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消费 整个企业招待费扣除标准都算吗

当前位置:
上市公司高额招待费引发关注,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
十多家皖股去年招待费超千万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结束。统计显示,去年全国有9家上市公司的业务招待费超过1亿元。动辄亿元的招待费引发各方关注,有网民认为招待费其实就是&吃喝送礼&费用。记者昨天对相关年报进行不完全统计,发现去年上市皖企在业务招待方面的开销也比较大,至少有十余家上市皖企的业务招待费超千万元。
千万元用于业务招待
  事实上,有关上市公司招待费的争议早已有之。顾名思义,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了各项业务的开展而支出的招待费用。但目前,哪些算作招待费并无准确界定。
  记者昨天对上市皖企的2012年年报进行了粗略统计,至少包括恒源煤电等十余家上市皖企去年的业务招待费超过千万元。不过,与2011年相比,恒源煤电去年业务招待费减少了547万元。记者观察年报发现,去年约有20家上市皖企的业务招待费出现&下滑&。
  当然,也有一些上市皖企的业务招待相对&吝啬&,比如安纳达去年的业务招待费已从2011年的61万元减少到了35万元。德力股份的这一数据也从59万元减少到了45万元,而德力股份去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为打通销售一掷千金
  但是,绝大部分上市皖企去年的业务招待开销都保持增长势头。而对于招待费用增长的原因,各上市公司给出的解释均比较含糊。
  更有一部分上市皖企,在年报中则未明确显示业务招待费的数额。与此同时,为了促进销售,很多上市公司在这方面的业务招待也是&一掷千金&。比如,精工钢构、安徽合力、安凯客车等在销售上的业务招待费均突破千万元。
  精工钢构在招待上可谓&爽快&,去年管理上的业务招待费是1121万元,在销售上的业务招待费是1313万元。而安凯客车去年在管理上的业务招待费只有245万元。
  豪掷超千万元用于&打点&销售环节,效果如何呢?记者观察年报发现,精工钢构和安凯客车去年的营业收入保持增长,而净利润则下滑;安徽合力的营收和净利润则是&双降&。
网民呼吁少吃喝送礼
  那么,上市企业在业务招待方面是否需要如此&慷慨&?这会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和中小股民的利益?
  据了解,企业经营产生的宴请、工作餐开支、赠送纪念品开支、参观开支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费等都算作招待费。从这一点上,很多网民认为招待费其实就是&吃喝送礼&费。
  因此有观点称,来之不易的资本应该用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实实在在的用途上,而非用在迎来送往,诱权寻租上,更不该用在公司高管职务消费的奢侈排场上。
  不过,相关业内人士则认为,判断一家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是否合理很难一刀切,但业务招待费基本取决于公司管理,如果制定严格的接待标准,这个项目的实际数字一定会降低。(陈浩、陈大名)
            编辑: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股票/基金&
国企招待费和领导奖金全公开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郑心茹)昨日上午闭会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东省厂务公开条例》,该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定,国企、国有控股企业和其他公有制企业的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其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工资、奖金、职务消费和兼职情况以及出国出境费用支出情况等都得公开。  在上述条例中,我省为各类企业划定了事项公开范围。据了解,国企、国有控股企业和其他公有制企业应公开的事项包括:改制、并购、分立、合作、重组、租赁、承包、破产、拍卖方案,职工裁员分流安置方案;职工提薪晋级、工资支付、福利分配、带薪年休假执行情况;职工招用、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情况,企业缴纳社会()费和住房公积金情况等。  不仅如此,我省还明确要求,国企、国有控股企业和其他公有制企业应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民主评议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情况,人事、审计、财务等重要岗位人员聘用和任用情况,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工资、奖金、职务消费和兼职情况以及出国出境费用支出情况,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并且还要公开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情况。  而在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公开事项方面,我省提出,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公开的事项包括: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情况; 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订立、履行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情况,执行工资指导线情况;职工培训计划,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其处理结果等。  据了解,厂务公开除了采取职工代表大会基本形式外,还可采取下列形式:厂务公开栏、内部报刊及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传播手段;厂务工作会、厂务联席会、厂情发布会、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职工代表巡视和民主恳谈会。而且,单位实行厂务公开,应设立意见箱、监督电话和其他信息平台,接受职工投诉、举报,征求、了解职工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中铁建的8亿招待费也该晒一晒
