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上海综合实力新加坡综合实力对比.两个城市到底哪个富裕

香港和新加坡哪个经济更发达_百度知道
香港和新加坡哪个经济更发达
新加坡好。1.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香港图片:2.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简称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之外,还包括周围63个小岛。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经济体之一。新加坡图片如下:
采纳率:99%
至于香港和新加坡比较,实在难。总的说,香港人均收入略富裕。在过往的竞逐中,香港明显居于上风。
两地之间明显的差异是:新加坡国土面积约为香港的60%。香港人口672.5万人,新加坡为389万人,也只是香港的58%。另一较重要的差异是:新加坡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两地政治的差异也颇为明显。新加坡于20世纪50年代脱离殖民统治,1964年建国。强势政府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具有压倒性政治优势,行政当局的各种决策决议往往能很快得到立法机构的通过。这一方面造就了新加坡政府行政的高效能,另一方面也会因为某些施政脱离民意而被指责为专制独裁或严刑酷法。新加坡人生活在法规的框框里,其口号是“法律之内完全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由于新加坡通过了一些涉嫌过分干预个人权益的法规,招来各种非议。新加坡政府对经济与市场的干预力度也较大,往往能通过政府关联公司干涉本地经济发展速度和走向。正如环球信贷评级机构惠誉(fitch)最近的评论所言,新加坡政府“在宏观经济层面的透明度上,还有待改善的余地”。
香港人在新加坡人面前,总以自由、民主自居,这也是有理由的。香港特区的法规较为宽容,个人的权益受到较好的保障。在党派分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强势立法局之下,香港特区政府则较少表现出专断风格。香港政府的行政不仅有较强有力的立法局的监督,也有各种政策咨询委员会的协助,这些机制确保了政府施政避免严重失误。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实行立法局全民公选制后,立法局的功能将更完善,作用将更突出。香港特区政府沿袭了港英当局的“积极不干预”施政理念,对经济发展或市场取向采取较为放任的态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新加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香港和新加坡全面对比,谁的综合实力更强香港和新加坡全面对比,谁的综合实力更强山西晚报新媒体百家号转载自百家号作者:不如随风在上个世纪70-90年代,包括香港、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崛起,成为亚洲繁荣发达的经济体。时至今日,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亚洲的明星城市,都是世界排名三四位的金融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亚洲重要的贸易、航运中心。香港和新加坡这两座城市在经济、气候、语言、城市知名度等方面高度相似,因此香港和新加坡具备相当的可比性。那么我们就对这两座亚洲城市的主要经济数据(2017年,下同)进行比较,看看到底哪座城市的综合实力更强:GDP总量香港为3418亿美元,新加坡为3141亿美元,在亚洲分列十三、十四位,香港领先新加坡。而人均GDP方面,香港为46350美元,新加坡为56089美元,新加坡领先香港近一万美元,新加坡市民生活水平可能略高于于香港。香港市区而财政收入香港为590.9亿美元,领先新加坡的468.6亿美元,说明香港政府比新加坡政府更有钱,但总体差距不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外汇储备香港以绝对优势胜出,这在意料之中,因为香港的外贸总值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七,外贸依存度高达334%,而新加坡外贸总额尚未进入全球前十。这两座城市都是全球闻名的旅游城市,而香港得益于大陆游客的持续增长,香港的旅游收入达到258亿美元,相比新加坡的194亿美元要略胜一筹。