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13剧情4 最上义光没有剧情吗

微信:doyo_game
信长之野望14威力加强版-各家一门众使用心得
& 第1页:九州篇& & 第2页:中国篇& & 第3页:四国篇& & 第4页:近畿篇& & 第5页:东海岛& & 第6页:北陆篇& & 第7页:甲信篇& & 第8页:关东篇& & 第9页:东北篇(完)&
  东北篇之出羽之狐最上一门
  代表武将:最上义光 最上义姬(其他武将都太不上镜了~)
  详细评价:最上义光也是瓜君佩服的大名之一 狡诈冷酷无情 上位就是逼死亲弟 强行让义守让位 最上家作为伊达家的从属国
  在天文之乱中独立 最上义光接任家督后 文治武功 对外用暗杀,联姻,内应等谋略来进行领地扩张 对内兴修水利
  重整山形城城下町 论枭雄之姿比道三松永更胜一筹 在东北长袖善舞不断与伊达上杉明争暗斗 最后成为57万石大大名
  全国第六~ 但家族人才凋零 且后代好的不学专学坏的 各种兄弟相残 最上义光死后不久最上一门彻底湮灭在历史中
  游戏中~ 最上义光全能力90左右 战法诡计百出 个人觉得华而不实 四费不圈中很多队伍的话很亏 无特有特性
  最上义姬女神有没有 虽然各种嫌弃我20年 但是丝毫不影响女神地位 能力也还可以 颜值爆表~
  特有政策内治外谋 就是为最上义光量身定做的政策 十分契合历史~ 也很实用
  数量评价:三分半
  政治能力:三分半
  战斗能力:三分
  综合评价:四分(义姬女神赛高 强行加一分 不服也没用=。=)
  内治外谋效果图送上~
  东北篇之生慢二十年伊达一门
  代表武将:伊达政宗 伊达成实 伊达晴宗(特想把片仓喜多跟小十郎写进来 想想还是算了 太勉强了~)
  详细评价:我二十年在战国众武将中一直人气居高不下粉多黑也多~ 由于在战国晚期才登场 政宗有句话“愿早生二十年,成就如信长公霸业”
  二十年的外号由此而来~ 二十年的事迹大家应该稍微了解的多一点 亲母义姬不喜政宗一直想立小次郎为家督 生父辉宗虽然在位期间作为不大~
  但坚持立二十年为家督 并在二十年十八岁时隐退 幕后支持二十年 但后来被二本松义继劫持 在辉宗二十年一枪穿心无奈手刃亲父~
  自此之后在伊达三杰的帮助下 横扫羽奥灭芦名家与亲舅舅最上义光抗衡~ 但灭芦名激怒了天下猴大人 伊达只能虚以委蛇 一边与北条合谋佐竹家
  妄图抗衡天下猴 但这期间被义姬差点毒死 当即杀掉小次郎 送义姬回山形城~ 在小田原征战中 意识到天下大局已定 毕竟生慢二十年~
  全军白衣白甲支援天下猴 得以保全势力 后与松平家联姻 亲近德川 关原之战后原定封为百万石超级大名 但由于煽动一揆一事被揭发转封62万石
  仙台番初代藩主 争天下之心到死都未曾熄灭 但~ 哪怕早生二十年 天下也不会是政宗的 陆奥太穷 北条武田今川等等大BOSS拦路如何得天下?