  央企上市公司动辄亿元的&招待费&引发各方关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中国铁建等公司&业务招待费&逾亿元确有其事,其中中国铁建年报中&业务招待费&一项达8.37亿元,居于全部上市公司首位。中国铁建新闻处人员6日下午接受采访时,恳求记者不要继续追踪报道此事,理由是这样做伤害太大。(5月7日《新京报》)
  &伤害太大&具有太可玩味的空间,中铁建这名人员很坦诚,知道8亿多元的招待费一经报道出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伤害大&并非虚言。问题是,究竟对谁伤害大?央企不是私人的,属于全体纳税人的,如果媒体不报道,岂不是对纳税人伤害最大?胡吃海喝撑坏了胃时,怎么不嫌伤害大?8.37亿元是什么概念,就是每天&黄金宴&也不能消耗这么多吧!当然,招待不只是吃喝,还包括接送,比如赠送纪念品也在此列。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年招待费8亿多元,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中铁建这名人员反对媒体报道天价招待费,除了&伤害太大&之外,还与&从众&心理有关。用其原话就是&知道吧,不光是我们一家的问题&&我们建筑企业实际上是很难的,不光是咱们一家。&这种逻辑也值得推敲,难道因为其他企业也存在天价招待费,自己就可心安理得?难道因为&实际上很难&就可大吃大喝?如果真是困难就更应勤俭节约,而不是铺张浪费,否则,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样的吃法。
  企业有一定的招待费,这正常。企业要生产、经营,就会有应酬,应酬就得花钱,但哪些算作招待费却无准确界定,在实际操作上,企业经营产生的宴请、工作餐开支、赠送纪念品开支、参观开支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费等,都算作了招待费。由此便可追问,这天价招待费有多少是浪费的,有多少进了一些人的口袋,又有多少真正被用于必须的应酬?
  其实,要遏制天价招待费并不难,只要增加透明度,把这笔开支晒到阳光下,接受公众监督,估计再能吃的也会有所收敛。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接待的,接待了谁,接待有没有超标,花了多少钱,送了什么礼物&&都应该详细公开。
  现在各级政府部门都在晒&三公&,央企也应该晒,晒负责人的职务消费,晒企业的招待费。除了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消费&,还应该从坚持源头治理,变&柔性预算&为&刚性预算&,企业每年有多少招待费,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也不能想花多少就花多少,花多少就给多少,花超标了也无需被追究责任。李克强总理对政府提出的&约法三章&,也同样适合央企。
  王石川
复制链接】【
转发邮件】【
搜索更多 招待费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国有企业如何加强职务消费的监督和管理
    赵廷胜
  一、国有企业职务消费问题的表现
  国有企业职务消费就是指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在职务的履行之中以及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中所发生的相关费用。虽然国家以及国有企业自身都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有企业职务消费名目繁多,且很多都名目不符合规定的;其次招待费的开支过多,很多&招待&费用并非真正的属于职务消费发生的招待费用;再次差旅费出现虚报的情况比较多,很多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的费用也拿到企业来报销;最后公车用车方面,存在公车私用,虚报乱报车辆使用费,致使车辆使用费逐年攀升,超出车辆正常使用水平,这些都是国有企业职务消费比较突出的问题。
  国有企业领导职务消费所产生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规范和治理之下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想要彻底解决职务消费的问题就需要深入地发掘国有企业职务消费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只有找到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办法去解决,才能净化企业职务消费的环境,规范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职务消费行为。
  二国有企业职务消费原因
  职务消费与非职务消费的界限模糊。所谓的职务消费就是履行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所发生的有关费用,反之与相关工作没有关系的费用则不属于职务消费,这样划分界限似乎很容易区分职务性消费与非职务性消费,但是在实际中却并非如此。在实际的业务发生的过程之中,职务消费的用途界定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消费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其合理性大小的判断等都存在着一定难度。所以,国有企业的职务消费与非职务性消费是否能够很好的区分往往却决于管理者个人的自律意识以及自身素养。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自律性较差,利用职务消费的名义来拉拢各种私人关系,甚至中饱私囊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以及制约,这样使得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越来越严重,导致国有企业的职务消费行为失去控制和腐败的产生。
