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并协调合作

乔纳森o希尔曼:利益相关方如何协调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大挑战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中心“重连亚洲”项目主任乔纳森·希尔曼接受中国网专访。
智库在推进“一带一路”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几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中心将成立一个新课题“重连亚洲”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将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怎样的数据支持呢?中国网记者专访了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中心“重连亚洲”项目主任乔纳森·希尔曼,他就“一带一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是访谈全文:
中国网:您怎么评价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又如何看待倡议的前景?
乔纳森·希尔曼: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有雄心的倡议。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低迷。很多国家都把重心放在国内,对外也很努力但没有太多的驱动力。在整个国际大环境不够有活力的情况下,“一带一路”是非常大的愿景。
中国网: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践中,您认为会遇到怎样的挑战?
乔纳森·希尔曼:很大一部分挑战会存在于国家个体中,各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具体环境。每个国家情况不一样,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行得通的不代表在波兰就可以。对于中国来说,如何与众多利益相关方协调合作是很大的挑战。
中国网:您怎么看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所带来的影响?
乔纳森·希尔曼:更多的设施互联互通总体上是件好事,但也会带来一些影响。目前大约90%的贸易直接在海上进行,只有一小部分10%左右在陆上进行。对于欧洲、亚洲如果有更多的陆上互通会让贸易更加平衡。这也取决于这个项目执行的情况,如果有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透明度是非常关键的,确保这些项目能高效的执行,同时还需要良性的竞争。
中国网:未来几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中心将成立一个新课题“重连亚洲”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什么?未来将发挥哪些作用?
乔纳森·希尔曼:我非常高兴这项计划10月25日就可以开启,届时将有一个网站,并带有互动性的地图,大家可以在上面看到亚洲基础设施项目层面的进展情况。这是一项宏伟蓝图,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各个项目的进展,我们会密切关注每个具体项目。大家在网上可以看到这1600个项目在哪里,这些项目信息,对于研究机构、私人部门都非常有帮助。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佟静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changhy@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最新播报:
加强协调合作着力抓好城市建设
—— 七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
城市建设是优化提升城区载体功能的基础和支撑。中共南开区委十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绿荫里等20个项目加快建设,做好天拖二期等5个地块整理挂牌,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这也是区委对南开区2015年城市建设作出的全面部署。
着力抓好城市建设,就要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凝聚各方合力。从“两圈两区一中心”构想的提出,到全会更高层次的定位,规划建设好环天南大知识经济创新圈、环水上商务总部经济圈、产城融合的西部片区、商旅文融合的老城片区、海光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两圈两区一中心”,着力构建要素聚集、产业高端、各具特色、协同发展格局,发出了区委对全区城市建设的最强音。其中环水上商务总部经济圈、产城融合的西部片区,就有绿荫里、光电子园、绿水园等项目需加快推动建设,市团校、天拖二期、咸阳路等地块需下大力促推整理挂牌,天拖一期、熙汇广场等项目需加快招商引资……要想建设好“两圈两区一中心”,除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外,更需统筹凝聚规划、城建、招商、金融、科技等各方合力,加快推动建设,不断提升品位,逐步彰显魅力,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着力抓好城市建设,就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各部门联动。一座城市就好比一个人,五脏六腑都要齐全,缺一不可。“两圈两区一中心”的规划建设要从全区角度来确定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建设标准等,确定城市道路、通讯、能源、电力、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影响城市建设的“五脏六腑”,只有全区各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密切协调,加强联动,才能把它们顺畅地连接在一起。也只有全区各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密切协调,加强联动,“两圈两区一中心”规划建设才能做到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才能确保建设项目的延续性、连续性,不断让城市充满活力。
(下转第24版)
(上接第23版)
着力抓好城市建设,就要通盘考虑,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在“两圈两区一中心”规划建设中,要将基础设施与楼宇规划建设同步设计、通盘考虑、协调发展。尤其是要深化西部片区路网设计,打通一批卡口断头路,切实加大排水管网等设施的建设力度,真正把南开区建设成为靓影装扮的“美丽学府”、百姓认同的“幸福南开”。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 |  | 
最新关注:
当前位置:
多方协调合作 推进项目建设
发布时间:
来源:洛南县政府
作者:王永祥 记者 陈静
发布人:吴军
浏览次数:次
  5月12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淑慧带领科技、工信、国土、环保及金融等部门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洛南县大秦钾业有限公司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督查调研工作。
  陕西大秦钾业有限公司钾长石中试项目是2014年度刘淑慧的联系包抓项目,该项目属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产品主要用于烟草、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种植用钾肥及造纸、塑料、涂料、油漆等行业。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年处理钾长石4万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4亿元,上缴税金320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矿产资源整合和探储工作基本结束。为了切实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环境保障、社会融资等问题,刘淑慧一行来到陕西大秦钾业有限公司钾长石中试项目建设现场,对项目设施建设、市场前景、建设进度及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就项目建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召开现场办公会,逐条逐项分解落实。
  刘淑慧指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协作,主动了解、熟悉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政策法规,加强与企业的相互联系,主动跟进服务,进一步增强指导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加强协调,主动服务企业,积极为企业传递相关信息;进一步整合各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同推动项目建设。要建立项目建设督办机制,强化时间观念、任务观念,增强赶超意识、精品意识,跟紧企业建设,确保天天有进度,争取9月份项目如期试产,年内释放产能。(王永祥 记者 陈 静)
====国家部委网站====
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门户网站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旅游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家参事室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各省市区政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各市级网站====
杨凌示范区
====商洛市政府部门====
工商和质监局
====兄弟县政府网站====
丹凤县人民政府
商州区人民政府
商南县人民政府
镇安县人民政府
柞水县人民政府
山阳县人民政府
 |  |  |  |  | 
洛南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洛南县电子政务中心技术支持
建议或意见: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陕ICP备号    网站访问量:  如何协调市场部与销售部的分工合作?