  伊达政宗一直是瓜君的最爱 QQ头像一直用的就是二十年 费了很多笔墨 也许有点太过偏心 如果大家有兴趣看 我可以把前面的一门也重新详细写一遍~
  游戏中 伊达政宗能力值不提 独有战法伊达者(日语中是贬义词 意味徒有其表的人) 自身乱战射击强化 混乱率提升持续时间也很长 此战法有BUG
  近战与远程混乱几率相叠加 基本每次施放伊达者再齐射必混乱 不知道新补丁修改过来没有 独有特性独眼龙 大地图合战强力特性~
  老一辈伊达家主政治能力突出 伊达诚实猛将一名 独有政策龙骑兵配备在军械配备之后大大提升战斗力 跟上杉家政策同为战术性政策不需要常开
  数量评价:五分
  政治能力:四分半
  战斗能力:四分半
  综合评分:四分半~
  独有政策龙骑兵配备效果如下~
... & 第页
http://www.doyo.cn/article/204817
阅读本文后,您的心情是:(选择后可查看结果)
人气:237368
今日关注游戏这位陆奥诸侯中不世出的豪杰,羽州山形的最上源五郎义光。其能力应该完全不逊于大名鼎鼎的伊达政宗,义光继承家业的时候,四周强敌环视,处境之险恶,是政宗所难以想象的,但到了江户开幕以后,他受封的领地,并不比伊达家少太多。查考义光的一生,更加富有传奇色彩。
暗杀者&最上义光
信陵君最近遇到仙人指点,得了《太平要术》,善能未卜先知,指点迷津,昨天又猜中了最上义光。
这位陆奥诸侯中不世出的豪杰,羽州山形的最上源郎义光。其能力应该完全不逊于大名鼎鼎的伊达政宗,义光继承家业的时候,四周强敌环视,处境之险恶,是政宗所难以想象的。
但到了江户开幕以后,他受封的领地,并不比伊达家少太多。查考义光的一生,更加富有传奇色彩。
此人幼年时就能独立斩杀山贼,智勇双全,却不受父亲宠爱。父亲义守无能,并且宠爱幼子义时,内有诸支系作乱,外仰伊达家的鼻息。
天正2年,二十九岁的义光威逼义守退位隐居,继任为最上家第十一代当主。此时,旧领内除主城山形、清水义氏的清水城,以及长谷堂城外,几乎全部本家和外样领地,都纷起拥护其弟中野义时,义光的统治。
义光花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利用罕见的谋略手段,将其逐一讨平。
讨杀兄弟、离间最上八楯,攻灭天童、东东根二城,驱逐天童氏。进攻上山城,煽动其重臣里见越后守反乱,刺杀城主上山满兼,降服猛将鲑延秀。
进攻尾浦城,武藤义氏,暗杀白鸟长久,攻克谷地城。此人用兵诡诈,擅长阴谋暗算,全无节操,战国日本刺杀第一人。
明日武将四围总和352,最高政治/智略,最低武勇,来自中国地区,那么必然是&战国第一智将&大枭雄&&毛利元就了。
更多精彩尽在 专题:“信长之野望与太阁立志传”——日本战国时代(上下)
我的图书馆
“信长之野望与太阁立志传”——日本战国时代(上下)
14:11  安土一梦,本能大火  足利幕府灭亡后,织田信长顺势消灭了浅井、朝仓两家,吞并了伊势国的北田家,并降服三好家、松永久秀等势力,基本奠定了日本统一的基础。就在这一年的新年酒会上,织田信长用浅井长政、浅井久政、朝仓义景头骨做成的酒杯与众家臣共饮,庆贺所取得的成就。不久之后,织田信长在近江修建了宏伟壮丽的安土城,而信长所主导的时代也就被称为安土时代。  骷髅酒杯  1575年,武田胜赖率军攻击三河长筱城,与织田、德川联军在长筱设乐原展开大战。在作战过程中,织田信长创造性大规模使用火枪并使用栅栏,成功地重创武田军的精锐骑马武士,大败武田军。武田军四分之三的精英重臣都在此战毙命,长筱之战也成为火枪击败骑兵的经典战例。武田家从此一蹶不振,再无挑战织田信长的可能。  1577年,上杉谦信组织了第二次“信长包围网”联盟,并举兵上洛。当年冬天,上杉谦信于手取川大败柴田胜家指挥的织田军,但后来因为担心大雪封路而退兵。1578年,上杉谦信准备再次出兵上洛,却因突发脑淤血猝死在厕所,第二次“信长包围网”联盟瓦解。由于上杉谦信终生未婚、无子无女,死前也没做继承安排。于是上杉家爆发了长达数年的“御馆之乱”,就此衰落。至此,整个日本再无可以威胁织田信长统一事业的大名。  1582年,织田信长灭亡武田家。