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向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制度过渡过程中,经济政策有什么变化

来源: 《红旗文稿》2016/19 作者: 王锐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充分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和判断标准。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展现出旺盛生机和活力。然而,苏联自 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进展缓慢,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逐步流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的改革由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演变为全面否定社会主义,由此导致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最后,不仅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丧失殆尽,而且社会主义大厦也完全坍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丧失的教训,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提升制度优势敲响了历史的警钟。
  一、意识形态从僵化保守到蜕变变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失去了理论基础
  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巩固具有重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强调要把理论看作是“行动的指南”,不能把理论当教条,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去“裁剪现实”。但赫鲁晓夫上台后,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彻底否定了斯大林,提出了“全民国家”和“全民党”,企图改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苏共的宗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虽然把苏联重新拉回到了社会主义的轨道,但由于苏共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和僵化的理解,所以很难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僵化保守,造成了理论上无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谈不上用创新理论正确地回答现实遇到的问题,理论的说服力必然降低。在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逐渐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同时,由于苏共领导人在对待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观点和争论上采取了无限上纲、简单粗暴的做法,把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相混淆,用权力压理、压人,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严重压制了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生机与活力。结果是知识分子思想沉闷,政治消极,甚至对社会主义制度心生不满,这也为西方敌对势力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搞“意识形态垄断” “思想禁锢”提供了口实。
  戈尔巴乔夫的领导则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认为,世界范围内的阶级矛盾、阶级对抗消失了,与这样一个时代相适应,社会主义必须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彻底决裂”,必须重新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社会理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从推行所谓公开性、民主化和舆论多元化开始,并逐渐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所谓的团结和睦代替积极的思想斗争,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苏联迅速泛滥起来,最终彻底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苏联社会主义引向了歧途。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立党立国的一条基本原则,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还必须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在科学研究、思想认识方面,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区分不同矛盾的性质,允许各种思想观点在实事求是的讨论、辩论和批评斗争中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此外,必须坚持在全党、全社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不断夯实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以发挥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体制改革偏离正确方向,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失去了制度支撑
  辩证地看,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在特定时代条件下形成的,这种体制在初期是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体制弊端日益显现,尽管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尝试改革这种体制,但是因为没能找准 “病根”,开出的“药方”自然也就不能解决问题,以致问题越积越多,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障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从解决国家面临的危机、推动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但这一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戈尔巴乔夫有意混淆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体制的区别,认为改革就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大厦的改造,就是要从权势官僚体制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
  1988年6月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之后,各种反党势力集结起来,使改革的方向进一步转变。一是思想理论界借全盘否定斯大林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倾向占了上风。从否定大清洗运动到否定社会主义工业化,乃至到全面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把历经千辛万苦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称为“变形的社会主义” “异化的社会主义”,抛出 “苏联历史上还没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等种种论调。二是各种反党“非正式组织”迅速发展,削弱直至否定苏共的领导。1987年底,各类“非正式组织”3万多个,到1989年2月,发展到了6万多个,成员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尤其是“跨地区代表团”的成立,标志着有组织的政治反对派在苏联议会中出现,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已经不可遏制,苏共走向了分裂的不归路。三是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崛起,苏联最终走向解体。波罗的海三国以及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的群众性组织,利用民族情绪鼓吹民族独立,反苏反共。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民族冲突也愈演愈烈,局势日渐失控,苏联走向解体。四是在党内外激进势力的联合推动下,权力的中心从党转移到了苏维埃,取消了党对国家机关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职能,党的方针政策只能靠政治思想的影响和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党员来贯彻执行。从明确反对多党制到逐步被迫承认多党制,苏共的领导地位发生了根本动摇并最终彻底丧失。
  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深化改革释放活力,能够更好地发挥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坚决抵御资本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不动摇,必须要搞清楚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等问题,绝对不能为任何外部势力的企图所绑架,更不能为赢取别有用心者的掌声而拿改革做交易,确保改革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
  三、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差距拉大,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失去物质保障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21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列宁也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全集》第42卷第369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注重发展生产力,而且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使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成熟,才能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共领导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应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苏联的经济建设是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下进行的,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忽视质量和效益,并认为速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另外,苏联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不合理、畸形发展,重工业发展快,轻工业和农业发展较慢,日用消费品品种单一,消费品市场供应紧张,坚持高积累、低消费,使人民群众收入增长缓慢。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经济建设出现了困难,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的优势完全丧失,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也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取得了较长时间经济稳定增长,进入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实力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面对这种强烈的对比,苏联民众中的不满情绪增长,为国内外敌对势力煽动群众、制造动乱提供了可乘之机。
