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己创业扩大,后因为资金周转不开怎么办,父母拿了房子抵押助我度过难关

世界着名富豪巨贾演说精粹
我的图书馆
世界着名富豪巨贾演说精粹
    前&&& 言  历史的车轮即将把我们载入伟大的 21 世纪!新世纪到来前夕,正逢全球经济开放的年代,各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日趋密切。因而,世界经济舞台上称雄一方的富豪巨贾就成为世人瞩目的明星。他们的辉煌业绩不仅显示个人奋斗的硕果,而且还在国内外企业发展中起着影响作用。为此,频频应各方邀请发表演说,或介绍成功之道,或对经济风云变化谈个人见解,或宣扬企业对社会应做的贡献,或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莘莘学子谆谆教导,等等。  演说加深了他们在公众之间的印象,同时又提高了企业的声誉。  本书选取了世界著名富豪巨贾的代表性演说。演说者中有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石油巨子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日本电器之父松下幸之助、世界船王之一包玉刚、美国航空公司董事长罗伯特·劳埃德·克兰德乐、东南亚首富亿万富翁李嘉诚、华侨巨子陈嘉庚、澳大利亚报业巨匠基思 ·鲁珀特·默多克、美国房地产大王唐纳德·特朗普、西欧工业巨头意大利菲亚特公司董事长乔瓦尼·阿涅利、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二世、韩国大宇企业集团董事长金宇中、香港巨富霍英东、中国台湾塑胶企业集团董事长王永庆、美国沃尔特·迪斯尼公司董事长弗兰克·韦尔斯、加拿大皇家银行董事长约翰·克莱格茨、美国广告巨子戴维·麦肯齐·奥格尔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唐纳德·基奥等等。他们从事的行业涉及经济各个部门,富有极强的代表性。人们读了演说将会发现,世界级的富豪巨贾不仅善于经营理财,而且,文学素养极高。他们的演说语言生动,颇富哲理,耐人深思。其中,还有不少名言隽语,妙谛之谈,不虚为世界著名演说文库中的宝贵财富。  富豪巨贾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超人”,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凡人。  所不同者,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他们善于捕捉机遇,能刻苦奋斗,历经坎坷百折不挠,终于创立了宏图伟业。由于每篇演说的中心话题不一,涉猎广泛,内容丰富多采,为了便于读者选读,本书按照内在逻辑分为三大篇幅:成功要素篇、社会责任篇和审时度势篇。  成功要素篇内的演说,大多是富豪巨贾介绍创业心得、经营理念、管理诀窍和用人之道等等。他们之中有出身贫穷,苦斗成名的美国石油巨富阿曼德·哈默,日本东芝会社前社长土光敏夫,中国台湾统一企业公司高清愿;也有出身富豪之家,不愿坐享荣华安于守业,而勇于独闯事业的日本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中国台湾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盛沺等。更有退休之后不甘落后勇于冒险创业而大获成功的美国玫林凯化妆品公司董事长玫林凯。他们的演说内容告诉我们,任何个人,不论国别、年龄、性别和出身,只要敢于创业善于经营,都有可能成为叱咤风云的企业英豪。  社会责任篇内收集的多为富豪巨贾在企业创业周年大会或在公众场合发表的演说。他们以本企业的社会活动方针为例,强调利润不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应重视承担社会责任,诸如弘扬精神文明,扶贫救困,振兴教育,追求真善美等等。其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菲利普·考德威尔、韩国现代企业集团创始人郑周永,美国施乐公司董事长戴维·托德·柯声斯等人在演说中以真挚的情感阐述企业与教育息息相存,强调教育一旦落后,企业就难以振兴,呼吁企业界人士必须关心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演说内容丰富,语句精彩,读后令人留有深刻的印象,久久难以忘怀。  审时度势篇内是富豪巨贾面对企业内外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发表的演说。他们指出,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爆炸,全球经济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形势下,企业家们应审时度势,不仅要善于在政府宏控和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纵横驰骋,而且还应随机应变,在风云莫测的竞争环境中采取对策、克敌制胜。其中,美国菲利普斯石油公司董事长塞西尔·杰西·塞拉斯,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董事长格兰特 ·鲁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董事长罗伯特 ·尤金·阿伦等人的演说切中时弊,分析问题入木三分,读后如品佳茗,余韵无穷。  古今中外富豪巨贾的精彩演说不计其数。限于篇幅和人力、资料、时间等方面的不足,本书着重收集了近代海外部分富豪巨贾的演说,还有许多业绩卓著,声名显赫,为世人所注目的经济强人的演说未能收入本书,甚为遗憾。  本人编著此书的宗旨是,衷心希望我国为数众多的企业家和希望成为企业家的人们能够从富豪巨贾们的演说中吸取养料,找到自己的感觉,举一反三,得到新的启发,激励出前进的动务,争当新时代的企业英豪。同时,也望能有益于提高我国企业家们的演说口才,以为世人留下胎炙人口的精彩篇章。当然,也希望本书能对从事企业管理的各级领导和即将走上社会并有志在经济浪潮中闯一番事业的青年人有所启迪。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有幸得到了多方协助,尤其应提及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外语系奚兆炎教授,在旅美探亲期间仍不忘关心本书的进展状况,多次奔波于纽约各大图书馆,及时邮寄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和译作,为本书增色添彩。  另外,美国玫林凯化妆品公司驻中国分公司、日本东芝株式会社、松下电器公司等也为本书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再之,上海环境卫生设计科研所的胡遵启先生、上海交通大学外语系的石淑芳女士及本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王寅通副研究员等也为翻译演说付出了辛勤劳动,本院信息所副所长王德华研究员为本书校对了大部分译文,特此谨表谢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编著和审校过程中难免有不少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与指正。  郜红华1994.11于上海总&&& 序周谷城演说就是向听众发表对某个现实问题的见解,或阐明某种事理。每个人一辈子要听许多次演说,也要作不少演说,可见演说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活动。  演说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活动。四千多年前,古埃及的法老就说演讲比打仗更有威力。在古代希腊、罗马,演说是社会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产生过希腊的伊索格拉底、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罗马的昆体良、西塞罗等一大批演说家,还办了 “演讲学校”。在我国古代,演说也曾经辉煌。所谓 “左史记言”,《尚书》中就有不少演说名篇。《国语》、《战国策》中之言,颇与古希腊之演说词相似,亦冶政治、历史、文学及雄辩术于一炉者也。 《论语》其实是孔子向三千弟子传授知识时的演说精华。孟轲、商鞅、苏秦、张仪具为雄辩的演说家。在 《盐铁论》中,则可以读到西汉政治家桑弘羊精彩的经济演说。据此,窃以为演说之在中国,实有久于希腊、罗马者。  演说不仅源远流长,且有重要作用。一篇好的演说,或事实有据、逻辑严密,或慷慨激昂、豪气凌云,或声情并茂、引人入胜,或机智幽默、妙趣横生,或数者兼而有之,足以使人坚定对崇高理想之信念;足以使人增加知识,明白道理;足以动人心弦,催人奋发;足以给人欢乐,得到美的享受。  历来名家演说,不仅风靡当时,且对后世实有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进行两个文明建设,要做好各项工作,都离不开演说。各级党政领导、各行各业负责人开会做报告,科学家的学术报告,群众大会上的动员报告,教师向学生讲课,检察官提起公诉,律师为当事人辩护,这些都是演说。此外接待来宾,介绍经验,发布消息,讨论问题,无不要用到演说。演说要有好的效果,就不能照本宣科,而必须掌握演说的艺术。掌握演说艺术别无他途,除了从实践中学习外,再就是借鉴前人演说的成功经验。由此而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暨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共同组织力量,翻译和汇编古今中外演说名篇,成套出版 《世界著名演说文库》,以飨有志于演说者,此举确系一种有益的尝试,且为文化积累所不可少。  古今中外的演说名篇数量甚多,要想一下子收集得齐全,井同时出版,难免旷日持久,甚至是不可能的。不妨成熟一批,先拿出一批来。 “草鞋没样,越打越象。”这样分期分批积累起来,相信反倒易于较快、较好地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演说文库。至于每个分册的选录范围,无妨不拘一格。既可拿演说性质作标准,如就职演说、竞选演说、外交演说,也可以演说者的身份为标准,如将帅演说、律师演说、作家演说、科学家演说。既可着眼于演说之历史影响,也可着眼于演说之趣味性,如幽默演说。凡此种种,均不成问题。  此等演说,就其演说艺术而论,固有可供借鉴者。然不独止此。历来演说名篇,或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反映时代风貌,或阐发深刻哲理,或含有丰富知识,实已成为重要历史文献,成为文化遗产。唯其如此,鄙意以为阅读这些演说,非独有助于掌握不同性质、不同体裁、不同形式、不同场合下的演说艺术,抑且有助于了解历史,丰富知识,提高素养,陶冶情操。  这些演说既成历史文献,即有其时代烙印,需要读者独具慧眼,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特别有几种演说,由于性质关系,尤其如此。如演说有足以影响历史者。观夫 《礼运大同》,则可知人类之追求理想社会,固不自今日始;观夫伯里克利、柏拉图之演说,则可知西方政治制度之由来。其影响历史者,均可谓至深且远。然而有正必有反。历史不断进步,亦必有曲折。  