  职务消费约束力不强。虽然很多的国有企业都采取了职务消费的预算以及相应的办法进行控制,但是这些制约的手段往往缺乏力度。企业很多时候制定的消费预算不合理,一般情况下大都采用增量预算方式,按照上年或是前几年的标准来进行确定的,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发生的变化而调整,这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就一直延续下来,使得职务消费从预算开始就处于失控状态。除此之外,预算制约力度比较弱,国有企业对于职务消费一般情况下都是实行总量控制,未落实到人头的进行控制,所以一旦出现超支的情况发生,往往无法也未进行责任追究,这样对于费用的控制以及约束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制度不健全也是导致约束力不强,费用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职务消费与权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制定出来的制度实施难度较大,甚至有些制度形同虚设一般。
  职务消费缺乏有效监管。国有企业领导职务消费缺乏监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的管理者不允许相关的部门以及群众来监管,国有企业的领导对于职务消费的具有绝对的掌握权力,很多管理者对于职务消费讳莫如深,不愿公开,至于花费多少以及如何花费等等更是不愿意接受群众的监督。其次内部审计的作用很难有效的发挥出来,内部审计人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企业自己任命的,所以在职务消费审计方面很多时候不敢过于严格,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进行监督,往往会导致打击报复甚至有被撤职或调离的危险,所以内部审计在职务消费方面也是流于形式,起不到监督作用。最后,很多监管人员自身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监管人员认为过于认真的监督会得罪领导,出于明哲保身的思想,所以在很多时候敷衍了事。
  以上是职务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出现的问题来找到控制消费以及加强审计的办法,通过这些办法来净化职务消费环境,加强职务消费控制。
  三、控制职务消费及加强审计的措施
  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实行职务消费的货币化是解决职务消费失控比较有效的办法之一,所谓的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就是将职务消费所要发生的费用以货币形式一次性的拨付给个人,节约归公,超支自付。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总第514期2013年第3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过去国有企业一般情况下对于职务消费都是采取实际花费多少钱就给报销多少钱的方式进行,这样难免在监管上出现漏洞。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管理之后,将职务消费所需要的费用转变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货币,这样使得由原来&花公家的钱&不心疼转变成为&花自己的钱&要控制,强化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在职务消费过程中的成本意识,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职务消费失控情况的发生。
  实行职务消费公示制度。国有企业的职务消费要采取公示制度,建立全面的制约及监管机制。在职务消费总量的控制方面,要加强预算管理,预算要经过党政领导联席会、股东大会等批准,一旦经过审核通过的职务消费标准就需要严格地执行。于此同时,在确定国有企业职务消费标准的时候要参照当地的消费标准,标准要合情合理,既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职务消费的过程要受到群众的监督,要做到信息透明公开。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应该定期的公开职务消费的账目,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以及审计部门的审计,国企的上级纪检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属单位领导职务消费情况对群众进行调查,了解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和处理。
    加强对于职务消费的审计。加强职务消费内部审计是对职务消费监督的的重要手段。首先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要进行严格的选拔和任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要严格要求,只有达到要求的人员才能进入审计岗位。其次国企的审计部门要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保证内部审计地位的独立性,从而使内部审计结果公平、公正,更具有效力。在加强职务消费内部审计的同时,从国家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角度出发,还应加强职务消费外部监督检查,如政府审计、财政部专员办、国家纪委等其他的外部监督检查部门还会定期不定期的对于国企的职务消费进行检查和审计,从而形成完整有效的监督网络。即使内部审计监督环节出了问题,但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也能有效地对国企领导人职务消费起了威慑作用,从而规范合理地进行职务消费,减少浪费和腐败。
    加强国企领导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对国企领导思想教育,使其从思想上意识到职务消费对保护自己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在职务消费中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规范和合理职务消费;另一方面敢于接受也愿意接受群和各种审计监督部门对职务消费的监督,从而使职务消费公开化和透明化。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管理者的职务消费失职行为也是越来越频繁,除了由于职务消费以及非职务消费的界限不明确之外,约束力度不强以及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所以想要加强职务消费控制以及审计就应该从制度的规范以及审计的完善等方面进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职务消费趋于合理,不规范的职务消费行为才能够彻底的被杜绝。
