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购中,被收购企业的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应该怎么计算?一般打几折?

当前位置: >>
浅谈企业兼并与收购
浅谈企业兼并与收购小组成员:王金晶、许进进、许皖东、杨燕、 吴春蓉、朱高红 主要内容:? 企业并购的含义与意义? 企业并购的方式? 企业并购的历史回顾? 企业并购的利弊 ? 企业并购的未来发展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利用市场手段以 资本优先的原则用以高效配置各类稀缺资 源。兼并与收购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 然出现的产物,特别是当股份制成为公司 制企业通行的公司组织形式时,兼并与收 购就成了企业资本和资产运作的最常见和 最重要的形式。 ??并购的含义: 所谓兼并与收购,简称“并购”,也称作“购 并”,应当是指兼并、合并、收购和接管这 四个词的总称,是投资银行核心业务之一。 实质上是把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 土地、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组成的整体或 是其控制权作为标的的一种特殊的交易方 式。它所交易的是企业部分资产所有权、 企业的产权或企业的控制权。 ? ?企业并购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宏观上降低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的成本,使得公司从一个行业退出或进 入一个新兴行业的操作成本下降和运作 时间缩短,也使得公司很便利地调整自 身规模的大小; ??二是在微观上能够提升和发现公司的价值, 当一家非上市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时,其价 值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是在企业的管理层、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 间建立起动态的权利和责任制衡关系。 ?? ???企业并购的方式: (一)从行业角度划分,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1、横向并购。横向并购是指同属于一个产业或 行业,或产品处于同一市场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并购 行为。横向并购可以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 低生产成本,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 2、纵向并购。纵向并购是指生产过程或经营环 节紧密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纵向并购可以 加速生产流程,节约运输、仓储等费用。 3、混合并购。混合并购是指生产和经营彼此没 有关联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混合 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 适应能力。 ???(二)按企业并购的付款方式划分,并购 可分为以下多种方式: 1、用现金购买资产。是指并购公司使用现 款购买目标公司绝大部分资产或全部资产, 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2、用现金购买股票。是指并购公司以现金 购买目标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股票,以实 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3、以股票购买资产。是指并购公司向目标 公司发行并购公司自己的股票以交换目标 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资产。 4、用股票交换股票。此种并购方式又称 “换股”。一般是并购公司直接向目标公司的 股东发行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大部分或 全部股票,通常要达到控股的股数。通过 这种形式并购,目标公司往往会成为并购 公司的子公司。 ??5、债权转股权方式。债权转股权式企业并 购,是指最大债权人在企业无力归还债务 时,将债权转为投资,从而取得企业的控 制权。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控制的企业 大部分为债转股而来,资产管理公司进行 阶段性持股,并最终将持有的股权转让变 现。 6、间接控股。主要是战略投资者通过直接 并购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来间接地获得 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例如北京万辉药业集团以承债方式兼并了 双鹤药业的第一大股东北京制药厂,从而 持有双鹤药业17524万股,占双鹤药业总股 本的57.33%,成为双鹤药业第一大股东。 ?7、承债式并购。是指并购企业以全部 承担目标企业债权债务的方式获得目标 企业控制权。此类目标企业多为资不抵 债,并购企业收购后,注入流动资产或 优质资产,使企业扭亏为盈。 ?8、无偿划拨。是指地方政府或主管部 门作为国有股的持股单位直接将国有股 在国有投资主体之间进行划拨的行为。 有助于减少国有企业内部竞争,形成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带有极 强的政府色彩。如一汽并购金杯的国家 股。 ? ? ?(三)从并购企业的行为来划分,可 以分为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 善意并购主要通过双方友好协商,互相 配合,制定并购协议。 敌意并购是指并购企业秘密收购目标企 业股票等,最后使目标企业不得不接受 出售条件,从而实现控制权的转移。 ??企业并购的历史回顾: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共发生过五次 比较大的企业并购浪潮。前四次企业并购 浪潮分别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 纪之交,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 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五六十年代,美元 危机和石油危机之后的七八十年代。第五 次企业并购浪潮的规模和交易额之大,是 20世纪所有的企业并购浪潮中前所未有的。 仅2000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创下34600 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 ?并购浪潮往往兴起于经济复苏期,并在经 济增长到达顶峰之前就进入高潮,而当经 济繁荣尚在维持之时,并购活动就开始降 温,在达到冰点之后,经济衰退才接踵而 至。 并购浪潮地兴起肯定了2005年世界经济复 苏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从并购发生额的激增不难看出,2005年的 经济复苏确实给微观个体带来了较为可观 的经济利益,毕竟只有在充足现金流的支 持下,并购活动的有效进行才能得以保障。 ?事实上,在经历了5年时间的漫长等待 之后,历史上第六次并购浪潮正在悄然无 息之中席卷而来。前五次并购浪潮,中国 企业只是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以联想、 海尔为主力的机构稍有参与。目前中国企 业大量崛起,国际上的大型投资银行等机 构纷纷入驻我国展开并购活动,相信第六 次并购浪潮,将会以中国为主。 ? ? ?企业并购的利弊: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一下企 业并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一些弊端。 (一)、企业并购的案例分析一:英博 依靠并购在中国攻城略地, 快速成长
2011 年 2 月 14 日,百威英博啤酒集团正式宣 布,百威英博与大连大雪集团有限 公司和麒麟 (中 国) 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 收购辽宁大连大雪啤 酒股份有限公司 100% 的股权。 ? 大连大雪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 2001 年,目前 为辽宁省市场份额高居前三位的 酒厂之一。大雪酒 厂主要生产、销售和市场推广“大雪”、“小棒”和“大 棒”等啤酒 品牌,2010 年年销量逾 20 万吨。 ? 百威英博亚太区总裁傅玫凯先生表示, 中国是全球 啤酒销量最大、 发展最快的啤酒 市场, 百威英博 啤酒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和发展有着长期承诺和 坚定信心。 辽宁省是 中国第四大啤酒消费大省, 收购大雪将加强百威英博在辽宁啤酒市场的战略地 位, 并进 一步完善公司在华的业务格局。 现今, 百威英博在中国 13 个省份拥有超过 33 家现代化酿 酒厂,管理超过 25 个啤 酒品牌,包括百威啤酒、 哈尔滨啤酒、雪津啤酒等全国重点品牌。? ? ? ??让我们看一下英博在中国的并购史: 1997 年,通过收购南京金陵啤酒厂,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2002 年,投入 1.6 亿元持有珠江啤酒股份公司 24%的股份。 2003 年,收购以浙江为基地的 KK 酿酒集团 70%的股份权;此后,又对 其中的部分企业进行 增持。 2005 年 3 月,英博啤酒集团与金可达集团、金狮啤酒集团再次达成 合资协议, 中外方共同追加投资 3000 万元人民币, 将浙江雁荡山 金狮啤酒有限公司变更为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英博控股 55%。 2005 年 6 月,英博收购湖北宜昌当阳雪豹啤酒厂资产,并成立独资 企业――英 博啤酒(宜昌)有限公司。 2006 年 1 月,英博啤酒收购福建最大啤酒企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 100%的股份, 耗资 58 亿人民币,创下当时外资在中国最大的啤酒并 购。 2008 年 11 月 19 日,英博完成对另一啤酒巨头 A-B 公司的合并, 成立百威英博 公司,从而将 A-B 公司在中国区域拥有的青岛啤酒 (27%)、哈尔滨啤酒(99%) 股份收入囊中。(备注:由于受政 策限制引发的影响,2009 年百威英博将 27% 青岛啤酒的股份中的 19.9%出售) 2011 年 2 月,收购辽宁大连大雪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100%的股权。 收购大雪啤酒之前,百威英博 2010 年以突破 500 万千升的销量占据约 11%的份额, 名列 第四,销量与第二、第三名非常接近。这样的 成绩,归功于百威英博的资本优势和 成功的并 购策略。 若不是受外资收购政策限制, 百威 英博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的 老大。 ?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的酿酒行业处于规模化、 集聚阶段,面对不可阻挡的整合浪 潮,只有沿 着产业演进曲线发展才是企业成功的战略!对 于英博来说,是在产业整合浪 潮中运用了正确 的方法,才使其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 企业并购的案例分析二:雀巢并 购银鹭,又一食品名企 下嫁雀巢雀巢奶粉、银鹭花生牛奶
