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罗 和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 的巴罗宏观经济学看不懂 哪个好

24小时咨询电话
400-883-2220
当前位置: >
国内各大学主流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
跨考教育(粉丝18.7万)
考研免费问咨询主场会
容易考还就业好的专业?学渣如何逆袭名校?
跨专业考研有何捷径?考研复习越早越好?
热门专业报考条件?院校专业先选哪个?
考研要不要报个辅导班?考上研有什么好处?
& &&&数学三+885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H.范里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微观经济学周惠中上海人民出版社 3全球视觉的宏观经济学萨克斯 拉雷恩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宏观经济学 曼昆 出版社 5宏观经济学 霍尔 泰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概论》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高鸿业&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 & 数学三+815经济学综合微观经济学(第6版)[美]罗伯特·平狄克,王世磊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宏观经济学(第8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等著;王志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西方经济学(第4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专业英语(经济类),不指定参考书& &数学三+8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西方经济学》高鸿业&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数学三+820经济学年版)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宏观经济学》第二版(国际版)出版社(2003年版),奥利维尔.布兰查德& & 数学三+801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8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帕金;《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或合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版 高鸿业首都经贸大学& &&&数学三+9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刘英骥著)《经济学教程》经济日报出版社(张连城著)& & 数学三+802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 & 数学三+803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数学三+884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4版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4版 《经济学》(上、下册)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卡尔·E·沃尔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 & 数学三+806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四版& & 数学三+841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或第七版)H.范里安著 上海三联书店;《宏观经济学》曼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五版2006-5& & 数学三+803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宏观经济学》曼昆 (Mankiw)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 &数学三+818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 数学三+827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与应用》陈宪 韩太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上海三联书店 2006年 《宏观经济学》曼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 &&&数学三+907经济学基础理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共两册)吴树青、卫兴华等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共二册)高鸿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数学三+经济学原理《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刘厚俊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梁东黎,刘东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中英文皆可)Walter Nicholson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教程》沈坤荣,耿强,付文林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数学三+807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三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 && &&&格利高里.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五版),格利高里.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数学三+801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主编,第1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微观经济学》(第六版) (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第七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范家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第二版)赵伟等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上下册),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网络经济》张小蒂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商务》斯奈德著,第7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 数学三+811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赵英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或2009年版;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或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数学三+803经济学王秋石:《微观经济学原理》(第四版或第三版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王秋石:《宏观经济学原理》(第四版或第三版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 数学三+817宏微观经济学R. S. Pindyck & D. L. Rubinfeld:《微观经济学》N. G. Mankiw:《经济学原理》(上册)J. E. Stiglitz:《经济学》(上册)H.R. Varian:《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周惠中:《微观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数学三+(806)经济学(宏、微观)《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宏观、微观)全两册,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经济学原理》中文第4版(宏观、微观)全两册,曼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数学三+(848)经济学综合(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第三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西方经济学》,刘辉煌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 数学三+(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 数学三+(802)经济学原理(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曾国平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陈仲常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数学三+802经济学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政治经济学》 逢锦聚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微观经济学》 吴开超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 曾志远、刘书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数学三+845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曼昆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
手机做题 随时随地 知识点练习 真题演练
随时随地考研
考研从未如此简单
跨考手机网,考研资讯、考研资料这里都有,精彩在手中
腾讯微信:kkkaoyan
400-883-2220
周一至周日 8:00-18:00请问下威廉森和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哪本比较好??【山东财经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6,599贴子:
请问下威廉森和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哪本比较好??收藏
我看过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个人觉得体系混乱,语言晦涩,,很多分析比较粗糙,比如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比巴罗的现代观点就显得很粗糙和混乱。我个人喜欢分析严谨,结构完美的。请各位给个建议
财经专业就业难,如何提升自我?考什么证书比较好?高薪就业,ACCA助你一臂之力!
看布兰查德的,更注重逻辑框架,比较清晰,不是为了考试考研,去汲取真正的养分吧
看布兰查德的,更注重逻辑框架,比较清晰,不是为了考试考研,去汲取真正的养分吧
都是大神,求交流……我也看过多恩布什的宏观,虽说体系混乱,但是比曼昆更倾向于数理,布兰查德是复旦院长袁志刚倾力推荐的,在法国地位完虐曼昆多恩布什,可惜本人没读过,巴罗的书据说是侧重高宏的……
对外经贸用的是多恩布什的,我还以为不错呢。
我看的罗默的高宏,还加了一本巴洛的经济增长。。你可以看一看
都是翻译的问题。。
布兰查,世界最好的宏观教材
微观基础好的看威廉森的会有很大启发,,,中微首推范里安,我感觉不应该在中微上耽误太多时间,范里安这本看完了以后应该赶紧看杰里 瑞尼的高微,,,因为中微里面比较注重更多模型的刻画,但是缺少数理方法和研究工具,这两本其实都很好,但是因为我个人微观水平远高于宏观水品所以看威廉森的非常舒服,,,,,,,,同求海德拉的高级宏观经济学基础,,,这个书我感觉很适合我的宏观水平,,,就是不知道好不好,,,不敢看。。。
布兰查德的宏观我仔细看过,写得非常精彩,给人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值得一看。威廉森的宏观注重微观基础,也不错,但是个人认为不必读,其实可以直接读高级教材。
登录百度帐号当前位置: >>
宏观经济学全集
