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污染举报信业污染能举报请问同房子养了三四十头猪味很大算污染吗?

[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篇_生猪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商业计划书word
word版可编辑
论 ...................................................................................................................... 1
1.1 概述 .................................................................................................................... 1
1.2 项目概况 ............................................................................................................ 3
1.3 报告的编制 ........................................................................................................ 4
1.4 设计依据 ............................................................................................................ 5
1.5 编制工作内容及实施方案 ................................................................................ 7
1.6项目起止时间及进度安排 ................................................................................. 8
项目内容和建设规模 ................................................................................................ 9
2.1项目概况 ............................................................................................................ 9
2.2 养猪场现有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 10
2.3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确定 .............................................................................. 12
项目申报符合性分析 .............................................................................................. 13
3.1 申报范围符合性分析 ..................................................................................... 13
3.2 申报条件具备性分析 ..................................................................................... 14
3.3 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 15
项目建设条件、保障措施及必要性 ...................................................................... 18
4.1 项目建设条件 ................................................................................................. 18
4.2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 19
4.3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 21
4.4 项目选址原则 ................................................................................................. 25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 27
5.1设计原则 .......................................................................................................... 27
5.2废弃物治理思路 .............................................................................................. 27
5.3 工艺技术路线 ................................................................................................. 28
5.4 猪粪和废水无害化综合处理及利用工艺流程说明 ..................................... 29
5.5无害化综合处理和利用指标要求 .................................................................. 31
5.6 各工艺单元处理效果 ..................................................................................... 31
5.7设计规模 .......................................................................................................... 32
工艺选择合理性分析 .............................................................................................. 34
6.1 人工清粪的合理性分析 ................................................................................. 34
6.2 固液分离与重轻液分离技术分析 ................................................................. 35
6.3 灌溉为主实现废水零排放 ............................................................................. 36
6.4 工艺专利来源可行性分析 ............................................................................. 37
6.5 废水综合利用零排放可行性分析 ................................................................. 37
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项目设计 ............................................................................ 39
7.1 猪舍清粪系统改造和废弃物处理 ................................................................. 39
7.2 污水处理工程 ................................................................................................. 40
7.3 项目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 43
总图布置和公用工程 .............................................................................................. 45
8.1 总平面布置 ..................................................................................................... 45
8.2 土建 ................................................................................................................. 45
8.3 公用工程 ......................................................................................................... 46
自动控制 .................................................................................................................. 47
9.1 设计依据 ......................................................................................................... 47
9.2 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 47【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9.3 自动化控制方案 ............................................................................................. 47
9.4 自动化水平 ..................................................................................................... 47
9.5 仪表选型 ......................................................................................................... 48
9.6 仪表用电源 ..................................................................................................... 48
环境保护 .............................................................................................................. 49
10.1废气污染 ........................................................................................................ 49
10.2废水污染 ........................................................................................................ 49
10.3噪声污染 ........................................................................................................ 49
10.4固体废弃物 .................................................................................................... 50
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 ...................................................................................... 51
11.1 安全卫生 ....................................................................................................... 51
11.2 消防 ............................................................................................................... 51
11.3 节能 ............................................................................................................... 51
人员编制和工程进度 ............................................................................................ 52
12.1 人员编制 ....................................................................................................... 52
12.2 建设进度 ....................................................................................................... 53
12.3 工程招投标 ................................................................................................... 5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9
13.1 概述 ............................................................................................................... 59
13.2 编制依据 ....................................................................................................... 59
13.3 工程投资估算 ............................................................................................... 60
13.4 资金筹措 ....................................................................................................... 61
13.5 申请资金理由及使用方向 ........................................................................... 61
技术经济分析 ...................................................................................................... 62
14.1固液分离设备 ................................................................................................ 62
14.2 果园工程 ....................................................................................................... 62
14.3 沼气工程 ....................................................................................................... 62
14.4 新增废水处理站 ........................................................................................... 62
效益及风险分析 .................................................................................................... 63
15.1 环境效益 ....................................................................................................... 63
15.2 社会效益 ....................................................................................................... 63
15.3 推广示范效应 ............................................................................................... 64
15.4 项目实施风险性分析 ................................................................................... 64
结论与建议 .......................................................................................................... 65
16.1 结论 ............................................................................................................... 65
16.2 建议 ............................................................................................................... 66
1、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报项目基本信息表
2、个人独资营业执照
3、xx养猪场平面示意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创造了连续20年持续增长的奇迹,年均增长约10%,产值增加近5倍。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饲养规模越来越大,畜牧业生产带来的排泄物以及由饲料和产品带来的有毒残留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畜牧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这是目前规模化养猪污染源的主要污染来源。
随着养猪业规模地不断扩大,养猪业污染物的排放将会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加强对规模化养猪业废弃物的治理,是加强区域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瑞金市xx生猪养殖场是瑞金市规模较大的规模化型养猪场和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具有较好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瑞金市xx养猪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养殖废弃物排放给周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由于资金不足,该猪场存在圈舍不符合规范,生产条件简陋,防疫条件较差,粪污处理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同时该公司规模化养殖造成的养猪废水外排及猪粪堆积对周边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为此,瑞金市xx生猪养殖场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筹措资金搞好污染治理工作,在地方政府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和规划下,以减轻规模化养猪污染为目标,以解决污染源有效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投入实施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项目。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第二篇_中央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参考模板)
××××××××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类别:2016年中央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项目性质:续建(或新建)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主管单位:
编制时间:
1. 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
1.2项目建设地点......................
1.3项目建设单位......................................
1.4项目建设背景…………………….
1.5项目建设任务和目标...................
1.6项目规划布局..................
2.项目建设内容..................
3.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3.1项目投资概算..................
3.2资金筹措..................
4.项目建设技术路线..................................
5.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5.1项目建设期限......................................
5.2项目实施进度......................................
6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7.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8.项目组织管理及运行...............................
9.预期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
9.2社会效益.........................................
9.3生态效益.........................................
