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展览会会更安全一些吗

7861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方呵呵。)
(馒头小祎)
(郑爽有五块钱)
第三方登录:&&&&&&&&& & 正文
进口食品就一定更安全吗?选购须防“三大坑”
泰国的榴莲、芒果,澳大利亚的牛肉、海鲜,意大利的肉酱、通心粉,德国的香肠、奶粉……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进入中国家庭。买进口食品,有人为了尝鲜,有人觉得味美。那么,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是否真的适合中国人的胃?想买到真正的进口食品,有哪些技巧?吃进口食品就一定更安全吗?进口食品就一定更安全吗?专家提醒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不能迷信“进口”。“有的进口食品成分超出我国法律规定上限。”对于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外国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其添加含量或可添加食品的范围。然而,因国外对于上述成分用量与适用范围的规定与我国的相应规定存在差异,进口商对我国的规定又缺乏了解,致使部分进口食品某些成分严重超标。此外,一些含有不明成分的进口食品也堂而皇之地在市场中销售。据了解,某些进口食品含有国内不常见的物质,甚至国内缺乏相应的译名。根据相关国标规定,若该成分属于国内未经批准使用的成分,进口商需向卫生部门申请该成分为“新资源食品”,经卫生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添加使用。实践中,进口商并未办理相应手续,为加贴中文标签所需,将“不明物质”随意翻译成中文名称,致使食品添加剂名单中找不到该种物质,从而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系数。市面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分三类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则是包装上是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而这其中,只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第二类属于国产食品,第三类则法确定,可能是进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货。购买食品须防“三大坑”手法一:故意将“到期日”标示为“生产日期”。国内一些食品经销商会从境外进口已过期食品。这些食品原包装的底部通常喷印着日期,并且原包装上会用外文标明“到期日见底部”之类的字样。进口商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用加贴的中文标签遮盖外文的“到期日见底部”字样,并在中文标签中将原喷印的到期日标为“生产日期”,以此延长保质期。手法二:未经检验检疫而私自进口到境内。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每一批次的进口食品都必须由经过备案登记的国内经销商向我国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办理入关手续,经检验检疫合格后颁发卫生证书,并加贴经过备案的中文标签,方可入境销售。而实际操作中,部分进口食品整批次未加贴中文标签,经销商也未能提供该批次产品的卫生证书。此外,因疫情、食品安全事件等原因,质检总局可以发布公告或禁令决定停止进口从特定地区进口特定食品。而不少商家在禁令实施期间私自从境外进口违禁食品(或原材料)并出售。手法三:未办理生产许可却擅自加工食品。对于某些裸装食品的包装(如巧克力)需申领生产许可证,但部分进口商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进口裸装食品(含有运输包装)后,在不具备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将进口食品包装或简单加工为预包装食品进行销售。“在分装过程中,分装场所的温湿度、整洁状况、污染物防控情况以及消毒设备等条件均直接影响了分装后食品食用的安全性。”
(责任编辑:潘玮璐 )
文章关键词:
吃着瑞士饼干,喝着韩国饮料,某种程度上,吃进口食品已经成为时下的一种新时尚潮流。这些口味新奇、包装精美的进口食品不仅出现在大大小小的超市……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都觉得进口的东西比较靠谱。事实上,进口的东西未必就一定比国产的好。有些进口货可能还有毒。而且,……
美国“网络医学博士”最近一篇报道列出了冰箱里十种最不健康食品。除去中国人饮食中很少摄取的品种后,看看下面六种冰箱中最不健康的食品,你家有……
导读:虽然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了,但是对一些问题还是存在着误区的,强致癌食品的8大黑名单,具体是哪几种食品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可供人们选择的加工食品也花样迭出,数不胜数。据欧洲最新研究显示,香肠、火腿、熏肉这些加工肉类中盐和一……
相关健康数据
副主任医师
擅长: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上颈椎不稳与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弯...
副主任医师
擅长:颅内各种肿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膜瘤等)脊髓肿瘤、大脑深部肿瘤立体定向内放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
擅长:创伤骨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复杂骨盆骨折、四肢严重骨折微创治疗、关节骨折复位与固定、严重软组织伤的...
擅长:颈椎损伤与疾病、胸腰椎损伤与疾病与退变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擅长: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微创手术及个体化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 ……进口食品揭秘:网购究竟靠不靠谱?超市为何贵得离谱?