  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第1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社会主义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在确保一定速度的基础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
  四、苏共先进性和纯洁性逐步丧失,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失去领导核心
  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成为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就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革命战争年代,苏共党员不怕苦、不怕死,以自己的流血牺牲换来了革命的胜利,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执政以后,苏共的地位和面临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党的性质和宗旨能否通过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全体党员来贯彻面临严峻考验。对此,列宁保持着清醒的认识,采取了切实措施防止党员干部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就从加强党的建设上巩固了苏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进了群众对苏共的信任,提高了党的威信,并度过了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困难的时期,从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后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开展。然而,苏共执政越到后期,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越弱化,特别是苏共内部形成的庞大官僚特权阶层日益脱离人民群众,苏共制定的政策也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群干群关系日益紧张,党的威信逐渐降低。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逐步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提出用民主社会主义改造苏共,改变了苏共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最后从组织上解散了苏共,使反对派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政权。
  苏共肌体的变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过去党章规定的“工人阶级、集体农庄农民和知识分子中先进的最有觉悟的部分联合起来的、苏联人民战斗的久经考验的先锋队”,变为苏共28大党章规定的“是一个按自愿原则将苏联公民联合起来,实施以全人类价值和共产主义理想为基础的纲领性目标的政治组织”。二是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变为逐渐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拥抱西方的新自由主义。三是党的奋斗目标发生了变化,从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进而向共产主义迈进,变为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四是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从苏共是政治体制的核心变为与其他社会政治团体平起平坐、自由竞争。五是党的组织原则发生了变化,从强调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变为仅仅强调民主,淡化集中。这些变化表明,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的苏共已经背离自己的初心,越走越远了。
  共产党人只有牢记自己的宗旨,时刻不忘初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才能领导人民群众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苏联的解体并不能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过时,或者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问题,而只是证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缺陷和弊端。苏联解体的教训是一部永远的教科书,社会主义中国只有深刻总结、不断吸取这一历史教训,才能够避免重蹈苏联覆辙。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还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克服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信心,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基本经验研究”[12XDJ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尹 霞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网站编辑 - 宋诚苏联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
新经济政策就是指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1920年10月,苏联红军终于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治理战争的创伤是更加艰巨的事。在战争中,苏维埃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城市实行供给制,把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在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了留下口粮,剩余的粮食全部上缴国家。大部分农民是拥护苏维埃政府的,因为是这个政府把他们从地主手中解放出来,给了他们土地。可现在地主被打垮了,农民迫切需要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帮助他们。
可是当时,苏联的工业根本无力承担这些。连年的战祸同样使工业衰败不堪。工业生产还没有恢复到战前的四分之一。几个最重要的工业区,刚刚被苏维埃政权接管,而它们在白匪手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铁路运输几乎停顿,几百座铁路桥被炸毁,几千公里长的铁轨成了废料,大部分机车和车厢已经超过使用期限。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还在暗地里组织匪帮和富农暴动,企图颠覆苏维埃政权。
面对严峻的现实环境,列宁认识到,党的政策必须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必须让农民有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此,列宁提出要把斗争的重心逐渐转向经济方面,主张在国家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此举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产品可以交换。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一定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巩固了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广大人民欢迎,使1921年的危机迅速得到克服。
小链接:毛泽东对“新经济政策”理论的理解
毛泽东主席对新经济政策是从以下两点理解的:
1.“新经济政策”时期是过渡时期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
2.“新经济政策”时期既有资本主义,又有社会主义,但社会性质属于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既容许资本主义发展,又促使社会主义发展,二者缺一不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称苏联是____,标志着苏联什么体质的形成.这一体系也被称为什么.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称苏联是____,标志着苏联什么体质的形成.这一体系也被称为什么.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又叫斯大林模式 希望采纳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称苏联是____,标志着苏联什么体质的形成.这一体系也被称为什么.》相关的作业问题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晋中之窗030600.net提醒您:例如我们国家:1949年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1956年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俄国1917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没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37年苏联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小提醒:1917年没有苏联,(●'◡'●)
楼上的二位都错了,是苏联颁布新宪法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再问: 那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吗??难道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才算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再答: 那当然,注意36年之前叫苏俄,而非苏联啊!!!再问: 那为什么说之前错? 再答: 什么意思啊?你问明白了,我一次性解答。再问: 就是在苏联没建制之前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吗?