只讲进步,不讲曲折,则历史不完整。演说有促进历史发展者,亦必有促退历史者。只见前者而不见后者,则演说不完整。故适当选录一些具有反面意义的演说,以证历史道路之曲折,社会发展之艰难,人类前进之不易,实亦有其必要。  不揣冒昧,即以为序。  世界著名富豪巨贾演说精粹包玉刚一九一八年─一九九一年世界上最大的航运业巨头之一。祖籍中国浙江宁波。年轻时任过银行经理和襄理。  1949 年,偕同家属迁居香港。1955 年毅然决定转营航运业,创立了环球有限公司,买下一艘已经使用27年的旧船,专门经营把煤炭从印度装运到日本的业务。  60 年代初,日本的适船厂商鼓励外资购买日本船,然后再由日本航运公司租回这些船只。包玉刚抓住这个机遇,开始向日本订购新船来更换他的旧船。从此生意一帆风顺,事业进入腾飞阶段。60年代中期,由于苏伊士运河被关闭,日本和西方国家对油船需求再度增加,环球公司又及时而有力地扩大了船队力量。这样,在短短的 10 年时间内,包玉刚的业务蒸蒸日上,一跃而成为拥有 1800 百万吨庞大船队的 “世界船王”,并被封为英国爵士。1991年不幸病故。  包玉刚生前是香港环球航运集团监事去主席,香港九龙货仓有限公司、会德丰有限公司和港龙航空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演讲会上,介绍了自己生平的航运业经营经验,为后世留下了一篇非常精彩的演讲。  他在演讲中指出,经营管理者应该保持头脑冷静,不为各种诱惑所动,要成为信誉良好的航业家需要勤奋苦干,有想象力,善用经验,还要有一点精明稳健经营的头脑。  通篇演讲充满激情,令人听后心潮荡漾。  经营航运业的心得1976年 12月6 日各位,首先多谢刚才罗卡先生以溢美之言词介绍,此次受贵校邀请来和各位谈话,实在深感愉快和荣幸,尤其我的机构内也有很多位年轻有为的商学院毕业生经常提供有价值的意见与准确的判断力,对我公司业务贡献甚多。  今天是不拘形式的聚会,我可以多从个人角度谈谈我怎样建立起环球集团,成为当今世界上拥有最庞大载重量的私人商船船队,以及如何经营管理总载重量达 1600百万吨的 160艘船只。换句话说,切勿指望听到关于管理技术和筹划资金策略的课室理论讲学,贵校教授阵容坚强,人才济济,在这方面教导各位当然高明得多,我不敢妄自班门弄斧,我是实事求是并且相当保守的商业家,基本上相信管理才能要从经验建立起来,不能单凭学校教育得来,当然有高深的学术能有更大的成就。在商业方面,最危险的就是自以为万事皆通,大而化之,或者以为工作细节不随时深入检查便可泰然处之。  我是经营航运业务者,船运业务竞争激烈,也许我把其中得到的教训说得过火一点,不过我以前从事银行业时亦已发现上述情况对于一般行业能适用。  也许各位当中有一位将来身居要职,必须探究公司未能达成业务指标,或者经营失败,乃至于政府机构国民经济收入欠佳的原因何在。如果有此一日,请先将调查手下主管人员的能力及态度列为要务之一。  不管私人企业或政府机关的主管人员,应该不断学习以求适应和成长,否则就会落后。记得 1955年,我初做船东,买了一艘船龄已27 年的燃煤货轮并长期租出后,船业界人士纷纷嗤之以鼻。他们说: “这个年轻人难道疯了,竟以固定租价 (较市面每行程运费率低得多)把船长期包租给人。”其实我当时只是开创一个租船的新趋势。这种新作风的基本要旨是:把船租给信用卓著财政可靠的租户,为期数年,这样凭借租约便可以向银行贷款,再增购船只,扩充船队。在租约期内,船只管理费用,或许因通货膨胀而有上升之虞,但是当时的通货膨胀情况远不能跟今日相比。我当然明白其中利害(人事费用、保险费、修理费等)不致浪费与激增。同行们认为,把船以远较当时计程租赁市价为低的租价长期租出,真是愚不可及,他们当然是对航运市场供求循环的实况视若无睹,也忘了在市场情况最兴旺而使人陶醉时即应该未雨绸缪,以防万一。  航运业筹措资金是性质不同的另一要环。早年,银行不像现在这样热烈欢迎押船贷款,所索利率之高,足以表示他们认为风险太大,银行采取这种态度,当然有其理由,经常计程租赁船只,收入不能固定,银行极难预测及控制收回贷款。为求安全起见,银行往往漠视船只的营利能力,只注意船只本身的价值,这种情形是不切实际的,需要改变过来,所以我一开始不但选择定期租赁办法,而且更注意租约保障,以确定固定收入,使自己和银行能满意。??  航运管理可说是千头万绪,需要集中精力对付,而且要经常注意细节。  现代船只经过高度精密的科技建造而成,在岸上和海上有许多设备需要专门人材管理和操纵,一不注意,因缺乏经验或稍有疏忽,就会肇事,造成生命死亡,船只受创而失去租金收入。一艘没有租金收入的船,与其说是资产,毋宁说是负累。航运虽然有许多方面可以保险,但是报 “无租金收入”的保险费很贵,而且在大多数情形之下,不能获得十足赔偿,很不合算。所以一旦船只出事,最缜密的资金周转预算也会失灵,而资金周转预算对航运业来说是极度重要的。选择最可靠的设备,周密的训练,稳健的保养制度,尤其是严密督促日常船务管理工作,是船东成败的极重要因素;充足的资金准备,良好的会议制度,有条理的内部管理和基本经验并有实惠的生意头脑也同样重要。  我个人对于船只安全和船员训练极为重视。我们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公司和所有船只上,经常举行安全事务会议,讨论、估计并纠正船只航行中所注意到能引起大小意外事件的种种人事及设备缺点,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油轮船长专门负责船只的安全部门,凡是有关安全的资料和行动均由他统筹处理。  这是一桩很艰难的工作。我们也竭力训导海员,尤其是香港环球海员训练学校 (完全是我们自办自营)的学生,了解船只与货物可能遭遇的危险,并向他们教育对自己的能力与工作感觉自豪的观念。大多数商业领袖会知道需要受过彻底训练,对业务极熟练,而且由完全可靠的人员去管理工厂或主持公司。诸位听了大概会感到惊讶,有些船东竟从来未和属下或者可能价值四、五千万美元巨轮上的船长见过面。东方企业机构的首脑对雇员的态度过于保持家长化的传统,这也许是可以批评的地方。或者我在这方面另有成见,不过我要说明的是我和所有雇员经常保持个人接触,关心他们的福利、安全及前途,我想这即使不是所有主管人最主要的一个成功条件,至少也是船东最重要的一个成功条件。  商业机构如欲成功,必须控制成本。各位在学习中对此谅必已下过很大的一番功夫。在航运业方面,船东控制开支的能力更直接关系到他的竞争能力,因此,节省船只开支费用极为重要。  原因有二。第一,个别船东不能左右世界航运市情,因此必须设法控制开支以确保预算的收入 (市情较差时则须尽量减少亏损)。长期租赁船只更应注意控制航运开支;第二,船只在航行中可能需要极多额外开支的地方,因为它航行全世界,随时随地可能发生意外,需要修理、保养、补充用品和配备零件。按照定期租船合约,租户得向船东要求赔偿船只不能履行租约中所载明船航速度及用油限额规定而蒙受的损失。这对船东,不仅只谈一艘船,而是对许多船只而言,总共数字一定很可观,会影响预期所得的收入。因为如果赔偿要求事件发生太多,船东在市场上的信誉会受影响,从而挫折他将来扩展业务的机会。  成本控制得法,一定要制度健全,因为过于依赖单独个人能力,总不免会有疏忽之虞。??  我必须说明我虽然注重控制成本,但并不是说为求樽节而削足就履,我们的船大部悬挂利比里亚旗 (也有挂英国旗及巴拿马旗),所谓悬挂登记国国旗的船队,有个莫须有的不好名誉,实在很不确实,令人以为是逾龄、设备不齐全、船员素质差、漠视安全、经营资金有限的船队,其实大多数的情形绝非如此。船只保险费占我们总开支的一大部分,要享受低廉保险费权利,船东必须注意自己的保险赔偿记录,保持船只的素质水平。应该花钱修理时,不可盲目节省,否则结果会得不偿失。倒不如船东应该在谈生意时努力讨价还价,例如管理及筹措资金等等费用,不论节省多少,务求尽力去争取,总结起来数额便会相当可观,尤其是如我们公司,船队庞大,受人重视。这使我们经过如许多年来,博得了谈生意精明公道,信用昭著,并有良好保养船只记录的美誉。  建立一支相当大的船队需要极雄厚资金,资金成本在航运业方面自然是重要的一环。因此,和债务人与投资者、金融机构及股票的关系对一个船东至为重要。我以前也是银行家,认为让银行以贷方身份加入公司为股东是个好办法。这不但能使银行因为有机会分享利润而乐于资助我们,银行也因此对经营航运业可能遭遇的风险有更清楚的认识。近两年来,许多银行既懊恼又惊讶,发现因为有些客户经营失败,竟身不由主地做了船东。相形之下,和我们合伙的银行有一些理由感觉满意与愉快。这些船东受挫,主要是把多数船只甚或全部船只,投入未能有长期控制预算收入的每一记程租赁市场,以图厚利。我的政策则一向是把船只长期租出,利润虽然比较低,但是稳当。  这样经营,把市面影响的危险性减至最低程度,而且还可以预计自己在未来多年内的资金周转情况。??我的宗旨一向是逐步稳健发展,既不要耸人听闻的利润数字,也不要在市面不景气时,突然有资金周转不灵的威胁。航运市场情况瞬息万变,船东随时会遭遇到许多诱惑,应该冷静,不可被这种诱惑所动。  新闻界常喜欢把船东称作 “想赢大钱的赌客”。当然有些船东从事投机,意即他们幻想以为航运市场永久不变上升,不过大多数船东对业务上的风险极审慎,把个人的全部精力集中注意船队的财力人力,促使发挥最高及安全运用的效率,虽然航运业有内在的种种困难,又极易受其本身所不能控制的外在因素影响,日常处理的又是数目庞大的资产,我认为航运业足以发挥自由企业的精髓,说明成功并无捷径。要成为信誉良好的航运家需要勤奋苦干,有想象力,善用经验,还有,我承认要有一点精明稳健经营的头脑。  我希望这短短的谈话没把你们听累了,而且也像我开始时所说,我将留待各位教授用其高深理论把这些解释给你们听。我并且要说明一点:做生意不是艺术,也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高深莫测令人入迷的兴趣。  节选自 《世界经济强人》詹姆斯·罗伯特·保罗一九三四年──美国海岸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生于堪萨斯威奇诺。1956年毕业于维切塔大学,尔后任职于威奇诺波音公司。1970 年任休斯敦罗伯特逊迪斯本系统公司副总裁。1975年起任海岸公司副总裁主管财政。该公司是涉足天然气、石油、煤炭与化工产品的多种经营的能源公司,产品远销世界各国。  本文是保罗在堪萨斯州立大学演讲中心发表的演说,内容相当精彩。他以精辟的语言阐述了大企业和大公司经营成功的十大要素:勤奋工作,工作有中心,大思路,灵活性,有能力,推销素质,充满自信,细节与总体构想保持平衡,富有进取性,持之以恒。通篇演说以海岸公司经营成功的实践为例而加以理论上的总结,形容生动,深入浅出,富有激情,分析问题入木三分,使听者受益匪浅。演说不仅对正在商界搏击的企业家们有所启迪,而且也值得正欲投入商海一试身手的年青人一读。  企业的成功要素1991年3 月27 日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能来这里,感到万分荣幸和高兴。回到母校总是令人快慰的。  格雷厄姆博士已经介绍了,我是首席执行官,问题是在企业管理人才济济的地方首席执行官干什么?  首席执行官与企业家之间确有一个重要区别,首席执行官的意义容易理解得多,但凡是成功的公司都是按企业家精神办的。所以,与其认为企业家和首席执行官是互相排斥的,倒不如认为其有共同点。  在讨论大企业和大公司成功因素之前,让我们先介绍一下海岸公司的情况吧!海岸公司从其规模而言,始建于36 年前。它从南得克萨斯的一家小天然气公司起家,如今已成为涉足天然气、石油、煤炭与化学工业的多种经营的能源公司。过去10年内,其收入与利润翻了一番。  顺便提一句,每 5份海岸公司的股票就有一份是其雇员所持有的。这既体现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也是保持海岸公司企业精神的力量。当一举一动都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时,员工们都会竭尽全力保证企业成功。  我承认,成功没有唯一准则,企业家的定义也不可一言蔽之。