在航空及海运方面,航空客流量香港以7286万人次领先于新加坡的6222万人次,而集装箱吞吐量新加坡则以3367万标箱领先于香港的2076万标箱,新加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第二,对比香港优势很大。新加坡市区世界五百强企业数量香港以上榜6家企业领先新加坡的3家,说明在孕育世界级企业上,香港要强于新加坡。海外资产方面,香港达到惊人的4.17万亿美元,新加坡则达到2.92亿美元,香港在对外投资活跃度上优于新加坡。香港的摩天指数长期排名世界首位,因此在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数量上,香港以86座摩天大楼遥遥领先新加坡的27座也就不足为奇了,香港人多地少,摩天大楼数量多倒也合情合理。以下是香港和新加坡的主要经济数据对比汇总:综上所述,在12项主要经济数据对比中,香港有10项领先新加坡,而在人均GDP及集装箱吞吐量方面,香港则不及新加坡。两城在经济数据的对比互有胜负,但香港领先的领域更多,更为全面。因此,就综合实力而然,香港强于新加坡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了,希望香港在背靠祖国大陆为后盾的基础上,在积极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前提下,香港的经济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山西晚报新媒体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山西最权威,最快速,最全面的媒体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现在好像很多人都说新加坡更强对不对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 更多
  那要看大陆放谁一条生路了
  都没去过,沉默
  新加坡的大政府小人民明显更加高效,而香港小政府早晚被地产商和民粹玩死
  等泰国大马的港口起来了,李家坡死的渣都不会剩。。。
  新的前途不会有多美妙,和美关系越近的国家,依靠越深,美对其影响与控制越强,很难回头,且新虽小,心气挺高,有地区政治欲望,美衰落过程中让它们出头的可能性大,而它被大陆打压的机会更大。
  都是以外贸金融服务为主第三产业,没有制造业工业为基础,一场金融风暴前景都堪忧。
  現在新加坡 確實 比香港 經濟實力 強
  这是找新爹,可这爹明显不给力……  要不怎么会雄起两年后,跪舔土鳖去了
  除非再次闭关锁国,要不,香港没有任何机会!
  都没啥前途,当然底子都很厚,撑个二十年还行吧  再往后看,泯然众人
  香港 台灣 都是 被某群垃圾
拖後腿   導致 很多 不能發展  這些垃圾應該趕下海 喂鯊魚
  这个不用看了,香港有祖国撑腰!就算儿子不认亲妈认干妈,当亲妈的始终会想教好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的。
  表示都是没有未来,两个未来我都不看好。
  台湾和香港那个更好?
  物极必反,哲学规律!
  @广州劳力士
01:52:25  这个不用看了,香港有祖国撑腰!就算儿子不认亲妈认干妈,当亲妈的始终会想教好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的。  -----------------------------  正解,,,香港就算再乱,,,有大陆背后撑腰也不会死。  新加坡,,,,不好说喽
  只有上海会带领周边城市一起发展
  都没什么前景...国家为了保持香港的地位一直在打压上海的发展,很多人都说上海是靠国家政策发展起来的,其实完全不是,上海就这个地理位置这个工业基础,随便怎么发展都是拦不住的...国家只是放任上海自由发展就已经发展成这样了,如果把香港的很多功能转移给上海,上海早就一骑绝尘了,但是国家必须留着香港做所谓一国两制的标杆给巴子和外国人看...很多政策都在打压上海,但是上海的发展是挡不住的,上海的地理位置和各种工业金融基础决定了,它不需要出马云马化腾,这些人会自己来的...上海的500强地区总部已经远远超过香港了...但是这事儿国家不是没跟香港提过醒,国家也给上海搞了自贸区和迪士尼,就是想给香港一点脸色看看,你不是不可替代的,你只是我的一个形象工程而已,靠自身发展你根本就不可能竞争过上海....至于新加坡,挖个运河就能埋葬的地方....TG早晚会把黄金航道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马六甲以后就是个猴子窝而已
  新加坡有实体经济(石化,造船,电子),香港就剩地产,金融,保险了……新加坡人目光更长远。
  政体经济结构这些基石明显新加坡更健康稳定,至于说地缘政治新加坡是实用主义,将来调头示好中国不是不可能
  ?父传子的,除了朝鲜沙特,就是李家坡了。还好意思说别人?