    (作者单位:中电投重庆远达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小安
正在读取...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最新文章
京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78号让职务消费公开透明
中国检察日报社出版
第3620期&&&&&&&今日4版
统一刊号 CN11-0178 邮发代号
请选择……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
法制新闻传播
新闻检索――SEARCH
>>>>>>本页
让职务消费公开透明
时间:03-30&&08:55&&&作者: 卢金增 李英华 陈浩&&&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近年来,随着职务消费行为中的种种弊端――“消费”成本高、支出随意性大、开支漏洞多、有效监督难日渐突出,职务消费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 职务消费改革迫在眉睫
“职务消费”,是国家公务员或企业经营者在公务、商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其中包括用车、通讯、应酬等。这些费用出于担当职务者履行公务的需要,由政府财政或企事业单位支付,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现在的职务消费随意性很大,有些地方简直没什么标准和限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不仅造成了严重浪费,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
有资料显示,我国职务消费已分别占到全部财政收入和支出比例的10%和38%以上,严重挤占了财政资金,成为各级财政经费的一大负担。每年国家为此开支多达数千亿元,其中公车费用3000多亿元,公款吃喝2000多亿元。数字之大,令人震惊。而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储亚平在办案中发现,某单位一位领导干部一个月报销手机费四五千、家庭电话费两三千,所配公务车一年换28个轮胎!
国际监察专员学会主席艾尔伍德指出,职务消费的黑洞在实质上属于“亚腐败”范畴,是一种隐性腐败,即法律管不着,政府管不了。因此许多人就抱着一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而狂支滥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入,给天文数字般的职务消费进行“消肿”已愈来愈显出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有不少专家认为,我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而职务消费的“管而无方”,就是导致行政支出膨胀、财政严重浪费的原因之一。因此给职务消费立规矩已成为当务之急。专家指出,最好的办法是,逐步将“职务消费”货币化,按职务的需要,把额定的经费计入工资,让担当职务责任的人自己筹划使用,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明确提出:“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积极稳妥地进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今年新春伊始,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移动通讯费用补贴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国家对公车改革的具体方案也在酝酿之中,表明了国家对职务消费改革的重视和决心。
&&& 职务消费引发诸多腐败现象
&&&& 监督约束机制的乏力以及公务人员的狭隘思想意识作祟等原因,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在职务消费中淡化了公与私的界限,他们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使正常的职务消费变成了满足个人私欲的“敛财通道”。由职务消费引发的诸多腐败现象中,人民群众意见最大的是:公车问题、公务接待问题、公务差旅费及公费旅游问题。
公车私用。一些人将公务车变成“私家车”,婚丧嫁娶、接老婆送孩子、节假日旅游兜风等,四处可见公车私用的影子;公务用车超编制、超标准配备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人为了显富斗阔还不断地弃旧逐新;驾着公车办私事,而过路、过桥、汽油、停车、维修等费用全由公家报销。
公款宴请。在某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着接待过滥,标准过高,名目繁多,陪客众多的现象,甚至购买礼品、娱乐休闲等费用也可变通为“招待费”,而招待费用的支出则全是公款。“招待费”似乎已成为一些领导干部各种违规支出的“防空洞”。
公款送礼。现如今,一些人用公款送礼拉关系的理由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广,目的也越来越明确。不管是跑项目、跑投资、要贷款、揽业务,还是要求提拔调动、职称评定,抑或子女升学、就业、提干,都不惜动用公款向个人送礼行贿。
公费娱乐。以考察学习、招商引资为名,游山玩水,甚至到国外逍遥,不仅自己玩,还要带着老婆孩子玩,自然风光看够了,就进高级娱乐场所甚至色情场所。山东省某县级市城管大队原大队长李某,2001年6月至2002年2月期间,先后以开会、学习的名义编制假差旅费单据,报销本人及妻子、儿子外出旅游的费用近2万元;购买家庭用品后虚开汽油发票入账报销费用8474.9元。
改革面临险滩暗礁
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就在专家、行政官员和基层干部热烈争论的时候,已有一些地方悄悄地开始了探索和实践,有的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次利益的重大调整,决非是“顺水推舟”,一蹴而就。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也面临着险滩暗礁。