世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企业家。每个企业家都是其独特个性与素质的组合,都有其成功的秘诀。  但是,我认为其中有些素质对于领导一个大型能源公司特别有意义。第一条最显而易见但又是最易被忽略的是平凡的、勤奋的工作。你们认识多少成功的的不努力者?换句话说,你们知道多少成功的懒人?假设有,那很可能只是幸运女神对他们的一次垂青,或者是他碰巧出生在优越的家庭内。  每当审视海岸公司时,我见到的成绩统计数字都是努力工作的结果。与缺乏职业观念的竞争者相比,我发现他们总在谈论高尔夫球、网球、旅行等各种娱乐活动。所以,当你想要加盟一个公司或组织时,发现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聊天,谈些与工作无关的事,那末你就要小心了。你可能正与一个涣散的工作队伍为伍。  这就引出我要谈的第二个因素,工作要有中心,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需集中精神发挥它的长处。每个大型公司都会失望地发现它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美孚石油公司在买下蒙哥马利宝地后,很长时期内在为恢复元气而奋斗。埃克森石油公司曾经进入计算机行业,而后又到电动机行业,最终无果而归,又回到了老本行。  当时宣布兼并时,并不乏大吹大擂,但这些都毫无用处。其实教益是很清楚的,即要发挥长处。特别是当公司规模还小时,更要各司其职。而当你成功地发挥长处时,你要注意另一个教益:要小心谨慎,坚韧不拔,慢慢增长,并且保持原来的工作中心。  必须避免的是工作无中心。如果你询问许多企业他们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他们就会回答:顾客,或雇员,或技术,或跨国经营等。  我要指出这些概念不仅仅对于企业有效。你有没有见过美式足球进攻时优秀的四分位是如何跑位的吧?他不顾来自对手的竞争,不顾 280磅的对方后卫的后路截击,不顾220磅的边卫的中路拦截,他全神贯注,心里只有接球者。终于,他发出了一个漂亮的球。然后,当然是不久之后,他才考虑他是否得了分。可见,我所论述的这些规则或素质可应用于企业、运动、学校或其他方面。  我要谈的第三个因素是智力方面的,那就是大思路。众所周知,很多成功的新企业都是由一个了不起的大思路起步的。大思路能吸引人力,能吸引财力,S 形的成长曲线就由大思路起步。  太多的人只是坐在那里,等着好点子自己跑进办公室来,就像一个店员在店里等着上门的顾客。这种 “守株待兔”的态度可能在商店里有效,但是这在实业上 99%都不会成功。  你应该每天都去寻找新点子、新方法、新方式,来提高生产力,寻找新顾客,控制成本,去除官僚习气。对于点子,也有个适应生存的问题,成功的创业者不仅不断寻找新点子,并且不断去芜存菁。如果你有一百个点子,很可能其中只有一两个点子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你若只有 10个新点子,那么成功的机会也会递减。更糟的是由于缺乏选择,你不得不在这 10个点子中选出1个,但它却可能使你彻底失败。  这里要强调第四种因素,那就是灵活性。勤奋工作,努力思考,许多主意集中于一个方向,这都需要有勇于变革的心态。这个世界分秒必争。比如80 年代初,能源公司要价很低,估价在下降,兼并机会极好。我们用一纸气势逼人的投标书,花 35亿美元买下了底特律的美国自然资源公司。这次兼并为海岸公司80 年代利润翻一番提供了跳板。  现在情况改变了。80 年代的许多掮客都坐了牢。储蓄、借贷与银行业都遇到了 30 年代大萧条后所未有的困境。流动资金短缺,投标难以融资,能源及其它公司现在价估得很高。此时,向内投资而非向外投资才是正确的战略。  结论很清楚:灵活会取胜。  我要说的第五个因素是能力,不仅要有适应变化的能力,更要有预测到变化的能力。善变是一回事,正确地转变又是另一回事了。你会向前仰,但这并不意味着当特快列车在你身边呼啸而过时,你站在月台上也能这么做。  这也是公司成功的秘诀。我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报告、图表和报表。这都是过去的记录,是海岸之船后面的尾波。但你不能老盯着船后面的尾波航行。  我所需要的,并要努力去争取的是向前看的能力,是进行理智推测,有时甚至只是依靠直觉推测的能力。  这些推测,有些源于自己的经验,但更多源于他人的经验,源于外部机关。成功的企业永远关注着周围发生的一切。  在我提及的兼并美国自然资源公司时,有两个 “向前看”的例子。在投标之前,我们进行了裁员,削减了销售。批评者嘲笑我们。当时能源价格很高。但我们比其它人更先看到了它的下降趋势。于是,价格真的下降时,我们笑到了最后。  最后,还有四个成功要素。第六要素是推销员素质,要别人接受你的点子而购买。一个企业,无论是经营点子、产品、服务或商品,其实质都是一方买入另一方卖出的东西。你肯定听过商业方面铁的准则:无卖出则一事无成。生意场上布满了拥有天才主意、神奇产品,其失败的原因只是无法出售。  大家只知道苏格兰的詹姆斯·瓦特在 18 世纪发明了蒸汽机。但是这错了。第一台蒸汽动力机是公元1世纪由埃及亚历山大的希洛发明的。但他没有像瓦特那样创立工业。瓦特有了好点子,说服矿主把煤送到顾客手里。这个差异既是时间的问题,也是推销员素质的问题。  第七个因素是好的推销员要充满自信。美国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协会的高尔夫选手没有一个是靠轻打获胜的;没有一个全美高等学校田径协会的篮球明星不是充满信心打出好球的。  他们如不是胸有成竹,就不参加比赛。成功之士善于从每个毛孔汲取自信。而实业成功赋予人信心。有了信心,成功就向你靠近。没有信心,别人很快就会觉察并利用你的弱点。没有信心的人注定是失败者。他们会失去定单,会失去生意,会失去自尊。一切都与成功反其道而行之。  随信心和推销一起而来的成功的第八要素是平衡。我谈的是细节与总体构想之间的平衡。这两者都是必要的。努力工作,注意小节是有回报的。因此心里装着大蓝图,并且要有着多面手能把多股线拧成一股绳的本事。但是太拘泥于小节的人,除去律师与会计师之外,都易迷失方向。  同样,点子如泉涌,但从不考虑其实施的人也是易于迷失方向的。从没有成功人士是长于出点子而短于行动的。  接着要谈的要素是进取性。这是勤奋工作的源泉。所有成功的商人都充分利用这一点。进取并非敌对,也不是盛气凌人,当然亦不是非法侵犯。我谈的进取是指有自信,有说服力,勤奋工作,有必胜信心。  我们的一些竞争者把海岸公司拼为 S.O.B。我想那就是因为我们的进取姿态。我们不磨洋工,我们乐于工作,专心致志,尽力实现目标。拳击评论家指出休格·雷·伦纳德把对手一拳击出圈外的本能。他知道何时施展何种力量击倒对手。这才是我说的进取。  许多拳击手浪费了很多重拳。休格·雷·伦纳德懂得何时施出致命的一拳。把握时机,勤奋工作,这就是进取。  现在,不知对不对,我已谈了九大要素。但是还有一个隐藏的要素,这就是第十个要素,也比其他任何要素都重要。那就是每天,每月,每年,每代都力争比以前做得更好。我有生之年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我猜想我今后的步子将迈得更大。  所以第十条隐藏的要素是:列出你自己的要素单。找出过去成功人士的要素,列入要素单。这些要素有些有用,有些无用,你必须去伪存真。你的竞争者可能比我的竞争者更有挑战性,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更富有主动性,更难被打败。所以你们必须比以前更优秀。  最后,记住,不管你信不信,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在事业开始之初,你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但是,加油吧!时间不等人。  节译自 《当今重要演说》朱红译王德华校玫林凯·阿什美国最大的专业皮肤保养品直销公司——玫林凯化妆品公司董事长 (总裁)。出生时间应本人要求保密。1963年退休后,不甘安享天年,决定倾其所有积蓄开创新的事业。由于曾多年从事直销工作,积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故而决定开设皮肤保养品直销公司。在其家人的支持下,同年 9 月 13 日位于达拉斯,面积为500 平方英尺的玫林凯化妆品公司正式开业。当时公司仅 11 人,除其子理查负责看店和送货外,其余皆为女性,从事推销工作。经过 30 年的奋斗,如今公司的业绩已名列美国 500 家大公司之一,并且被评为全美100家最值得员工工作的公司之一。公司现拥有35万名美容顾问,分公司遍布全球五大洲 23 个国家,其本人被誉为当今美国企业界最成功的人士之一。  著有 《玫林凯谈人的管理》,为商界畅销书。  本篇是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接受 “1990年女性企业领导人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说。  她首先强调,在创业与管理方面,女性绝不逊色于男性,相反具有特殊的敏感和才能,为男性所莫及。接着以玫林凯公司为例,说明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也是优秀公司经营成功的标志。整个演说语言富有文采,形象生动,表达清晰,内容翔实,是一篇效果甚佳的演讲佳作。  90 年代的商业领袖1990年 10月8 日能够被挑选接受你们颁发的90 年代商业领袖奖我深感荣幸。实际上,这奖属于我们公司所有那些杰出的、天才的妇女,是她们证明了妇女能够做得到一切。  成立我们公司的最初想法,当然,是我觉得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妇女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在过去数年中我曾被问过多次的就是我们怎么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展起一个规模达数亿美元的企业。我所能告诉诸位的是在 1962年开始我的事业时我已人到中年。有着静脉曲张的毛病,从未有空去四处闲逛。  我做梦也没想到27 年后,我们公司有 44 位妇女其年收入分别超过 100万美元,其中一些更超过了 400 万美元。今天,我们公司年收入超过 1000万美元的妇女的人数是任何一家美国公司都无法比拟的。毋庸置疑,为此我感到自豪,因为这就是我一开始就想要做的,给妇女以机会,使她们能够去做任何她们足以胜任的事情。事实上她们已经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根据1990年的销售统计,今年我们的零售额将达 10亿美元,目前我们在 12个国家有着共22万名顾问和指导员。也不用说我对她们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多么的自豪。妇女一旦下定了决心,她们就能做到任何事。我感到惊奇的是她们竟有着如此之高的创造性和如此非凡的能力去完成她们决定去做的任何事。在1970年,当男人每挣 1美元时妇女只能挣59 美分。现在20 年过去了,男人挣 1美元我们仍只能挣66 美分。按此比例,到2000 年,也就是从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成立算起的下一代的时候,妇女的工资也只有男人的工资的 74%。在这种情况下,妇女们要开创自己的事业也就不足为奇了。1970 年前,妇女拥有的企业只有企业总数的 5%。但到 1986 年,这个数字增加到 29.9%。