没有矛盾十月革命在国体上成立了新国家.新宪法使国家符合法律规定这是政体
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x0d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x0d   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民主社会主义国家选择A
解题思路: 要从内容来理解苏联新宪法具有重要 意义.解题过程: 为了把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36年召开的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它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新
苏联1936年新宪法:斯大林
宪法说白了就是个人意志,党派意识通过法律的手段上升为国家意志.斯大林通过苏联新宪法规定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斯大林模式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斯大林上台时期,苏联几乎一无所有,同时既有内忧又有外患,所以斯大林必须采取一种强有力的方式让人民起码是大部分人民自觉或者强制自觉的遵守,所以采取颁布宪法
关于苏联宪法:1.1918年苏俄宪法 日,苏维埃全俄第五次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宪法草案,1918年苏俄宪法产生.这部宪法以《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为首篇,宣布俄国为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均归苏维埃掌握;其余各篇为宪法总纲、政权结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预算法、国徽与国旗.其主要内容是
这要分一下阶段,因为前苏联已经解体了!前苏联在列宁时期是十分民主,和谐的!二战前后特别是二战之后斯大林搞个人崇拜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毛爷爷的政治经济体制很像,小平同志进行改革开放之后,就不一样了!也就是说相似阶段只在中国(49——76—)前苏联(二战前后—89解体)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美国实行旨在遏制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采取全面对抗苏联东欧的政策,并且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亚洲,扶持蒋介石政府,因此与中国的态度是全面敌对的.加上两国在朝鲜半岛的直接冲突,使得中国将美国视为头号敌人.此时的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苏联给予中国大量援助和科学家帮助中
都实行五年计划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为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集中全力发现重工业导致农轻重失调 .在赫鲁晓夫时期挽救农业 发现农业.中国为改变落后面貌加强国防 优先发现重工业 以致重工业比重过大 后探索中国特色建设道路适当调整 现阶段以工业为主导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 发现第三产业
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关系迅速恶化,中国在苏联强大武力的威胁下迫切寻求一个能够对抗苏联的盟友,并且能给予直接支持.美国是天然符合的.而且,美国在二战时实行的战时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国家调控的经济制度,在战后又回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经济的经济制度,证明了两种制度互相过渡的可能性,值得中国学习
先要看一下苏联20世界20-3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苏联的做法二十年代中期列宁逝世之后,斯大林贯彻布哈林的经济理论,保持新经济政策,发展了工商业,但也促成了耐普曼和富农的发展壮大.在这段时间里斯大林利用布哈林的右倾政策打倒了左倾的托洛茨基派;27年粮食收购危机发生之后,斯大林从1929年开始贯彻托洛茨基的经济理论,实
计划经济模式计划经济(planned [command] economy●planning economy)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
实际最高决策机构是苏共中央政治局,总瓢把子是总书记斯大林.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只是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首先,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77年苏联宪法规定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都有独立的议会以及政府机关,只是当时各加盟共和国所谓的政府只是苏共中央的附属,苏共中央对各个加盟共和国拥有绝对的控制;到了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后,推行新思维,公开性,盲目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导致苏联经济出现大
  二十年代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  [Time] 来源:  高继文  在对苏联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研究中,理论界普遍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予以较高评价.但是关于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原因,多数学者较多强调的是当时国际国内的社会历史条件,也有的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发展中充满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到二十年代末潜力已尽,
田纳西水电站是罗斯福新政期间代表性的工程,罗斯福新政采用凯恩斯主义,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因此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国家资本主义阶段.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凯恩斯主义,包括法国也一样,只不过叫法不一样而已.田纳西水电工程就是由国家投资,有计划的治理田纳西河流域一部分.而苏联的第聂柏河水电站是苏联五年计划的产物,苏联模式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模式是苏维埃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其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它践踏了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出现于斯大林时期,但在50年代后逐渐得到巩固,这也成了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
