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活中苹果落地是什么现象现象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_突袭网
当前位置&:&&&&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热门标签:&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来源: 由用户
编辑:李利平
&&&&&&&&&&&&&&&&&&&&&&&&&&&&&&&&&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哲学中的一个难点,一些哲学家的失误,就在于不懂得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懂得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只能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中国古代道家的“道”,也是一种抽象,和我们讲的规律、道理差不多。《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抽象出的共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的。
②多样性的世界统一于物质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 &&&&&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又是无限的,这是时空的绝对性,而具体的物质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受物质运动特性所制约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也是可变的,这是时空的相对性。时空相对性原理已为现代科学发展的许多重大成就所证明,特别是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动尺变短”、“动钟变慢”、“光速火车”等著名的思想实验的例证,深刻阐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代宇宙学、物理学的最新成果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注:这方面有大量例证和材料、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采用)
①本质和现象
本质和现象是反映、区别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根据。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表现事物本质的。有人给不法生意人的人格本质定位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表现这个本质的现象则是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甚至卖假货等等。说到现象,需要区别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因而都属于现象,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它们的区别在于,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当然,假象的目的指向是为了掩盖真象,隐藏事物真实的本质。汉字中的“伪”,拆开来是人为,人为是假,所以有“伪科学”、“伪学术”、“伪君子”等说法。例如伪君子,这是一种人格假象,西汉末年篡汉建立新朝的王莽是个典型。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谁复知”,诗中就讲到了王莽的人格特征及其表现。
本质和现象作为一对矛盾,是既相互区别又辩证统一的。二者的区别有三个方面:其一,本质深藏于内,思维才能把握,现象表露于外,感官可以感知,如“苹果落地”是现象,万有引力才是其类现象背后的本质。其二,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比现象普遍、深刻,现象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是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这个本质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贫富悬殊、工人失业、劳资对抗、经济危机等等,这都是具体表现。其三,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现象是多变的,有很大的流动性。美国搞霸权主义,多年来它的这个本质没有变,但不同时期美国霸权的表现方式是变化的,经济封锁、全面制裁、武装干涉、内部颠覆、渗透,各种手段根据情况变换。本质和现象的统一是指: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现象不能离开本质独立存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和反映,本质也不能离开现象而存在。无本质的现象和无现象的本质都是没有的。
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有两点:其一,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一方面,两者的区别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两者的统一又表明了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其二,通过对现象的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是科学认识的根本途径和根本任务。现象是本质的入门向导,在科学研究中,只有首先掌握了大量的现象性的材料并作深入研究,才能进入事物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当然,这项工作需要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观察天文现象的能力高超无比,号称“星学之王”,但他没有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他的学生、德国天文学家刻普勒却从这些材料中揭示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在天文学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个事例很能说明问题。