同年,与信长对抗长达十年的石山本愿寺向信长投降。于是,织田信长组建六大军团,从各个方向出击,准备一举统一日本。六大军团分别为:  北陆军团:总指挥柴田胜家,主攻目标为上杉家。  山阴军团:总指挥羽柴秀吉(丰臣秀吉),主攻目标为毛利家  近畿上阳军团:总指挥明智光秀,主攻目标同为毛利家。  四国军团:总指挥丹羽长秀,主攻目标为四国岛的长宗我部家。  关东军团:总指挥泷川一益,主攻目标为后北条家。  东海军团:总指挥德川家康,主攻目标同为后北条家。  1582年5月,羽柴秀吉水淹毛利家要塞高松城近一个月,毛利辉元出动数万主力支援。秀吉便请信长也率织田主力支援,从而彻底击败毛利家。织田信长便命令明智光秀所部一万三千人首先出兵,自己则带不足一百人的随从下榻京都本能寺,准备觐见天皇之后再会和其他部队赶往战场。6月21日凌晨,本应前往高松城的明智光秀军突然改变行军方向,包围并进攻信长下榻的本能寺和信长继承人织田信忠下榻的妙法寺。织田父子及随从在殊死抵抗数小时后,自觉突围无望,于是举火自焚。第六天魔王在天下即将统一之际,化为灰烬,史称“本能寺之变”。本能寺之变后数日,代表织田信长一生功业的安土城也在大火中焚毁,安土时代正式结束。  猴子桃山,日轮侵朝  本能寺之变的当天,明智光秀立刻向上杉景胜、毛利辉元和北条氏政等人写信告知信长死讯,并请求他们拖住织田各军团,等自己控制近畿局势后必有厚报。可是,向毛利家寄出的书信却被羽柴秀吉截获。在得知本能寺之变后,羽柴秀吉火速和毛利家议和。紧跟着实施了史称“中国大返还”的撤军计划,五日内行军近200公里,赶回了京都地区。而明智光秀刚刚促请天皇封其为征夷大将军,羽柴秀吉的突然出现,令他猝不及防。  羽柴秀吉到达京都附近后立刻联合了尚在近畿的丹羽长秀、池田恒兴等织田家臣,在山崎天王山一战击败了准备不足的明智光秀。光秀逃亡途中被山野村民所杀,他的征夷大将军只做了三日,史称“三日天下”。  1582年6月底,织田重臣在清洲召开会议,以决定织田家的继承人,分割织田信长所留的遗产。羽柴秀吉凭借讨逆之功和高明手腕,成功战胜对手柴田胜家,让年仅四岁织田秀信(三法师)继位,从而控制了织田家的实权。不过,柴田胜家及信长的另外两个儿子织田信孝和织田信雄,也因此与羽柴秀吉的彻底决裂,进而公开为敌。  1583年,秀吉在贱岳之战中再次以快速行军、出其不意的战法击败了柴田胜家,柴田胜家在逃回北之庄城后自杀。紧接着秀吉又迫使织田信孝自杀、织田信雄投降。至此,羽柴秀吉基本继承了织田信长生前所控制的的领地,成为日本统一的领导人。1583年,羽柴秀吉修筑了比安土城更为巨大华丽的大阪城。据说,羽柴秀吉还想在京都的伏见筑造一座规模更大的巨城,但未能如愿。因为伏见到处都是种满桃树的山岗,所以丰臣秀吉主导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1584年,羽柴秀吉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败给了德川家康。但之后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成功迫使德川家康降服。1585年,羽柴秀吉就任关白。1586年,羽柴秀吉就任太政大臣并接受天皇赐姓丰臣氏,改名为丰臣秀吉。之后数年,丰臣秀吉连续发动纪州、四国和九州征伐,征服了整个日本西部。之后,丰臣秀吉以关白的身份发布“惣无事令”,要求各大名都停止战争行为,试图借此征服尚未归附的日本东部。  1589年,后北条氏家臣猪俣邦宪出兵攻占真田昌幸所有的名胡桃城,公开违反“惣无事令”。丰臣秀吉便以此为借口,发动三十万大军东征后北条氏,日本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就此展开。丰臣军的各路人马迅速攻克了后北条家的各个据点,很快就对后北条家主城——小田原城完成了合围。丰臣秀吉同时还要求尚未明确归附于他的东北各大名限期到小田原城下参战,否则将被视为叛逆予以消灭。在围城的数月间,东北大名中的实权代表人物,如最上义光、伊达政宗等等都前往小田原城参战,丰臣秀吉就此征服日本东北地区。