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的危害 怎么引起的

第476期金融菜鸟仔ID: jinrongcainiaozha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作者致敬。 关于财富分布,改革开放以前连一包花生米都通过行政副食本进行了分配,可以说是分配得够均等的。那时候虽然有等级工资制,但是相差不是特别远。干部当时分成三十级,有一点差异性,但是差异不太多。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差异比较大。我先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前是什么情况,1979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家庭人均收入基尼系数0.16,在全世界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数据,没有一个民族能把财富配置成这样。注: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状况的数据。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认为超过这条警戒线,就容易产生社会动荡。当时创造了一系列分配体制,有粮票、布票、副食本等等,最后让每一个人得到的东西差不多,房屋也是有分配的,没有房地产的市场,也产生不了差异,土地也停止买卖。全国城乡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低于0.3。基尼系数是测量贫富差距的通用指标,1表示差异度最大不可能再大了,0表示绝对均等。迄今全世界只有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见过0.16的基尼系数,在北欧都没有见过这种数据。只要有市场竞争就会有差异性,怎么会出现几乎均等的情况。所以这是很特殊的。改革开放以后,1988年基尼系数是0.382,1994年是0.434,1997年是0.4577, 到了新世纪,多数研究型的数据都证明:基尼系数不低于0.5。北师大李实教授的数据,是0.5到0.55之间,这个数据非常高了,大家知道超过0.5的话是一个非常大的差异度了。1、基尼系数前两年,西南财大甘犁教授课题组,调查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基尼系数0.61,这是很高的贫富差距了。该课题组解释,原因是他有办法调查了高收入户,我们一般很难调查出高收入户的真实情况。根据经验,一般调查中低收入户所给的信息大体准确,调查员入户后,根据住房等情况大体可以判断家庭的经济情况。而高收入户的情况复杂,很多调查不出来。学者王小鲁研究报告认为,高收入层隐性收入很高。“不平等问题,就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谢宇这是北京大学谢宇教授等人做的报告,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报告专门分析“家庭财产”。我们之前都是研究收入,收入还比较好算,财产这件事情太复杂了,你有辆车多少年买的,你自己都不一定说得出它值多少钱,因为得有折旧。这个报告测算出来的财产的基尼系数很高,发现中国人的财产主要是房产,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构成中,近80%是的房产。实际上这个比例也符合实情,因为目前的房地产价格炒得那么高,在深圳只要你有一套房,这基本上就是你的财产总数了,其他的财产都没有那么大。当然,房产好调查,其它财产不好调查。北大数据证明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占大约10%。北大提出的问题比较尖锐,认为中国城乡居民财产的基尼系数0.73。当然,财产的基尼系数从来比收入的基尼系数要高,因为财产是收入积蓄的累加值,所以差距会大一点。总之,北大做出的这个数据让大家比较吃惊,也公开发表了。我认为只要是严肃的学者,实事求是,把抽样方案做认真,把数据做认真, 别编造数据,做出的数据本身也不会有人批判,除非人家挑数据调查的毛病。只要是认认真真做出来的数据,我们都应该尊重人家的劳动成果。2、拉美陷阱下面是世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10个国家的数据:这是世界银行的数据,是测量收入的基尼系数,前10位的这些国家,大多集中在南美、非洲这些地方。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既不均等又不公正的现象,过去也有说法叫“拉丁美洲陷阱”,中国的发展要避免“拉美陷阱”。拉美的特点是资源特别丰富,人口又不多,那么好的条件早就应该发展起来了。怎么发展不起来呢?它制度有问题, 体制有问题。拉美贫富差距非常大,而且政治不稳定,政权更替、贫富差距、社会动乱、社会矛盾很深,一些非洲国家也有这些问题。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有长期文明积累,我们永远不可能进入这些国家的行列。老祖宗给我们创了五千年的文明,我们应发挥传统文明的优势。我做社会学,有时候思考一个问题,中华文明的长期积累,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什么样的财富?我们有无数的历史故事需要梳理,有时候重温一个历史故事就能够让我们政策纠偏,就能够发生重大影响。总之,上述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对我们是个提醒,这样的贫富差距造成社会发展没有动力,贫富集团之间矛盾很深,市场交换难以进行,巨大的底层集团没有购买能力,造成经济停滞。人们也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现象。3、理念和制度下面这些国家是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数据来源:世界银行)这些国家的贫富差距为什么非常小呢?它们的基本特点叫做高税收、高福利。这些国家均等化的高福利覆盖,福利保障水平很高,即使没有工作也能得到很好的福利。我曾经在芬兰做过调研,有一次我询问一个医疗官员,让她说明医疗保障的情况。她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因为他们住的地方离城里很远,那个地方只有两户人家,结果有一个邻居自己锯树时把自己的血管打断了。这很可怕,因为那个地方就住两家人,马上打电话,医院派直升机来接救助。我问她这种意外发生的事情怎么解决?自己掏多少?国家掏多少?她说因为是紧急救助、这种意外事情自己一分钱不用掏。我想,如果中国有那样的一种福利保障的话,就不会出现说街上老太太倒地没有人敢扶的情况,所有意外的都是国家包的。当然,这在我们中国太难了,芬兰人口300多万,而我们大陆13.7亿人,跟他们没有办法比。这些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也非常高,大多在5万美元以上,所以,也确实没有可比性。(数据来源:OECD Statistics)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而且,北欧的高福利效果不错,但是,南欧的高福利带来巨大的债务危机,所以,体制都脱离不开具体的国情,我不主张抽象地炒作某种体制,差异性确实太大。