1、项目基本情况及投资计划表
2、项目重点建设内容(工程)投资概算表
3、项目建设示意图
1、 模板中内容为必需内容,需详细描述。 2、 封面格式和字体按模板格式统一:一级标题用方
正宋黑gbk三号,二级标题用方正楷体gbk三
号,三级标题为方正仿宋gbk三号加黑。其他正文字体统一为方正仿宋gbk三号。行距为单倍行距。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第三篇_生猪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创造了连续20年持续增长的奇迹,年均增长约10%,产值增加近5倍。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饲养规模越来越大,畜牧业生产带来的排泄物以及由饲料和产品带来的有毒残留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畜牧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这是目前规模化养猪污染源的主要污染来源。
我省正在加强养猪业的板块建设,养猪场逐渐规模化。随着养猪业规模地不断扩大,养猪业污染物的排放将会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加强对规模化养猪业废弃物的治理,是加强区域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xx市xx有限公司是一个专业的大型养猪场,下辖有一猪场、润丰猪场和三猪场等三个万头猪场,在xx县的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该公司规模化养殖造成的养猪废水外排及猪粪堆积对周边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xx市xx有限公司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筹措资金搞好污染治理工作,在地方政府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和规划下,以减轻规模化养猪污染为目标,以解决污染源有效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投入实施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项目。
根据《排污费征收管理使用条例》(国务院369号令)和《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等17号令),以及财政
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xx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年)和《省财政厅 省环境保护局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度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xx市xx有限公司决定申报xx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采用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新技术进行养殖废水和废弃物综合治理。我公司受xx市xx有限公司委托,承担了xx市xx有限公司生猪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经项目组多次赴现场调查踏勘,收集了大量的工程及环境现状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编制了《xx市xx有限公司生猪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项目采用xx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xx教授开发的机电-生物一体化综合治理排泄物和废水新技术,决定从废水、废渣产生的源头着手,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推广和使用先进技术,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将养殖废弃物回收作为生产高效有机肥的原料,废水经过治理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用于水产养殖和速生林地灌溉,实现 “零排放”。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投入后不但可以减少污染物向环境的排放量,同时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
项目建成后,xx市xx有限公司养猪场的猪粪经固液分离售给专业公司作为有机肥生产的原料,全部综合利用,养猪场的废污水得到达标治理和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控制规模化养猪污染、削减当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养猪场污水排放达标率和粪污资源化率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xx省内规模化养殖场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均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1.2 项目概况
1.2.1 项目名称
xx市xx有限公司生猪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项目
1.2.2 建设单位
xx市xx有限公司
负 责 人:xx
联系电话:xxxxxx
1.2.3 建设地点
本项目是在xxxx有限公司下辖的一猪场、润丰猪场和三猪场等三个万头猪场内,进行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
其中,一猪场位于大垸管理区珠湖分场劳动路;润丰猪场位于流港镇流太路2公里处;三猪场位于大垸管理区黄英分场。
1.2.4 项目申报建设目的
在xx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下,以提高xxxx有限公司养猪场污染源的污水排放达标率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为重点,积极推广环保新技术,采用固液分离、重轻液分离、水解酸化、sbr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控制规模化养猪污染,为其他规模化养殖场提供示范作用。
1.2.5 项目申报类别
根据《省财政厅 省环境保护局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度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和《xx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年)的规定,xxxx有限公司养猪场环保综合示范工程申报类别为“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
1.2.6 项目建设投资与目标
(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546.00万元。
(2)项目申报资金支持方式
本项目工程申报xx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拨款补助,拨款补助资金150万元,占总投入的27.5%,企业自筹396万元,占总投入的72.5%。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达产期内年均收入134.91万元,年均总成本78.22万元,年利润56.69万元,投资利润率10.38%,静态投资回收期9.63年。
1.2.7 综合评价与结论
项目采用“能源生态”模式,对规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在改善生产环境的同时,并为企业带来一定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投资规模适宜,技术方案先进适用;项目单位经济基础较好,管理制度健全,能确保项目如期建成并发挥效益。
1.3 报告的编制
1.3.1 编制目的【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和必要的勘探资料基础上,达到以下目的:
(1) xx市xx有限公司商品猪基地环保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推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新技术,以解决污染源有效治理为重点,并通过发挥政府多种资金的整体效益,带动社会资金,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环境污染治理。
(2) 充分发挥本项目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优点及先进性,论证固液分离、重轻液分离、水解酸化池、sbr反应等处理工
艺的处理效率,确保废水经处理后达标用于养虾和灌溉速生林地,实现废水的零排放,解决养殖场粪污和废水有机负荷高、难处理的技术关键,同时做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3) 通过分析现有资料,对项目有关的主要要素:如水质、水量、废渣产生量、废渣主要成分、废水排放标准、废水处理效率、废水处理工艺方案、废渣处理处置工艺、综合利用率等,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行性等多方案的综合性研究,以进行方案比较和论证。
(4)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推荐建设方案,并进行工程方案设计。
1.3.2 编制原则
(1) 按照xx省财政厅、xx省环保局财函[2008]80号文《省财政厅 省环境保护局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度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和《xx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年)的要求组织编写;
(2) 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遵守国家有关环保法规、政策、技术规范和标准。
(3) 结合环境要求及工厂条件,统一规划,使工程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协调,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考虑xx市xx有限公司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要求,采用技术先进可靠、高效节能、管理方便的废水处理和固废分离综合利用技术,在确保废水处理效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1.4 设计依据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第四篇_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鸿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编制单位:鸿蓬牧业有限公司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鸿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2)项目主管部门:宁县畜牧兽医局
3)项目建设单位:鸿蓬牧业有限公司
4)项目性质:新建
5)项目类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
6)建设地点:九龙川村
7) 建设期限:2016年
8)主要技术内容、规模及投资
项目对选定在鸿蓬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实施,猪舍新建800㎡,仔猪保育舍800㎡,新建排污管理1100m,集污池400m,沼气池50m,贮液池30m;购臵钢制格栅50套,污水提升泵2台,污水泵2台,管道、阀门等配件1套,普通兽医器械5套,紫外线灯及消毒室配套设备5套。
9)投资概算:
项目概算总投资249.9万元。其中:建筑土建工程费概算为229.4万元;设备及安装费概算为15万元;项目建设其它费用
3.5万元,预备费2万元。
10)资金筹措
经概算,该项目总投资249.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 - 3 - 333
专项资金5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199.9万元。
11)经济和社会效益
(1)本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明确,规模与现有设施设备匹配,专区布臵合理,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项目建设可提高生猪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生态农业迅速发展,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也可在一定程度是缓解当前我县及省市猪肉的市场压力,降低价格,促进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3)项目建设采用的技术方案可靠,符合项目实际需要,同时利用生产废弃物,生产沼气做到变废为宝,从而使整个企业良性循环,降低了环境污染。
(4)项目通过基础设施改善、五良技术推广和合理的粪污处理措施,在形成一定规模的同时,有助于降低生猪的疫病,减少经济损失,节约生产成本。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达215.2万元。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及赢利能力。建设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1.2 实施方案编制参考资料
1)项目区社会经济、气象、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设备初步报价资料等;