1590年7月,小田原城开城投降,后北条氏灭亡,丰臣秀吉统一日本。  统一日本后的丰臣秀吉并没有休养生息、安心治国。这个“猴子”太阁为了解决国内问题,也为了自己不切实际的野心,决定吞并中国明朝。因此丰臣秀吉向朝鲜国提出“假道入明”的请求,遭到朝鲜国王断然拒绝。于是,丰臣秀吉决定先并吞朝鲜,再吞并中国明朝,甚至还设想吞并印度。  1592年4月,秀吉派遣十六万大军入侵朝鲜,文禄之役(朝鲜称壬辰倭乱、中国称万历援朝)揭开序幕。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绝对优势,朝鲜军队除了李舜臣的水军外,基本是不堪一击。日军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攻陷朝鲜第一大城市汉城(今首尔)和第二大城市平壤。朝鲜“三都失守,八道瓦解”,国王李昖逃至鸭绿江边,遣使向中国明朝求救。  中国明朝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于是出兵援朝。1593年1月,中国提督李如松成功击败日军大将小西行长,收复平壤。之后,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也成功击败日本水军,切断了日军的海上补给线。日军在海陆双线战败的情况下被迫同明朝议和,文禄之役就此结束。  1597年,丰臣秀吉因为明朝拒绝他提出的议和条件再次出兵入侵朝鲜,开始了庆长之役。由于战前李舜臣被朝鲜解职,日军迅速获得制海权,战事进展顺利。但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支援朝鲜。明朝名将麻贵,在蔚山大败日军名将加藤清正等人,日军被迫退至朝鲜半岛沿海一带。同时,朝鲜再次起用李舜臣指挥朝鲜水军。日,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击败日军水军总指挥来岛通总,明朝也派遣陈麟、邓子龙等名将率明朝水军参战,日军再次丧失制海权。  日,丰臣秀吉在忧虑与不安的煎熬中病死于京都伏见城,在朝日军决定撤退。1598年11月,中朝联军截击撤退的日军,露梁海战爆发。中朝联军以付出牺牲李舜臣、邓子龙等名将的代价,几乎全歼日本名将岛津义弘等人指挥的日军,日军死伤数以万计,庆长之役结束。  关原合战,元和偃武  丰臣秀吉死前留有遗嘱:丰臣家由幼子丰臣秀赖继任。在秀赖成年之前,大权则由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上杉景胜)、五奉行(石田三成、浅野长政、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组成的十人合议制掌管。但在丰臣秀吉死后,丰臣家内部以福岛正则、加藤清正为代表的武将派与石田三成为代表的文臣派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首席大老德川家康则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和威望,不断突破十人合议制的约束,攫取统治日本的实权,这也激起了其余大老和奉行的不满。  1599年,五大老中唯一能够安抚各派、制约德川家康的前田利家病逝,丰臣家的”文武“之争彻底激化,德川家康更是肆无忌惮地行事。他先是威逼前田利家之子、继任大老前田利长降服。之后又利用丰臣家的内斗,逼迫石田三成辞职隐居。  石田三成  1600年,德川家康又试图迫使东北会津的大老上杉景胜称臣。于是,上杉家重臣直江兼续给德川家康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书信,史称“直江状”。德川家康见信大怒,亲自率领支持他的大名联军,离开京都地区征讨上杉景胜。  此时隐居的石田三成见德川家康率兵离开,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召大老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进驻丰臣家主城大阪。