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钱赚跟老板提出加薪被拒绝正常提出收益是什么处理

您的位置:
钱到底是员工赚来的,还是老板赚来的?
来源:刘老师论坛(ID:liuchunxiong1964)
在职场,我们都有一个思维定式,老板给我们发工资,我们是在分老板的钱。真的是这样吗?这就要分析一下钱是老板赚来的还是员工赚来的。如果是老板赚来的,就是员工分老板的钱。如果是员工赚来的,就是老板分员工的钱。这个问题想明白,管理就能更上一层楼。
如果钱是老板赚来的,就是员工在分老板的钱。如果钱是员工赚来的,就是老板在分员工的钱。那么,企业的钱到底是谁赚来的?
先讲一个案例。就不点名了,免得有人说我拿人钱做硬广,已经几次背污名了。
这是一家零售企业,以企业文化闻名,各种变态的服务,各种不讲逻辑的规定,如一周硬性规定休业一天等。企业规模不算大,但影响力却特别大。
身边不少老板羡慕,但就是一直学不了。
为什么学不了呢?因为人家企业给员工高薪。
薪水有多高呢?高出同业一倍左右。而且这家老板逼着熟悉的零售老板涨薪水,不是小涨,而是涨得老板心惊肉跳。
不论什么文化,有一条不变的真理:给什么钱,干什么活。
当然,很多老板的逻辑不同:干什么活,给什么钱。
要想管理严格,钱不给到位是很难的。当然,钱给到位了,管理也不一定到位。这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这是第一个逻辑。但是,这个逻辑还不够圆满。
因为钱给够了,所以服务就好了。因为服务好了,销量就上去了。因为销量上去了,所以利润就增加了。
上述逻辑,似乎很圆满啊!其实不对,还不够圆满。这是普通人都能够想到的圆满。
另外一个逻辑是什么?就是商品组合。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零售业“自采”的比例。
自采的高毛利以及销量增加,共同形成的毛利,足以支持员工的高薪。
这就是逻辑自洽,也就是自圆其说,逻辑循环。缺少任何一环都不行。
20年前,我在一家企业任职。每天三顿工作餐,工作餐的时候,老板经常给我们讲早期的故事。
有一次,老板问我一个问题:差的企业,既有管理问题,也有经营问题,你说先抓哪个?
我好歹也是MBA出身,这个问题难不倒我。管理不善,怎么解决经营问题。我果断地回答:先抓管理。
老板说,抓管理,要一手抓帽子(职位),一手抓票子(钱)。没有票子,员工不珍惜岗位工作,管理就抓不下去。票子从哪里来?票子从经营中来。
老板又说,经营问题可以用少数人解决,管理问题涉及所有人。用少数人解决票子问题,然后用票子解决管理问题。
老板高中毕业,我研究生毕业,老板给我上了一课,很受用。
说到分钱,我们总以为是员工分老板的钱。钱是老板赚来的,然后分给员工。
这是错的。还有另一种分钱情况,是老板分员工的钱。
这里有一个钱的来源问题,到底钱是员工赚来的,还是老板赚来的?
如果是老板赚来的,就是员工分老板的钱。如果是员工赚来的,就是老板分员工的钱。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也是突然间悟到的。
如果经营单元是一个大组织,有管理层次,有严密的分工合作,那么多半是员工分老板的钱。
员工怎么分老板的钱?多半靠KPI。一个大的经营单元,没有KPI是很难的。当然,完全靠KPI也不行。华为是典型的大经营单元,但任正非的自我批判精神,解决了KPI解决不了的问题。
按KPI分钱,员工总想着尽快变现,所以就会有短期行为。这很正常。
如果老板任由着员工的短期行为,没有解决办法。这就不正常了。
高薪,不一定是员工分钱分得比较多,而是绝对数比较高。就如同切蛋糕,份额不大,但份量比较足。
如果是老板分员工的钱,一般而言是小的经营单元。
现代管理一直强调激励,这是矛盾的。在KPI之下,没有多少激励空间。我现在一直强调激活,最好的激活方式是个体解放。
所谓的个体解放,就是赋予个体资本属性。老板天生是不需要管理的,因为有资本属性。员工之所以需要激励,就是因为是管理属性。
个体一旦解放,就附带资本属性,就是“二老板”,也就不需要激励,因为资本属性就一定会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就会想方设法把利润做大。利润做大了,当然是“大老板”分“二老板”的钱啊。
前面说到的那个会分钱的老板,对我讲:现在干得差的员工,见到老板都绕着走,不好意思,似乎欠着老板似的。不仅自己没赚着钱,也没给老板分着钱。
在互联网时代,现代管理正在变得传统,管理属性正让位于资本属性。
如果说工业时代的现代管理是员工分老板的钱,那么互联网时代的现代管理,多半是老板分员工的钱。
所以,分钱是战略。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当前位置: >
共享单车靠什么赚钱?共享单车的盈利点在哪里?