而到2000 年,根据宾夕法尼亚经济发展协作组织的一份报告,在非农产业的所有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将为妇女所拥有。  在妇女传统上参与的行业中,女企业家已使人强烈地感到了她们的存在。在零售业中50%的企业为妇女所拥有,在服务行业中这个数字超过了75%,但妇女已不仅限于此了。在1980年至 1985年间,妇女拥有企业数目增长最快的行业是建筑业,制造业和农业。根据此项标准来衡量,女企业家比男企业家要更成功一些,即从全国来说,4/5 的新企业最后会倒闭,但对妇女拥有的企业来说,这个数字就只有 1/4。这是对你们的奖励。  最近的研究表明,妇女之所以离开原单位是因为她们觉得没有希望升到最高层和没有发言权。因此她们回到家庭主妇的位置上去或是开设自己的公司,这样她们在决定工作气氛方面可以有决定性影响。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全美国 1/3 的小企业是由妇女掌管的,而专家预计到2000 年超过一半的小企业将被妇女所拥有。  那怎样将这些企业经营成功呢?几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书,名为 《玫林凯的人事管理》。它后来成为一本全国性的畅销书。在书中我列出了几条我认为能导致企业取得巨大成功的要点。首先,我们在管理中运用的金科玉律,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著名的哲学,也是在商业竞争中最经常地被忽视的原则。作为女人我们天生就懂得这点,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在给客户当顾问时,就向客户推行此原则。靠此办法,公司逐渐壮大起来。我们甚至有一个起先是月度的进而是年度的热心服务小姐奖,以奖励那些乐于助人的员工。该奖的魅力甚至超过了凯迪拉克轿车、钻石及异国旅行,以至于人人渴望荣获该奖。它在我们公司已成为最杰出的代名词,我认为它是使我们迈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句老话说得好:公司心中有雇员,雇员心中也会有公司。优秀的雇员是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人确实比项目更重要。  我所知道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任何人在他 (或她)的胸前都有这么一句看不见的话: “让我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你能让你公司的雇员感到自己对公司的重要性,那么你就得到了一笔宝贵的财产。要做到这一点,你只须在人们做出成绩时适当进行鼓励。因为任何人都渴望被承认。如果你对职员说你欣赏他取得的成就,那么他的反应将是干得更好。在所有激励手段中承认别人是最有效的一种。  当然,有时批评也是必要的,但如果你能像做三明治一样用两块厚厚的夸奖夹一个批评,那么你将发现别人的情绪就不会受到伤害。千万记住,批评只能针对事,不能针对人。  请记住,好的经理必然也是好的听众。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了一张嘴。其意就在少说多听。当你倾听时,你可收到两方面的益处。一是得到必要的信息,一是让说者感到他自己的重要性。要做一个始终如一的人。  要做一个让人值得信赖的人。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做到始终如一,因此他们也就得到更多的尊重。让你的雇员知道你拥有这种宝贵的品质是特别重要的。  请记住,在公司里你只是一个指导者而并非独裁者。因为人们更希望得到指导而非被统治,所以要注意避免用严厉的口吻以及暗示 “我是总裁,我要让你怎样怎样”。在指导与独裁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独裁并非意味着领袖。  在我们公司,我们发现热情可以移山。好的经理应充满热情,而热情也可以感染别人,使别人的热情更加高涨。  我一直认为领导者的步调与他所领导的人步调是一致的——作为一名经理,你应为下属设定前进的步调。好的经理人员并不回避亲自动手,相反,通过显示他们良好的工作习惯、乐观的态度及团队合作精神,他们给别人树立了榜样。优秀的领导者建立了一套成功的模式,使每个人都渴望成功。  请记住,当一项成果凝聚了自己的心血时,人们会爱惜它。一名高效的经理在新项目尚在构思阶段就会邀请职工也参加进来。通过信赖别人、征询别人意见,他在一开始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事实上,当人们并未参加到决策过程中来时,对新事物常有抵触情绪。因此重要的是要记住:要想得到别人的支持就得让人参与。一些精明的经理甚至是只播下思想的种子而让别人去培育它,最后,功劳则是他的。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在玫林凯化妆品公司,我们有个门户开放政策。所有管理人员办公室的大门都是敞开的,并且上面都不印头衔。公司里从传达室的收发员到董事会主席人人都是平等的。  我牢牢遵守的另一准则就是,如果你能尽可能多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也会满足你的需要。  我的忠告就是永远要坚持原则。任何事情都可改变,但原则不行。永远,切记要永远别在原则上妥协。  要知道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一种自豪感。他们应该为在公司工作引以为荣,作为经理的工作就是促进这种自豪感。  永远不要躺倒在荣誉上。有人说过,荣誉的桂枝最易枯萎。任何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应有个自我激励计划,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你不进则退。  为此,你必须冒风俭,要鼓励你的员工冒险。让你的员工知道没有常胜将军。  如果他们有了一点失误你就严辞责备他们,结果只会使人裹足不前。你应当激励他们成为勇于探险者。  好的经理事事都应有充分的准备。他们应把事实与有关数据带到所有的会议上去,否则他们只能成为专横傲慢之人。  可以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好的经理应具有幽默感。事实上从工作中得到的乐趣越多,工作也就会干得越好。那些说最后笑的人才是成功者的人,可能自己就不是成功者,也从未先笑过。我认为成功者最先笑是完全有可能的。  除非你有合适的理由去支持公司的那些政策,否则不要以 “这与公司政策相左”为借口。那只会使人恼火。因为,这就好像说 “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以前一直这样做的”一样,这不是个好的回答。  只有产品销售出去了才能算取得了成绩。整个公司,而非仅仅销售部门都应以销售为导向。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应意识到,只有销售了才算取得了成功。因此,任何有关促销的努力都应得到支持。  我们从玫林凯公司内部发掘人才。管理良好的公司往往从员工中提拔经理人员,而不是到外部招聘。事实上,一个公司经常去外部招聘经理人员是公司走向衰落的一个征兆。员工的士气可能受到打击。人们会变得不自在并想 “不管我多么卖力,外来者总会夺走我想争取的职位。”  最后,不管是在不在岗位上,都应该实践,别作伪君子。让每一天都像星期天那样过,不要作两面人。用你教育子女,要他们在一生中都遵守的那些道德规范来指导你自己的行为与事业吧。  不要羞于告诉人家你以作为一个美国人而自豪。你应该完全摆脱过去那些旧的传统。别忘了,在地球上还没有一个地方能像这里一样为如此多的人提供如此多的机会。在你们的机构中灌输爱国主义,于你们的员工,于你们的公司,于整个国家都大有裨益。  谢谢大家。  美国玫林凯中国分公司供稿王寅通 译 王德华 校盛田昭夫一九二一年─日本索尼公司总裁。祖上世代经营米酒酿造行业,家产颇富。父亲希望他继承衣钵但他却选择了自己的创业道路。1944年9 月毕业于日本大阪帝国大学,后参加海军服役。1946年与井深大合作,以 250英磅创办费起家,开设小型电子工业企业。经过数年努力经营,产品不仅立足于国内市场,而且逐步走向国际市场。1958年 1月企业正式以“索尼株式会社”命名。这以后“索尼”产品遍布全球,“索尼”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子产品的代名词。其本人也成为日本电子工业大亨。  60年代,他曾经撰写出版了一本名为 《让学历见鬼去吧》的书,在日本引起轰动,他也就此博得了打破传统框框不拘一格起用人材的声誉。他给自己立下规矩,在公司一年一度的欢迎新职员仪式上,一定要亲自发表演说,以体现家庭式企业的情感。本篇是在迎新大会上的代表性演讲。环视面前700多个充满活力和青春气息的脸庞,他首先就指出,公司与大学不同,一分差错就会给公司带来一分风险,因此,必须认真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人生选择,并与企业命运共同。  整个演说,话语不多,但语句简炼,能激励人心,敦促新职员奋力创业,从而使演讲具有强烈的鼓动力。  企业与职员命运共同1986年5 月7 日首先,我想请你们理解,公司与大学不同;在大学,是你们交学费,但从这个月开始,将由公司发给你们工资,而你们之于老职员,在业务上尚未入门之前仍是个负担。其次,在大学,只要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即可得满分,万事大吉;一个字都不写,就会吃 “鸭蛋”。但是在公司,你们则是每天都在考试。想拼搏的话,别说一百分,几千分也能拿到,当然,也有只得五十分的时候。但一旦出现差错,就不是 “吃鸭蛋”就能完事儿的,它还会出现负数,而且这个负数没有下限!因此,对于公司来说,一分差错就是一分风险。  我们公司招聘请位所采取的并不是征兵方式,公司不是军队。诸位选择索尼公司完全是自己的志愿,因此责任在你们。一般说来进入公司后,你们将会在这里度过二十或三十年的时间。人生只有一次,今后的二、三十年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在你们的人生中也只能出现一次。三十年后,当你们离开自己的公司,或者有朝一日走完人生最后一步的时候,我衷心希望你们不要为在索尼度过的岁月而后悔。对我们来说,后悔只能是一个悲剧。  我再说一遍,选择这个公司的责任完全在你们。在进入公司后的两三个月时间里,请你们看看,想想,在索尼工作是否幸福?这点至关重要。诚然,我们录用了你们,作为一个管理者,或者作为第三者,我们不可能同时也将幸福给予你们,因为幸福应该由自己来创造!  节选自 《日本·索尼·AKM》约翰·克莱格洪加拿大皇家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出生于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1962 年在麦克吉尔大学毕业后,进克拉克逊·戈登公司工作。1964 年—1966 年在蒙特利尔市的圣劳伦斯糖果有限公司任期货经纪人; 年进入加拿大商业银行工作。1974 年起进入加拿大皇家银行,先后担任国际部规划和销售资深副董事、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部总经理、多伦多国际金融部执行副董事等职。1986年6 月至今担任该行董事长。  