2)其它相关的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纹;
3)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料;
4)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号)。
1.3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的有利条件、生产供需分析、建设场址和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进度、项目招投标、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社会经济评价。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第五篇_2016水产畜牧兽医工作方案5篇
第1篇:结对技术帮扶工作方案
按照我局开展“争做受群众欢迎的干部,树立水产畜牧队伍新形象”为主题的特色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把学习实践活动推向深入,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从实际工作出发,深入基层养殖一线,联系服务养殖企业,关心和帮助养殖企业解决困难,构建稳定、健康、高效的现代水产畜牧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践行群众路线,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水产畜牧业健康发展”为主题,牢固树立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固树立“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的理念,以为民的本色、务实的作风、清廉的品质,汇聚科学发展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实干、苦干精神,为建设富裕和谐新提供坚强的保证。
二、活动对象
(一)帮扶对象:县域范围内有关养殖企业(场);
(二)帮扶人员: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
三、工作目标
(一)党员干部受教育,思想和工作作风有明显改进。通过深入养殖一线,使广大党员干部对一线养殖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对养殖生产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有更为直观感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二)科学发展上水平,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密联系各养殖企业工作实际,努力帮助养殖企业做好发展规划、疫病防治、政策指导、项目争取、增主增效。推动水产畜牧业经济科学发展,使各项工作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四、时间安排: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
五、主要内容:
按照注重实效原则,根据养殖企业的具体情况,实行“一帮一”结对技术帮扶。
(一)生猪养殖技术服务、生猪养殖场发展规划、猪场减排设施技术服务、猪舍设计及猪场规划、生猪标准化建设技术服务;
(二)肉鸡饲养技术服务;
(三)合作社发展规划及饲养技术服务;
(四)肉牛饲养技术服务;
(五)山羊圈养技术和羊舍建设;
(六)肉兔饲养技术及兔场建设技术服务。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帮扶党员干部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突出“用真心、献爱心、聚民心”,着眼于稳定社会,创建和谐环境。
(二)强化责任。各帮扶党员干部应根据与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明确责任,按照要求,切实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三)严格纪律。各党员干部在结对帮扶中,不搞形式主义,不干扰基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增加养殖企业的负担,以良好的形象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取信于民。
第2篇:禁渔期制度实施方案
2016年是实行漓江禁渔期制度的第四年。为进一步巩固成效,确保今年漓江水域禁渔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漓江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2016年漓江禁渔期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禁渔范围
我县实施禁渔期制度的范围主要是漓江流经的大圩镇河段,其中上游自大圩镇嵅村村委上力脚村民小组与雁山区柘木镇龙门村委小龙门村民小组交界处起,下游至大圩镇茯荔村委吴家村民小组壁岩角止。
二、禁渔时间
日12时至日12时,禁渔时间为2个月。
三、禁止的作业类型
禁渔期间在禁渔水域范围内禁止所有的捕捞作业。
四、管理目标
以陆上检查为主,把好码头、水上停泊点、市场管理关,同时坚持水陆结合,切实加强水上监督检查,确保漓江禁渔期制度的顺利实施,努力实现“江上无生产渔船、水中无作业网具、市场无捕捞江鱼”的“三无”管理目标。
五、禁渔期渔民生活保障
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采取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生活补助、实物救济、减免税费、开辟生产门路等多种措施,妥善解决禁渔期间专业捕捞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社会稳定。禁渔期渔民生活保障由大圩镇政府负责,所需生活补助经费由县人民政府解决。
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渔民,由县民政部门将其纳入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照低保政策规定予以保障。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渔民(无田无地),凭有效捕捞证由县人民政府发给2个月的禁渔期生活补助,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已享受国家渔船柴油补贴的渔民不在禁渔期生活补助范围之内)。
县水产畜牧、民政等部门和大圩镇人民政府负责做好禁渔区渔民身份认定工作。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日前)
1.组织领导
(1)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县漓江禁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禁渔工作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2)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和安排相关新闻媒体的记者及时宣传报道我县禁渔工作情况。
县公安局:禁渔期间,派出干警协助县渔政部门在辖区内的水面、市场、酒店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规捕捞和违法经营。
县民政局:负责做好禁渔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困难渔民纳入保障范围。
县财政局:负责协调解决我县漓江禁渔期制度实施的相关经费。
县交通运输局:协助渔政部门实施禁渔期制度的有关工作。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大圩镇人民政府:负责禁渔工作的宣传发动,标识设置,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禁渔期间,检查辖区内禁渔工作的落实情况,定期向县人民政府报告。
县工商局:协助县渔政部门在辖区内的水面、市场、酒店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规捕捞和违法经营。
2.制定方案。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禁渔实施方案,明确管理任务,落实管理职责。
3.宣传发动。召开全县漓江禁渔工作会议,将有关漓江禁渔的文件精神传达至各有关渔业生产单位和个人。充分利用电台、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漓江禁渔制度。组织工作组深入渔区、渔村、码头、水上停泊点、市场等场所悬挂横幅,张贴标语、通告,制作发放宣传手册,确保漓江禁渔制度在全社会,特别是在渔区、渔村、渔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取得渔民以及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为禁渔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搞好调查摸底,建立档案。要组织力量深入渔区开展调查摸底,切实摸清禁渔渔船数量和渔民家庭人口、数量、生活情况,并进行造册登记,建立禁渔渔船、渔民档案,保证禁渔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和监督管理的有效开展。
5.及时发放补助资金。切实关心渔民生产生活,想方设法把渔民生活补助资金拨付到位,及时发放到渔民的手中,确保禁渔期间渔区的社会稳定。
6.加强检查与指导。组织落实好禁渔监督管理的综合执法队伍、执法船艇等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应禁渔的渔船一律停港、封网。
(二)实施阶段(日至日)
1.禁渔工作启动。组织漓江禁渔期制度实施启动仪式,并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4月22日在青狮潭水库及甘棠江码头举行2016年漓江段的增殖放流活动。
2.严格监督检查。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巡航执法行动,强化禁渔期间的监督管理。采取水上检查与市场检查相结合、重点突击检查与早晚常规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监管措施,严厉打击违反漓江禁渔期制度的违法违规行为。对违反禁渔规定的渔船要在媒体上曝光,抓住反面典型,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3.加强安全管理。漓江禁渔期间,要在渔村、码头、水上停泊点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措施防火、防盗,消除隐患,做好禁渔安全工作。坚决禁止渔船非法从事旅游运输活动,严厉打击渔船从事载客载货等违章行为。
4.建立举报制度。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大圩镇人民政府、大圩派出所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各种违规捕捞案件。
5.加强信息报送。禁渔期间,要及时掌握本辖区禁渔进展动态,及时将禁渔进展情况、典型案例及成功做法逐级向上汇报。
(三)总结验收阶段(日至日)
禁渔期结束后,参与禁渔工作的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并写出书面总结材料,于6月2日前报县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报送县人民政府审核后,于6月15日前上报市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3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防控责任
(一)总体防控目标。努力确保县外重大动物疫情不传入,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人畜共患病同比减少,常见多发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二)具体目标任务。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四种强制免疫疫病,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应保持在70%以上,动物免疫档案记录规范、完整。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三)落实防控责任。各乡镇(含公平区,下同)要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强化养殖企业、养殖户的防疫责任和义务,建立有政府、兽医部门指导和监督,以养殖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强制免疫模式。完善防疫责任追究制,抓好领导、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和制度“六落实”,将免疫、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应急处置等任务分片包干、落实到人,确保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防控措施落实
(一)扎实做好免疫注射。春季集中免疫时间从2月28日开始至5月10日结束,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第一阶段:2月28日至3月31日,主要完成猪瘟、猪、牛(羊)口蹄疫的免疫以及规模场的禽流感、鸡新城疫的免疫工作。
第二阶段:4月1日至4月30日,主要完成猪蓝耳病、家禽散养户的禽流感的免疫工作。
第三阶段:5月2日至5月10日,县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组织有关人员对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检查验收情况进行通报,各乡镇对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各乡镇一要确保免疫密度。对应免畜禽要按免疫程序规定实施全覆盖免疫,对抗体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畜禽,要及时补针。二要确保免疫质量。要加强疫苗运输、保藏等环节的管理,确保疫苗质量;规范免疫操作,确保免疫注射质量。三要加强免疫监管。要把疫苗运输、保存、发放、使用等作为重点环节加强监督,确保免疫工作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四要切实落实村级防疫员免疫注射工作补助。各乡镇要落实本乡镇村级动物防疫员免疫注射工作补助经费,确保免疫工作有人干、干得好。