  新加坡的条件还是很好的,地理位置绝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齐备,精英治理的效率很高,长时间内会是东南亚国家的区域中心城市!  香港的前景其实不妙,经济结构畸形,回归20年来香港民众的倒行逆施伤透了大陆的心,不可能再获得什么特别的扶持。而深圳正在成长为世界级都市,广州也会是国内中心城市之一,香港连做广东的中心城市都不可能!
  看看因运河而兴起的城市扬州、淮安现在的地位,就可以脑补克拉克运河、马来皇京港、泛亚欧铁路建成后,因马六甲而兴起的新加坡会有什么地位!  香港有大陆为腹地,只要自己不作死,广州深圳香港融为一体(澳门太小了,没意思),泛珠三角经济区前途无量!
  @广州劳力士
01:52:25  这个不用看了,香港有祖国撑腰!就算儿子不认亲妈认干妈,当亲妈的始终会想教好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的。  -----------------------------  @老罗兰
10:34:48  正解,,,香港就算再乱,,,有大陆背后撑腰也不会死。  新加坡,,,,不好说喽  -----------------------------  感觉中央就是让香港随便闹 让国人对比下皿煮有多坑   不是50年不变么?
  新加坡吧。。
  闹闹垮得更快。已经成了反面典型了。  不断作死之城。
  新加坡地缘是真的好,产业布局也合理一些,但势单力薄。香港产业如果作为大陆的补充那么就有很大潜力,反之就会沉沦。
  相比之下,肯定是大台玩 最牛逼了。
  用屁眼也能想出来是香港  马来西亚皇京港开发已成铁板钉钉,你告诉我新加坡怎么翻身
  这个要取决中国大陆高层的决定。
  香港啊,形势好太多了
  ?港灿是希望选出来一个如(李登辉)一样的分裂分子,中央也不能否认
  香港人口700万,新加坡连香港的一半都不到。  你说哪个强?
  那个都比台北强,个人感觉新加坡要比香港强。
  中巴铁路建成之日就是李加坡衰落之时
  新加坡不太懂,  但是作为住在深圳,常去香港玩的IT男,我觉得香港全面被深圳超越是这两年就可以看到的事情   看看IT行业,深圳有 腾讯,华为,中兴 ,香港有什么?  香港人住鸽子笼,深圳人住的是什么? 比香港宽敞多了  香港听说收入高。。。但深圳现在不要说月薪过万,月薪2万,3万的都是比比皆是  总而言之,不看好香港的发展 ,除了制度不一样,香港的哪一点优势 是深圳所没有的?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对于生活在香港的商务人士来说,对狮城新加坡一定并不陌生。
(图片来源:网络)
本帅发现,身边许多稍有名气的跨国公司,都设有香港office和新加坡office,一些商务人士甚至已经习惯于每月或每周穿梭在这两座城市之间。
(图片来源:网络)
在全球区域总部的人才竞争中,新加坡和香港这两座城市很多时候也是不分伯仲。但据说二十年前,香港是比新加坡更受商务人士欢迎的工作外派地点?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如今,新加坡在除银行业的其他行业,正在全面超越香港?这种说法究竟有道理吗?
香港和新加坡,两座城市都是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就连经济发展程度、生活模式也具有相似性。
(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转站,银行业因此获利,得到成熟发展。同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狮城新加坡,产业非常多元化,除了成熟的金融业,互联网科技、化学、机械、生物医学也是新加坡的重要产业。
(图片来源:橙新闻)
今天,本帅就想和港漂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如果是老板让你选择在香港office,或者是派到新加坡office,这两座城市你会怎么选?
薪水才是王道
首先,要到一座城市工作,一份吸引人的薪水才是硬道理!我们来看看新加坡和香港各行业最资深的员工工资收入差距是怎样的?
