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是管理费用吗工资同比上涨代表什么,原因分析应该是怎样的?

[物价上涨工资不涨]为什么物价上涨,而我们的工资没有涨?
当前位置:
& [物价上涨工资不涨]为什么物价上涨,而我们的工资没有涨?
[物价上涨工资不涨]为什么物价上涨,而我们的工资没有涨?
篇一 : 为什么物价上涨,而我们的工资没有涨?在物价上涨的前提下,薪水没有上涨,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削弱,成长空间进一步压缩,实力差距进一步加大,员工消费能力进一步减小,市场消费呈现两极化——更奢侈或简朴,这也就是这些年,东西明明涨价,可生意更不好做的原因。周末的时候,去中山路逛了逛,置换几条被穿破的牛仔裤,顺便了解一下很久没有近距离接触的市场。因为很久没有认真逛过街,对于百货商品的印象,还停留在两三年前的样子,有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容易感觉到变化。印象中,普通的牛仔裤,比如增致这样的品牌,一般价格在300元左右,而比较牛一点的,比如LEE或LEVIS这样的,大约在800元左右,但是很显然,我错过了行情,随便拿起一条增致的,500元左右,而LEE的,则要到1100元起。随便一件用料单薄的西装,标价都要3200元,而五年前,我咬咬牙才花3000元买过一件蓝豹的平绒西装,现在类似的,标价约5000元。路过街边,买了一只烧饼,用汽油筒改造成炉子又烤红薯又烤烧饼的那种,原来5毛一只,现在1元一只。到川味小吃店,点了二两担担面,三个小菜,一盅甜品,原来大约16元,现在要24元。刨除品牌附加值等因素,物价的直观感受就是两三年里上涨了50%—100%,同期的房价,南昌城区的,如恒茂国际华城二手房,三年前大约9000元/平,现在大约15000元/平,红谷滩区域的,三年前大约4800元/平,现在大约9000元/平。房价差不多是同比增长,只是它的基数高,翻一倍便让人受不了,而且没有替代品——牛仔裤不穿,可以换成差点的棉裤,再不行,旧的也能将就下,可是房子一定要住,要尽可能的住得舒服,要考虑孩子上学、安全保障、工作方便、生活配套。我妹妹工作了十四年,到现在还买不起一套50平米的二手单位宿舍,甚至因为中间倒腾过一次房子,被列入了经济适用房、限购、限贷的黑名单,结果只能一家人租来搬去,说孩子都不知道家是什么感觉,听得人心酸。妹妹十年前的工资是2600元左右,三年前大约是3000元,现在差不多也还就是3300元左右,这样的收入,在单位上算是中等水平,刚入职的年轻员工大约2000元起点,高管的会比较高,但毕竟是少数,她这样的占多数,间,扣下税、保险,拿到手大约3000元左右,每月衣食住行大约花去1000元,通信交通大约1000元,孩子的学杂消费大约400元,余额抠吧抠吧剩下大约七八百元,要买一套50平米的房子,算均价8000元的话,要41年时间,期间还要保证不失业、无意外花费、房价不涨、不含贷款利息。如果是贷款的话,这个时间要再翻一倍,就是80年,妹妹说,难道让孩子来还债?那么,是不是妹妹们的老板们太抠门,舍不得发工资呢?象大多数中国小企业主一样,老板们同样面临烦恼。生意不是那么好做,员工不是那么好找,不能说没有业绩也不能说没有利润,可是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我逛街那天,还去了我原来一直熟悉的一家小店,发现正在换季清仓,牛仔裤只要120元一条,羽绒服只要200元一件,一次性买五条牛仔裤、两件羽绒服、一件棉背心,只花了1400元——相当于百盛里一条LEVIS的牛仔裤,刨除款式问题,结实程度和穿着感上来看,我不信一条LEVIS能顶上五条,何况还有羽绒服。这样,我计划在未来两年不用再添置秋冬装了。小店的月租大约1万元,就算牛仔裤不要进货成本,小老板要先卖掉84条裤子,平均每天3条,才能先缴上房租,把利润估算为30%,40元/条,要先卖掉250条,平均每天8条。也就是说,小老板每天的前8条裤子是为房东打工的,后面还有员工薪水、工商税费、库存仓储、运输损耗等,得翻上一倍的成本,换算一下,假设当天是五折甩卖,正价情况业绩翻番,那么数值可以不变。而小老板承担的风险,肯定比小员工大得多,比如库存,老板不能把存货当工资发给员工,只好自己穿。这其实是大多数中国小老板的生存现状,活得不算太好,但也还没到饿死,比打工的人多一点自由,但也多很多风险。