宏 观 经 济 学授课教师:耿中元工作单位:哈工大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 E-mail: 公共邮箱: 密码:hgjjx071 课前须知1、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 2、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N? 格里高利?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中级 或,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 出版社, 2005年 参考书目: (1)保罗? 萨缪尔森,威廉? 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 (第1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年。初级 (2)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卡尔 E. 沃尔什:《经济学》 (第三版,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初级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初级 (4)宋承先,许强:《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级 2 课前须知参考书目:(注意区分宏观经济学初级、中级和高级版本) 中级版本: (1)罗伯特?J.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 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2)安德鲁? 亚伯,本? 伯南克:《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 R? 多恩布什,S? 费希尔,R? 斯塔兹:《宏观经济学》 (第8版),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4)罗泊特? 霍尔,约翰? 泰勒:《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高级版本: (1)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 (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年 (2)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 年 3 课前须知3、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相结合,以课 堂讲授为主。 4、成绩记载 本课程综合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期末卷面成绩 占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 出席情况、课后作业等)占总成绩的20%,总 计满分为100分。 4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学科概述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学习宏观经济学应注意的几点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 一、经济活动价值的衡量 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 三、流量与存量 四、利率与现值 5 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学科概述先看几个视频视频一:2009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视频二: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视频三: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6 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 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 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要说明资源 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学又叫总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 定,要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优化配置。 7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宏观经济学论述整个经济的行为――或经济生活 的宏观总量。它研究的是一国产出、就业、失业 和价格总水平”――萨谬尔森 研究对象之一:长期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增长源泉:劳动人口增长、储蓄率、投资率、技术 创新、教育及其他因素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见WORD文件) 8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二: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1、含义: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不规则的上下波 动。 2、组成部分:收缩期、谷底、扩张期、顶峰 3、有关变量与经济周期 (1)失业率与经济周期:比较吻合 (2)股票价格与经济周期:股价往往领先于经济活动的变化 (3)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周期:大多数情况下吻合要研究:经济周期的不同特征、各种对周期波动的解释 9 经济周期的组成Y收缩期 顶峰 扩张期 谷底 T t2 t3 t4 t5 我国实际GDP的增长率(见WORD文件) t1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三:失业(Unemployment)失业: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 工作。 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研究失业的衡量、失业的类型(原因)、失业的 危害、失业的治理等问题。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5万人。年末城镇 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1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四:通货膨胀(Inflation) 1、基本概念 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 2、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水平今年价格水平 - 去年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率 ? ?100% 去年价格水平3、产生原因 发行货币过量、投资消费需求过旺、工资等成 本上升、通胀预期上升,等等。 还要研究通货膨胀的分类、危害和治理等问题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见WORD文件) 12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开放经济条件下,国与国之间主要通过贸易与借贷关 系发生经济联系。 1、国际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方面组成。 ? 进口(Imports):在该国的居民或企业所购买的在本 国以外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 出口(Exports):该国境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由本国 境外的居民或企业购买的部分。 ? 贸易顺差: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 ? 贸易逆差:一国的进口大于出口 货物进出口总额(见WORD文件) 2、对外借贷关系 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引进外资等都会产生对外借贷 关系 13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1)含义: 指一定时期内一经济体(通常指一国或者地区) 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其中的 经济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经济交 易反映经济价值的创造、转移、交换、转让或削 减,包括经常项目交易、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和 国际储备资产变动等。国际收支顺差(盈余):一国来自国外的货币收 入总额大于付给国外的支出总额 国际收支逆差(赤字) :一国来自国外的货币 收入总额小于付给国外的支出总额 14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也叫国际收支账户,是按照复式簿记原理、以某 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总括地反映一经济体 (一般指一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与世界其 他经济体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收支流量表。 ? 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的内容: ? ①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 ②资本和金融项目(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 ③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 ? ④错误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7(见WORD文件)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知识见另一PPT15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①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指实质资源的流动,包括进出口货物、输入输出的服务、对外应收 及应付的收益,以及在无同等回报的情况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的提 供或接受经济价值的经常转移。②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指资本项目项下的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以及其 他所有引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金融项目。16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③国际储备国际储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 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各种形式的国际间可接受的资 产总称。包括:黄金、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年我国外汇储备(见WORD文件)④错误与遗漏基于会计上的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贷方出现差额时, 设置的用以抵消由于资料不完整,统计时间、计价标准以 及不同币种间的换算差额等原因而形成的统计偏差的项目。 17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还要研究: 经济周期(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在国与 国之间的传导、国际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国 际收支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 等。18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六: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 两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形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 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 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促进增长、稳定经济、减少失 业、控制物价、对外平衡 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作用和长期效果如何?什么 是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 19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三市场划分 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要素市场 2、行为主体的划分 家庭、企业、政府、国外(国外消费者) ? 四个经济主体又称为四部门。 3、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20 转移支付税收商 品政 府储 蓄 支 出购 买 商 品转移支付 税收投资金融市场 商品市场储蓄厂商出售商品和劳务 销售收入 要素支出 购买生产要素购买商品和劳务家庭消费支出要素市场要素收入 提供生产要素宏观经济中的实物流和货币流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 总需求AD(Aggregate Demand):在价格、国民收 入和其它经济变量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厂商、政 府和国外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宏观经济政策、消费支出等可引起总需求方变化。 总供给AS(Aggregate Supply):指一国的全体厂商 在现行价格、生产能力和总成本既定的条件下,愿 意而且能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劳动、技术、成本等可引起总供给变化。 ? 需求方和供给方结合在一起,就是宏观经济中的总 需求和总供给分析,得到均衡国民收入。 22 宏观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AD产出消费支出就业其它因素资本劳动AS价格国际收支技术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具体分析方法(1)文字表述法 由定义、假设、假说、预测构成。 ? 定义:对经济学研究的各种变量规定出明确的 含义。 ? 假设:一个理论形成的适用条件、前提。 ? 假说:对两个或更多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 ? 预测:根据假说对未来进行的预测。24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具体分析方法(2)数学方程法 是理论公式化的表现形式,用数学形式表现理论。 存在三种方程式: ①定义方程式:用方程式下定义。 ②行为方程式:基本上是函数形式。 ③平衡方程式:表示经济均衡的前提条件。25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具体分析方法 (3)几何图形法 (4)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5)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 静态分析:分析均衡的决定。 ? 比较静态分析:分析均衡的移动。 ? 动态分析:考虑了时间因素。 