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离京探望父母看病刷子女医保卡摔伤骨折就医如何走医保

天冷路滑老年人要警惕跌倒骨折(图)
(原标题:天冷路滑老年人要警惕跌倒骨折(图))
  专家提醒:冬季是老年人骨折的高发期,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的脆性增加,如果不慎跌倒,很容易发生骨折。 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 摄  清远终于入冬了,前些天阴雨连绵,导致地面湿滑,行人很容易摔倒。笔者从清远市多家医院骨科获悉,近日收治骨折患者增多,大部分是老年人,不少患者甚至要通过手术才能完全康复。专家提醒说,冬季是老年人骨折的高发期,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的脆性增加,如果不慎跌倒,很容易发生骨折。预防老年人骨折,除了有效防治骨质疏松,还要积极防止老年人跌倒,尤其是家有高龄老人的市民,要注意加强看护,尽量不要让老人一人留守在家或独自外出。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我国髋部骨折发生率正在迅猛增加,椎体骨折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的患病风险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该研究分析认为:由于人们步行和运动时间变少,人的骨骼更易发生骨质疏松;老年人年龄大易摔跤,发生骨折风险增加;50岁以后进入骨质流失期,尤其是女性绝经以后,易出现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正是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
  八旬阿婆方便时摔倒 卧病在床两月
  【典型病例】李阿婆今年82岁,两个多月前,在痰盂上方便时,不小心坐了个空,摔倒在地,疼痛难耐。90多岁的老伴以为只是小毛病,于是让阿婆在家卧床两个月静休,不料病情愈加严重,连翻个身都疼痛不已。无奈之下,只好送去清远市人民医院救治。经诊断,李阿婆患有右股骨近端陈旧性骨折,并有重度骨质疏松症,此外,还伴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这给手术带来了不少困难。于是,医生邀请其他临床科室一起会诊,并成功为阿婆开展手术。
  【专家指南】清远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主任、外科学博士汪金平表示,李阿婆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平时没有注重补钙,结果摔倒后比正常人更容易导致骨折,建议市民上了年纪就要补充钙元素。
  “骨折周围的肌肉挛缩得比较严重,加上错位的骨折端有大量的骨痂生长,造成骨折复位非常困难。”汪金平说,在手术时,只能借助医疗器械来帮助骨折复位,加之她年龄大和身体条件差等原因,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但需要医生具有熟练的技术,更需要医生具备全面的病情评估和处置能力。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上老年人大多患有骨质疏松症,因此不需要多大的力气,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股骨骨折。在汪金平看来,老人家不仅要补充钙元素,还要防止摔倒。
  老人轻轻跌坐一下 致腰椎骨折
  【典型病例】70多岁的郭奶奶没想到自己轻轻跌坐一下,就患了腰椎骨折,在医院躺了将近一个月。据她回忆,事发当天早上,她蹲着身子为准备去幼儿园上学的4岁小孙女系鞋带,淘气的孩子轻轻推了她一把。她一个趔趄,扶着地慢慢滑坐了下去。当时只是感觉有点腰痛,没引起重视,继续忙活了一阵,但发现腰疼越来越明显,晚上睡觉都翻不了身。第二日,女儿带她到医院看病,经照片检查,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4岁小孩能有多大的劲,没想到这都能骨折。”
  【专家指南】这种无外伤或轻微外伤情况下引起的骨折被称为脆性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所以又称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时防治,很容易让部分人不知不觉发展成严重骨质疏松,甚至变成一个易碎玻璃人,轻轻一碰、一扭的轻微损伤都会令其发生骨折。骨折后如果没有接受适当治疗,轻者常伴有疼痛,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不能独立行走,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老人摔倒后有肢体疼痛 应及时就医
  【典型病例】55岁的王先生在菜市场买菜时,一不留神摔了一跤,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坐起来,因为只是感觉左髋部轻微疼痛,还能自行走动,他以为自己只是伤了筋没大事,就没和家人说,继续做事、活动。直到4天后,他感觉疼痛越来越厉害,才在家人的帮助下入院检查,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需手术治疗。
  【专家指南】据了解,人在步入35岁以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骨量开始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会引起骨质疏松。冬季日照时间短,加上人们因为怕冷减少户外活动,导致接受紫外线照射不足,加重骨质疏松过程。老年人冬天衣着臃肿,灵活性降低,行动起来也力不从心。如果存在下雨、下雪、结冰等不安全因素,稍有闪失,就很容易摔倒,产生骨折。