随后三成等人推举毛利辉元为名义上的总大将,起兵攻占京都,控制近畿地区。同时宣布德川家康为叛逆,号全日本各大名起兵讨伐。全日本的强力大名就此被分为两大阵营:支持德川家康的东军,支持石田三成的西军。德川家康在得知石田三成起兵的消息后,命次子结城秀康率领伊达政宗、最上义光等东军大名继续攻打上杉景胜,自己则率其余东军大名回师京都、大阪。石田三成得知东军回师后,则率西军主力前往迎击。日,两军主力在关原相遇,日本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野战——关原大战就此爆发  说起来,关原合战前西军本来占据多项优势。第一,西军八万五千人,东军七万五千人,西军占据兵力优势。第二,由德川秀忠率领的德川家三万八千精锐主力被西军真田昌幸拖在了深山之中,无法及时赶到战场。第三,西军提前到达战场,抢占了有利地形。后来明治维新时期,一个德国军官在看到关原的战场布阵图后,就表示西军必胜。  但是德川家康在战前就通过政治手段,成功地使多位西军大名保持观望。所以开战后,实际参战的西军只有位于平原上的数万人马。但就算如此,西军还是凭借英勇作战占据了微弱优势。德川家康在焦急之下突生妙策,用火炮轰击尚处在观望中的西军大名小早川秀秋。小早川秀秋在慌乱之下,率所部一万五千人倒戈,向西军发动进攻。西军就此全线崩溃,名将大谷吉继切腹自杀,石田三成等大部分西军首脑只身逃亡,东军大获全胜。关原战后几天后,石田三成被东军抓获,与小西行长、安国寺惠琼一起以叛贼战犯的罪名在京都处斩。而凡是参加西军的大名,除岛津家外,都被德川家康消灭或大幅削减领地。在整个战后处理的过程中,德川家康还大幅削减了丰臣家的直辖领地,大幅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在实质上取代了丰臣家的地位,成为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  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一职,在江户(今东京)建立江户幕府。  此时在日本唯一有可能威胁江户幕府统治的就是丰臣家。而随着丰臣秀赖的逐渐长大,丰臣家有复苏之势。德川家康深感威胁,决心消灭丰臣家。  1614年,在丰臣家重建方广寺梵钟的铭文上出现“国家安康,君臣丰乐”的词句,德川家康就此认为这两句话是丰臣家有意诅咒自己和江户幕府,要求丰臣秀赖让母亲淀殿到江户城做人质并退出大坂城。  丰臣家断然拒绝了德川家康的要求,利用丰臣秀吉所遗留的金银财宝召集十余万浪人(多为关原败将),储备粮草和武器弹药,准备与江户幕府作战。江户幕府立刻向日本全国发布讨伐丰臣家的动员令,从而召集了二十多万大军,开始进攻大坂城,大阪冬之阵就此爆发。  丰臣方凭借名将真田幸村、后藤基次等人的有力指挥和英雄作战,再加上大坂城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体系,幕府军是屡屡受挫,进展缓慢。无奈之下,德川家康利用大炮轰击大坂城天守阁。丰臣秀赖和母亲淀殿在惊慌之下,向德川家康求和。于是德川家康以大坂城填去外护城河作为条件,与丰臣家讲和。可是在和谈达成后,德川家康突然出动数万人将大阪城的外护城河、二城、三城及内护城河悉数破坏。大坂冬之阵就此结束。  真田幸村  1615年四月,德川家康以丰臣家破坏和议为借口,聚集十五万大军再次进攻大坂城,大坂夏之阵爆发。虽然丰臣一方的名将真田幸村等人誓死作战,还曾经一度攻入德川家康的本阵。但因为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大阪城防御工事体系,所以这些名将在幕府军的兵力优势下一一战死。最后大坂城被攻陷,丰臣秀赖母子点燃了大阪城所存的炸药,自杀而亡。德川家康又杀掉了丰臣秀赖的幼子,丰臣家血脉断绝,就此灭亡。  丰臣家灭亡标志着从应仁之乱开始长达近一百多年的日本战国时代彻底结束,进入保持了近三百年的国内和平稳定的江户时代,史称“元和偃武”。   鬼说历史
