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问题微信公众平台数量量有多少家

&&&&导报讯(记者 杜海)继4月份出现55家P2P问题平台之后,刚刚过去的5月,P2P网贷行业又出现了59家问题平台,4、5两月合计达114家,而山东等区域再度成为“重灾区”。&&&&根据中申网数据监测显示,5月出现的问题平台比4 月份多了4家,环比增长7.27%,与2014年5月出现的10家问题平台相比,同比增长490%。据悉,5月份共有22个省、直辖市出现P2P问题平台。其中,山东省出现了14家问题平台,与4月出现的问题平台数量持平。广东省出现了6家问题平台,位列第二,与4月的12家相比,环比减少50%。上海、湖南、安徽分别以出现4家问题平台的数量位列第三,北京、河北、浙江分别以出现3家问题平台次之,其余的14个地区都分别出现1家问题平台。&&&&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发现,5月P2P行业出现的59家问题平台中,主要问题为平台失联(跑路),共有39家,占所有问题平台数量的66%,与上月28家(失联平台20家、跑路平台8家)相比,环比增长39.3%;出现提现困难平台16家,占所有问题平台27%,与4月出现的26家提现困难相比,环比下降38.5%;出现2家停业平台,占比3%;清盘平台和被确认为诈骗平台的分别出现1家。&&&&监测数据显示,5月26日为当月出现问题平台数量最多的一天,共出现了8家问题平台,占所有问题平台的13.6%%。此外,5月出现的问题平台中,出现13家新平台,占所有问题平台的22%。其中上线不到一周就关站5家。&&&&中申网认为,2015将过半,P2P行业的发展得到了多方推进,上市公司、银行、券商等多方资本都积极布局,欲分得一杯羹。小平台不断上线,大平台创新发展,整个行业热闹非凡。但由于监管政策迟迟未落地,行业仍在“野蛮生长”,所谓的自融平台越来越多,很多上线时间极短便跑路失联的平台数量迅速上升。
本版主要新闻p2p问题平台这么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投资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P2P行业问题平台达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其中以6月、7月、12月问题平台数量最多,3个月份的问题平台数量总数超过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数量。其中,问题平台类型依旧以跑路型平台为主,占所有问题平台的64%;26%的平台因为项目逾期等原因导致提现困难;10%的问题平台因为运营问题主动清盘。
房易贷理财专家分析称,问题平台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单纯的网络诈骗,即以互联网金融之名,行网络诈骗之实。二是经营性原因,包括1、合规性问题,如部分平台经营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被警方主动介入;2、风控问题,如盲目扩张导致资产端审核不严、贷后管理能力差,出现大规模逾期;3、流动性问题,如挤兑风险、自融、资金池、期限错配等;4、盈利问题,如定价能力弱,收益难以覆盖成本等。
那么,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平台,投资人应该如何面对?
根据以上几点,笔者认为,首先需避开诈骗类平台。诈骗类平台的特征比较明显:一类是收益不正常偏高,比如某租宝,融资租赁行业的收益普遍在8—10%左右,但其年息竟达到了14.8%;二是理财产品没有对应真实的可产生实际收益的项目,包括虚拟借款对象,或者如3M金融互助那样由后边进来的人支付前边人的本息。如网贷平台符合以上两点特质,那大家便需谨慎投资。
其次,尽量远离可能存在经营性风险、选择合规靠谱严风控的平台。比如安全方面,一要确保项目真实,以网贷平台房易贷人为例,平台专注房产抵押,在该平台借款的所有借款人资料都可查,并且都办理他项权证、全权委托买卖公证等一系列手续。
二不搞资金池,用户的交易资金全部由第三方支付或银行机构存托管。这一点部分网贷平台执行的比较好,但大多数没有采用存托管,甚至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平台也没有,投资人要特别注意。
三对资产端严格把控,目前的网贷现状是,进入P2P理财的投资人越来越多,优质借款端相对越来越少,为了扩大交易额,一些平台甚至降低风控审核标准,让大量资信不达标的项目上线,最终导致投资人资金受损。所以投资人最好选择标的信息披露明确、具有资金存托管、风控严格的平台为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有报告称P2P问题平台数量突破1000家 行业进入淘汰期
来源: 作者:刘薇 
融360发布第四期网贷评级报告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薇报道:互联网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大数据研究员携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风险实验室今日联合发布2015年第四期《网贷评级报告》揭示,去年网贷行业问题平台数量为894家,行业累计问题平台数量达到1253家,而目前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为1962家,P2P行业淘汰率为39%。
去年四季度问题平台数激增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新增平台数为1140家,仅比问题平台数多246家,而11月、12月问题平台数开始超过新增平台数。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触碰到天花板,出现降温迹象,这也就意味着网贷行业将进入存量淘汰阶段。具体来看,10月份曾创下年内问题平台数新低,但11月、12月问题平台数又出现激增,逼近年内高点。而2014年,问题平台数量仅为273家,1年时间数量暴增2倍多。