共享单车靠什么赚钱?共享单车的盈利点在哪里?车子本身成本就挺高,再加上其他设备,再加上很高的损耗率,靠押金和租金恐怕不能维持吧,靠什么赚钱呢?我主要考虑他要倒闭了不知道找谁要回押金。26个回答笨牛商贸共享单车火了。但细算一下,靠使用费并不足以盈利,那么它是怎么赚钱的?据华尔街日报,共享单车ofo在新一轮融资中筹资至多1.5亿美元,其估值已达到10亿美元。不久前,摩拜单车也宣布完成新一轮(D轮)2.1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滴滴出行、腾讯、携程、红杉等资本巨头均有投资共享单车。目前,共享单车收费标准,多则1元/半小时,少则仅3毛钱/半小时。如果仅以使用费估算,即使用户做到1个亿,每人每天使用2次,每天最多也才2亿元的营收。扣除单车的硬件损耗,再加上其他人工、管理等费用,共享单车最终可能是亏本或微利。那么,问题来了。共享单车凭什么赢得资本巨头的青睐?它靠什么赚钱?共享单车有两大盈利来源,押金和预存费用。使用共享单车,首先要交纳押金,再向平台内预存车费。日后骑车的费用,再从充值的车费里扣。一、押金摩拜押金为每人299元,ofo单车的押金为99元,小鸣单车押金为199元,优拜单车押金为298元。为了确保用户正当使用其单车,同时也确保单车损害时出租方可优先受偿,向用户收取押金合理合法,在房屋租赁和酒店入住时也都要缴纳押金。不过,传统租赁服务的押金是,当用户不再租赁房屋或退订房间、自行车,押金就直接退还。但摩拜、ofo等共享单车则是,只要用户不申请押金退还,押金就一直处于平台的控制之下。以摩拜单车为例,押金或余额退还需要2-7个工作日。为了方便,用户不可能每次用完单车后都申请退还押金、等下次用车时再缴纳。大量押金就留在了共享单车企业手中。并且在这种“一个人对应一份押金”的模式下,只要适当增加车辆投放或特定区域增加投放,就能带来更多注册用户和押金。这其实具有一定的募集资金或无息融资的性质。Trustdata发布的《2016年中国移动(微博)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至去年12月,摩拜单车月活跃用户量已达313.5万人,以此估算,摩拜单车每月活跃用户押金总额逾9亿元。《物权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质权人有权收取质押财产的孳息,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就这样,押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或其他孳息收入(比如购买理财产品或炒股等)都归属于单车平台。二、预存费用除了押金,预存费用也是共享单车平台的一个重要利润来源。目前,摩拜单车平台正在建立用户信用积分制度。简单说,在押金模式基础上,摩拜单车正在尝试对用户进行分类。用户分层管理制度下,或将形成如下两种模式:1.预存费用越多,所需缴纳的押金越少。2.预存费用较大且不退的用户,可以免于缴纳押金。这意味着,吸收来的大笔预存费用不仅可以用于投资理财,关键是押金池的资金将很容易转换为收入。低廉的使用价格进行自行车租赁只是其表,募集大笔资金用于理财投资,才是这些共享单车疯狂争夺市场的根本原因。更何况,自行车租赁并无门槛限制,只要平台注册用户数足够大,就有机会成为一个全新的入口级平台。对于用户来说,共享单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目前国内对于共享单车的金融监管仍是一片空白,平台一旦发生投资失败,可能会面临押金退还兑付危机。套路专家 泛科普视频自媒体“60%以上的出行在5公里以内。”这是百度地图最近公布的一项用户出行数据。当专车解决了人们中长途距离的出行难题,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成为了出行市场的必争之地。经过2016年的“飙车式”发展,摩拜和ofo成为市场上最大的两家共享单车公司,除此之外,整个2016年至少有25个新的共享单车品牌汹涌入局,其中甚至还包括电动自行车共享品牌。这25个品牌包括:小鸣单车、小蓝单车、智享单车、北京公共自行车、骑点、奇奇出行、CCbike、7号电单车、黑鸟单车、hellobike、酷骑单车、1步单车、由你单车、踏踏、Funbike单车、悠悠单车、骑呗、熊猫单车、云单车、优拜单车、电电Go单车、永安行、小鹿单车、小白单车、快兔出行。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包括摩拜、ofo在内近30家共享单车厂商累计投放在城市的共享单车已经超过30万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其中仅广州就有10万辆的投放量。易观互联网交通出行研究中心分析师王晨曦表示,2016年大量品牌入局共享单车,背后其实是资本市场的主推,共享单车确实是好产品。王晨曦表示,近年的“资本寒冬”论一直存在,但资本市场本身不是寒冬,只是“资本需要一个出口,恰恰共享单车就出现了”。那么在2017年共享单车这个行业的前景究竟如何?从目前来看,寡头趋势已经初显,摩拜单车和ofo单车两家对垒。1月4日摩拜刚完成2.15亿美元的D轮融资,腾讯、华平投资领投本轮。ofo也不甘示弱,随后表态:现阶段,共享单车行业战役才刚刚打响,竞争还会持续数年,未来谁能持续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为城市短途出行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为共享经济提供优质商业模式和范本,才是竞争的关键。