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简介
所谓苏联模式,即指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但是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出炉之后,去斯大林化,削弱集体化,国有企业趋于利润化,破坏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最后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走向了鸟笼经济。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总的来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二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
社会基本制度是一种区别于另一种社会制度的最基本方面。它是一种社会制度内在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的最一般反映,涉及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等领域。而具体体制、机制则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为基本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服务的。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基本制度居于主要的方面,并占据主导地位,而体制、机制与政策居于次要方面,并处于从属地位。从状态上看,基本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而体制与机制则是灵活易变的,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从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看,在经济领域,苏联建立了和这两种形式的,使之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原则;在政治领域,苏联确立并坚持在苏联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为领导、以为基础的苏维埃政权,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苏共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在苏联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而在赫鲁晓夫进行去斯大林化之后,苏联以工人阶级的主体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走向了跟社会主义相悖的路线,“苏联模式”的成熟就是这里。
应该说,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反映了苏联模式的本质,贯穿于苏联模式形成、发展的整个过程,带有稳定性、根本性的特点。这是苏联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与苏联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社会性质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苏联社会生产力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保持快速发展、并在反战争的严酷环境中取得胜利的制度根源。从这个意义说,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发展模式。坚持而不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该模式的本质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在概括苏联模式的特征时,有人根本否定苏联模式的这个基本方面。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当他还在苏共任上时,他就把苏联模式概括为“极权官僚模式的社会主义”、严重“变了形的社会主义”、“曲解了的社会主义”、“专制的”社会主义,认为苏联过去搞的不是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他还把苏联模式看成障碍苏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源。苏联解体后,他依然认为:“在苏联占上风的是僵硬的、甚至残酷的制度”,这种所谓的“极权主义”具体表现的还是在斯大林死后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他们一改往日社会主义制度的做法,改变了苏联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赫鲁晓夫通过把“集体农庄”的经济改革,原来的“义务交售制”改成了收购制,允许集体农庄进行拥有土地,又进行比在斯大林时期更大规模的“个人崇拜”,严重脱离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走向了跟社会主义相悖的修正主义道路,所以要说明的是,这种所谓极权官僚主义的社会主义,其实就是修正主义,苏联的“新权贵,新官僚”成了苏联的统治阶级。我们一般称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
根据上述的说法苏联模式在赫鲁晓夫改革之后官僚统治的极权性体现在苏联社会中存在异化与垄断。苏联的“极权社会主义”,引起了本就在复辟之中的官僚主义集团的异化;经济上国有企业主导,但却并非公有制,公有制并不等于国有企业,而在官僚主义集团专政下的国有企业就更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国家所有制在一定阶级统治下有不同的属性,生产资料应当去除资本属性。
由于赫鲁晓夫等人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体制,计划经济遭到了破坏,在全民所有制企业方面
赫鲁晓夫上台后不久,在工业部门进行了所谓的“经济改革”。这一“改革”的实质,就是废除适应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某些经营、管理方针,代之以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方针,把利润原则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指导原则,使追求利润成为生产的最终目的。早在一九五五年,赫鲁晓夫集团就作出了“扩大企业经理职权”、“扩大厂长权限”等决议。在一九五六年二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叫嚷“必须彻底实行”“个人物质鼓励原则”。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和赫鲁晓夫的报告,强调要“加强物质刺激形式”,对经济工作进行“卢布监督”,“提高赢利率…应当成为苏联企业活动的法律”,要“给予企业以更多的可能性来支配利润”等等。一九六二年九月,苏联《真理报》抛出了苏联御用经济学家利别尔曼两篇鼓吹“利润挂帅”的文章,鼓吹利润应当成为衡量企业效率的最后的总尺度。赫鲁晓夫亲自出马加以肯定和推广。