  老年人发生骨折后,怎样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专家表示,首先千万不要对受伤部位进行热敷,也不要自己按摩,应迅速呼救,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到医院检查治疗。事实上,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症,受到外伤时首先要想到可能会发生骨折。如果骨折了还继续活动或站立行走,很可能引起骨折移位,加重软组织损伤或造成继发血管神经损伤。
  防止脆性骨折先防治骨质疏松
  专家表示,要防止脆性骨折,先防治骨质疏松。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提倡“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对于老年人来说,一旦出现易抽筋、浑身酸痛等症状,就是骨质疏松的前兆;如果驼背,身材变矮,则是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了,说明其已成为老年人骨折的高危人群。
  预防骨质疏松,不要自行乱补钙、服药、使用保健品。老年人需戒烟戒酒,少喝含咖啡类的饮料,平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如需补钙,可在医生建议下服用钙片以及帮助钙吸收的活性维生素D;饮食方面,可以多喝牛奶、酸奶等奶制品,多吃鱼、虾皮等。
  医言堂
  广清医保“漫游”值得点赞
  刘秋宜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国务院医改进展工作报告时,一部分委员提到解决异地就医报销难的问题。医保其实最需要“互联网+”,通过网络技术手段结束当前医保“漫游”的短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加上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父母随迁子女的情况越来越多,医保“随人走”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呼声。比如说,广州对口帮扶清远以来,广清两地城市功能互补逐渐深入,市民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了这种变化,广州不少企业员工都长时间生活在清远,家人也随之而来,可是在清远看病却不能享受医保报销,很是无奈。
  其实,广州多家单位在清远设有办事机构,在广州购买“五险一金”,但工作地点在清远的市民大有人在。清远市民到广州相应医疗机构就医可以直接结算,但广州市民到清远就医则不能直接结算,对于在清远工作的广州市民而言,很少有机会享受到医保带来的福利和便利。
  医保“漫游”是医改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目前各地就医报销比例、药品和诊疗目录等待遇参差不齐,患者检查、开药往往莫衷一是;一个转诊单要盖五六个章的现象比比皆是,异地就医难度可想而知;医保全国“漫游”仍然遥遥无期,有些大医院看病报销还无从谈起;占医保人员比例一半以上的新农保参保人员未被纳入其中,广大农民异地就医的“跑腿”“垫支”等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其中酸楚,新一代“广清人”早已体会。此前多年,医保转移互认存在现实障碍,说到底是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从部分地方医保互认探索情况来看,操作上确实有不少障碍,比如说医保政策不统一、操作流程不一致、信息系统不对接、医保基金不流动,因为各地缴费比例、财政补助水平以及支付水平各不相同,那么,医保水平高的地方就会认为“吃亏”。
  此前,清远市社保局透露,全省的结算中心已经搭建完成,预计在9月上线测试,清远共有10家县级以上医院与广州确立了结对关系,基本实现了异地就医医保即时结算,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一地办理,两地互认”。改善民生是政府的责任,特别是在户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大背景下,解决群众的医疗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广清医保“漫游”,这种惠民政策当然值得点赞,新一代“广清人”将切实感受到广清一体化带来的裨益。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南方网()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42953条
评论33301条
评论28686条
评论28646条
评论26962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摔倒骨折住院居民医疗保险给报销吗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或者医保局里问问
所以单靠社保 有时候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做商业保险补充,两者都有了,那才是真的有保障。
走医保应该可以,当然你应该跟原单位所在地医保办联系,很麻烦,但应该能报销一部分。
是的。不能报销,一定要住院才能报销的。
病情分析:
你好,据你所述的情况,排除是骨折,可考虑是局部软组织挫伤所致,应详细检查明确,积极治疗,
指导意见:
首先应注意休息,局部保暖,避免寒湿等不良刺激,...
各地政策不一样的.
即便在同一个省,同省的市,县政策也可能不一样.
举例:在上海,如果你缴纳过医疗保险金,享受当地医保,你在外地看病,只要是急诊,都可以会上海后...
答: 你那个好朋友(也就是你所说的兄弟)上次使用的是可吸收式的内固定材料,距现在已经2年了,应该被吸收了或者已经被吸收得差不多了(这由个人体质所决定),这次受伤该处再...
答: 社会保险包括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答: (麻烦设为好评,O(∩_∩)O谢谢)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报销医保如何证明是自己摔伤的?云南的你会怎么做?
报销医保如何证明是自己摔伤的?云南的你会怎么做?
说起奇葩证明,真是又刷出了新高度!云南招聘网小编也是醉了!