ofo还表示,已准备充足“弹药”,可应对各种竞争。相信未来是属于有持续自我造血能力平台型企业,相信ofo会继续引领行业持续发展。1、资本大战Skin in the game,是金融领域的一个古老的短语,意思是利益绑定、同荣共辱,如果你看好一个项目,只有投下真金白银才能让别人信服。在共享单车这个领域中,各家投资机构纷纷下注追捧,演绎了一场资本大战。据统计,摩拜和ofo作为共享单车的两大巨头,截至目前共融资不少于32.67亿元,其中摩拜单车融资金额为30.24亿元,为ofo单车的15倍。摩拜的资方出现了一众大PE,包括高瓴、华平、腾讯,以及一系列知名VC,包括红杉、启明、贝塔斯曼、愉悦、创新工场、熊猫、祥峰,乃至美团王兴、易车李斌也参与其中。而ofo的资方,以“滴滴系”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为代表,包括滴滴自己,金沙江、天使投资人王刚、中信产业基金、经纬、Coatue、DST创始人Yuri Milner,还有小米、顺为、真格、元璟、唯猎等知名VC入局。贝塔斯曼亚洲基金创始人、参与摩拜C轮融资的龙宇,在WISE大会上把这场资本盛宴定义为风险投资的马太效应,她认为,向头部集中会减少低效率的拉距消耗,而集中资源的模式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突破式创新,“冬天的时候穿多一点,也能活长一点”。2、盈利模式杭州、苏州、太原、南京、上海,全国有将近100万辆政府公共自行车在正常运转,可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在这种重资产的领域中盈利。事实上,共享单车的市场空间也并不大,根据多位摩拜、ofo投资人披露的财务模型,中国市场一年的收入,在理想情况下,一共也就是180亿到300亿人民币,而滴滴代表的网约车,市场预期规模超过五千亿。但即使是这样相对微末的生意,风险投资还是敏锐地发现了这个行业基于无桩和联网模式下的高频性。共享单车的客单价只有五毛到一块,但按保守的180亿年收入算起,一年起码会产生180亿单的数据,折合下来每天将有超过五千万单的交易,而当前几乎垄断中国市场的滴滴,每日撮合的订单量不过千万单,这意味着,共享单车蕴含着成为下一个入口级应用的巨大潜力。“毛利将近50%,还不包括押金沉淀产生的利息收入,以及未来蕴含的广告收入”,一家参与摩拜C轮融资的机构这样介绍摩拜的财务模型。以单车寿命三年,残值150元计算,摩拜单车折旧成本在550元一年;而按一年使用300天,一天4次,一次1元的使用状况计算,一年收入则达1200元;加上摩拜投资人披露的每辆每天0.6元、一年180元的预计运营成本,理论情况下,摩拜盈利似乎不成问题,尽管这一数据暂未考虑丢失的成本。ofo的稳态财务模型也不差,据了解,在校园市场上,ofo单车成本目前在250元到270元,折旧即使按一年丢光的假设去做,平均每天单车折旧成本也只有7毛钱;线下一个运营人员管400辆车,一天一百块钱,一天一辆车的成本是两毛五;而由于是校园场景,日单数比较高,按一天6次,一次五毛计算——一天收入是三块,而之前的成本累计起来不到一块。针对ofo推进到城市之后,毛利是否会下降的问题,ofo C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泰合资本,其合伙人郭如意称,“理论上,毛利一样超过60个点”。在城市场景下,ofo单车升级,折旧成本会多一两毛钱,激进点可以按1块钱算;运维成本也会增加,预估从校园里一个人400辆下降到一人200辆到300辆,即使按200辆计算,成本也仅是5毛钱;但城市客单价是一块钱,一天按4次算,利润就是二块五。当然,如果做一些补贴活动,ofo毛利会下降,可就算让四十多个点,理论上也是盈利的。在认识到这个生意可行后,摩拜在2015年10月顺利获得愉悦资本数百万美元的A轮投资,并在天使投资人李斌的撮合下,请到前Uber上海总经理王晓峰出任CEO。而ofo也在2015年下半年获得东方弘道的投资,在2015年11月,ofo微信后台收到了金沙江创投朱啸虎的留言,隔年春季的时候,金沙江、真格基金、天使投资人王刚一并2500万元A轮融资到账。多肉植物集聚地按照业内人士的计算,一辆共享单车、成本就要300元到3000元,依靠每小时一块钱的租金,每辆单车至少也需要骑行300次以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上下班高峰期外,在其他时段,单车的使用频率并不高。要依靠租金模式覆盖车辆成本,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奏效。并且,因为车辆调度和各种损耗造成的运营成本也居高难下。小鸣单车创始人 邓永豪:最大的成本一个是损耗一个是运营,我了解到其他同行的损耗达到30-50%,前期的软件开发,锁的开发花掉了一些成本。既然短期盈利难,为什么一轮轮资金还要往共享单车里砸钱烧钱呢?小鸣单车创始人 邓永豪:共享单车未来可产生的收益方向比较多,比如本身骑行收入是一个方面、车身上面的广告是一个、然后APP上面的广告是一个,加上给其它平台进行引流,都是可变现的一种渠道。有投资人表示,现在共享单车投资“烧钱”、大打免费战,大都是看中用户押金产生的现金流。今年1月份,早期进入市场的两家单车平台都宣布,用户数量超过1000万。按照两者299元、99元的押金计算,押金分别高达29.9亿元,和9.9亿元。从现在的法律规定来讲,对于押金的使用模式,比如他是不是用于其它投资目的 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看重巨额押金的利息收入、甚至投资收益,押金风险也在不断累积。