(二)扎实做好疫情监测。坚持“定时、定点、定量、定性”监测制度,切实抓好口蹄疫、h5n1、h5n2、h7n9亚型禽流感等重点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对举报的可疑疫情及时进行核查,严格按规定处理阳性畜禽,妥善处置,排除隐患。加强规模场和养殖密集区的疫情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预警预报动物疫情。
(三)扎实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加强养殖场、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公路沿线村屯、养殖密集区的疫情监测和排查力度,扩大监测范围,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迅速上报,及时处置。切实加强活禽市场管理,严格消毒制度。
(四)规范免疫档案管理。猪、牛(羊)、禽、犬免疫后,村级防疫员要准确、完整地填写全县统一的免疫档案和动物免疫证明,并交一份免疫证明给畜(禽)主保管备查。同时,要对本辖区每一个养殖场(户)家畜(禽)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详细记录到免疫薄。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规模场的免疫档案规范做好记录。
(五)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物资管理力度。县、乡镇落实专人负责,做好疫苗的领用、运输、发放、报废登记工作,按照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统一制定的《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物资入库记录》、《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物资出库记录》以及相应的电子表格规范建立物资管理台账。
(六)切实抓好人畜共患病、常见疫病的防控。对生猪布鲁氏菌病要加强监测;对牲畜炭疽、猪链球菌病、家犬狂犬病等要扎实做好免疫注射。发现阳性人畜共患病牲畜,必须按规定扑杀、无害化处理。对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常见猪病,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防控,遏制疫病流行、蔓延。
(七)实行免疫周报制度,及时报送信息。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落实专人负责做好免疫信息收集、汇总、统计、上报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免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集中免疫期间,实行周报告制度,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要在每周三上午10点前将上周疫苗使用和免疫工作进展情况报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5月10日前将春防汇总表和春防工作总结交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八)扎实做好应急准备。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急物资、技术、资金等各项储备,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把应急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基层,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要按规定报告疫情,果断处置,防止蔓延和扩散。
三、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春防工作结束后,县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结果将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存在问题,要及时纠正、整改,务求防控工作到位、取得实效。
(一)检查内容
1.各乡镇春防工作组织及有关措施落实情况。
2.抽查各乡镇畜禽免疫密度(以免疫证明及免疫耳标为准)、免疫抗体合格率及实地检查免疫工作效果。
(二)检查办法
采取听汇报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检查,以实地抽查为主,抽查方法如下:
规模猪场,每个乡镇抽查1个;
规模禽场,每个乡镇抽查鸡场或鸭场1-2个;
牛、羊场,全县抽查3-5个。
每个乡镇抽查2个村委,每个村委抽查2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抽查5户。
3.抽查时间
日至日,进行实地抽查和采样抗体自行监测。
第4篇: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案
根据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立领导联系点的精神,在我局教育实践活动中,局班子采取“进乡驻企”方式建立联系点,每人定点联系指导村(或企),以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现就建立联系点提出如下方案:
一、联系点具体安排
二、联系指导乡(镇)、村的主要工作
(一)到联系乡(镇)、村实地调研指导。联系领导到到农村基层一线调研,实地考察农村村屯、社区、养殖企业等,通过召开小型座谈会、与干部群众互动交流等,直接听取对反对“四风”和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以技术支持、项目支撑、资金扶助等多种形式做好联系点实际工作。
(二)建设实践活动总结。6月下旬,搞好活动总结,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加以有效解决,形成实践经验,建成反对“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好事。
根据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结合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实为联系点办一、两件实事好事,突出教育实践活动实效。
三、有关联络服务工作
局教育实践办负责联系指导工作的统筹协调。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协调服务。根据联系领导到联系点指导活动的要求,协调有关方面搞好各项服务工作。二是上传下达。及时向联系点传达联系领导的指示精神,将联系点活动情况整理上报联系领导。三是督促落实。督促联系点认真贯彻落实联系领导的指示精神,扎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四是宣传报道。统筹做好联系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
第5篇:清洁养殖专项活动工作方案
根据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桂渔牧发〔2016〕58号)精神,结合水产畜牧业生产实际,特制定“清洁养殖”专项活动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标
通过全面开展畜禽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改造、粪污综合治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农村人畜分离,建立畜禽养殖集中区,实现畜禽清洁生产,推进畜禽养殖场户规范化、生态化发展。通过池塘标准化改造、健康养殖示范场和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和水域滩涂养殖证核发,改善养殖育苗条件,美化场容场貌,规范养殖生产秩序,促进水产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实现水产养殖生态健康发展。
(一)到2016年12月,全面开展畜禽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实现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洁;规模养猪场病死动物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发动宣传,开展水产养殖业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养殖场、育苗场业主的依法生产、健康养殖的自觉性。活动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二)到2016年12月,全县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户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养殖环节死亡畜禽全部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农村畜禽散养户养殖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二、工作任务
(一)严格实施畜禽养殖备案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壮族自治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管理办法》规定,严格实施畜禽养殖备案管理,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核心区和城镇居民区兴建畜禽养殖场;在养殖密度较大,防疫条件较差,土地承载消纳能力相对饱和,可能给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区域降低养殖密度,减少畜禽饲养量,控制新建养殖场,防止超过当地环境承受能力;在养殖密度小,土地承载消纳粪污能力大,远离居民区,水电路较便利的区域统一规划布局,设定总体养殖规模,新建畜禽养殖场要申请备案和审批。
(二)加强水产养殖业的规划实施。按照《县年养殖水域规划》要求,结合当地渔业实际,加强休闲渔业、水产良种体系建设,指导产业开发,促进布局合理,与当地渔业实际相符,与环境相和谐的产业的形成。
(三)执行畜禽养殖场户环境影响评价。新建、扩建、改建畜禽规模养殖场要按照环境保护和水产畜牧兽医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规模畜禽养殖场准入制度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制度。畜禽养殖场规划建设,粪污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措施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时予以落实。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能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得投入运营。
(四)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水产养殖场应用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实行养殖容量控制,科学管养。鼓励水产养殖场、育苗场对池塘养殖、育苗废水进行处理,达标排放。
(五)实行畜禽养殖场户标准化改造。对已经建成或投产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没有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有设施但排污不达标的,根据养殖规模大小,对周围环境污染程度,选择相应的技术模式,重点对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改造。对规模猪场,要求建设与处理量相匹配的“化尸池”,对死亡畜禽实施无害化处理。在规定的时间内,改造整顿达不到标准的,依法进行相关处理。
(六)加大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力度。在开展示范性池塘标准化改造的同时,带动辐射周边养殖户开展池塘改造。加强水产苗种管理,规范水产苗种场的建设与生产,推动水产养殖清洁生产,健康养殖,质量安全。
(七)开展养殖栏舍环境卫生大扫除。全面掀起畜禽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高潮,实现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要求所有养殖场(户)必须严格按规定对死亡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天打扫卫生,物品合理固定堆放,环境整洁,始终保持良好的养殖卫生环境。
三、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4月至6月)。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大宣讲、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印发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资料,发放到场、到户,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清洁养殖的意义与内容。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6年6月至2016年3月)。明确活动范围、任务、时间和标准,落实责任主体,落实工作分工,落实奖惩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6年3月至10月)。继续实施工期较长、尚未完成的整治项目。适时对活动实施的项目和内容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加强活动存在问题的整改,巩固活动成果,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巩固提升整治成效。