而开过小公司的人都知道,除了正常的税收外,城管、卫生、消防甚至社区街办,都有各种名目的收费项目,而这些,有些是正常的,有些是不正常的,本来可以是老板的消费能力,或者员工的奖金,但为了维持庞大的行政开支,这些费用又是不得不收的。看上去,似乎是万恶的包租婆赚到了这些钱,快活得很,至少在中国,现在大部分房租还是不用交税的。但是除了少量源头业主,也就是那些祖上继承了房子的、最早开发房地产的、早先炒房的业主,多数人买的房子,也一样是把多年的积蓄投入下去了。当然,以南昌为例,大量的城中心店铺业主是原来的商业局或街办,或什么别的行政部门和国企,只是他们在倒腾这些房租时,第一流程成本是低的,转手几次后,房租也翻了好几番。至于其他的,则是自购店面作为投资者,他们是市场风险的实际承担者。假设一套店面的购置成本是300万——这是比较偏僻的门店——月租金1万,需要300个月也就是25年才能收回购置成本,中间不能有闲置和装修时间。当然,最大的收益不是房租,而是在经济通胀的长久预期下,物业成本在升值,300万的投入,五年后可能变成600的价值,而租金收益则是附加值。这其实已经体现了房产作为保值投资工具的特征,而变成了投机工具。房地产市场的走高,带来了物业成本的高企,进而转嫁到普通消费者和普通小业主身上了。消费者购物,支付了货款和利润,小业主营业,交付了房租,房租支撑了购房成本,购房者把成本预支给了开发商,开发商把主要部分交付了土地购置费用。当然,每个环节里,都有很多税收环节。土地购置费用和税收到哪里去了?政府收了。用到哪里去了?一部分支付了折迁和土地征收成本,一部分支付了行政费用,一部分用于公共投资和国企投资——原理上不包括社保医保,因为这些费用是企业和员工自缴的,政府只是代收代管。在政府开支的三块主体结构里,我们可以看到,折迁和征地成本是政府的成本,而其他部分则是毛利的支出,当然,政府是不用缴税的。物价上涨,其实已经一再推动工资上涨,但因为是市场经济,政府对企业只能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不能要求更高,南昌最低生活保障是580元。当然没有哪家企业会这样发工资,因为这样没有人会来给他打工。所以企业只能以自己的赢利水平和能力来考量薪水支付能力。在小企业主的税务结构里,除了赚到钱要付税——那叫增值税,卖了货,不管赚不赚钱也要付税,那叫营业税。比如他进价200元,卖我120元的牛仔裤,原则上也要缴税,所以他不仅是亏损了货物成本、人员工资、房租水电,还要亏损税收。偷税漏税除外。所以,对于大多数企业主来说,特别是中小企业,再比如开个店、弄个小作坊、搞个小馆子什么的,连企业也谈不上的,年年翻番的房租、原料成本以及不折不扣的税务负担,使得他们的财务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虽然在业绩上可能也翻了番,但成本翻番,不可预期风险的加剧,利润并没有得到同比增长,加上各种摆得上台面的社保医保劳保成本,和摆不上台面销不了帐的应酬、贿赂、交际成本,小企业主的负担实际上比以前更重,当然也没有能力支付员工更高的工资。当然,跳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前提是你有门路,能进得去垄断型的国企比如中石油,又或者有特殊才能,进得去世界五百强,且不是象徐帆一样在BMW擦玻璃,而是做高管,否则,仍然是这样的水平,仍然得跟我一样,趁大清仓时,一次囤上三年的牛仔裤。物价上涨是一个循环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偶然的,农民的菜价粮价上涨,是因为化肥农药涨价,城市物价上涨,是因为房价物流成本增加。整体物价上涨,是因为通货膨胀,通货就是货币,膨胀就是发行量太大,银行发行了好多钱到市场上,但也不是没有回收渠道,加薪、加大投资、甚至加大浪费,但是这个流程中,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是没有办法分享的,资源的垄断带来收益的垄断,利益集团决定了市场行情。所以,大部分中小企业只是根须,吸收了营业使主干枝繁叶茂,但如果没有落叶没有增肥,土地会贫瘠,但这不是重点。虽然大家都在承担同样的税赋比例,比如20%,但赚到1000元,交200元税,和赚到1000万元,交200万元的税,所完成的利润沉淀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现行的税收体制,是同等的,重在流转税,在营业税,而不是利得税、增值税。