知名财经评论人 叶檀:这个押金到底怎么办,而不是把它跟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扯在一块,然后对它一棒打死,因为对于这些公司来说 后面投资的这些资金,它也是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 李俊慧:那么金融监管部门有必要对各个网站平台押金账户予以监管,避免行业竞争激烈,或者经营不善。套路砖家在你屁股跨上单车的前,无论是摩拜,还是ofo,你都必须把你的电话号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要实名认证)都发送过去,同时,你还得提交299元(摩拜)或者99元(ofo)的押金……一、商业模式实际是一个链状的体系,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创新,至少要想明白如下5个核心问题:1、你准备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解决什么需求?换而言之,你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刚需,还是改善性的?高频需求,还是低频?2、这个需求的市场是否足够大?如果是个小市场,那就不是创业,是糊口;3、你的模式,会动谁的奶酪?换句话说,你的潜在敌人,块头有多大?这决定了你创业的摩擦系数与阻力,也决定了你最终能走多远;4、你的模式,是否不容易被复制,被抄袭?5、盈利模式——这是最、最、最重要的。简单说,你的商业模式,怎么赚到钱?任何不考虑赚钱的商业模式,都是耍流氓。但如果你耍流氓(当然吧,不能违法)就能解决赚钱问题,我不会在意你是流氓还是君子。如果我问一个创业者他的盈利模式,如果回答是我还没考虑这事,我现在就考虑烧钱做用户,抓流量,我对他都会保持足够的敬意,以及足够的距离;最牛掰的创新,无疑是技术创新。但中国人创业,喜欢投机取巧,耐不得寂寞,不舍得技术研发投入,也不愿等,所以99%都只是单纯的商业模式创新——大家的创业,比拼的实际就是商业模式。所以,在地产界有句名言:房子,除了地段,还是地段。在中国风投界也有这么一句经验总结:项目,除了商业模式,还是商业模式。二、在我做风投的这十几年里,我见过无数聪明的商业模式创新,很多都令人眼前一亮,但令人拍案叫绝的,则寥寥无几。无它,就是因为没有几个模式把以上5点都回答好了。一般而言,能回答1、2、3的,就是一个还算不错的项目了。能回答1、2、3、4的,就是上品项目了。能把1、2、3、4、5同时回答的,就可以冠之以“最牛逼”三个字了,是极品项目。如果要选中国过去7年最牛掰的创新商业模式,我会倾向于雷军的小米。他是第一个用硬件做互联网的,以几乎不赚钱的倾销价格获取用户(羊群),打造生态,然后去寻找“猪”来买单——也即雷军的名言:羊毛出在猪身上。毫无疑问,智能手机市场足够大,价格敏感的屌丝用户也足够多,但,雷军的商业模式核心仍然只是一个单纯的营销模式创新,他会触动手机生产商与销售渠道的双重利益,断难持久。一旦其他厂商在渠道改革上跟进(比如VIVO与OPPO),甚至是用技术创新来比拼(比如华为),而你的生态与“猪”都还没来得及找好,下坡路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为何小米开始被迫扩展产品品类(诸如小米手环、小米电视等),继续挖硬件,而不是挖ARPU值的原因。换句话说,雷军完美回答了上述1、2、3三个问题,4回答了一半,5没有答案。所以,小米这个项目,远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好。如果要选中国过去5年最牛掰的创新商业模式,我把票投给滴滴。出行的难易,几乎关乎所有人,市场足够大,而且绝对的高频,同时因为前期要烧大量的钱来圈用户,不是足够有钱的人,也无法去做这种创新。但,它的瑕疵也是明显的:触动了几乎所有商务乘用车链条上人(诸如出租、公交、相关主管机关等)的利益,而这个链条上的人,属于社会天然会给以同情的所谓“弱势群体”。最关键,他们是有组织的,不是散杂的个体。组织要反弹,力量是不容小觑的。而且,烧完钱后,在可预见时间内,滴滴看不到该如何赚钱。盈利模式一直不清,这是滴滴商业模式最大的硬伤。换句话说,滴滴完美回答了上述1、2、4三个问题,3回答了部分,5没有答案。所以,滴滴这个项目或许是好项目,但肯定不是“最牛逼”的项目。个中五味,投钱进去的人,自己才会体会到。如果要选中国过去3年最牛掰的创新商业模式,毫无疑问,是以摩拜、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而且,我愿意对它冠以“最牛逼”三个字。三、共享单车这个商业模式创新,很类似其中的代表公司摩拜——真的令人顶礼膜拜,拍案叫绝。ofo是最早成立的共享单车公司,2014年由来自北大的5位90后创始人创立,2015年6月,ofo共享计划推出,在北大成功获得2000辆共享单车,12月,ofo日订单接近2万单。金沙江创投合伙人罗斌到北京大学办事,看到路上很多辆小黄车闪过,他意识到这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抓住了学生的刚需,并且是高频次的,于是便有了2016年春节后的A轮融资。摩拜单车则是一开始便有资本的身影,10年汽车记者背景的创始人胡玮炜只是一个普通白领,2014年的一天,一个在奔驰中国设计中心工作的朋友告诉胡玮炜,未来的个性出行工具会有一波革新潮流,蔚来汽车的董事长李斌问她,有没有想过做共享出行项目,后来又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进行过探讨。