作者:世纪医药网 来源:本站原创
&&&&&&&& 市场部和销售部总是难以合拍,市场部埋怨销售部不服从市场部的领导,对
&&& 各种策划方案执行不力;销售部觉得市场部花费了太多的企业资源,于的事情却
&&& 华而不实,对销售没有太大帮助,还不如分出一些资金直接投入到销售。
&&& 那么,该如何协调市场部和销售部的分工合作呢?
&&& 在很多企业里,市场部和销售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分工合作的一面,也
&&& 有相互扯皮的一面。有些企业的销售人员把市场部简单的理解为服务部门,只有在需要广
&&& 告、促销和宣传资料时才会和市场部门沟通;有些企业的市场部认为销售人员只不过是具
&&& 体的执行人员,一切行动应该以市场部制订的策略为准则,把自己凌驾于销售部门之卜。
&&& 尤其是在营销业绩出现波动时,总是很容易的听到两个部门之间的相互指责,市场部说销
&&& 售执行不力,销售部埋怨没有好的市场支持.市场方案低能无效,浪费资源。
&&&&&&& 实际上,市场部和销售部需要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两者工作的相加才是整体的营销
&&& 过程。纵观持续经营上百年的著名跨国企业,都具有超前的规划和发展品牌,稳健的增长
&&& 销售的共同营销特征,也就是销售与市场良好结合,既重视销售,又重视市场,将&拉&
&&& 与&推&二种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r独特的品牌力占据市场优势和卓越执行能力达
&&& 成销售业绩。这种综合优势的建立在于市场部和销售部通畅的信息沟通、紧密的相互协作;
&&& 更在于企业高层对此的清晰理解和有效引导。
&&& 市场部和销售部的主要合作内容:
&&&&&&& 销售部门在市场推广工作中承担着市场第一线的执行和市场反馈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
&&& 理、统计分析和建议上报工作,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
&&&&&&& 市场部必须及时跟踪销售信息状况及竞争产品情况,主动和销售人员沟通并加强市场
&&& 随访,根据不同时期的销售变化指数预测未来市场产品需求走向,及时监控并根据需要调
&&& 整各种营销工具的组合。
&&&&&&& 销售部在把产品有效送达销售终端的同时,要配合市场部达成有效推广,使消费者不
&&& 仅能看到产品,而且能够产生购买欲望。对于销售终端的生动化,如产晶陈列、促销活动
&&& 配合、POP宣传等都要重点关注,并就此加强与市场部的沟通。
&&& ★市场部应将以下方案提供给销售部门,并作必要的说明、培训及研讨:
&&& &竞争策略、产品定位、目标消费者、渠道分销计划。
&&& &广告计划、宣传计划、公关计划。
&&& &销售促进计划、
&&& &促销活动/促销工具/促销资源及安排。
&&& &检查及沟通终端市场状况。
&&& &POP等终端物料投放计划。
&&& &年、季度、月销售目标制订。
&&& &产品市场占有率及品牌推广计划。
&&& &竞争动向和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 ★销售部应向市场部提供以下信息:
&&& &终端覆盖率、终端陈列、终端包装情况
&&& &渠道配送和进销存情况。
&&& &零售推荐率、枪手医生建设。
&&& &网点开发、招投标情况。
&&& &终端销售情况。
&&& &终端促销信息反馈。
&&& &区域销售状况。
&&& &公关活动、广告宣传工作在各地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
&&& &竞争品牌市场信息反馈。
&&& &渠道、终端、关键人、消费者的反馈情况。
&&&&&&& 医药招商企业营销管理高层对于市场部和销售部分工合作关系的理解和协调是企业形
&&& 成营销合力,提高整体营销效率的关键。营销管理者要时刻清楚的把握市场脉搏,审时度
&&& 势,随时调控企业资源在市场和销售之问的分配。营销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 市场部和销售部的合作效率:
&&& ★选择富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参与到市场策划的整体工作中来,一方面加强营销计划的
&&& 可行性,另一方面加强销售队伍列营销计划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 ★给市市场部人员更多的市场随访机会和要求,防止闭门造车,加强策划人员对一线
&&& 情况的了解和理解,增强营销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构建行之有效的营销管理架构和模式,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利,强化两部门之间的沟
&&& 通,淡化其部门观念,细化其合作形式和内容。
&&& ★合理引导和管理部门冲突,利用适当的冲突加强两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提
&&& 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 ★合理、公开的分配营销资源,加强整体进度的通报和协商,并适时的调整阶段性工
&&& 作重点,促使两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协调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 2012 YY21.Net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光明日报-光明网
您想去哪里?