(图片来源:彭博汇编招聘公司华德士2017年薪资调查数据)
结果显示,香港金融行业最高档次的工资平均比新加坡高出约25%,而且这一趋势贯穿于多数行业。
(图片来源:网络)
有港漂就说,如果不是各行业最顶尖职位的人才,各行业一般职位的人才起薪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图片来源:网络)
跨国薪酬调查机构韬睿惠悦(Willis Towers Watson)和人力资源公司罗伯特沃特(Robert Walter’s)2016年的薪酬水平调查,新加坡的薪酬水平在亚太地区遥遥领先,在一些专业领域已经超越了香港!
(图片来源:网络)
以软件工程师为例,新加坡的年薪已达到了140,000到250,000新元之间,香港的薪水在95,000到170,000新元之间。
两地物价差多少?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各行业的精英们似乎在香港赚得更多,但是别忘了香港的物价一定是普遍高于新加坡,具体高出多少?我们一起来看!
(图片来源:Bloomberg)
咨询公司ECA International的最新生活成本调查显示,香港已经超过东京,成为亚洲最昂贵的外派人士驻地,在全球也排名第二,仅次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相比之下,新加坡仅排在第24位。&
(图片来源:网络)
从彭博社进行的数据调查中可以看到,除了因为酒精税,在新加坡饮酒会更贵,购买其他各种商品,香港均要高于新加坡。
居住成本又如何?
本帅不得不说,在我们的港村一提到房子绝对是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到一个地方工作,最大的一项开销之一还是居住费用,除非公司提供住房补助。但是如果被外派到新加坡要自己租房,花的钱又是多少呢?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彭博社的调查数据,从2003年到2017年这14年的时间里,香港的房价竟然涨了400%!而新加坡的房价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
(图片来源:Bloomberg)
本帅特意问了在坡上居住过的小伙伴,在港岛上港币8000港币只能租一个很小的房间,大小约在十平米以内!如果在坡上的话,一千五百新币可以在接近市中心地方租一个比较舒适的大房间了。
那么,有小伙伴问了,反正香港的天价房是买不起了,听说新加坡买房有政府补助,如果被外派到新加坡在当地买房,房价又是怎样的呢?
新加坡政府提供政府组屋(HDB),价钱要比公寓便宜很多。一个位置一般(离市中心半小时以内车程,靠近地铁)的三室一厅或两厅的房子,大概人民币200万到300万。组屋大多长这样:
(图片来源:网络)
首付百分之二十,再加上各种印花税,中介费等,差不多首付60万到80万人民币左右!据说大学本科毕业生(已婚),小夫妻两个人想在毕业三五年之内买个房子,还是挺容易的一件事,就这一点在港村的本帅是Real羡慕!
(图片来源:网络)
可是,如果要在新加坡买公寓,价钱就一样昂贵了!就算是位置很偏的公寓也至少要500万人民币,至于豪华公寓就更没有上限了...但是整体上说,新加坡的房价是比香港低的!
新加坡拥车成本很高?
说完了房子,外派的商务人士另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是交通出行!彭博社称,新加坡可能是全球驾车成本最高的地区!究竟有多高呢?
(图片来源:Bloomberg)
如果同样是要买一辆全新的奥迪A6轿车,在香港车辆售价加上拥车成本在70,424美元,而在新加坡竟然达到了168,084美元!想在新加坡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
(图片来源:网络)
原因是,在新加坡,司机必须竞投数量有限的特别许可证,同时还要缴纳一系列的税款和经常性费用,这可能让汽车拥有成本提高一倍以上。可以说,让香港人头疼的是买房,让新加坡人比较头疼的是买车!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是搭乘出租车出行,根据Expatistan的数据,无论是在新加坡还是香港,乘出租车出行8公里(5英里)的花费都在8美元左右。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再来看看市内交通,新加坡一共有四条地铁线:东西线,即地铁绿线,通樟宜机场;南北线,即地铁红线;东北线,即地铁紫线;环线,即地铁黄线。票价根据乘车路程计算,在1-3新币之间。
新加坡地铁图
(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地铁是香港的通勤铁路线,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营运。综合铁路系统全长168.1公里,由9条市区线,共80个车站组成。&
港铁部分图及标价
(图片来源:网络)
一般来说,港铁票价在港币4元到15元之间,但是如果要去较远的罗湖或者是落马洲就要港币38元了,整体来看,两地地铁价格也是相差不多!
