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天天全球学术快报机构账号,能用微博账号作为辅助材料吗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答天天快报:宝宝接种了未冷藏疫苗会致命吗?
今天微博、微信群以及朋友圈都在疯传澎湃的这条新闻:
【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或影响人命,山东广发协查函】济南警方称,2010年以来,庞某卫母女非法经营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销往18省市,涉案金额5.7亿。【“这是在杀人”】北大教授称,接种此类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或致人死亡。&
从新闻公布的信息看,包括流感、乙肝、狂犬病、轮状病毒、Hib、水痘、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25种疫苗,流入湖北、安徽、广东、河南、四川等18个省、市、自治区247名人员手中。
这样的新闻,令人无比震惊愤怒。
中午,我打开微信和微博,无数家长信息几乎都是提问有关疫苗话题的,每一条信息都带着无助和恐慌。下午,我接受了腾讯天天快报的独家采访,尽量客观答复家长们的提问。现在,我在采访稿的基础上,对文字再次进行梳理和备注,希望在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方案公布之前,能给家长们一点点帮助。
天天快报代家长问:什么是一类疫苗,什么是二类疫苗,二类疫苗都有哪些疫苗?
虾米妈咪:
一类疫苗,即计划内疫苗,是国家免费强制接种的疫苗。二类疫苗,即计划外疫苗,是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
常见的二类疫苗有: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甲肝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二类疫苗中有可替代一类疫苗的选择,乙肝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
OPV)就都属于一类疫苗,但二类疫苗中也有乙肝疫苗和脊灰疫苗可供选择,如进口的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针剂(IPV)就是二类疫苗。
此外,很多妈妈都在问,此次事件中有没有涉及进口疫苗?其实从新闻中,并没有提到是进口还是国产,只是说二类疫苗,如进口的乙肝疫苗和五联疫苗也属于二类疫苗,至于具体到某个批次的某个疫苗有没有涉及到,还要等官方新闻公布。
天天快报代家长问:疫苗冷藏不当,是否会增加风险?真的会致命么?
虾米妈咪:
所有疫苗都是热敏感的生物制品,各国将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定为2~8摄氏度。
疫苗在推荐储存的温度之下,其实也在发生效价丧失,所以在推荐储存温度状态下疫苗也有有效期限;而在推荐储存的温度以上,效价丧失的速度则会大大加快,疫苗就会在有效期限之前失效。&
不同疫苗的热敏感性不同,根据世卫组织给出的资料,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受温度的影响更大。(备注:根据世卫组织给出的部分数据看,一些疫苗,例如狂犬病疫苗、甲肝疫苗等在37摄氏度左右环境可以稳定1~3周,霍乱减毒活疫苗和伤寒减毒活疫苗在37摄氏度左右环境可以稳定约12小时。)&
(说那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冷藏不当的疫苗未必一定失效——真心希望这些疫苗没有失效......那么如果失效了呢,请继续往下看)
那么正规的疫苗如果因为冷藏不当或因为超过有效期限,而导致疫苗失效,接种后就无法产生免疫应答,但不是直接致命。&
就个体而言,如果是接种乙肝、甲肝、水痘疫苗之类,在接种失效疫苗之后,自认为已经有了抗体而放松警惕,可能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如果是给狂犬病、破伤风等传染病患者(备注:是指被感染的患者,健康猫狗咬伤的可不算)接种了失效疫苗,则会因为无法防止感染而危及患者生命。
而就群体来说,接种失效疫苗,人群没有得到免疫,大大增加了疾病流行的风险,是社会的人力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所以请大家一定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或防疫中心去接种疫苗。
天天快报代家长问:自费的二类疫苗都打了,怎么知道有没有效?是否继续打二类疫苗?
虾米妈咪:
一类(免费)和二类(自费)疫苗的最大区别是管理不同,前者的费用是国家买单,后者则不是。HIB之类的二类疫苗在很多国家也是免费接种的,从预防疾病的角度看,接种二类疫苗可以让孩子获得更为广泛的保护,是值得接种的。
现在已经曝光了这些问题疫苗,全国的疾控中心都会彻查相关批次的疫苗,其实这会儿接种疫苗反倒还是安全的。
建议家长们继续按照正常预防接种的流程继续接种疫苗。相信各地疾控中心会展开应急方案,需要补种的孩子疾控部门应会联系通知家长。
作为社会的个体,作为孩子的母亲,我们真的不想看到这样的新闻,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件,但是当这些事件爆发以后,更需要我们冷静和理智的思考,如果我们因此而拒绝疫苗,将可能引起流行疾病爆发,将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我们年幼的孩子们,暴露于更大的危险之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天快报 入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