(四)验收总结阶段(2016年10月至12月)。组织验收考评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验收考评,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验收考评结果作为绩效考评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活动开展好、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表彰;对活动开展不力、验收不达标的,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制定清洁养殖的验收标准,引导广大养殖场(户)自觉开展清洁养殖生产。
(二)县乡两级制定清洁养殖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加强督查。
(三)由村级防疫员兼任清洁养殖监督员,强化基层监督作用。
(四)持续推进“清洁养殖”系列活动。经过一年半的集中整治、5-8年的持续推进,使我县的养殖环境和养殖污染物排放发生根本性改变。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成立“清洁养殖”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分为宣传组、资金项目组、畜牧组、渔业组、防疫组、督查组等6个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成立“清洁养殖”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上报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清洁养殖”专项活动办公室备案。
(二)强化技术支撑,加强示范与服务。切实加强与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大力推广治理效果好的畜禽清洁生产技术,加大技术示范、培训和推广力度。成立专家指导组进场入户实行点对点指导服务,抓1个以上畜禽清洁生产技术示范点或1个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点,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各级水产畜牧科技推广人员及广大养殖场户技术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科技人员、养殖场户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规范养殖行为。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壮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修订)》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培训,加大监督抽查力度,督促指导养殖场户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养殖行为。
(四)加大资金整合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支持,应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养殖场户加强粪污综合治理、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整合现有的“菜篮子”水产畜禽产品生产项目、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等项目资金支持水产畜禽养殖场户开展清洁生产;落实养殖业用地、用水、用电等优惠政策;加大养殖业信贷扶持。
(五)加大养殖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实现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利用全县水产畜牧兽医系统“三个万名”大行动,加大养殖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全面掀起水产畜禽养殖场户环境卫生整治高潮,要求所有养殖场(户)每天打扫卫生,物品合理固定堆放,环境整洁,始终保持良好的养殖卫生环境。
(六)加强监督执法,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做到严格执法,违法必究。重点加强养殖污染、投入品使用以及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和执法,为推进畜禽清洁生产提供法律保障。严格执行规模畜禽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制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得投入运营;达到规定要求投入运营的要加强日常监管,违反相关规定的,依法进行相关处理。对不按要求进行粪污综合治理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养殖场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处理。
(七)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水产畜禽清洁生产意义的宣传,使清洁生产观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力量,共同监督养殖场户自觉遵守环保要求,全力推进水产畜禽清洁生产。
(八)严明工作纪律。各级党员干部到基层工作,要严格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要求,严守工作纪律,严把工作标准,不准向基层提不合理要求,不准加重群众负担和基层债务,不准搞层层陪同。工作组员在基层工作期间,要集中精力指导推动活动开展。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第六篇_2016生态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3 生态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总结成绩和经验,揭示问题和矛盾,分析制约因素,研究思路及对策,确保2016年建成生态市目标的实现,根据市政协的统一安排,我们第二调研组在市政协领导的带领下,于三、四月份重点对我市丁堰、桃园、如城、搬经、高明、江安等镇的生态市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调研,并考察学习了山东省荣成市的生态市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
(一)工作凸显亮点
1. 谋划及时,规划到位
早在,我市即开始着手谋划生态市建设的相关工作。市环保局成立了生态市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生态市建设专题调研,形成了可行性报告。市政府委托苏州科技学院编制了《如皋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规划》围绕建成生态市的近、远期目标,明确了我市四大生态功能板块和六大生态建设主要领域,提出了32项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达182.6亿元。在此基础上,各镇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对镇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修编,并出台了生态保护子规划。如丁堰镇邀请南京师范大学编制的《丁堰镇生态工业园规划》就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2. 组织完备,政策完善
自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市政府将生态市建设列入市“六城同创”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设生态市创建办公室和相应的工作班子。于此相应,各镇各责任部门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组和工作组,我们视察调研的几个镇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创建村(社区)班子具体抓的创建工作格局。上下联通、职责分明、政令畅通、相互协调的生态市建设组织网络在我市很快建立。
为有效推进生态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环保优先,建设生态如皋的决定》,市人大专门作出了《关于落实环保优先加快建设国家级生态市的决议》,将生态市建设列入了法制化轨道。与此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性政策措施,如《关于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以奖代补实施细则》、《如皋市基层绿色创建考核奖励办法》、《如皋市镇级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以奖代补办法》等。
3. 部署周密,宣传得力
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全市生态市创建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不间断的宣传造势。各镇如桃园、丁堰、高明、江安等纷纷利用广播、过街横幅、宣传橱窗和举办专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全市上下形成了浓烈的生态市创建氛围。
4.责任明确,监管有效
我市将每项生态市建设指标、重点工程按责任部门和时间结点进行了细化分解,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市政府将生态市建设任务列入了环保目标责任状。市纪检监察、市“六城同创”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生态市建设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各镇在创建过程中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督查方式。江安镇成立了老干部专项督查抽样组,对该镇的绿化造林工作进行专题督查。桃园镇整合城管、卫生、工商、环保、安全、建管等各个方面力量,对各项创建工作实行定期联合督查和管理。这些做法对巩固创建成果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 创建初显成效
1.抓住“水”字做文章,两大工程成效显著
一是水环境综合整治成绩优异。截止去年3月,我市境内3000多条各级河道全部得到整治,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河道整治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省市考核验收。在高明镇晓庄村、江安镇联络村等地出现的一批“底清、面洁、线畅、坡绿、岸净”的河道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河道整治的样板。
二是以水为重点的镇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已有14个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并进入调度或试运行阶段,全市镇级污水处理厂规模在吨之间。其中搬经镇污水处理厂采用国内领先的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妥善处理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栅渣垃圾、沉沙及污泥等污染物,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出现,真正达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
2.紧扣“农”字下功夫,生态“三农” 初具规模
一是田园整洁,农业生产环境优化,农副产品质量提高。在生态市和生态农业市等创建工作的推动下,结合新农村建设,我市着力推进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等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基地87个,面积83.62万亩,占可食用农产品面积的62.8%;已获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6个,a级以上绿色食品38个,有机食品5个。建成花木生产基地20万亩。位于如城镇顾庄生态园内的兰花园、蝴蝶兰园、钱长草坪、花木大世界等花木生产基地已成为我市生态旅游中的亮点。生态农业的建设,使全市农业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99.68%。
仅我市就新增大中型秸秆还田机械220多台(套)、小型秸秆还田机械1200多台(套),设立秸秆收购点36个,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50多万亩,约占稻麦面积的35%,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接近90%。去年5月,南通市政府在我市丁堰镇召开了南通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会上演示的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最新成果得到了省农机局及南通市政府
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是家园美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目前全市农村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5万座,“卫厕率”达到83.03%。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4500多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农村村镇绿化率达到31.55%。与此同时,全市各镇(区)建设了垃圾中转站25座。“户收集、 村集中、镇运转、市处理”的收集处理机制及其长效管理机制正全面启动并不断完善。