②内容和形式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美女西施经常心口痛,皱着眉头、手抚肚子走路,别有一番风姿。邻居丑女无盐(后人叫东施)也学她的样子,不伦不类,显得更丑。唐代诗人王维在《西施》一诗中写道,“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后来人们就把那种不顾实际、胡乱模仿的做法叫“东施效颦”。这种做法为什么不可取?因为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离开内容只讲形式便谈不上美。其实,世界上的一切具体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矛盾统一和由此决定的特性、运动过程。如文学作品,必须通过塑造具体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再现现实生活。这个再现过程,离不开题材、主题、人物、事件等要素,这些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是事物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样式。文学作品仅有人物、事件等内容性要素还不行,它还要有它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体裁、结构、风格等就是文学作品的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有着相对确定的界限,同时,两者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一方面,没有内容就没有事物,形式离开内容就是空的。另一方面,没有形式,内容也表现不出来。美国有个交响乐团,指挥死了,乐团为纪念他,决定以后的演奏不要指挥,结果是不成功的,这说明内容不能离开一定的形式。其次,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一方面,内容是事物主导的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必须适应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国体决定政体等,都说明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形式不是消极被动的,它能动地反作用于内容,积极影响内容,甚至左右内容的发展。例如艺术文学的形式美是很重要的。我国唐代诗歌在世界诗歌史上是个奇迹,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质量高,首先当然是思想内容丰富,同时也说明它的表现形式好,无论是律诗、绝句、古风、乐府诗,都能很好地表现内容。有人评价说,先秦散文质胜文,汉赋文胜质,只有唐诗做到了文质彬彬,这是有道理的。再次,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这是就事物范围的广大和关系的多重性而言的。在确定的范围内和特定的关系中,内容就是内容,形式就是形式,但如果条件、范围和关系变了,那么某一内容的形式就可能转化为另一形式的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它是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力才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但如果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以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经济基础则是社会形态的内容,上层建筑才是社会形态的一般形式。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必须立足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就是脱离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人们常讲的“文山会海”,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要重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运用一切有效形式为内容服务,反对形式虚无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决不是说形式无关紧要。事实上,创造、选择、运用适合于内容的好形式,革除和抛弃束缚内容发展的不好的形式,对事物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的形式变为今天的市场经济的形式,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又比如,军人的军容风纪、队列训练等,这都是形式,这些形式任何一支军队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③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形式之一,这种联系的本质内容是要表明: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必然会引起另一些现象的产生,反过来,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它现象所引起的。在这里,引起一定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因果联系往往同时间的顺序性相关,通常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即所谓前因后果。但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有因果联系,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时间上是先后有序的,但这里并无因果关系。第二,有些现象的因果联系只表现为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就是说,某两类现象之间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但并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或者由原因引起结果的过程很短,时间上可以忽略不计,物质和反物质相撞,立刻湮灭,同时发生巨大的爆炸,释放巨大的能量,相撞和湮灭爆炸同时发生,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但它毕竟存在前因后果的客观逻辑顺序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过渡和转化。在有限的范围内和相对确定的关系中,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明确的,不能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但是,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事物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因果之间的界限就不那么确定,两者可以互换位置、变换关系,一种现象在甲关系中是结果,在乙关系中可能成为原因。如摩擦生热,热引起燃烧,燃烧引起爆炸,这是个一连串的因果联系,在这些环节中,生热是摩擦的结果,同时又是燃烧的原因,这就是因和果的互相转化。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原因作用于结果是明显的,即原因引出结果,原因决定结果。但反过来,结果也反作用于原因,引起作为原因的事物发生变化。如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是原因作用于结果,反过来,生产关系的变革又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这是结果反作用于原因。