???2011 年 11 月 17 日,经过近两年的洽谈和沟通, 银鹭正式“嫁给”了雀巢――雀 巢收购 60%股权并获得 监管部门审批通过。根据协议,银鹭、雀巢将通过合 资改组原银 鹭食品集团公司,改组后拥有新股东成分 的银鹭食品集团公司,雀巢方持股 60%、银鹭 方持股 40%,但继续由银鹭原经营团队管理,并沿用“银鹭” 品牌。按照协议,银鹭公 司总裁陈清渊将继续管理位 于厦门的合资公司。 “银鹭可以上市,但我们不选择上市,选择比我们强 的同行。”从一家地处偏僻 小山村的罐头小厂,发展 到年销售收入逾 50 亿的食品饮料集团,陈清渊最终 将银鹭毅 然卖给了雀巢。 目前,雀巢公司在大中华区经营着 23 家工厂,产品 覆盖婴儿食品、饮用水、巧克 力和糖果、咖啡、奶制 品、饮料等多个领域,其中 98%以上在中国销售的产 品是在中国 境内生产制造。而银鹭的主要产品,如花 生牛奶、八宝粥等属于“中餐类饮料”,正好 填补了雀 巢在罐头和复合蛋白饮料市场领域的空白。 ?2010 年,银鹭食品集团实现销售收入 53.53 亿元,同比增长 52.54%,这时候 的 银鹭集团, 可以通过上市获得发展资金, 然而, 陈清渊却选择了与雀巢合资。 “雀 背靠 巢”这一棵大树,银鹭不但获得成长资 本,还共享了雀巢的管理与营销平台。 面 对国内企业扎堆上市的做法,银露掌门人 陈清渊的选择是一个另类,但可能是 一条 比 IPO 更好的路,特别是面对“IPO 三高”退 烧进程的中国资本市场。(高发行价,高 超募资金,高比例业绩变脸的“三高”现象) ? ? ? ? ? ?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并购对促进资源配置、 推进经济发展有着很多的优点: (1)有助于企业整合资源,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2)有助于企业以很快的速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确 立或者巩固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3)有助于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4)有助于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改善财务结构,提升 企业价值; (5)有助于实现并购双方在人才、技术、财务等方面 的优势互补,增强研发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6)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谋求并购战略价值 等。 (二)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三: ? 联想并购IBM ? 1、交易简介:2004 年 12 月 8 日,联想 斥资 12.5 亿美元(联想收购 IBM PCD 的 最终交易代价为约 8 亿美元现金及价值 4.5 亿美元的联想股份)购入 IBM 的全部 PC(个人电脑)业务,收购完 成之后, 占全球 PC 市场份额第 9 位的联想一跃升 至第 3 位,仅次于戴尔和惠普,而新公司 成立之后,总部将迁往纽约。?
? ? ???2、并购动因: 第一,规模效应会使联想获益; 第二,联想商誉的增加大于收购成本; 第三,联想打入国际市场的需要; 第四,管理层的驱动力。 3、联想财务分析: 联想
财年中期综合损益表 项目 营业额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 前经营盈利 折旧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 资产减值 出售投资收益 财务收入 经营盈利 财务费用财年上半年(千港元) 114 (891 (5
(财年上半年(千港元) 170 (9 ―
535651 ― 539)
149436应占共同控制实体亏损 应占联营公司盈利或亏损 除税前盈利 税项 除税后盈利 少数股东权益 股东应占盈利 股息(10110) (246) 905) 33 357每股盈利―基本每股盈利―全面摊薄8.39 港仙8.38 港仙7.22 港仙7.19 港仙 联想
财年中期综合 资产负债表 项目财年财年项目财年财年上半年(千港元) 上半年(千港元)上半年(千港元) 上半年(千港元)非流动资产无形资产 有形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对共同控制实体 的投资 对联营公司的投 资 证券投资 流动资产 存货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按金、 预付款项 及其它应收账款 可收回税项 现金及现金等价 物 流动资产净额 总资产
377 682 75982流动负债应付帐款 应付票据 应计费用及其它 应付款项 应付共同控制实 体款项 应付税金 短期银行借款 长期负债 资金来源 股本 储备 股东资金 少数股东权益
531 471 5031负债加权益91622178342041 联想
财年中期现金流量表项目 经营活动所的现金净额 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 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 /(减 少) 财年上半年 (千港元) 532) (04财年上半年 (千港元) 4014) (631736) (695349)汇率变动的影响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56389(4)2970 ?? ? ?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195)/.62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联想的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都比较正常,偿债能力较强。 ? ? ?财务结构分析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 =%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联想的资产负 债率较高。 ???? ?经营效率分析 存货周转天数=180/(当期营业成本/当期平均 存货金额)=180/(9106)=21 天 应 收 款 周 转 天 数 =180/( 当 期 营 业 收 入 / 当期平均应收 款)=180/( 天 应付款周转天数=180/(当期营业成本/当期平 均应付款)=180/( 天 计算结果表明, 联想的这三个指标都在预定的 范围内, 经营效率在国内同行业属于较高 水 平。 ? ? ? ?盈利能力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 =%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 计算结果表明,联想的盈利能力在国内 同行业属于较高的。 成长能力分析 营业收入增长率=(当期营业收入一上期营业收 入)/上期营业收入=(89140) /.4% ? 净 利 润 增 长 率 =( 当 期 净 利 润 - 上 期 净 利 润 )/ 上 期 净 利 润 =()/.2% ?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联想本期的营业收入呈 下滑趋势, 而净利润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 长。 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售有关资产带来的, 扣除这一影响, 净利润增长率将归于零。 这 说明联想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销售、利 润增长乏力。? ? 4、弊端逐渐显露: 2008 年 11 月,联想交出了自并购 IBMPC 业务以 来,最差的一份财报, 财 年第二财季 (2008 年 7?9 月)联想的利润只有 2330 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78.1%。 形势还在继续恶化。 ? 2009 年 2 月 5 日,联想对外公布了自己
财年第三财季 (2008 年 10?12 月)的 业绩,净亏损 9700 万美元。许多证券分析师认为, 联想的亏损只是开 始,预计联想第四财季度可能 会面临更糟糕的情况。 ? 一位分析师甚至认为,加上之前联想宣 布的 1.5 亿重组成本,联想第四财季可能会面临 2.73 亿美 元的亏损。? ? ? ?5、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思考: 不可否定的是跨国购并有很多优点。如 跨国购并能迅速进入他国市场并扩大其 市场份额;有效利用目标企业的各种现 有资源:成熟完善的销售网络,专利权, 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等。 ??但是,跨国购并对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困 难,联想对 IBM 的远期预测就不是很好; 传统 关系,契约上也有束缚,联想在并 购 IBM 后做了很多改动,来同原有职工, 客户,供应商等 进行融合;还可能与自 己的期望不符;这种购并的形式比绿地投 资容易失败;企业文化,经 营管理整合 困难。 由此可见,企业并购存在着一些关于营运、 融资、反收购、安置被收购企业员工、资 产不实等方面的风险即弊端。 ? ?企业并购的未来发展: 一个企业通过并购竞争对手成为巨型企业, 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几乎没 有一家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 程度的兼并或合并成长起来的。 并购浪潮的发展就像是一个充满魔力的 水晶球,从中我们还能看到更远的经济 前景。在未来几年中,并购市场将继续 升温,这也预示着世界经济增长在一个 较长时间序列上都将保持有力的发展势 头。 ? 投融资专家张雪奎老师认为,由于中国 经济跃上世界前列,将会使全球的第六 次企业并购更精彩。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确定——以A企业收购B企业为例
下载积分:1300
内容提示: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确定——以A企业收购B企业为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8|
上传日期: 13:30:4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3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确定——以A企业收购B企
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上绝大多数著名企业集团都是通过一系列并购活动;企业家们经常会在并购决策之前寻求投资顾问公司的帮;收购方在战略选择阶段通常会首先鉴别和量化收购可能;收购方通常采用的这种价格计算模型中存在这样一个悖;收购方需要分别明了被收购企业作为独立实体的价值与;并购价值分析应该是企业整体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收益法计算出的企业价值是管理层通过经营全部资产而;收益法运用
世界上绝大多数著名企业集团都是通过一系列并购活动产生的,因此,并购和重组可以说是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研究统计表明,75%企业收购和兼并项目的结果是完全失败的。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出现了日趋活跃的并购市场。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由于没有公开的股票价格,目标企业的价值缺乏市场定价。如果企业高管层仅仅基于自己对企业价模糊的认识判断进行投资和经营决策,那么失败的风险将是巨大的。 企业家们经常会在并购决策之前寻求投资顾问公司的帮助,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可以获得很好的专业性建议。但是顾问公司经纪人收取佣金一般都是以完成一项并购交易为前提条件,因此,他们通常会尽量促成一项并购交易尽快达成,然而对于卖方企业而言,立刻被兼并收购有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在被收购之前能够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扩大市场影响力、设法体现出企业的最大投资价值,卖方企业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收购方在战略选择阶段通常会首先鉴别和量化收购可能带来的协同效应,预测收购后目标企业可以实现的年收入或现金流,接着通过对未来回报进行折现,得出目标企业的价值。