去年,家住某小区的代先生骑车外出时,自己不慎在家门口摔倒导致腿部骨折,在医院做了手术,打了钢钉。前几天到社区医院拆钢钉,需要1万元左右的费用。考虑到自己购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他打算通过医保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接下来要开具的种种证明,让代先生犯了难。
医院:需到社区盖章证明是自己摔伤的
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流程,患者需带着损伤审批表到社区居委会盖章,需证明外伤是因自己造成的,没有第三方的责任,才可以办理医保报销。”
社区:无法证明受伤原因
医院给了一张基本人员损伤审批表,上面需填写什么时候骨折的,骨折的原因是什么,填好表后,需要到社区居委会盖章,社区却不给盖章,社区说不能证明代先生是自己摔伤导致骨折的。”
社区居委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只能给他开具他办理过医保的证明,但他要求盖章的表格,要我们证明他受伤的原因,我们无法证明。”
医保中心:需开具“外伤证明”
医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 根据相关流程,参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居民,因意外伤害入院治疗的,需开具“外伤证明”或是在医院给的审批表上盖章,才能办理医保报销。
针对代先生的情况,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建议:“他可以开具另一种证明,也是可以报销的。将自己受外伤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原因写成情况说明,带着第一次就医时医生的诊断证明到社区盖章,就可以报销。如果社区有疑问,可让他们打电话咨询医保中心。”
随后,在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代先生到社区盖了章。医院也表示,该情况说明可以作为报销必须的材料,交了材料后,等待手术后,代先生就可进行治疗费报销。
还好这个事情是解决了。如果云南招聘网小编遇上这事,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怎么证明是自己摔伤的?随身安装行走记录仪或刚摔倒就拿出手机自拍发圈还是一定要摔在有监控探头的地方……云南招聘网小编的脑洞不够大,剩下的办法粉粉们来补偿吧!
云南招聘网小编温馨提示,4种意外伤害医保可报销:
参保人因下列情形发生的意外伤害医疗费用,可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1、参保人在无责任人情况下发生的意外伤害;
2、经有关部门认定参保人承担部分责任的意外伤害;
3、因他人违法行为导致参保人伤害的刑事或治安案件,经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后,责任人未能全部赔偿的或自伤害发生之日起满6个月案件未破获无法确定责任人的;
4、其他经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后,责任人未能全部赔偿的。
7种意外伤害医保不报销
如果参保人发生的意外伤害符合上述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意外伤害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1、除以上规定第3、4项外,应当由责任人负担的;
2、有隐瞒、欺诈行为的,包括提供虚假外伤时间、地点、事故原因、救治经过、虚假证明材料以及伪造外伤医疗文书等;
3、因吸毒、使用管制药品(遵医嘱用药除外)、打架斗殴、醉酒滋事等违法行为导致受伤的;
4、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所致受伤的;
5、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或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6、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7、在境外发生的医疗费用。老人摔倒骨折要住院么_百度知道
老人摔倒骨折要住院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去拍片呀,看骨折的程度一般都是打几天针然后回家静养
老人骨折了,必须入院治疗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老人摔倒入院享医保 须开证明是自己摔倒
我的图书馆
老人摔倒入院享医保 须开证明是自己摔倒
  证明“你妈是你妈”,被李克强总理视为“天大的笑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证明,也时常让人遇上。国庆长假过后,有居民来到辖区社区居委会,要求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开具一个“我是自己摔倒的”的证明。
  8日一上班,长虹路社区工人新村居民龚老太的儿媳就找到社区居委会,想请社区开具一个老人是自己摔倒的证明。原来,10月6日市区下了雨,70多岁的龚老太在外出买菜时不慎滑倒,家人将其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已经骨折,需要住院治疗。然而,医院方面在收治龚老太的同时,告诉其家人,须到辖区居委会开具一个证明,以证明老人是自己摔倒的,没有第三方责任人。“这证明我们可怎么开啊,老人摔倒时,我们并不在现场,要是在现场,肯定会冲上去扶住老人。”8日,长虹路社区工作人员犯了难,龚老太的儿媳再三表示,如果开不了证明,就无法证明老人摔倒骨折是自己不小心所致,医院方面说就会影响到医保报销。考虑到龚老太的实际问题,社区工作人员让其儿媳按老人的口述写下了事件的过程,又找了3个目睹老人摔倒的居民证明,这才给出了证明。龚老太的儿媳随即到医院将证明交给了工作人员。
  昨日,在樊城菜越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辖区83岁的金大爷曾在切菜时不小心将左手食指切掉了一块肉,需要住院治疗,医院就要求其家人在社区出具一个相关证明,证明老人是自己切伤的手指,与他人无关。辖区73岁的张奶奶,上个月在给家中的金鱼罐换水时,不小心水洒了出来滑倒,胳膊骨折,入院后也被要求到社区出具相关证明。
  对这样的证明,社区工作人员感到十分为难,不开吧,居民们确实有实际需要,开吧,社区事实上根本无法作证。“有许多证明并不属于社区职责范畴,社区是秉着对居民负责的心态,尽力帮助他们,碰上的确无法证明的事项,社区只能拒绝。”长虹路社区一工作人员说道。
  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的几家大医院,办理社保窗口的工作人员表示,市民因意外伤害入院须开证明,主要是为了防止有第三方责任人。“我们没办法把关,只能由社区开具证明进行证明。”“我们希望这种证明能少一些,减轻市民的负担,也能减轻社区的负担。”昨日,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建议,最好尽快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完善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类信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证明。
馆藏&4043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看病刷子女医保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