07版:理论·实践
&& 往期回顾 & && &
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喻新安 杨兰桥 刘晓萍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进行了部署,强调要“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的必要性,不断深化对跨区域城市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在深化改革中开创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新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全球产业格局新一轮的重塑,各地区加强经济合作、联合应对国内外竞争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这种形势下,我国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跨区域经济网络先后建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一批新的区域增长极也在加快形成。
&&&&当前,借助各类经济区作为平台,跨区域城市合作逐步深入,城市互动发展也呈现一些新特征。一是产业转移与空间集聚同步进行。传统优势制造业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渐向中心城市集聚,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二是合作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中央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推进,中西部地区取代东部地区成为新的跨区域合作热点,以重庆、湖北、河南、广西、陕西等为主体的一批跨区域合作板块逐步活跃。三是跨区域发展仍处于“极”牵引状态。目前各个跨区域板块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区域合作主要依赖于武汉、长沙、成都、西安、郑州等一批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以点带面”的区域增长极模式特征显著。
&&&&在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跨区域合作城市功能定位不够明晰,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993年至2006年,浙江与江苏的制造业同构率为95.1%,江苏与上海为84.2%,浙江与上海为74.5%,区域内产业结构同构率明显偏高。二是非均衡发展态势突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两极分化格局显著。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2012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均超过1.3万美元,两市经济总量占整个地区的50%以上,作为经济腹地的河北省,除唐山市达到1.2万美元,其余地区人均GDP均在7000美元以下,与中心城市相比经济腹地发展明显落后。三是行政区划束缚严重,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屡屡诱发“非合作博弈”。在当前行政区管辖体制下,跨区域合作往往遭遇行政区划与市场跨界配置资源的矛盾,一些地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竭力保证辖区利益不“外溢”,最终导致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行政壁垒森严、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市场分割现象严重。四是跨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滞后,制度保障存在缺失。当前合作机制主要以对话式协调为主,缺乏制度化、法律化,合作开展中普遍存在机制不稳定、组织形式不系统、战略规划不统一的现象,跨区域合作还缺乏完善的区域竞合体制、严密的组织结构以及坚实的微观基础。
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的意义
&&&&为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和要求,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极为重要而又十分迫切。
&&&&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发展都与周边城市或区域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由于受“行政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城市在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和经济联系中,往往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缺乏协同意识和整体观念,造成城市间的协调发展难以有效进行,导致城市发展质量和区域整体效益的降低。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的协调机制,调和跨区域城市协同发展的利益关系,引导跨区域城市的分工合作和协调发展。这既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也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含义所在。
&&&&顺应城市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化,以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合作与发展成为趋势。能否顺势而为积极推进我国城市跨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不仅事关我国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关系我国全面现代化的整体布局。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共赢,许多区域和城市自发性地建立了一些诸如联席会议、城市经济协调会等协调机制,但是面对新趋势、新要求,这种松散的、低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性任务。走好这条道路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核心在于能否构建有效的跨区域城市发展的协调机制。如果不能有效地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的协调机制,新一轮的城市竞争、重复建设、产业大战等将会再次上演,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也将难以进行,将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通过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既是促进我国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深化改革中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建立完善协调共进机制。在全国层面建立国家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管理机构,专职负责全国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法律法规出台等工作;对于跨省域的城市协调发展,在各省级层面建立协调机构,负责跨省域城市协调发展问题;对于省域范围内的城市协调发展,在省级层面建立协调机构。同时,探索建立跨区域城市间的沟通协调、规划对接、技术支撑、产业分工协作等相关机制,促进城市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产业分工协作、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展开务实合作。
&&&&建立完善市场开放机制。促进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要建立健全市场开放机制,着力打破市场分割,清除市场壁垒,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要着力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序竞争,营造市场准入、交易、竞争、消费的良好环境。要改革区域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区域市场监管制度,清理和废除妨碍区域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着力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
&&&&建立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城市间的利益关系,找到城市间的利益平衡点。当前,一方面要探索建立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对于跨区域的项目建设、产业转移、投资活动等,通过采取联合共建、股份化运作等方式和途径,进行利益分成和利益共享;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城市间补偿制度和城市协调发展专项资金等方式,对周边城市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利益损失予以补偿。
&&&&建立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国外城市协调发展之所以能有效推进和实施,关键在于有一系列的法律作保障。新时期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首要的是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加快推进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立法进程,加快制定促进城市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逐步解决城市协调发展和合作中缺乏法律保障的问题,着力形成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框架。同时,要加强城市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法治管理,明确协调发展对缔约各方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以法律法规来引导跨区域城市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立协调机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