26 (四)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1、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 整个国民经济 研究重点 国民收入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 单个经济单位:家庭与厂商 市场价格基本假设 市场失灵(大多数假设) 市场出清、完全理性与信息 研究方法 总量分析:总价格水平 个量分析 :商品或要素价格研究目的 充分利用资源 争议大小 较大优化配置资源 较小27 (四)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1)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前提 (2)可以相互补充(3)研究方法基本相同(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注 意 : 合 成 谬 误 ( Fallacy of Composition ) : 一些规律在个体或微观成立,不能因此断定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 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28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学科概述 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宏观经济学两大传统C 传统之一:自由主义 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Adam Smith)、李嘉图(David Ricardo)、马歇尔(Marshall)、庇古( Pigou) 货币主义学派: 弗里德曼(M. Friedman) 新 古 典 宏 观 经 济 学 : 卢 卡 斯 (R.Lucas) 、 萨 金 特 (T. Sargent)、巴罗(R.Barro)、普雷斯科特(Prescott)、 基德兰德(Kydland) C 传统之二:政府干预主义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Keynes)、萨缪尔森 (Samuelson)、托宾(Tobin)、希克斯(Hicks) 、莫 迪利亚尼(Modigliani )、汉森(Hansen)、索洛 (Solow) 新 凯 恩 斯 主 义 : 阿 克 劳 夫 (Akerlof) 、 斯 蒂 格 利 茨 (Stiglitz)、布兰查德(Blanchard)、曼昆(Mankiw)、 伯南克 (Bernanke)、泰勒(Tayler)29 二、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古典宏观经济学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 密《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的发表, 标志着经济 1、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70年 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代(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 《国富论》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年代为新古典经济学); 的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 2、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 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的 代; 机制,如果允许调整的时间足 够长的话,它可以将该经济稳 3、马克思把17世纪中期至19世 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因此, 纪初的资产阶级经济学都称为 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古典经济学。 30※古典经济学有三种不同的含 义: 1、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工资等有充分伸缩性(1)价格的充分波动能使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 一致; (2)工资的可伸缩性能保证劳动市场及时出清; (3)利率的灵活变动能调节资本市场上储蓄与投 资的平衡利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储蓄)与资本的需求(投资)31 2、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生产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而是为了交换到其他物品而进 行生产。产品的生产同时创造了收入和购买力,即“供给 创造自己的需求”。 供给决定需求是指社会生产的总量水平由一定技术水平下投 入要素的数量决定,与总需求无关。 (1)总需求大于或小于总供给时,价格水平的充分波动会使 产品市场上总需求与既定的总供给趋于一致,产品市场的均 衡产量不受总需求变化的影响 (2)名义工资具备充分的灵活性,价格水平的变化只会带来 名义工资的同比例变化,实际工资水平不变,充分就业的劳 动投入量也会保持不变,因此,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也不 受总需求变动的影响 总需求的变化不会带来实际产量的变化,社会就不会出 现因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和经济衰退现象。 32 3、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的决定(货币数量论)MV=PYM:货币供应量; V:货币流通速度;P:一般物价水平; Y:实际国民收入(最终产品)。 V取决与制度性因素,可以假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固定不变 的常数; Y是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产出; V与Y都不会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化。货币是“中性”的 33 二、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与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于1936 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标志着现代宏 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产生。 认为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是有效 需求不足。 政策含义: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 策刺激有效需求,减轻经济波动。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 34 1、凯恩斯定理:需求创造供给反对萨伊定理,认为总需求起决定作用,总需求不足主要取决于三条基本的 心理规律: A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收入)递减规律------消费不足 B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预期利润率/△投资)--投资不足 C 流动偏好 利息是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货币需求)与货币数量 (货币供给)。35 2、货币工资在下降方面具有刚性------劳动的价格 不能灵活变动,失业不可避免。3、利率决定于货币供给(货币数量)与货币需求(流动偏 好),而不是资本的供给(储蓄)与需求(投资),所以, 不能起到自动调节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4、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供给量增加 入增加 结论:自由放任 有效需求不足 政府干预经济 利率 下降 投资 增加 国民收36 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争论的焦点: 1、供给决定还是需求决定。 2、货币中性还是货币非中性。 3、市场出清还是政府干预37 二、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三)大滞胀(Great Stagflation)与新古典宏观经 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 “正如30年代大萧条为凯 恩斯革命提供了有利的 环境,70年代的大滞胀 引导经济学家和公众迎 接反凯恩斯革命的到 来。”――托宾“不要将你的鸡蛋全都放在一只篮子里” ― ―托宾James Tobin()38 1.货币主义代表人物:美国芝加哥大学 教授弗里德曼 。 政府积极的宏观经济干预政 策是引起宏观经济不稳定的 罪魁祸首。政府唯一该做的 事情就是给这种市场力量创 造一个良好的发挥作用的环 境。 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Milton Friedman ()39 2.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把宏观经济学与 微观经济学相结合,代表人物是 芝加哥大学教授卢卡斯。 理性预期学派使宏观经济学研究 方法向古典主义复归,因此被称 为新古典主义。 提出市场出清(工资与价格具有 充分的灵活性)和理性预期假定, Robert E. Lucas 指出总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1937-) 40 3、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1980’s)肯定和吸收新古典学派某些观点(理性预期和微 观基础);提出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和市场非出清的 假设,需求管理政策是必要的。 目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一起并列 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中的两大流派。41 非凯恩斯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争论新古典学派新凯恩斯学派1.市场机制的有效性2.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价格、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 没有必要价格、工资具有粘性 必要美国经济学界把宏观经济学中的两派之争称为海水边的与 湖水边的(或咸水边的与淡水边的)经济学家之争。42 三、 学习宏观经济学应注意的几点(一)本课程讲解的主要内容任何一门科学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现实世界进行系 统的观察和衡量;二是用恰当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和指导。长期模型:价格、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能够对于需求和供给的任何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非凯恩斯学派 包括:宏观经济均衡、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开放 经济短期模型:价格、工资缺乏伸缩性,往往在某一预先决定了的水平保持不变。―凯恩斯学派包括: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开放 经济的短期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43 其他教材的框架宏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1、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2、国民收入水平(生产总水平、就业总水平) 决定理论 3、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1)经济波动理论 (2)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3)经济增长理论 4、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其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44 三、 学习宏观经济学应注意的几点(二)学习这门课程能够学到什么?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目的:理解各学派的逻辑体系和研 究方法,从而认识和把握宏观经济的运行。 该门课程能够提供一个认识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框架 ※提醒 C 模型与现实的差距 C 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不是完美、毫无争议的, 它们仅仅是目前相对而言还可以而已。 “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个可直接用于政策的无 可争议的结论。它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教条, 它是一种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掌握了这种工具的 人得出正确结论”。――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45 三、 学习宏观经济学应注意的几点(三)学习经济学常犯的错误1、经济学假设太多、内容空泛而毫无用处 经济学的作用(见WORD文件) 2、忽视假设 例:对正常商品,需求法则也不成立。 3、数学上正确,经济学上一定正确 例:推导需求曲线: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 品的边际效用(同向变动)。由于随着商品消 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递减,这就意味着商 品的价格也是下降的,即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 变动。(量增加,导致价格下降) 4、找不准分析问题的角度或切入点 46 (三)学习经济学常犯的错误4、找不准分析问题的角度或切入点? 厂商的商品供给与替代商品的价格 (牛肉为羊肉的替代品) ? 分析牛肉的价格如何影响羊肉的供 给47 4、找不准分析问题的角度或切入点? 同学:牛肉价格上升,消费者寻求替代,羊肉 价格上升,羊肉供给增加。 ? 正确:牛肉为羊肉的替代品,就供给方而言, 厂商可以不生产羊肉而转产牛肉,且能很容易 实现。分析牛肉的价格如何影响羊肉的供给时, 必须假定影响羊肉供给的其他因素(羊肉的价 格等)都不变,否则得不出正确结论。供给是 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牛肉的价格影响 羊肉生产商的供给欲望,牛肉价格上升,将引 起羊肉生产商转向牛肉生产,羊肉生产下降。 48 三、 学习宏观经济学应注意的几点 (四)学习辅助体系1、参考习题集(1)上海恩波学校,翔高教育经济学研究 中心.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课后 习题详解(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 观经济学)(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9 (四)学习辅助体系2、推荐网站? ? ? ? ? ? ? ? ? ?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中国经济新闻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中国经济50人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中国人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人大经济论坛50 (四)学习辅助体系3、推荐经济读物? ? ? ?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观察报 梁小民. 宏观经济学纵横谈. 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2002 ? 范家骧,王志伟.