14:50 来源:葫芦网
亲,你有没有想过标榜“高大上”的进口食品究竟安全吗?如果你不是网购一族,超市里的进口食品价格会让你望而却步吗?
  一边看着牛津腔的英剧,一边喝着德国的进口牛奶,嚼着美国的车厘子,旁边堆着韩国的海苔印尼小饼干等各种进口零食……
  这不是广告,而是时下常见的休闲场景。
  但是,亲,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高大上的进口食品究竟安全吗?如果你不是网购一族,超市里的进口食品价格会让你望而却步吗?&&
  近几年 进口食品销售火爆
  今年双十一网购狂欢中,天猫再次复制今年7月预售美国车厘子的成功经验,这次改卖阿拉斯加野生海鲜,在12天的预售时间里,售出50吨海鲜,这相当于一个沃尔玛超市两年的销量。
  同样得意的还有1号店,这家主打进口食品的电商,双十一期间进口食品饮料的销量已经反超国产品牌。1号店董事长于刚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把进口品类作为打造品牌差异化的杀手锏。因为进口食品正在成为各大电商竞相争夺的热门品类,仅以牛奶一个品类为例,目前1号店日销进口牛奶已经达到10个集装箱。
  根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
  “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是进口食品热潮出现的重要原因,因为国外素以严格的生产控制水平、严厉的惩罚著称,国外食品的质量水平较国内有很大保障,所以消费者基于安全考虑购买进口食品。”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简爱华说。&&
  进口食品 安全问题屡屡曝光
  虽然进口食品大行其道,但是接二连三的抽检让其纷纷中枪。
  2012年12月,继明治、森永、和光堂等多款日本奶粉被曝碘含量低于国际标准后,中国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食物安全中心再次表示,新西兰渥恩(WIOM)婴幼儿奶粉1段碘含量不合格,呼吁市民停止饮用。
  2013年10月份以来,山东烟台、威海等口岸连续发现多批进口食品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其中,泰国进口芒果干二氧化硫超标8倍,新西兰进口的“野花蜂蜜”竟然掺糖,韩国某品牌香蕉牛奶检出大量固体团等,还有“阿尔特”牌煎锅、“凯亲艾特”牌炒锅蒸发残渣(4%乙酸)超标,“凯亲艾特”牌铝制炒锅蒸发残渣(4%乙酸)及铬溶出量超标等现象。
  而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10月份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质量安全项目显示,不合格的进口食品194批、化妆品8批。其中,不合格食品涉及18类产品,主要产品是酒类、粮谷及制品类和糕点饼干类,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品质、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污染等项目成为这些进口食品抽检不合格的致命原因。&&
  以“安全”为标签的进口食品也有“不安全”的隐患?
  目前进口食品大都经由中间经销商代理进入国内,比如二氧化硫超标的泰国芒果,不能完全归咎于原产地,因为很多经销商会用二氧化硫进行防腐处理。但目前进口食品一般都经过好几级分销代理,追究责任非常困难。
  此外,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口食品存在真伪难辨、标识混乱、退货难等多种隐患。目前网络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大致可以归为三类:第一类,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包装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中消协专家认为,只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第二类属于国产食品,第三类则不确定,可能是进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货。
  新消法对网购后悔权做了进一步细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贴身衣物、药品以及食品等不在此列。中消协专家提醒说,网购进口食品签收后,是一概不能退换的。
  目前流行的进口零食多以坚果、乳制品、饼干等热量高的食品为主,中国乳业协会常务理事南庆贤说,进口食品进入国内市场虽然能够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但中外饮食习惯、营养需求不同,进口食品多按照国外口味设计,并可能会出现含糖量、含脂肪量过高的情况,消费者要理智选择。