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大企业则有能力垄断市场。归根结底,财富的积聚和局部的分配,使富裕阶层诞生,推动消费品和固定资产的价格上升,但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主在创造收益的同时,也在承担更多的成本,剩下的利润,实际上没有跟着物价上涨而增长,也就是说,他们的薪水支付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所以,普通的工薪阶层也看不到相应的薪水提升。当然,从绝对值来看,工薪阶层的薪水也不能说没有提升,比如三年前普遍薪水可能是2500元,现在是3500元。但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一是薪水的提升比例没有与物价同步提升;二是企业涨薪是被动涨薪而非主动加薪,即不加点招不到人,加多了又赚不到钱,企业主只能盘算着勉强加;三是企业失去了上升的通道和成长的能力。大企业大集团的成长,一是使少数企业获得了利益,二是压缩了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象阿里巴巴这样能杀出一条血路的,是个偶然,是个异数,也是个别现象。大多数企业,是平庸的,正常存活的,而让正常存活者存活,是一个经济体正常运转的根本要素——就象企业里,大多数员工都是普通的,个个都是天才,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物价上涨的前提下,薪水没有上涨,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削弱,成长空间进一步压缩,实力差距进一步加大,员工消费能力进一步减小,市场消费呈现两极化——更奢侈或简朴,许多中产会被挤压至低收入团队,进而造成中小企业更加没有利润——因为主要的消费人群正在消失。这也就是这些年,东西明明涨价,可生意更不好做的原因。篇二 : 蛋价继续上涨空间不大养鸡在线养鸡新闻最新消息,本文编号:3768352016年第19周全国商品鸡蛋周度均价6.47元/公斤,环比上涨0.78%,同比下跌2.34%;淘汰蛋鸡周度均价9.69元/公斤,环比上涨0.58%,同比上涨1.19%。出栏白羽肉毛鸡出场周度批发均价7.79元/公斤,环比下跌下跌0.03%,同比上涨4.10%;白羽肉鸡苗出场周度均价2.94元/羽,环比上涨15.96%,同比上涨288.08%;白羽肉毛鸭出场批发周度均价6.75元/公斤,环比下跌1.11%,同比下跌15.55%;白羽肉鸭苗出场批发周度均价2.12元/羽,环比下跌17.46%,同比下跌30.53%;肉种蛋市场周度价格2.03元/枚,环比上涨23.52%;同比上涨216.74%。蛋禽市场上,目前蛋禽市场已经逐步结束春季生产旺季,陆续开启夏季模式。五一节后国内蛋价稳中小涨,贸易商节后补货较为积极,但终端走货一般而产区供应充足,蛋价继续上涨空间不大,整体仍处于低位运行。淘汰蛋鸡方面,目前淘汰鸡不多,市场需求量一般,淘汰蛋鸡价格略显偏强。肉禽市场上,本周国内肉鸡价格窄幅调整,五一节后肉鸡出栏下降,屠宰场开工增加,加之前期库存消耗,肉鸡价格在上半周出现温和反弹,但终端需求依然不振,供需双方博弈之下肉鸡价格走势纠结,短期内或仍有调整。肉鸡苗价格本周止跌反弹,因4月底鸡苗价格跌至低位,局部跌破2元/羽,低价苗刺激补栏积极性提高。进入5月初肉鸡苗价格止跌并出现大幅度反弹。肉鸭方面,本周肉毛鸭继续偏弱调整,需求不振;肉鸭苗也延续下跌,短期内很难止跌走稳。篇三 : 维生素涨价主题:寻找下一个涨价潜力品种:VD3前言在供给侧管理的框架下,近期高层对于去产能的决心很强,李克强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要求多出新招实招硬招,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一方面是继续加快培育新动能,另一方面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要抓住化解过剩产能、消化不合理库存、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等方面的难点问题,综合施策,率先从钢铁、煤炭行业入手取得突破。