10:28  “人间五十年,与天地相比 不过渺小一物。看世事,梦幻似水 任人生一度,入灭随即当前”。只要玩过日本光荣公司的历史战略游戏的人,恐怕对这句话和其所代表的历史时代都不会陌生。那么,这样一个能活五十年便是大幸的日本战国时代,可以说是日本国民知名度最高的历史时代。那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严格说来,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主要指的是应仁之乱后的室町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也有江户时代初期的说法)之间大约一百来年局势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现在一般以1467年的应仁之乱为战国时代的开始,但战国时代以何为结束则存在以下几种说法:  一,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成功。  二,1573年织田信长实际消灭室町幕府。  三,1590年丰臣秀吉攻克小田原城,灭亡后北条氏,完成日本统一。  四,1600年关原合战,德川家康实际控制日本。  五,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六,1615年德川家康攻克大阪,灭亡丰臣氏,日本国内大规模战事终结。  本文在此采用最后一种说法,以完整表述这段历史。  室町幕府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悲催的幕府。不仅从建立的那天起影响力就无法覆盖整个日本,而且自从《聪明的一休》里的将军大人“日本国王源道义”足利义满之后就更是没过上几天好日子。政治上,除了关东公方与幕府之间的对抗外,层出不穷的政治谋杀、各地大名国人的抗上和私斗也是此起彼伏。社会上,各地爆发的一揆(暴动)如同一颗颗炸弹,不断对整个统治秩序造成的伤害。室町幕府只能维持对全国局势总体上的稳定,直到1441年一场因意外引发的全国混战……  应仁之乱,战国初始  室町幕府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多年无子。无奈之下,于1464年立弟弟足利义视为继承人,以管领细川胜元为义视的保护人,称之为弟弟派。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第二年,义政的妻子日野富子突然生了一个儿子——足利义尚,以重臣山名持丰为保护人,称之为儿子派。于是,两派之间为了争夺将军继承人地位的展开了斗争,中央幕府随即发生分裂。在地方的各领国内,地方大名力量也不断增大,并与中央各势力干预搅乱地方领国的秩序,因而日本地方势力也开始分裂。于是以细川胜元——弟弟派和山名持丰——儿子派的对立为中心,整个日本向着混乱与分裂前进。  应仁元年(1467年)1月17日,以畠山家的继承纠纷为导火索,应仁之乱爆发。各派势力立刻分成了两大阵营,形成弟弟派细川胜元领导的东军与儿子派山名宗全领导的西军。东军十六万、西军十一万就在京都附近,在天皇与将军的眼皮底下开始了持续十年的大混战。  由于东西两军各有所长,战局很快演变成了胶着的消耗战。长期的战乱极大地消耗了双方的实力,地方武士集团则借机扩大自己的实力,争夺领国统治权,有的甚至企图夺取守护大名的地位。在京都作战的各个守护大名对此深感不安,战局又没有任何实质变化,因而东西两军都普遍地出现厌战情绪。而且说起来有意思的是,在战争过程中,两军的名义立场发生互换,西军山名宗全变成了弟弟派,东军细川胜元变成了儿子派。这种可笑的变化,严重打击了双方的斗志,而且也表明这场战争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忠义。