&音质嘛……千万不要和所有的主动降噪耳机谈音质,都是处理过的声音,能听就行。&续航一般般,反正我是一趟差充一次电,在飞机上绝对够用。&没有手机用的,考虑到只是在飞机上用用,不要也罢。&价格嘛2000块买的实在是不值,400块还是挺值的。&降噪效果嘛,还行,同事说没有q20i好,但是至少我在飞机上mp3音量调的比较小也听不见熊孩子的哭声了,飞机引擎的噪声虽说不能完全抵消,但是比原来的手机附送的耳机好多了。&佩戴舒适程度马马虎虎,不是太撑耳朵,那么大的耳塞也不觉得太不舒服。&在办公室用效果降噪效果也还可以,但是音质就呵呵了&总的来说这款耳机在飞机上用是绝配,在地铁上你会觉得少了麦克风突然来电话好慌乱。而且绝对不值2000,但是绝对值¥59.99。 建议经常坐飞机的值友弄一个。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4)
锤子科技 2018年春季新品 坚果3
松下nanoeX智能WiFi旗舰壁挂式空调AE13KM1
Apple iPad 2018年新款9.7英寸+Apple Pencil套装
【轻众测】须眉 SH-A161 电吹风
铜师傅安格尔 黑胡桃原木 1.4米餐桌椅套装
斐讯 家庭NAS 天天链N1
巴比丽丝 BABYLISS 恒温护发吹风机
【运动季】FlipBelt飞比特多功能运动紧身裤
任天堂 Nintendo Labo
赞350评论257
赞72评论63
赞60评论38
赞1648评论1198
赞583评论347
赞604评论309
赞647评论279
赞391评论169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简单写写对Bose主动降噪耳机的印象 | 数码控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56000人加入此小组
最近用为数不多的没有交给老婆的私房钱去买了BOSE最新出的QC25主动降噪耳机,用了两天来聊聊感想,说不定可以给打算选BOSE降噪耳机的人一点建议。价格不多说,2K多的价格也算是快要了我的命了。先聊重点中的重点,降噪效果。我只试听过三款主动降噪耳机,全是BOSE的,分别是QC15,QC20和QC25。其他的降噪耳机没听过,不好作评价,但是大部分科技媒体都说BOSE的产品永远是主动降噪的领军人物,那降噪质量自然应该不会差。我个人认为,降噪效果最好的是QC20,因为它本身就是入耳式的耳机,本身就隔离了很多噪音,我之所以不买QC20的原因是舒适度以及我的使用习惯,如果是我用耳塞的话,肯定不到一年线材就被我玩坏了。另一个原因是QC20是锂电充电的,没电了也没得选。这一点上两款包耳的耳机做的很好,全部采用7号电池,不用担心没电了咋办。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很讨厌这个设计,我猜这些人一定不怎么出门。跑题了.......降噪效果.....众所周知,频率越高,衰减越快,这也就是为什么路过夜店总能听到鼓点和贝斯但是很少听到人声,因为低音穿透力强衰减慢。而这三款bose耳机强大之处就是对于低频的主动降噪堪称完美,这里要再次提到QC20,因为入耳设计本身对高音的被动降噪就有天然优势,所以总体效果是QC20最好。有人提到了细小的白噪声会在降噪的时候出现,这个我只注意到了一次,就是在本身就已经很安静的地方听,会有白噪声,平时完全听不到。总之,降噪上如果你能挑出来不满意的地方,相信这个地球上也就很难有别的产品能满足你的降噪需求了。顺便说一下,我认为QC15和QC25的区别并没有那么大,QC25的确音质上有提高,并且可以在AAA电池没电的时候继续听。选这个耳机,虽然说价格不菲,但是请千万别冲着音质去。我倒不是说音质差,但是绝对不会比你想象的好。首先我要声明,自己虽然不是木头耳朵,但是对音质也达不到很多发烧友自称的敏感度。音质这个东西本身就带了太多的个人色彩在里面,有人喜欢低音,有人喜欢高音。我有一个台湾产superlux的不到五百的监听耳机,这是我音质上最喜欢的耳机,高音中音低音一点特色也没有。这个没有特色也就是最大的特色,如果你选的音源足够好,你能听到所有的细节,你甚至能感受到混响师做EQ的想法,因为你听得到。反观很多千元级耳机,反而差了很多。音质上,QC25比上一代耳机的提高,就是没开降噪也能听音乐。有人说关了降噪这个耳机没法听,这点我不认同,但是这个耳机的发音单元应该是为了降噪而发明的,只是为了兼顾音质。关了降噪以后,所谓的音质优化也就关掉了,这时听得就是发声单元最本质的声音。所谓的开了降噪以后音质变好,充其量也就是个EQ优化,硬件不行,软件是无论如何也救不了的。最后我想说说为啥买降噪耳机,是因为音质,听起来很好笑。首先我想说,我真正安心听音乐的时间,不是家里,不是办公室,而是路上。