当然,我一直有个疑问,在这种均等化体制下,有本事的人最不高兴,没本事的人最高兴,因为你再有本事高收入,税收也都征走了,个人所得税率高的时候达到84%,高收入者每挣100块钱84块钱缴税,那么,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是否受影响呢?(依次为比利时、英国、芬兰、瑞典、阿鲁巴、奥地利、加拿大、卢森堡)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也做过均等化实验,结果经济运营效率低下,经反思后,我们开始新的经济政策,放弃原来的那套均等化政策。有一次,我在瑞典到乌普萨拉大学做调研,我就向该校一位教授提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均等化实验失败了,所以才改革开放。你们的均等化体制看来运行得挺不错,为什么?这位教授的回答,有一句话使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我们实行这个体制,是因为我们有长期宗教传统的影响。”这位教授其实讲的是理念与制度的关系。一个国家能够奉行一个制度,需要全体国民具有与这套制度相吻合的理念,制度需要全体国民的理念来支撑。如果全体国民的理念与制度是背道而驰的,那么制度一定会被腐蚀掉。对于福利保障制度来说,如果面对的都是骗保、套利的这套东西,那就非把这套制度摧毁不可,所以,必须有理念,没有理念支撑制度无法维持。中国自古也不是一个宗教国家,但是多数人受影响比较大的是一套儒家理念,所以我们也必须思考国民的理念与国家制度之间的关系。4、美国对于财富收入差距的大小问题,无法脱离开具体的国情。刚才说北欧的贫富差距小,与之相比较,美国的贫富差距就比较高。下面我们看看,美国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从数据上看,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基尼系数也是一路攀升的。美国的贫富差距近来也变得比较严峻,有一个叫托马斯·皮凯蒂的学者写了一本书《21世纪资本论》,他用数据证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贫富差距持续上升。(数据来源:《21世纪资本论》)事实告诉我们,像美国这种数亿人口的大国,建立广覆盖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是比较难的。而美国才3亿多人,中国大陆有13.7亿。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未来的覆盖全体国民的《21世纪资本论》难度非常大,千万不要想得太容易了。迄今为止,在建立福利保障体制方面,北欧做的最好,但是,相对来说,其人口规模也都比较小。已经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发达经济体,人口最多的也就是美国,但也不过3亿多人,贫富差距还比较大、福利保障制度比北欧也差很多。所以,我们必须对于在13.7亿人口的社会里,建立福利保障体制,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困难想得多一些。我国的特点是地区差异很大,所以,应该意识到,我们建设的保障体系,也还会有地区的差异。(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其实,美国也知道自己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障有缺陷,无论是克林顿还是奥巴马,都曾经想推动美国的医疗保障体制改革,但是都推不动,原因是美国是贫富差距比较大的社会,更多地关注了穷人的利益,社会的另一端就会反对。但是,没有人能够否定美国也是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美国社会强调竞争、强调效率,这样,在均等化方面,显然与北欧有很大差距。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两者确实有此消彼长的关系。美国的例子也让我们再次反思中国的现实。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贫富差距确实比以前扩大很多,但是,观察多数发达经济体所走过的道路,在经济扩张的一段时间里,贫富差距扩大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最近有一种呼声,以收入差距、贫富差距为借口,否定改革开放,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个国家的政策必须有持续性,千万不要再翻饼了,一个国家受不了这么翻饼,只有政策具有持续性国家才能进步。一个国家的进步是在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不断累积从而实现的。如果每一次都否定以前的成果,再翻过来重新走,就是前功尽弃。我们的贫富差距比较大,确实是事实,但是也要看到,发达经济体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的攀升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看中国最新的数据,从2013年到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表现出有微小下降的现象,至于这种趋势到底怎样发展,还有待观察。(来源:中国经济网)5、避免极端总之,在贫富差距的问题上,我们要防止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是财富被少数人垄断,造成极大的社会不公。收入、财富分布的极大的不公会造成经济循环的断裂,造成恶性循环,这是引发社会动乱、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这我们必须警惕的。第二种极端是民粹主义盛行。这也是很可怕的,这种危险性在最近这段时间凸显了。尤其中国是一个长期有民粹主义传统的国家,很容易被煽动。什么叫民粹主义呢?就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极端平民主义的思潮。“文化大革命”就是最典型的表现。这个值得思考,我看最近有领导人讲话也在提这个事情,整个意识形态被极端思潮撕裂,这肯定是害中国的,所以要阻止这个东西。
如果您有优质的、符合见闻调性的原创文章,欢迎以个人的名义投稿入驻华尔街见闻名家专栏。
请将个人简介以及代表作品发送至
,并附上电话和微信以便做进一步沟通,在主题中标明: 申请入驻见闻专栏 + 投稿人名字
见闻专栏正在寻找有热情、有才华、有经验的财经主编,有意者请将求职信和简历发送至
文/ 金融菜鸟仔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09
文/ 金融菜鸟仔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08
文/ 金融菜鸟仔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11
文/ 金融菜鸟仔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2.26
文/ 金融菜鸟仔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2.24
总篇数 <span class="text" data-v- 篇 暂无简介
暂无简介 总篇数 65 粉丝 1061,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理论,为贫富差距提供了理论基础!