胡玮炜一开始就有这些投资人的支持,并邀请从优步上海总经理离职的王晓峰担任摩拜的CEO。两者都发展迅速,从下表的融资数量与估值可见一斑:“共享单车”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几乎一夜之间,各种小黄车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诸多城市街头,是因为这个商业模式,几乎完美回答了我上面提出的5大核心要件。首先,短距离出行是绝对的刚需。特别是日渐拥挤的大城市和高峰期,一直都是巨大痛点,公交、地铁、出租、私车都无法解决。而过往一些城市(比如上海)尝试的“公共自行车”,由于各区政府各自为政,投入主体不清,自行车投放不足,还车困难等一些列问题,最后几乎都无疾而终。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由公司投放车辆,打开手机APP就能查看附近的车辆,看到有合适的还可以提前预约。不用停车桩,不用办卡,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开锁,不用的时候停在任意合法非机动车停车点即可,半小时收费一元,用车成本低到可以忽略。而且简单方便易用,几乎彻底、完美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困扰。其次,市场巨大。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预约专车”用户规模为1.68亿,比2016年上半年增加4616万,增长率为37.9%。共享单车的潜在用户规模,无论如何不会少于这个。哪怕你是一个丝毫不在意出行成本的土豪,一旦你体验过月朋友吃饭,开个私家车从东城到西城需要三个小时,然后再花一个小时找停车位的痛苦,你就知道绝大多数时候,宁可地铁。出地铁站后骑摩拜单车到饭馆路边,把车一扔,是多么痛快和潇洒。所以,你几乎可以把所有城市上班一族都视作目标群体。第三,这玩意几乎没有触动任何旧世界哪个“土豪”的利益,摩的除外——而摩的几乎是所有城市清缴的对象。而且,摩的全是“地下党”,没有一个组织,完全不成气候。最后,也是最最令人“膜拜”的,是“共享单车”从一开始就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押金。想明白了这一点,你不得不对想出这个模式的人由衷赞服。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分时租赁来部分变现,通过收取押金来回收资金,实现现金流并进行扩张(见下图):分时租赁那个钱,其实一点不重要,无论是摩拜,还是ofo,我相信他们心里都门清:哪怕有一亿用户,每天用一小时,也就1个亿的收入,为此却需要面对超过1千万辆自行车的投放与硬件损耗,再加上其他管理费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短途特点,及对标公交和传统“公共自行车”,其定价上浮空间有限。所以,他们压根就没指望通过一小时1元的租赁费来赚钱。通过什么?押金——这是一个无比天才的创新。在你屁股跨上单车的前,无论是摩拜,还是ofo,你都必须把你的电话号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要实名认证)都发送过去,同时,你还得提交299元(摩拜)或者99元(ofo)的押金。对任何一个互联网企业儿来说,能通过长期运营获得用户注册,以及一个电话,已经是天大的幸福。“共享单车”的玩法,等于泡妞,第一次见面,就拿到了对方的所有身份信息与电话——这是对用户无比苛刻的要求,很多隐私意愿强烈的用户一定是抵制的,但“共享单车”用解决痛点的需求一次性实现了。最关键的,还让用户掏了钱包——这是所有商业模式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最梦寐以求的环节。之所以说这是个天才的创新,是因为299的押金:1、可以退,所以多数人不会抵制缴纳这笔钱;2、可以退,但公司不会自动退,多数人也不会主动要求退,因为下次用车还得缴,其结果就是大量资金沉淀在公司,等于无偿占用;3、押金不能动用,不能用作租赁车费的支持。这等于这笔钱只会增加,永远不会减少;4、由于一份押金对应一个注册用户,而非一辆车,这意味着投放一辆车,能锁定远超过1个用户。摩拜目前是一辆车锁定8人,等于投放一辆车,获得2400元(300*8)的“存款”。从这个意义上,摩拜投放的每辆单车,都类似一个储蓄所。中国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是农业银行,在全国有超过2.4万家分支机构,3万台自动柜员机。而日,富士康成为摩拜新的战略投资者。此次合作,将会有望大幅提高摩拜单车产量,每年总产能预计将能超过1000万辆——而每一辆单车,都是一个移动储蓄点。仅以1000万辆投放为假设,每辆车锁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淀总额资金将达240亿——这是最经典的互联网金融的玩法。不去着眼解决盈利,而是解决现金流,不出售硬件而通过收取押金来弥补现金流,减少了一般互联网企业为培育用户而通过海量补贴产生的现金支出,这是相当高明的一步。换句话说,“共享单车”解决了上述模式中的1、2、3、5(见下表):唯有4略有瑕疵,但无伤大雅因为,最关键的盈利模式问题,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解决——这符合“最牛逼”模式的定义。