本篇是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加尔各利市召开的艾伯塔省多文化主义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中心话题围绕加拿大社会人口多样化的特征,提出实施多样化管理的必要性,并呼吁各企业的经理们消除种族歧视,仿效皇家银行的有效方式处理工作人员多样化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讲话知识性强,语言富有文采,饱含激情,使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多样化的社会,多样化的管理——成为优秀企业的关键1992年 11月19 日当今晚我开始思考时,便想起了有人曾将加拿大比作是一座花园。 “这座花园从许多国土上移栽了最耐寒、最鲜艳的花卉,在新环境中,一朵朵鲜花仍然保持着其故土备受赞美和珍爱的最优雅的品质。”  正是由于这种多样化使得我国在世界各国中别具特色。由于它包含所有的利弊因素,使我们不仅仅只是一个家族的延伸。正如我们在上几周所看到的那样,我们各种工作人员正竭力地保持自己的个性;而不同的差异使他们感到困惑和恼怒;最后,我们都对将我们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是否牢固得足已承受而感到困惑。  我们的环境非常丰富而多样:有森林、田野、湖泊和山脉。为此,无需提醒艾伯塔省人,自然所赐于我们的是多么伟大的礼物。它存在于你所看到的四面八方。  我国首批各族人民在我们来此以前就了解这块伟大国土的千年历史,早就重视它多样化的影响。他们对自然拥有监护权而不是所有权的观念,使自然在我们所进行的发展中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各种各样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这地形多样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家园。让我们忘记暂时困难。加拿大已经非常成功地利用了她多样化的地形和人口。总之,尽管挑战和困难并存,但加拿大式的和平、秩序和有效的政府已经形成了汲取世界各地的精华而长盛不衰的正在革新的社会。我们相互之间已经把加拿大建设成为生活最理想的国家,正如你们所知的那样,这一点去年已被联合国所证实。  但是,若不能继续利用我国的多样化;若不能更好地肩并肩地好好工作生活并更好地承认、重视和尊重相互间的差异,把它们当作砌砖而非当作障碍物来使用,那么我们将要冒丢失这个令人羡慕地位的风险。  现在,我集中讲讲困难问题。公民无人投票表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那种认为平等意味着相同和那种认为多样化存在着影响之间意见分歧进行调和的失败。据我看来,我们所忽略的是差异的积极方面。就整个国家来说,未来的成功依赖于利用我国富有多样化使我们在全球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力。  我国经济接受这种挑战的能力依赖于如下几个特征:我们的公共政策、教育制度、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力。  正如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去年在有关加拿大竞争力的研究中所指出的,加拿大人一惯就喜欢受市场和家长式的政府政策的保护并处于相对损害的环境。许多人都同意波特教授的意见。在这个公司和国家的战略日益全球化,不断加速技术改革和迅速变革的世界上,墨守陈规再也不能维护我们的地位了。  这些力量给人口多样化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法。大多数国家的传统做法是同化。新移民应能够自我调节并能 “适应”。若要移民美国,就会不顾一切地想成为 “美国人”。在澳大利亚情况亦然,直到最近,在那儿的许多希腊、意大利和英国移民才很快认识到唯一的出路是成为 “澳大利亚人”。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来我国的移民一直保持着其文化差异。当然,近几年中,我们联邦的多文化主义政策的影响在不断加强。  多文化主义之所以得到扶植主要是社会的原因。它对企业来说情况也同样严峻。正如与其它国家一样,过去企业界实行同化被接受的准则。公司及其经理坚持认为,与人有差异的人必须首先要能适应环境。他们似乎在说:“这是我们公司的模式,去适应它吧。”  这似乎合情合理、切合实际、自然而然,为适应企业的现状,即雇员应入乡随俗,公司文化多年以来已经变革。对文化的同化是为确保统一和实现共同的目的,——失去它将会是一片混乱。  他们大概是那么想的。  而雇员们接受了这个观点,即:入乡随俗意味着成功。种族和性别的特征,甚至是独特的个性都只得抛弃在公司门口。  但是,同种族的劳动力已成为历史,而今后一定会出现比我们现在更加多样化的局面。  人口流动正在许多方面改变着劳动力结构。人口流动带来更多的妇女,更多来自双份收入家庭的合作者,带来了更多正照顾孩子或年老父母的雇员,带来了更多身体残疾的工人以及更多如今日益增加的老年工人。  除此以外,从我们社区内这种不断增加的人种、种族和文化的差异,你可看到加拿大劳动力所呈现的画面。在所有的这些人中,有一种新观念。这是个充满个性的时代。  人们不太愿意被同化,即使在上班时也如此。正如美国多样化权威罗斯福·小托马斯所指出的,将来雇员会说: “我是与众不同的,我为能这样而感到自豪。我能帮助你们小组,也愿意与你们为伍,但是只有不牺牲自己的个性,才会这样做。”  对于那些看到其祖先由于 “适应”而丢失了某些个性的新一代少数种族的雇员来说,确实是不愿意去改变。新一代女雇员是这样,年轻的工人是这样,受到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也是这样。他们所有人都会坚持他们的个性,并说: “不要来同化我,不要削弱我的力量。”  25 年前,马歇尔·麦克卢汉告诉我们,电视已将世界变成了一个 “地球村”。今天他若还在世的话,我相信,也会大为吃惊地看到加拿大已成为地球村的缩影。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会议如此重要。按我国总人口的百分率来算,少数种族预计从去年的 10%增长到2001 年的 18%。但这18%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其余人口要高出8%的比率。  而且,根据当前的预测,到 2001 年少数种族将占多伦多人口的一半,占温哥华人口的40%。蒙特列尔、温尼伯、温泽,当然还有加尔各利和爱德蒙顿人口的20%到25%都将是明显的少数种族。  某些人认为多文化主义真正是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多文化主义是种威胁。而事实上,它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富竞争力的优势之一。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多文化主义是加拿大全球化的国内表现,而且,它将会是形成我们的能力及使我们能在未来全球经济中获胜的自信感关键因素之一。  对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要理解多样化,它不仅是按种族或是性别,包括年龄、背景、教育和个性来区分的。它包括生活方式,身体要求和籍贯。兴许可以说,它甚至还包括那句加拿大流行的贬义词: “穿西装的白人。”  按我的经历来说,处理同事多样化的行为就是对待所有雇员的行为。对此一切都不例外。  70 年代及 80 年代的皇家银行。雇佣权益信用的扩大就是对过去几年多样化更广义的理解。我们已经认识到多样化就是经营之道。我们的产品开发、服务原则、广告策略、雇佣方式以及通过捐献、赞助和雇佣向社区提供的帮助都受到它的影响。  对加拿大全国及整个世界各种顾客的服务就意味着要有能代表我们市场的劳动力。据预计90 年代后期劳动力短缺以及加拿大人口会日趋多样化,而我们不可能很快采取有效举措。这就意味着要用不同的语言与我们的顾客交流理解不同的价值,尊重他们的传统。  只有如此,我们的工作人员才能发挥潜力,利用类同和差异来实现银行的目标。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将金融机构发展成在平等基础上真正尊重每个人并在平等基础上提供机会的组织。我们意识到领导人被认为是雇主。我们相信我们拥有可靠的多样化规则代之我们需要增加的建议。但是,要达到我们所认为理想的那种多样化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们要使经理们对多样化的成功担当起责任。我们已赋之于行动来提高这种意识。我希望能告诉大家我们已完全消除了歧视和狭隘的想法。但不幸的是,像我们一样如此庞大的组织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这样的现象。我们应更努力地工作来教育经理们。  几年前在温哥华开办了亚洲金融中心时,我们请所谓的风水先生来帮助规划房屋的方位以确保中国人所追求的同大自然天然环境的协调一致。  但是,有一件事却被忽略了。我们在安装灯具时却犯了个错误。电灯有一种很强的蓝色调,中国人视之为死亡之色。顾客和工作人员都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于是,我们更换了灯具。  我们将以什么技巧来处理工作人员中的多样化?其中存在着包含对其它文化和经历持开放态度的某些基本特点。  我们希望经理们能认识到解决问题不仅仅只有一种方法,希望经理们能灵活处理其面临的挑战和灵活对待其它观点。经理们不能因经历这样的过程而觉得自己的领导地位受到质疑或是威胁。经理们应该懂得,继续肯定我们的相似之处,把希望寄托于差异之上也有很大的价值。  对其它文化和经历的敏感会使经理们看清并觉察出其组内各种成员是哪一类人才。尊重别人并尊重各自的差异会使经理们作出建设性的反应并珍视和培养每个人的个性。  90 年前,我国伟大的总理威尔弗雷德·劳瑞亚阁下参观了英格兰的一座由花岗岩、栎木和大理石建造的大教堂。当他回到加拿大,他说:“那就是我所希望的加拿大国家形象。在这儿,我希望花岗岩仍是花岗岩,栎木仍然是栎木,大理石仍是大理石。我想用这些东西在世界国家之林中造就一个最强大的国家。”  我们已踏上了实现那种形象的漫长道路,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地域的背景构成了我们最强大的实力。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要利用多样化的成分来维持和提高我们如此珍爱的生活品位。  节译自 《当今重要演说》胡遵启 译 王德华 校土光敏夫一八九六年─一九八八年日本杰出企业家。生于冈山县,祖上务农。1920 年毕业于东京工学院 (现为东京工业大学),后进东京石川岛造船厂任机械工程师。二次大战后,出任石川岛重工业会社社长。在动荡艰苦的环境下,依靠其经营管理的才干和刻苦奋斗的精神,挽救了企业濒于破产的命运,并使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造船、重工业公司。他本人也升任为石川岛播■重工业会社的董事长。  1966 年,日本东芝会社经营不振,业绩每况愈下,濒临危机,土光敏夫先生应邀又兼任了东芝会社的社长。上任不久,便遍访东芝设在日本各地的工厂,促进管理部门的合理化,充分发挥人力的作用,推动技术革新,终于使处于崩溃边缘的东芝,渐入佳境。  1974年,土光先生77岁时,被推举为日本第四代经营者团体联合会会长 (俗称财经界总理)。这个财雄势大 “经团联”的历任会长,都是由日本企业界泰斗出任的,由此可见他在日本经济界地位的崇高。  