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宏观经济学 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 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0451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也叫国际收支账户,是按照复式簿记原理、以某 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总括地反映一经济体 (一般指一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与世界其 他经济体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收支流量表。 ? 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的内容: ? ①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 ②资本和金融项目(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 ③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 ? ④错误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7(见WORD文件)52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①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指实质资源的流动,包括进出口货物、输入输出 的服务、对外应收及应付的收益,以及在无同等回报的情况 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的提供或接受经济价值的经 常转移。货物:通过我国海关进出口的货物。 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 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电 影、音像、其他商务服务以及政府服务。 53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①经常项目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即劳动者报酬)和投资收益。 职工报酬:我国个人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下)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以及我国支付在 华工作的外籍员工(一年以下)的工资福利。 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的收益和支出以及直接投资收益的 再投资。 ?54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①经常项目经常转移:包括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等项目,既有货物形式,又有资金形式。 经常转移分为政府间的经常转移和其他部门间的转移。 政府:指接受或提供捐赠的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 其他部门:指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以外的其他部门或个人。55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 ②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指资本项目项下的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 资产交易以及其他所有引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 的金融项目。 资本转移:指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及债权债务的减免等 导致交易一方或双方资产存量发生变化的转移项目,主要包括 固定资产转移、债务减免、移民转移和投资捐赠等。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指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土地和地下资 产)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等)的收买与放 弃。 56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 ②资本和金融项目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项目。 ?直接投资:以投资者寻求在母国以外经营企业获取有效 发言权为目的的投资。包括外国(地区)在我国和我国 在外国(地区)以独资、合资、合作及合作勘探开发方 式进行的投资。? 证券投资:外国(地区)购买(或我国买回)我国(包括地方 政府和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和我国(政府、 企业、私人)买卖外国(地区)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 证券。 其它投资:除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外的所有金融交易。 ※直接投资的资本计入“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金融项 目”,但直接投资产生的收益计入“经常项目”中的“收益” 项目。
57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③国际储备国际储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 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各种形式的国际间可接受的资 产总称。包括:黄金、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黄金储备(Gold Reserve):也叫货币性黄金,是指一国货币 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指一国货币当局持 有的流动性较高的外国可兑换货币,而不是政府持有的一 切外币资产。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 58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③国际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 in the IMF): 亦称普通提款权(General Drawing Rights),是指在基金组织 的普通账户中会员国可以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是会员国 在IMF中的债权头寸。 包括三部分: 第一,会员国向IMF认缴份额中25%的可兑换货币部分。 第二, IMF为满足其他会员国借款需要而使用掉的本国货币。 第三,会员国对IMF的借款(会员国对IMF的债权)。 要点:储备头寸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会员国在IMF认缴的 份额,会员国可使用的最高限额为份额的 125% ,最低为 0 。 期限一般为3至5年,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偿还给IMF。 59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③国际储备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 位,亦称“纸黄金”。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 员国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 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它会员国换取外汇, 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贷款。60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SDR1 =$ 1.486 () ③国际储备 特别提款权的特点:是人为创造的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记账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 成其他货币 。 由IMF按份额比例无偿分配给各会员国,无须偿还。 只能由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以及基金组织各成员国政府持有,任何私人和企 业均不得持有和使用,也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支付。价值相对比较稳定。61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 ④错误与遗漏? 基于会计上的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贷 方出现差额时,设置的用以抵消由于资料不完 整,统计时间、计价标准以及不同币种间的换 算差额等原因而形成的统计偏差的项目。 ?62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记账方法: (1)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贷方,记为“+” (可省略) (2)凡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记入借方,记为“-” ? 本年度储备增加额列为借方金额,其减少额列为贷方金额。 ? 计算公式: 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净 误差与遗漏 国际收支总差额+储备资产变化=0 各项差额=该项的贷方数字减去借方数字63 第一章 导论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一、经济活动价值的衡量 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 三、流量与存量 四、利率与现值关于数据的经典语句(见WORD文件)64 第一章 导论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一、经济活动价值的衡量(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 (二)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动 (三)国民收入核算的生产法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 (五)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 (六)GDP与社会福利 西蒙? 库兹涅茨:美国GNP之父 65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一、经济活动价值的衡量(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 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 国内生产总值(GDP): 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的数值包含实物数量和货币数量的混合信息。 国民生产总值(GNP): 即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 一年)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66 正确理解GDP1、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 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最终产品(final goods) :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 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 过程,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但还没有达到最 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实际 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应该计入当年GDP的是(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B67 正确理解GDP2、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 产品的价值 3、GDP是由本期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 不包括以前产出应计入当年GDP的是:( )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A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 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 他人的拖拉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 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 在该年GDP中,但在这一交易 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 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 GDP中。68 正确理解GDP4、GDP只统计可以用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出? 地下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没有 被计入GDP; ? 一些不用于交换的产品或服务(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 经济活动)的价值也未被计入GDP。 注意:若干政府服务并不在市场上出售,从而没有市场价格。国民收 入核算通过按成本来估价而把这些服务包括在GDP中。69 正确理解GDP 5、 GDP 与GNP的比较GNP按照国民原则。 ? 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 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 的外国公民。 GDP按照国土原则。 ? 以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 民和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 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净要素支付( NFP ) :等于本国公民的国外收入减去 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它衡量GDP与GNP之间的 差异。