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一果多因,即一个结果由多种原因引起。多种原因中,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本质原因和非本质原因等等的区分。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多种原因时,要善于抓住内部、主要和本质的原因,不能主次不分。历史领域中所谓“大事件小原因”之说,就是因果分析上形而上学的典型表现。罗马共和国末期有个“后三头同盟”(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这个同盟是短暂的,一山不容二虎,何况“三虎”。三头的斗争最后演变为屋大维与安东尼之争,美国有部电影《埃及艳后》,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屋大维与安东尼之争,安东尼失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的、军事的、战略的等等,但有历史学家将原因归结为安东尼与克雷奥怕特拉的关系,断言“如果克雷奥帕特拉的鼻子小一点,罗马帝国的历史就要重写”。黑格尔曾批评过这种分析方法,说“历史上常常举出奇闻秩事当作大事件的小原因,而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导因、诱因,只是一种外部刺激”,“事件的内在精神完全可以不需要它”。其次是一因多果,即同一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多种结果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结果、眼前的和长远的结果、主要的和次要的结果、有利的和不利的结果等等。如人生病要打针吃药,打针吃药可以治好病,也可能产生药物负作用。在这些不同结果中,当然要着眼于主要的、有利的结果,不能因为次要的、负面的结果而干扰我们的决策。再次是多因多果,即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情况交织在一起,它突出表现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例如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曾走过许多弯路,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也造成了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对这种情况的分析,尤其要深入细致,切忌简单化。因果联系的复杂性还表现为同因异果、同果异因等情况。
因果联系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启示我们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科学预测未来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就是从某一行为的后果中分析原因,成功的原因是经验,失败的原因是教训。只有正确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科学认识水平和实际工作的能力。科学预测未来,就是要善于预见人们的行为可能引发的结果。预测是决策的前提,有科学、准确的预测,才好下决心、做决定。如果对行为将引起什么后果茫然无知,做决策就很困难,优柔寡断。
④结构和功能
结构和功能是揭示事物内部的构成方式与事物对环境作用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结构是事物内部各个要素的组合方式,即事物内部各要素按照什么规则和秩序组合在一起。如三根木条,由于组合方式不同,分别可以组成许多不同的图形:Z、H、I、干、土等,这是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结构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为什么事物在外界干扰下通常能够保持常态和正常存在,重要原因就在于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稳定可以是静态稳定,如建筑物,也可以是动态稳定,如生命有机体。二是结构具有有序性。有序即有秩序、有规则。结构有序,就是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是有规则的,不是胡乱堆在一起。只有结构有序,才会是系统有序。
功能是事物作用于他物的能力,即系统对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能力和系统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如一个制糖厂将输入的甜菜加工成糖输出,一个火力发电厂将输入的煤转化成电能输出,这就是它们的功能。功能在理论上可分为元功能、本功能和构功能,元功能是指事物要素在孤立状态下不依赖于整体所具有的功能。系统由不同的要素构成,每个要素都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因而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如人体系统中的肝、胃、肾都是要素,其功能各不相同,这种相互区别、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要素功能,就是元功能;本功能就是元功能的机械和,如果元功能不为零,那么系统的要素越多,本功能就越大;构功能是由事物要素的组合方式所形成的功能。系统的功能应该是本功能和构功能的结合,没有要素当然没有功能,没有结构也谈不上功能,所以本功能和构功能只能在理论上加以区分,在现实事物中是分不开的。
结构和功能是辩证的关系。一方面,结构决定功能,是功能的基础和前提。一般说,结构规定和制约功能的性质、范围和水平,系统不同的结构,必然表现不同的功能。如自然界的生命是由20种氨基酸和4种核甘酸组成的,因为结构不同,形成了地球上20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和几十万种微生物,这些不同的生物,功能显然也是不同的。又如“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两个语词,由4个相同的字组成,只是由于结构不同,意思完全相反。这些都说明结构决定着功能,结构有了变化,必然引起功能的变化。另一方面,功能制约、影响结构,对结构有反作用。就是说,系统只有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才能保证系统结构的相对稳定,功能如果不起作用,系统的要素和整个系统结构都会发生变异。
结构和功能及其辩证关系,引出两种重要的方法即结构方法和功能方法。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科学地认识了事物的结构,不仅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把握事物,人们还可以对该结构进行复制、模拟,以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仿生学就是以生物的各种构造为对象进行工程技术模拟的科学,如飞机模拟鸟的身体构造,鱼雷、潜艇模拟海豚的身体构造。功能方法是从功能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它与结构方法在研究方向和重点上是相区别的:结构方法主要研究“事物是什么”,功能方法主要研究“事物干什么”。功能方法如图表示:
环境对事物的作用叫“输入”,事物对环境给予事物作用的回答叫“输出”,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就是事物的功能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即功能方法。有一些事物在结构上具有不可拆性,如黑洞、人脑、信息过程、遗传密码等,统称“黑箱”(blackbox)。黑箱不可拆,结构方法就无能为力,就只能通过考察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过程来了解认识系统的一般情况。打个比方:如果想知道一个油桶里是否装有油(假设油桶是“黑箱”),用一个东西敲敲油桶,给它一个输入,根据油桶发生的声响即输出,即可判定桶内是否有油。结构方法和功能方法,一个是“内描述方法”,一个是“外描述方法”,两种方法各具特点,互相补充,重大、复杂的科学研究,往往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⑤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两种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不可逆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战争造成破坏,无序产生混乱,这些都是必然联系,是事物发展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正好相反,它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因素。