1981年3 月,土光先生受日本首相之托,就任日本政府行政调查会会长。  本文为参加国际经济合作开发总署时的讲话,他以在石川岛重工业会社工作时的经验为背景,提出企业应按自己民族的方式去求得发展,并努力使国外了解日本的情况。通篇讲话有理有节,语言准确简洁,使听者顿感视野开阔,获益匪浅。  企业管理的技巧1964年5 月在过去 10 年中,日本的全年生产总额,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九??可是,并不是每一种工业都达到这样高度发展的,有些工业有竞争能力,有些却没有。根据布鲁塞尔海关协定,仍旧有 155种货品是非竞争性的,那要占全部贸易额的百分之八左右。其他工业则全部是竞争性的,像造船、电晶体收音机,人造纤维和电影,以产量而论,在世界各国中,列为第一或者第二位。为此,不仅我们必须要了解国外情况,而且,使国外了解日本的情况也非常重要。最近我有机会参加日本经济考察团,到欧洲各地去旅行了一次。  我意外地发现,我自己对于欧洲国家情况,竟毫无所知;更使人感到意外的是,那些国家中大部分的人,竟连日本这个名字都不知道。因而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增加双方互相沟通的必要。  我们必须要采取现代的管理技巧,那是在美国迅速发展,而为欧洲各国迅速采用的。日本的经理人员虽然也曾经很迅速地作了一番研究,可是,这种管理技巧不仅要最高级的主持人了解,同时中级的和低级的,乃至候补的经理人员,都应该加以详细研究的。对于这一项目,我在会社中举办讲习会,作为每人必修的课程,所有的经理人员,乃至工厂中的领班,全部要进修,而且要他们在本位工作上每天按照这一方式去做。  进步和发展,过去总要经过 100多年,方能达成,可是,现在却只要一段很短的时间便可以做到。在一种开放的经济社会中,市场的差别是逐渐地减少了,而整个的世界市场,也就合而为一了。  在这样一个市场中,要改进我们的技巧,使其赶上世界标准,同时要从其他国家去研究探讨还没有为人所知的新技巧,引导其他国家的顾客进入一个更高的世界标准,那是我们的责任。要进行这种研究发展工作,我们不得不采取科学的技巧为基础。  企业中的员工必须分成许多部门,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可以全部发挥出来,而只有发现他是属于这一企业的,以及必须如此做,才会得到幸福的感觉。  在日本,企业中资本的构成,主要的都是依赖借来的资本,自己有的资本所占百分比是非常低的??。从今以后,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地增加自有资本的百分比,使其能达到一种稳定的外国企业水准,至少要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假如情况许可的话。  我们一定要认清企业对于社会所负的责任,因而必须要符合社会对它所怀的期望。  日本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求进步。日本所处的经济和地理环境是缺乏天然资源的。可是,日本却四面是海洋,我们可以靠最低的费用从海洋上把其他国家的天然资源运到日本来。我们便是这样靠海洋和其他国家连接的。  至于人员的来往,知识的沟通则是靠空中。日本人知道,除了靠知识、科学技术和勤奋以外,便没有其他的求生存方法。因而,我相信日本对于全世界人类,一定可以用一种完全日本式的方法提供贡献的。同时,日本也能以其本身所用的方法,对于世界繁荣,作最大的贡献。  节选自 《创造奇迹的日本人》唐纳德·特朗普一九四六年─美国房地产大王。出生于纽约市。祖上为赴美国的瑞典移民。1964 年毕业于纽约军校,进布朗克斯的福德大学就读,尔后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财经学院。毕业后即承继父业在纽约从事房地产生意。由于经营得法,迅速崛起,连创奇迹,成为年轻有为的巨富。现为特朗普企业有限公司的老板,经营业务由房地产业扩大到旅馆、饭店、赌场、溜冰场和大型停车场,并曾巨额投资美国橄榄球联合会,从而跻身于美国富豪之列。  本文取自于他的自传体著作。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相当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做生意的成功诀窍,对于企业界人士了解美国老板做生意的方法和环境很有启迪,故而深受商界欢迎。  做生意的诀窍1989年我做买卖的风格很简单,很讲究直截了当。我制定一个很高的目标,然后就不断努力,争取又争取,一心一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有时候,目标还没有实现我就收兵。但大多数情况下,我能获得我所想要的东西。  我认为,做买卖是一种生来就有的才能。这种才能存在于人的遗传基因里。我这么说并不是为了自吹自擂,也不是讨论天赋或才智。做买卖需要一定的聪明才智,但最重要的是一种本能直觉。还有,大多数有这种直觉本能的人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本事,因为他们往往没有勇气或运气来发现自己的潜力。  回顾我做过的买卖——成功的、失败的,或者半途而废的,我发现它们都具有某些要素。但我不是在近年来的电视节目里到处可以看见的鼓吹房地产交易的宣传家,我不保证学了我提供的办法就一定能马上成为百万富翁。  生活可惜不是那么回事,大多数急于发财致富的人都以破产告终。至于那些有做买卖基因的人,有这种直觉本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我还是希望你们别听我的话。因为,你们要是都听的话,我的日子就会不好过了。  我一向要求很高。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简便可行的办法:你总是要有所考虑的,不妨把要求想得高一些。大多数人都要求很低,因为大多数人害怕成功,害怕作出决定,害怕取胜。这使得我这样的人大有发展的余地。  我不满足于挣钱过好日子。我要一鸣惊人。我要创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值得为之拼命的事业。  要想做到要求高,必须目标明确。这好像是一种得到控制的神经病,我在很多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发现这种特色。他们着了魔,他们勇往直前,他们一心一意。有时候,他们有些疯狂,但这一切都跟他们的工作有关。别的人得了精神病就完蛋了,可对于我谈的那种人,神经病倒有些好处。  我不是说这样的人生活得更幸福或更好些,但是目标实现的时候,你的感受就是不一样,你会有一种快感。尤其是在纽约做房地产生意。在纽约,你会遇到世界上最厉害的人,最难以对付的人,最恶毒的坏人。可我就喜欢把这样的人当对于,尤其喜欢打败他们。  有人说,我相信从积极方面考虑问题。其实,我主张多考虑消极因素。  我做生意时很保守。我在做买卖时总作最坏的估计。如果你对最坏的情况有所打算。如果你在逆境中仍能生存,那顺利的时候就一切都好办了。  我一向以机动灵活来保护自己。我从来不死守着一宗买卖不放或坚持一种观点,一个方法。首先,我总是多头进行多项活动,因为大部份生意一上来不管是多么有希望,最后往往是一场空。  有的人对市场有所了解,有的人不了解。我认为我有这种直觉。因此,我不雇一大堆数字分析家,我也不相信天花乱坠的市场调查报告。我自己进行调查,自己作结论。我非常主张在作决定之前广泛征求意见。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条件反射似的行动。如果我想买一块地产,我会向住在附近的人了解那儿的情况一他们对学校、商店、犯罪情况的看法。我到另外一个城市去的时候,如果我坐出租汽车的话,我一定会有意识地问司机一些问题。我问个没完,一直等我对某件事情有了基本的看法以后才罢休。这时候,我就作出决定了。  我从随便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要比从最好的咨询公司那儿得到的材料要多得多。这类公司从波士顿派一队人马来纽约,租上一间屋子调查研究很长的时间,收你10万元。可他们老得不出结论,老在调查研究。如果你在考虑一笔生意的话,等他们研究出结论的时候,买卖早泡汤了。  还有一种人我也不大重视,除非他们妨碍我实现计划。这种人就是评论家。在我看来,他们写文章是为了让同行们佩服。他们跟别人一样,也受风气时尚的影响。这个星期他们把高而细的玻璃贴面大楼捧上了天;下个星期,他们重新发现古老建筑的价值,又鼓吹细节和装饰的重要性。他们中间很少有人知道公众的需要。要是这些评论家会做房地产开发人的话,他们一个个都会一败涂地。  特朗普大厦在造好以前,评论家都抱怀疑态度,可是,后来,特朗普大厦实在壮观华丽,他们没法不表扬。我总是凭自己的直觉办事。不过,我不想耍弄你们:得到好的评论是件大好事。  谈交易时最糟糕的事情是流露出非常想做这笔买卖的心情。这会使对方发现你的致命弱点,你就完蛋了。谈交易时最好的办法是以实力为基础,而你的影响是你最大的实力。所谓影响,就是你有对方想要的东西。好一点的影响就是你有对方所需要的东西。最好的影响就是你有对方所不可缺少的,离了它寸步难行的东西。  可惜,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因此,要有影响就需要有想象力和推销员的本事。换句话说,你得想办法让对方相信这宗生意对他有好处。  假日旅店的董事会在研究是否同我在大西洋城合伙做买卖时,对我的饭店场地很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我的建筑工程进展得比其他可能的台伙人要快。其实,工程进展得并没有那么快。但我除了没亲自去工场劳动以外,想尽一切办法使他们相信我的夜总会赌场已基本上竣工了。我的影响在于我使他们相信了他们本来就愿意相信的一个看法。  房地产行业中最大的错误观念是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地段、地段、地段。  一般说来,说这后的人都不知所云。首先,你并不一定需要最好的地段。你需要是一笔好交易。跟你能制造影响一样,你也可以通过宣传,通过心理作用提高你地段的档次。  地段还跟风尚有很大关系。你可以买一块在中等档次地段的地产,通过吸引合适的顾客来大大提高它的身价。我盖了特朗普大厦以后又在我以低廉价格买下的第三大道 61街的地皮上盖了特朗普广场大厦。真实的情况是,作为地段,第三大道没法跟第五大道相比。但是,特朗普大厦使特朗普这个名字很有影响,而我又在第三大道盖了一栋十分出色的大楼。突然,那些有钱的,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人,本来想住特朗普大厦里最好的套间而住不进去的纷纷都来买房租屋,而且租金外的保险金等等都由我们来开价。今天,第三大道成了很讲究的居住区,特朗普广场大厦大为成功。  我想说明的观点是,要在房地产生意中赚大钱不是靠下大本钱买最好的地段。当然,买坏地皮,即使用低价买坏地段也会毁了你;但用高价买好地段也会害了自己的。千万不要多花钱。即使你因此得放弃一块好地皮也千万别多花钱。这一切说明,如何看待地段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你有天下最奇妙的产品,可大家都不知道,你的产品还是一钱不值。天底下有的人会唱歌,可他们只有在自己家里的汽车房里唱歌,因为没人听说过他们的名字。  你必须制造兴趣,你必须想办法让人为你似痴若狂。一个办法是雇些公关人员,给他们一大笔钱,让他们去替你销售。在我看来,这办法跟雇外边的咨询人员来研究市场行情一样不顶用。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动手。  