财政能力问题。许多企事业单位的通行做法是把职务消费计入薪酬制度,给有消费需求的岗位设立一定资金额度,打入工资里,无论盈余还是不足,全由支配者自己调整。换言之,就是接待费、通讯费、交通费等实行货币化,这就需要一定的财力做后盾。据有关部门预测,青岛市市级实行或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如若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移动通信补贴标准进行改革,每年需2588.5万元的资金。可见,经济不发展,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就无从谈起。
人员安置问题。实行公务用车改革,现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驾驶员分流安置就是一大难题。一方面政府面临较多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较大,若进行公务用车改革,必然增加了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驾驶员是领导身边的人员,改革难度较大。
社会安定问题。职务消费货币化,不论是将职务消费补贴随工资发给领导干部本人,还是将职务消费数额存放在领导干部个人的账户上,实际上都加大了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差距,这与当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增加,职工收入低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必然会增加不稳定因素。
行政不作为难监督。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中,有的职务消费项目实行总量控制、记账核销、结余滚存,有的实行核定标准、现金发放、节约归己。这样一来,一部分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特别是在跑项目、争资金、招商引资等活动中,由于受职务消费数额限制,束缚了手脚,公务和业务往来相应减少,以至于在降低行政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行政效率;还有少数干部领了补贴后,以节余为目的,找各种理由和借口应付工作,或者不开展工作,以减少个人职务消费支出,出现行政不作为的问题。
职务消费改革,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促进党风、民风、社会风气的好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参照世界各国以及国际上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职务消费货币化无疑是我们改革的目标。但是改革必须是渐进的,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尤其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职务消费改革受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发展不可能平衡。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改革内容、改革广度和深度上选准方向,搞好试点。另外,在推进职务消费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完善和规范制度,使每一位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置于监督之下,实现“阳光消费”。
代表委员为职务消费改革支招
说起职务消费,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代表委员们感慨颇多。他们不约而同地向大会提交议案提案,建议尽快分步实行公务消费货币化,堵塞漏洞、降低行政成本。
从事监察工作的赵咏秋代表向本次人代会提交了“关于尽快推进领导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建议”,她认为,关键要彻底清理各单位的“小金库”,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取消接待费、小车费、差旅费、通讯费报销项目,办公用品、设施一律进入政府集中招标采购。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赵桂英在提案中提出,在职务消费货币化一步到位困难的情况下,不妨先从公务车的改革入手,除了国家和省级领导人保留公务车外,其他各级公务员不配公车,改为发给车补,单位办公车辆由“公务车出租公司”统一管理,司机全部改为聘用制,公务员可以购置私车,也可以租用“公务车出租公司”的车,或者直接租用社会上的出租车。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监察厅副厅长李利君建议,逐步将职务消费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货币化轨道,当务之急应尽快实施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公务员个人职务和岗位特点,将因职务行为引发的费用通过津贴形式,以年度为计算单位一次性划归其个人支配使用,不再采取由单位集体报支的方式。李利君同时建议,为有效堵塞漏洞,还应建立职务消费公示制度,定期公示职务消费情况,使之透明化、公开化。
■珠海:2002年3月1日,开始实行统一的公务员岗位津贴制度。2004年3月起实施通讯费补贴改革。
■南京市秦淮区:2003年10月,秦淮区在南京市率先进行了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试点工作,以公务接待费、招商引资费为主要项目。
■湖北省老河口市:改革始于2001年7月,将职务消费项目归纳为招待费、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和培训考察费五大类。截至目前,通讯费、差旅费、培训考察费和交通费基本实现货币化发放,招待费暂行记账式管理。
■武汉:目前该市各区及市直各部门都已实现了党政机关干部手机费货币化。并决定今年全市各区都要有至少一项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项目。
■青岛:早在1997年8月,率先在市级机关进行了住宅电话费货币化改革,随后不久,移动电话费也实行了货币化。2002年10月,改革了驾驶员管理制度,对市级机关新增驾驶员实行派遣管理制度。2003年岁末,又规定市直机关新补充工勤人员必须实行派遣管理。
&&& & && &&
中国检察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招待费列支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