对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来说,特定的偶然性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随机性很大。种豆得豆是必然的,但一个豆荚里结几粒豆子,这是偶然的、随机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偶然性只是对事物的发展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加速或者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一,偶然之中有必然,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其背后一定隐藏着必然性。其二,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其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就是说,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只是相对的,由于事物范围的无限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偶然性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可能是必然性的,反之亦然。例如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曾经是一种偶然现象。人类社会早期,不同的地方有的用动物作一般等价物,有的用粮食、生产工具、贝壳,甚至有用石头、狗牙作一般等价物的。以后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物就固定在贵重金属上,这是商品货币发展的必然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两个方面看:第一,认识和利用必然是获得自由的前提。什么叫自由?黑格尔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显然,作为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概念,并不是指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自由是要表明人的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权。这个自觉性和主动权首先来源于对事物的规律即必然性的认识,不认识规律的行为只能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例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追求自由,但这个自由的获得和享有以认识社会生活的必然为前提。社会生活中的必然是法律、纪律等,懂了这个必然,遵纪守法,人就有自由,超出法律纪律范围的活动,犯法坐牢,就不能享受自由的生活。第二,承认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善于抓住机遇。1936年著名的“西安事变”,这是个偶然事件,中国共产党及时抓住这个偶然事件,迅速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重视偶然性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更具有特殊意义。善于抓住机遇,是科学家应具备的一种素质。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有次做实验,不小心将一些青霉菌掉进了葡萄球菌中,结果发现青霉菌杀死了全部葡萄球菌。这本是一次偶然事故,但这件事给了他启发,通过反复多次研究实验,他发明了青霉素。科学研究中,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不是人人都抓得住,用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的话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机遇或者说机会很重要,抓住机遇,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许多,但是不能守株待兔地等机会,也不能削尖脑袋找机会,把机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种态度叫机会主义,是要反对的。
⑥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50
⑦全局和局部
全局和局部是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一寻范畴。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发展的全过程,局部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全局和局部是相对而言的,一事物相对于它自身的各个局部是全局,而当该事物纳入更大的范围,它就变成了局部。
全局和局部辩证统一,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首先,全局和局部互为前提,一方面,全局不能脱离局部而存在,局部是全局的构成要素和存在基础,没有一个个的局部,当然构不成全局。另一方面,局部不能脱离全局。局部以全局的整体结构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局部是全局的局部,脱离了特定的全局,也就没有特定意义的局部,人的手是人体全局的一个局部,把手砍下来,脱离了人体全局,手就不叫手,只是一块肉。其次,全局和局部相互作用。一方面,全局对于局部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全局对事物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发展起决定的作用,因此局部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局。例如我国的解放战争,毛泽东对战争全局的把握是非常高明的,哪些局部战役要打,哪些暂时不能打,局部战役应怎么打,他都是从全局的高度去思考的,所以当时的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毛泽东指导有方,调度得法。当时林彪指挥四野打辽沈。林彪会打仗,号称常胜将军,但他指挥辽沈战役,更多的是从局部战役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想到仗怎么好打,怎样才能打胜,所以对毛泽东和军委的部署不理解,颇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味道。林彪的想法是在东北战场上能消灭多少敌人就消灭多少,全歼不了把敌人打炮也是胜利,反正只要打赢就行。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这个打法,他从全国战争全局的角度想问题,提出东北战场必须关门打狗,决不能让东北的国民党军从葫芦岛出海南逃。逃跑到关内就增强了国民党其他战区的力量,这对战争全局是不利的。当然,后来林彪还是理解并服从了军委、毛主席的决定。这就是全局对局部的决定作用。为什么人们常讲要有大局观,有全局意识,道理即在于此。当然,另一方面,局部对全局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朱明王朝时,朱元璋把自己10多个儿子封往全国各地当王,后来当了永乐皇帝的朱棣就是封往北京当燕王。这些封王管辖着一方土地,各有自己的势力,虽然相对于朝廷和全国,他们只是局部,但这些局部对全局的制肘作用是很厉害的,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危及朱明王朝的政权,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驻守北京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后,发动了一场战争“靖难之役”,从北京一直打到当时的首都南京,夺走了他侄子建文帝朱允傻幕饰唬约旱绷嘶实邸U飧隼铀得鳎植康淖饔檬遣豢尚∈拥模植康氖虑榇淼煤茫欣谌值姆⒄梗聿缓镁突嵘撕θ郑踔粱崾谷纸馓濉