我对新闻界有一点了解;他们一心想要好材料,越有轰动效应的故事越好。这是他们行业的性质决定的,我对此有充分的了解。要是你有一点点与众不同,有一点点胆大妄为;要是你做的事情大胆出格或有争议,新闻界就会写文章对你进行报导。我一向为人行事有点与众不同:我不怕引起争议,我做买卖总有些野心勃勃。还有,我年纪不大,成就不小,我还喜欢一定的生活方式。结果是,新闻界很喜欢报导我的情况。  我不是说他们喜欢我。他们有时对我作正面的报道,有时作反面的报道。  但从纯商业的角度来看,成为新闻人物是利大于弊,好处大大超过缺点,这是明眼人一看便知道的简单真理。如果我买下 《纽约时报》整整一版来宣传一项工作计划的话,我得花大约4 万元。而人们一般对广告都抱怀疑态度。  如果 《纽约时报》写一篇即使篇幅不长的文章,如果文章对我的某宗买卖说上一句比较正面的话,我一分钱不用花,可这篇文章比4 万元还要值钱。  我对记者谈话时还注意到坦白直率。我从来不打算欺骗他们也从来不为自己辩解。正是这两点使很多人跟新闻界发生矛盾,惹来麻烦。要是记者给我出难题,我总是想办法给予带积极含义的答复,即使我得换个理由。譬如说,要是有人问我,在西城造世界上最高的大楼有什么消极影响的话,我就换个角度,谈谈纽约人应该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大楼,纽约市再次享有这一盛誉会带来多么大的好处等等。  我宣传鼓吹的一个重要关键是敢于虚张声势。我努力满足人们的幻想。  有的人自己并不要求太高,也不敢作非份之想,但别人这么做了,他们就很起劲。因此,稍稍夸大其词并非坏事。一般人很愿意相信某样东西是最大的、最了不起的、最蔚为壮观的。  我把它称作为真实的夸张。这是一种有益无害的夸张形式,也是宣传鼓吹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你可以制造轰动效应,引起人们兴奋,你可以宣传得天花乱坠,得到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你还可以来点夸大其词。但是,你要是拿不出真正的货色,大家迟早会看穿你的把戏。  归根结蒂,金钱决定一切。我很幸运,因为我所处的地位非常非常特殊,我是房地产市场中数一数二的人,我拿得出钱来建造最好的楼房。我把特朗普大厦大吹大擂,但我确实有极好的产品可以宣传吹捧。  我主张该花的钱应该花。但我不赞成不该花的钱也去花了。我为低收入家庭建房时,最重要的事情是把房子尽快建好,成本不要太高,房子质量要过得去。这样,我可以把房子租出去并且挣几块钱。我是在那个时期才开始懂得注意成本核算的。我从来不随便花钱。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一个道理:一分钱也是有用的,因为积少成多。过不了多久,一分钱会变成一块钱的。  我从来不哄骗自己。生命是脆弱的,事业成就改变不了这一点。如果成功起作用的话,那就是它使得生命更为脆弱。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因此,我从来不过份看重我已经取得的成就。金钱只不过是说明我买卖成败的一种方式,从来不是我奋斗的主要动力。交易买卖本身才是我的兴趣所在。  我从来不花时间去琢磨我已经做过的事情,也不为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况发愁。如果你问我,我描述的所有的生意交易加在一起说明什么问题?我不一定能给你一个很好的回答。我只能说,我从谈判和做这些生意过程中取得了极大的乐趣。  节译自 《特朗普:经营的艺术》华& 慰 译 奚兆炎 校陈盛沺一九四八年─中国台湾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是该公司创始人——著名企业家陈茂榜的长子。1971年出国进修取得硕士学位,1975年声宝公司为拓展海外市场在美国设厂,由其负责经营管理。1984年回台湾继承陈氏家族企业衣钵,接掌总经理的经营大权。受命之时,声宝公司的业务发展并不顺利,但是他能接受西方新的经营观念,并运用现代化管理知识与技术,从而使公司业绩颇有进展。近几年来大量吸收研究生与大专院校毕业生,高薪延聘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掌握管理与业务发展工作,使公司无论在技术革新或市场开拓上,均能获得新的突破。  本文是在公司内部交接典礼上的演讲。通篇讲话充满激情,注入了演讲者的真实情感和把声宝企业推向新的顶峰的决心,使人读后久久难以忘怀,脑海中很快浮现出一个年轻、富冲动、肯冒险、不安于宁业而勇于开创的年青企业家的形象。  大企业应该如何办?  1987年5 月现在企业要赚钱,大致上有三种利益:景气利益、管理利益、创新利益。  近几年来,竞争对手愈来愈多,景气利益已不多,所以,仅能就管理及创新两项利益上去争取,而声宝公司过去被人批评保守、老化。但我相信再过几年的脱胎换骨,声宝将会快速成长,领先同业。  我在 1971年的时候就出国进修,拿到学位后,曾到加拿大、巴西、美国各州打工历练一番。1975 年声宝在美国设厂,最初从贸易做起,一切财务、业务、行政方面的事,都由我来负责,1978 年我开始掌管销售方面的业务,1981年到工厂实习,直到 1984年方干总经理,这其间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大概都经历过了,虽然艰苦,但是很值得。不过,美国声宝遭到美国那边的压力及韩国大型工厂的竞争,业绩不很理想,我们投入了几十亿元的资金,依然没有起色,有人建议干脆关掉算了,但我考虑到未来美国限制贸易输入,将会影响我们与美国之间的业务,所以,即使有亏本,仍然忍痛经营,以备未来之需,现在美国声宝那边采用选择性的生产销售,有利润才做,以避免遭致更多的亏损。  在美国那种充满变化及高效率、高压力的经营环境中,使我们锻炼了处理危机的应变能力,因此,1985 年在我回国后,声宝面临产业剧烈的竞争,但我还是有信心,不畏惧同业的挑战。  目前声宝的强势之处,是员工向心力强、对外行销能力不错,而且在自主性与本上化产品方面很强,这些都是声宝的皇牌。只是声宝历史悠久,在做事效率上有待加强,而且声宝缺乏一个长程规划目标,企业文化也不确定,常常使员工不知从何奋斗起。最近我已针对这些弱点,尝试改变工作方法,加强阅涣鸥ǖ贾毕咦饕档哪芰Γ? ⒊浞质谌ǎ?雇?视性鹑胃校?醒沽Γ?⑴嘌?饕8 刹吭诙酝饣肪车挠Ρ淠芰Γ?杂Ω兜鼻暗哪谕饫Ь场*一般人总以为声宝是一个家族企业,未来的发展有限,但是,我认为声宝的家族色彩已经很淡了,而且,关于家族企业应该作较广义的解释才好。譬如说,你自己要是当老板,一定是身先士卒,能省就省,但是,员工不见得会效法,往往视老板在不在,来决定如何做。我们将心比心,就可以了解,家族企业至少较关心控制成本费用,而不致于太浪费,只是如何能令员工共同来做呢?我觉得,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员工就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唯有员工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庭一样看待,荣辱与共,分享成果,企业才会更成长茁壮。  坦言说,老董事长过去的经营,重视 “以和为贵”的观念,很照顾公司里的员工,但是,这样反而导致反效果,员工被照顾久了,跟公务员没什么两样,以为公司照顾员工是应该的,却不思如何回馈?日子久了,令一些新进员工,原本很有冲劲,却因公司暮气沉沉,也逐渐消极起来。这情形实在是未来声宝公司的致命伤。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规划教育训练与人力开发计划。我打算仿效军队的正规班训练制度,规定干部的升迁,要经过一定的训练课程与辅导,才得以有资格当主管,而且,我在林口地区设立一教育训练中心,长期培训公司里的员工,让他们在学习与工作上相辅相成。  至于经理级以上的一级主管,今后我将充分授权给他们,但是,相对的,我也要授责。过去声宝在作风上过于保守,董事长与总经理事必躬亲,总不放心下属办事,而且,常开无效率的会,要晓得开会正是下属卸责的好时机,最好以后开会的时候,总经理少参加,多让经理来负责,只要抓稳大方向即可,其他的尽量放手,这样或许会好一些。当然经理们做得好,公司会加倍予以奖励;做不好,则 “打屁股”,因为压力愈大,经理阶层的能力也会相对增加,公司才会有进步。  然而,总经理岂不是没事做吗?不会,总经理把一些行政的琐事交下去之后,正好可以好好充实自己,做好公司未来的长程规划与重大决策方面的事。现在,市场的变化很大,常常需要引进新的技术与观念,总经理如果日理万机,岂不庸人自扰,自毁长城,赶不上时代。我一直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第六感很重要,很多决策在执行的时候,往往就差那关键的5 分钟,好的企业家知道坚持下去,但较差的企业家,半途就放弃了,其间的艺术,值得有心人去揣摩。  另外,我还发现企业决策者最好不要太早接受管理的洗礼,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练最上层功夫一样,最好过去没有太多的杂牌武功基础,可以轻而易举地接受最上层的武功,企业决策者也是一样,不要太早陷入管理的窠臼,以免丧失卓越企业家的锻炼。说起来很玄,但许多大企业家都有类似的倾向。  现在,有许多新兴的家电业者兴起,有人担心声宝的挑战能力,我认为声宝虽老,但在制度上与观念上比他们强,我们的合作精神默契,各方面配合得也很棒,我相信声宝只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一定可以轻易击败这些小家电业者。  由于我是家庭中的老大,现在又升任总经理,可说已是专业经理人。我认为,总经理干个五、六年就足够了,干太久,对个人,对公司,都没有太大的利益,我顶多做二、三年就打算辞职,再出去充电一下,也许才能真正抓稳公司的发展动向。而且,我觉得自己比较适合做掌舵者,看方向,对于专业经理的工作,我并不见得比别人在行。  最近有杂志谈到企业者、中、青的问题,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时候,企业都有老、中、青的问题,这其实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企业应如何做?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企业旧有的人事,而不是在那边探讨企业原本就存在的现象去钻牛角尖。  我们都晓得,企业能够赚钱,能够发展,完全是因为有 “人”的因素,老板再有钱,没有人,什么都没有用。我向来重视 “人”力,我认为只要有适当的激励,就可以推动业务的发展。而且,我也很重视每一个人的效用,老人固然冲劲较年青人少,但是,企业就像一个球队一样,冲锋陷阵大可由年青人来做,而教练团的指挥献策也很重要,老人有的是成熟的企业智慧,这个智慧财产,也是企业所不可忽视的。  我是一个讲究沟通的人,而决策者要能充分与下属沟通,决定于决策者本身对下属所处环境的了解与体验,因此,一个最笨的人才会什么都不历练就直接接任最高阶层的职务,因而,减少了他许多学习的机会与经验,碰到问题也不知如何处理,反而处处受制于下属,我很庆幸自己从头做起,否则我怎敢大胆规划未来声宝发展的蓝图?敢拍着胸脯说,台湾的企业不能没有我——陈盛沺。  节选自 《台湾财团秘史》雅克·梅森鲁日一九二四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董事长。生于法国塞纳省。1948 年起进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任职。后移居美国,曾是伯纳德学院董事会和康奈尔大学商务工作组成员,为此,对美国的教育状况有了比较广泛的了解。  