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桃园、长江、丁堰和高明等4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考核验收并已向国家环保部推荐,8个村(居)建成省级生态村,3个社区建成省级绿色社区,54个村获得南通市级生态村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一)、环境优美镇创建有待进一步推进
1.创建任务任重道远。“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得正式命名”是建成生态市的基本条件之一。根据这一要求,我市必须有16个镇建成国家环境优美镇,而目前我市只有桃园等4个镇已经通过省级考核,还没有一个镇获得国家正式命名。
2.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一是农村水体污染不容忽视。部分乡镇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治理设施滞后,少数企业偷、漏排污现象仍时有发生,污染水体环境;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此外部分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将生活垃圾及污水随意倾倒,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水体造成了污染。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无害化处理率还较低。虽然目前市垃圾发电厂已建成投运,各镇也都兴建了垃圾中转站,配备了垃圾收集转运设备和保洁人员,但真正将生活垃圾全数收集、全数运至垃圾发电厂处置的镇还不多,有的镇仍然将收集到的生活垃圾就地就近填埋,其远离镇区的村组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则更低。三是畜禽养殖污染及秸秆焚烧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规模畜禽养殖的布局还不够合理,针对畜禽散养户的户用沼气工程尚未成型,夏秋季节的秸秆焚烧现象在部分镇仍较严重。
3.部分镇镇区布局欠合理,镇郊及村庄环境欠整洁。按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环境优美乡镇必须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但我市部分镇在镇区建设尤其是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上,缺乏科学规划,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居住区地点分散,建设缓慢,既损害了群众利益,也对镇容镇貌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此外,镇郊及村庄环境仍热存在脏乱差现象。如部分镇第一批改厕工作效果不佳,群众意见较大;少数镇整治过的河道又出现了坍塌及绿化带遭破坏现象,废弃农膜等“白色污染物”在某些村居的田间地头仍随处可见。
4.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滞后,管理欠缺,普及率不高。我市各镇在人畜粪便资源化利用及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有不少方面有待改进,如大部分镇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建立起专职的能源管理机构。沼气后继管理服务网络不健全,沼气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秸秆的深度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科研技术都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急需提高。大多数乡镇的清洁能源利用还停留在点的层面,未能形成规模。
5.不少镇环境保护氛围不够浓厚,部分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还不高。按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要求,乡镇及其所辖街道和各村均要有环保宣传的标语或橱窗,主要街道每公里不少于1个。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不得低于90%。我市多数镇均未达到此项要求。部分化工企业密集的镇,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意见较大,因排污问题造成的纠纷时有发生。
6.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不足,长效管理难度加大。环境整治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将管护机制常规化亦需要不少的资金。资金问题一直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其长效管理的最大制约因素,特别是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镇财政收入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势必给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其长效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
(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1.与生态市建设新标准差距较大。,国家环保部公布的生态市新标准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了80%,而目前我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平均还不到40%.
2.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水平相差悬殊。到目前为止,我市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已经达标,而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还不到10%。尽管我市已有15个镇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截至目前,真正形成生化污水处理能力的微乎其微。
3.镇区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镇污水管网的铺设正在进行,但进展缓慢,甚至尚未开工;二是同一镇不同村(社区)污水管网之间,各镇污水管网之间,镇区污水管网与城市污水总管网系统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尚未形成整体联动机制。其中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在我市顾庄生态园建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顾庄社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的瓶颈之一。
(三)生态建设亮点有待进一步包装、提升
1.生态旅游景点,缺乏管理,层次较低。内外城河风光带、顾庄生态园等既是我市生态市建设的亮点,又是我市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景点。但由于相关部门缺乏科学的策划及有效的管理,这些资源均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位于内外城河风光带中的文昌阁,本是一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特色景观,现却成为餐饮业经营场所,与周围景区环境极不协调。顾庄生态园的开发虽规划完备,但实施进展不快,且园区内花木品种混杂、结构混乱、交通拥挤、竞争无序,整体形象亟待提升。
2.各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管理仍需加强。在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过程中,我市各镇的镇容镇貌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围绕环境整治的各项长效管理体制也已初步建立,但长效管理的实绩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镇建立的专职保洁队伍人数虽多,但缺乏培训,素质不高;某些已通过省级验收的镇,镇容镇貌仍存在死角;不少镇村的垃圾房、公厕等环保基础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3.生态建设亮点仍需积极培育。客观地说,我市目前生态市建设亮点还不多,现有亮点也还不够靓,要想培育出一批像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国肠衣城那样有层次、有特色、有现场、有资料、有推广价值的典型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四)已有创建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
1.相关指数排名竞争激烈。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连续三年在全省排名前10位是建成生态市的五项基本条件之一。目前全省各地都普遍启动了生态市(县)创建。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我市并没有明显的环境优势,主要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要使该项指标连续三年在全省排名前10位任重道远。
2.部分指标极易倒退。在我市已达标的13项指标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出现倒退。如环境质量类指标、环境突发事件等。
3.软件资料不够完善。目前全市各镇及市级机关各相关部门均将创建的重点放在了硬环境的建设上,对已有软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则相对滞后。尤其是某些镇缺乏完整的材料准备、收集、管理机制,疲于应付,一稿多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我市生态市建设资料的积累是极其不利的。
三、荣成市经验
荣成市被授予国家生态市荣誉称号。该市生态市建设中的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市学习和借鉴。
(一)明确责任,广泛发动,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1.完善机制,科学考核。在生态市建设中,荣成市各镇(区)和相关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制订了建设计划、目标任务和行动方案。市政府按照生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考核评价制度,把它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列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各镇(区)、各部门生态市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评估,科学分析和评价阶段性工作成效,不断提高生态市建设水平。
2.深入发动,全民参与。自启动创建以来,荣成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对生态市建设的重大意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举行了“建设生态市万人百米长卷签字”及生态市建设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基层举办村干部生态市建设知识培训班8期,利用农村香期发放材料3万多份。在镇区主要街道、公园、居民小区等场所制作了固定性标语,增设了宣传橱窗,通过宣传形成了全民参与生态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全面开展,强势推进,不断提高生态建设水平
1.大力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在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上,荣成市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2万吨、一级生化处理与芦苇湿地处理相结合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2.81%。大型企业也采用不同的方式建设了各自的污水集中处理厂。 在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建设了有效填埋面积7.6万平方米、使用年限10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无害化卫生填埋、渗滤液集中处理均达到了规范化要求。
2.持续改善新农村生态环境。一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该市依据统筹沿海与内陆、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构筑了辐射全市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框架。主干街道硬化村庄比例达到65%,新建农村新型住宅30万平方米,建沼气5000多户。另一方面抓好农村污染防治。创立了“测土、配方、供肥和施肥技术指导”一条龙式的科学施肥模式,全市测土施肥面积达86万亩,降低化肥使用量30—40%。同时,在农村清洁能源利用上,该市先后建成了市农业良种场中型沼气工程、嘉盛乳业秸秆青贮养殖工程等示范项目,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3.全面开展“绿色荣成”建设。荣成市始终把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的重要工作来抓,构筑沿海防护林联网补带工程、农田公路林网建设、山区退耕还林建设的“一带二网三区”生态屏障工程。每年都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美化工程。广泛开展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城区绿化总面积132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2%,人均绿地面积25.5平方米。