即:NFP=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对国外的要素支付) 70 正确理解GDP 5、 GDP 与GNP的比较?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 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 上升。 例子:(1)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 虽是中国( )的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的 ( ),而应归入芬 GDP 兰的( )。GNP GNP(2)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 为中国的( )。 )的一部分,但应被统计 GDPGNP71 一、经济活动价值的衡量 设想一个用单一投入(劳动)生产单一产品(面包)的经济 (二)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动收入劳动家庭产品(面包)企业支出72 一、经济活动价值的衡量 (二)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动? 本图显示了用一种投入(劳动)生产一种产品(面包) 的经济中企业和家庭之间各个要素的流动。 ? 内圈代表劳动和面包的流向:家庭把自己的劳动卖 给企业,而企业把自己生产的面包卖给家庭。 ? 外圈代表相应的货币流向:家庭为购买面包向企业 支付,而企业向家庭支付工资和利润。 ? 在这个经济中,GDP 既是家庭对面包的总支出, 又是企业在生产面包过程中支付的总收入 (工资和 利润)。 73 一、经济活动价值的衡量 (二)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动?GDP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 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这两件事实际 上是相同的)。 家庭从企业购买物品与劳务,企业用销售得到的 钱来支付工资、租金、利息和企业所有者的利润。 GDP等于家庭在市场上为物品和劳务支付的总量, 也等于企业在市场上为生产要素支付的工资、租 金、利息和利润的总量。 ? 对整个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无论现实情况多复杂,一个经济的收入和其支出 总是相同,原因在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 卖者。 74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一、经济活动价值的衡量 (三)国民收入核算的生产法生产法: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 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 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 产法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简表(见WORD文件) 75 (三)国民收入核算的生产法例子: 假设某小岛的人民仅靠生产面包谋生,小岛上只 有三家厂商,分别为小麦农场、面粉厂及面包厂。 小麦农场、面粉厂及面包厂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 示 , 则 此 小 岛 当 期 的 GDP 为 8600 元 。产品 小麦 面粉 面包 总计性质 中间 中间 最终价值 00 13100中间价值 0 00增加值 00 860076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1、支出法含义 支出法:根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和服 务的支出总和来计算GDP(GNP)的方法。 Y=C+I+G+NX 国民收入恒等式 Y代表GDP C:消费 I:投资 G:政府购买 NX:净出口 77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 1、消费支出(C)2、消费支出(C)(1)含义 消费支出: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2)分类 ①耐用消费品支出②非耐用品支出③对服务的支出。 注意:耐用消费品不包括住房,住房支出在总支 出中作为投资处理。78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3、投资(I)(1)含义 投资: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和住宅 建筑、购买机器设备以及存货)的支出。 资本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过程中只是部分地 被消耗。 中间产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面包厂买进1吨面粉、面包厂购进一台烘烤机,哪个计入GDP?(烘烤机) 79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3、投资(I) (2)组成部分①企业固定投资(Business fixed investment): 指企业购买新增资本品的支出,包括企 业购买机器设备的支出(固定设备投资)和购买厂房和办公楼的支出(企业住房 投资) 。 购买新居民住宅的支出。 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等于 年末存货价值减去年初存货价值。 ②住房投资(Residential investment): 存货:指企业中没有卖掉的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等。 若存货不计入GDP,所计得的是销售额而不是生产额。 ③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80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3、投资(I)注意: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角度来说可 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原因: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 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 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 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 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 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当 企业从人们手里取得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 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 81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3、投资(I)(3)折旧与净投资 一定时期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新的资本流量。 投资: 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 资本存量: 资本物品因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折旧(重置投资): 总投资减去折旧。 净投资: 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82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3、投资(I)(3)折旧与净投资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关元,它在 本年度增加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 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 别是( A )。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 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 和8000亿美元。“如果一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 机器数量未变。”这一说法对吗? (不对) 83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 4、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G)政府购买:指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和福利。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对个人支付的退休金、失业保险 金、社会救济金等。 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 员,GDP会发生什么变化? (GDP增加)84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5、净出口(NX) 净出口:出口额减去进口额的差额。 用X表示出口,用M表示进口,净出口就是X-M。 出口:外国居民和企业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进口:本国居民和企业对外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思考:为何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 Y=(C+I+G-M)+X国内对本国产品 和服务的支出Y=C+I+G+NX国外对本国产品 和服务的支出中国和美国2007年GDP及其构成 (支出法)(见WORD文件)85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 练习题? ? ?? ? ?下列每种活动会影响GDP的哪一部分? 家庭购买了一台冰箱。 C 舅舅买了一所新房子。 I 长春一汽公司由其存货中出 存货投资是 售了一部奥迪A4汽车。 负的,减少 当期GDP。 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C 中国建了一条滇藏高速公路。 G 你买了一瓶法国红酒。减少了净 出口NX。86 (五)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1、含义收入法:也称分配法,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 对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的方法。 2、相关概念的衡量和解释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狭义):一国一年内各 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全部收入 NI = NNP-间接税 =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净利息收入 GNP=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净 利息收入+间接税+折旧 87 (五)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2、相关概念的衡量和解释? 劳动收入: 包括工人的工资、补贴以及雇主向社会保险机构 交纳的社会保障金。 ? 业主收入: 指非公司制小企业的收入,以及不受人雇佣的独 立生产者的收入。业主收入包含企业利润和劳动收入。 ? 租金收入: 指个人在出租土地、房屋等资产时的租金收入。 ? 公司利润: 指公司的销售收入中扣除工资、租金以及其他成 本项目后的利润。税前的,包括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 润等。 ? 净利息: 指个人从企业获得的因资金借贷所产生的净利息, 不包括个人之间因借贷关系而发生的利息和由购买政府公债 而得到的利息。 88 (五)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2、相关概念的衡量和解释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NP,而人 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NP?指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 间接税: 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 指纳税义务人同时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人不能或不便于把税收负 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直接税以归属于私人(为私人占 有或所有)的所得和财产为课税对象。 直接税: 为何间接税应计入GNP?GNP的等式中没有直接税? 直接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都已包括在工资、利润等项目中,所以 不能再出现在GNP等式中。89 (五)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2、相关概念的衡量和解释 ?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表示家庭和 非公司企业实际得到的收入(区别于国民收入)。 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 红利+利息调整 利息调整:家庭得到的但并不由企业支付的利息。 ? 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90 (五)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例题:计算GNP 、NNP、NI、PI与DPI若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 为8000亿美元,私人投资的总额 为5000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 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 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 接税为2000亿美元,其他为个人 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 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 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 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 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GNP =00+00 ?NNP =500 ?NI ==13500 ?PI =000 ?DPI =14000-() =1300091 (五)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3.