1472年,对战局都感到无望的东西两军开始和谈。1473年,西军领袖山名宗全与东军领袖细川胜元相继离世(真是相爱想杀,死都同一年)。随着两军领袖相继去世,新任的两军领袖在幕府将军继承纠纷问题上终于达成了一致,由儿子足利义尚继位(名义上双方都达到了目的)。东西军正式决定和解,应仁之乱结束。  应仁之乱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破坏之大在日本历史上都是少有的,这场大乱直接导致中央幕府将军与地方守护大名的衰落。原来受幕府及守护大名压制的各地方武士集团地位与实力都大幅上升,有些甚至架空了守护大名。这种称为下克上的现象不断在日本全国扩散,很多有实力或眼光的守护大名或国人集团逐渐转化为对家臣和领地控制力度都更为强大的战国大名,日本正式步入战国时代。  明应之变,群雄崛起  虽说应仁之乱后幕府的影响力大幅衰落,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幕府将军仍然试图恢复幕府的权威。所以在应仁之乱后,幕府将军不但多次讨伐邻近的细川氏、六角氏等大名,还屡屡颁布命令号召各国大名讨伐那些下克上的乱臣贼子。但是幕府将军强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这时将军的命令除了作为大名争权夺利的工具外,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到了1493年,将军足利义材亲自率军讨伐细川氏,反而在细川氏的策划下莫名其妙的丢掉了将军的位置,史称明应之变。自此以后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丧失,之后的将军也只是强力大名用来操控政局的傀儡罢了。日本全国彻底进入无主时代,于是群雄并起,天下(日本)大乱。  北条早云 游戏形象  首先在关东地方,由于旧有的统治势力关东公方足利氏与关东管领两个上杉氏发生了一系列的纷争和战乱。本是个外来人的北条早云渔翁得利,一跃成为关东第一大名。后北条氏二代家督氏纲更是夺取了关东核心地区之一的武藏国,成功取代足利、两上杉氏,成为关东地方的霸主。  除了关东地方,日本各地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一方豪雄。在中国方面,大名“阴阳一太守”尼子经久取代原守护京极氏,正式成为出云守护。在尼子经久生前,尼子氏扩张成与传统豪强大内义兴并驾齐驱的西方双雄,在下辖十一国的中国地方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斗争。  尼子经久 游戏形象  在尼子、大内义兴双雄争霸过程中,安艺国人“濑户智将”毛利元就采取墙头草的计策,利用尼子、大内的争霸斗争,逐渐发展自己的力量。日后乘大内氏内乱,在严岛会战中击败大内氏的实际掌权者陶晴贤,灭亡大内。之后又消灭了尼子,成为中国霸主、日本西部第一大名。  毛利元就 游戏形象  在美浓国,守护土岐氏亦遭到重臣长井规秀的驱逐而彻底衰败,长井规秀日后继承斋藤氏,改名为斋藤秀龙,法号“道三”,也就是后来天下人织田信长的岳父,“蝮蛇”斋藤道三。  斋藤道三 游戏形象  在甲信越地方,甲斐大名武田氏与越后大名长尾氏(后改为上杉氏)崛起。在日本东部与关东的后北条氏三足鼎立。“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更与”越后之龙“上杉谦信则在川中岛展开了轮番大战,时间足足持续了十数年。  武田信玄 游戏形象  上杉谦信 游戏形象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  在日本战国时代,以下克上崛起的新兴势力,和旧有豪门间的对立从未停歇,杀人灭门更是家常便饭。就连幕府将军也没能幸免。  1546年足利义辉接任第13代将军。足利义辉立志重振幕府声威,不但多次积极调停诸大名之间的纷争,更邀请上杉谦信、织田信长等大名上洛谒见幕府将军。  