(图片来源:网络)
小孩在外派地上学,教育哪家强?
外派雇员的小孩,如果要在香港或新加坡的学校上学,这笔开支注定都贵!
根据彭博社数据显示,如果是学生来自非美国家庭,新加坡美国学校新入学学生的学费约为36,200美元。在香港的美国学校,包括入学费在内,七年级或八年级新入学的类似学生需要支付大约25,200美元。
新加坡南洋小学的“彩虹”校园
(图片来源:网络)
在香港,无论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都是众人挤破头,小孩的学业入学压力将会非常大!在香港读幼儿园,这名额不是想有就能有!
(图片来源:网络)
前有家长在幼儿园通宵排队领取报名表,后有家长为了网上报名刷爆网页,而这些和真正收到offer还差着十万八千里!!还有各种面试考验着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底线!
香港节目中的虎妈Athena
(图片来源:《没有起跑线》节目截图)
在中学方面,新加坡的中学在全球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的排名高于香港。新加坡在数学、阅读和科学方面排名第一。在最新排名中,香港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名列第二,科学名列第九。
(图片来源:网络)
本帅大致对比了两地的物价、生活成本、购车成本和教育成本,港漂们觉得,如果老板让你选择在香港或新加坡工作、生活,你会如何选择呢?给本帅留言说出你的答案吧!
图片及资料源于网络,本文为港漂圈原创,转载请联络港漂圈
热点资讯抢先看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新加坡与香港产业发展路径对比及启示
  一、新加坡与香港的产业发展路径 中国论文网 /2/view-5916101.htm  (一)新加坡的产业发展路径   新加坡从1959年自治,其后于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建国。从农业发展条件来看,新家坡国土面积712平方公里,地少物乏,蔬菜、水果90%以上依靠进口,粮食全部依靠进口。但新加坡地理条件优厚,其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 不仅是东南亚的航运中心, 还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 处于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要道。在殖民统治期间,英国利用新加坡具有多年自由港的历史地位,将其作为远东地区的货物集散中心。转口贸易作为单一的经济形式占据着新加坡经济的主导地位。以1959年为例,贸易占GDP的比重高达81.7%。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加坡的转口贸易受到其他邻近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贸易额迅速减少。传统严重依赖贸易的畸形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对此,新加坡政府顺势而为,对产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根据发展重心变迁的轨迹,新加坡产业发展阶段可以细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阶段、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以及高端服务业阶段。   1、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年)   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转口贸易这一主导产业发展严重下滑,经济疲软,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失业率曾高达14%。对此,新加坡政府调整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工业化发展战略,并主张发展进口替代产业。1965年8月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国家,由于失去了马来西亚这块腹地市场,新加坡的经济和产业发展面临新的调整。1967年,新加坡政府做出了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决策。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这一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均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领域,主要的产业有食品、印刷、服装和纺织、木材加工、软饮料、砖土陶瓷、玩具、玻璃、电子零部件等等。这一时期,新加坡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59年的8.63%上升至1967年的16.27%,再到1973年的30%左右;失业率也从最初的高于10%下降到1972年的4.7%。   2、资本密集型产业阶段(年)   进入70年代,一方面,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较为充分的就业,劳动力供给日益短缺;另一方面,劳动力工资上升较快,1973年工资增长率为9.7%,1974年为17.7%,1975年为13.8%。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优势不再,新加坡开始重视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来应对经济转型的挑战。该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有炼油业、石油勘探设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房地产业、电器制造业、精密工程制造业等等。以炼油业为例,到70年代末,新加坡炼油业占制造业总产值超过30%,已成为全球三大炼油中心之一。另外,以制造业为引领,贸易、金融、交通、旅游等服务业也随之发展。这一时期,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带动下,新加坡的产业顺利实现了转型与升级。   3、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年)   经过前两阶段的积累,新加坡经济基础逐步稳固,基本实现全民就业,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紧缺等问题。另外,信息技术革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对此,新加坡政府强调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要逐步进入资讯网络社会,建立起软件发展中心和电脑制造中心,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未来的硅谷”。