危机时代共享单车正在受到红衫中国、创新工场、富士康、中国电信、华为、腾讯等青睐,即受到资本投资人与互联网大佬的双重追捧。其实,共享单车背后的金融套,或是套路、或是圈套,对于国家模糊的“无牌金融公司”、着实有办法赚钱的。赚钱法一 :押金——本质是无利息吸储 高达200亿至300亿2017年元月13日,以摩拜单车为例,其创始人胡玮炜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GIF2017上承认,经过9个月的运营,目前摩拜单车的用户量已经超过1000万……此前,,摩拜单车也成功进入到9个大城市,累计市场投放60万辆单车。摩拜单车每个用户的押金299元,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用车人:1000万总押金:299元*1000万=29.9亿元,平台可以获得29.9亿元的押金。车辆:100万(到目前,我们按其市场投放100万辆计算)平均每辆车:29.9亿元/100万=2990元。第二赚钱法:金融公司的打法 可得纯利润约30亿每100亿的现金,可以轻松得到500亿的借款,借款按照每年3%-—10%的回报,200亿的现金可以得到1000亿的借款,成本重减去运营、利息,可得30亿上下的利润回报。赚钱第三法: 使用费与不退押金部分的回报 5亿元以摩拜单车充值优惠活动为例:充100送110,充50送30,充20送10。按用户平均充值50元计算,共充值:50元*1000万=5亿元。赚钱第四法 账户信息 也是一种握在手里的无形资本1000万用户的账户信息、路线信息、住地址信息、得账户得信息者得天下,一切尽在后台掌控中、一切在共享单车的囊中使用……高烧靠押金做金融,放贷款,投资。一个用户注册使用交押金300.如果30个用户投放一辆1000元的摩拜单车,就有8000的现金使用,最起码可以放贷款5000。用户充值使用费用了维持系统运作就绰绰有余。摩拜单车应该属于互联网金融木融宝财经花神庙地铁站的各色共享单车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开始慢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没有停车桩,扫码就骑走,来一场说走就走说停就停的骑行,只要一个手机即可。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市政曾花那么多精力通过公共自行车来解决,但总还是觉得很麻烦,无论是使用必须要办卡,取车还车要到指定停车桩,还有丑爆的造型反正我是没有兴趣骑。通过我这样一个典型的正常人类,窥见一斑此类公共自行车的现状。但是颜值优势,停车方便,取用自如的共享单车,很是吸引人啊。我尝试过几次摩拜单车,大BOSS王晓峰想必是开健身房出身,这车骑上去的感觉有一种骑动感单车的感觉,就差一点动词打次呢。这世间的道理就是这么朴素而简单。长得美很重要啊,难骑又怎样呢?并不影响着时尚潮流的人们趋之若鹜般地追捧啊,即使轮子不能打气是固态橡胶,即使为了维护方便,连车链条都没有。而更屌炸天的可靠消息,据说这一辆车的成本能够超过2000元。这王老板到底靠啥赚钱啊!?又碰巧昨天和一个典型程序员吃饭的时候,谈到此话题,程序员又开始心疼另一共享单车ofo小黄车的密码bug,不带定位的机械锁,完全可以利用漏洞,长期免费霸占啊。再加上我大天朝擅于利用规则漏洞,大量ofo单车被遗弃,被贩卖,被肢解。这戴老板又是靠啥赚钱啊!?屌丝真的不太看得懂这缤纷的资本世界。这些老板们在下一盘怎样的麻将?到底资本看重的是什么增量,会有这么多的共享单车如此短时间的冒出来?这一次,我请到好朋友度娘解读了一下,其中下面这个解答我觉得很赞!说到单车,我的脑洞开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单车它是带GPS和支付功能的单车。299只是保证金或者说是风险均摊资金毕竟恶意损坏的是少数毕竟正常用坏的是少数保证金+1元使用费基本能收支平衡了单车最有价值的是用户因为单车的用户用了支付因为单车的用户有GPS地图定位因为单车又是高频使用因为单车穿行在大街小巷因为单车是环保的因为单车能锻炼身车因为单车造价便宜所以APP就是高频手机软件所以摩拜APP是带支付属性的移动APP所以摩拜APP是活动广告所以摩拜APP是大数据中心它们,在下一般很大的棋但这盘棋很多人还有怀疑和观望殊不知微信支付光过年红包就是5个亿殊不知支付宝线下推广又花了N多亿殊不知滴滴为了将APP装入用户手机花了几百亿殊不知分众为了城市广告花了无数的初装费和硬件费这一切,在摩拜面前都LOSE了摩拜APP自带技能装APP不仅不花钱尼玛还收钱你以为他在出租单车其实他在推广APP现在推广安装一个APP达到几十元的成本而摩托却能收钱摩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0FO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个世界什么最贵信任最贵如果取得了用户的信任亏损那点钱又算得了什么?试想一下摩拜单车未来的营利模式:1.APP推广完成后,会有衍生的服务比如可以用来线下支付场景,可以做一个电商入口,也可以做一个APP分流入口,可以卖自行车,可以卖摩托车,可以卖汽车,可以卖房子2.单车硬件:A.广告:如果上亿的用户量,在城市中穿行,影响几亿城市人口!这个广告价值?啧啧B.因为强大的广告价值,同样,可以衍生无数的业务。3.数据源资源流量上去之后,通过app采集的行车轨迹,用户行为,支付信息等数据,可以做很多美好的应用啊,数据为王的大数据时代,单车侠们在自养数据资源啊!