问题平台地域分布方面,山东、广东两地数量最多,占到将近40%。在问题平台的类型上,跑路平台数量为492家,占问题平台总数的55%,位居首位;其次为提现困难平台,占到问题平台总数的28%。跑路平台数高居不下,说明行业风险仍有待释放。
总体来看,2015年问题平台频繁曝出,将P2P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尤其是年初的盛融在线暴雷,年末的e租宝被查,将原本行业内、小范围的事件,逐渐演变成了舆论的焦点,伴随而来的是监管措施陆续亮相。
未来新平台增速将锐减
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认为,问题平台剧增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监管收紧。随着民间资本纷纷涌入P2P,网贷从互联网金融中的一个小分支变为扛大旗者,从蓝海变为红海,行业鱼龙混杂,一些缺乏金融经验,不具备风控能力的平台也粉墨登场,随着《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出台,部分“劣质”平台被淘汰;
同质化竞争。虽然P2P网贷的市场规模足够大,但大部分平台的产品趋同,无论是车辆抵押、房产抵押,还是消费信贷、票据理财等,平台扎堆在一块,缺乏金融产品开发的创新性,同质化竞争导致部分实力不济的平台出局;
年末效应。进入四季度,这是借款企业的还款高峰,平台面临很大的待收压力。那些风控实力较弱的、资产质量偏低的平台很容易在年末遭遇现金流断裂的情况。
该课题组指出,尽管监管意见稿未对P2P平台设置门槛,但也不会出现新平台大量涌现的现象。相反,在银行存管、信息披露等隐形门槛下,未来新平台增速将会锐减。“39%只是淘汰赛的开始,2016年行业将进入加速淘汰阶段。”该课题组相关负责人称。
相关链接:
P2P收益率或考验10%关口 行业将更趋理性
根据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对重点平台收益率的统计,P2P行业平均收益率从2015年初的16.59%跌到年末的13.23%,1年下跌3%,高收益平台数量大量减少。
融360分析师指出,P2P网贷收益率持续下滑跟货币政策的宽松有直接的关系,2015年央行已实施多次降准降息,释放了大量流动资金,而货币宽松政策短期内也不会调整。长远来看,P2P收益率继续下降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将保持在8%-10%区间。
“P2P收益率下降,是行业回归理性的正常反应。”该分析师认为,此前P2P平台标的收益率普遍超过15%,甚至能给出20%以上的收益率。收益率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平台大量涌入,在推广初期,为了吸引投资人,给出较高的收益率,有些平台甚至采用补贴的形式来让利;二是不少平台采用高收益覆盖高坏账率的策略,在无法有效控制坏账率的情况下,平台选择依靠借款端上收取高收益,只要能够保证覆盖坏账率,平台还能维持正常运营。“但这种高收益很难持续。”他表示,经济下行环境下优质债权匮乏现象严重,借款企业也无力承受较高的借款成本,在经过了多家知名、高息平台倒台的“教育”之后,投资人也开始降低对P2P平台收益率的期望,监管层也有意引导机构降低理财产品收益率。“事实上,收益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对于P2P网贷而言才是健康的生态,对于平台、借款人、投资人来讲都有益。”(刘薇)编辑:竹叶清
对《有报告称P2P问题平台数量突破1000家 行业进入淘汰期》表态
对《有报告称P2P问题平台数量突破1000家 行业进入淘汰期》发表评论
·····
·&&·&&· &&··
··········【字号: 】 【】 【】
我国P2P平台数量首超2600家
作者:王小伟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据天眼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日,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达2643家。5月新增平台112家,同4月新增平台数量相同,新增平台数量同比14年5月上升27.27%。而5月新增问题平台数量为60家,环比上升11.11%,同比上升500%。  据悉,2015年5月新增平台112家,同4月新增平台数量相同,新增平台数量同比14年5月上升27.27%。其中山东省以39家新增平台数量居首位。占比34.82%。广东、江苏各增长9家平台,新增数量并列第二。安徽、浙江分列其后。前五省新增平台占比65.18%(与上月相同)。新增平台分布于全国21个省(直辖市),分散度与上月持平。整体发展速度、分散程度基本与上月保持一致。  据天眼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日,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达2643家。广东省平台数量稳居首位,达477家,占比18.05%。安徽省平台数量首次过百,平台数量过百省份达到7家,依次为广东、山东、浙江、北京、上海、江苏、安徽。七省市平台数量占比72.12%。其后,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福建、河南六省平台数量均过半百。  2015年5月新增问题平台60家,相较于15年4月的54家环比上升11.11%,同比14年5月(10家)环比上升500.00%。4月新增60家问题平台分布在全国22个省、直辖市。其中山东省新增问题平台15家,占比25.00%,排首位,安徽、广东、湖南、上海分别新增4家问题平台,并列第二,其次为北京、河北、福建、浙江,除山东省依然保持高问题增长外,其他主要问题平台增长地区如广东、浙江的增长量均有所减弱。问题平台分散程度高于上月水平。5月新增60家问题平台中,63.33%家平台出事原因是平台失联。28.33%家平台涉及提现困难。其他5家平台分别涉及立案侦查、公司清盘、运营困难、平台造假、拖欠工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年p2p问题平台数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