政府采取了多种举措,如实行工资增加政策,增加企业成本,迫使企业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改进;对技术水平较低的外籍工人征收“客工税”,抑制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建立技能发展中心,加强技术培训,改革教育制度,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设立产业项目名录,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等。到1985年,已经有超过150家的跨国公司在新加坡从事电子产品及电脑配件的生产。其中,硬盘驱动器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另外,其他一些制造业,如印刷电路板、金属冲压、压铸、精密机械加工也受到了带动发展。同时,新加坡政府也鼓励和引导本地企业向外投资。如1994年在苏州成立的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另外,这一阶段,新加坡的会计、法律、广告、市场研究、电脑及管理咨询业、房地产、工程与设计等产业也得到了相应发展。   4、高端服务业阶段(1997年至今)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全球经济性衰退使得新加坡的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世界性的电子工业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新加坡人力成本过高使得不少制造业向中国和印度等国家转移。对此,新加坡政府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一方面进一步增强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将电子产业从低端升级到高端、发展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环境保护产业、航天航空、水务产业等;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重点发展以旅游、研发、金融和信息资讯为重点的高端服务业。尤其是2002年以后,新加坡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制订了“7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力图将自身打造成世界贸易中心、海港转运中心、会议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保健中心、金融理财中心。   (二)香港的产业发展路径   香港面积为1104平方公里,位于亚太地区的核心位置, 是东北亚通往东南亚、 印度洋的必经之地。 从1841年到20世纪50年代的一百多年间,与自治之前的新加坡类似,香港也一直是以转口贸易为主的自由港。   1、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1950―70年代末)   年末朝鲜战争和联合国对华禁运直接促使了香港制造业的发展,另外,上海和华南地区的大量资本、设备、工人的流入为香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香港逐步实现了以转口贸易为主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经济的转型。香港工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到香港本地加工后,再销往中国内地市场。这一时期,香港的制造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初期主要是纺织、制衣、鞋、金属制品等传统工业,到60年代拓展到塑胶、电子、玩具、假发等。1950年香港的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低于10%,1961年制造业比重提升至23.6%,1970年制造业的比重高达到31%。另外,在香港独特社会经济地理背景和制造业的推动下,香港的金融、保险、地产、旅游以及商业服务等行业也逐步兴起。
  2、服务型经济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内地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直接导致了香港经济的再一次转型,由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内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土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特点,由此,香港的制造业大量向内地转移。上世纪80年代香港的制造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约占20%,到了90年代末制造业比重迅速下降至6.2%,到2010年仅为1.8%。另外,内地生产的产品运至香港,再由香港港口转到世界各地。香港和内地形成了明显的“前店后厂”格局。与此同时,香港的金融、航运、物流、资本市场以及其它相关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另外,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和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也开始快速增长。香港已经成为国际金融、贸易、商务、航运和电讯中心。近年来,香港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90%。   二、新加坡与香港产业发展路径对比   (一)纵向演化的递进型和跳跃型   新加坡的产业发展路径是依次递进的。最初转口贸易获得了原始资金积累,再加上大量的失业人口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发展。随着资金的进一步积累,利润更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了起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居民收入生活水平获得提高,人力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居民的素质和技能也获得提升,技术密集型产业随之发展了起来。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均对服务业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另外,基础设施、人力储备、技术水平在之前的产业阶段中获得了较好发展。