而化工品行业壁垒较低,属于典型的产能过剩地带。前期钛白粉涨价,带来了钛白粉板块的主题性机会。而近期,很多维生素品种都在大幅涨价,在近一年维生素B1 持续上涨之后,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5(泛酸钙)、维生素B6等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涨幅。为此本期我们将重点围绕维生素涨价主题进行重点分析,并为大家挖掘我们认为下一个涨价的潜力品种:VD3供大家参考。维生素市场回暖,维生素涨价预期增强近期我国维生素A龙头企业浙江新和成开始恢复维生素A的对外报价,每公斤为180元,上涨幅度为80%,其他企业如浙江医药、金达威等企业销售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市场需求提高的背景下,提价成为行业发展关键词。据了解,去年国内维生素A市场基本上呈直线下降态势,从去年初130元/公斤,逐渐下降到年底的96元/公斤。去年国内维生素A市场基本被产能过剩所占据,导致国内维生素A市场逐渐趋于冷淡。分析指出,从行业层面看,由于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国内仅有新和成、浙江医药和厦门金达威能实现规模化生产,这3家企业的维生素A产能合计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国际生产企业有帝斯曼、巴斯夫和安迪苏,3家企业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60%。去年12月2日帝斯曼宣布停产检修,预计今年2月恢复生产。在此态势下,新和成在一个月前停止维生素报价,近期刚刚开始恢复对外报价,除 了四季度传统旺季以及下游厂商加大囤货力度外,海外市场需求的回暖也是重要因素,同时国际巨头帝斯曼的停产检修,也改变了市场供应格局,市场关注度增加促使价格上涨。此外,国际巨头帝斯曼占到全球维生素A总产能的30%,其于去年12月宣布停产检修,极大地冲击全球维生素A的供给端。与此同时,在供给侧改革的框架下,高层对于化工企业的环保监管标准趋于严厉,新增产能进入受到限制,使得全行业供给收缩成为大概率事件。据了解,除了维生素A外,近期很多维生素品种都在大幅涨价,在近一年维生素B1持续上涨之后,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5(泛酸钙)、维生素B6等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涨幅。据国海证券统计数据,12月份泛酸钙涨价到150元/kg-160元/kg,比11月份涨了近3倍,而1月份进一步涨到215元/kg。机构观点国金证券分析认为,随着化工品去产能提速,我们认为后续维生素板块有望持续涨价。12月份,泛酸钙涨价到150元/kg~160元/kg,比11月份涨了近3倍,而1 月份进一步涨到215元/kg。泛酸钙是辅酶A的成分,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维生素B缺乏症,周围神经炎,手术后肠绞痛,参与蛋白质、脂肪、糖在体内的新陈代谢。用于医药、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虽然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但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维生素行业开始减产并进行整合,而下游的刚性需求也为涨价提供了支撑。我们推荐维生素涨价板块的主要逻辑如下:1、新增产能进入受到限制,供给收缩。在供给侧改革的框架下,高层对于化工企业的环保监管标准趋于严厉。一方面,对于存量产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许多低效益厂家面临产能退出的压力。另一方面,对于新增产能设置更高的壁垒,新增产能短期进入受限。因此,产业短期供给收缩是大势所趋。2、下游需求刚性为涨价提供支撑。虽然近年来,维生素市场增长缓慢,但这种产品主要用于医药和饲料,产品不可替代,属于刚性的需求,且维生素占主要产品的成本不到1%,对中游厂家影响有限。