资本怎么可能是个傻瓜呢,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共享单车这盘麻将未来是怎样的,哈哈!科技大牛共享单车盈利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靠押金,第二是靠收取出租费用,第三是车身广告,其次,还有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共享单车一大利润之一的——保险。押金方面无论是摩拜,还是ofo,在你使用前,你都必须把你的电话号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要实名认证)都发送过去,同时,你还得提交299元(摩拜)或者99元(ofo)的押金。关于押金,有如下四个特点,1、可以退,所以多数人不会抵制缴纳这笔钱;2、可以退,但公司不会自动退,多数人也不会主动要求退,因为下次用车还得缴,其结果就是大量资金沉淀在公司,等于无偿占用;3、押金不能动用,不能用作租赁车费的支持。这等于这笔钱只会增加,永远不会减少;4、由于一份押金对应一个注册用户,而非一辆车,这意味着投放一辆车,能锁定远超过1个用户。以摩拜为例,摩拜目前是一辆车锁定8人,等于投放一辆车,获得2400元(300*8)的“存款”。从这个意义上,摩拜投放的每辆单车,都类似一个储蓄所。中国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是农业银行,在全国有超过2.4万家分支机构,3万台自动柜员机。而日,富士康成为摩拜新的战略投资者。此次合作,将会有望大幅提高摩拜单车产量,每年总产能预计将能超过1000万辆——而每一辆单车,都是一个移动储蓄点。仅以1000万辆投放为假设,每辆车锁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淀总额资金将达240亿——这是最经典的互联网金融的玩法。出租费用杭州、苏州、太原、南京、上海,全国有将近100万辆政府公共自行车在正常运转,可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在这种重资产的领域中盈利。事实上,共享单车的市场空间也并不大,根据多位摩拜、ofo投资人披露的财务模型,中国市场一年的收入,在理想情况下,一共也就是180亿到300亿人民币,而滴滴代表的网约车,市场预期规模超过五千亿。共享单车的客单价只有五毛到一块,但按保守的180亿年收入算起,一年起码会产生180亿单的数据,折合下来每天将有超过五千万单的交易。以单车寿命三年,残值150元计算,摩拜单车折旧成本在550元一年;而按一年使用300天,一天4次,一次1元的使用状况计算,一年收入则达1200元;加上摩拜投资人披露的每辆每天0.6元、一年180元的预计运营成本,理论情况下,摩拜盈利似乎不成问题,尽管这一数据暂未考虑丢失的成本。在校园市场上,ofo单车成本目前在250元到270元,折旧即使按一年丢光的假设去做,平均每天单车折旧成本也只有7毛钱;线下一个运营人员管400辆车,一天一百块钱,一天一辆车的成本是两毛五;而由于是校园场景,日单数比较高,按一天6次,一次五毛计算——一天收入是三块,而之前的成本累计起来不到一块。车身广告“毛利将近50%,还不包括押金沉淀产生的利息收入,以及未来蕴含的广告收入”,一家参与摩拜C轮融资的机构这样介绍摩拜的财务模型。广告是最基本的营收方式。虽然现在各共享单车公司为了用户体验以及车身美观并没有做APP广告和车身广告,但广告在未来必然会成为共享单车的主要营收方式之一。APP启动页,单车车身、手把、车筐、车轮后壳等都是广告位,每年在广告上获得几个亿营收也是可以实现。保险当共享单车公司有了足够多的用户时,变现方式也会越发多样。例如,保险服务,也是获取额外营收利润的方式之一。有些电商、有些旅游公司尝试都是通过保险获利,共享单车也有销售保险的市场空间。自行车骑在路上,难免会遇到磕碰,要么你撞了别人,要么别人开车碰了你,或者是自己不小心受伤了,共享单车完全有理由捆绑保险销售。以一个用户每月1元,一年12元钱计算,一亿用户一年也有12亿的营收,去掉各种赔付款,剩个几个亿也是有可能的,这个利润已很可观了。鸟人出山纯赚的 一个黄车200左右成本 收你99压金 还可以同时收好几个 每小时赚一块 一天平均3次是3块 两个月回本 停车场地费是免的 一个城市几个运营人员 车子用两月回本了 车子你爱拿去自行解决 车厂马上给你生产一辆全新的 这样的利润是高利润 两个月回本 一年12个月 翻六倍 传统行业年利润百百分之十几 投资人不是傻瓜 早就算好了本无名1共享单车如果靠押金和租金赚钱,那绝对玩完,能不能赚回车辆成本都是问题,更别说庞大的运营开支了。可以说,现有的共享单车绝对是在烧钱,烧不起的淘汰,烧得起的留下来,最终是让这种运营模式成熟稳定下来,圈住稳固的客户群体,到那时再针对这些客户群进行定向推广营销,引导消费,培育需求,等等,要赚的是大数据的钱,这也是吸引风险投资进来的因素。风投不是人傻钱多,除了一般会有对赌协议外,更关心长远的巨额收益,现在投资重点考虑的就是预判谁能笑到最后。kevinls1、共享单车成本真的很高吗?我们不能用零售价去考量成本,因为这些公司都是大批量直接找厂家定制,车辆成本完全可以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个人猜想车辆真实成本应该是低于押金的。2、使用租金不能赚钱?以摩拜为例简单算个账,一台车用半小时5毛钱。如果平均一天一台车被使用4次,则每天有2块钱租金,每个月60块,4到5个月即可收回车辆成本,再以后都是赚的,当然未考虑运营和维修成本。赚多少取决于车辆的使用寿命。但可以肯定通过租金是可以赚钱的,别小看几毛几块钱,时间和数量积累起来是非常惊人的。