中国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计算公式: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 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GDP。 ?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应得的全部报酬。 包括劳动者应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有货币形式的, 也有实物形式的,还有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 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 费等。对于个体经济来说,其所有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 理。92 (五)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3.中国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 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 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 税、附加费和规费,包括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 管理费中开支的各种税、应交纳的养路费、排污费 和水电费附加、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等。 生产补贴是政府对生产单位单方面的转移支付,包 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 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见WORD文件) 93 (六)GDP与社会福利1、闲暇 闲暇带来的社会福利水平的增加未纳入GDP指标 2、自然资源与环境 ? “绿色GDP‖: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 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 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可得绿色GDP。 ? 经济增长不等于全面发展 发展:福利状态的质的提高。 增长:物品和服务在物质产出上的扩张。 传统的发展:狭义的发展(经济增长)。 广义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报告提出“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发展替代 了原来的增长。94 (六)GDP与社会福利3、收入分配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为0.4 作为收入分配贫富 差距的“警戒线”。 1995 年份 基尼系数 0.38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95 (六)GDP与社会福利1968年罗伯特? 肯尼迪竞选总统时说: (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 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 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 员的廉洁。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我们的智慧,也没 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 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 人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 傲。 肯尼迪的话对吗?如果对的话,我们为何还要关注GDP?GDP没有直接衡量这些使生活有意义的东西,但它确实衡量 了能使我们过上有意义生活的投入能力。 “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96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一)名义GDP和实际GDP2000年名义GDP苹果 15×1.0元=15元 桔子 50×1.5元=75元 90元2006年名义GDP苹果 20×1.5元= 30元 桔子 60×2.0元=120元 150元2006年实际GDP苹果 20×1.0元= 20元 桔子 60×1.5元= 90元 110元2006年名义GDP比2000年增长67%,实际GDP比2000增长了22%。 两者的差距反映了年间物价水平的上涨。名义GDP衡量经济中产出的现期货币价值。实际GDP衡量按不变价格评价的产出。97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 (一)名义GDP和实际GDPGDP和GNP是基于名义价值基础上的,即以现时 的货币价值作为衡量产品和服务价值量的标准。 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例:将基期定于1992年,则1992年的价格水平为100。 当年美国的名义GDP为60202亿美元,所以当年的实 际GDP也是60202亿美元。1993年名义GDP达到63433 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2.2%的通货膨胀率,价格水 平上升至102.2,则该年的实际GDP是62068亿美元。 98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 (二)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1、含义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 100=(P当×Q当)/(P基×Q当) × 100 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100 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其基年价格的产出的价格(即P/P基)。前面例子(苹果和桔子)中,150M110=1.36, GDP平减指数为136,即2006年物价比2000 年上涨36%。 99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 (二)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2、GDP指数与GDP平减指数当期GDP指数=当期实际GDP/基期名义GDP × 100 =(P基×Q当)/(P基×Q基) × 100 当期GDP平减指数=当期名义GDP/(基期名义GDP× 当期GDP指数)× 10000 ? 例子 ? 2006年GDP指数:(1) 111.1(上年=100), (2) 8年 =100);GDP:2005年为亿元,2006年为 亿元(中国统计年鉴2007)。计算2006年GDP平减指数。 2006年GDP平减指数=名义GDP06/(名义GDP05×GDP 指数06)× 10000 = /(×111.1) ×1 100 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 (二)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3、GDP平减指数的一种近似算法设P表示GDP平减指数,Y表示实际GDP。名义 GDP为P×Y,则 (P×Y)变动的百分比≈ (P变动的百分比) +(Y变动 的百分比) 名义GDP增长率≈ GDP 缩减指数变动率(物价水 平变化率)+实际GDP 增长率两变量之积的增长率等于两变量增长率之和; 两变量之比的增长率等于两变量增长率之差。 “2006年,我国GDP名义增长率为13.9%,实际增长率为 10.7%,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 率之差)为3.2%”――二○○六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 策执行报告 101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三)消费物价指数(CPI): 1、含义 CPI: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相对于某个基期的价格的现 期价格。 是最常用的物价衡量指标。当期A价格 ? 基期A数量 ? 当期B价格 ? 基期B数量 CPI ? ?100 基期A价格 ? 基期A数量 ? 基期B价格 ? 基期B数量102 (三)消费物价指数(CPI)2、消费物价指数的计算考虑消费者只购买两种物品―热狗和汉堡包―的简单经济。? 第一步:调查消费者以确定固定的一篮子物品:4 个热狗,2个汉堡包 ? 第二步:找出每年每种物品的价格年份 03热狗的价格 (美元) 1 2 3汉堡包的价格 (美元) 2 3 4103 (三)消费物价指数(CPI)2、消费物价指数的计算 ? 第三步:计算每年一篮子物品的费用年份 2001 一篮子物品的费用 (1美元×4个热狗)十(2美元×2个汉堡 包)=8美元 (2美元× 4个热狗)十(3美元×2个汉堡 包)=14美元 (3美元× 4个热狗)+(4美元× 2个汉堡 包)=20美元20022003104 (三)消费物价指数(CPI)2、消费物价指数的计算? 第四步:选择一年作为基年(2001年),并计算每年的 消费物价指数年份 03 年份 消费物价指数 (8美元/8美元) ×100=l00 (14美元/8美元) × 100=l75 (20美元/8美元) × 100=250第五步:用消费物价指数计算自上一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率(175-100)/100 × 100=75% (250-175)/175 × 100=43%105 (三)消费物价指数(CPI)3、中国CPI的权重和内容? 现 行 CPI中八大 类 的权重 比 例分别 是 ,食品 价 格 占 33.2%,烟酒占3.9%,服装占9.1%,医疗占10%,家 庭设备6%,娱乐教育占14.2%,交通通信占10.4%, 居住占13.2%。(宋蕾.统计局再解CPI居住类价格权 重. 第一财经日报, ,(A03) ) ? 权重:指居民在某货物或服务上的支出占全部消费货 物和服务总支出的比重。 ? 商品房价格没有纳入CPI统计,CPI中居住类价格的变 化通过建房和装修材料价格,租房房租,水、电、燃 料的价格等方面的变化来反映。 2009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见WORD 文件) 106 (三)消费物价指数(CPI)4、 CPI衡量生活费用的不完善之处? 消费者在消费时会把那些变 得昂贵的物品替代掉,CPI假设一篮子物品固定不 变,它高估了生活费用。无法衡量替代倾向。?当引进一种新产品时,消 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会使每一元钱更值钱, CPI没有反映货币购买力的这种变动。无法衡量新产品的引进。 无法衡量产品质量的变动。?一些物品价格上升是因为质量得到了改进。 107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四) GDP平减指数和CPI的关键差别 ①GDP平减指数衡量所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 物品与劳务的价格。②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物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且不反映 在GDP平减指数上。CPI包括进口品的价格。108 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四) GDP平减指数和CPI的关键差别 ③CPI使用固定的一篮子物品来计算,GDP平减指数允许一篮子物品随GDP组成 部分的变动而一直变动。当期A价格 ? 基期A数量 ? 当期B价格 ? 基期B数量 CPI ? ?100 基期A价格 ? 基期A数量 ? 基期B价格 ? 基期B数量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 100当期A价格 ? 当期A数量 ? 当期B价格 ? 当期B数量 ? ?100 基期A价格 ? 当期A数量 ? 基期B价格 ? 当期B数量CPI-- 拉 斯 佩耶斯指 数GDP平减指 数--帕夏指数109 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五)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衡量企业购买的典 型一篮子物品的价格。 ? ? ? ? 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主要以此体现PPI)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以上各类指数详见WORD文件110 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六)失业1、基本概念 失业: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 工作。 2、衡量指标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人口×100% 相关概念劳动年龄人口:年龄在16-60周岁(或法定退休年龄)之间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劳动人口+不在劳动人口 劳动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失业者: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但现在没有工作的人(联合国国 际劳工局) 。111 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六)失业2、衡量指标 相关概念 美国失业者包含:(1)第一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找工作,连续4周未找到者;(2)企业临时辞退,但并未解除劳动关系,随时等 待召回,但一周未领到工资者; (3)被企业解聘或自愿离职者。 112 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六)失业3、与失业有关的奥肯定理? 奥肯定理: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 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 即: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实际GDP一般减少2 个百分点 ? 3%是产出的趋势增长率。奥肯定理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 间的关系,而不在于其所提供的具体数值。 113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三、流量与存量(一)含义 流量:特定的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量值。 存量:特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量值。 期初存量+本期流量=期末存量 (二)几组具体的存量和流量概念1.储蓄与财富:衡量一国或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 储蓄的数量=财富存量的变化量 当期期末财富存量=上期期末财富存量+储蓄 114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三、流量与存量(二)几组具体的存量和流量概念2.投资与资本存量 资本是一个特定时点上的存量概念。 投资:一定时期内用于维持或提高资本存量的产出 流量。投资指的是购买新资本,而不是现有资本的易手。当期期末资本存量=上期期末资本存量+当期净投资当 年的净投资额=当年投资-当年资本折旧 115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三、流量与存量(二)几组具体的存量和流量概念3.经常项目与净国际投资 经常项目:衡量一国居民向其他国家借贷比率的流量。经 常项目&0,向其他国家出借资金。 净国际投资:一国居民和政府持有的所有其他国家资产数 量-其他国家居民和政府持有的该国资产数量,衡量的是 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已发生的资金借贷引起的未清偿 头寸的净存量。净国际投资&0,国内居民拥有对其他国家 的净债权存量。 当期期末净国际投资存量=上期期末净国际投资存量+当期经 常项目流量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见WORD文件) (有些宏观经济变量属于流量,但没有相对应的存量。如 工资、政府购买、政府税收、进出口等。)