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继承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衣钵,予一九六五年明令推行以利润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并制定了具体贯彻“新体制。的《关于完善计划工作,加强工业生产经济刺激》的决议和所谓《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从立法上进一步肯定了在工业中业已复辟了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经济体制”既保证了以勃列日涅夫集团为总代表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对各企业实行严密控制,同时,又赋予苏修集团任命的企业经理在企业中按资本主义原则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广泛权力。从而使苏联的国营企业完全蜕变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所有制企业。
苏联的“企业管理条例”规定,企业经理、厂长等对企业“负全部责任”,可“不经委托即以企业名义办事”,对企业职工发布“命令”;有权“占有、使用和支配”企业的财产,有权买卖生产资料;有权确定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任意生产利润高的产品;有权自行招收、解雇和处罚工人,自行确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等等。总之,企业生产资料的支配和运用连同分配、人事大权完全操纵在苏联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委派在企业的代理人手中,广大工人群众则完全被剥夺了领导和管理企业的根本权利。苏联的一位经理曾直言不讳地宣称:“托拉斯就是我的家,我就是主人,我要怎么干就怎么干。”
事实正是如此。把持企业的特权阶层,大权在握,为所欲为,他们“往往比旧的地主和资本家更厉害地压迫工人”。经理可以任意打击、处罚和解雇工人。这类现象,仅从苏联报刊上透露出来的,便已十分怵目惊心。莫斯科第十五卡车修理厂的经理,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一下子就解雇了该厂十分之一的工人;沃罗涅日汽车联合企业的经理,自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二年就解雇了五百三十人,“实际上更换了全部工作人员”。
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连苏联报刊也供认不讳。资产阶级特权阶层对工人的这些残酷压迫和剥削,有的还是由苏联领导集团明文规定并在全国推广的。其“谢基诺经验”就是一例。莫斯科附近的谢基诺化学联合企业,通过实行资本主义的血汗制度,加强对在职工人的剥削和增加劳动强度,在几年内就解雇了一千三百名工人。裁减工人后“节约”下的工资基金,大部分落到经理、厂长手中,而一批批工人被解雇,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况。据苏联《劳动报》透露,仅俄罗斯联邦二百九十二个实行“谢基诺经验”的企业,到一九七三年七月一日止,就已经解雇了七万人。正当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流离失所之际,“谢基诺经验”的创始人,从化学工业部部长到联合企业的领导人,却获得了巨额的国家奖金和勋章。
又比如农业,六十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取消了对自留地的限制,1964年10月通过了《关于取消对集体农庄庄员、工人和职员个人副业的无根据限制》的专门决议。1969年颁布的《集体农庄示范章程》,对个人副业的范围重新做了规定,将农户的宅旁园地的限额扩大到了半公顷,羊10只、猪两头、家禽不限。此外,居住在农村的工人、职员、退休者也可获得宅旁园地。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国家和集体农庄为发展私人副业创造各种条件。同时还降低了个人副业收入的税率。为了给个人副业生产创造更方便的销售条件,1965年还颁布了《集体农庄市场示范条例》,规定无论是集体农庄还是个人都可在集体农庄市场上自由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其价格由市场自发形成,国家不加干涉。为了发展农庄市场,由政府拨款在城市兴建库房、提供冷藏设备等。
苏联在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部门的国营企业推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的同时,决定对国营农场分期分批地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制。1967年先在400个国营农场试点,以后逐步扩大,到1975年所有国营农场部已改行完全经济核算制。
完全经济核算制的最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国营农场保证用自有资金支付一切生产费用,实行进一步的扩大再生产(进行生产性基本投资,形成基础畜群,增加自有流动资金等),建立各种经济刺激基金以及按时归还银行贷款。”这就是说,国营农场不仅要用自己的收入来抵补日常开支,而且要用所获得的利润自己进行扩大再生产。这样,国营农场的经营管理条件同集体农庄基本上一样了。
在完全经济核算制条件下,国家对农场下达的计划指标大大减少,国营农场经营自主权大大扩大。在生产方面,国家只下达各种主要农产品交售量任务,至于播种面积和结构,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牲畜头数和产品率,以及各种农艺措施,均由国营农场因地制宜地自行安排。在劳动方面,国家只下达工资基金总额,农场经理可以自行确定工作人员人数、企业管理结构、工程技术人员人数,确定行政管理人员编制和行政管理费预算。在财务方面,国家只下达利润总额、预算拨款、农业用固定生产基金付费三项指标,具体财务计划由农场自行制订,超产自卖,利润归自己。在基本投资方面,国家下达集中基本投资总额(包括建筑安装工程量)和靠集中基本投资实现的固定基金投产额两项指标,至于集中基本投资的部门、方向、项目的计划以及新建生产能力,住宅、文化-生活项目的投产计划,都直接由国营农场规定,此外,农场还可以用巩固和扩大农场基金的资金进行非集中基本投资。在物资技术供应方面,国家只规定由上级组织分配的生产资料供应量,这些供应量,根据国营农场自己申请的需要量以及国家的可能来确定。
关于苏联农业,有必要提到私人畜牧业及个人副业,自留地等等,早在1953年赫鲁晓夫便鼓吹私人畜牧业,1958年由义务交售制变为合同收购制,1961年便发生了农业危机,向美国进口粮食。1963年估计全国经营私人副业的工农群众已超过1000万人。
然而就在1963年,却发生了灾难性的谷物减产3270万吨事件。在勃列日涅夫的一系列农业改革后包括放开自留地的限制,造成了严重后果,私人经济发展的同时,1970年国营农庄的企业化已经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数量十分可观,苏联农业产量此起彼伏,在1971年粮食减产500万吨,1972年减产1300万吨,被迫卖金购粮,这是轻信私人副业,自留地的后果之一。
政治领域,特别是苏修时期过分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其中,过分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是指国家的权力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和的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或个人。这种国家权力集中于党,党集中到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进而集中到少数人乃至个人的领导体制,造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个人权力凌驾于党和国家的过度集权的严重局面。其结果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权力受到削弱,党的和政治局的会议不能按期召开,党内民主受到限制,的职权被削弱,形成由总书记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专权的局面。