全局和局部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最具现实性的,是告诉我们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这三者中,国家利益是全局,集体和个人是局部,集体相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全局,这是个三层结构的关系。既然全局高于局部,局部服从全局,那么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时,就有了一个现实的要求,那就是要有全局观念,识大体、顾大局,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个人和集体利益又都要服从国家全局的最高利益。这个道理具体到军队和军人,就是国防建设要服从全国经济建设的大局,军人个体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军队的建设,军人要以国家和军队建设作为自身价值实现的平台。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与矛者,誉之日:‘吾木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之日:‘吾予之利,于物不能陷也’。或日:“以子之予,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所谓矛盾,就是这么来的。矛盾这个概念,有两种用法,一是逻辑矛盾,就是指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作出既肯定又否定的两个不相容的判断,上面提到的《韩非子》中的故事,就是典型的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思维混乱的产物,平时我们写文章、讲话,都要注意这个问题。“悖论”不属于逻辑矛盾,它是指给出的条件相对于不同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引出不同的结论,如罗索的“乡村理发师”悖论,还有数学上的悖论,都不在逻辑矛盾的范畴之列,这是一种形式特殊的矛盾。矛盾概念的另一种用法,就是哲学上所说的矛盾。哲学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关系的范畴,它是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理论上的概括和反映,因而是合乎实际的。
其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就是说,事物的变化虽然从量变开始,但量变必然最终引起质变。在任何具体的过程中,不引起质变的纯粹量变是不存在的。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只有连续没有中断,就“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及其互相变化”。不仅如此,如果没有质变,就意味着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后会被事物的度框死,这样量变本身也会停止下来。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质变也没有量变。总之,质变是量变的完成,它即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也体现和巩固了量变的成果。
64&&&& &&&&
&&&&&& &&&&&&
三、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的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怎么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呢?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一是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要充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达到使现实世界理想化的目的。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尊重规律和按规律办事,在我国已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语言。什么是规律,有人用同义词去说明规律为“法则”,或者古希腊哲学家讲的“逻各斯”。而这还并未涉及规律的定义。&&&&&&&&&&&&&&&&&&&&&&&&&&&&&&
&&&&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并不神秘,规律就是联系,是本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这是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不是指向事物的外部现象。“水往低处流”,“苹果落地”这都是可感知的现象,决定此类现象的是物体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存在着的引力关系,这就是牛顿揭示出的万有引力规律。规律既然是事物本质的联系,说明它又是事物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事物规律性的联系不是偶然的、随机的,而是必定如此的,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的。所谓稳定的联系,是说规律是事物中稳固的东西,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符规律的现象必然重复地出现。由于规律是一种联系,一种相互作用,单个事物不可能呈现出规律,因此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靠思维去把握、去发现。从规律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看,这种联系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它,而不能创造、改变或消灭它,这就是规律的客观性。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根据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同,可以将规律分为两大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它们存在于不同领域,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自然规律是社会规律存在的重要基础,人们改造自然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也使人的社会行动具有规律性。
    (2)二者的区别表现在3个方面
    A.各自存在的领域和作用的对象不同。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中,支配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动发展;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领域,支配着人们的社会活动。
    B.各自起作用的条件不同。社会规律离不开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相互作用;自然规律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永恒的。