116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衡量四、利率与现值贴现: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发生在未来(或不同时间) 的成本或收益转化为现值的方式。 累计N年的现值(present value)A3 An A1 A2 PV ? ? ? ? ... ? 2 3 n 1 ? i (1 ? i) (1 ? i) (1 ? i)PV为现值,i为利率,A1,A2,A3,…,An为未来每年的收入。终值FV=PV(1+i)n 117 跟踪经济热点, 增强学习兴趣, 巩固课本知识。课后思考:阅读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 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实录(见 WORD文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谈谈自己的看法。118 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价格、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能够 对于需求和供给的任何变化作出及 时有效的反应。 古典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货币学 派的假设。119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本章介绍一个最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讨论宏观 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宏观经济均衡问题。 ? 本章模型的假设 假定价格可变, 假定资本、劳动等要素和技术都固定不变, 假定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不考虑货币的作用和国际间资源的流动等。 ? 在后继的章节里,上述假定被逐步放宽,使模型 更贴近现实经济。? 120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研究有关一国GDP 来源与使用的问题:第一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 第二节 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第三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第四节 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121 货币在经济中的循环流程收 入 生产要素 市场 储蓄 报 酬金融市场储 蓄家庭厂商税收税收政府政 府 购 买消 费投资产品劳务 市场收 益 第一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的产出(GDP)取决于: (1)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2)把收入变为产出的能 力(技术关系,用生产函数表示)。 生产函数 K ?KY ? F ( K , L)L?L?Y ? F (? K , ? L) ? 规模报酬不变物品与劳务的供给:由于资本和劳动供给以及技术 不变,所以产出不变。Y ? F (K , L ) ? Y潜在GDP:所有生产要素 得以充分利用时经济的产 出。 123 第二节 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 新古典分配理论――国民收入如何在生产要素 之间进行分配的现代理论。 ? 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因此, 讨论国民收入的分配,就是要分析生产要素价 格是如何确定的。 ? 假定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企 业生产只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 即企业的生产函数仍然是Y=F(K, L)124 一、竞争性企业的决策(一)利润函数Z:利润,TR:企业的总收益,Y:产量,P:价格, TC:企业的总成本,W:工资,R:租金。 收益和成本的关系: TR=PY=PF(K, L) TC=WL+RK 利润函数: Z=TR-TC=PF(K, L)-WL-RK 企业利润Z由产品价格P,要素价格W和R,以及 要素投入量L和K共同决定。完全竞争企业只能通 过选择不同的要素投入量来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125 一、竞争性企业的决策(二)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 加,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是递减的。 当资本投入不变 时,劳动的边际 产量就是曲线上 每一点的斜率。 随着劳动投入量 的增加,曲线越 来越平坦,表明 劳动的边际产量 L 不断减少。126YF (K,L)0边际产量递减 一、竞争性企业的决策? (三)利润最大化的条件Z?L? 0利润函数:Z=TR-TC=PF(K, L)-WL-RK 企业要选择劳动投入量L使利润最大化,令利润对L 的一阶导数为0 ,得到: W MPL ? P×MPL=W P 即企业雇佣最后一单位劳动的收益必须与花费的成本 相等,企业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 MPL=W/P 即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求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127 二、要素价格的决定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实际上就是企业对劳动的 需求曲线。(W/P) S(W/P)0E D=MPL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劳动 的报酬就是劳动的边际产 量: MPL=W/P 同理可分析资本价格的决 定: MPK=R/P0L劳动市场的均衡L128 三、国民收入的划分?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每种要素都会按其在生产 过程中的边际贡献得到报酬。 工人的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资本的 实际租用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 总的工资收入是MPL×L,而总的资本收入是 MPK×K。 ? 利润=Y-MPL×L - MPK×K 变换上式,得到: ? Y=MPL×L+MPK×K+利润 国民收入被分成三部分:劳动的报酬、资本的 报酬和利润。
129 三、国民收入的划分? 欧拉定理(Euler’s Theorem):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 性质,国民收入将正好分配给各种生产要素,这时利润 等于零。(欧拉定理的证明见WORD文件) Y=F(K,L)=MPL×L+MPK×K ? 总收入Y正好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分配,即由要素边际产 量决定的各种要素报酬之和恰好等于总收入。 会计利润= 总收益-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 总收益-总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 长期均衡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但得到了正常利润,有 正的会计利润。零经济利润并不说明厂商的经营不好,它 只表明厂商所在的行业是竞争性的。 130 第三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封闭经济中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有三种用途:Y=C+I+G 一、消费的决定 可支配收入=Y-T=消费+储蓄(私人)。 消费函数:C=C(Y-T)=a+b(Y-T) a:自生消费,不随收入变化的消费。 b:边际消费倾向(MPC),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消 费的变动量。 MPC =dc/dy。MPC在0和1之间。消费函 数的斜率是MPC。消费,C 消费函数 MPC 1可支配收入,Y131 T 第三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一、消费的决定消费函数之谜: 凯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APC=C/Y)随收入增加 而下降。即消费在收入所占比例随收入增加而下降。 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研究发现长期中平均消费 倾向是稳定的。(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 费雪:跨期选择理论; 莫迪利亚尼:生命周期假说; 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 杜森贝利 :相对收入假说。 消费=F(现期收入,财富,预期未来收入,利率, 借贷限制,……) 132 第三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二、投资的决定投资品需求量取决于利率,利率:衡量为投资筹措资金的 成本。I=I(r) 实际利率r与名义利率i的关系:r=i-π(通货膨胀率)实际利 率,r投资函数投资量,I 133 第三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二、投资的决定 投资的其他影响因素:(1)资本品的相对价格 (2)股票价格(托宾Q理论) (3)计划产量 (4)企业利润 (5)融资约束 (6)投资税收优惠 (7)风险因素等 134 第三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三、政府购买的决定G=T:政府有平衡预算, G&T:政府有预算赤字, G&T:政府有预算盈余 G和T的变化由政府的经济政策所决定,政府购买和税 收是国民收入模型的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消费、投 资和利率。 政府购买和税收是固定的。即:G ?G T ?T 135 第四节 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一、物品与劳务市场的均衡:经济产出的供求Y=C+I+G C=C(Y-T) I=I(r)G ?G T ?T 又由于 Y ? F ( K , L ) ? Y 则有: Y=C(Y-T)+I(r)+GY ? C(Y ? T ) ? I (r ) ? G产出的供给等于其需求,需求是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和。 在均衡利率时,物品与劳务的需求等于供给。 136 第四节 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二、金融市场均衡:可贷资金的供求Y-C-G=I Y-C-G 是在满足了消费者和政府需 求后剩下来的产量,称为国民储蓄或简称储蓄(S)。 (Y-T-C)+(T-G)=I (Y-T-C):可支配收入减消费,是私人储蓄。 (T-G):政府收入减政府支出,是公共储蓄。 Y-C(Y-T)-G=I(r) Y ? C(Y ? T ) ? G ? I (r )实际利 率,r储蓄,SS ? I (r )在均衡利率时,家庭想 要进行的储蓄与企业想 要进行的投资平衡,而 且贷款的供给量等于需 求量。137合意投资,I(r) 均衡 利率 S投资,储蓄,I,s 练习题假设GDP是8万亿美元,税收是1.5万亿美元,私 人储蓄是0.5万亿美元,而公共储蓄是0.2万亿美 元。假设这个经济是封闭的,计算消费、政府购 买、国民储蓄和投资。 答: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 S=0.5+0.2=0.7万亿美元 政府购买=税收-公共储蓄 G=1.5-0.2=1.3万亿美元 储蓄=投资 I=0.7万亿美元 消费=国民收入-投资-政府购买 C=8-0.7-1.3=6万亿美元 138 第四节 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三、储蓄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影响(一) 政府购买的增加 政府购买的增加必定由投资的等量减少来抵消。 政府购买挤出了投资。 政府购买增加并没有相应的税收增加,政府要通过借贷―― 减少公共储蓄来为增加的支出筹资。由于私人储蓄不变,政府 借贷就减少了国民储蓄。实际利 率,rS2 1.储蓄 减少S1政府购买增加 引起利率上升 和投资减少。2.利率 上升r2 r1I(r)投资,储蓄,I,s139 第四节 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三、储蓄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影响 (一) 政府购买的增加 例子:美国政府购买、投资和利率的变动 (十亿美元) (十亿美元) 政府购买 投资 2,508.1 2,220.4 2,674.8 2,130.4 变动 (%) +7.4 -4.1联邦基金利率:% ; % 140 第四节 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三、储蓄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影响(二)税收减少 税收的减少和政府购买增加一样挤出了投资。 国民储蓄等于Y-C-G,S的减少和消费的增加是等量的。实际利 率,rS2 1.储蓄 减少S1储蓄减少使可贷资 金供给向左移动, 提高利率并挤出投 资。 I(r)2.利率 上升r2 r1投资,储蓄,I,s141 第四节 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三、储蓄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影响(二) 税收减少 例子:美国个人所得税、投资和利率的变动2001年5月,美国布什政府开始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 到2006年,最高税率将从39.6%降到35%,36%、31%、 28%三档税率都分别降低3个百分点。 2006 (十亿美元) 9,207.2 2,220.4 2007 (十亿美元) 9,710.2 2,130.4 变动 (%) +5.5 -4.1消费 投资联邦基金利率:% ; % 142 练习题? 考虑下列式子描述的一种经济情况: Y = C+ I + G Y=5000 G=1000 T=1000 C=250+0.75(Y-T) I=r 1.