在刚性需求下,需求曲线比较陡峭,随着供给端收缩,价格上涨的空间和幅度可能比较大。3、核心厂家涨价意愿强烈。主要维生素产品的生产厂家竞争格局均处于寡头竞争状态,主要厂家前期低价导致经营状况不佳,产品涨价能够大幅增加毛利,改善经营状,因此生产厂家提价意愿强烈。此外,因为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历史价格上涨周期均较为短暂,本次受环保整体趋严,部分厂家退出或限产影响,价格上涨动力强于过去,持续时间有可能较以前长。市场预期:概念股板块有望持续发力国海证券表示,虽然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但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维生素行业开始减产并进行整合,而下游的刚性需求也为涨价提供了支撑。随着化工品去 产能提速,后续维生素板块有望持续涨价。价格上涨将直接提升核心生产商的毛利水平,进而改善公司的净利水平,建议关注产业内业绩高弹性的核心生产商标的。 重点关注亿帆鑫富、兄弟科技、广济药业和花园生物。平安证券认为,本次维生素行业的景气度提升有别于前,它不仅是一次由供给端改善而驱动的行情,同时叠加需求的回暖而产生供需的共振。根据维生素A相关上市公司公告的产品产能,新和成与金达威公司的业绩弹性相差不大,都属于充分受益于维生素A价格上涨的高弹性品种,而浙江医药的弹性略低但仍为不错的参与品种。随着价格大幅上涨,建议关注受益于维生素A价格上涨弹性最大的标的新和成、金达威以及浙江医药。寻找下一个涨价潜力品种:VD3维生素D3是维持机体健康的必须物质。维生素D3(VD3)是维生素D最主要的一种活性形式。被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营养保健品和药品中。图5:近年维生素D3 国内价格变动(单位:元/图6:近年维生素E 国内价格变动(单公斤)                            位:元/公斤)以上资料来源:wind各类产品价格走势从上表可以看出,维生素小品种涨价此起彼伏,包括VB1、VB2、VB5(泛酸钙)、VA等,其主要催化剂主要为供给端的收缩,使得价格提升到一个新的供需平衡点。总结这些涨价品种,其共同特点是行业较小(意味着周期轮换较快)、竞争格局较好(形成寡头垄断)、生产企业基本以国内(易于形成价格联盟)为主。维生素D3同样满足以上条件,并且价格尚处于底部。VD3需求端:最差时点已经过去,且下游成本敏感度低VD3目前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领域(占整体需求70%以上),需求与养殖业景气度相关。养殖业和饲料经历过去几年的低点后有望景气回升。VD3在饲料成本中仅占千分之一级,下游成本敏感度低。VD3在饲料的成本占比仅为千分之一级,下游对成本敏感度低。维生素D3对于畜禽而言需要量较少,在饲料中添加的比例较低。以目前育肥猪混合饲料均价2750元/吨,每吨饲料添加7.5克、维生素D3历史上出现的最高价423元/kg 计算,维生素D3占饲料成本仅千分之一左右,因此维生素D3 价格提升对总饲养成本影响不大,这进一步巩固了维生素D3需求的刚性。长期而言,饲料级VD3总体市场规模仍有上升空间。2013年全球工业饲料的总产量约为9.63亿吨。事实上,部分预混料和浓缩饲料(如中国)会流向养殖户,因此这部分折算成配合饲料后,预计全球工业配合饲料超过10亿吨。中国工业配合饲料实际用量约为2.8亿吨,按照每吨饲料添加7.5克维生素D3(含量:50万I.U./g)计算,可以推算出:2013年全球的饲料级维生素D3的市场需求量为7,500吨,中国的市场需求量为2100吨。2013年全球的饲料级维生素D3销量仅5509吨,与理论需求7,500吨相比,存在较大的缺口,其主要原因是饲料中维生素D3的实际添加比例低于最佳标准,因此,从长期来看,VD3的使用需求依然有上升空间。VD3的竞争格局较好,具有中间体生产能力的企业较有话语权中国企业占据饲料级VD3产品全球主要份额。VD3 的生产门槛主要体现在上游NF 级胆固醇和VD3 油,并由此决定成本。花园生物是国内唯一具有NF 级胆固醇和VD3 油自行生产能力的厂商,成本最低。海盛制药(仙琚制药子公司)、新和成、浙江医药可自产光化油,成本次之;金达威的产业链最短,成本最高。