然后再以这种价值估计为基础,设定收购价格范围。 收购方通常采用的这种价格计算模型中存在这样一个悖论:卖方企业将来能够为收购方创造的价值就是收购方购买的原因,但是卖方被收购后将创造的大部分(有时几乎是全部)协同效应都是由收购方带来的。因此,在并购谈判中收购方向卖方支付由自己创造的这部分协同效应的价格是完全不必要的。 收购方需要分别明了被收购企业作为独立实体的价值与在战略投资整体布局中的价值;卖方需要准确了解自身价值以及怎样能够使收购价值最大化。因此,无论收购方还是被收购方,企业管理者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计算模型对目标企业的现有价值、整合后的价值、交易竞价范围等做出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判断。 一 、 收 益 法 并购价值分析应该是企业整体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分析工作需要由投资预算和预期财务报表予以支持,而投资预算又将迫使管理者量化并支持其计划的财务结果。同时,决定并购企业价值的预期和前提假设也要求进行同样的分析和支持,无论并购效益来自于增强盈利能力、削减成本、优化流程或者降低资金成本,收益法都将量化这些前提假设,以便于对以上条件进行考察和评价。收益法也清楚地表达了取得这些效益的时间,以及时间推迟将怎样影响价值。 收益法计算出的企业价值是管理层通过经营全部资产而产生的回报,因此,其中包含了所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收益法便于计算企业的独立公平市值,也便于一个或多个战略投资者分别计算各自的投资价值,明确协同效应,并据此进行决策。 收益法运用的理论基础是:并购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未来净现金流,因此,一项投资的价值就在于未来能够给予股东回报的现值,其折现率就是反映投资风险的回报率。 折现率也称为“资本成本”或“市场期望回报率”,这个概念具备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角度看,它是未来预期现金流可以折为现金回报股东的折现率;第二,从负债角度看,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吸引和保持融资能力时必须支付的经济成本;第三,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它是债权人和股东期望和要求获得的投资回报率。虽然以上三方面看待折现率的角度不同,但是它们都意味着相同的数字。 由于不同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同,所以对于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也就产生了高低之分。在市场中一个价值较高的企业对于投资者而言意味着风险较低,但是它给投资者支付的回报率也会相应较低;一个价值较低的企业对于投资者而言意味着风险较高,但是它会通过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投资者的青睐。因此,一项投资的预期风险和回报率越高,往往意味着企业的价值越低。反之,一项投资的预期风险和回报率较低,则往往意味着企业价值较高。 当我们在运用收益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衡量时,计算出的价值是否可靠,需要取决于“投资回报”和“投资回报率”这二项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二个变量进行仔细地分析和预测。 一、使用净现金流指标衡量投资回报 投资回报可以定义为提供给投资方经过风险调整后的净现金流,因为净现金流揭示了企业在偿还债务本利之前的回报,代表了可以完全从企业中取出而不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现金回报数量,因此它是企业真实财富创造能力的唯一指标。 投资者或企业管理者通常习惯于用利润表示经营业绩,但是经营收益并不是真正能够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回报,企业的大部分或全部收益往往必须用于支付利息、税、营运资金再投入、持续经营必须的资本性开支等项目,因此不能代表企业可以向投资者提供的分红数额。另外,由于企业会计体系中使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给核算利润创造了便利的条件。.通过对应收账款、折旧、库存、筹资、税收等因素的调节,企业利润与现金流可以出现很大的差异。一个企业可能有很丰厚的帐面利润,但是能够回报给投资方的现金收益却可能寥寥无几。因此,依据帐面利润计算投资回报是不切实际的。 在预计目标企业净现金流之前,必须要将该企业营运过程中出具的财务报表调整成为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成果、财务情况、现金流水平的会计信息,也就是将财务报表标准化。财务报表数字与市场价值存在差异,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1、企业为了达到少纳税的目的,报表中可能采取高估费用、补贴、租金或其它高于市场价格支付给相关各方的费用。 2、企业为了某些需要可能在报表中调整会计方法。例如从收付实现制变为权责发生制,或者改变库存、折旧的计量方法。 3、报表中可能包含非经营性或非经常性项目。例如资产盈余或短缺、个人资产挂帐在资产负债表上、企业为某些人支付个人费用、非持续经营下的收入或费用等。 4、某些资产的市场价格与企业帐面价值相距甚远。 由于小企业的年收入相对较小,高估或低估费用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因此,虽然中型或大型企业的财务报表也需要进行标准化调整,但是对于小企业而言意义更加重大, 财务报表调整一般涉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调整资产负债表主要是为了将资产从帐面价值转换为市场价值,并减去非经营性资产;调整损益表主要是为了将报表中的财务业绩转换为真实的经营业绩,减去非经常性收入、支出或损失项目,减去非经营性收入或损失项目。 