在这种经济中,计算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和国民储蓄。 2.找出均衡利率。 3.现在假设G增加到1250。计算私人储蓄、公共储蓄,以 及国民储蓄。 4.找出新的均衡利率。 143 练习题★假设政府税收增加1000亿美元。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6,以下项目会发生什么变化? 1.公共储蓄 2.私人储蓄 3.国民储蓄 4.投资 ★假设政府等量地增加税收和政府购买,由于这 种平衡预算的变动,利率和投资会发生什么变动?144 第四节 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四、投资需求的变动 (一)储蓄曲线垂直投资需求增加:均衡投资量未变。实际利 率,rS固定的储蓄水平决定 了投资量,即存在固 定的贷款供给。投资 需求增加只提高了均 衡利率。I2(r) I1(r) 1.合意的投 资增加r2 2.利率 上升Br1A投资,储蓄,I,s145 第四节 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四、投资需求的变动 (二)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投资需求增加:均衡利率和均衡投资量都会上升。实际利 率,rSr2BI2(r) I1(r) 1.合意的投 资增加2.利率 上升r1A投资,储蓄,I,s146 结论? 本章建立了一个解释经济中物品与劳务 产出生产、分配和配置的模型――一般 均衡模型。 ? 这个模型可以解释收入如何在生产要素 中划分,要素价格如何取决于要素供给; 财政政策如何改变产出在其不同用途间 的配置――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以及它如何影响均衡利率。 147 结论? 本章假设,资本存量、劳动力和生产技术是不变的。 第3章要说明这每一种因素的变动如何一直在引起经 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增长。 ? 本章假设,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利用。第4章考察失业 的原因,并说明公共政策如何影响失业水平。 ? 本章没有考虑货币的作用,货币是用以买卖物品与劳 务的资产。第5章讨论货币如何影响经济,以及货币 政策的影响。 ? 本章假设没有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第6章讨论国际间 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我们的结论。 ? 本章没有考虑短期价格粘性的作用。第7章到第11章 提出一个包括价格粘性的短期波动模型。然后讨论短 期波动模型与本章中提出的国民收入模型有什么关系。148 第三章经济增长增长问题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是为古老 的问题穿上了一件新衣服,增长是一个总使经 济学者着迷而神往的问题:现在与未来。 ――詹姆斯? 托宾149 引言1、什么是经济增长?2、研究经济增长要关注哪些问题?150 引言1、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一个国家(地区) 一定时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多的过程。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GDP和人均GDP 库兹涅茨的定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 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 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 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151 引言2、研究经济增长要关注哪些问题? 过去100年不同国家长期增长率差别(曼昆:《经济学原理》)国别 日本 巴西 联邦德国 美国 中国 墨西哥 英国 阿根廷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印度 孟加拉国时期 00-90 00-87 00-87 00-87期初人均 GDP(美元) 842 436 1 649 9 413 378 349期末人均 GDP(美元)
589 5 662 375年均增长率(%) 3.00 2.39 2.15 2.07 1.17 1.64 1.36 1.09 1.01 0.88 0.65 0.08152 引言2、研究经济增长要关注哪些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一些国家贫穷?穷国 能否赶上富国? ?为什么会有日本、亚洲“四小龙”这样的增 长奇迹?为何孟加拉国和非洲一些国家经济 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如何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153 本章主要内容以索洛模型为基础展开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 ? 索洛模型中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 索洛模型的若干应用及其评价 ? 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 ?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索洛――斯旺模型(Solow -Swan)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索洛、斯旺。 154 第一节 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一、基本假设 二、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稳定状态 三、储蓄如何影响增长 四、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155 第三章经济增长增长问题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是为古老 的问题穿上了一件新衣服,增长是一个总使经 济学者着迷而神往的问题:现在与未来。 ――詹姆斯? 托宾156 引言1、什么是经济增长?2、研究经济增长要关注哪些问题?157 引言1、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一个国家(地区) 一定时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多的过程。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GDP和人均GDP 库兹涅茨的定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 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 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 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158 引言2、研究经济增长要关注哪些问题? 过去100年不同国家长期增长率差别(曼昆:《经济学原理》)国别 日本 巴西 联邦德国 美国 中国 墨西哥 英国 阿根廷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印度 孟加拉国时期 00-90 00-87 00-87 00-87期初人均 GDP(美元) 842 436 1 649 9 413 378 349期末人均 GDP(美元)
589 5 662 375年均增长率(%) 3.00 2.39 2.15 2.07 1.17 1.64 1.36 1.09 1.01 0.88 0.65 0.08159 引言2、研究经济增长要关注哪些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一些国家贫穷?穷国 能否赶上富国? ?为什么会有日本、亚洲“四小龙”这样的增 长奇迹?为何孟加拉国和非洲一些国家经济 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如何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160 本章主要内容以索洛模型为基础展开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 ? 索洛模型中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 索洛模型的若干应用及其评价 ? 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 ?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索洛――斯旺模型(Solow -Swan)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索洛、斯旺。 161 第一节 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一、基本假设 二、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稳定状态 三、储蓄如何影响增长 四、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 世界及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 (见WORD文件) 162 第一节 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一、基本假设假设劳动力和技术保持不变,先考察资本积累对经 济增长的作用。 (一)物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Y=F(K,L) 生产函数的性质 1、生产中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这两种要素之间可 以相互替代,生产函数有连续的一阶和二阶导数。各要素 的边际产量大于0且递减。?F ?0 ?K ?F ?0 ?L?2F ?0 2 ?K?2F ?0 2 ?L163 第一节 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一、基本假设(一)物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性质 2、生产函数满足“稻田条件” 。?imMPK ?0 K ??K???im MPK ? 0具有上述3个性质的生产 函数被称为新古典生产 函数 1643、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Y ? F (? K,? L) 第一节 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一、基本假设 (一)物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人均产出y=Y/L是人均资本量k=K/L的函数。 索洛生产函数可以写成:y=F(k,1)=f(k)?Y ? F (? K , ? L)当λ=1/L,得到Y/L=F(K/L,1)?F ( K , L) ?Lf ( K / L) MPK ? ? ? f ?(k ) ?K ?KF ( K , L) ? L ? F ( K / L,1) ? L ? f ( K / L) 165 索洛生产函数人均资本 的产出,y生产函数的斜 率等于资本的 边际产量1 1产出,f(k) MPK 资本的边际 产量MPK递减MPKMPK1人均资本,k 第一节 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一、基本假设(二)物品的需求与消费函数在索洛模型中,人均产出y分为人均消费c和人均投资i y=c+i 索洛模型假设,每年人们把其收入的s比例用于储蓄,把 (1-s)比例用于消费。则消费函数为: c=(1-s)y 则有:y=(1-s)y+i 得出:i=sy对于任何一个既定的资本存量k,生产 函数y=f(k)决定了经济生产多少产 出,以及储蓄率s决定了产出在消费和 投资之间的配置。 167 第一节 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二、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稳定状态资本存量是经济中产出的关键决定因素。 影响资本存量的两种力量是:投资与折旧i=sy y=f(k) 则得出:i=sf(k) ①人均资本k越高,产出f(k)和投资i越大。储蓄率一定条件 下,资本存量和投资之间有一种动态循环的影响和决定关系。 ②投资也取决于储蓄率,储蓄率越高,则在资本存量和产出水 平一定的条件下,投资水平越高。 168 产出、消费和投资人均资本 的产出,yc=f(k)-sf(k)产出,f(k)c y i人均资本,k投资,sf(k)投资和消费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在产出一定 的条件下,投资越多则消费越少。 折旧与资本存量的关系人均折旧,?k折旧, k ?人均资本,k资本存量变动=投资-折旧?k ? i ? ?k即: ?k ? sf (k ) ? ?k在储蓄率和折旧率一定的 情况下,资本存量的变化 只取决于资本存量本身和 生产函数的形式。170 折旧、投资以及稳定状态?k ? sf (k ) ? ? k投资与 折旧稳定状态代表经济 的长期均衡。i2折旧, k ? 投资,sf(k)?k 2i ? ? ?k ?i1?k1稳定状态不 仅对应一个 特定的资本 存量水平, 而且也对应 特定的产出、 收入和消费 水平。k1资本存量增 加是因为投 资大于折旧k~k2资本存量减 少是因为折 旧大于投资人均资本,k稳定状态 的人均资 本水平 向稳定状态接近:一个数学例子假设生产函数是: Y ? K L 2 , 则人均生产函数是: y ? k1 22 1 1即人均产出等于人均资 本量的平方根。 i=sf(k) 假设s ? 0.3, ? ? 0.1, k ? 4 ?k ? i ?年份 1 2 5 10 25 100 k 4.000 4.200 4.768 5.602 7.321 8.962 9.000 y 2.000 2.049 2.184 2.367 2.706 2.994 3.000 c 1.400 1.435 1.529 1.657 1.894 2.096 2.100 i 0.600 0.615 0.655 0.710 0.812 0.898 0.900?k?k0.400 0.420 0.477 0.560 0.732 0.896 0.900?k 0.200 0.195 0.178 0.150 0.080 0.0020.000稳态理论的应用: 日本和德国增长奇迹的原因是什么?(见WORD文件)? 第一节 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 三、储蓄如何影响增长储蓄率的高低是决定经济稳态水平的 ?k 一个关键因素投资与折旧s2f(k)如果经济保持 高储蓄率,也 就保持了大量 资本存量和高 产出水平,但 并不能永远保 持高经济增长 率。经济增长 到新稳定状态 时为止。2.引起资 本存量向 新稳定状 态增加1.储蓄率提高 s1f(k) 增加了投资k~ 1k~ 2人均资本,k173 储蓄和投资影响增长的经验证据? 根据索洛模型,如果一国把其大部分收入用于 储蓄和投资,它就有较高稳定状态资本存量和 高水平收入。如果一国的储蓄和投资只是其收 入的一小部分,它稳定状态的资本和收入就低。 ? 投资率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密切,是说明为 什么一些国家富而一些国家穷的一条重要线索。174 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经验依据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罗的宏观经济学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