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银行股 下载间

京东平台卖家销售并发货的商品,由平台卖家提供发票和相应的售后服务。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银行股的相对估值,可以考虑两个思路,都是通过PB入手的。

因为拨备计提,会对银行股当期的利润值影响较大,PE失真,所以市场大多愿意采用PB来为银行股进行估值对比。多少PB是合理的,一般来说可以参考一个简化的公式:PB=ROE/COE(股权折现率)。ROE要用未来的值,2015年13家银行(市值1500亿以上的)的ROE均值大约为16.3,2016年因兴业、北京还未公布数据,大概率会在15左右。随着国内经济逐步企稳,未来银行股ROE大概率在12%-15%之间。而COE值可以预估为10%,即银行股的合理PB值可以判断为1.2-1.5之间。

我将各银行ROE与现在的PB做了对比,观察下表还是能看出,13家银行的ROE与PB还是正相关的,即ROE在16以上的,市场都给到了1PB以上的估值,ROE在15-16间的,PB值在0.9-1之间,而ROE在13以下的,市场给的PB在0.8-0.9区间;有的银行会超过这个范围,可以扒一扒之前的文章从经营范围、资产质量在挖挖市场为什么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更高的估值,而又给了农业银行更低的估值。

相对估值法还有一个思路,我是在老唐写的手把手教你读懂银行股一书看到的:以PB估值法看待市场对银行股的估值是否犯了明显的错误,股价反映市场对银行的坏账预期,如0.8的PB,代表除已暴露的不良资产外还有20%左右未暴露其他不良资产。举例:交通银行今日的PB是0.8,可以理解为市场认为在已暴露的不良贷款以外还有20%左右未暴露的不良资产,截止2016年末下面的表格我将13家银行进行了隐藏不良贷款率推算,大家可以结合之前文章的分析看看市场对于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预估是否出现了错误,如果有明显的错误,可能就是买进的时候了。

二、绝对估值法,对银行的绝对估值一般是采用股利折现法,1、保守估计一个ROE和一个分红比例;2、根据前一年净资产基数乘以预估的ROE,得出推算次年度净利润;3、将次年的净利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股利,另一部分滚进净资产;4、重复以上步骤,得出N年(假设为5年)的分红数额及N年后净资产数据;5、理念所得分红折现得出价值A,N年后的净资产价值推算一个市场售价,得出价值B;6、A+B得出银行价值,对比现在价值,看是否值得投资;

我先YY一下条件,悲观假设一下,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大银行行因规模原因后续成长乏力,工商银行ROE每年继续下滑2%,分红率按照30%估算,折现率按照8%,PB按照1.2,我们来把条件带入公式,见下表:

可以推算出工商银行的5年后的的预估折现市值为2.34万亿,如果我们再考虑给自己留一个安全边际,比如5-7折买入,即11700亿—16380亿买入。

因为绝对估值法,有很多预估的部分,受很多主观思路影响,YY成分大,这个受制于我们对银行业务的理解以及对未来宏观经济的判断。所以这里我只拿工商银行举个例子,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弄个EXCEL表,做测算。(作者:樊鸿宇)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知名财经评论员员()(资料图)

看懂股才能真正理解中国股票市场。

在银行资产、利润上升时,银行股的估值却处于历史低位。如此悖反的情形,说明了中国股票市场做大规模的特色。

蓝筹股估值处于低位。6月13日,上证所举办“市场创新发展”研讨会,称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已处在历史最低水平附近,是基金寻找投资机会的重大机遇期。截至6月9日上证市盈率为11.07倍,而同期沪指平均市盈率为25.8倍,市盈率为22倍,不及2003年以来均值的一半。其中金融股是拖累蓝筹板块的罪魁,据Wind资讯数据梳理,在2005年沪综指位于998点大底之时,银行板块平均市净率为2.06倍;而在2008年1664点底部时,银行板块的平均市净率有1.7倍。按照巨潮网统计,截至6月13日,滚动市盈率最低,加权平均数为8.16倍,其中,银行业的市盈率为6.24倍,是市盈率最低的子行业。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大声疾呼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呼吁资金进入银行股,但市场迟迟不承认银行的投资价值,6月14日,银行、煤炭等板块继续领跌,银行股大面积破净,可谓鲜血淋漓。

看懂银行股,看懂中国的银行股,才能真正理解。

在中国,银行与发展模式以规模扩张为主,对市场的预期发生了改变。2011年是中国银行业业绩增长的顶点,在此期间银行股一直处于下跌通道。中国的银行股业绩上升期,正处于国际上金融股的估值下跌周期。从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投资者聚焦于银行内部看不到的坏账风险,因为希腊、西班牙等银行的财务糟糕程度超过预期,房贷等风险陆续暴露,假账风险让人忧虑。国际投资机构担忧中国银行业的地方投融资平台、房贷风险,正是债务危机在心理上的投射。虽然金融板块从2009年上半年来有所反弹,但与2007、2008年上半年的高估值不可同日而语,大多被腰斩。在未来十年内,恐怕都很难看到的高估值。从预期来看,今年中国银行业利润较2011年低,利率浮动区间扩大缩小了银行利差,而存款脱媒增加了银行的成本,从一季度看,不良贷款上升概率较高。

中国的银行业虽然估值低,但对于以扩大规模作为利基的,市值比市盈率更重要。看国内银行股,要看总市值与总股本、每股收益。

银行股在上市之后经过了剧烈的资产扩张周期。据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总负债为104.3万亿元,同比增长18%。而在中国银行业刚开始改制的2003年,总资产为27万亿元,资产的年均增长量10%以上。

上市银行市值因此坐上火箭。2007年8月9日,以计算,股票市值近264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金融机构、第四大上市公司。虽然经历股价下跌,2011年前十个月,上市银行总市值为5.9万亿元,占两市总市值的1/3。而截至2010年10月末的数据显示,两市总市值为27万亿元,其中银行股总市值62968亿元,占两市总市值23.3%。今年虽然银行股下挫,巨灵数据显示,6月8日A股银行股总市值缩水至57955.60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蒸发了627.96亿元。虽然下挫,但从总市值看,银行股并没有出现大幅崩塌现象。这说明,股本的扩张抵消了利润增加的红利。

中美对比,情况较好的6月13日总市值为1302.64美元,约为8298亿元人民币,而大约为5179亿元人民币。为5533.36亿元,工行为10369.52亿元,仍然维持着巨大的规模,在债务紧缩期,外部资金无法支持如此庞大的规模。

为了未雨绸缪,自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银行业出现两大特点:一方面大规模贷款进入了资产扩张周期,为形势托底;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坏账增加,银行不断融资再融资扩大资本金。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中绝大部分是以普通股为主的核心资本,占比高达80%。换句话说,股民为防止银行风险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不断扩张的股本摊薄了股民收益,不断增加的债务降低了银行未来的利润空间。

扩张还将进行。中国6月6日发布公告称,该行收到银监会和央行的批准,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次级债。3月以来,银行再融资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发布,商业银行股本扩张的急行军告一段落,但上述再融资还将继续。

中国证监会表示,蓝筹要看实质,的确如此。通常认为的蓝筹不一定,通常认为的成长股有可能在未来成为真正的蓝筹。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本书读懂投资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