    C. 各自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自然规律是通过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力量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我们思考这个问题,应注意把握意识的起源、本质和意识的能动
  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意识是人特有的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
1、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1.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这里讲的就是意识的起源,讲意识怎么来的。
  恩格斯说:“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
  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4,1981.版,P223)
  意识是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劳动
  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作用。
  (1)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飞跃性环节
  自然科学证明,地球已有46亿年历史了。开始是一个死气沉沉、
  没有生命的世界,经过20亿年,才出现最低级的菌类;人类和人类意识产生,只有二三百万年。
    意识产生是一个漫长过程,这一过程包括3个飞跃性的环节。
  A. 从非生物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非生命物质是死的,但在本质上有跟感觉相近的反应特性。泥土
  也好,石头也好,没有生命,没有感觉,但有反应特性。
  &&&& 例如,一块大陨石,以2-4公里/秒的速度坠落到地面上,被陨石撞击的泥土,顷刻间就会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爆炸,形成巨大的漏斗形的陨石坑。这样,陨石在地面上就留下了许多痕迹,这些痕迹就是陨石本身特征的反映。如陨石的体积、形状、成分、下降速度、坠落角度等等,都反映在陨石所造成的痕迹中。地球表面的痕迹,就是泥土对陨石撞击所作出的反应。
  &&&& 当一物作用于另一物时,会引起另一物的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可以表现前一物的某些特征,这就是后一物的反应特性。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这是意识起源的最原始的根据。
  &&&& 低等生物和无生命物质不同的是,低等生物就有刺激感应性。植物春天生长,夏天开花结子,秋天种子成熟,冬天死亡,这就是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产生应答活动的能力。刺激感应性不改变自身存在的状态,而是通过与外界交换质量、能量与信息,而不断地实现新陈代谢和自我更新。
  B.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不同于应答活动之处,就在于这是有计划有目
  的的活动,包括初步的分析和综合。但有些植物的刺激感应性,与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很接近,是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的萌芽。
  向日葵的花总是朝向太阳,就象动物转动自己的头看太阳一样。
  C. 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
  一般动物和人都有感官、神经系统和大脑。人类意识特有的生理基础是:人脑中有第二信号系统,能接受语言的刺激,有形成概念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较高等的动物有条件反射、探究反射、模仿反射、好奇反射,人类意识很可能就起源于动物的好奇反射、探究反射。·
  (2) 劳动在动物心理向人类意识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意识虽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
  是在意识问题上,自然界为什么选择了人而不是其他动物。其实,自然界并不是对人类有偏爱,人之所以产生意识,除自然的基础外,还有它的社会原因。其中,劳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恩格斯经过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大约是在1876.,恩格斯写了一篇很著名的文章,题目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指出,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也是劳动。因为:
  A. 劳动过程推动着猿脑向人脑转化;
  B. 劳动产生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
  C. 劳动使意识的内容不断丰富。
  2.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这里讲的是意识的本质。
    关于意识的本质,应讲两句话: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恩格斯: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
  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4,1981.版,P223)
  换言之,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没有人脑的神经活动,就谈不上意
  识。人脑是物质,意识是这种特殊物质的功能。这说明,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是所有物质都有意识。意识承担者只能是人脑。
  (2)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2,1981.版,P217。)列宁也说:“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列宁选集》卷2,1972.版,P117。)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一命题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说,意识必须有反映的对象。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外界输入信息,在人脑中加工制作的过程。因此,人脑好比是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意识既然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那么反映者当然不能离开被反映者,否则,意识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错误的意识,也有它的客观原型。其二是说,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感性的反映形式如感觉、知觉、表象,理性的反映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等,都是主观的。意识就有主观性,是人脑加工的结果。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过程,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反映形式。意识可以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摹写,也可以是歪曲的、想象的反映。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人类的意识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是没有