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兴起
苏联模式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此前尝试过“战时共产主义”和,大致从1928年开始废止新经济政策,逐渐形成了后来称之为的苏联模式。这种模式形成过程中,当时执政党高层发生激烈斗争,结果以斯大林为代表的多数派获胜,随后展开了三大运动:即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运动和。
这三大运动的前一项是目标,后两项是配套措施。布尔什维克党这一代领导人认定,只有建立大工业才能为苏联社会主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斯大林也是抱着这种信念搞工业化运动的,所以它有以下特点:一是高速度;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三是采取行政手段。可是搞工业化需要资金和技术,这个难题无论是对外开放还是自力更生都是必须面对的。根据先进国家的经验,一是通过商业活动积累资金,二是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当时苏联要采用前者势必费时费日,国际形势也不允许,所以资金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因为随着工业化运动展开,大量投资用于重工业,消费品生产不足,无法从农民那里换到粮食,要安排相应的轻工业生产又要占用资金,只能让农民为国家工业化缴纳“贡税”,这样就必须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组织到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将全国农业经济纳入计划体系,以便于国家从农民手中得到所需粮食和农产品,于是在年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的特点,一是时间短;二是行政命令开路;三是消灭富农。在农业全盘集体化体制下,国家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同时抬高工业品价格,以此达到积累资金之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生活严重扭曲,日常生活物资匮乏,城乡关系、党群关系出现紧张,有呼声主张对现有工业化运动进行调整。在这种条件下怎么办?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党中央不愿意放弃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的方针与做法,于是发动大清洗运动对于党内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士进行镇压。结果是,反对的声音被压制下去,工业化继续保持原有高速度,可是对执政党造成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但相对的也镇压了不少党内的修正主义者与走资派。同时“大清洗”也使苏联的工人和底层农民地位提升起来。
以上三大运动,它们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彼此存在紧密内在联系,最终形成了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模式作用
维护社会主义与凝固化
二战结束后,苏联国际地位发生根本改变,外部条件也大为好转,它不再是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红色孤岛”。与此同时,战争胜利提高了斯大林个人及其体制的威望,而被战争强化了的苏联模式又按着惯性,不仅原封不动地用于战后和平时期,而且被凝固化、系统化和理想化。
苏联模式凝固化的标志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在理论上全面肯定30年代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主要表现在斯大林1946年对选民的讲话和1952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其次是压制党内外出现的改革呼声。这主要反映在对安德烈也夫和沃兹涅先斯基改革思想的批判;斯大林此做法是为了保证苏联社会主义不变质,斯大林死后正好验证了斯大林的观点。
以上三点清楚地表明:此凝固化斯大林为了社会主义进行的唯一正确的标准模式,把苏联模式具有的特点当作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与特点,进而上升为理论原则,以此来达到统一思想,维护现有模式的目的。同时在实践中,不仅压制国内改革要求,而且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改革举动进行围攻,不容许对苏联模式进行怀疑,更不容许改动。把现有模式神圣化的做法极其有害,大大增加了日后改革的难度与阻力。
但同时此做法则是为了苏联不变质,走向与社会主义相悖的道路。在某种意义上将此做法也有相对进步意义。
苏联模式历史事件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阶段,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
②俄国帝国主义地处欧洲的最东部边缘和亚洲大陆的北部高寒带地区,具有浓厚的东方封建军事色彩,对西方资本依赖性很大,各种矛盾表现突出,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较低,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各种矛盾: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沙皇专制同人民矛盾,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同东方殖民地的矛盾。
①力量不断壮大,②革命性较强,③有成熟的领导,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④有革命的同盟军——贫苦农民。
原因: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①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1917年爆发的推翻了沙皇统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覆灭。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另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1917年4月,列宁在《》的报告(《》)中提出了从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四月提纲》内容:a.第一阶段:1917年二月革命完成民主革命。第二阶段:1917年完成社会主义革命。b.如何退出大战。
④:7月,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反对革命,革命已不可能和平发展,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⑤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将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
列宁宣布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⑥日,武装起义,攻打临时政府所在地,推翻了以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胜利。