维生素生产一直为国外企业所垄断。自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中国企业开始各自突破技术封锁进入国际市场。经过不断的竞争与整合,目前形成了维生素产品种类齐全、生产厂家众多、整体产销量较高的中国,与德国巴斯夫、荷兰帝斯曼这两大维生素巨头共同构成世界三大生产方的竞争格局。就维生素D3 而言,中国目前占据了饲料级维生素D3 产品的全球主要生产份额。全国饲料级VD3 产能共10000 吨左右,其中花园生物产能5000 吨,占比50%。其他主要产能包括浙江海盛制药(仙琚制药控股子公司)的产能1800 吨,新和成的产能1500 吨,以及金达威的产能1500 吨,其他还有若干企业具有数百吨小产能。目前食品医药级维生素D3 产能仍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但花园生物、金达威国内等企业也已经通过技术研发、并购等方式拥有了一定量的产能。图7:VD3 产业链VD3价格基本见底,历次涨幅高,弹性大历次涨价,催化剂均为供给侧的发力维生素D3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行业几大龙头企业垄断,因此价格弹性非常大。从2007年至今,维生素D3共经历了四轮涨价周期。1)2009年-2010年:寡头联合控制供给,涨幅超过10倍2009年之前,维生素D3 的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2009年浙江花园生物收购海盛化工饲料级维生素D3项目,并达成协议以固定毛利率买断海盛化工维生素D3产品。2009年7月,花园生物胆固醇项目技改停产,浙江海盛化工和厦门金达威等国内主要生产厂家也先后开始停产检修。一时间市场供应格局发生剧烈扭转,导致维生素D3价格出现一轮暴涨。数据显示,饲料级维生素D3价格从2009年7月份突然发力,从40元/kg 左右一路涨价,到11月份,最高报价达到42元/kg。但此后海盛化工因高毛利诱惑在市场上违约抛货,至12月维生素D3的价格有所回落,市场成交价格在330-350元/kg 左右。2)2011年-2012年:金达威停产,涨幅达350%进入2010年,由于产能恢复释放以及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维生素D3价格进一步回落至最低86元/kg 左右。2011年金达成维生素D3被检查出含有抗生素杂质而被迫整顿,迫使维生素D3价格由80-90元/吨大涨至300元/吨左右。此轮涨价幅度略低于前一周期,主要是2011年以来受到高利润驱动,国外内多家企业开始进入维生素D3行业。2012年台州海盛年产100吨羊毛脂胆固醇技改扩建项目投入生产;印度迪氏曼公司重启位于印度的维生素D3树脂生产工厂,其使用的胆固醇来自于羊毛脂,提取羊毛脂的过程是在荷兰。据不完全统计,至2012年,国内大大小小VD3工厂有10家之多,原有闲置产能也重返市场,积极争取下游客户。随着供给增加,维生素D3价格在2012年中开始大幅下滑。3)2013年:行业亏损厂家集体提价,最高涨幅达300%2013年,由于产品利润低,国内新上马的D3生产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据金达威2013年半年报显示,2013年上半年维生素D3收入2103万元,同比下降68.43%,毛利率-5.53%。由此造成部分企业减产或阶段性生产,产量下降,并引发了阶段性供应紧张。厂家借此机会联合提价,带动维生素D3价格再次由最低点62元/吨上涨至134 元/吨。数据显示,在2013年8月的一个月停产检修期内,维生素D3价格从8月上旬的60元/公斤上涨至8月底的110元/公斤,9月上旬更是达到190元/公斤,一个半月涨幅高达3倍。4)2014年:花园生物胆固醇停产,涨幅达160%日,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实施胆固醇扩产项目,停止胆固醇生产,预计到2015年年底恢复。花园生物胆固醇的暂停生产,使得市场上维生素D3面临原料供应吃紧,胆固醇的市场价格也从2014年6月的700元/公斤上涨至8月的1300元/公斤,包括仙琚制药、新和成、金达威在内的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地停止了维生素D3的报价。