因此,利润更高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获得了发展。相对于新加坡,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背景, 香港的产业发展并没有从低端到高端逐次递进,而是直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跳跃至服务业。   (二)横向互动的自主型和依赖型   在未脱离马来西亚之前,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产业发展存在着相互关联,马来西亚一直是新加坡重要的腹地市场。建国后,新加坡作为独立的政治体,其与周围地区的产业互动受到国界的限制。独特的政治背景决定了新加坡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独立自主。因此,在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原有主导产业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时,必然要发生产业更替,由利润更高、技术水平更先进的产业来作为重要力量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另外,虽然新加坡非常注重人才、技术、资本的引进,引进后消化吸收,将外生动力变为内源动力才能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相较而言,香港的实际定位是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城市。在产业互动前期,香港和珠三角具有明显的中心与腹地的关系。因此,作为非独立型经济体,其最佳的产业发展决策是以自身具有优势的产业为主。实际上,香港正是利用了其港口、金融等优势,发展了相关服务业。   (三)自身产业的实体型和空心型   由于新加坡具有递进型的产业演化和自主型的区域互动特征,而香港具有跳跃型和依赖型特征,虽然目前两地均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但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实体化和空心化区别。新加坡的第三产业发展是以制造业向资本和技术依次升级为前提的,第三产业具有明确的本地服务对象。事实上,即使是在2011年,新加坡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高达26.6%。香港由于大量的制造业外移,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失去支撑,一直无法得到发展和提升,服务业只能集中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与资金融通方面。2010年,香港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8%,服务业所占比重高达92.9%。在服务业内部,进出口贸易、批发及零售占到了25.8%,金融及保险占16.6%, 两者占到了服务业产值的近一半。 另外, 随着珠三角落后产业的淘汰和转移,香港的传统型服务经济也面临着空心化风险。   三、启示   产业的发展路径具有内在规律性。最初通过自然资源(如矿产、港口、农业)的利用,使地区获得原始资金积累。再加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使得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小、生产技能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了起来。这一时期,产业利润虽然不高,但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使得经济总量年均增速较快。新加坡在年,除1964年GDP增速较低外,其余年份均在7%以上,尤其是年,年均GDP增速在12.0―13.7%之间,为增速最高的阶段。随着资金的进一步积累,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基本条件。另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大再生产也需要能源和设备的支撑。因此,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了起来。随着前期技术、人的素质和技能的积累及提升,利润更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得以发展。居民收入的提升,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开始增加。另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研发、融资、营销等服务的支持,因此,高端服务业开始发展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细化具体行业的时候需根据不同情况进一步研究。纵观整个产业发展,在供给方受着人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的推动,在需求方受着产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所引发需求的推动,两类因素交互作用,构筑了产业的发展路径。   产业发展也受到周围区域的影响。一个城市,若作为独立的经济体,其产业演进遵循着内在规律,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例如新加坡。一个城市若与周围地区具有强烈的依赖性,那么,该城市自身作为区域的一部分,承担着特定功能。产业演进的路径则体现在更大区域范围尺度上。从该城市自身来看,可能并不会呈现产业发展的全套路径,例如香港。因此,对于城市产业发展,既需要纵向考虑其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也需横向考虑其与周围区域的互动关系,由此才能更为清晰地把握该地产业的发展脉搏。■   参考文献:   [1]杨建伟.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回顾[J].城市观察,2011(1):56―65   [2]赵超.新加坡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开发研究,2010(4): 23―26   [3]汪明峰,袁贺.产业升级与空间布局:新加坡工业发展的历程与经验[J].城市观察, 2011(1):66―77   [4]高军波,叶昌东.香港与新加坡及相关区域经济整合研究[J].城市观察,2009(2):101―108   [5]封小云.香港经济转型:结构演变及发展前景[J].学术研究,2007(8):52―59   (王丽,1984年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与上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