此时掌握幕府大权的管领细川氏遭到家臣三好长庆篡权,而三好氏的实权又被家臣松永久秀把持。于是松永久秀借此控制了幕府。所谓“陪臣执国命”。三好长庆死后,足利义辉本想利用松永久秀和三好氏宗亲重臣三人众的矛盾夺回权力,但不想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众在对待将军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1565年,三好三人众与松永久秀组成的联合叛军包围义辉居住的二条御所,虽然足利义辉有剑豪将军美名,但依旧寡不敌众而被杀,他们拥立足利义维之子义荣为第14代将军。足利义辉死后,室町幕府就此完全失去实权,也失去了中兴的机会,直到幕府灭亡。  霸王崛起,幕府灭亡  织田信长本是尾张国(今爱知县北部)的地方国人大名。因为小时候行为怪异、离经叛道,被人称为“尾张大傻瓜”。没成想就是这么个大傻瓜,在桶狭间以三千兵马击败并斩杀控制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统帅约两万五千大军的超级大名“东海道一弓取”今川义元(桶狭间之战),从而改变了日本的历史。桶狭间战后,织田信长选择与刚从今川家独立的德川家康结盟,把扩张领土的目标对准了斋藤龙兴(他妻子的外甥)统治的美浓国。初期织田信长攻略美浓进度相当迟缓,直到织田信长靠著丹羽长秀、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等等优秀部将的努力,成功促成斋藤氏重臣美浓三人众的倒戈,局势才开始有了转变。  织田信长 游戏形象  今川义元 游戏形象  1567年9月,信长攻陷美浓稻叶山城,并将其定为自己的统治中心,改稻叶山城为岐阜城,并制作天下布武的印章,正式开始走上统一日本之路。隔年在盟友兼妹夫的“近江雄鹰”浅井长政的帮助下,织田信长杀入京都,拥立足利义昭为足利幕府第十五代将军。之后,信长”挟幕府以令大名“逐步控制了当时日本最为富庶的近畿地区,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战国大名,日本统一的核心就此确立。  1570年,将军足利义昭不满织田信长挟持幕府的行为,暗中与本愿寺显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浅井长政、三好三人众与朝仓义景等强力大名联盟,组成第一次“信长包围网”,试图一举消灭织田信长。  1571年,织田信长以比睿山延历寺包庇他的大敌浅井、朝仓两大名为由,杀入山中将历史将近数百年的皇家寺庙——比睿山延历寺焚毁。这是信长一生中备受争议的事件之一,在当时就引来如武田信玄等人的批评,也为织田信长博得了“第六天魔王”的名号。  1572年,武田信玄发动全部主力军队进攻控制远江国、三河国的德川家康,准备就此杀入京都取代织田信长控制天下(日本)。由于当时织田信长被朝仓、浅井牵制,只能派出少量援兵。而实力不足的德川家康又因为年轻冲动,中了武田信玄的激将诱敌之计。日,武田军在三方原以碾压的方式击败了德川、织田联军(三方原会战),信玄的形势一片大好。却不想天佑魔王,武田信玄之后便身染重病。1573年5月,武田信玄于信浓国驹场病故,武田家也因此撤军,第一次“信长包围网”联盟因失去盟主而瓦解。  三方原合战  而就在当年,没有及时得知信玄死讯的将军足利义昭贸然起兵反对信长。信长借此一举攻占幕府仅有的几座城池和领地,并逮捕流放了足利义昭,室町幕府在实际上彻底灭亡(名义上要等到丰臣秀吉宣布“朝臣辅政”)。日本的室町幕府时代在此划下句点,历史正式进入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主导的安土桃山时代。
馆藏&15573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长之野望15 剧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