数据显示,在此轮涨价中,维生素D3价格从底部80元起上涨至最高210元,涨幅达160%。总体来看,VD3自身的进入和退出门槛较低,基本2-3 年一个周期,每次涨价幅度均颇为可观。2007年至今VD3共经历四轮涨价周期,历次涨价催化剂均为供给侧发力。目前,维生素D3 的价格已经下降到近年低点,价格基本见底,在50-60元/kg 徘徊,除了花园生物外,全行业亏损,有望实现反转。历史上,历次价格涨幅可达150-420元/kg,弹性巨大。图8:维生素D3 今年价格走势资料来源:wind结论VD3的价格已处于底部区域,饲料级VD3供给端呈寡头垄断,未来有望实现价格反转,且价格弹性大。尽管VD3供给端较为过剩,但VD3及其关键中间体胆固醇处于寡头垄断状态,使得产业内的龙头对价格平衡具有较强的话语权。更超出市场预期的是,VD3的价格弹性大,从50-60元/kg 底部开始,历次涨价幅度可达150-420元/kg,这将为企业的盈利带来巨大弹性。依次建议关注:花园生物、金达威、仙琚制药(海盛制药)、新和成、浙江医药。价格每上涨50元/kg,EPS可分别增厚1.38、0.13、0.11、0.07和0.02元。我们的配置建议(依次推荐):维生素涨价主题下,我们重点看好VB5(泛酸钙)和VD3在涨价幅度、弹性和持续性方面的空间。按此逻辑建议重点配置亿帆鑫富(002019)、花园生物(300401)、金达威(002626)、新和成(002001)、浙江医药(600216)、兄弟科技(002562)。附:维生素概念股一览:维生素A:新和成、浙江医药(600216)维生素B1:兄弟科技维生素B2:广济药业、上海迪赛诺。维生素B5:亿帆鑫富(全球最大的维生素B5的供应商)、兄弟科技(002562)、广济药业(000952)维生素B9:奥瑞德维生素B12:华北制药(600812),石家庄制药,罗氏,主要用于出口维生素C:东北制药2.3万吨、华北制药1.8万吨、浙江医药(600216)维生素D3:花园生物(300401)、新和成(002001)、金达威(002626)、浙江医药(600216)、仙琚制药(002332)维生素E:新和成、浙江医药(600216)、西南合成(600666)辅酶Q10:新和成、浙江医药(600216)维生素H:浙江医药(600216)投资分析师 李殿龙S8重要声明: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我们力求本栏目刊载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长按上图)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微信!篇四 : 工资不涨,物价飞涨 今天很郁闷,领导下午找同事“谈心”,该同事回来后就告诉我们,今年的奖金由2000调整为1500了,晕!!现在油价、菜价、肉价、水电都涨了,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在涨,而且幅度很大,可是今天所要面对的却是降薪水,实在不能接受。 领导的解释是今年有个分公司严重亏损,所以效率就大打折扣了,我们都很想不明白,我们部门没有亏损,为什么要分一杯羹给他们呢,当初创建该分公司就遭到了很多非议,而他们的理由却是国家政策的变化,真是被打败了。 昕怡的爸爸是教师,虽说没和我们企业一样被降工资,却也没见涨工(]资,可能到了这个时候,抱怨的声音已经开始多起来了,但却根本没有加薪的意思! 当然,公务员的工资好像涨了,但物价可能还是会随着工资的上涨而继续上升,这好像也是一种“定律”了,似乎物价就像一个肥头大耳的地主,乜斜着单薄羸弱的工资哼哼:“哼哼,小样,就等你涨呢……”到那时,我们仍然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上不起学…… 有时我在想,工资涨了物价还是涨,而且工资的涨幅远远赶不上物价的涨幅。国家该考虑的不仅仅是工资问题,更重要的恐怕是物价的问题吧?是什么原因使得物价飞涨?是垄断行业高利润?还是公款消费?抑或是人们群众共同富裕了?……??? 越想越烦,越理越乱,可这已经变成了民生问题,不是吗?
欢迎转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资是管理费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