2,官僚主义,腐败分子以及黑恶势力相互勾结,诈骗国有资产,也是一个暴富的过程
3,官僚以及黑恶分子相互勾结掠夺平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暴富的同时,也使广大平民失业,成为暴富者廉价的劳动力,为他们进一步的暴富创造了条件
这些都是贫富差距恶化的主要原因!!!
其他答案(共12个回答)
的话:那一年的收入总和只能住院1-2天。
如果让子女读大学的话:那要10年的总和才能供1年。
如果卖商品房的话:10-100年的总和才能买的一套。
何况我们是人,6元钱每天的衣食住行还不够花。
人民群众不反对合法合理的致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上黑色灰色收入,各种不公平收入导致的贫富分化.
原因之首: 法制,监督环境匮乏,黑色收入,灰色收入以及其引致的各种收入.黑钱灰钱轻易洗白,洗白之后的钱再投资由此引致的收入当然属于不公平收入!
原因2: 国家从政策上倾斜某些地方,从理论上论证了先富,"优惠"政策有理.这样影响了一些决策部门的判断.
原因3: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保障.近期才予以重视. 但积贫年限已多,农民收入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原因4:下岗职工问题处理,以及"抓大放小"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国家财产被某部分"抓小"者侵吞.下岗职工家庭让城市低收入大军骤然扩大.
本该用来埋单的财产进入了重组的国企.同样是由于缺乏监管,流入了另一些人的腰包.
答: 我做高等院校学生组织管理工作有3年多了,学生会、社团协会等其他形式的学生组织发展,除了内部建设要加强,更需走出校园,积极开展院校直接工作交流及社会各形式工作活动...
答: 目前社会热点是分配不公、经济下滑,难点是暴力事件和腐败问题
答: 当然。民主,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防止贪污、防止官僚化,防止政府的“不作为”。你想过没有,如果把被贪污被腐败挥霍的那些钱用于经济建设,可以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几...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造成贫富差距悬殊的根源是什么?
贫富差距的根源是:能力和机遇~~~~
差距悬殊的根源是:机遇~~~~~
(估计有些人会说是社会制度、社会不公,但偶脚的这两者不是根源,呵呵)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别人,有些人总是索取。
这个问题我也没太明白, 只能把见到的一些说法提供给你, 供参考:
一. 三次分配的说法:
第一次分配: 酬金 (既个人所得)
第二次分配: 税收 (既国家通过税...
社会不平等现象各国都普遍存在。从社会个体来说,根本原因在于个人的能力的差异,杰出的人才可以积聚大量的财富,当然也有不法分子通过种种方式取得暴富的,也有中彩票暴富...
你说的很对,我本人不是国家干部也不是工人,但是我和你一样很关心社会上这些事情的,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造成贫富悬殊的就是政策和腐败问题。前者我认为最重...
答: 你好,强直性脊柱炎是只是一般的疾病,就和一般的关节炎是差不多的,可以表现为疼痛等症状。治疗可以选择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等,严重的需要选择激素等对症治疗。早期不会有...
答: 目前社会热点是分配不公、经济下滑,难点是暴力事件和腐败问题
答: 是的,因为我们是共和国。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当前位置:
>>>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
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政治危机B.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C.20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以答案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主要考查你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为了保证军事上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1)十月革命后,在落后的俄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十月革命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妄图扼杀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3)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面对极为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1)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食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2)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3)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4)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1)进步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2)局限性: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后来战争基本结束,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20世纪初苏俄(苏联)四次经济政策的调整:
(1)调整过程:①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把私有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垄断对外贸易。②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年,实行新经济政策。④从1927年起,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2)启示:①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要从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工业平衡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鉴于形势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于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1)在目的方面: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内容上: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3)在成效方面: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4)实施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发展道路,其中的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作用,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概况:
1、背景: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实施: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1)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2)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意义:(1)理论意义: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实践意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新经济政策分析:
(1)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其次,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2)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发现相似题
与“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478524383627178125266327532821858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贫富差距引起民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