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
①政治: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②经济: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帝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①背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
②成立:1919年3月,(第三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
③性质: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是统一的世界性的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受它的领导。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建设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
③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
④使人类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严峻的形势
①十月革命后,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
②英、法、美、日等国敌视、不满、惧怕苏维埃政权,于是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军。
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内容:a.实行;b.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c.取消——切商品贸易;d.一切生活必须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e.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结果:经过三年多的战斗。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加上天灾.导致苏俄严重的经济危机并逐渐发展成为政治危机。
实行新经济政策,其内容:
①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
②在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④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③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苏联的成立
①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简称苏联。
②1924年初,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规定苏联是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逝世:日,列宁逝世。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工业化:
①开始时间:1925年12月,标志:联共(布)“十四大”召开,总方针: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
②1928年起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前,实施了三个,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农业集体化:
①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方针。要把个体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此后,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
②评价: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但存在着严重问题和错误。违背了农民自愿加入的意愿,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从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
①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落后,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
②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为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①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绝对支配地位。
②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它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③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它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①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②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随着斯大林地位的牢固确立和苏联建设事业的发展,斯大林的威望空前提高,到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这属于发展时期,进行“去斯大林化”的赫鲁晓夫个人崇拜更甚比前期。
(肃反运动)
1.原因:由于个人崇拜风气的盛行,斯大林的一些错误观点和做法对苏联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2.经过:年被称为苏联“”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
,、、等大批党、政、军领导人还有经济学家和、生物学家、作家、著名外科医生科赫、坦克设计师扎斯拉夫斯基、无后坐力炮发明者库尔切夫斯基、飞机设计师、第一批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者火箭科学研究所所长克列伊梅诺夫、的发明者朗格马克、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实用矿物学创始人费多罗夫斯基
等著名知识分子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被加以各种罪名,遭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这段时期典型的现象包括无处不在的政治审查、到处都存在的怀疑“间谍破坏”、做秀公审、关押和死刑。
3.危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破坏和践踏;破坏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
4. 后期影响:使苏联在二战时期损失惨重,同时也导致了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
苏联模式模式表现