本文是在纽约市国际教育学院考夫曼会堂午餐会上的演说词。中心话题涉及经理人员应具备的教育素质。他认为,每个受教育者首先必须做到了解世界、欣赏世界和为世界做贡献。鉴于当前世界上的商业已呈国际化,为此,经理人员不仅应具有经营国内公司的良好素质,而且在异国文化环境中也必须能应付自如,善于捕捉信息和参与激烈的竞争。所以,在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里,最有价值的经理是那些懂得怎样学习的人,是文理知识双全的人。通篇演说逻辑性强,环环相扣,内容翔实,读后使人留有难忘的印象。  经理所需具备的教育素质1982年9 月16 日作为一名特邀演讲者来到这里,感到十分荣幸——这样说并非是客套,对我来说,能回到这志趣相投的气氛中有机会重叙旧情感到十分高兴。  尽管经历不同,但今天在座的各位至少有一个强烈的共同信念,那就是,无论何时,教育都是重要的。由于各位对此不会有疑问,所以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而我想说的是关于教育的另一个问题,具体他说,就是良好的教育应包括些什么?当今,一个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应该掌握哪些学科知识与实际技能?  当然,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教育目的之看法。随着科学的兴起,尤其是继达尔文之后,经历过一场大辩论。合适的教育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及美术等传统人文科学呢?或者,鉴于近期科学的发展,对年轻人应再加上诸如地质学、古生物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  辩论一直持续到今天。究竟什么是真正有教养?是通过学习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是通过社会科学还是工程技术?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些个人的看法想简单地谈谈。但我必须声明一下,我不是教育家,更不是什么哲学家。  首先,我曾是个学生——在许多方面,现在仍然是学生。其次,作为一名父亲,我有与5 个特殊学生共同生活的经历。第三,我在旅途中与世界各地数百——或数千的学生有所接触,而学生们都能侃侃而谈。最后,作为一个高科技工业的实业家,我很清楚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个世界究竟需要些什么技能?  我上面已谈过,良好教育的定义取决于如何看待教育的目的。现在,请允许我抛砖引玉对这个问题谈些看法。  如果我们撇开细节转到本质上来,我认为,当代良好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赋予每个受教育者所需的基本手段,要做到三点:了解世界,欣赏世界,并为世界做贡献。  了解世界,意味着需要了解许多东西,从天文到地理,从历史学到心理学,无所不知。  欣赏世界,就是说需要懂得如何欣赏文学、艺术、哲学以及音乐。  最后,为世界做贡献,就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一些特定的信息,这决定于他个人的天赋、兴趣和爱好,比如说,是否嗜好医药、会计、法律、计算机科学或其他。  刚才谈到我对良好教育目的的看法,现在我想再谈谈年轻人应掌握哪些特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如何为世界做贡献。  每个想与现代世界打交道的人都要有一定的基本技能:语言技能是其一,掌握了语言技能可以清楚地表达信息和获取信息。数学和科学是其二,在日益依赖计算机、自动化及高科技的世界里,掌握数学和科学才能在工作上增加竞争力。  我们这个时代,某些无知是不可接受的。一个工程师若想建立一个专业公司,那么,经济知识是不可少的。如果一个商业学校的学生要了解统计分析,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数学知识。实干家同时必须是个文化人,而当今的文化须包括数学及其他科学的基本知识。  现在我想把话题集中到商业上来的原因有二。其一,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在商业方面,我可以说是一个行家。其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商业越来越感兴趣。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智力和精神,因此,有的人也许会觉得这些行业是极为积极的,使人满足的,有回报的;而另一些人则会觉得它们是极为消极的,使人倍受折磨的。这当然是事实。但是,随着社会结构变革,世界经济变化以及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对世界看法的改变,商业在过去25 年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当今世界对个人的要求也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请允许我先谈一下当今商业管理的四个新特点,然后再谈谈这些特点对打算进入商界管理层的雇员意味着什么。这四个新特点是:商业国际化、商业国际化的结果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商业发生着快速的变化、许多社会力量影响商业。  先谈谈商业的国际化。  曾有过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公司可以预见其在国内得到适当的甚至持续的发展,它如要到国外销售其产品,当然很好。但其主要市场是在国内。可是,这样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这有几个充分的理由。  一是,由于新的社会、经济及政治生活现实。发达国家很快就会掌握这些方面的普通信息,比如说,就会在世界范围里产生相同的经济欲望。  由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的作用,国际贸易的壁垒迅速动摇。应该承认,当今仍存在着一些贸易保护主义复活的威胁,但从历史角度看,二战结束后,总的趋势是向自由贸易的方向发展。  二是对大而又大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以英国的飞机制造业为例,如果无国外市场,它就不能生存。其他许多国家的造船、汽车制造甚至是计算机工业都是如此。  三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复杂化,科研与开发需要大量的资源,所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已是当务之急。  商业国际化主要结果之一是越来越多地需要国际化的经理,即需要那些不仅具有经营国内公司的良好素质,而且在异国文化中也能机动灵活、应付自如的人才。  此外,因为他们一生中某些时刻无疑将在国外工作,所以,他们应掌握一、两门外语,这样才能对所去的国家的社会政治环境有所了解,并树立一种具有全球意识的世界观,从而能够有效地抵制经济上的沙文主义倾向。  因此,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无论在学校里读什么专业,再学一点语言、外国史或文学,对增加他的文化素养是十分有益的。如果一个年轻人能有机会到另一个国家生活和学习一年或更长时间,那会好得多。  下面再谈谈竞争的国际化。  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有相当大的不同。比如在国内,你和你的竞争对手是按相同的法规,在相同的环境下经营。然而,一旦你走出国门,常常会发现环境变了,你的对手——某些地方公司相比之下有更多的机会。  他们的政府会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本国企业,比如给本国企业财政补贴及低息贷款,实行 “购买国货”政策,制定旨在排斥外国产品的标准,鼓励尽可能多地使用本国原材料,等等。  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竞争也是可能的。人们的首创精神及知难而进的精神正是在以这种激烈竞争为特点的国际市场刺激下发扬光大的。那些善于分析问题,捕捉信息,并能利用这些信息去尝试解决问题的年轻人总是深受欢迎并受到重用的。  大家热切地希望我谈谈大学里哪些课程会有助于我们参与商业竞争。首先,我想,当然是逻辑学。这门课通常是由哲学系开设的,其他一些课程,只要能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都是必要的。  在这样一个迫切呼唤独创的时代里,很难想象在大学里竟然没有开设专门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正规课程。至少我不知有这样的课程。人们一般认为独创性生来就有,或者注定没有。  当然,即使我们的学校里开设训练独创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也不一定会使世界上的发明家迅速增加。这种课程也许会训练学生去构思假设,寻找证据,审慎评估,乐于接受基于假设而不是基于客观事实得出的结论。我们也许无法造就出一批牛顿或爱因斯坦,但我们可以培养出对技术敏锐并乐于解决问题的新一代青年。  当今,一个学工程的大学毕业生,其知识的半衰期只有5 年,也就是说,在大学里学过的东西在5 年后一半将会过时。学工程的是这样,学其他专业的人也大抵如此。  很明显,为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作相应对策的应变能力就成为经理人员的一种必备素质。因此,明天的经理必须对未来世界具有更强的意识、更灵活的头脑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精通技术。在知识迅速增加的时代里,最有价值的经理是那些懂得怎样学习的人。  几所美国大学已把掌握不同程度的计算机知识作为毕业的一个条件,这是令人鼓舞的。并非所有的人都赞同对技术知识的要求。一些文学家担心,注重数量分析后,传统的价格观念会被丢弃。但我认为他们的忧虑是可以消除的,至少是可以减轻的。  今天,商界人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商业经营的更大环境是整个社会。因此,公司作决定就要权衡许多因素——比如,对雇员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国家的目标,土地法 (形式和内容)及其他因素。因此,对经理人员的重要挑战是,必须将一个有责任心的世界公民的开阔眼光结合到商业观念中去。  这种社会意识是一种道德的要求。甚至对那些仍把利润作为唯一动机的人,也是个商业条件。这是因为,如果工业不愿意为改善世界作贡献,政府就会采取行动,那就会威胁自由企业的生存。  对于那些有志于在管理领域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腹经纶的大学生们,我最后想敦促他们多学习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金周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