计划和目的的 。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人是意识活动的主体,人又是实践着的社会的人。因此,人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而带着一定的主观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个观念的存在着的劳动结果,就是人的目的、人的实践活动的思想蓝图,人的意识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目的,而且规定了为实现这一目的所必需的活动方式和步骤,这就是计划性。意识的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是其他动物没有的,它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主观创造性。所谓选择性,是说意识在反映对象事物时,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将一切事物都纳入自己的意识范围,而总是根据某种现实的需要和意识活动结果的可能性,有选择地瞄准对象事物。所谓主观创造性,是说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在认识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创造一个理想的甚至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说人能够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摸型、计划等实现出来,使人的理想和目的变为客观现实,从而来断的按照人的意愿改造对象,改变对象。
  第四, 意识通过对自身的反思和实践活动能够改造人自身。
  人对自身的改造,是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同时进行的,包括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骄傲情绪,形成正确的“我识”;包括体验生活、磨练自己,就像《孟子·告子下》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包括不断强壮自己的体魄,调整自己的心理,培养自己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的品格,总之,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军人来说,特别要强调两个方面。
  首先,要努力认识和尊重规律
  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首先做到主观符合客观,然后让客观适合主观。既要反对“唯意志论”的错误,又要防止陷入“宿命论”的误区。“宿命论”就是无所作为,听天由命。“唯意志论”就是夸大主观能动性,以为凭主观意志可以无所不能。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是非常重视以人为本的。他创立了人民战争思想,他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提出了群众路线,他主张在军队内部实行“三大民主”,他高度重视官兵关系、军民关系。
  不尊重规律,会遭到规律的报复。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要尊重规律,要讲科学性,要有科学精神。
  其次,要重视战斗精神的培育
  熟谙军事问题的作家克劳塞维茨:战斗力“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的乘积,这两个因素就是现有手段的多少和意志力的强弱。” 他所说的“现有手段”指物质力量,包括武器装备的数量、质量、品种和先进程度。意志力指战斗力的主观因素,包括战斗精神、战斗作风、军事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等。任何一支军队实际战斗力的形成,都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物质层面的因素和精神层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协调一致,便形成部队实际的战斗力。我们不能超越物质条件或现有手段许可的限度获取战争的胜利,但是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主观努力,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等战斗精神是形成现实战斗力或军事实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军人的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军事技术素质等等,只有在坚强意志支配下,才能与现有武器装备很好的结合,才能使现有武器装备充分发挥作用。如果战斗意志不坚强甚至丧失战斗意志,在战场上胆小如鼠、惊慌失措、垂头丧气、畏缩不前,那么即使有再好的武器装备、军事技能和身体素质,也不可能战胜敌人。
战斗精神是在军事对抗中动员起来的信念、思想、情感、斗志、胆量、决心、气节、品格作风等精神因素的凝结与升华。我军所倡导的战斗精神,主要包括七个方面或有七种表现形式:①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保卫祖国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②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坚定政治信念;③乐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④讲求科学、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⑤严守纪律、团结协同的过硬作风;⑥处变不惊、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⑦敢打必胜、不畏强敌的坚强决心。战斗精神、顽强意志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关键在养成。
我们作为军校学员,尤其要注重在日常生活、学习、训练中点滴养成战斗精神。从起床、站队、出操,到上课、就餐、点名,都必须注重培养战斗意志、战斗精神。战斗精神、战斗意志的培养、锻造,要靠平时一步一个脚印地锤炼。战时的无限忠诚来源于平时的坚定信念;战时的不怕牺牲来源于平时的思想教育;战时的敢打必胜来源于平时的刻苦训练;战时的善打巧打来源于平时的科学积累;战时的坚强意志也来源于平时的点滴锻造。对于军校学员来说,为锤炼战斗意志不妨在日常生活中置一些主客观条件允许、又需要自己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克服的困难,以坚决的态度克服它,如读一本书,完成一次训练。每克服一个困难,就进行一次总结,以获得并品味意志成功的体验。
  锤炼意志品质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因此应该学习自我反省,养成自省习惯。即定期检查自己、评价自己、批评自己,在不断反省中培养勤奋进取、勇敢顽强、积极自信、坚韧自制的良好意志品质,克服懒散、懒惰、盲目、草率、有始无终等不良意志品质。
更多精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活中地球引力的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