(三)立足长远,科学发展,努力提高生态经济质量
在生态市建设中,荣成市积极引入生态经济理念,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1.优先发展生态农业。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该市制订了《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以基地为示范带动,开发生产优质粮油、特种水产、特种果蔬;以项目为载体,推广多种生态种植技术;以企业为龙头,带动基地与农民延长产业链条;以特色优质产品为主体,形成规模化生产;以绿色产品认证和市场安全准入为标准,推动无公害产品生产和农业标准化建设。
2.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荣成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围绕打造特色旅游业,该市牢固树立“生态+文化”的理念, 依托特色旅游景点,吸纳各类社会资本,精心打造了以秦汉历史文化、中日韩友好交流文化为主题的寻根朝拜游;以休闲度假、观光游乐为主题的滨海生态游,构筑起了“点线面”齐头并进的“一带四区九单元”的旅游产业格局,旅游综合收入近50亿元。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我市生态市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学习、借鉴山东荣成市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市今后生态市建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多管齐下、夯实基础,充实创建财力
1.拓宽环保资金投入渠道。一是用好中央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扶持我市环保设施、生态保护等基础性、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建议市政府设立以下三项资金①生态市建设引导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重点支持具有示范性作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如镇污水处理厂等;②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③生态市创建奖励资金,用于奖励在生态市创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二是积极开拓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根据“污染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对镇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应出台有关行政性收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三是化“危”为“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市内重大环保公益项目和有能力偿还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银行贷款、信托、收费权质押贷款、资产票据化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拓宽环保融资渠道。
2.建立以区域协调为目的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议市政府引入“重点经济区”和“重点生态区”的概念,将三大主体功能区及经济实力较强的一些镇定位为“重点经济区”,将一些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且以农为主的镇列为“重点生态区”,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互惠、互补关系,即:重点生态区为重点经济区提供生态服务,重点经济区为重点生态区提供经济补偿。以类似于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以区域互补、协调为目的对重点生态区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实现市内创建资金的合理有效配置。
3.努力提高生态经济质量。建议市政府积极引入生态经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为我市生态建设带来更充足的资金。一是科学发展生态工业。按照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大力培植船舶及配套设施、汽车及零部件和食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鼓励发展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影响小甚至无污染的项目,加快产业集聚,放大优势效应;二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建议市政府参照山东荣成经验,制定《如皋市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以基地为示范,开发生产优质油米、蚕桑、生猪、水产及花木;以项目为载体,推广多种生态种植技术;以特色优质产品为主体,形成规模生产;以绿色产品认证和市场安全准入为标准,推动无公害产品生产和农业标准化建设。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我市地域优势明显,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建议市政府按照“政府主导规划、企业投资开发、市场模式运作”的原则,依托特色旅游景点,精心打造好以长寿文化、江海风情为主题的如皋民俗游,以盆景艺术、花木观赏为主题的如皋生态游等旅游路线。尽快构筑起我市大文化、大生态的旅游产业格局。
(二)、创新科技、完善服务,提升清洁能源建设水平
1.科学规划,加强对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的有序引导。市政府要把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切实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乡村规划之中。各镇在制定镇级规划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加大推广力度,适宜发展户用沼气的地方,要按照“一池三改”的要求,搞好规划;适合发展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的地方,要搞好工程选址和管道设计,使农村能源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发挥效益。
2.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新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目前我市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及应用技术还处于普及过程之中,迫切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技术的引进与研发。建议市级财政设立研发农村清洁能源新技术的专项资金,主动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技术的研究,重点研发与我市农村实际相符的高效沼气发酵工艺,提高产气率和去除率,开展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的技术攻关,发展循环农业。此外,建议具备条件的镇加快秸秆沼气、沼气集中供气和联户供气等新技术的推广和规模化发展。
3.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农村清洁能源持续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集农业生产、工程建筑、管理服务为一体,建设是基础,管理和服务是关键。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镇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过程中,注重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把农村沼气建设与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结合起来,通过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粮(菜)”等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循环农业新格局,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同时,建议市级相关职能部门除了稳定和充实农业部门的能源环保队伍、建立延伸到乡镇的服务网络之外,还要加强对农村清洁能源工程使用的管理与维护,强化后续管理,保证项目效益的长期发挥。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要求。
(三)紧扣重点、强势推进,加快全国环境优美镇创建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营造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的浓烈氛围。全国环境优美镇的创建,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市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借助网络、数字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媒体平台,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他们的公益、环保意识,引领他们破除不利于生态保护的各种陈规陋习。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还要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农民群众参与揭露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完善举报奖励等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投入我市生态市建设的积极性。
2.完善规划,分步实施,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我市部分镇环境优美镇创建难度大,镇区及村居环境较差,与其规划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建议各镇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规划,修订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村庄发展生态化等内容纳入规划之中,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选址及基础设施规划。选址既要有利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顾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新规划的集中区必须要有统一的生活污水管网和处理系统,并按居住人口密度建设三类以上公厕;三是市级相关职能部门要会同各镇制定并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在对我市农村环境现存问题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各镇具体情况,制定定位较高、编制详细、科学可行的“一村一策”环境综合整治计划,使目前仍较为严重的水体污染、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3.源头控制、严格监测,切实抓好农村污染防治。一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面源污染降到最低。农业部门要在建成农业生态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二是进一步提高畜禽养殖业集约化、工厂化水平,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测,鼓励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加强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三是严格乡镇工业企业达标排放,规范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各镇要严把招商关,坚持招管并重,在建设工业园区时要及时完善园区排污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实现污水集中排放、集中治理、循环利用。四是建立环境保护信息平台。市相关职能部门应以知晓度较高的方式,及时公示规划环评的又有关信息,并依照国家环保部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加强领导,完善考核。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对垃圾集中收集率、林木覆盖率、绿地率、地表水质量等评价指标的考核,把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考评工作延伸并落实到农村,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领导和组织保障;二是夯实基础,重心下移。创建生态市,基础在基层,建议进一步加强镇环保队伍建设,赋予基层环保机构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为镇环保机构配备必要的监测、监察和应急处置设备,改善工作条件,使镇环保工作职责能够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典型培育力度。以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活动为载体,抓紧再建一批生态示范镇、示范村,让点上的经验之花在面上结出丰硕果实。