预计被收购企业未来的净现金流: 预计投资产生的净现金流=投资后的预期息税前利润+非现金支出(如折旧和摊消)-资本开支(固定资产和其它经营性非流动资产)±营运资产变化+优先股或其它优先级证券的红利 对以上这些数字的预计必须坚持净现金流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一致,例如应收帐款和库存增加必然导致现金流出,应付帐款和其它应付项目增加会产生现金流入。另外,必须要以能够支持未来企业运营为前提进行预期,而不能仅仅以过去经营年度的实际数或平均数进行计算; 由于企业现有价值计算是与债务无关的分析模型,它所反映的企业价值与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的结构无关,计算的是企业利用股权或债务资本支持之前的价值。因此,在“营运资产变化”科目中不考虑债务,扣除任何流动负债中的负息债务,一般来说这样做将减少营运资产的增长量。 二、使用单期资本化方法计算企业现值 单期资本化方法是根据上一年度的回报数据(或近年平均值)计算企业的现有独立公平市值。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二个关键假设:第一,上一年度回报数据(或近年平均值)能够比较准确反映企业未来长期经营情况;第二,每年回报大约以一个特定的比率增长直到无穷年度。 企业现值=回报÷资本化率 =上一年度回报值×(1+长期可持续增长率)÷(折现率-长期可持续增长率)
当所选择的回报数据是历史收益时,资本化率可以是市盈率的倒数。 在使用单期资本化方法计算企业价值时必须注意:当企业年度增长率有可能发生显著变化时,这个方法的准确性就削弱了,企业价值可能被严重扭曲。 三、使用多期折现方法预测企业今后一个时期的价值 多期折现方法采用对多年度回报进行预测的方式,克服了单期资本化方法中的假设限制,一般以3~10年的预期回报考虑企业长期的业绩情况,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由于收入、费用、资本性开支的变化导致不同年度预期回报的变化。
初创企业或新兴行业很难预测几年后的净现金流状况,但是在成熟行业中平稳运行的企业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营情况。一个企业在具有比较稳定的收益和持续增长率的情况下,对未来设定年限内总价值的计算可以采用下列算式: 企业价值=预测期第一年回报折现值+第二年回报折现值+第三年回报折现值+??+预测期最后一年回报折现值+企业终值
=回报值÷(1+折现率)1+回报值÷(1+折现率)2+回报值÷(1+折现率)3+??+回报值÷(1+折现率)N +回报值×(1+长期可持续增长率)÷[(折现率-长期可持续增长率)÷(1+折现率)N ]
上面算式中的“回报值”代表了预测期中每一年净现金流的基准数量;企业终值代表了预测期之后企业价值的总和,它的价值必须使用预测期最后一年的数据进行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收益法衡量企业价值的前提是被评估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有正向的投资回报。对于那些处于清算期或长期衰退的企业,其价值衡量需要不同的计算程序。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37企业并购价值计算(一)――收益法等内容。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目录: 1.收益法 2.市场法 3.成本法 (一)收益法 收益...因此,只有在计算股权自由现金流最时才扣除利息费用,而在计算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时 ...  企业价值的角度结合“戴姆斯-奔驰”与“克莱斯 勒”合并案例,谈谈西方企业并购...收益法 是西方企业并购评估的主流方法。 (一)预测期内现金流量的计算 一 预测...  并购中基于收益法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_销售/营销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一、我国...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数据, 计算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序列中,企业的各个经济计量指标与...  一、企业并购中常用的价值评估方法 (一)收益法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再去计算公司所能产生的收益的指标的多少;然后,是评估企业在被 收购之后所能...  并购的估值方法_金融/投资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企业...图 1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体系 收益法和成本法着眼于...因为它有笔土地出让金没算在里面, 如果加上土地出让...  经营业绩完全是 建立在估计基础之上,那么华谊兄弟对常升影视的股权价值计算是否...三、 轻资产公司并购估值方法 (一)收益法估值 轻资产类公司有形资产占比低、...  收益法在文化传媒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研究――以...本文共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股权自由现金流价值计算表单位:元年 份项目 股权自 ...  收益法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估值方法之一,收益法应用 中预期收益的选择,必须...() 描述:市场价值与内涵价值、评估价值的关系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