  “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显现与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相关。国家亟须针对进口食品制定相关标准,为监管提供法律依据。”简爱华说。&&
  进口食品 价格差数倍
  很多人放弃网购,选择去超市选购进口食品,也是出于超市食品更安全的考虑。但是和网购相比,超市的进口食品价格高的“令人发指”。
  记者以一款125克德国百乐顺莱布尼兹巧克力牛奶饼干为例,尝试查询不同渠道的价格。
  在杭州一家超市里,记者找到这款德国产的进口饼干,标价为33.5元一盒。随后,记者在一家天猫网店看到同款饼干,价格是26.44元。不过,在一个海外的网购平台上,记者查询到,这款饼干的售价是3.19美元,合成人民币约19.3元。
  除了渠道上定价格差异,进口食品的价差现象还出现“土洋”同款上。
  在杭州一家连锁超市的货架上,记者看见杭州产的330毫升罐装百事可乐,价签上写着2.2元。相隔不到半米的货架上,一罐韩国产的百事可乐250毫升却标价5.6元,足足是国产“兄弟”的两倍身价。
  这家店销售的可口可乐也分国产和进口两种。330毫升的国产可口可乐2.5元,而一罐355毫升的美国进口可口可乐却要9.9元,价差接近4倍。
  除了同款食品洋货比土货贵外,记者还发现,一些品相相近的商品,价格差距也不小。在这家超市的蛋糕区,一盒204克的国产巧克力派售价8.8元,而来自马来西亚的150克的巧克力派,售价是10.6元。&&
  调查 关税其实只占小头
  进口食品身价为什么这么贵?多数消费者直觉是关税的原因。
  记者联系上杭州一家专做进口食品的经销商。负责人秦先生说,进口食品到国内销售,需要缴纳进口关税、增值税、检测费等,还有仓储物流、损耗,到了流通环节,还要给卖场入场费。在他眼里,关税是最大的一头。事实果真如此吗?
  记者在海关总署的门户网站上查到,甜饼干的进口关税税率是10%,巧克力为10%,夹心的巧克力关税8%,可乐20%,这些商品的增值税都为17%。按照这一税率,以一盒进价为10元的进口饼干力为例,它的进口关税需要交1元,增值税交1.87元。
  但是实际上,进口食品的零售价远远高出原价。以上述125克德国百乐顺莱布尼兹巧克力牛奶饼干为例,海外购物网站的价格折合人民币19.3元,若以此为进价的话,税费为5.53元。而德国这款巧克力牛奶饼干到了杭州超市,零售价是33.5元。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海外购物网站也是零售终端,进口商品的代理商如果从厂家直接拿货,出厂价要比这个价格更低,税费还要更少。&&
  分析 中间流通环节层层加价
  除了税费,进口食品入关后,剩下的流通环节是如何加价的?
  秦先生透露,进口食品从国外入驻到杭州超市卖场,需要出进场费,一般以合同扣点的方式支付。依据产品品类不同,卖场扣点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二十不等,高的甚至达百分之三十。
  “超市对经销商的扣点,分前台和后台。打个比方,前台扣点要20%的话,就是进口商品销售额的20%需要付给超市,算是他们的毛利润。后台扣8%,主要是付给卖场的仓储、物流、人工服务等。”
  “国外的商品从生产厂家出来,先经过进口商报关进入中国,然后由国内的代理经销商寻找国内的卖场平台,进行销售。有的会找到超市,超市最后摆在货架上,最后才到消费终端。”为了解释进口商品为何身价不菲,杭州一家超市的进口商品经理陈洋(化名)先给记者理清一款进口商品销售流程。
  陈洋称,进口商品的价格高低,取决于这个流程中代理经销商经历的环节多少。
  “有的代理总经销商把进口食品引进到国内,如果没有能力直接做到流通领域,于是找下一级的代理商分销,有的甚至细分到地区级。进口商品每经过一级分销商,各自都会增加一层利润。这里面起码有20%的运作空间。”&&
  出路 超市“直采”为进口商品降身价
  作为代理商,秦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杭州进口食品持续趋热,这种现象还会持续四五年。他认为,消费者选择进口商品主要是看中产品丰富和食品安全。不过他同时也感受到了进口食品市场的一些变化。进口食品身价过高,消费者不买账,超市卖场、代理商也着急。
  最近,部分超市似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我们已经有不少进口商品已经实现直接从国外生产企业拿货,这种直采的方式,绕开了各级分销商,省掉了中间环节,消费者买到的商品零售价比以前要便宜了,超市的利润也不比以前少。”
  秦先生坦言,未来进口食品代理市场会很难做,一方面层层代理的销售模式将遭到洗牌,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企业逐渐引入国外的技术、采用进口原料,在国内生产制作,这类产品质量也不错,价格也有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表示,超市直采,其实也是倒逼代理商寻找更多物美价廉的进口食品,今后,进口食品市场会逐渐进入价格走低的趋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进口食品展览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