(四)完善制度、长效管理,巩固提升创建成果
1.健全创建组织机构、落实创建责任。生态市创建是一项跨镇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承担的。目前我市虽已在市、镇两级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市建设组织网络。但在村、社区等生态市创建工作的第一线还缺乏相对健全的组织系统。建议各镇在所辖村或社区内设立专门的创建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创建工作的推进及创建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细化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尽快形成市、镇、村(社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强化公众参与,完善长效管理。市政府要进一步畅通和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对涉及公众生态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大力推广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义务环保监督员等公众参与渠道。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生态市建设中的作用,发展壮大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引导和组织更多的公众参与生态市建设。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镇、村一级各生态建设项目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已有创建成果得到有效的巩固。
3.以点带面,培育更多生态亮点。市创建部门要在这一面加大推进力度。环保、建设、农林、卫生、水务及行政执法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重点在污染治理、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城市绿化、生态农业、规模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河道长效管理、垃圾无害化处理上,力争培育一批有层次、有特色、有现场、有资料、有实质内容、有推广价值的新典型、新亮点。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第七篇_2015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方案一:xxx村黑山羊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确保我村黑山羊养殖项目成功实施,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乡东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21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8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组,共516户农户2170人,人均纯收入1780元。村内平均海拔米,气候属温凉型高原山区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7℃,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小麦等。
二、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概算
养黑山羊73只,其中基础母羊70只,种公羊3只,修建圈舍120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8万元。申请补助资金5万元,自筹3万元。购买基础母羊70只,每只需补助资金500元,70x500=35000(元);购买种公羊3只,每只补助资金1000元,3x(元);修建圈舍120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助资金50元,120x50=6000(元);种草70亩,每亩补助资金100元,60x100=6000(元)。
(一)生产目标:
2015年项目建成后,共投放基础母羊70只。以后逐年滚动式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
(二)技术指标:
1、人工种草。年产草量达4000公斤/亩以上,每亩饲养山羊2-4只。
2、商品羊。8-12月龄的商品羊出栏体重30公斤以上,出栏率90%。
3、羊群成活率95%以上,繁殖率达95%以上。
三、方法及步骤
(一)修建羊舍。羊圈建设选址在背风向阳处,采用砖混结构,石棉瓦盖顶,羊圈面积要求按1.5-1.8m2/只羊的比例修建,羊舍修建结束后,进行消毒处理后,方能购羊饲养。
(二)种植人工牧草。按照牧草种植计划按时令和技术要求精耕细作、及时播种,确保播种质量。
(三)基础母羊购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采购和运输。并对进购的羊只及时驱虫健胃,开展兽防及饲养管理工作。
(四)生产管理。及时和乡畜牧兽医站及畜牧局联系,认真学习饲养管理、兽医防疫、草场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
(五)商品羊销售。达到出栏标准的羊或淘汰羊,及时进行销售。销售后要及时补足数量,以保证持续发展。
四、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资金到位后,及时组织修建圈舍,规划种草土地并整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待圈舍修建完毕后开始购进基础母羊。
方案二:生猪养殖项目扩建实施方案
一﹑项目摘要(附表)
1.项目名称:南永青村生猪养殖扩建项目2.项目申保单位: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养猪专业合作社
3.项目建设性质:扩建
4.项目建设地点: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
5.项目建设期限:1年
6.项目建设规模:扩建猪舍5座
7.项目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金90万元,其中固定投资5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万元,合作社自筹20万元。
二﹑项目依据
1.项目建设理由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组织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配合全县百万头生猪大县和郝庄乡生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建设,为社员提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促进区域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方案。
2.项目建设条件和可行性
南永青村位于绛县郝庄乡西侧,交通便利。耕地面积2000余亩,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情况良好。全村共有居民组三个总户数220户,总人口1050口。共有劳动力750人,养猪户占全村总户数50%以上,养猪大户达到20户以上,年饲养量超过2000口,历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委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和村民大搞经济发展和科学种田,把建设生态养殖作为发展养殖业的重点来抓,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提升养殖生产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项目设计方案
1.项目目标
扩建猪舍5座,配套相应设施。
2.项目实施地点级规模该项目位于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地势平坦。现有猪舍2座,母猪16头,后备母猪8头,种公猪2头。
(1)预计扩建标准化猪舍5座,每座建筑规格60米5米,建设面积为300平方,总计猪舍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2)新修污水粪便处理池三处,新修200m3的水池1个、30m3的水塔1个,购买分娩、保育床各88套,母猪限位栏100套,购买转猪车辆1辆,配套完善饲料加工设施、设备,年加工生产混配合饲料100吨。
(3)建设动物无害化处理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
(4)计划引进优良品种大白种母猪20头,大白种公猪2头,长白种母猪20头,长白种公猪2头,新美系杜洛克种公猪2头,预计年出栏育肥猪2800头。
3.技术实施.
一是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授课、分散指导、现场交流等方式培训;二是培训技术骨干,对项目农户在项目实施前进行一次系统化培训;三是对农户建猪圈、引种、配种前分别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四是请专家对技术骨干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五是采取编制养猪实用技术资料和制作光盘等形式培训农户。
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1)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强化合作社自身建设,必须加快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购置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投影仪和服务车辆,实现网络平台对接,利用网络和电教设施设备等现代手段发布、收集产品购销信息和技术信息,进而实现生猪购销网上交易,打造网上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增加养殖收益,投资10万元。
(2)实施内容
建设规模,扩建猪舍5座,一是加强标准化生猪圈舍建设,对于圈舍建设标准化程度高、生猪饲养规模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合作社社员
在圈舍建设和购置机械设施等方面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二是加速生猪良种普及率,引进良种二元母猪,以半价投放给社员,加速基地生猪品种改良,提高优质三元仔猪生产率。对于合作社成员购买饲料给于价格补贴,让合作社成员享受购置饲料低于市场价格,达到降低生猪饲养成本的目的。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共需资金9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扶持资金10万元,银行贷款资金10万元,固定投资50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20万元。
四﹑组织及管理措施
1、项目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进行建设,不随意扩大或减少。
2、项目实行理事长负责制,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
3、成立项目建设领导管理小组、资金使用与监督组和规划实施建设组三个组织机构,做到财务公开、单独建账、全程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和项目建设质量。
五﹑项目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通过良种补贴、标准化圈舍补贴和饲料购销补贴,使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3000元,预计增收100万元;合作社通过投入品和产品统购统销,自身可实现利润10万元,可实现自身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2、社会效益:通过实行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的饲养管理,使全体社员生猪生产水平得到提升,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通过粮食转化和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带动全镇新增饲养量1万头,农民养猪纯收入增加100元。
3、生态效益:通过标准化圈舍建设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在提升养殖水平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养猪粪便污染难题,加速了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方案三:胡家湾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一、养殖项目
(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