而且平均每天使用频率越高,赚的越多。3、押金是重要的一项收入,更重要的意义是融资和风控,把时间拉长,押金远没有租金创造的价值高。4、共享单车目前占的一个很大优势在于0成本停车。这个状况能否持续对共享单车的发展很重要。天极网共享单车靠什么赚钱,估计提出这个问题的楼主也应该可以猜到其中猫腻,最根本最根本的赚钱方式就是收取押金进行其他理财投资(想想每天辣么多人都在使用,APP里面的租金早已成为共享单车厂商任意调用的资金),毕竟当用户使用共享单车之后就有了类似无息融资性质的现金流,这就是这些行业巨头想要的东西。另外,单单最近基本以两天一条骑车信息提醒,想必应该烦到不少朋友们吧!而共享单车行业两大巨头摩拜和ofo这样的宣传推广方式非常像网约车时代下滴滴优步之争,以免费给你骑车(不断融资、然后生产车辆、最后投入市场)的噱头不断吸引用户注册使用APP,在这个过程之中就涉及到所谓的“要使用先交押金”···借互联网之风,共享单车利用互联网思维,瞄准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另外,大家也应该了解一下摩拜和ofo两个巨头的融资情况,如摩拜单车完成了D轮2.15亿美元融资,而ofo也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融资。当然,如果相对押金收取来说,融资其实更是表现在烧钱这块,毕竟不是赚钱盈利的主要来源。共享单车主要存在于短距离出行,成本低,不用实行大规模补贴,直接让用户免费骑车就行。一旦,用户多次使用固定的单车,就会成为其忠实用户。因此,共享单车通过免费骑车活动,吸引用户,培养忠诚度,一旦市场格局确定,“免费”将不复存在,骑车价格可能还会上涨。TITA_GZ共享单车赚我们的钱?想得太简单了点吧,个人观点他们赚的是投资者的钱!本来快垮掉的单车厂卖个概念,就把钱赚到手了。小黄摩拜再把概念一包装,但是想靠赚大众的押金来玩金融,我觉得不大靠谱。那些租车费~个人认为还是算了吧,估计一部车全寿命周期的租金算下来连一个车轮都买不起。-老不信-用不着店铺房租水电,用不着管理,省了大大的一笔运作费管理费。单车比原来的自行车简单牢固,不容易坏,坏了就报废,省了维修费。一辆车平均几个人骑,一个人的钾金就可生产一辆车,使用还得付钱。投放共享单车的公司,收入大大高于投入。虽说押金要退还的,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公交卡谁退过押金?所以说投放共享单车的老板,一年赚多少多少亿元。用户共享单车的盈利来源中,前面的朋友只是从商业角度分析了——风投,消费者的押金和充值金余额资金用于营运费用和规模扩张及其资本营运收益,消费者使用费收益;还应包括在停车场投放智能无人微型超市一销售日用品和小吃饮料等,停车场广告位出租等衍生共享服务!还有一个来自政府的收益项目——共享单车还具有有效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绿色出行,从民生和环保确度讲也是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所以既可以争取政府在商业步行街,商业街区,市民广场,‘居民区周边将共享单车优先行驶权和停车场地,或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予以补贴,税收优惠!这也是不小的收益来源啊!这个世界以为其实他们才不管自行车有没有被破坏,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融资,他们投放一辆车,就会融资成千上万,像传销一样,只要有人,就会有进账,只要进的比退的多,他们的钱就会越来越多,说白了就是传销的另一种模式。134292共享单车赚钱可不是一点点,一部单车能重复循环收多少人的押金,稍微想想就激动,押金不可能同时退,就象大家不可能同时到银行把钱取光一个道理,消费单车还得投钱充值,这样的生意包赚不赔,但必须有足够大的市场!春雨知多少赚的是押金融资吧,摩拜运营还是有赚的,工作日好多人骑车上下班。感觉现在摩拜和ofo都在烧钱来增加市场占有份额,所以优惠特别多,就好像之前的滴滴之战,现在大家尽情享受周末免费骑行吧,以后等一家独大就不知道是怎样拉。忆思心声目前靠补贴,很好的项目,规范管理是关键,就现在情况看,前期论证、准备不足,问题比较多,比如用车情况的监控、用车流程优化、违法破坏的监控……如果想长期良性发展,必须要尽快解决,不然终究昙花一现,不但浪费了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会制造新的贪污腐化以及社会问题浪子罗拔單靠每半小時五毛或一元就不會亏本了,什麽叫共享?一輪車每天有多人使用,平均十次夠了,每天大慨?5-10元,按中間數7元計算一年就2400元,扣除折舊損毁20%也有1900元/年,這一年內就回本了。
本文地址:/news/details_31146.html贤集网,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资讯。免费注册成为贤集网会员,您可以——
电子信息相关文章
电子信息项目推荐
已有 3 人对接
已有 0 人对接
已有 1 人对接
已有 1 人对接
已有 1 人对接
意见被贤集网采纳后,贤集网赠送一张限量版的U盘会员卡!
联系方式(必填)
您的意见(必填)
Copyright (C)20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向老板提出辞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