所谓苏联模式,如果仅就其内涵本身而言,那可以从经济和政治这两个方面加以解释。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它限制关系,否定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置于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以批判个人崇拜而闻名的为例,他自己就又在制造新的甚至超过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据一般统计,报纸刊登斯大林的照片,每年无非几十张,而赫鲁晓夫却年逾百张。1963年达到124张,1964年头10个月里竟刊登140次,可见,制造和利用个人崇拜,正是苏联领导人用以指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法宝。
再次,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画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的力量。
苏联模式的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主义苏联的斯大林时期,一个是以赫鲁晓夫“去斯大林化”为基础的赫鲁晓夫背离社会主义路线走向与社会主义相悖路线。苏联模式出现于“斯大林时期”,发展于赫鲁晓夫时期。赫鲁晓夫进行经济改革一改原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私有制改革,公有资产逐渐落到少数人手里国家不在是人民当家做主,而是行成了苏联上层官僚权贵专政的局面,把斯大林时期的官僚主义扩大化,原来的无产阶级专政成了一句空话,政府失去了群众的监督。政府直接对于经济进行干预,民主集中制变成了扭曲的官僚独裁,所以这时的苏联已不是过去的社会主义,而是走向由于官僚权贵专政的“社会帝国主义”国家。
苏联模式成就与问题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的发展,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主要体现在:
1、苏联模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2、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和人员保障;
3、促进了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这一制度,从长远上来看,弊大于利,直接导致了苏联后来的贫穷和落后,是苏联发展路上的很大障碍,与日后苏联的解体有很大关系,这一制度的弊端有:
注:这样的制度主要体现在赫鲁晓夫及其后苏共领导人
1、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执法几乎得不到监督,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破坏;
2、农民阶层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农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毁灭性打击;
3、一昧地追求重工业部门的发展,而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等部门的发展;
4、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限制了自由贸易,严重偏离了列宁最初的建设思路;
高度概括苏联模式的成就与问题,就是两句话:成就巨大,问题不小。
在评价苏联模式的成就时,一定要结合苏联共产党的政治抱负,看这个模式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了这种抱负。苏联共产党的政治抱负含有三层意义:建设社会主义;追赶先进国家;谋求国际权势。可以说苏联模式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面临的国内外条件并不利,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崭新课题。1936年斯大林宪法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尽管还是比较初级的社会主义。可是毕竟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起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实行普遍就业和社会保障,实现了普及教育和免费医疗,对于劳动者的尊重和对社会公平的关注,等等,无论同苏联历史上比较,还是与同时期西方国家比较,这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也是苏联模式在一段时间里具有吸引力的原因。
关于追赶先进国家问题。在国际体系中,落后国家没有条件同先进国家展开平等竞争,必须要由国家出手,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和付出更多的努力。苏联奋起直追,不顾其他,采取“强力推进”,发扬“拼命三郎”狠劲,在四十年代初期使得本国工业生产规模跻身欧洲第一和世界第二,建成独立而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这为日后卫国战争胜利和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这种做法对于落后国家而言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关于谋求国际权势问题。苏联谋求国际权势的方式不同于德国和日本,后者是在现行国际体系中谋求权势,向既得利益者发起挑战。而苏联则是自动脱离现行国际体系,努力自成体系,以此反对西方国家的霸权。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国家退出战争,没收外国资本,不承认临时政府和沙皇政府的债务,国家垄断对外贸易,同外国经济联系有限,只是互通有无。二战结束后爆发冷战,苏联率领社会主义阵营同西方对抗。苏联在谋求国际权势的过程中,同情弱小国家,支持这些国家争取独立与自由的斗争,对于终结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统治是有贡献的。
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日益突出。苏联模式的实质与突出特征是高度集中,它在兴起之时就滋生出相应的问题,诸如政治上民主太少,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崇拜;经济上管理过于严格,经济总体效益差;文化上限制过多,造成思想僵化。如果说这些问题在二战前那段时期,国家为了应对外部危机,算是有比较充分的理由,可是二战后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安全问题已经有了保障,继续实行过去的体制,其合理性越来越少。
一个国家有权力要求国民在特定时期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实行高度集中体制,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应对特殊需要。可是在条件变化时,国家应该适时放弃这种权力,实行一种适合正常条件的体制。这也导致苏联模式的功效呈现出递减趋势,以至于最终无法使用。
.人民网[引用日期]
.历史上的今天[引用日期]
.人民网人民论坛[引用日期]
.搜狐[引用日期]
.新浪历史[引用日期]
.中国论文网[引用日期]
.历史千年[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大公网[引用日期]
.腾讯网[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社会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