为什么,因为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音乐就是个背景,你根本注意力不在音质上,这个时候我敢保证一万的耳机和几十块的耳机没啥区别,因为这个时候根本就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路上是我唯一集中精力欣赏音乐的时候,这个时候耳朵里除了有音乐,还有发动机的声音,说话的声音以及其他种种环境噪音。这个时候试问你耳机再好有毛用?我试听过某些发烧友自称被动降噪很好的价格昂贵的包耳式耳机,事实证明这些耳机放在公交车上,马路上,也就那么回事。总结下来就是BOSE降噪耳机,降噪功能应该是你能买到的最好的品牌。如果你是个跟我一样喜欢在吵的地方静下心来听音乐又舍得花钱的人,那么QC系列肯定是首选。如果你是个经常坐飞机的人,QC系列更是当之无愧的首选。希望这个帖子对一些人会有帮助。
+ 加入我的果篮
bose就是集黑科技之大成……价钱另说……降噪啊,微型音箱硬是搞出优良的重低音啊,都最拿手
长姿势了,本来还以为sony的数字降噪已经够牛,原来还有这么给品牌啊!虽然价格······
电子工程硕士
引用 的话:长姿势了,本来还以为sony的数字降噪已经够牛,原来还有这么给品牌啊!虽然价格······。。。。bose是最厉害的,飞机必备
生物信息学硕士
路上我都用不隔音的(k313之流……啊我知道跟楼主不是一个阶级(楼主是阶级敌人))我怕被车撞。
引用 的话:路上我都用不隔音的(k313之流……啊我知道跟楼主不是一个阶级(楼主是阶级敌人))我怕被车撞。我在路上都只敢带一个耳塞子
我家的bose只有一个soundlink mini
果壳网运营
感觉LZ的每条耳机都可以写一发!
引用 的话:路上我都用不隔音的(k313之流……啊我知道跟楼主不是一个阶级(楼主是阶级敌人))我怕被车撞。我从家里到办公室,中间不用横穿马路,公交换轻轨再换地铁,凡是走路的地方都没车。所以我是不用担心被车撞.......
生物信息学硕士
引用 的话:我从家里到办公室,中间不用横穿马路,公交换轻轨再换地铁,凡是走路的地方都没车。所以我是不用担心被车撞.......上班好远……
引用 的话:上班好远……单趟20公里,还好啦
引用 的话:感觉LZ的每条耳机都可以写一发!才疏学浅,如果写别的耳机肯定被各种喷。
引用 的话:。。。。bose是最厉害的,飞机必备你前端用的什么?
电子工程硕士
引用 的话:你前端用的什么?飞机上的和iPhone
买过2款qc20和一款qc15,买这些的时候qc25已经上市了。降噪效果的话还是20比较好,在店里面比较了25跟15,25舒适度没有15好。虽然买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在价格同样的情况下,还是选了15.
引用 的话:bose就是集黑科技之大成……价钱另说……降噪啊,微型音箱硬是搞出优良的重低音啊,都最拿手少年,集黑科技之大成。。你又听说过地外科技嘛?
刚刚购买了一款QC20的入耳式耳机,降噪效果确实不错,街道上、地铁上、公共汽车上、飞机上,非常棒,能够专心听音乐,自己对音效没有太高追求,主要是降噪,很好。
和你的目的相反,我前几天买了个骨传导耳机,耳洞完全敞开,就是为了在路上骑自行车的时候周围的声音一点也不会被阻挡
引用 的话:刚刚购买了一款QC20的入耳式耳机,降噪效果确实不错,街道上、地铁上、公共汽车上、飞机上,非常棒,能够专心听音乐,自己对音效没有太高追求,主要是降噪,很好。信不信会坐过站!报站名都听不到了
降噪什么的总觉得有点危险。。。BOSE的降噪和人体工学应该是耳机业内做的不说第一么数一数二的好的了~OE系列包裹感和轻薄绝对是我戴过的耳机里面最好的没有之一,当然音质这个就主观了,不过个人觉得三频分布调校还是比较正派的,老美的风格基本上就是这样,不过做工倒完全不是老美山寨风格,够精细!QC系列的话用过几次,总觉得耳朵太敏感,有次低频的声响作为背景,而且出街戴这个总觉得有点危险。。。
果壳实验室主任
亲测QC25 耳感还是不错的
比大馒头强些
单程39公里用
UE 6000的路过,好像也还行,虽然不是主动降噪,像有耳放一样。其实主要是没钱买BOSE。。。
引用 的话:亲测QC25 耳感还是不错的 比大馒头强些QC25在佩戴超过六个小时以后耳廓会疼(不过我是招风耳,普通耳朵估计不会有这个问题)
果壳实验室主任
引用 的话:亲测QC25 耳感还是不错的 比大馒头强些特指佩戴感,声音我觉得大馒头好些。
买买买, 等我出了手上这个bose ae2 就买,不然重复了浪费。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降噪耳机损害听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